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保任

共找到 174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64號 抗 告 人 王俊明 相 對 人 李慶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9月19日 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922號民事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並未載 有付款地,且抗告人住居所均位於臺南市,本件本票裁定應 由臺南地方法院管轄。又相對人未曾向抗告人提示付款,原 裁定准予就系爭本票為強制執行,未合法定程序,應予廢棄 ,並駁回相對人之聲請等語。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按執票人應於到期日 或其後二日內,為付款之提示;匯票到期不獲付款時,執票 人於行使或保全匯票上權利之行為後,對於背書人、發票人 及匯票上其他債務人得行使追索權。匯票全部或一部不獲承 兌或付款或無從為承兌或付款提示時,執票人應請求作成拒 絕證書證明之;匯票上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 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 張未為提示者,應負舉證之責。票據法第69條第1項、第85 條第1項、第86條第1項、第95條亦定有明文。前開規定依同 法第124條於本票準用之。 三、經查,本件相對人以其執有抗告人簽發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之系爭本票,經依法提示未獲付款,依票據法第123條聲請 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情,已據其提出系爭本票為證,且經原 裁定依形式上審核系爭本票應記載事項均記載齊備,並無票 據無效情形存在,原裁定就系爭本票為形式上判斷,據此准 許強制執行,並無違誤。抗告人雖主張系爭本票未載付款地 而應由抗告人住居所管轄法院即臺灣臺南地方法院管轄,惟 系爭本票已載明付款地為高雄市,有卷附之系爭本票影本可 參,抗告人上開主張與卷證資料不符,自不可採。抗告人復 主張相對人未曾持系爭本票向抗告人提示付款,惟相對人已 具狀陳明其於112年1月12日向抗告人提示系爭本票未獲付款 ,則依上揭規定,自應由抗告人就相對人未為提示一節負舉 證責任,然抗告人並未提出任何證據以實其說,是抗告人前 揭主張,亦難憑採。從而,抗告意旨徒以上揭情詞,請求廢 棄原裁定,尚屬無由,應予駁回。 四、末按非訟事件,依法應由關係人負擔費用者,法院裁定命關 係人負擔時,應一併確定其數額;非訟事件程序費用之負擔 ,有相對人者,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費用之規定,非訟 事件法第24條第1項及第21條第2項定有明文。本件抗告業經 駁回在案,依上開規定,本院應予確定訴訟費用額。茲因抗 告人提起本件抗告,除繳納抗告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外,未有其餘訴訟費用之支出。是以,本件應由抗告人負擔 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1,000元。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 49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謝文嵐                  法 官 陳淑卿                  法 官 吳保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並繳納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楊惟文 附表: 發票人 發 票 日 (民 國) 票據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民國) 付款地 票據號碼 王俊明 111年12月12日 600萬元 (未載) 高雄市 000000

2025-03-05

CTDV-113-抗-64-20250305-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30號 原 告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訴訟代理人 兼送達代收 人 林盈志 被 告 福吉農產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林宥彤 被 告 林志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玖拾貳萬零玖佰壹拾貳元,及如附表 所示之利息、違約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福吉農產有限公司(下稱福吉公司)邀同連 帶保證人林宥彤、林志忠,於民國113年6月4日分別向原告 借款新臺幣(下同)5萬及95萬元,借款期限均至118年6月4 日止,利率依郵政儲金二年期定儲機動利率變動而調整,目 前利率分別如附表所示,並約定借款人如未按期攤還本息, 並自逾期之日起6個月以內按原放款利率10%加付違約金,逾 期超過6個月以上部份,按上開利率20%加付違約金。詎被告 福吉公司未按期履約,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是被告福吉公司 應給付如附表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又被告林宥彤、 林志忠均為福吉公司前開借款債務之連帶保證人,自應負連 帶給付責任。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 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 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 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 1項及第25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按稱保證者,謂當事 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 責任之契約;保證債務,除契約另有訂定外,包含主債務之 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及其他從屬於主債務之負擔,民法 第739條及第740條亦有明文。又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 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 責任者而言,此觀諸民法第272條第1項規定連帶債務之文義 即明(最高法院45年台上字第1426號判決意旨參照)。 五、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借據、貸款增補契約影 本及原告製作之利率表、放款帳務資料查詢單等件為證(見 本院卷第13至21頁),且被告等均經合法通知,於言詞辯論 期日未到庭,亦未以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 準用同條第1項之規定,視同自認,本院審酌原告所提出之 上開證據,以及被告均已視同自認等情,堪認原告上開主張 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第85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保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惟文 附表:                         編號 未還本金 (新臺幣/元) 利息計算期間 利息(年) 違約金計算方式 1 46,014 113年11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 2.295% 自113年12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2 874,898 113年11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 2.295% 自113年12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未還本金合計=新臺幣920,912元

2025-03-04

CTDV-114-訴-30-20250304-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1028號 原 告 林桎宏 丞彥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銘彥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許泓琮律師 被 告 蔡水壬 蔡正榮 訴訟代理人 蔡文欽 被 告 蔡國和 蔡素玉 蔡祈發 訴訟代理人 蔡楊春梅 蔡佩青 被 告 蔡煜欽 蔡禮仰 訴訟代理人 蔡朝鵬 被 告 蔡松錚 蔡宗寶 蔡禹臣即蔡仁和之繼承人 蔡○儒即蔡仁和之繼承人 兼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及上二人 訴訟代理人 陳貞瑞即蔡仁和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事件,本院前於民國114年2月7日言 詞辯論終結。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 得命再開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茲因本院認仍有 事證尚待調查釐清之必要,爰再開言詞辯論,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吳保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惟文

2025-03-04

CTDV-111-訴-1028-20250304-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8號 聲 請 人 黃子玹即黃進明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4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持有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所 發行,如附表所示之股票8張(下稱系爭股票),因不慎遺 失,經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07號裁定准予公示催告 ,聲請人將上開公示催告裁定聲請公告於法院網站,現申報 權利期間已滿,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系爭股票,為此聲請宣 告系爭股票無效等語。 二、按無記名證券遺失、被盜或滅失者,法院得因持有人之聲請 ,依公示催告之程序,宣告無效;又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 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聲請為除權判決。但在期 間未滿前之聲請,亦有效力,除權判決前之言詞辯論期日, 應並通知已申報權利之人。民法第725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 第545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系爭股票前經聲請人聲請公 示催告,並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07號裁定准予公示催 告在案,且定申報權利期間為自上開公示催告開始公告於法 院網站之日起3個月內,經聲請人依規定聲請後,本院於民 國113年9月27日公告刊登於本院網站,迄今已滿3月之申報 權利期間,且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系爭股票等情,業據聲請 人陳明並提出本院113年度司催字第207號民事裁定及法院網 路公告為證,復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揭公示催告卷宗核對無 誤,揆諸前開說明,聲請人具狀向本院為除權判決之聲請, 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保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惟文 附表: 編號 發  行  公  司 股 票 號 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001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0080-NX-0000000-0 股票 1 250 002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0081-NX-0000000-0 股票 1 24 003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0082-NX-0000000-0 股票 1 32 004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0083-NX-0000000-0 股票 1 15 005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0084-NX-0000000-0 股票 1 48 006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0085-NX-0000000-0 股票 1 36 007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0086-NX-0000000-0 股票 1 20 008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0087-NX-0000000-0 股票 1 17

