搜尋結果:姚貴美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21-230 筆)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基小字第1365號 原 告 盧芳來 被 告 柯俊豪 訴訟代理人 盧奕翔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零貳佰柒拾玖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 三年七月十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其中新臺幣陸佰柒拾陸元由被告負擔, 並應加給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參萬零貳佰柒拾玖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前於民國113年4月4日13時30分許,駕 駛車號000-0000號小客車,沿基隆市安樂區基金一路外側車 道往基金二路方向行駛,行經基金一路214號前,未禮讓直 行車通行,並注意安全距離,即貿然向左變換車道至同向內 側車道,致原告所有並駕駛,靠行於訴外人順興交通有限公 司,斯時沿同向內側車道行駛之車號000-0000營業小客車( 下稱系爭車輛)閃避不及而發生碰撞,系爭車輛因而受損( 下稱系爭事故),上開損害既係肇因於被告之過失侵權行為 所致,被告自應對原告因系爭事故所受損害負賠償之責。又 系爭車輛經送訴外人裕信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板橋廠評估之修 復費用為新臺幣(下同)22,779元,且因系爭車輛經送廠評 估之修復期間為6日,而受有以每日營業收入3,000元計算, 因無法使用系爭車輛營業之損失,惟原告僅請求以每日營業 收入2,500元計算、5日共計12,500元【計算式:2,500元×5 日=12,500元】之營業損失;又系爭事故當日原告本欲前往 掃墓,因而無法前往探望已故親人,受有2,000元之損害, 且因系爭事故精神上受有相當之痛苦,請求精神慰撫金2,00 0元。為此爰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請求被告賠償原告因系爭事故所受前開損害合計44,779元 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44,77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另陳明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並陳明如受不利判決,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其答辯略以:對於系爭車輛修復 費用及因修復期間以5日計算無意見,惟系爭車輛更換修復 零件部分費用應扣除折舊,且原告每日營業收入2,500元並 未扣除相關營業成本,故被告就系爭車輛修復期間之營業損 失僅於每日1,500元、5日共7,500元【計算式:1,500元×5日 =7,500元】之範圍內不爭執。   三、經查,原告主張被告前於113年4月4日13時30分許,駕駛車 號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基隆市安樂區基金一路外側車 道往基金二路方向行駛,行經基金一路214號前,未禮讓直 行車通行,並注意安全距離,即貿然向左變換車道至同向內 側車道,致原告所有並駕駛,靠行於訴外人順興交通有限公 司,斯時沿同向內側車道行駛之系爭車輛閃避不及而發生碰 撞,系爭車輛因而受損等事實,業據其提出道路交通事故資 料申請書、初步分析研判表、裕信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板橋廠 估價單、台北市計程車客運業駕駛人自備車輛參與經營契約 書等件影本為證,並有基隆市警察局以113年7月2日基警交 字第1130037448號函檢送之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 事故談話紀錄表、酒精測定紀錄表、初步分析研判表、現場 照片等件附卷可稽,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應堪信為真實。 四、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 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 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 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8條第1項前段 、第191條之2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變換車道時,應讓直 行車先行,並注意安全距離;汽車行駛時,駕駛人應注意車 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 98條第1項第6款、第94條第3項亦均有明定。查被告於上揭 時、地駕駛被告車輛,本應注意向左變換車道時,應禮讓直 行之系爭車輛先行,並注意其與系爭車輛之間隔及車前狀況 ,且亦無不能注意情事,竟疏未注意,即貿然向左變換車道 ,致系爭車輛閃避不及而撞及,對系爭事故之發生自有過失 ,被告復未舉證證明其對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 意,且被告之過失行為與系爭車輛所受損害間有相當因果關 係,自應對系爭車輛所受損害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再 查,系爭車輛登記之車主為順興交通有限公司乙節,固有行 車執照影本附卷可稽,惟查,原告係自備系爭車輛,以該公 司所申辦之營業車牌照經營計程車客運業等情,亦有前揭台 北市計程車客運業駕駛人自備車輛參與經營契約書在卷可稽 ,顯見系爭車輛確為原告所有,則原告依前揭規定,主張被 告應對其因系爭事故所受損害負侵權行為之賠償責任,自屬 有據。 五、第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 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損害賠償,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以填補 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依通常情形,或依已定之 計劃、設備或其他特別情事,可得預期之利益,視為所失利 益,民法第193條第1項、第216條分別定有明文。復按當事 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 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 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 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 ,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 7年上字第917號判例參照)。茲就原告請求之項目及金額應 否准許,分述如下:   (一)系爭車輛修復費用:   原告主張系爭車輛因系爭事故受損,經送廠評估之修復費用 為22,779元,有前揭車損照片及估價單在卷足憑,應堪信為 真實。