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彥慧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31-240 筆)

營簡
柳營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營簡字第656號 原 告 周正雄 訴訟代理人 周建民 被 告 陳丞緯 上列原告因被告詐欺等刑事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 損害賠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112年度附民字第701號)移送前 來,本院柳營簡易庭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 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111年10月12日,故意將其申辦之中國信託商業銀 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中信帳戶)及現代財 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現代財富公司)MAX平台會員帳號( 對應虛擬帳號為遠東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號,下 稱系爭遠東虛擬帳戶)等資料均提供予詐欺集團用以收受詐 欺款項。嗣該詐欺集團成員於111年10月12日上午8時許,撥 打電話聯繫原告,假冒係其兒子周建民並佯稱:急須借錢云 云,致原告陷於錯誤,於111年10月13日下午2時43分許,臨 櫃匯款新臺幣(下同)255,000元至系爭中信帳戶,再由被 告依該詐欺集團成員「沛媜」、「快雪時晴」、「沈信鵬」 等人指示,將內含原告匯入之上開款項之333,000元,於同 日下午3時24分許轉帳至系爭遠東虛擬帳戶,並獲得報酬2,0 00元。嗣因「沛媜」等人再指示被告於111年10月13日下午3 時許,申辦註冊現代財富公司MaiCoin平台,遭現代財富公 司婉拒,並連同被告前開MAX平台會員帳號婉拒使用,使款 項無法依「沛媜」等人指示購買虛擬貨幣並存入「沛媜」等 人傳送之電子錢包,致未生掩飾、隱匿此部分詐欺犯罪所得 之去向及所在之結果而未遂等事實,業經本院112年度金訴 字第516號刑事判決判定被告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 處有期徒刑1年6月。被告上開故意侵權行為,致原告受有25 5,000元之損害,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提起本 件訴訟。  ㈡並聲明:  ⒈被告應給付原告255,000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⒉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被告雖有提供前開帳戶資料予「沛媜」等人,及 依「沛媜」等人之指示轉帳等行為,然被告係因求職遭騙, 並無原告所主張之故意侵權行為,且被告不服本院112年度 金訴字第516號刑事判決,已提起上訴,由臺灣高等法院臺 南分院以113年度金上訴字第1323號案件受理等語,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被告提供前開帳戶資料予「沛媜」等人,及原告於 前開時間遭該詐欺集團不詳成員詐欺而匯款255,000元至系 爭中信帳戶,暨被告依「沛媜」等人之指示,將內含原告匯 入之上開款項之333,000元轉帳至系爭遠東虛擬帳戶等事實 ,業經本院調取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516號刑事案件卷宗核 閱無訛,並為被告所不爭執,是此部分事實先堪認定。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 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 前段定有明文。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侵 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本件原告主張被告基於詐 欺之故意而提供前開帳戶資料予詐欺集團成員使用並依指示 轉帳,構成侵權行為,此為被告所否認,自應由原告就上開 有利於己之事實負舉證責任。而原告為上開主張,無非係援 引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516號刑事判決為據,然被告就本院 112年度金訴字第516號刑事判決提起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 臺南分院以113年度金上訴字第1323號刑事判決認定依現存 證據無從論斷被告於行為時主觀上有加重詐欺取財及一般洗 錢之不確定故意,爰撤銷原判決,改判被告無罪,有該刑事 判決附卷可參。而綜覽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516號刑事案件 卷宗內之證據,由被告與「沛媜」等人之LINE對話紀錄所呈 現被告應徵工作及受業務指派之過程以觀,被告辯稱其因求 職遭騙,尚非無稽,尚無從單憑被告提供前開帳戶資料及依 指示轉帳之行為,遽認被告主觀上具有詐欺之故意,原告復 未舉出其他證據以資證明,從而,原告主張被告有故意侵權 行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其所受 損害255,000元,難認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給 付原告255,000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附,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2024-12-13