2025-03-04

CTDV-114-除-8-20250304-1

消債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8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曾聖翔 代 理 人 蔡秋聰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曾聖翔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四時起開始 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曾聖翔前向金融機構辦理消 費借貸、信用卡契約,另向非金融機構辦理車輛貸款等,致 積欠無擔保債務計新臺幣(下同)2,088,525元,因無法清 償債務,乃於民國113年2月間向本院聲請前置調解,因無法 負擔債權人所提還款方案而於同年3月14日調解不成立,因 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復未經法院裁定 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法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 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定有明文。衡以消費者與金融機構 間債之關係之發生,係依契約自由原則及相互間之信賴為基 礎,此為社會經濟活動得以維繫及發展之重要支柱,債務人 經濟窘迫,固不應任其自生自滅,債權人一方之利益,仍不 能因之摒棄不顧。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應本於個人實 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決方案。如終 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審酌上開條文 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自宜綜衡債務人全部 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而不能維持 最基本之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花費,是否確屬必要性之 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已無法兼顧個人生活之 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向各金融機構辦理消費借貸、信用卡契約,另向非 金融機構辦理車輛貸款等,致現積欠無擔保債務至少2,088, 525元,前即因無法清償債務,而於113年2月間向本院聲請 前置調解,因無法負擔債權人所提還款方案而於113年3月14 日調解不成立等情,有113年2月2日前置調解聲請狀所附債 權人清冊、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 清冊、信用報告、調解筆錄等件在卷可稽,堪信為真實。 ㈡聲請人現任職於萬機鋼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依112年4月至1 13年3月薪資明細單、薪資轉帳存摺內頁所示,此期間薪資 總額為456,044元,另領有年終獎金147,903元,核每月平均 薪資、獎金約50,329元,而其名下有1輛107年出廠車輛,另 有國泰人壽保險解約金23,523元,111、112年度申報所得分 別為492,161元、546,830元,核112年度每月平均所得45,56 9元,現勞工保險投保薪資45,800元等情,有財產及收入狀 況說明書、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暨國稅局財產歸屬資料清單、113年5月9日陳 報狀所附薪資明細單、薪資轉帳存摺內頁、本院稅務電子閘 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14年2 月8日國壽字第1140023507號函附卷可稽。則查無聲請人有 其他收入來源,佐以聲請人提出薪資明細單、薪資轉帳存摺 內頁為證,則以聲請人主張之收入來源,應全非虛罔,是以 薪資明細單、薪資轉帳存摺內頁所示每月平均薪資、獎金共 50,329元作為核算其現在償債能力之基礎,應能反映真實收 入狀況。 ㈢至支出部分,聲請人主張需扶養配偶及1名未成年子女,各支 出扶養費5,000元。按直系血親、夫妻相互間,互負扶養之 義務,民法第1114條第1款、第1116條之1定有明文。查聲請 人配偶朱○○,其112年度申報所得260,570元,核每月平均所 得21,714元,名下有供其等居住之房屋,惟現已申請育嬰留 職停薪中,另育有1名未成年子女為112年生,於112年度未 有申報所得,名下無財產等情,有戶口名簿影本、配偶之本 院勞工保險投保資料查詢紀錄、本院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 調件明細表等附卷可證。扶養費用部分,依消債條例第64條 之2第1、2項,並參照民法第1118、1119條規定,其負扶養 義務之程度,亦應考量其目前身負債務之窘境,所負擔之扶 養義務能力,自非比一般,在無其他更為詳實之資料可供佐 證之情形下,故本院認定以114年度高雄市最低生活費標準 之1.2倍19,248元為標準,則聲請人每月各應支出之配偶、 子女扶養費應各以19,248元為度,聲請人就此主張支出子女 、配偶扶養費共10,000元,應屬可採。至聲請人個人日常生 活必要費用部分,審酌聲請人負債之現況,基於社會經濟活 動之互賴及誠信,該日常生活所需費用,自應節制開支,不 得有超越一般人最低生活標準之享受,否則反失衡平,本院 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參酌衛福部社會司所公告歷年 最低生活費標準,114年度高雄市最低生活費標準16,040元 之1.2倍為19,248元,則聲請人每月最低生活費除有特殊情 形並有證據證明者外,自宜以此為度,始得認係必要支出。 然聲請人主張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為23,377元,已高於上開 標準19,248元,且所列保險費高達5,000元,未釋明有較高 支出之必要性,故本院認應以上開標準19,248元列計為聲請 人全部必要生活費,較為可採。 ㈣綜上所述,以聲請人現每月之收入50,329元為其償債能力基 準,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19,248元、扶養費10,000元 後僅餘21,081元,而聲請人目前負債總額為2,088,525元, 扣除保險解約金23,523元後,債務餘額為2,065,002元,以 上開餘額按月攤還結果,約8年期間始能清償完畢,已逾消 債條例第53條第2項第3款所定6年清償期限,如加計利息負 擔,其還款年限顯然更長,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 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從而,聲請人主張已不能清償債務 ,聲請本院准予更生,依所舉事證及本院調查結果,即無不 合。 四、末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 ,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 、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45條第1 項、第16條第1 項分別 定有明文。本件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不能履行債 務,依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未償之債務亦屬不能 清償,有如上述。此外,復查無聲請人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等事由,從而,聲請人聲請 更生,洵屬有據,應予准許,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 程序。 五、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條第1 項、第45條第1 項、第16 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庭 法 官 吳保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7日下午4時公告。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郭南宏