至被告雖抗辯系爭車輛更換修復零件部分費用應扣除 折舊云云,惟按損害賠償,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 外,應以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基於同一原 因事實受有損害並受有利益者,其請求之賠償金額,應扣除 所受之利益,民法第216條第1項、第216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而所謂所受損害,即現存財產因損害事實之發生而被減少 。又按損害賠償之目的,雖在排除損害回復損害發生前之同 一狀態,然非使被害人因此而受不當之利益,故如被害人基 於同一原因事實受有損害並受有利益時,即應由損害額中扣 除利益額,以其餘額為請求之賠償額(民法第216條之1立法 理由參照)。是損害賠償之原則,係以回復損害發生前之同 一狀態且未使被害人因而受有不當利益之方式,填補被害人 之損害。而最高法院77年5月17日民事庭總會決議雖謂「修 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然觀其理由,則係「依 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 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被害人如能證明其物因 毀損所減少之價額,超過必要之修復費用時,就其差額,仍 得請求賠償」,足見最高法院前揭決議不過再次闡明民法就 損害賠償之「完全賠償及獲利禁止」原則,亦即被害人僅得 請求賠償其現存財產因損害事實之發生而被減少之損害,不 得藉此獲得利益,而此損害於以金錢賠償代回復原狀之情形 下,即以「必要」之修復費用或被毀損之物減少之價值估算 之,非謂任何涉及「材料以新換舊」之情形,均應不問情節 一律折舊。本件系爭車輛因系爭事故受損而須更換零件之事 實,既如前述,則原告提出之上開估價單所載零件費用,自 均屬「本來可無庸更換」或「本來無須於現階段即行更換」 者,且原告更換新零件之目的係為回復系爭車輛之整體效用 ,非為回復相關材料之價值,依車輛交易習慣,因事故受損 之車輛,縱以新品更換零件,其整體價值亦仍將因曾發生事 故而減損,是原告以新零件修復系爭車輛,並未因此施工材 料之以新換舊而受有任何不當利益,自無扣除折舊額之必要 。是被告辯稱修復之零件部分應扣除折舊云云,洵非可採。 準此,系爭車輛因系爭事故受損之金額應以22,779元計算。 (二)營業損失:   原告主張其係計程車駕駛,系爭車輛經送廠評估之修復期間 為5日,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應堪信為真實。至原告主張其 每日營業所得為2,500元,則為被告所否認,並辯稱前揭每 日營業收入2,500元並未扣除相關營業成本等語。查原告雖 提出臺北市計程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核定之計程車每日平均 總收入及113年1月29日至同年4月29日營業收入報表,以證 明上開主張,然前揭營業收入既均未扣除營業成本,自難作 為計算原告每日營業所得之基礎,而原告復未提出其他證據 舉證證明每日淨利之數額,是其請求被告給付營業損失12,5 00元,僅於被告不爭執之7,500元【計算式:每日1,500元×5 日=7,500元】範圍有理由,逾上開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三)無法前往探望已故親人所受損害:   按損害賠償之債,以有損害之發生及有責任原因之事實,並 二者之間,有相當因果關係為成立要件。故原告所主張損害 賠償之債,如不合於此項成立要件者,即難謂有損害賠償請 求權存在(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18號、48年台上字第481號 判決意旨參照)。所謂相當因果關係,係指依經驗法則,綜 合行為當時所存在之一切事實,為客觀之事後審查,認為在 一般情形上,有此環境,有此行為之同一條件,均發生同一 之結果者,則該條件即為發生結果之相當條件,行為與結果 即有相當之因果關係。反之,若在一般情形上,有此同一條 件存在,而依客觀之審查,認為不必皆發生此結果者,則該 條件與結果並不相當,不過為偶然之事實而已,其行為與結 果間即無相當因果關係(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953號判 決要旨參照)。查原告雖主張因系爭事故耽誤而無法前往探 望已故親人,受有2,000元之損害,惟其迄本件言詞辯論終 結時止,既未提出任何證據舉證證明其確受有上開損害,復 未就所受損害與被告之行為間有何相當因果關係,舉證以實 其說,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其此部分請求自屬無據,不應 准許。 (四)精神慰撫金:   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 ,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95條第1項固有明 文。然按受精神之損害得請求賠償者,以法律有明文規定者 為限,如民法第18條、第19條、第194條、第195條、第979 條、第999條等是(最高法院76年度台上字第2550號判決意旨 參照)。查原告因系爭事故所受侵害僅為系爭車輛財產權, 要與人格權之侵害無涉,依前開說明,自不得請求非財產上 損害賠償,是原告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亦屬無據,不 應准許。 (五)從而,本件原告因被告上揭過失侵權行為所得請求被告賠償 之損害應為30,279元【計算式:系爭車輛修復費用22,779元 +營業損失7,500元=30,279元】。  六、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項、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 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33條第1項、第 203條亦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損害賠償額之債權 ,並無確定期限,應自被告受催告時起,始負遲延責任。從 而,原告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及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30,27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即113年7 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其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訴訟費用1,000元(即第一審裁判費),由兩造依勝敗 比例負擔。 八、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 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爰依職權宣告之。又被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免 為假執行,經核尚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 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爰併予駁回 之。 九、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20、第436條之23、 第436條第2項、第79條、第87條第1項、第91條第3項、第39 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委任律師  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萱恩