SYEV-113-營簡-656-20241213-1

營訴
柳營簡易庭

請求返還土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營訴字第7號 原 告 陳艶紅 吳秀鶯 陳永昌 被 告 古阿桃 張秋冬 林秋蓮 兼上二人 訴訟代理人 張宇杉 被 告 林信宏 林信耀 王連瑩 王榮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事件,本院柳營簡易庭於民國113年1 1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 款定有明文。所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係指變更或追加之 訴與原訴之原因事實及主要爭點有其共同性,各請求利益之 主張在社會生活上可認為同一或關連,而就原請求所主張之 事實及證據資料,於審理繼續進行在相當程度範圍內具有同 一性或一體性,得期待於後請求之審理予以利用,俾先後兩 請求在同一程序得加以解決,避免重複審理,進而為統一解 決紛爭,且無害於他造當事人程序權之保障,俾符訴訟經濟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90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本件原告原起訴請求被告賠償原告新臺幣(下同)450,019 元;嗣於本件訴訟繫屬中,變更為請求被告返還坐落臺南市 ○里區○○段000地號土地、同段672地號土地(下合稱系爭2筆 土地)之應有部分予原告,審酌原告原起訴及變更之訴之原 因事實,均係就訴外人林清池(於民國108年4月13日死亡) 先前出賣其就系爭2筆土地應有部分予被告林秋蓮、系爭2筆 土地前經共有人依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項規定處分等情有所 主張,其原因事實及主要爭點有共同性,且原請求所主張之 事實及證據資料,得於後請求之審理予以利用,而達統一解 決紛爭及訴訟經濟之目的,復無害於被告程序權之保障及防 禦權之行使,揆諸上開說明,核屬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而合 於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之規定,應予准許。 二、被告古阿桃、林信宏、林信耀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 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 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㈠林清池生前於106年2月2日就另案分割共有物訴訟(案號為本 院104年度訴字第855號)遞出撤回起訴狀,被原告拒絕而懷 恨在心,又因為害怕鐵皮屋被拆,而於106年3月10日出賣其 就系爭2筆土地之應有部分全部予被告林秋蓮,且故意不通 知原告得優先購買,被告林秋蓮亦故意不通知原告;嗣於10 9年2月5日,系爭2筆土地又遭共有人以多數決方式出賣予被 告張秋冬,被告實係為避免另案分割共有物訴訟確定而為之 ,係通謀虛偽意思表示而無效,且有權利濫用情事,爰依民 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返還系爭2筆土地應有 部分予原告。  ㈡並聲明:被告應將坐落臺南市○里區○○段000地號土地之持分 (原告陳永昌77分之2、原告陳艶紅77分之6、訴外人黃艷麗 77分之2)、同段672地號土地(原告陳永昌77分之2、原告 陳艶紅77分之6、訴外人黃艷麗77分之2)返還予原告。 二、被告答辯:  ㈠被告古阿桃、張秋冬、林秋蓮、張宇杉、王連瑩、王榮瑞辯 稱:否認原告之主張,被告林秋蓮於106年3月10日向林清池 購買其就系爭2筆土地之應有部分,並無義務通知其他共有 人行使優先購買權,關於其他共有人有無拋棄優先購買權, 是由地主林清池切結;且系爭2筆土地於109年2月5日已依土 地法第34條之1之規定以多數決出賣予被告張秋冬,並有依 法通知其他共有人行使優先購買權,原告並未依法主張欲優 先購買系爭2筆土地而視同放棄其優先購買權,現原告並非 系爭2筆土地之所有權人,原告本件請求並無理由等語。