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太正

共找到 127 筆結果(第 21-30 筆)

家財訴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剩餘財產分配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財訴字第7號 原 告 李添俊 訴訟代理人 鄭晃奇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陳淑媛 訴訟代理人 江錫麒律師 柯宏奇律師 陳宏瑋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剩餘財產分配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 言詞辯論終結,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 被告應於114年3月20日前具狀詳細敘明並提出其抗辯於民國84年 間出售台北縣三重市房屋給其妹陳淑惠之買賣過戶登記資料(包 括房屋門牌號碼、建號與座落之土地地號),及購買上開房地款 項之實際交付金流。被告雖曾提出其婚前之三重市○○○段○○○段00 0000地號土地登記謄本,但無法證明上開房地過戶及交付新台幣 150萬元是否屬實,應請速予補正。   理   由 一、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 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 二、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明芳

2025-03-07

MLDV-112-家財訴-7-20250307-1

家繼訴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42號 原 告 謝海山 訴訟代理人 張智宏律師 被 告 張金榮 張金富 謝金鑫 張秀彩 謝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9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繼承被繼承人張來於所遺如附表所示遺產,依該附表分割方 法欄所示分割。 訴訟費用由兩造共6人,各依1/6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張金榮、張金富、張秀彩、謝英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核無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8 6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繼承人張來於民國109年4月10日死亡,兩 造為子女,應繼分各1/6,本請求附表編號2土地之分割方法 ,由原告單獨取得,按比例分別補償其餘繼承人,嗣因無法 取得被告一致同意,更正均依應繼分比例1/6分割保持共有 ,因兩造無法協議分割,為此依民法第1164條規定請求分割 遺產,並聲明如主文所示,訴訟費用由兩造共同負擔等語。 三、被告張金榮未表示意見,被告謝金鑫本同意就附表編號2土 地由原告單獨取得,補償金為每人新台幣100萬元,嗣因原 告不再主張,改為依應繼分比例分割,亦表同意(卷第405 );被告張金富、張秀彩、謝英先前具狀表示同意原告原所 提就附表編號2土地由原告單獨取得並取得補償金之分割方 案,但原告當庭不再主張,改為依應繼分比例分割,因未到 庭未能表示意見。 四、原告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繼承系統表、除戶謄本、戶籍謄 本、國稅局免稅證明書、土地登記謄本、建物謄本、航照圖   、相片2張,堪信為真。 五、共有物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者,法院得因各共有人 之 聲請命為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公同共有物分割之方法,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依關於共有物分割之規定;繼承人有 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 ;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 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824條第2項、第830條第2項、第 1151條、第1164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兩造對於如附表所 示遺產為公同共有,該等遺產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亦無不 分割之約定,兩造迄今無法協議分割,原告主張依附表分割 方法欄所示為分割,以消滅公同共有關係,是原告之主張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六、至於國稅局免稅證明書上所載苗栗縣○○鎮○○里0鄰00號房屋 已滅失,不列入分割標的,此有原告所陳及向苗栗縣政府稅 務局提出建物滅失申請書可佐(卷第87、179、221頁)。    七、遺產分割之訴,本質上並無訟爭性,兩造本可互換地位。本 件原告起訴雖於法有據,但被告之應訴實因訴訟性質所不得 不然,故所為抗辯自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是以本院認 本件分割遺產部分之訴訟費用應依兩造應繼分比例,負擔訴 訟費用,而判決如主文第2項所示。 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 訴訟法第78條、第80條之1、第85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附繕本,並繳納上訴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明芳  附表 編號 土地 分割方法 1 苗栗縣○○鎮○○段00000地號,面積1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 由兩造共六人,依應繼分各1/6分割,分別共有。 2 苗栗縣○○鎮○○段000000地號,面積23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同上 3 苗栗縣○○鎮○○段000000地號,面積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 同上