2025-02-27

CTDV-113-消債更-83-20250227-2

簡上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返還租賃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110號 上 訴 人 浩成興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蓓蓓 訴訟代理人 黃宏綱律師 被 上訴人 政男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廷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物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2月26日本院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裁判,其上訴利益逾民事訴訟   法第466 條所定之額數者,當事人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為理由,逕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或抗告;對於簡易訴訟程   序之第二審裁判,提起第三審上訴或抗告,須經原裁判法院   之許可;前項許可,以訴訟事件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   上之重要性者為限,同法第436 條之2 第1 項、第436 條之   3 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係指原第二審判決就其取捨證據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   有錯誤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不當、取捨證據不當、判決不   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情形在內(最高法院104 年度台簡上字 第14號、104 年度台簡抗字第75號裁定意旨參照)。另所謂 原則上之重要性,係指該訴訟事件所涉及之法律問題意義重 大,有加以闡釋之必要而言。故必第二審裁判取捨證據所確 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且其所涉及之法律問題意義重 大,始有准許上訴最高法院加以闡釋之必要(參見司法院92 年8 月26日修正發布之辦理民事訴訟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19 5 點第2 項)。 二、上訴意旨略以:  ㈠本件依原判決確定之事實,顯有消極不適用民法第148條及第 318條第1項本文等規定,而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適用法規顯 有錯誤:  ⒈系爭抵銷契約係以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所負(因系爭租約所發 生之)租金債務,與被上訴人就乙男公司對上訴人所負系爭 工程款債務,約定自107年9月起,按月互相抵銷為內容之雙 務契約,是以,原判決認為:「系爭抵銷契約僅係就乙男公 司對上訴人所負之系爭工程款債務之清償方式所為之約定, 與系爭租約乃係各自獨立之契約」,似對系爭抵銷契約之性 質,有所誤會。  ⒉系爭抵銷契約既係兩造以消滅互負之系爭租金債務及系爭工 程款債務為目的而訂定之契約,且係以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所 負之租金債務,與被上訴人就乙男公司對上訴人所負之工程 款債務9,523,383元,約定自107年9月起,按月互相抵銷為 其內容,則被上訴人就乙男公司對上訴人所負之系爭工程款 債務9,523,383元所代為之清償,無論是否係以「債務承擔 」為原因,依民法第318條第1項本文規定之意旨,在乙男公 司對上訴人所負之全部系爭工程款債務9,523,383元為全部 清償前,被上訴人自無權片面終止系爭租約、收回系爭鋼板 樁,致使系爭抵銷契約無法繼續履行。詎原判決竟以:「被 上訴人並未承擔乙男公司對上訴人系爭工程款債務,已敍明 如前,則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終止系爭租約,並不影響上訴人 系爭工程款債權之存在,上訴人仍可向乙男公司請求清償系 爭工程款。又兩造並未約定系爭工程款債權完全抵銷以前不 得終止系爭租約」為理由,而認定被上訴人有權片面終止系 爭租約,自有消極不適用民法第318條第1項本文規定,而足 以影響判決結果之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⒊兩造於107年 10月間成立系爭抵銷契約後,上訴人對被上訴 人依系爭租約所負租金債務,與被上訴人之關係企業乙男公 司對上訴人所負系爭工程款債務,即自同年9月起,按月互 相抵銷。嗣因兩造實際負責人陳添枝、鄭警源感情交惡,被 上訴人又否認有系爭抵銷契約之存在,而於110年12 月7日 提起系爭前案訴訟,請求上訴人給付租金,而遭第一、二審 判決駁回確定。至此,被上訴人因有系爭抵銷契約的存在, 既無法收取系爭租約之租金,又無法取回系爭鋼板樁,乃處 心積慮終止系爭抵銷契約(按:被上訴人曾於系爭前案訴訟 判決確定後,向原審法院提起 112年度再易字第6號再審之 訴,但經上訴人提出答辯後,又自認無理由撤回,改提本件 訴訟-參見上訴人在原審所提上證2),遂利用兩造間訂定系 爭租約時,並未約定租賃期限,而依民法第450條第2項:「 未定期限者,各當事人得隨時終止契約」之規定,行使終止 租約之權利(形成權),並依民法第455條前段及第179條等 規定請求返還系爭鋼板樁,以及系爭鋼板樁返還前之不當得 利,欲以此「釜底抽薪、並倒打一耙」之不當方法,除取回 系爭鋼板樁外,並可獲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按:返還 不當得利部分,被上訴人已於第一審判決前撤回)。衡量被 上訴人行使終止系爭租約之權利,其取得返還鋼板樁之利益 僅1,806,000元,卻使上訴人受有系爭工程款 9,523,383 元 不能繼續清償之損害,其行使終止系爭租約之權利,顯係以 損害上訴人之系爭工程款債權之清償為主要目的,自屬權利 之濫用;且其以惡意方法行使權利,顯違誠實信用原則,依 民法第148條規定,其終止系爭租約之行為,應屬無效,不 發生終止租約之效果,被上訴人自不得請求上訴人返還系爭 鋼板樁。詎原判決竟以上揭同樣理由而認上訴人之主張為不 可採,亦有判決消極不適用民法第148條之規定,而足以影 響判決結果之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㈡原判決認定之系爭抵銷契約,有無民法第318條第1項本文規 定之適用?又被上訴人終止系爭租約,是否應受民法第148 條規定之限制?原審所持之法律見解,與民法現行規定及 鈞院判決先例,尚有歧異,應屬所涉及之法律問題意義重大 ,自有透過第三審上訴而請鈞院予以闡釋及統一見解之必要 ,敬請許可提起上訴。  ㈢並聲明:  ⒈原判決廢棄。  ⒉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或發回本院 更為審理。 三、經查:  ㈠上訴人稱原判決認系爭抵銷契約僅係就乙男公司對上訴人所 負之系爭工程款債務之清償方式所為之約定,與系爭租約乃 係各自獨立之契約,似對系爭抵銷契約之性質,乃具有對價 關係之雙務契約,且有成立上、履行上、存續上之牽連性問 題有所誤會等語。然關於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乃上訴人受讓 高宇公司對乙男公司之工程款債權,被上訴人同意上訴人就 對被上訴人已發生之系爭租約之租金債務,可自107年10月 起按月相互抵銷,即被上訴人僅就已發生之租金債權,同意 上訴人以對乙男公司之債權相抵,且兩造間並無約定工程款 債務未清償前,被上訴人不得終止契約等情,有原判決在卷 可稽。又系爭租約之雙務性就被上訴人而言乃提供租賃物、 對上訴人則為支付租金,被上訴人提供租賃物時,上訴人始 有支付租金之義務,如被上訴人終止租約停止提供租賃物, 上訴人之租金債務不發生即無支付租金之義務。而系爭抵銷 契約即係兩造間就上訴人所應支付之租金以上訴人對乙男公 司之工程款債權為抵銷之約定,系爭租約如經終止,被上訴 人無須提供租賃物予上訴人,即無租金債權,亦即無需就上 訴人對乙男公司之債權繼續抵銷,二契約確屬各自獨立之契 約,上訴人認上訴人就乙男公司之債權未抵銷完畢之前,被 上訴人不得終止系爭租約等語,顯係屬爭執本件具體個案事 實認定問題,尚與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有別。  ㈡上訴人稱原判決認被上訴人並未承擔乙男公司對上訴人系爭 工程款債務,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終止系爭租約,並不影響上 訴人系爭工程款債權之存在,上訴人仍可向乙男公司請求清 償系爭工程款。又兩造並未約定系爭工程款債權完全抵銷以 前不得終止系爭租約,而認定被上訴人有權片面終止系爭租 約等情,有消極不適用民法第318條第1項本文規定,而足以 影響判決結果之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然原判決係依認定系爭 抵銷契約乃上訴人清償系爭租約所生租金債務之方法,且兩 造間並未約定系爭工程款債權完全抵銷前不得終止系爭租約 之事實,認定被上訴人有權終止系爭租約,上訴人此部分爭 執,僅係就原審認定事實部分再事爭執,已如前述。又按第 三審法院,應以原判決確定之事實為判決基礎,民事訴訟法 第476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故在第三審不得提出新攻擊防禦 方法。本件上訴人上訴始提民法第318規定,主張被上訴人 就乙男公司對上訴人之債務,被上訴人無為一部清償之權利 ,核亦屬新攻擊防禦方法之提出,第三審依法不得斟酌,難 認上訴人此部分主張為可採。  ㈢再上訴人稱依民法第148條規定,被上訴人終止系爭租約之行 為,應屬無效等語。按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 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依誠實及 信用方法,民法第148條固有明文,惟所謂誠信原則,係指 一切法律關係,應各就個案之具體情形,依正義衡平之理念 加以調整,而求其妥適正當,且當事人究有無違背誠信原則 ,或有無權利濫用情事,均係對於權利行使或債務履行行為 所作行為價值之判斷,除有涉及法律原則重要性之情形外, 均屬法院依職權認定事實之問題,尚不生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情事。查本件判決中,已查明兩造間就系爭工程款債權完全 抵銷前並無不得終止系爭租約之約定,且上訴人仍得另向乙 男公司主張系爭工程款債權,依此認定被上訴人終止系爭租 約並無權利濫用情事,則本院判決綜合調查證據、認定事實 結果,已就何以不採上訴人所為前開辯解之心證理由詳載於 判決書內,自屬本院依職權所為個案之價值判斷,上訴意旨 所載,無非就已遭判決逐一論駁之答辯,再為價值判斷相異 之爭執,並未指摘原判決見解有何違反司法院現尚有效之解 釋,或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判之具體情事,與消極不適用法規 之顯然錯誤情形,核難相符,此部分上訴理由亦非可採。  ㈣本院原判決就本件之爭點,經調查證據而為辯論之結果,依 卷內證據資料認定被上訴人已合法終止系爭租約,因認原判 決准被上訴人之請求,並無不合,上訴人聲明上訴為無理由 ,而判決駁回上訴。而綜觀上訴人所陳上開理由,並未指出 本院判決適用之法規有何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顯然違反現 尚有效之解釋,或消極不適用法規之情形。 四、綜上所述,上訴意旨雖以原判決顯有不適用法規之違背法令   為由,對之提起上訴,惟據其書狀記載內容,無非為指摘本   院取捨證據、認定事實或依職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不當,   尚難認為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亦難認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之重要性,其上訴不應許可。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不應許可,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   3 第3 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謝文嵐                   法 官 陳淑卿                   法 官 吳保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曾秀鳳