並 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㈡被告林信宏、林信耀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 作任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經查,系爭2筆土地於106年間之共有人均為林清池(應有部 分均為308分之134)、被告王連瑩(應有部分均為308分之6 7)、被告王榮瑞(應有部分均為308分之67)、原告陳永昌 (應有部分均為308分之8)、原告陳艶紅(應有部分均為30 8分之24)、訴外人黃艷麗(應有部分均為308分之8)。林 清池於106年3月10日,將其就系爭2筆土地之應有部分308分 之134均出賣予被告林秋蓮。嗣被告林秋蓮、王連瑩、王榮 瑞於108年4月間以存證信函通知其他共有人即原告陳永昌、 陳艶紅及訴外人黃艷麗,將依土地法第34條之1規定處分系 爭2筆土地,得主張優先購買;並以被告張秋冬為系爭2筆土 地上坐落臺南市○里區○○段000○號建物所有權人之身分,以 存證信函通知被告張秋冬,將依土地法第34條之1規定處分 系爭2筆土地,得主張優先購買;嗣於108年10月間,原告陳 永昌將其系爭2筆土地應有部分以夫妻贈與為原因,移轉登 記予原告吳秀鶯;被告林秋蓮、王連瑩、王榮瑞再於108年1 1月間,另以存證信函通知其他共有人即原告吳秀鶯、陳艶 紅及訴外人黃艷麗,將依土地法第34條之1規定處分系爭2筆 土地,得主張優先購買;嗣被告林秋蓮、王連瑩、王榮瑞於 109年1月31日,依土地法第34條第1項至第3項規定,將系爭 2筆土地全部出賣予被告張秋冬,並於109年2月5日辦理所有 權移轉登記,並就其他共有人即原告吳秀鶯、陳艶紅及訴外 人黃艷麗得分得之價金予以提存等情,此有系爭2筆土地之 土地建物查詢資料及異動索引、臺南市○里地○○○○000○○地○○ 00000號土地登記全部資料、109年普字第6830號土地登記全 部資料附卷可參(營訴字卷第89至104、319至331、375至42 7頁),是此部分事實先堪認定。  ㈡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 而為虛偽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無效,民法第87條第1項 前段定有明文。另按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以 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民法第148條第1項定有明文。再按當 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 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主張林清池於106年 3月10日出賣系爭2筆土地應有部分予被告林秋蓮、系爭2筆 土地於109年2月5日以多數決方式出賣予被告張秋冬,均係 被告出於通謀虛偽意思表示而為之,並有權利濫用之情事等 情,此為被告古阿桃、張秋冬、林秋蓮、張宇杉、王連瑩、 王榮瑞所否認,自應由原告就上開有利於己之積極事實負舉 證責任。而查,林清池與被告林秋蓮於106年3月10日買賣系 爭2筆土地應有部分308分之134,買賣總價金為4,444,863元 等情,有前引臺南市○里地○○○○000○○地○○00000號土地登記 全部資料即土地登記申請書、106年2月23日土地所有權買賣 移轉契約書、土地增值稅繳款書等資料附卷可參(營訴字卷 第319至331頁);而系爭2筆土地經被告林秋蓮、王連瑩、 王榮瑞於109年2月5日以多數決方式出賣予被告張秋冬,業 已依法通知其他共有人行使優先購買權,並將所得價金提存 ,亦如前述,原告並未提出足資證明被告係通謀虛偽意思表 示、且係出於損害原告為主要目的而為上開買賣行為之證據 以實其說,其遽予主張上情,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 請求被告返還系爭2筆土地之應有部分,自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應 將坐落臺南市○里區○○段000地號土地之持分(原告陳永昌77 分之2、原告陳艶紅77分之6、訴外人黃艷麗77分之2)、同 段672地號土地(原告陳永昌77分之2、原告陳艶紅77分之6 、訴外人黃艷麗77分之2)返還予原告,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1項本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吳彥慧     (得上訴)