2025-03-05

MLDV-113-家繼訴-42-20250305-1

家親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給付扶養費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99號 聲 請 人 乙○○ 戊○○ 丙○○ 丁○○ 前列乙○○、戊○○、丙○○、丁○○共同 法定代理人 甲○○ 前列乙○○、戊○○、丙○○、丁○○共同 代 理 人 蘇顯讀律師 相 對 人 己○○ 上列聲請人聲請給付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應自民國113年4月2日起至聲請人即未成年子女乙○○ 、戊○○、丙○○、丁○○分別成年之日止,按月於每月10日前, 給付乙○○、戊○○、丙○○、丁○○之扶養費各新臺幣5,000元予 聲請人之法定代理人甲○○。如有遲誤一期未履行者,其後六 期之扶養費視為已到期。於本裁定確定前已到期未給付之各 期扶養費,應一次給付。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之法定代理人甲○○(下稱甲○○)與 相對人己○○(下稱己○○)育有未成年子女即聲請人乙○○、戊○○ 、丙○○、丁○○(下稱乙○○、戊○○、丙○○、丁○○),甲○○與己○○ 於民國113年4月2日離婚,並協議乙○○、戊○○、丙○○、丁○○ 權利義務之行使及負擔由甲○○任之,並由甲○○獨立照顧上開 子女。惟己○○自113年4月2日離婚後迄今均未給付上開子女 之扶養費,爰依法請求自113年4月2日起至乙○○、戊○○、丙○ ○、丁○○分別成年之日止,按月於每月10日前,給付乙○○、 戊○○、丙○○、丁○○之扶養費各5,000元,如遲誤一期,其後 六期之期間視為全部到期,另請求於本裁定確定前已到期未 給付之各期扶養費,應一次給付等語。 二、己○○曾向本院表示其在山上工作不穩定,皆為打零工性質, 日薪雖有1,200元至1,300元,但工作日數甚少,至多僅能支 付上開女之扶養費共2,000元;嗣於本院審理中經合法通知 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陳述。 三、按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父母 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不因結婚經撤銷或離婚而受影 響。民法第1084條第2項、第1116條之2定有明文。離婚後父 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係立於同一順位而按其資力 負扶養義務,亦即父母因離婚不能任親權人時,未任親權一 方之扶養義務不能免除。若父母約定由一方負扶養義務時, 僅為父母內部間分擔之約定,該約定並不因此免除父母對未 成年子女保護教養費用負擔之外部義務(最高法院96年度台 上字第1541號判決意旨參照)。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養權 利者之需要,與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負扶 養義務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 義務,民法第1119條、第1115條第3項亦有明文規定。再按 法院命給付扶養費之負擔或分擔,得審酌一切情況,定其給 付之方法,不受聲請人聲明之拘束。前項給付,法院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命為一次給付、分期給付或給付定期金,必要 時並得命提出擔保。法院命分期給付者,得酌定遲誤一期履 行時,其後之期間視為亦已到期之範圍或條件。法院命給付 定期金者,得酌定逾期不履行時,喪失期限利益之範圍或條 件,並得酌定加給之金額。但其金額不得逾定期金每期金額 之二分之一,家事事件法第107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100條定 有明文。 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經查,甲○○與己○○育有乙○○、戊○○、丙 ○○、丁○○,於113年4月2日離婚後,協議上開子女之親權由 甲○○單獨行使,並由甲○○獨立照顧上開子女等情,有戶籍謄 本及兩造離婚協議書為證,另己○○經本院合法通知僅參加調 解,經調解後仍未與甲○○達成共識,僅稱因工作不穩定,至 多僅能負擔上開子女扶養費共2,000元,嗣未遵期於審理時 到庭或提出書狀陳述(參卷第99-101頁、第121-127頁),堪 認甲○○前開主張為真實。己○○為上開子女之母親,對其等負 有保護教養義務,並應與甲○○本於父母地位共同提供生活成 長所需之扶養費,而甲○○目前單獨行使上開子女之親權,並 與其等同住,故請求己○○給付上開子女之扶養費,自屬有據 。參酌甲○○與己○○之戶籍謄本、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 明細表,甲○○於58年間出生,為55餘歲之青壯年,111年度 所得為0元,112年度所得約22,800元,名下有土地及車輛等 財產,總額為8,972,050元(參卷第69-85頁);己○○於74年間 出生,為40餘歲之青壯年,111年度所得為0元、112年度所 得為39,646元,名下無財產(參卷第59-67頁)。另乙○○、戊○ ○、丙○○、丁○○現年分別為11歲、10歲、7歲、5歲,依目前 社會經濟狀況與一般國民生活水準,參考行政院主計處統計 之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以未成年子女居所 地之苗栗縣家庭為例,112年度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為21, 017元,本院綜合衡酌甲○○與己○○之經濟能力及上開子女所 需程度,並考量甲○○為上開子女之實際照顧者等一切情狀後 ,是認甲○○請求己○○應負擔對於乙○○、戊○○、丙○○、丁○○之 扶養費以每月各5,000元計算尚屬妥適。觀諸己○○前開財產 所得收入雖不高,然足見其有一定謀生能力,其亦僅為40歲 之青壯年,衡情己○○亦非不得再另尋薪資較高之工作或兼職 以增加收入。再者,父母子女間之扶養義務為「生活保持義 務」,此種義務涉及受扶養者全部需要,且須供應與扶養相 當,若扶養者無餘力,仍須犧牲自己之相當生活以履行扶養 義務,故為人父母者,縱收入有所減少抑或變動,仍應善盡 對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己○○僅以經濟困難作為目前僅能 負擔上開子女扶養費共2,000元之理由,難認有據,不應准 許。從而,甲○○請求己○○給付乙○○、戊○○、丙○○、丁○○扶養 費每月各5,000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為恐日後己○○有 拒絕或拖延之情,而不利於上開子女,爰依聲請及家事事件 法第107條第2項準用第100條第4項之規定,併諭知如己○○遲 誤一期履行,其後之6期喪失期限利益,又於本裁定確定前 已到期未給付之各期扶養費,應一次給付,以維上開子女之 利益。爰裁定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 記 官 陳明芳