2025-02-27

CTDV-113-簡上-110-20250227-2

簡上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40號 上 訴 人 蔡宗謀 被上訴人 郭雙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7月18日 本院岡山簡易庭113年度岡簡字第248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起訴主張:上訴人於民國111年12月10日1時32分許 ,在高雄市○○區○○○路00號之雙子星大樓電梯內,因不滿被 上訴人裝設於其住處門口之監視器拍攝角度而生口角爭執, 竟以手拉扯上訴人頭髮,並將被上訴人推倒在地,再以拳頭 揮擊被上訴人左肩(下稱系爭事故),致被上訴人受有上下 唇擦挫傷、上側前胸壁擦挫傷、兩側手部及左側前臂擦挫傷 、頭皮挫傷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上訴人之上開傷害行 為犯行並業經本院刑事庭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在案,自應 成立侵權行為,賠償被上訴人所受之損害。被上訴人因系爭 傷害而受有醫療費用新臺幣(下同)3,350元、就醫交通費5 ,100元、購買醫療用品治療傷口之敷料費用1,870元、不能 工作之損失7,879元、精神慰撫金200,000元之損害,合計共 218,207元。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3條第1項、第195 條第1項之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於原審聲明 :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218,207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上訴人則以:上訴人並沒有被上訴人主張之系爭傷害行為, 自不成立侵權行為。如成立侵權行為,對於被上訴人請求之 醫療費用3,350元部分沒有意見;不能工作之薪資損失部分 ,被上訴人所受之傷勢輕微,完全未影響其工作及作息;交 通費、傷口敷料費用、精神賠償等部分請求之金額過高等語 置辯(於本院審理中就交通費5,100元部分則已不爭執)。 並於原審聲明:被上訴人之訴駁回。 三、原審審理結果,認被上訴人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 ,判決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70,320元,及自113年1月27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並駁回被上訴人 其餘之訴。上訴人就原審認其有系爭傷害行為之認定,及原 審酌定之60,000元精神慰撫金認為偏高等部分不服,提起上 訴(原審就被上訴人其餘請求之認定,並未不服),並於本 院聲明:㈠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 被上訴人第一審之訴駁回。被上訴人則於本院聲明:駁回上 訴人之上訴。(被上訴人敗訴部分,未據上訴,已告確定) 四、兩造不爭執事實: ㈠、依檢察官起訴書及刑事判決所載,上訴人於111年12月10日1 時32分許,在高雄市○○區○○○路00號之雙子星大樓電梯內, 因不滿被上訴人裝設於其住處門口之監視器拍攝角度而生口 角爭執,竟徒手將被上訴人住家門口之監視器拔下並丟到走 道上,致該監視器線路板損壞、記憶卡斷裂而不堪使用。復 徒手拉扯被上訴人頭髮,並將被上訴人推倒在地,再以拳頭 揮擊被上訴人左肩,致被上訴人受有上下唇擦挫傷、上側前 胸壁擦挫傷、兩側手部及左側前臂擦挫傷、頭皮挫傷等傷害 。 ㈡、上訴人涉犯上開傷害等犯行,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檢察官提起公訴,本院刑事庭以112年度易字第264號判決上 訴人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5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1,000元折算1日;又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 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確定在案(原審卷二第13-2 1頁)。 ㈢、被上訴人已支出醫療費用3,350元。並有醫療費用收據在卷可 稽(原審卷一第7-23頁)。 ㈣、被上訴人已支出就醫交通費5,100元。並有車資收據在卷可稽 (原審卷一第25-35頁)。 五、本件爭點:上訴人是否成立侵權行為?如是,被上訴人得請 求賠償之金額為若干? 六、本院論斷:   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 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 責任。」;「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 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 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 分別定有明文。 ㈠、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有系爭傷害行為致其受系爭傷害之事 實 ,上訴人雖否認,並以上開言詞置辯。惟查:被上訴人主張 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於上開刑事案之偵審程序中提出傷勢照 片、高雄市立岡山醫院診斷證明書診斷證明書、監視器畫面 擷圖、高雄市立岡山醫院急診病歷等為證(警卷第29頁以下 、112年度易字第264號刑事卷第13頁以下)。且證人即大樓 管理室守衛黃錦源於上開刑案件中證稱:案發當時約凌晨1 點半左右,我正在整理回收物品,聽到好像有人教訓小孩的 聲音,我返回管理室查看監視器,沒有看到異常畫面,又走 道樓梯口聽,沒有聽到聲音,再回去整理回收,又聽到雜音 ,但看監視器及走到安全梯聽都沒有異狀,後來我回到管理 室,就看到告訴人說要報案,我沒有聽清楚告訴人報警的原 因,我有老花眼,也不好意思看告訴人身上有沒有什麼傷, 但我有拿衛生紙給告訴人,後來警方到場有叫告訴人去驗傷 等語(見112年度易字第264號刑事卷第91頁以下);另證人 即到場處理之員警謝佳樺亦證稱:我與同事接獲110通報後 ,一同抵達案發現場的管理室,被告及配偶、守衛也在現場 ,被告一直重複不滿告訴人門口裝監視器照他家,態度很差 ,我看到告訴人臉上有傷,嘴巴流血,我先跟告訴人瞭解情 況,告訴人說是被被告打的,被告還拆她的監視器,我有陪 告訴人去她家門口,當時監視器是壞掉在地上的狀態,後來 我帶告訴人去地下室,告訴人就騎車去醫院驗傷,警卷第35 頁至第39頁所示告訴人的傷勢照片,是我拍攝的,照片中的 傷勢跟我抵達現場所看到的一樣等語(見112年度易字第264 號刑事卷第114頁以下)。依上開證據及證人證述,參以上 訴人之系爭傷害行為,檢察官起訴後,業經本院刑事庭認定 屬實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在案等情,被上訴人之主張,堪 認屬實,上訴人所辯,則不足採。 ㈡、茲就被上訴人請求之各項賠償金額審酌如下: 1、被上訴人得請求上訴人賠償醫療費用3,350元、就醫交通費5, 100元、購買醫療用品治療傷口之敷料費用1,870元,及不得 請求賠償不能工作之損失7,879元等部分,業據原審判決詳 為論述其理由、證據、金額、計算式及不得請求之理由,   而上訴人己陳明就上開部分並未不服,並未做為上訴理由等 語,被上訴人亦陳明就上開部分並未不服及就其敗訴部分提 起上訴或附帶上訴。兩造於本院審理中亦均陳明同意上開部 分之原審判決認定其等並無爭執,由本院引用原審判決之理 由即可。本院審酌上情,且本院就此部分之認定均與原判決 相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454條第2項前段規定 ,茲引用之,不再贅述。  2、精神慰撫金部分:   按,非財產上賠償之金額是否相當,應斟酌實際加害情形、 影響該權利是否重大、被害者與加害人之身分地位、經濟狀 況及其他各種情形,以為核定之準據(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 第1221號、51年台上字第223號判決要旨參照)。本院審酌 系爭事件發生之原因、發生過程、被上訴人所受之系爭傷害 尚非重;及被上訴人為專科畢業,從事護理師工作,111年 間年度所得約37萬元,名下有房屋、土地等不動產2筆;上 訴人為國小畢業,從事螺絲技師,111年間年度所得約58萬 元,名下有小汽車2輛等情,業據兩造陳明在卷,並有兩造 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見個資卷)在卷可稽 等,兩造之上開身分、地位、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及被上 訴人所受之精神痛苦程度等一切情狀,認被上訴人得請求之 精神上賠償應以60,000元為適當,於此範圍內應予准許,逾 此之請求,應認過高,不應准許。 3、依上開金額計算,被上訴人得請求上訴人給付之金額共為70, 320元(計算式:3,350+5,100+1,870+60,000=70,320)。 七、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侵權行為關係提起之本件請求,於得 請求上訴人給付70,32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之113 年1月27日起(附民卷第45頁)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就上開應准許部分,為被上訴人 勝訴之判決,並駁回其餘之訴,經核於法並無不合,上訴意 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八、本件事證及法律關係已臻明確,兩造之其餘主張、陳述、抗 辯、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出之其他證據,經核與判決之結果 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謝文嵐                法 官 吳保任                法 官 郭文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香如