2024-12-12

SYEV-113-營訴-7-20241212-1

營訴
柳營簡易庭

請求返還土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營訴字第7號 原 告 陳艶紅 吳秀鶯 陳永昌 被 告 古阿桃 張秋冬 林秋蓮 兼上二人 訴訟代理人 張宇杉 被 告 林信宏 林信耀 王連瑩 王榮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事件,原告為訴之追加,本院柳營簡 易庭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追加之訴駁回。 追加之訴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1節、第2節之 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起訴不合程式 或不備其他要件,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 補正,逾期未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此為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所明定。而訴之追加,本質上 仍為起訴,自仍有上開規定之適用。 二、經查,原告於本院民國113年11月21日言詞辯論程序中追加 起訴請求被告賠償原告所受損害新臺幣(下同)207萬元, 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113年11月22日通知原告追加之 訴訴訟標的金額為207萬元,限其於收受送達後3日內補繳裁 判費21,493元,該通知並於113年12月3日送達原告,然原告 逾期迄未補繳裁判費等情,有本院上開期日言詞辯論筆錄、 函文、送達證書、詢問簡答表、答詢表、多元化案件繳費狀 況查詢清單、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在卷可參(營訴字卷第530 、563、567至579頁),是依首揭規定,原告追加之訴為不 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2024-12-12

SYEV-113-營訴-7-20241212-2

營小
柳營簡易庭

損害賠償

宣示判決筆錄                   113年度營小字第645號 原 告 陳建成 被 告 李崑榮 上列原告因被告刑事洗錢防制法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請求損害賠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113 年度附民字第612 號) 移送前來,本院柳營簡易庭於中華民國113 年12月12日上午10時 14分在本院柳營簡易庭第二法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吳彥慧 書記官 王岫雯 通 譯 楊佳欣 朗讀案由被告未到。 法官朗讀主文宣示判決。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9,078元。 二、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書記官 王岫雯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 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2024-12-12

SYEV-113-營小-645-20241212-1

營簡
柳營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營簡字第815號 原 告 陳明志 訴訟代理人 陳宇緹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柳營簡易庭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正被告「甲○」之住所或居 所,及最新戶籍謄本(記事勿省略)或其他足資特定其身分之年 籍資料,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 姓名及住所或居所,並宜記載當事人之性別、出生年月日、 職業、國民身分證號碼、營利事業統一編號、電話號碼及其 他足資辨別之特徵,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款、第116 條第1項第1款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書狀不合程 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原告之訴, 被告無當事人能力或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 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 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3款、 第6款亦有明文。 二、查原告於起訴狀記載被告「甲○」,惟未陳報其正確之住所 或居所,而經本院以戶役政電子閘門系統查詢,亦查無該人 之戶籍資料及戶籍地址,致本院無從特定被告之身分及查核 被告之當事人能力,亦無法送達訴訟文書,爰依上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正被告之住所或居 所,及最新戶籍謄本(記事勿省略)或其他足資特定其身分 之年籍資料,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吳彥慧 (不得抗告)

2024-12-10

SYEV-113-營簡-815-20241210-1

營簡
柳營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營簡字第810號 原 告 林維倫 訴訟代理人 鄭淵基律師 被 告 林維君 林秋華 王品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 益為準;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11分別定有明文 。查原告起訴請求合併分割兩造所共有如附表所示之土地(下合 稱系爭土地),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原告於起訴時就系爭土地 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核定為新臺幣(下同)313,938元 (計算基準及方式詳如附表),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420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翌日起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具繕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 000元;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附表: 編號 土地 面積(平方公尺) 113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元/平方公尺) 原告權利範圍 訴訟標的價額(左列相乘,小數點以下4捨5入) 1 臺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 610 710 6分之1 72,183元 2 臺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 2,043 710 6分之1 241,755元 合計 313,938元