2025-03-05

MLDV-113-家親聲-199-20250305-1

輔宣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40號 聲 請 人 鍾璦卉 相 對 人 鍾年順 關 係 人 王英珠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輔助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相對人鍾年順(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二、選定關係人王英珠(民國00年0 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輔助人。 三、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因為精神障礙或其他的心智缺陷原因,導致表達能力或   理解能力不足的人,社會福利機構可以向法院聲請對他做輔 助宣告,法院會依他的最佳利益為他選任輔助人,協助他處 理法律規定的特定事務(民法第15條之1、1110條、第1111條 第1項、第1111條之1)。法官會與精神科醫師一同鑑定判斷 他是否有受輔助宣告的必要(家事事件法第178條第2 項準用 家事事件法第167條)。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鍾璦卉為相對人鍾年順(下稱鍾 年順)之女,關係人王英珠(下稱王英珠)為鍾年順之配偶, 鍾年順因失智症致其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都不足,鍾璦卉請 求由王英珠擔任鍾年順之輔助人。 三、本院依以下理由判斷鍾年順之精神狀態已達輔助宣告程度, 依法准許對鍾年順為輔助宣告,並選任王英珠為鍾年順之輔 助人: (一)鍾年順於為恭紀念醫院林玉財醫師鑑定精神狀態之報告,足 以認為鍾年順因輕度老年失智症,導致其意思表示、受意思 表示及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達顯有不足之程度,符合 輔助宣告標準。 (二)從戶籍資料、親屬系統表、親屬同意書、訪視報告及訊問筆 錄等證據以觀,堪認選定王英珠擔任鍾年順之輔助人,符合 鍾年順之最佳利益。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輔助人應注意: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 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一 )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二)為消費借貸、消 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三)為訴訟行為。(四)為和解 、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五)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 、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 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七)法 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民法 第15條之2第1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 記 官 陳明芳