2025-02-27

CTDV-113-簡上-140-20250227-1

簡上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64號 上 訴 人 陳OO 法定代理人 陳歷耀 陳蘇鈺琳 被上訴人 徐OO 法定代理人 兼下一人訴 訟代理人兼 追加被告 徐一峰 法定代理人 韓小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7月11日 本院橋頭簡易庭113年度橋簡字第474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並 於本院追加被上訴人法定代理人徐一峰為被告,本院於民國114 年2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及追加之訴均駁回。 第二審及追加之訴之訴訟費用均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訴狀送達後,上訴人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 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 2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435條、第436條之1規定, 於簡易訴訟程序凖用之。上訴人於上訴時原以乙○○為被上訴 人,並聲明:㈠精神慰撫金應由乙○○之法定監護人負責賠償 。㈡訴訟費用應由兩造各負擔二分之一。嗣於本院準備程序 中追加乙○○之法定代理人甲○○為被告,並變更聲明為:㈠原 判決不利於上訴人後開第二項聲明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 分,被上訴人應再給付上訴人78,368元。㈢追加被告甲○○就 第二項金額應與被上訴人負連帶給付責任(本院卷第46、48 頁)。經核上訴人所為訴之變更、追加係基於同一法律事實 ,核與上開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上訴人起訴主張:兩造及原審共同被告OOO〔上訴人與OOO己 於原審審理中以新臺幣新臺幣(下同)6,000元達成和解〕均 為高雄市立大義國民中學同班同學。民國112年4月13日下午 3時許,班上同學在教室內上表演藝術課時,OOO躺在地板上 ,被上訴人趁OOO不注意之際,以手指彈OOO頭部方式惡作劇 ,OOO起身質問上開行為何人所為時,被上訴人竟向OOO誆稱 係一旁之上訴人所為(下稱系爭惡作劇行為),詎OOO未進 一步查證,因一時氣憤,出右手揮擊上訴人打中上訴人之左 臉頰,致上訴人因而受有左臉鈍挫傷、左耳鈍挫傷之傷勢( 下稱系爭傷害)。OOO之系爭傷害行為並業經臺灣高雄少年 及家事法院以112年少護字第947號傷害事件裁定宣示諭知被 上訴人應予訓誡確定在案,被上訴人之系爭惡作劇行為,自 應與OOO成立共同侵權行為,賠償上訴人所受之損害。被上 訴人因系爭傷害而受有醫療費用2,330元、精神慰撫金300,0 00元之損害,合計共302,330元。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 段、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之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 本件訴訟。並於原審聲明: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302,330 元。 二、被上訴人則以:本件並非被上訴人打上訴人,被上訴人之行 為僅是小朋友間之遊戲。就上訴人請求醫療費用2,330元部 分被上訴人不爭執,至於精神慰撫金30萬元部分之請求過高 等語置辯。並於原審聲明:上訴人之訴駁回。 三、原審審理結果,認上訴人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 判決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4,932元,並駁回上訴人其餘之 訴。上訴人就原審判決被上訴人應給付之精神慰撫金為10,0 00元部分,認為過低部分不服,提起上訴(原審認被上訴人 得請求醫療費用2,330元,及上訴人與OOO和解之6,000元應 自上訴人得向被上訴人請求之金額中扣除等之認定,並未不 服),並於本院:⑴追加被上訴人之法定代理人甲○○為被告 ,及⑵追加主張:上訴人所受之系爭傷害,將來可能還會有 後遺症,有看診支出可能之醫藥費的可能,因此另追加 請 求將來可能的醫藥費等語。並於本院聲明:㈠原判決不利於 上訴人後開第二項聲明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 人應再給付上訴人78,368元。㈢追加被告甲○○就第二項金額 應與被上訴人負連帶給付責任。被上訴人及追加被告則於本 院聲明:上訴及追加之訴均駁回。(被上訴人敗訴部分,未 據上訴,已告確定) 四、兩造不爭執事實: ㈠、兩造及原審共同被告OOO均係高雄市立大義國民中學同班同學 關係(目前已畢業)。112年4月13日下午3時許,班上同學 在教室內上表演藝術課時,OOO躺在地板上,被上訴人趁OOO 不注意之際,以手指彈OOO頭部方式加以惡作劇。當OOO起身 質問上述行為何人所為時,被上訴人竟向OOO誆稱係一旁之 上訴人所為,詎OOO未進一步查證,因一時氣憤,出右手揮 擊上訴人而打中上訴人之左臉頰,導致上訴人因而受有左臉 鈍挫傷、左耳鈍挫傷之傷勢。 ㈡、OOO涉犯之上開犯行,經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少年法庭11 2年度少護字第947號宣示應予以訓誡確定在案。並有上開裁 定(原審卷第11-12頁)及卷宗在卷可稽。 ㈢、上訴人與原審共同被告OOO於原審審理中當庭達成以6,000元 和解之和解條件,並經OOO之法定代理人當庭給付上開金額 完畢。並有和解筆錄在卷可稽(原審卷第43-44頁)。 ㈣、上訴人已支出醫療費用2,330元。並有醫療費用收據在卷可稽 (本院卷第73頁以下)。 五、本件爭點:上訴人之上訴及追加請求是否有理由?如有,得 請求之金額為若干? 六、本院論斷:   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 償責任﹔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不法侵害 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 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侵 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 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 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 段、第185條第1項、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次按「所謂共同侵權行為,係指數人共同不法對 於同一之損害,與以條件或原因之行為。