2024-12-12

KLDV-113-基小-1365-20241212-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890號 原 告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藤田桂子 訴訟代理人 謝京燁 上列原告與被告林靜枝間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06,292元,應徵第一 審裁判費1,11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基隆簡易庭 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萱恩

2024-12-12

KLDV-113-補-890-20241212-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給付居間報酬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966號 原 告 伯仲不動產仲介經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高明哲 上列原告與被告黃靜美間給付居間報酬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一、原告因請求給付居間報酬事件,曾聲請對被告黃靜美發支付 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出異議,應以支付 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五日內補正 下列事項,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一)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50,000元, 應繳裁判費2,65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 外,尚應補繳2,150元。 (二)提出準備書狀一件,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他造。 二、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萱恩

2024-12-12

KLDV-113-補-966-20241212-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885號 原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榮崇 上列原告與被告呂睿瑩間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91,356元,應徵第一 審裁判費2,1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萱恩

2024-12-12

KLDV-113-補-885-20241212-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919號 原 告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董瑞斌 訴訟代理人 許薰仁 上列原告與被告林子超間清償債務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883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萱恩

2024-12-12

KLDV-113-補-919-20241212-1

消債全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保全處分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全字第8號 聲 請 人 林小蘋 代 理 人 趙興偉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保全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所有之凱基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 單,前遭債權人新光行銷股份有限公司聲請強制執行,經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執助字第19015號事件受理並執行 扣押,為實現債權人間公平受償之權利,爰依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9條規定,聲請停止強制執行程序 等語。 二、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 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 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第1項保全處分,法院於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或認為必要 時,得依利害關係人聲請或依職權變更或撤銷之,消債條例 第19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清算,並由本院以113年度消債 清字第6號清算事件受理,並於113年11月20日因聲請人逾期 遲未補正本院命補正事項,致本院無從審酌其是否確有不能 清償債務之情事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而以裁定駁回聲請人之 清算聲請等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前揭清算事件案卷核 閱屬實。而法院於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時,就已准許之保 全處分,尚得依職權撤銷之,則於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後 ,自無再准許保全處分聲請之餘地,本件聲請難認有理,應 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 記 官 林萱恩

2024-12-10

KLDV-113-消債全-8-20241210-1

基簡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基簡字第231號 原 告 博康救護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駿宏 上列聲明人因與被告朱振霖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聲明承受訴 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理 由 一、按承受訴訟之聲明有無理由,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法院認 其聲明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177條 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係於民國113年1月15日以朱振霖為被告,提起本 件債務人異議之訴,而朱振霖已於起訴後之113年3月28日死 亡,有起訴狀及個人戶籍資料附卷可稽,經本院於113年5月 13日查得朱振霖之繼承人並未拋棄繼承,即於113年5月14日 函新北○○○○○○○○調取朱振霖自出生至死亡之全戶戶籍謄本, 並通知聲明人陳報朱振霖之繼承系統表及繼承人姓名,若有 閱卷之必要,應具狀聲請,惟聲明人僅於113年6月12日具狀 陳稱「由於被告朱振霖業已於113年5月死亡...因其繼承人 僅有其父朱先生,而遲遲未聲明承受訴訟...故陳報人即依 民事訴訟法第175條第2項、第176條之規定聲請其繼承人即 被告朱振霖之父承受訴訟」等語,而未指明朱振霖之父之姓 名,亦未聲明其餘繼承人承受訴訟,本院遂再通知聲明人補 正,聲明人始於113年9月13日具狀聲明由朱振霖全體繼承人 即其父朱進財、母鄭秀娟承受訴訟。惟查,朱進財、鄭秀娟 已於113年6月14日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並經本院於113年6 月28日准予備查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 司繼字第590號拋棄繼承事件案卷核閱屬實。而依民法第117 5條規定,繼承之拋棄,溯及於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是朱 進財、鄭秀娟均已因拋棄繼承喪失繼承權,即非民事訴訟法 第168條所定應承受訴訟之人,聲明人聲明由朱進財、鄭秀 娟承受朱振霖之訴訟程序,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林萱恩

