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佳樺

共找到 202 筆結果(第 21-30 筆)

簡抗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抗字第83號 抗 告 人 吳文珍 即 原 告 上列抗告人即原告與相對人即被告李定銓等人間請求返還房屋等 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25日本院113年度補字第19 2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原裁定命抗告人補正相對人鄭華偉之戶籍謄 本,因抗告人無鄭華偉之其他資料,經戶政機關拒絕核給戶 籍謄本;另請求鈞院准予抗告人閱覽本院107年度訴字第463 2號第三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107年度司執字第95604號強 制執行事件、本院113年度補字第1927號事件之全部卷宗, 爰提起抗告等語。 二、按對於裁定,得為抗告。但別有不許抗告之規定者,不在此 限;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除別有規定外,不得抗告 ,民事訴訟法第482條、第48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對於 簡易程序第一審裁判之抗告程序,抗告不合法者,抗告法院 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 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準用第495條之1第1項 準用第444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 三、原審前於民國113年10月25日以本院113年度補字第1927號裁 定,命抗告人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 幣1,550元,並提出鄭華偉之年籍資料或戶籍謄本(記事欄 勿略)等情,有本院113年度補字第1927號裁定在卷可參( 見本院卷第13至14頁),經核該裁定命補正鄭華偉年籍資料 部分,屬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法律復無得抗告之明 文,則依上開規定,抗告人就該部分自不得提起抗告。是抗 告人提起抗告,洵非合法,應予駁回。 四、又抗告人請求准予閱覽卷宗部分,屬法院書記官所為之處分 ,如有不服,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0條第2項規定,就該處分 於期間內提出異議;如法院以卷內文書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 隱私或業務秘密,依同法第242條第3項規定,裁定不予准許 或限制閱覽卷宗,則應依同條第5項前段規定,就該裁定提 起抗告。上開關於閱覽卷宗之爭議,均非本件命補繳裁判費 及補正相對人年籍資料裁定抗告之審理範圍,附此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林志洋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簡 如

2025-03-13

TPDV-113-簡抗-83-202503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713號 114年3月11日辯論終結 原 告 詹美英 被 告 王偉至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審附民字 第152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61萬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6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新臺幣87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 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61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 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民事事件被告未如同刑事案件被告原則上有於審判期日到 場之義務(例外參刑事訴訟法第305條至307條),刑事案件 被告如未於審判期日到場,法院於符合一定要件之情形下, 得對被告拘提、通緝;本件既為民事事件,法院無強制被告 到場之權限,而被告業經本院以書面明確告知不到場之法律 效果,仍本於其自由意志具狀表明不願意於言詞辯論期日到 場,有本院當事人出庭意願調查表1份可參,本院自不得以 借提或視訊方式強迫被告出庭,揆諸上開說明,應認被告經 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且無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擔任詐欺集團車手之工作,先由真實姓 名年籍不詳暱稱「柴鼠兄弟」之詐欺集團成員(Telegram通 訊軟體暱稱為「趙正平」、LINE通訊軟體「W7幸福之家」群 組內之暱稱為「鴻錦投資NO.118」)於民國112年8月22日起 至112年11月8日間,故意以LINE通訊軟體向原告佯稱進行股 票當沖及抽籤,並依指示交付現金款項儲值即可獲利云云, 致原告陷於錯誤,依指示於同日下午5時30分,在臺北市○○ 區○○街0段000號3樓,交付現金新臺幣(下同)261萬元予自 稱「鴻錦投資有限公司外派專員林富成」之被告,被告並自 收取款項中抽取5,000元作為報酬,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賠償261萬元本息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 原告261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 同自認;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 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但不到場之當事人係依公示送達通 知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前段、第3項分 別定有明文。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 ,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 他人者亦同;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 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 4條第1項前、後段、第2項規定甚明。又違反保護他人之法 律以故意為要件時,基於法體系適用之一致性,其侵權行為 之成立亦須以故意為必要。 ㈡、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有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876號刑事判 決為據(見附民卷第13至19頁),並經本院調閱上開刑事案 件卷宗核閱屬實,核與原告於另案警詢證述內容、被告於另 案警詢、偵查及審理中之陳述相符(見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 【下稱北檢】112年度他字第11525號偵查卷第35至40頁、北 檢113年度少連偵字第70號偵查卷第23至35、149至152頁、 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876號刑事案件卷宗第45至49、51至57 頁),且有犯罪嫌疑人指認表、身分對照表、監視錄影畫面 截圖、收據為憑(見北檢112年度他字第11525號偵查卷第7 至17、41至47頁、北檢113年度少連偵字第70號偵查卷第37 至39頁)。而被告非經公示送達,已合法送達起訴狀繕本及 開庭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陳述意見或提出書狀爭執 ,依上開規定視同自認,則原告之主張,自堪信為真實。 ㈢、又被告為詐欺集團成員,擔任負責收取詐欺款項之車手,經 本院以113年度審訴字第876號刑事判決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 之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罪,並從一 重論以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罪,處有期徒刑1年確 定,有上開判決可佐(見本院卷第13至19頁),是被告詐欺 原告之行為,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原告並因此受有261萬 元之財產上損害,損害與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行為間亦具有 相當因果關係。復因刑法詐欺取財罪係以故意為要件,依上 開說明,適用民法第184條第2項規定時,亦須以故意為必要 。被告構成刑法詐欺取財罪,主觀上自具有故意,應負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㈣、另按,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 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因回復原狀而應給付金 錢者,自損害發生時起,加給利息,民法第213條第1、2項 規定甚明。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 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 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33條 第1項前段、第203條亦有規範。被告就其故意詐欺行為,應 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已如前述,揆諸上開規定,被告 應回復原告損害發生前之原狀,即返還261萬元。復因本件 起訴狀繕本於113年6月5日對被告為送達(見附民卷第5頁) ,原告自得就上開金額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即113年6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 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本件非屬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 例第2條第1款之詐欺犯罪,無同條例第54條第3項準用同條 第2項規定之適用),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 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簡 如