2024-12-10

SYEV-113-營簡-810-20241210-1

營簡
柳營簡易庭

拆屋還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營簡字第510號 原 告 陳李佔 訴訟代理人 陳英傑 陳清禮 被 告 陳丁旺 訴訟代理人 陳信宗 陳坤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 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 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附帶請求 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同法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亦有明定。查原告訴之聲明為 :㈠被告應將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 )上如臺南市麻豆地政事務所民國113年11月11日複丈成果圖編 號A所示面積17.13平方公尺之水泥地基拆除,並將該部分土地返 還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7,500元,及自113年 6月20日起至返還系爭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125元。而系 爭土地於原告起訴時即113年度之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3,600元 ,有系爭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參(營司簡調字卷第21頁) ,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為61,668元(計算式:17.13平方公尺×原 告起訴時即113年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3,600元=61,668元) ;加計原告合併請求自108年6月20日起計至起訴前1日(即113年 6月13日)之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部分,即67,275元(計算式 :每月1,125元×4年11個月又24日=67,275元),其訴訟標的價額 核定為128,943元(計算式:61,668元+67,275元=128,943元), 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33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 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3日內補繳,如逾期未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具繕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 000元;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2024-12-10

SYEV-113-營簡-510-20241210-1

簡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31號 上 訴 人 吳奇生 訴訟代理人 魏志勝律師 視同上訴人 吳素麗 吳順長 吳良港 林吳麗珠 吳女住 吳女足 吳金龍 吳順枝 吳順福 吳胡蓮 吳順榮 吳宜芬 陳吳罔受 蔡麗娟 陳冠紘 陳浚恒 陳品瑄 兼上三人 法定代理人 陳森茂 視同上訴人 吳陳美素 吳忠怡 吳忠憲 吳雅淨 吳清洲 吳清彬 鄭振興 鄭秀金 鄭秀琴 鄭秀鑾 胡水源 鄭晉堂 鄭素珍 胡素秋 林河川 林河棋 林瑞英 林瑞玉 王明聰 王志雄 翁王麗卿 王麗梅 王秀珠 王素鳳 王燕華 許家銘 許惠雯 許惠淳 鍾慶洲 吳水波 楊清貝 吳春山 吳春明 楊勝傑 楊千慧 吳雪幸 張鈞翔 張鈞閤 吳訓忠 被上訴人 張育彰 訴訟代理人 江信賢律師 蔡麗珠律師 鄭安妤律師 葉怡欣律師 受訴訟告知 人 京城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戴誠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不服本院新市簡易庭 112年12月1日所為第一審判決(111年度新簡字第432號),提起 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準備程序終結。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2024-12-10