2025-03-04

MLDV-113-輔宣-40-20250304-1

家親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79號 聲 請 人 丙○○ 相 對 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請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丙○○與相對人甲○○為夫妻關係,兩造 育有未成年子女乙○○(民國00年0月00日生),乙○○現就讀私 立建台中學國中部二年級,聲請人認為乙○○就讀私立學校課 業繁重,壓力太大,不利其快樂健康成長。又相對人先前曾 允諾聲請人,如乙○○未達到前五名的成績即同意乙○○轉學至 公立國中,然相對人卻違反承諾,兩造對於乙○○之就學問題 無法達成共識,故依法提出本件聲請,主張乙○○應就讀公立 國中始符合其最佳利益等語。 二、相對人則以:乙○○自出生迄今,所有生活費及教育費皆由相 對人支出,乙○○有向訪視社工表示希望繼續就讀私立建台中 學,家裡並無給乙○○壓力,目前亦皆由相對人接送乙○○上下 學,其希望聲請人能尊重乙○○之意願,讓乙○○繼續就讀私立 建台中學等語。 三、按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重大事項權利之行使意思不一致時,   得請求法院依子女之最佳利益酌定之;法院為前項裁判前,   應聽取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意見,民法   第1089條第2 、3 項定有明文。次按「維護未成年子女最佳 利益,為憲法保障未成年子女人格權及人性尊嚴之重要內涵 ,凡涉及未成年子女之事件,因未成年子女為承受裁判結果 之主體,無論法院所進行之程序或裁判之結果,均應以未成 年子女最佳利益為最優先之考量。所謂「未成年子女之最佳 利益」屬不確定之法律概念,並無明確、具體且固定不變之 判斷標準,應由法院於具體個案中,先查明一切對未成年子 女有影響之有利或不利之因素(例如從尊重子女意願原則、 繼續性原則、手足不分離原則、父母適性比較衡量原則、主 要照顧者原則、善意父母原則、家庭暴力行為人受不利推定 原則等及其他因素,判斷何者對未成年子女有利,何者不利 ,以及該有利或不利之程度如何等),再綜合衡量各項有利 或不利之因素及其影響程度,判斷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 此有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 四、經查,兩造為夫妻關係,育有未成年子女乙○○,現因乙○○之 就學事項無法達成協議,核屬未成年子女重大事項權利之行 使意思不一致,是聲請人聲請由本院酌定之,依前開規定自 屬有據。本院為協助兩造友善溝通,曾安排兩造進行家事商 談服務(參卷第85-87頁),又為確保乙○○之最佳利益,保障 其表意權及聽審權,本院除安排社工訪視外,另亦轉介其參 加兒少心理調適團體及個別心理諮商(8次),有徐月蘭社會 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訪視調查表及諮商紀錄表等件在卷可稽 ,嗣經本院職權通知兩造偕同乙○○到庭,乙○○雖因寒假輔導 課程未能到庭表示意見,然其於前開訪視及諮商過程中,明 確表示不願轉學,希望繼續就讀建台中學,滿意現在的學校 ,不願因更換學籍影響適應問題,希望其意見能得到尊重( 乙○○所表示之其餘意見,經其請求不予公開,本院爰尊重其 意願,不予公開。)本院審酌乙○○已年滿14歲,足以清楚表 達其意願及了解就讀公私立學校之差異,揆諸前開說明,上 開未成年子女乃承受裁判結果之主體,自應尊重其意願,且 乙○○已進入建台中學國中部就讀二年,不宜僅以聲請人主觀 認為其就讀私立中學課業繁重,不利其健康成長等情,即貿 然變動乙○○之就學環境,以免造成乙○○需重新適應環境之壓 力,故綜核前開事證,聲請人之主張不符乙○○之最佳利益, 核無足採,予以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 記 官 陳明芳