2025-03-13

TPDV-113-訴-6713-20250313-1

簡抗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抗字第72號 抗 告 人 黃文恭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謝樹府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抗告人對於本 院臺北簡易庭於民國113年9月6日所為113年度北簡字第2646號裁 定不服,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提出表明抗告理由之抗告理由 書正本及繕本。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表明抗告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88條第3項定 有明文。次按,抗告狀內未表明抗告理由者,審判長得定相 當期間命抗告人提出理由書;當事人逾第1項及前項所定期 間提出書狀者,法院得命該當事人以書狀說明其理由;當事 人未依第1項提出抗告理由書或未依前項規定說明者,第二 審法院得準用第447條之規定,或於判決時依全辯論意旨斟 酌之,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同法第444條之1第1 、4、5項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審臺北簡易庭於民國113年9月6日,以113年度北簡字 第2646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上訴(下稱原裁定),經抗告人 於113年9月18日具狀載明:「抗告費壹千元正,謝謝您辛苦 了!」,惟未具體表明抗告理由。茲依上開民事訴訟法第49 5條之1第1項準用同法第444條之1第1項規定,限抗告人於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提出抗告理由書,載明抗告理由。 如逾期未提出抗告理由書,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 準用同法第444條之1第5項規定,本院得駁回抗告人提出之 新攻擊或防禦方法,或於裁定時依全辯論意旨斟酌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林志洋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簡 如