TNDV-113-簡上-31-20241210-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存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141號 原 告 陳鵬飛 法定代理人 陳甲璟 原 告 陳凃敏 輔 助 人 陳甲璟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李耿誠律師 複 代理人 曾偲瑜律師 被 告 陳由忠 訴訟代理人 王悅蓉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存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8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陳鵬飛負擔百分之65,由原告陳凃敏負擔百分之 35。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陳鵬飛於民國112年12月15日經本院112年度監宣字第631 號民事裁定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之人,由陳甲璟、被告擔任共 同監護人,並裁定陳甲璟、被告為受監護宣告人陳鵬飛之利 益,可獨自為陳鵬飛提起家事事件、民事事件或刑事告訴等 ,不需得另一監護人之同意。另原告陳凃敏於112年12月15 日經本院112年度監宣字第631號民事裁定宣告為受輔助宣告 之人,由陳甲璟、被告擔任共同輔助人。則陳甲璟自得以原 告陳鵬飛法定代理人之名義,為原告陳鵬飛之利益提起本件 訴訟;另以本件起訴狀為同意原告陳凃敏提起本件訴訟之表 示,先予敘明。  ㈡被告為原告陳鵬飛、陳凃敏之子,於111年6月12日,前往原 告陳鵬飛、陳凃敏位於臺南市○○區○○○00號之1之住處,取走 原告陳鵬飛所有之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北門郵局(下稱北 門郵局)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甲帳戶)之存摺 及印鑑章、原告陳凃敏所有之北門郵局帳號00000000000000 號帳戶(下稱乙帳戶)之存摺及印鑑章,並於111年6月13日 上午9時26分許、9時30分許,分別提領甲、乙帳戶內之存款 新臺幣(下同)1,490,000元、800,000元,並將全數款項侵 占入己,致原告陳鵬飛、陳凃敏受有損害,構成侵權行為及 不當得利,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同法第179條之規定, 提起本件訴訟,並請求法院擇一為有利原告之判決。  ㈢並聲明:  ⒈被告應給付原告陳鵬飛1,49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⒉被告應給付原告陳凃敏8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⒊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  ㈠被告並無侵占原告陳鵬飛、陳凃敏上開存款,實係原告陳鵬 飛、陳凃敏前於111年6月13日請求被告陪同前往北門郵局將 上開存款解除定存後,由被告代為保管,作為日後養老之用 ,而被告保管該等款項,從未主張係自己所有,僅於原告陳 鵬飛、陳凃敏農漁會津貼不足支出時,經原告陳鵬飛、陳凃 敏指示才提領使用。  ㈡並聲明:  ⒈原告之訴駁回。  ⒉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 第184條第1項定有明文。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 ,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另按無法律上之 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有法律 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179條定有明 文。不當得利依其類型可區分為「給付型之不當得利」與「 非給付型不當得利」,而於「非給付型之不當得利」中之「 權益侵害之不當得利」類型,乃指無法律上之原因,侵害歸 屬他人權益內容而獲有利益。由於侵害歸屬他人權益之行為 ,本身即為無法律上之原因,主張依此類型之不當得利請求 返還利益者(即受損人),固無庸就不當得利成立要件中之 無法律上之原因舉證證明,惟仍須先舉證受益人取得利益, 係基於受益人之「侵害行為」而來,必待受損人舉證後,受 益人始須就其有受利益之法律上原因,負舉證責任,方符舉 證責任分配之原則(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990號判決 意旨參照)。再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 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民事訴 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 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 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 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096號判決意旨參照 )。  ㈡原告主張被告於111年6月12日,前往原告陳鵬飛、陳凃敏位 於臺南市○○區○○○00號之1之住處,取走原告陳鵬飛所有之甲 帳戶之存摺及印鑑章、原告陳凃敏所有之乙帳戶之存摺及印 鑑章,並於111年6月13日上午9時26分許、9時30分許分別提 領甲、乙帳戶內之存款1,490,000元、800,000元而將全數款 項侵占入己等情,此為被告所否認,辯稱其係經原告陳鵬飛 、陳凃敏請託而代為保管上開存款,並未私自提領上開存款 而將之侵占入己等語,自應由原告先就被告有其上開主張之 侵權行為(或係基於侵害行為而取得利益)之事實,負舉證 責任。而查,原告固舉甲、乙帳戶於111年6月13日之交易明 細為證(南司調字卷第27、29頁),然上開交易明細僅能證 明原告陳鵬飛所有之甲帳戶內存款1,490,000元、原告陳凃 敏所有之乙帳戶內存款800,000元分別於111年6月13日上午9 時26分許、9時30分許經提轉至他人帳戶之事實;而經本院 函詢北門郵局關於上開存款之轉入帳戶乙節,據覆:上開存 款均匯入被告名下臺南北小北郵局之帳戶等語,有中華郵政 股份有限公司臺南郵局113年8月23日南營字第1131800522號 函暨所附交易明細資料附卷可參(訴字卷第95至105頁), 此亦僅能證明原告陳鵬飛所有之甲帳戶內存款1,490,000元 、原告陳凃敏所有之乙帳戶內存款800,000元分別於111年6 月13日上午9時26分許、9時30分許經轉匯至被告名下之帳戶 之客觀事實,尚難遽認被告有何原告所指稱於111年6月12日 私自取走原告陳鵬飛、陳凃敏帳戶存摺及印鑑章而於111年6 月13日提領並侵占上開存款之行為,原告復未舉出其他證據 以實其說,其遽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同法第179條之規定 ,主張被告有侵權行為或取得利益之侵害行為,請求被告賠 償或返還上開存款,自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同法第179條之規定 ,請求被告給付原告陳鵬飛1,490,000元及法定遲延利息、 給付原告陳凃敏800,000元及法定遲延利息,均無理由,應 予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附,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1項但 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2024-12-09

