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子惠

共找到 193 筆結果(第 21-30 筆)

家親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改定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方式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36號 聲 請 人 乙○○ 兼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甲○○ 相 對 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相對 人聲請移轉管轄,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關於未成年子女扶養請求、其他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之   酌定、改定、變更或重大事項權利行使酌定事件,專屬子女   住所或居所地法院管轄,家事事件法第104 條第1項第1款定   有明文。觀諸該法條之立法意旨,是為便利未成年子女使用   法院及調查證據之便捷,並追求實體及程序利益而定,是為   保障未成年子女之利益,故以起訴或聲請時未成年子女之住   所地或居所地之法院為管轄法院,至於住所地或居所地係如   何選定的,則在所不問。 二、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甲○○與相對人所生之未成年子 女即聲請人乙○○(下稱未成年子女乙○○)之戶籍於本案聲請 時,係設籍於雲林縣林內鄉,又未成年子女乙○○目前住居所 及就讀之學校均在雲林縣境內,是依非訟事件法及民事訴訟 法之規定,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當事人之聲請或職權 裁定移轉管轄,爰聲請將本件移轉管轄至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審理等語。 三、本院判斷:未成年子女乙○○目前仍居住於彰化縣境內,其僅 係為就學之目的而將戶籍遷移至雲林縣境內,此經聲請人二 人於本院訊問時陳述明確,堪認未成年子女乙○○之居所目前 確實仍在彰化縣境內,未成年子女乙○○並無以雲林縣為住居 所之意,故應認本院有管轄權,且聲請人二人並未同意相對 人之請求,是聲請人向本院提起本件聲請,於法有據。相對 人聲請將本件移送至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審理,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依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4項規定,移送之聲請被駁回者,不 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2025-02-21

CHDV-113-家親聲-236-20250221-1

暫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暫時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暫時保護令 114年度暫家護字第81號 聲 請 人 BJ000-B114025 即被害人 (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附件) 相 對 人 BJ000-B114025A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BJ000-B114025。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BJ000-B114025為下列聯絡行為:騷 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 三、相對人應最少遠離下列場所至少一百公尺:被害人BJ000-B1 14025住居所(詳附件)。 四、禁止相對人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 供人觀覽被害人BJ000-B114025之性影像。 五、命相對人應刪除持有之被害人BJ000-B114025性影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前女友。於民國112年10 月間某日在彰化縣大城鄉租屋處(現已無居住),聲請人遭 相對人偷拍性影像,聲請人完全不知情也沒有同意,當時兩 造在視訊通話時,聲請人剛好在換衣服,相對人便用手機的 視訊錄影功能將聲請人換衣服的過程偷偷錄影下來,還有一 次在與相對人進行親密行為時,聲請人遭相對人用她自己的 手機偷拍照。聲請人是於114年2月6日18時9分許遭相對人傳 性影像及照片恐嚇,一開始她是恐嚇要將性影像及照片傳給 聲請人家人,但是後來相對人已經將上述影像及照片用臉書 私訊傳給聲請人家人了,鄰居的臉書也有被私訊傳照片,相 對人還有將照片(照片的私密部位有用圖片遮住)上傳到她 新創的個人臉書上。相對人對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 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 侵害行為之急迫危險,為此聲請人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 ,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4、13、14款內容之暫 時保護令等語。 二、按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得不經審理程序;法   院為保護被害人,得於通常保護令審理終結前,依聲請核發   暫時保護令;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時,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核發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至第7款   、第12款至第14款及第16款之命令,同法第16條第1項、第2 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保護令之核發,本質上屬民事 事件,仍應提出證據證明,惟因考量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立法 意旨、為貫徹該法『讓被害人安居家庭中』之立法精神、及阻 止施暴者繼續對受虐者為不法侵害行為,乃依非訟事件之法 理,以較寬鬆之『自由證明』法則,取代『嚴格證明』法則,即 聲請人仍須提出『優勢證據』證明家庭暴力發生及相對人有繼 續為家庭暴力之危險。再上開所謂『優勢證據』係指證據能證 明發生之可能大於不發生之可能,並未明確要求證據證明力 達到『明確可信』標準、或刑事案件之『無合理懷疑』之標準。 綜上,聲請人聲請核發保護令,僅須提出『優勢證據』,使法 院得生較強固心證信其主張之家庭暴力事實、且有繼續受害 之虞為真,合先敍明。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前女友,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 其實施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 等情,業據提出家庭暴力通報表、性影像通報表、性影像案 件代號與真實姓名對照表、居留證影本、影像和照片截圖為 證,堪認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四、本件聲請,足認聲請人已釋明有合理之理由堪信已發生家庭 暴力事件,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且 係處於急迫危險之情況,本院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暫 時保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至聲請人聲請相對人應遠 離其工作場所部分,因聲請人未陳報其工作場所地址,且並 未敘明應遠離該場所之必要性,故此部分暫不核發,留待通 常保護令審理時再行審酌,附此敘明。 五、本院將繼續進行通常保護令事件之審理程序。聲請人或相對 人若對本院所核發之暫時保護令有不服,或有不同意見,得 於本院審理通常保護令之期間,隨時以書狀向本院提出陳述 ,且得於審理程序自行偕同證人到庭證述,或提出有利於己 之證據以供調查。又相對人如有違反本保護令內容之行為,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規定,為違反保護令罪,可處3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附 此敘明。 六、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6條第1項、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裁定自核發時起生效,於聲請人撤回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法院 審理終結核發通常保護令或駁回聲請時,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5-02-21