2025-03-12

TPDV-113-簡抗-72-20250312-1

小抗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小抗字第14號 抗 告 人 鄒志揚 相 對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11月5日本院臺北簡易庭所為113年度北小字第3751號裁定 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已居住在臺北市逾18年,原裁定竟將 本件移送至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下稱橋頭地院),爰提起抗 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小額事件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 人者,於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約定債務履行地或 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時,不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2條或 第24條之規定。但兩造均為法人或商人者,不在此限,民 事訴訟法第24條第1項、第436條之9分別定有明文。次按, 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 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 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又依一定事實,足認以久住之意思,住於一定之地 域者,即為設定其住所於該地,民法第20條第1項規定甚明 。再按,「我國民法關於住所之設定,兼採主觀主義及客 觀主義之精神,必須主觀上有久住一定地域之意思,客觀 上有住於一定地域之事實,該一定之地域始為住所,故住 所並不以登記為要件,戶籍登記之處所固得資為推定住所 之依據,惟倘有客觀之事證,足認當事人已久無居住該原 登記戶籍之地域,並已變更意思以其他地域為住所者,即 不得僅憑原戶籍登記之資料,一律解為其住所」,此有最 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118號裁定可資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相對人於原審依兩造間之信用卡契約法律關係,請求抗 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80,4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算之遲延利息(見原審卷第7頁),經核本件訴訟標的金 額在10萬元以下,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規定,應 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又兩造所簽立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25條 載明:「因本契約涉訟時,雙方同意以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 審管轄法院。但不得排除消費者保護法第47條或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之9規定小額訴訟管轄法院之適用」,本件相對人為 法人,抗告人為自然人,依前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9規定 及信用卡約定條款第25條約定,不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4條關 於合意管轄約款所定之管轄法院;本件復無其他特別審判籍 管轄法院之適用,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以原就被」原 則,擇定管轄之法院。 ㈡、參以抗告人之戶籍地雖在高雄市楠梓區,有其個人戶籍資料 可按(見原審個資卷),惟戶籍地址僅係依戶籍法之行政管 理規定所為之登記事項,並非認定住所之唯一標準,而觀之 抗告人所申請之信用卡為玉山牙醫師無限卡,寄卡方式勾選 寄送公司地址,信用卡申請書所附衛生福利部醫事查詢系統 資料並記載其為牙醫師,執業縣市為臺北市,有信用卡申請 書及所附醫事查詢系統資料為憑(見原審卷第9至10頁), 抗告人之信用卡帳單寄送地址復為臺北市信義區,亦有112 年7月、同年8月信用卡消費明細對帳單可證(見原審卷第15 至33頁),足認抗告人於簽約時客觀上係住在臺北市信義區 ,並以該址與原告聯繫契約相關事項甚明。 ㈢、復經本院依職權查詢抗告人之健保資料,其通訊地址為臺北 市○○區○○○○○000○000號信箱,投保單位名稱為鄒志揚牙醫診 所,單位登記地址為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2樓,有法務 部-健保資訊連結作業可按(見個資卷),核與衛生福利部 醫事查詢系統所載醫事機構鄒志揚牙醫診所地址相符(見本 院卷第23頁),則由抗告人對外向主管機關填載涉及個人重 要權益之健康保險、醫師執業登記資料,堪信抗告人主觀上 確有久住臺北市信義區之意思,客觀上亦有住於該地之事實 ,依上開說明,即應以臺北市信義區之地址為抗告人之住所 ,不得僅憑抗告人之戶籍登記資料,認定抗告人之住所地為 高雄市楠梓區。抗告人之住所地既位於臺北市信義區,依民 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規定,原審就本件即有管轄權。從而, 原裁定以無管轄權為由,依職權將本件裁定移送橋頭地院, 尚有未洽。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 ,爰廢棄原裁定,發回原審另為適法之處理。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林志洋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簡 如

2025-03-12

TPDV-113-小抗-14-20250312-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697號 114年3月10日辯論終結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訴訟代理人 許煌易 被 告 吳俊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16,196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8,65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新臺幣21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 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16,196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 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1項定有明文 。查,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有個人信用貸款 約定書第15條為憑(見本院卷第11頁),故本院就本件清償 借款事件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次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 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255條第1項但書第3款規定甚明。本件原告起訴後,就利息 部分減縮請求自民國113年10月1日起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 77頁),核原告所為係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與上開規 定相符,自應准許。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112年3月間,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 同)8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5年,利息按原告每月調整之指 數型房貸基準利率加年利率12.19%機動計算,並約定自借款 日起,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有一部遲延,即喪失期限 利益,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迄今尚積欠原告616,196元及 附表所示利息未清償,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清 償主文所示之金額,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 同自認;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 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但不到場之當事人係依公示送達通 知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前段、第3項分 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信用貸款契 約書、匯款/轉帳輸入、借貸方資料彙整、客戶放款交易明 細表、台幣放款利率查詢各2份為證(見本院卷第9至29、63 至76頁),而被告非經公示送達,已合法送達起訴狀繕本及 開庭通知,未於言詞辯論到場陳述意見或提出書狀爭執,依 上開規定視同自認,則原告之主張,自堪信為真實。 ㈡、次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 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 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被告向原告借款未依約清償,經全部視為到 期,尚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及利息迄未清償,揆諸 上開法律明文,被告自應負清償責任。 ㈢、綜上,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 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 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 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訴訟費用額確定為第一審裁判費8,650元,爰依民事訴 訟法第78條之規定,由敗訴之被告負擔,並依112年12月1日 公布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諭知被告應自本 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簡 如 附表: 請求金額 (新臺幣) 計息本金 (新臺幣) 利息 計息期間(民國) 週年利率(%) 616,196元 615,296元 自113年10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3.9