2024-12-10

KLDV-113-基簡-231-20241210-1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基小字第1124號 原 告 朱昱勲 被 告 陳韋翰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伍萬零參佰柒拾捌元。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並應加給自本判決確定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同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 項、第385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准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7月24日13時20分許,騎乘 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基隆市信義區東光路 往深澳坑路方向行駛,行經東光路與東光路205巷路口,本 應注意不得跨越分向限制線行駛,而當時天候晴,日間自然 光線,柏油路面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 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跨越分向限制線超車且未保持安全 車距,不慎撞及原告所有並騎乘,斯時行駛於被告前方、欲 左轉東光路205巷之車號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 爭車輛),致系爭車輛受損(下稱系爭事故),經送廠修復 後,共支出修復費用新臺幣(下同)19,700元,原告並受有 雙側前臂挫擦傷、左肩挫傷、左側腰部挫擦傷、左側膝蓋及 腳踝挫擦傷等傷害(下合稱系爭傷害),至衛生福利部基隆 醫院就診,支出醫療費用共1,010元,且因系爭傷害一個月 無法上班,以2022年最低時薪每小時168元、一天工作8小時 、每月工作22天計算,受有不能工作損失29,568元【計算式 :168元×8小時×22天=29,568元】,尚支出申請警察刑事紀 錄證明書費用100元。從而,原告因系爭事故受有共50,378 元之損害【計算式:修復費用19,700元+醫療費用1,010元+ 工作損失29,568元+申請警察刑事紀錄證明書費用100元=50, 378元】,爰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請求被告賠償原告所受上開損害,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 告50,37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僅於到庭意願調 查表表示對原告之請求無意見。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行車執照、駕駛執 照、車損照片、大豬滷味員工請假單、基隆市警察局道路交 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 故初步分析研判表、祥興車業行估價單、衛生福利部基隆醫 院診斷證明書、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醫療費用收據、基隆市 政府規費收入收據聯等件影本為證,並有基隆市警察局以11 3年8月9日基警交字第1130040982號函檢附之道路交通事故 初步分析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道路交道路交 通事故現場圖、基隆市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談話紀錄表、道 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基隆市警察局舉發違反 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交通部公路總局臺北區監理所基 宜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意見書、酒精測定紀錄表、道 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系爭事故現場照片等附卷可稽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與本件民事事件係屬同一事實之刑事 案件即本院112年度基交簡字第409號過失傷害刑事案卷核閱 無訛,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自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按 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汽 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損害 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損害之 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4條第1項、 第191條之2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汽車在未劃設慢車道之雙向 二車道行駛時,在劃有分向限制線之路段,不得駛入來車之 車道內;駕駛人駕駛汽車,應遵守道路交通標線之指示;在 設有學校、醫院標誌或其他設有禁止超車標誌、標線之處所 、地段或對面有來車交會或前行車連貫二輛以上者,不得超 車;汽車行駛時,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及兩車並行之間隔 ,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大型重型機車,除設有標誌 、標線或號誌特別管制者外,比照小型汽車適用其行駛規定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7條第1項第2款、 第90條第1項、第101條第1項第2款、第94條第3項前段、第9 9之1亦分別定有明文。第按分向限制線,用以劃分路面成雙 向車道,禁止車輛跨越行駛;分向限制線為雙黃實線,道路 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65條第1項、第2項復分別有 所明定。查本件被告於上揭時、地駕駛車輛,本應注意車前 狀況,及在劃有分向限制線之路段,不得跨越分向限制線, 且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撞及系爭車輛,致生 系爭事故,堪認被告確有過失,且被告之過失行為與原告因 系爭事故所受損害間有相當因果關係,自應對原告因系爭事 故所受損害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則原告依侵權行為之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50,378元,自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項、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 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33條第1項、第 203條亦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損害賠償額之債權 ,並無確定期限,應自被告受催告時起,始負遲延責任。從 而,原告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50 ,37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即113年8月23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自屬有據。 六、本件訴訟費用1,000元(即第一審裁判費),由敗訴之被告 負擔。 七、本判決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19第1項、第436條之20、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 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7條第1項、第91條第3項,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委任律師  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萱恩