TNDV-113-訴-1141-20241209-1

營簡
柳營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營簡字第409號 原 告 陳香菁 訴訟代理人 伍安泰律師 被 告 鄭佳韻 訴訟代理人 李育禹律師 曾靖雯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柳營簡易庭於民 國113年11月1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兩造同為國小老師,因擔任輔導主任而互有認識,然兩造並 未曾於同校任職,詎被告因獲悉原告即將從臺南市中西區永 福國民小學(下稱永福國小)調任臺南市北區立人國民小學 (下稱立人國小)擔任輔導主任職務,且將於民國112年7月 17日到立人國小接受教師評審委員會審查,竟基於侵害原告 名譽權之意思,於同日上午7時許,在臺南市○區○○路0段00 號立人國小校門口,訂製擺設6對花圈,標註「狂賀陳香菁 大主任榮調立人國小,脫離苦海的小老師家長學生狂賀」等 文字,意在指涉原告於任教永福國小時,造成學校同仁、家 長、學生困擾及痛苦,亦即表達原告「做人做事失敗」,因 此很開心原告調離永福國小,讓大家逃離苦難環境等情,已 減損原告之社會評價,而被告上開所為言論內容係指涉原告 於擔任永福國小輔導主任時期,曾有對該校老師及家長造成 苦難環境之事實陳述,又難認被告在客觀上有相當理由確信 其所述之事實為真實,是被告所為已不法侵害原告之名譽權 ,致原告精神上受有相當之痛苦,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 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原告所受非財產 上損害。  ㈡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0萬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 二、被告答辯:  ㈠被告固不否認有於前揭時、地,訂製擺設上開花圈、標註上 開字句,然被告並無侵害原告名譽權之意思,且上開花圈所 載內容並無任何情緒性用語,客觀上難認有貶損社會上對原 告之評價,又原告另案對被告提告刑事妨害名譽案件,業經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26288號為不起 訴處分確定,原告應就被告上開行為已不法侵害其名譽權之 事實,負舉證責任。又上開花圈所載「脫離苦海」一詞是描 述家長及師生之感受,並非指特定事實,被告所為言論應屬 評論性質之意見表達,且被告贈送花圈並非出於詆毀原告名 譽之動機目的,主觀上並無惡意,是被告既未使用偏激不堪 之言詞,可認係善意發表適當評論,應不具違法性,自不負 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  ㈡退步言之,縱認「脫離苦海」一詞屬於事實陳述,然被告與 原告原任職之永福國小多位教師熟識,該校設有音樂藝才班 ,音樂藝才班係屬輔導主任之職務範圍,原告擔任永福國小 輔導主任期間,該校藝才班教師及家長對於原告領導統御、 制度改變或行事作風多有意見,例如永福國小於111學年度 ,發生藝才班老師之師資數量是否符合標準之爭議,以及音 樂班經常遲延公告音樂班活動事務,損及家長及學生之權益 ,原告無論在師資爭議或音樂班之運作上並未善盡督導及協 調溝通之職責,亦曾有家長將前述狀況投訴臺南市政府教育 局及教育部,則被告就其上開言論內容已盡合理查證之義務 ,以「脫離苦海」一詞描述原告與藝才班師生及家長從此分 道揚鑣,亦與當時情境相符,是被告並無侵害原告名譽權之 行為,原告本件請求並無理由。  ㈢並聲明:  ⒈原告之訴駁回。  ⒉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所謂侵害名譽權 損害賠償,須行為人因故意或過失貶損他人之社會評價,而 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致他人受損害,方能成立。亦即行為 人須具備違法性、有責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具有因果關 係,始足當之(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365號判決意旨 參照)。言論自由旨在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 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名譽則在維護人性尊嚴與人格自 由發展,二者均為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二者發生衝突時 ,對於行為人之刑事責任,現行法制之調和機制係建立在刑 法第310條第3項「真實不罰」及第311條「合理評論」之規 定,及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所創設合理查證義務 的憲法基準之上,至於行為人之民事責任,民法並未規定如 何調和名譽保護及言論自由,固仍應適用侵權行為一般原則 及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創設之合理查證義務外, 上述刑法阻卻違法規定,亦應得類推適用。