CHDV-114-暫家護-81-20250221-1

監宣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694號 聲 請 人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姚淑文 代 理 人 郭恬君 蔡念卉 相 對 人 ○○○ 關 係 人 臺北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蔣萬安 關 係 人 ○○○ 關 係 人 ○○○ 關 係 人 ○○○ 關 係 人 ○○○ 關 係 人 ○○○ 關 係 人 ○○○ 關 係 人 ○○○ 關 係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女,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臺北市政府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本件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設籍於臺北市,聲請人為其主管機關 ,相對人自幼由聲請人安置迄今,相對人因先天智能、語言 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 表示之效果。爰依民法第14條、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事 事件法第164條之規定,請求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為此請 求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並指定關係人即臺北市政 府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 之人之精神或心智狀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 始得為監護之宣告,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 限;鑑定應有精神科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醫師參與並 出具書面報告,家事事件法第167條定有明文。又按受監護 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 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 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 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民法第1110條、 第1111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事實,有相對人身分證、身心障礙證 明為據,且經本院於鑑定人即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陳羿行醫 師前實施鑑定,前開鑑定醫師所為之鑑定意見認:「精神狀 態:(1)意識/溝通性:意識正常,但難以正確溝通表達。(2 )記憶力:智能明顯低下,難以進行測驗。(3)定向力:無法 正確表達,無法測驗。(4)計算能力:無法測驗,無計算能力 。(5)理解•判斷力:有明顯理解及判斷力障礙。(6)認知功 能檢查:有顯著認知障礙。」、「有關判斷能力判定之意見 :判斷能力嚴重缺失,無管理處分自己財產的能力。判定的 根據:個案因重度智能障礙及語言表達障礙,行為能力顯有 不足,也無恢復可能。」、「回復可能性說明:恢復的可能 性低。」、「鑑定判定:(1)基於受鑑定人因重度智能障礙 及語言表達障礙,個案目前記憶力、理解能力及判斷能力皆 有重度障礙,以致個案不能管理處分自己的財產,且短期内 回復之可能性很低。⑵其障礙之程度,可為監護宣告。」等 情,有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114年2月6日彰醫精字第1143600 073號函暨成年監護鑑定書一份在卷可稽。故聲請人聲請對 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宣告相對人 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四、本件相對人既經監護宣告,業如前述,揆諸前揭規定,自應 為其選定監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查相對人未 婚無子女,其父、母均已歿,此有本院依職權調閱戶役政資 訊網站查詢-親等關聯(二親等)及個人戶籍資料附卷可參 。又依上開戶籍資料所示,相對人有兄弟姊妹8人即關係人○ ○○、○○○、○○○、○○○、○○○、○○○、○○○、○○○等8人,本院發函 上開關係人8人,並請於文到七日內,就本件選定監護人及 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表示意見,逾期未回覆,本院將 依聲請人聲請裁定,關係人8人收受函文後,除關係人○○○具 狀表示:相對人係同父異母所生,素未謀面,懇請由臺北市 政府社會局擔任其監護人,並由臺北市政府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等語。其餘關係人7人,均未具狀表示意見。又相 對人自幼由聲請人安置迄今,業經聲請人代理人即主責社工 於本院鑑定時陳述明確;另相對人自111年間起安置於彰化 縣○○家園,迄今並無親屬探視,此有關係人即○○家園護理師 ○○○於本院鑑定時陳述明確;上均有此有本院114年2月4日訊 問筆錄在卷可查。本院審酌上情,認聲請人本件聲請依法有 據,爰依前揭規定選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擔任相對人之監護 人,另指定臺北市政府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爰裁定 如主文第2、3項所示。 五、末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之規定 ,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對於受監護宣告 之人之財產,應會同關係人臺北市政府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 清冊,並陳報法院,於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併此指 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2025-02-18