2024-12-05

KLDV-113-基小-1124-20241205-1

基簡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基簡字第826號 原 告 方水川 即反訴被告 訴訟代理人 楊光律師 被 告 高桂毊 即反訴原告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二十 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十分之一,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反訴原告之訴駁回。 反訴訴訟費用由反訴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本訴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兩造為鄰居,被告前因懷疑原告毀損其犬隻 ,且有詐欺管理費之嫌,向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下稱基隆 地檢署)提出告訴,經基隆地檢署檢察官以111年度偵字第3 296號、111年度偵字第3535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被 告明知經刑事調查後無證據證明原告毀損其犬隻或詐欺管理 費,且無證據證明原告毀損兩造居住之社區(下稱系爭社區) 信箱及其住處大門,仍於民國111年10月8日上午8時許,在 基隆市○○區○○○路0○0號8樓前樓梯間,向訴外人即兩造之鄰 居丘慧紅(下逕稱其名)稱:「我的狗已經被他(指原告) 抓去毀屍滅跡死掉了」、「一個狗被他(指原告)打斷兩條 腿」、「我家的門還被他(指原告)用三秒膠毀損」、「社 區的信箱也被他(指原告)破壞」及「他(指原告)一天到 晚詐欺管理費」等言論(下合稱系爭言論),足以貶損原告 之人格及社會評價,致原告名譽受損。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賠償原告新臺幣(下同)30萬元之非財產上 之損害。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並答辯略以:   被告並未對丘慧紅為系爭言論,且被告於111年4月1日晚間 欲餵狗時發現其飼養之犬隻中一隻失蹤、另一隻則遭打斷腿 ,而原告曾一直上樓找被告麻煩,並以三秒膠毀損被告家門 ,及破壞社區信箱,故被告合理懷疑係原告將其中一隻狗毀 屍滅跡、打斷另一隻狗兩條腿,上開事實有基隆地檢署112 年度偵字第1290號不起訴處分書、更換門鎖之發票、系爭社 區信箱之相片等證據可證,故系爭言論所述亦為事實。 三、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名譽權之侵害非即與刑法 之誹謗罪相同,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對個人之評價 是否有所貶損為判斷之依據,苟其行為足以使他人在社會上 之評價受到貶損,不論其為故意或過失,均可構成侵權行為 ,其行為亦不以廣布於社會為必要,僅使第三人知悉其事, 即足當之(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170號民事判決參照) 。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 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亦有明文。經查,被告前於民國111 年10月8日上午8時許,在基隆市○○區○○○路0○0號8樓前樓梯 間,向丘慧紅稱:「我的狗已經被他(指原告)抓去毀屍滅 跡死掉了」、「一個狗被他(指原告)打斷兩條腿」、「我 家的門還被他(指原告)用三秒膠毀損」、「社區的信箱也 被他(指原告)破壞」及「他(指原告)一天到晚詐欺管理 費」等言論之行為,業經本院刑事庭以113年度易字第301號 刑事判決認犯誹謗罪,處有期徒刑3月,如易服罰金,以1,0 00元折算1日,有本院上開刑事判決附卷可稽。被告雖否認 曾為系爭言論,惟查,被告不僅於偵查中自承「(問:就被 告丘慧紅強制之具體行為為何?有無對你施以強暴脅迫手段 ?證據?)111年10月8日上午8時30分許,丘慧紅有來敲我 家的門,說他家漏水,漏的很嚴重,需要到我家樓上頂樓施 工,我有跟她說甲○○在我們社區做很多壞事,把我的一隻抓 出去弄死,還把我一隻狗打斷一條腿,還有詐欺社區的管理 費,我有跟丘慧紅說不要跟甲○○一起做壞事,…」等語(見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1442號偵查案件112年2 月21日訊問筆錄),且查,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 第1442號偵查案件偵查中,檢察事務官曾勘驗被告於111年1 0月8日與丘慧紅對話錄影檔案,並製作勘察筆錄,其中記載 被告向丘慧紅稱「我的狗已經被他抓去毀屍滅跡死掉了,一 個狗被他打斷兩條腿,我的門都是他毀損,用三秒膠,整棟 的信箱都是他弄壞,這戶有多壞,你還找他做」、「你就不 能找別家做 ,一定要找那個壞蛋做,我已經恨死他了,壞 事做多少,一天到晚詐欺管理費」, 而經本院當庭提示上 開筆錄,原告亦表示無意見(見本院113年11月14日言詞辯 論筆錄),足證被告曾於前揭時、地為系爭言論,被告前揭 所辯,自無可採。又查,被告固提出基隆地檢署112年偵字 第1290號不起訴處分書,抗辯「我的狗已經被他(指原告) 抓去毀屍滅跡死掉了」、「一個狗被他(指原告)打斷兩條 腿」等言論所述亦為事實云云,然觀諸前開不起訴處分書內 容,係以被告因認原告竊取、毀損被告飼養之犬隻及詐取社 區管理費,於113年3月24日下午1時49分對原告提出詐欺告 訴、於同年4月5日上午11時23分對原告及訴外人許世杰(下 逕稱其名)提出竊盜及毀損之告訴,雖經基隆地檢署以111 年偵字第3296號、第3535號為不處分確定,惟被告提出前揭 詐欺、竊盜及毀損之告訴時,有提出監視器畫面、犬隻、社 區頂樓等照片,而非憑空捏造虛構事實故為構陷之行為,不 得僅憑被告對原告之告訴嗣後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遽推 論其係誣告為由,而認被告並無誣告之故意,是前開不處分 起分書至多僅能證明被告主張原告竊取、毀損被告飼養之犬 隻及詐取社區管理費並未構成誣告罪,自不足以證明被告所 為「我的狗已經被他(指原告)抓去毀屍滅跡死掉了」、「 一個狗被他(指原告)打斷兩條腿」等言論與事實相符。