2025-03-04

MLDV-113-家親聲-179-20250304-1

輔宣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50號 聲 請 人 翁富美 相 對 人 賴明宙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輔助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相對人賴明宙(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二、選定聲請人翁富美(民國00年0 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輔助人。 三、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因為精神障礙或其他的心智缺陷原因,導致表達能力或   理解能力不足的人,社會福利機構可以向法院聲請對他做輔 助宣告,法院會依他的最佳利益為他選任輔助人,協助他處 理法律規定的特定事務(民法第15條之1、1110條、第1111條 第1項、第1111條之1)。法官會與精神科醫師一同鑑定判斷 他是否有受輔助宣告的必要(家事事件法第178條第2 項準用 家事事件法第167條)。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翁富美(下稱翁富美)為相對人賴 明宙(下稱賴明宙)之母,賴明宙因智能障礙致其表達能力及 理解能力都不足,翁富美希望擔任賴明宙之輔助人。 三、本院依以下理由判斷賴明宙之精神狀態已達輔助宣告程度, 依法准許對賴明宙為輔助宣告,並選任翁富美為賴明宙之輔 助人: (一)賴明宙於大千南勢醫院何仁琦醫師鑑定精神狀態之鑑定書, 足以認為賴明宙因智能障礙,導致其辨別行為是非及依辨別 而為行為之能力較差,符合輔助宣告標準。 (二)從戶籍資料、親屬系統表、本院110年度家護聲字第36號民 事裁定、113年度家護聲字第3號民事裁定、訪視報告及訊問 筆錄等證據以觀,堪認選定翁富美擔任賴明宙之輔助人,符 合賴明宙之最佳利益。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輔助人應注意: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 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一 )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二)為消費借貸、消 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三)為訴訟行為。(四)為和解 、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五)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 、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 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七)法 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民法 第15條之2第1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 記 官 陳明芳

2025-03-04

MLDV-113-輔宣-50-20250304-1

家親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選定未成年人監護人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94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關 係 人 余同耀 丁○○ 丙○○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定未成年人監護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對於相對人即未成年人甲○○(女,民國00年0月00 日生,身 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權利義務之行使及負擔,改 由聲請人乙○○任之。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選定之監護人,有事實足認監護人不符受監護人之 最佳利益,或有顯不適任之情事者,法院得依前條第1項聲 請權人之聲請,改定適當之監護人,不受第1094條第1項規 定之限制」。民法第1106條之1定有明文。而對於未成年子 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行使或負擔 之。父母之一方不能行使權利時,由他方行使之。父母不能 共同負擔義務時,由有能力者負擔之。民法1089條1項亦有 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為未成年人即相對人甲○○( 下稱甲○○)之父,聲請人與甲○○之母即關係人丙○○(下稱丙○○ )於民國104年10月21日離婚,嗣因聲請人入監服刑、丙○○已 養育另名子女,兩人均無法扶養甲○○,故甲○○之親權於105 年5月30日經法院裁判由其祖父母即關係人余同耀(下稱余同 耀)、關係人丁○○(下稱丁○○)共同監護。現因余同耀患有失 智症,丁○○年邁,已不適任甲○○之監護人,丙○○則是再婚, 現育有三名子女,又多年未與甲○○聯繫,均非適任之監護人 。聲請人出監後,與甲○○同住照顧,考量甲○○之最佳利益, 為此請求將甲○○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改定由聲請人任之 。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為證, 另經本院職權調取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105年度家親聲字第7 3號裁定核閱屬實,並有本院依職權函請珍珠社會福利服務 協會訪視聲請人、余同耀、丁○○及甲○○略以:余同耀被診斷 為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無法行使監護權,建議法院停止監 護權,而丁○○則表示其已年近70歲,希望能將監護權交還聲 請人,甲○○表示其與余同耀、丁○○及聲請人同住,由誰擔任 其親權人對其生活無影響,然同意由聲請人擔任其監護人( 參卷第67-75頁);另丁○○及甲○○於庭訊時亦無不同表示,有 本院114年2月19日庭訊筆錄在卷為憑;佐以丙○○具狀表示其 與聲請人離婚後再婚,目前育有三名子女,不希望與聲請人 家庭再有聯繫,希望甲○○能好好照顧自己並祝福甲○○有美好 人生云云(參卷第145-146頁)。本院參酌上開卷證,余同耀 患有失智症,已非適任之監護人,雖查無丁○○有何不適任之 處,然考量丁○○已年近70歲,對於甲○○而言,屬隔代教養, 非不得已,無需負擔法律上照護甲○○之責,且其亦願將監護 權改由聲請人行使,另甲○○已年滿15歲,有相當智識能力, 表示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監護人,其意願應予尊重,是堪認余 同耀、丁○○已不適任監護人,未成年人甲○○權利義務之行使 或負擔,改由聲請人即其父任之,確符合甲○○之最佳利益, 自應予准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陳明芳