加害人於共同侵害 權利之目的範圍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之一部,而互相利用 他人之行為,以達其目的者,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 應對於全部所發生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按 民事上共同侵權行為與刑事上之共同正犯,其構成要件並不 完全相同,數人因故意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苟各行為人之 行為,均為其所生損害之共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 亦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有最高法院78年度台上字第24 79號及81年度台上字第91號判決要旨可參。 ㈠、經查,被上訴人確有上訴人主張之系爭惡作劇行為,且被上 訴人之系爭惡作劇行為已致使OOO出右手揮擊上訴人而造成 上訴人因而受有系爭傷害,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臺灣高雄 少年及家事法院少年法庭112年度少護字第947號宣示裁定、 卷宗,及上訴人提出之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收據(本院卷 第71頁以下)在卷可稽,上訴人之主張,自堪認定屬實,被 上訴人及OOO之上開行為自應成立侵權行為。又被上訴人之 系爭惡作劇行為,及因被上訴人之系爭惡作劇行為致使OOO 出右手揮擊上訴人造成上訴人受有系爭傷害之行為,均為造 成上訴人所生損害之共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依上 開法條及最高法院判決要旨之說明,其等間具有行為分擔之 關係,自應成立民法第185條第1項規定之共同侵權行為。 ㈡、茲就上訴人請求之各項賠償金額審酌如下: 1、精神慰撫金部分:   按,非財產上賠償之金額是否相當,應斟酌實際加害情形、 影響該權利是否重大、被害者與加害人之身分地位、經濟狀 況及其他各種情形,以為核定之準據(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 第1221號、51年台上字第223號判決要旨參照)。本院審酌 系爭事件發生之原因、發生過程、上訴人所受之系爭傷害尚 非重,及兩造均為國中學生,名下均無所得及財產等情,業 據兩造陳明在卷,並有兩造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 細表(見個資卷)在卷可稽等,兩造之上開身分、地位、教 育程度、經濟狀況,及上訴人所受之精神痛苦程度等一切情 狀,認上訴人得請求之精神慰撫金賠償應以10,000元為適當 ,於此範圍內應予准許,逾此之請求,應認過高,不應准許 。 2、上訴人雖追加主張:上訴人所受之系爭傷害,將來可能還會 有後遺症,有看診支出可能之醫藥費的可能,因此另追加 請求將來可能的醫藥費云云。然上訴人於本院審理中詢問其 究有何具體之後遺症及因後遺症有何新支出之醫藥費後,均 無法陳明,且自承自系爭事件最後就診之112 年6 月12日及 支出原審所請求之醫藥費用2,330元之後,迄今為止就沒有 再去看過診了,也沒有再支出其他醫藥費用等語(本院卷第 47頁以下)。依上訴人之上開主張、自承事實,及並未提出 有何再支出其他醫藥費用之證據以實其說等情,上訴之此部 分主張,不足採信,其此部分追加請求,為無理由。 3、被上訴人得請求上訴人賠償醫療費用2,330元、精神慰撫金賠 償應以10,000元,合計共為12,330元(計算式:2,330+10,0 00=12,330)。另按「因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為清償、代物 清償、提存、抵銷或混同而債務消滅者,他債務人亦同免其 責任。」,民法第274條定有明文。上訴人所得請求之金額 ,應依民法第274條、第276條第1項、第280條規定扣除上訴 人與原審共同被告OOO於原審審理中當庭達成之6,000元和解 金額;且被上訴人與OOO間,因各自對本件肇因力之強弱, 因此被上訴人只須對上訴人負擔上開12,330元其中之4,932 元賠償金額、OOO則須負擔其中之7,398元賠償金額,因上訴 人與OOO和解之6,000元金額低於OOO應分擔之7,398元,故其 中之差額1,398元(0000-0000=1398),對被上訴人仍應生 免除之效力,故上訴人所得請求被上訴人賠償之金額應只有 為其應分擔之4,932元金額,上訴人之請求只於4,932元之範 圍內,為有理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等部分,業據 原審判決詳為論述其理由、證據、金額、計算式,而上訴人 己陳明就上開部分並未不服,並未做為上訴理由等語,被上 訴人亦未就上開部分及就其敗訴部分提起上訴或附帶上訴。 本院審酌上情,且本院就此部分之認定均與原判決相同,依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454條第2項前段規定,茲引用 之,不再贅述。   4、依上開金額計算及說明,上訴人所得請求被上訴人給付之金 額應只為原審判決命給付之4,932元,故上訴人之本件上訴 ,於法無據,為無理由。 ㈢、上訴人追加被上訴人之法定代理人甲○○為被告部分:   按「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 者,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 賠償責任。行為時無識別能力者,由其法定代理人負損害賠 償責任。」,民法第187條第1項雖定有明文。惟此規定適用 之前題,必須以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必須負損 害賠償責任為前題要件,如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 並無應賠償之金額,法定代理人自無從負連帶賠償責任,為 法律解釋及適用之當然之理。經查,上訴人對被上訴人之本 件上訴,於法無據,為無理由,業見前述,故上開說明,上 訴人之此部分追加,自亦於法無據,為無理由。 七、綜上所述,上訴人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之本件請求,於 得請求被上訴人給付4,932元之範圍內,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逾此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就上開應准許 部分,為上訴人勝訴之判決,並駁回其餘之訴,經核於法並 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又上訴人於本院追加請求追加被告部分,亦   於法無據,為無理由,業見前述,自應由本院併予駁回。 八、本件事證及法律關係已臻明確,兩造之其餘主張、陳述、抗 辯、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出之其他證據,經核與判決之結果 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上訴及追加訴之訴,均為無理由,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謝文嵐                法 官 吳保任                法 官 郭文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香如