詳言之,涉及侵 害他人名譽之言論,可包括事實陳述與意見表達,前者具有 可證明性,後者則係行為人表示自己之見解或立場,無所謂 真實與否。而民法上名譽權之侵害雖與刑法之誹謗罪不相同 ,惟刑法就誹謗罪設有處罰規定,該法第310條第3項規定「 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 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同法第311條第3款規定「 以善意發表言論,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 ,亦在不罰之列。蓋不問事實之有無,概行處罰,其箝制言 論之自由,及妨害社會,可謂至極。凡與公共利益有關之真 實事項,如亦不得宣佈,基於保護個人名譽,不免過當,而 於社會之利害,未嘗慮及。故參酌損益,乃規定誹謗之事具 真實性者,不罰。但僅涉及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 此限。又保護名譽,應有相當之限制,否則箝束言論,足為 社會之害,故以善意發表言論,就可受公評之事,而適當之 評論者,不問事之真偽,概不予處罰。上述個人名譽與言論 自由發生衝突之情形,於民事上亦然。是有關上述不罰之規 定,於民事事件即非不得採為審酌之標準。申言之,行為人 之言論雖損及他人名譽,惟其言論屬陳述事實時,如能證明 其為真實,或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真實,但依其所 提證據資料,足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參 見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或言論屬意見表達, 如係善意發表,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不 問事之真偽,均難謂係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尚難令負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970號、96年 度台上字第928號判決意旨參照)。關於意見表達之言論, 乃行為人表示自己之見解或立場,屬主觀價值判斷之範疇, 行為人對於可受公評之事,如未使用偏激不堪之言詞而為意 見表達,可認係善意發表適當評論者,不具違法性,非屬侵 害他人之名譽權,不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最高法院 109年度台上字第1675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於112年7月17日上午7時許,在臺南市○ 區○○路0段00號立人國小校門口,訂製擺設6對花圈,標註「 狂賀陳香菁大主任榮調立人國小,脫離苦海的小老師家長學 生狂賀」之文字內容等事實,為被告所不爭執,是此部分事 實先堪認定。原告雖指稱花圈上所載「脫離苦海」一詞係指 涉原告於擔任永福國小輔導主任時期,曾有對該校老師及家 長造成苦難環境之事實陳述云云,然該字詞並未具體指摘原 告何等作為之特定事實,應非屬事實陳述,而係個人主觀之 意見表達;又參以原告於擔任永福國小輔導主任時期,曾因 藝才班師資人數、課程運作及分數評量等爭議,而經永福國 小學生家長向臺南市政府教育局陳情等情事,有臺南市政府 教育局113年11月14日南市教特(二)字第1131208098號函 暨所附陳情資料附卷可參(營簡字卷第125至202頁),則被 告辯稱其因與原告原任職之永福國小多位教師熟識,對於原 告於擔任永福國小輔導主任期間,就藝才班之經營領導及溝 通等事務與該校師生家長間意見不合等情有所知悉,因而訂 製擺設花圈標註上開內容等語,尚非無稽,則被告上開言論 係就涉及學校事務及師生權益之議題,發表其個人主觀意見 ,縱有部分用字遣詞令原告感到不快,然其並未使用偏激不 堪之言詞,其所為難認係基於貶損原告名譽之唯一目的而出 於惡意為之,尚可認係善意就可受公評之事發表適當評論, 揆諸前開說明,其所為不具違法性,難謂不法侵害原告之名 譽權。是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 規定,主張被告所為已不法侵害原告之名譽權而應負侵權行 為損害賠償責任,難認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 段規定,請求被告給付2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2024-12-06

SYEV-113-營簡-409-2024120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