2025-02-24

MLDV-113-家親聲-194-20250224-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20號 聲 請 人 苗栗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乙○○ 相 對 人 SPP0000000 (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SPP0000000F(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延長安置事件,本院民國114年2月6日114年度 護字第20號裁定有顯然之錯誤,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與正本主文二、「1,000元」之記載,均應更正為「1 ,500元」。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項規定於非訟事件之裁定 準用之,非訟事件法第36條第3項亦有明文。又家事非訟事 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家事事件 法第97條亦有明定。 二、查本院114年度護字第20號裁定之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 之顯然錯誤,爰依職權更正之。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本院裁定如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明芳

2025-02-24

MLDV-114-護-20-20250224-2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16號 聲 請 人 苗栗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乙○○ 相 對 人 CP00000000 (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CP00000000M (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延長安置事件,本院民國114年2月14日114年 度護字第16號裁定有顯然之錯誤,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與正本主文二、「壹仟元」之記載,均應更正為「壹 仟伍佰元」。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項規定於非訟事件之裁定 準用之,非訟事件法第36條第3項亦有明文。又家事非訟事 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家事事件 法第97條亦有明定。 二、查本院114年度護字第16號裁定之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 之顯然錯誤,爰依職權更正之。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本院裁定如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明芳

2025-02-24

MLDV-114-護-16-20250224-2

監宣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239號 聲 請 人 財團法人苗栗縣私立新苗教養院 法定代理人 張維海 相 對 人 邱昶為 關 係 人 邱智琪 林坤讓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相對人邱昶為(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關係人邱智琪(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監護人。 三、指定關係人林坤讓(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財團法人苗栗縣私立新苗教養院 為相對人邱昶為(下稱邱昶為)長年居住之機構,邱昶為因領 有第一類智能障礙重度之身心障礙證明,關係人邱智琪(下 稱邱智琪)為邱昶為之妹妹,聲請人請求由邱智琪擔任邱昶 為之監護人,並指定相對人之妹婿即關係人林坤讓(下稱林 坤讓)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二、對於因為精神障礙或其他的心智缺陷原因,導致沒有表達能 力或理解能力的人,他的四親等內之親屬可以向法院聲請對 他做監護宣告,法院會依他的最佳利益為他選任監護人及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協助他處理事務(民法第1110條、第1 111條第1項、第1111條之1)。法官會與精神科醫師一同鑑定 判斷他是否有受監護宣告的必要,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 要者,不在此限。鑑定應有精神科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 之醫師參與並出具書面報告(家事事件法第167條)。 三、本院審酌下列證據: (一)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 (二)親屬同意書:最近親屬均同意聲請人所請。 (三)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訪視報告。 (四)本院監宣輔宣訊問筆錄。   (五)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簡易精神鑑定報告。 四、經本院審酌上開證據資料,可認為邱昶為的精神狀態已達監 護宣告程度,且從訪視報告可認定選定邱智琪擔任監護人及 指定林坤讓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符合邱昶為之最佳 利益,依法准予對邱昶為為監護宣告,並選任邱智琪為監護 人,林坤讓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五、邱昶為之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兩人要在監護開 始後2個月內,查明邱昶為有哪些財產,並做成財產清冊後 ,陳報法院,在陳報財產清冊之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的 財產,只能做管理上的必要行為,不可隨意處分。(民法第1 113條準用1099條及1099條之1)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 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太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 記 官 陳明芳

2025-02-20

MLDV-113-監宣-239-20250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