2025-02-27

CTDV-113-簡上-164-20250227-1

消債清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清算程序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71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洪海 代 理 人 鄭明達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洪海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四時起開始清 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更生方案未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59 條、第60條規定可決時,除有同條例第12條、第64條規定情 形外,法院應以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 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依其收入及財產狀況,可認更生方 案之條件已盡力清償者,法院應以裁定認可更生方案,該條 例第61條第1項、第64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債務人 之財產有清算價值者,加計其於更生方案履行期間可處分所 得總額,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後之 餘額,逾十分之九已用於清償,視為債務人已盡力清償。更 生方案不符本條例第64條之1規定者,法院仍應依第64條第1 項規定斟酌個案情事,認定已否盡力清償,此亦為消債條例 第64條之1第1款、辦理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 27點第1款所明定。末按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 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 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同條例 第16條第1項、第83條第1項亦分別規定甚明。 二、本件聲請人即債務人洪海聲請更生,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 更字第6號民事裁定准予開始更生程序,並經本院112年度司 執消債更字第123號執行更生事件執行中。本件無擔保及無 優先權之更生債權額確定為新臺幣(下同)940,764元,聲 請人提出以每月為1期,每期清償3,000元,6年共計72期, 清償總額216,000元,清償成數22.96%之更生方案,惟債權 人均表示不同意該更生方案。經查,聲請人名下原有車號00 0-0000、BJR-2752號汽車,另有南山人壽保險解約金78,587 元,惟其中車號000-0000號汽車業經抵押權人行使權利取回 ,車號000-0000號汽車尚欠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高額車貸 ,轉入清算程序後將認定不予變價,另聲請人提出更生方案 時,亦陳報名下有車號000-0000號、MUK-9095號機車,惟尚 欠創鉅有限合夥及東元騰有限公司高額車貸,轉入清算程序 後亦將認定不予變價;其名下原有之中華郵政壽險,已於11 2年3月8日解約領回解約金24,624元,因其領取解約金金額 遠低於撤銷所需費用,暫不計入有清算價值財產,故認本件 有清算價值財產僅南山人壽保險解約金78,587元。次查,聲 請人現仍任職於德奇鋼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依民國111年1 月至12月薪資明細表所示,每月平均薪資約45,020元,111 年度申報每月平均所得為39,649元,則其每月還款能力應以 較高之45,020元認列;末查,聲請人主張扶養2名分別為96 、101年生之未成年子女,其等名下無財產,未申報所得亦 未領取補助,有受聲請人及配偶扶養必要,另聲請人於聲請 更生時未於債權人清冊列載上開車貸部分債權,於提出更生 方案時,始主張車貸支出18,966元為必要支出,然車貸總額 遠超過一般常情交通費用標準,聲請人亦未釋明其屬業務支 出,難認可採,故本院司法事務官認每月必要支出應以其自 陳個人必要生活費17,407元及子女扶養費16,000元為限,遂 依前揭規定通知聲請人提出每月至少清償11,450元之更生方 案,惟聲請人僅能將更生方案提高至7,000元。則原所提更 生方案既無法依消債條例第64條逕行認可,且未獲債權人可 決,爰裁定開始本件清算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 算程序。 三、依消債條例第61條、第83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庭 法 官 吳保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7日下午4時公告。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表明抗 告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郭南宏