況 查,被告前以原告竊取、毀損被告飼養之犬隻,涉犯刑法竊 盜、毀損罪嫌,對被告提起告訴,業經基隆地方檢察署以11 1年度偵字第3296號處分書認證據不足為不起訴處分,有基 隆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296號處分書附於臺灣基隆地 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1442號偵查影卷內可稽,而被告於 本件訴訟復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原告確有竊取、毀損被告飼 養犬隻之行為,是被告前揭所辯,自亦無可採。至被告雖又 抗辯「我家的門還被他用三秒膠毀損」、「社區的信箱也被 他破壞」等亦為事實,並提出建興鎖印店97年4月19日統一 發票、系爭社區信箱照片,惟前開統一發票及系爭社區信箱 照片至多僅能證明被告曾於97年4月19日更換門鎖及社區信 箱有毀損之痕跡,並不足以證明原告以三秒膠毀損被告家門 及破壞社區信箱,此外,被告復未提出其他證據舉證證明原 告以三秒膠毀損被告家門及破壞系爭社區信箱,其上開所辯 ,亦無可採。至於被告雖辯稱原告確有詐欺管理費之行為云 云,並提出系爭社區大樓相片及社區公告為證,然前揭相片 及公告至多僅能說明被告主觀認為系爭社區修繕項目、價格 有不合理之處,而無從證明與原告有何關聯,遑論據以推論 原告有被告所稱之詐欺管理費行為;況查,被告前以原告詐 欺系爭社區管理費為由,對原告為告發,經基隆地方檢察署 以111年度偵字第3535號處分書以證據不足為由,為不起訴 處分之事實,亦有基隆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535號處 分書附於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1442號偵查影 卷內可稽,是被告此部分所辯,亦無可採。綜上,原告主張 被告上開「我的狗已經被他(指原告)抓去毀屍滅跡死掉了 」、「一個狗被他(指原告)打斷兩條腿」、「我家的門還 被他(指原告)用三秒膠毀損」、「社區的信箱也被他(指 原告)破壞」及「他(指原告)一天到晚詐欺管理費」等言 論,不法侵害其名譽權,自屬有據。   四、次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 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95條 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人格權遭遇侵害,受有精神上之痛苦 ,而請求慰藉金之賠償,其核給之標準,須斟酌雙方之身分 、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其金額 是否相當,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 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最高法院51年度台 上字第223號、85年度台上字第460號判決意旨參照)。準此 ,慰撫金之多寡,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與加害之 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分、地 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經查,本件被告以系爭言論侵 害原告之名譽權,已如前述,核被告所為系爭言論,依一般 社會通念,乃輕蔑之言詞,具有貶損他人名譽含意,足以對 原告社會評價產生負面影響而情節重大,原告精神上自受有 相當程度之痛苦,是其依前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其非財產 上之損害,自屬有理。又查,原告從事防漏工程業,高職畢 業,月營業額約20萬元,名下財產總額1,546,430元;被告 則為家管,大學畢業,每月退休金在5萬元以下,名下財產 總額為2,332,493元等情,業據兩造陳明在卷,且有兩造近5 年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在卷可考,本院審酌前 開兩造之身分、地位、財產狀況、被告侵害程度,及對原告 精神上所造成之痛苦程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賠償 非財產上之損害即精神慰撫金3萬元,應為適當。  五、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項、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 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33條第1項、第 203條亦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損害賠償額之債權 ,並無確定期限,應自被告受催告時起,始負遲延責任。從 而,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萬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9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其逾此範圍之請求,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訴訟費用3,200元(即第一審裁判費),由兩造按勝敗 比例負擔。   七、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適用簡易程序 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 所附麗,爰併予駁回之。