2025-03-11

TPDV-114-訴-697-2025031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417號 聲 請 人 許峰榮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二、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083號公示催告。 二、本件所定申報權利期間,於民國114年2月27日屆滿,迄今無 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簡 如 附表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大慶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87-NX-1996-0 1 500

2025-03-11

TPDV-114-除-417-2025031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503號 抗 告 人 李慧曦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匡偉等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112年 度補字第266號),抗告人對於本院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13日所 為之裁定不服,提起抗告,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第77條之 27及臺灣高等法院113年12月30日發布施行、自000年0月0日生效 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 額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本件應徵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 元,未據抗告人繳納。茲依同法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第442條第 2項規定,限抗告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簡 如

2025-03-10

TPDV-113-訴-6503-20250310-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租賃物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8號 原 告 陳韋伶 訴訟代理人 丘浩廷律師 被 告 林莉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物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4,296,130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43,570元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 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如原告 起訴聲明已有一部撤回、變更、擴張或減縮等情形,即應以 核定時尚繫屬於法院之請求判決範圍為準,據以計算訴訟標 的之價額(參見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708號民事裁定) 。再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 按訴訟標的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 ,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亦為同法第249 條第1項第6款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後,變更及擴張訴之聲明,依上開說明,本院 即應以核定時尚繫屬於本院之上開原告請求範圍,據以計算 訴訟標的價額。本件原告之請求權基礎、請求內容如附表所 示,茲就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分述如下: ㈠、關於訴之聲明第1項部分:原告訴請被告返還臺北市○○區○○○ 路00巷0號2樓之房屋(下稱系爭房屋),依上開說明,其訴 訟標的價額為系爭房屋之市價,而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現值 為新臺幣(下同)4,149,356元,有土地建物查詢資料、臺 北市政府地政局建築物價額試算表各1份在卷可參,故此項 聲明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4,149,356元。 ㈡、關於訴之聲明第2項部分:原告係依兩造間所簽立之房屋租賃 契約書,請求被告給付租金14萬元,與第1項聲明不具有主 從、附隨或牽連關係,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規 定,此部分訴訟標的金額應予併計,故訴之聲明第2項部分 之訴訟標的價額為14萬元。 ㈢、關於訴之聲明第3項部分: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附表編號3所示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反面 解釋,應併算起訴前(即113年12月17日至同年月22日止, 共計6日)之損害賠償,起訴後之損害賠償則不併算,故訴 之聲明第3項部分之訴訟標的價額如附表編號3所示。 ㈣、綜上所述,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如附表所示,合計共4,296,130 元(計算式:4,149,356+14萬+6,774=4,296,130),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43,57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述不足 額之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簡 如 附表: 訴之聲明 請求權基礎 請求內容(新臺幣) 訴訟標的價額 (新臺幣) 第一項 民法第455條、第767條第1項前段 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 4,149,356元 第二項 租賃契約 被告應給付原告14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之法定遲延利息 14萬元 第三項 民法第179條 被告應自民國113年12月17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35,000元 6,774元(計算式:35000×6/31=6,774,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合計 4,296,130元

2025-03-10

TPDV-114-補-38-20250310-1

勞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薪資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訴字第68號 原 告 鍾弘浩 被 告 動世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祥銘 訴訟代理人 吳佳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薪資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 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亦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聲請勞動調解不成立,依勞動事件法第31條第2 項準用第29條第4項規定,原告於受告知或通知已逾10日不 變期間未向本院為反對續行訴訟程序之意思,應續行訴訟程 序,並視為自調解聲請時,已經起訴。而原告尚未繳納裁判 費,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5日以114年度勞補字第23號裁 定命原告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該裁定於114年1月24日 寄存送達原告陳報之住所地轄區派出所,有送達證書在卷可 憑(見本院卷第73頁),惟原告逾期迄今仍未補正,有多元 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收費查詢簡答表、收文、收狀資 料查詢清單各1紙附卷足稽,揆諸上開說明,其訴顯難認為 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呂俐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吳芳玉

2025-03-10

TPDV-114-勞訴-68-2025031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834號 原 告 張連璋 上列原告與被告宇智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 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 )19,483,969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83,512元,扣除原告前已 繳納之500元(見北簡卷第3頁),尚應補繳183,012元(計算式 :183,512-500=183,012)。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 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簡 如

2025-03-10

TPDV-113-補-2834-202503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