2025-02-27

CTDV-113-消債清-71-20250227-1

消債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08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謝語宸即謝孟旂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謝語宸即謝孟旂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四 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謝語宸即謝孟旂前向金融機 構辦理消費借貸、信用卡契約,另向非金融機構借貸等,致 積欠無擔保債務計新臺幣(下同)1,290,617元,因無法清 償債務,於民國112年3月間曾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而向 最大債權銀行凱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基銀行)申請 前置協商,而與各債權銀行達成分期還款協議,同意自112 年6月起分180期,於每月10日繳款9,316元,以各債權銀行 債權金額比例清償各項債務至全部清償為止,惟繳納5期後 ,因聲請人當時收入無法負擔個人必要生活支出及扶養費而 毀諾,聲請人無法按上開協商方案清償,實乃不可歸責於聲 請人之事由所致,嗣於113年2月間向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下 稱高雄地院)聲請與債權金融機構協商債務清償方案,經移 送本院後,於113年4月11日調解不成立;因聲請人有不能清 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 宣告破產,爰依法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 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金融 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 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且協商或調解 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算。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 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第 3條、第151 條第7 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不可歸責於 己之事由」,原則上係指客觀上聲請人有收支狀況之變動, 諸如物價上漲、家屬患病等導致支出增加,或因意外、病痛 無法工作、僱用之公司倒閉或裁員、減薪等以致收入減少等 情;又縱使財產及收支狀況無甚變動,但因協商時居於劣勢 ,未能實質協議,僅為爭取利息減少及分期清償之些許優惠 ,勉予允諾,惟其財產及收入客觀上存有難以如期履行之情 形,亦應認該當。債務人雖因不可歸責之原因致不能履行協 商條件,仍應符合「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法定要件 ,亦即應綜合債務人之財產、信用、收支與其所負全部債務 等狀況,評估其是否仍有償債能力,或即使仍得勉力清償, 但是否因年紀已長、身罹疾患、工作條件不佳或其他相類似 之因素,可預期足以影響日後基本生活之維持,而有不能清 償之虞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向各金融機構辦理消費借貸、信用卡契約,另向非 金融機構借貸等,致現至少積欠無擔保債務1,290,617元, 前即因無法清償債務,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向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凱基銀行申請前置協商,而與各債權銀行達成最終分 期還款協議,同意自112年6月起分180期,於每月10日繳款9 ,316元,依各債權銀行債權金額比例清償各項債務至全部清 償為止,惟繳納5期後毀諾,復於113年2月間向高雄地院聲 請協商債務清償方案,經移送本院後,於同年4月11日調解 不成立等情,有113年2月1日前置調解聲請狀所附債權人清 冊、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 信用報告、調解筆錄、113年11月4日凱基銀行陳報狀等件在 卷可稽,堪認上情屬實。經核聲請人任職於群創光電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群創光電公司),於112年11月毀諾前三個月 之實領薪資總額為92,684元,核每月平均薪資30,895元,另 領有租屋補助5,760元,惟租屋費用由聲請人及配偶、2名子 女共同使用,故聲請人應分得補助1,440元,有群創光電公 司114年1月10日114群創總字第0008號函附薪資明細表可稽 ,另聲請人當時個人必要生活費及扶養費,依消債條例第64 條之2第1、2項規定計算,衛福部社會司所公告高雄市113年 度最低生活費標準14,419元之1.2倍為17,303元,另需與配 偶分擔扶養2名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以上開標準計算並扣 除育兒津貼6,000元、租屋補助2,880元後,聲請人應負擔12 ,863元【計算式:(17,303×2-6,000-2,880)÷2=12,863】 ,是以聲請人當時每月平均薪資30,985元加計租屋補助1,44 0元後共32,425元,扣除個人必要生活費17,303元及扶養費1 2,863元後僅餘2,259元,無法負擔每月9,316元之還款金額 ,難以期待聲請人依約履行,應屬不可歸責於聲請人之事由 致不能履約,並無違常,是聲請人主張其於與債權銀行達成 前開協商結論後,已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顯有重大 困難,尚屬可信。 ㈡聲請人現任職於群創光電公司,自113年2月21日至7月16日申 請育嬰留職停薪,依113年8月至12月之薪資明細表所示,此 期間薪資、獎金總額為192,366元,核每月平均薪資、獎金 約38,473元,而其名下僅106年出廠車輛,另有國泰人壽保 單價值準備金2,283元、台灣人壽保單價值準備金1,436元、 富邦人壽保險解約金5,012元,111、112年度申報所得分別 為485,873元、405,927元,核112年度每月平均所得33,827 元,勞工保險投保薪資31,800元,每月領有租屋補助1,440 元(詳如前述)等情,有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勞工保險 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暨國稅 局財產歸屬資料清單、群創光電公司114年1月10日114群創 總字第0008號函附薪資明細表、薪資轉帳存摺內頁、領取補 助之存摺內頁、國泰人壽保單帳戶價值一覽表、台灣人壽保 險股份有限公司113年7月22日台壽字第1130019683號函、11 3年9月2日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陳報狀附卷可稽。則 查無聲請人有其他收入來源,佐有薪資明細表為證,則以聲 請人主張之收入來源,應全非虛罔,是以薪資明細表所示每 月平均薪資、獎金38,473元加計補助1,440元後,以39,913 元作為核算其現在償債能力之基礎,應能反映真實收入狀況 。 ㈢至支出部分,聲請人主張需扶養2名未成年子女,每月支出扶 養費17,000元。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民法 第1114條第1款定有明文。查聲請人與配偶育有2名未成年子 女分別為104年、112年生,111、112年度未有申報所得,名 下無財產,惟每月領有育兒津貼6,000元、租屋補助2,880元 等情,有戶籍謄本、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暨國稅局 財產歸屬資料清單、領取津貼之存摺內頁等附卷可證。扶養 費用部分,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2項,並參照民法第1 118、1119條規定,其負扶養義務之程度,亦應考量其目前 身負債務之窘境,所負擔之扶養義務能力,自非比一般,在 無其他更為詳實之資料可供佐證之情形下,故本院認定以11 4年度高雄市最低生活費標準之1.2倍19,248元為標準,則扣 除育兒津貼6,000元、租屋補助2,880元並與配偶分擔2名子 女扶養費後,聲請人每月應支出之子女扶養費應以14,808元 為度【計算式:(19,248×2-8,880)÷2=14,808】,聲請人 就此主張支出子女扶養費17,000元,尚屬過高。至聲請人個 人日常生活必要費用部分,審酌聲請人負債之現況,基於社 會經濟活動之互賴及誠信,該日常生活所需費用,自應節制 開支,不得有超越一般人最低生活標準之享受,否則反失衡 平,本院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參酌衛福部社會司所 公告歷年最低生活費標準,114年度高雄市最低生活費標準1 6,040元之1.2倍為19,248元,則聲請人每月最低生活費除有 特殊情形並有證據證明者外,自宜以此為度,始得認係必要 支出,聲請人主張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為18,500元,尚低於 上開標準19,248元,應認可採。 ㈣綜上所述,以聲請人現每月之收入39,913元為其償債能力基 準,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18,500元、扶養費14,808元 後僅餘6,605元,而聲請人目前負債總額為1,290,617元,扣 除保單價值準備金及保險解約金8,731元後,債務餘額為1,2 81,886元,以上開餘額按月攤還結果,約16年期間始能清償 完畢,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 事。從而,聲請人主張已不能清償債務,聲請本院准予更生 ,依所舉事證及本院調查結果,即無不合。 四、末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 ,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 、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45條第1 項、第16條第1 項分別 定有明文。本件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不能履行債 務,依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未償之債務亦屬不能 清償,有如上述。此外,復查無聲請人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等事由,從而,聲請人聲請 更生,洵屬有據,應予准許,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 程序。 五、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條第1 項、第45條第1 項、第16 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庭 法 官 吳保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7日下午4時公告。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郭南宏

2025-02-27

CTDV-113-消債更-108-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