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至被告雖聲請本院至原告與丘慧紅住處勘驗漏水 情形,惟查,原告及丘慧紅住處是否漏水,與被告所為關於 犬隻、被告住處大門、系爭社區信箱及管理費之系爭言論是 否侵害原告名譽權,純屬二事,自無調查之必要,均附此敘 明。 貳、反訴部分:   一、按被告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得在本訴繫屬之法院,對於原告 及就訴訟標的必須合一確定之人提起反訴;反訴之標的,如 專屬他法院管轄,或與本訴之標的及其防禦方法不相牽連者 ,不得提起,民事訴訟法第259條、第260條第1項定有明文 。而所謂反訴之標的與本訴之標的及其防禦方法有牽連關係 者,乃指反訴標的之法律關係與本訴標的之法律關係兩者之 間,或反訴標的之法律關係與本訴被告作為防禦方法所主張 之法律關係兩者之間,有牽連關係而言。即舉凡本訴標的之 法律關係或作為防禦方法所主張之法律關係,與反訴標的之 法律關係同一,或當事人雙方所主張之權利,由同一法律關 係發生,或本訴標的之法律關係發生之原因,與反訴標的之 法律關係發生之原因,其主要部分相同,均可認兩者間有牽 連關係。經查,反訴被告係起訴請求反訴原告賠償其因反訴 原告所為,關於前揭犬隻及兩造因共同居住於系爭社區所生 糾紛之系爭言論而受有之損害,反訴原告則於本件言詞辯論 終結前主張其亦因與本訴有關之前揭犬隻及兩造因共同居住 於系爭社區所生糾紛等事實受有損害,並依民法侵權行為之 法律關係請求反訴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見本院113年11月14 日言詞辯論筆錄)。經核本訴與反訴之基礎原因事實,均與 前揭犬隻及兩造因共同居住於系爭社區所生糾紛有關,應認 彼此間之請求有密切牽連關係,本件反訴標的又非專屬他法 院管轄,且得與本訴同行通常訴訟程序,亦無延滯訴訟情形 ,反訴原告此部分起訴,即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反訴原告起訴主張略以:   反訴原告於111年4月1日晚上要餵狗時發現其白狗(下稱系 爭白狗)不見、虎斑狗(下稱系爭虎斑狗)被打斷兩條腿不 能動,系爭白狗後來都沒找到,因為反訴被告之前在111年1 月7日有指使其女婿許世杰來砸毀反訴原告之門的前科,故 合理懷疑亦為反訴被告指使許世杰竊取系爭白狗及打斷系爭 虎斑狗兩條腿,又系爭白狗市價為15萬元,系爭虎斑狗腿斷 後不久即死亡,市價為10萬元,且反訴被告於十幾年來不斷 騷擾反訴原告、上樓與反訴原告吵架、入侵反訴原告之住宅 ,致反訴原告受有相當之精神上痛苦,為此爰依民法侵權行 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30萬元【計算式:系爭白狗15 萬元+系爭虎斑狗10萬元+精神慰撫金5萬元=30萬元】等語, 並聲明:反訴被告應給付反訴原告30萬元,及自反訴狀繕本 送達反訴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反訴被告則聲明請求駁回反訴原告之訴,並答辯略以:   反訴被告並未傷害或毀損反訴原告之犬隻,且反訴被告上樓 與反訴原告接觸皆係為了頂樓修繕問題,並未如反訴原告所 述之不斷騷擾反訴原告、上樓與反訴原告吵架、入侵反訴原 告之住宅。況反訴原告並未提出證據證明系爭白狗價值15萬 元、系爭虎斑狗價值10萬元,又縱反訴被告曾為上開行為, 反訴原告之請求權亦已罹於時效。 四、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 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 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 ,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 17年上字第917號判例意旨參照)。經查,反訴原告主張其 於111年4月1日發現系爭白狗遭反訴被告竊取、系爭虎斑狗 遭反訴被告打斷兩條腿,系爭白狗估算市價15萬元、系爭虎 斑狗市價10萬元等事實,均為反訴被告所否認,而反訴原告 就其上開主張均未舉證以實其說,僅泛稱因反訴被告曾指使 許世杰毀損其大門而合理懷疑上開行為亦為反訴被告所為, 前揭犬隻為反訴原告之物品云云,則其此部分主張已非可採 。且查,反訴原告前以反訴被告竊取、毀損反訴原告飼養之 犬隻,涉犯刑法竊盜、毀損罪嫌,對反訴被告提起告訴,業 經基隆地方檢察署以111年度偵字第3296號處分書以證據不 足為由為不起訴處分,已如前述,益徵反訴原告主張其所有 犬隻遭反訴被告竊取或毀損,並非足取。且依反訴原告主張 ,其係於111年4月1日發現系爭白狗遭反訴被告竊取、系爭 虎斑狗遭反訴被告打斷兩條腿,則反訴原告於113年11月14 日始起訴請求反訴被告賠償因此所受之損害,亦已超過2年 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並經反訴被告為時效抗辯 ,是反訴原告此部分主張,洵屬無據。至反訴原告雖又主張 反訴被告於十幾年來不斷騷擾反訴原告、上樓與反訴原告吵 架、入侵反訴原告之住宅,致原告受有相當之精神上痛苦, 請求反訴被告賠償5萬元之非財產上損害,惟反訴原告既未 具體指明反訴被告究係於何時何地為何等行為致其受有損害 ,復未舉證證明該行為與反訴原告所受損害間有何因果關係 ,則其此部分主張,亦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反訴原告請求反訴被告給付30萬元暨法定遲延利 息,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反訴訴訟費用3,200元由敗訴之反訴原告負擔。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反訴 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79條、 第78條、第389條第1項第3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基隆簡易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萱恩

2024-12-05

KLDV-113-基簡-826-20241205-1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基小字第1904號 原 告 林丁和 被 告 劉志彥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萬貳仟捌佰捌拾柒元,及其中新臺幣貳 萬貳仟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並應加給自本判決確定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同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 項、第385條第1項前段規定,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前於民國112年8月27日向原告借款新臺 幣(下同)3萬元(下稱系爭借款),及購買印加果油之貨 款3萬元,約定系爭借款還款期限為112年11月27日,並於11 2年8月27日簽立面額6萬元、票據號碼TS275506、到期日為1 12年11月27日之本票一紙(下稱系爭本票),詎被告並未依 約還款,尚積欠原告前開款項共6萬元未清償,又本件原告 僅請求消費借貸3萬元部分,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 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6萬元,及自112年 11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惟提出到庭意願 調查表陳稱僅向原告借款3萬元,約定每週還款3,000元,共 分10期清償,且原告已預扣8,000元利息,實際僅交付其22, 000元等語。 四、經查,原告主張被告前於112年8月27日向原告借款,約定還 款期限為112年11月27日並簽立系爭本票等事實,有原告提 出之系爭本票影本在卷可稽,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自堪信為 真實。 五、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定有明 文。又金錢借貸契約係屬要物契約,故利息先扣之金錢借貸 ,其貸與之本金額應以利息預扣後實際交付借用人之金額為 準,該預扣利息部分,既未實際交付借用人,自不成立金錢 借貸(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1682號民事判決參照)。次 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固主張被告前 於112年8月27日向原告借款3萬元,惟為被告否認,並抗辯 其於交付借款同時即預扣8,000元利息,僅交付被告22,000 元,揆諸前揭說明,自應由原告先負舉證之責。惟查,原告 迄本院言詞辯論終結時止,均未能提出證據證明交付借款之 數額確係3萬元,則其前揭主張自非足取,是就被告辯稱之 預扣利息8,000元既未實際交付借用人即被告,該未交付部 分即不成立消費借貸,本件消費借貸借款本金數額應為原告 實際交付被告之22,000元。 六、再按約定利率,超過週年16%者,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 息,無請求權,民法第205條定有明文。本件系爭借款日為 系爭本票發票日即112年8月27日,還款期限為系爭本票到期 日即112年11月27日,約定之利息約為月息12%【計算式:利 息8,000元(即還款期限應清償金額30,000元-原告實際交付 被告之金額22,000元)÷22,000元÷3個月≒12%,小數點以下 四捨五入】,換算週年利率為144%,已逾民法第205條最高 利率即週年利率16%之限制,揆諸前揭規定,原告自不得請 求逾年息16%之部分之利息。故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本金22,00 0元,及112年8月27日至112年11月27日利息共計887元【計 算式:22,000元×92/365×16%=88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應予駁 回。 七、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 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民法第229條第1項、第233條第1項 本文亦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兩造約定還款期日為系爭支票 到期日即112年11月27日,被告於清償期屆滿後迄未清償, 自應負遲延責任,而本件消費借貸之本金為22,000元,業如 前述,則原告自僅得就本金22,000元部分,請求法定遲延利 息。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22,887元,及其中22,000元自112年11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其逾此範圍 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八、本件第一審裁判費為1,000元,爰依職權確定前開訴訟費用 由敗訴之被告負擔。 九、本判決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爰依職權 宣告之。 十、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20、第436條之23、 第436條第2項、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9條、第87條第1項 、第91條第3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姚貴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委任律師 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萱恩

2024-12-05

KLDV-113-基小-1904-202412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