CHDV-113-監宣-694-20250218-1

家護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延長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護聲字第126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延長通常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112年12月1日核發之112年度家護字第1435號民事通 常保護令,准變更如附表二所示。並准予自民國113年12月1日起 延長2年。   理  由 一、按通常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2年以下,自核發時起生效;通 常保護令失效前,法院得依當事人或被害人之聲請撤銷、變 更或延長之。延長保護令之聲請,每次延長期間為2年以下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父。聲請人前經鈞院 於民國112年12月1日以112年度家護字第1435號核發民事通 常保護令,核發內容如附表一所示,有效期間為1年。於113 年10月13日晚間聲請人在客廳弄小孩時,相對人回來後不久 ,聲請人就聽到樓上有吵架的聲響,後來一直聽到阿姨(即 相對人之同居人)的慘叫聲和相對人打人的聲音,聲請人就 上樓幫忙阻止,後來相對人就撿地上的棒球棍要打人,聲請 人阻止,相對人又從背後拿了一把刀子出來,聲請人就趕緊 跑到客廳把小孩帶出去求救,相對人也跟著追出來一直罵, 手上還有拿球棍。目前聲請人及小孩已遷出,因為小孩都有 看到刀,都嚇到不敢進去住,但是家裡還有聲請人的東西, 聲請人偶爾還是會回去拿東西。聲請人請求增列相對人應完 成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0款有關認知教育輔導、 戒癮治療之處遇計畫,並將聲請人丈夫○○○增列為保護對象 ,因為相對人跟○○○有接觸,相對人也會在○○○面前罵聲請人 。綜上,聲請人聲請變更及延長原保護令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前因遭相對人實施家庭暴力之行為,經本院於 112年12月1日,以112年度家護字第1435號核發通常保護令 ,有效期間為1年,此有本院112年度家護字第1435號通常保 護令影本附卷可查。次查相對人於保護令有效期間內,仍有 違反保護令行為,業經聲請人提出其與相對人同居人就事發 當晚事件之對話LINE對話截圖為佐。而相對人則經合法通知 未到庭亦未以書狀陳述意見等情。足證相對人於保護令有效 期間內,仍有手段激烈之家暴行為。 四、次查,本院依職權委託彰化縣政府對相對人為審前鑑定,結 果略以:「綜合心理社會和精神評估其家庭暴力危險度描述 :...六、綜合評估,經由各項家庭暨社會功能評估,相對 人幼年喪母,由父親自由放任教養與親屬互動有限;相對人 經歷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離婚後與子女關係疏離;第二段 婚姻曾涉家暴並遭申請保護令;第三段婚姻與被害人因經濟 、生话習慣及居住問題衝突,溝通不良導致家暴事件。相對 人國中畢業後從事多種工作,現經營水果販售。就精神狀態 暨心理評估,相對人會談期間情緒穩定,無明顯認知功能障 礙,言談輕佻,對問題多持無所謂態度,否認精神疾病及相 關治療。自述長期飲酒,曾有至少三次酒駕,家暴事件前多 有飲酒,家人勸戒無效,無戒酒意願,酒後行為失控,符合 酒餐使用障礙診斷標準。相對人曾涉及傷害、毒品、酒駕等 犯罪,並製作土製炸彈,對違法行為態度冷漠,展現反社會 人格特徵。自述性格暴躁,易與人發生肢體衝突,過去多次 家暴,曾接受輔導但態度敷衍,淡化自身暴力行為。針對家 暴事件,多將責任歸咎他人,缺乏悔意與關心,符合反社會 人格診斷標準。目前無自傷風險。綜合上述評估及相對人在 晤談中的表現及言談,相對人歷經三段婚姻,曾涉家暴並遭 保護令,與被害人因經濟、生活及居住問題衝突,溝通不良 導致家暴事件。長期飲酒且無戒酒意願,曾多次酒駕,家暴 事件前多有飲酒,酒後行為失控,符合酒精使用障礙診斷標 準涉多項犯罪,具反社會人格特徵,易怒衝動,缺乏悔意與 同理心,評估相對人屬於高度家庭暴力危險群。2.相對人可 能屬於『高』家庭暴力危險群。九、建議處遇計畫:相對人基 於上述的評估與檢查,建議目前應該完成:精神科戒癮門診 ,每兩週一次,為期6個月,評估物質使用問題及衝動控制 ,共計12次。」等語,有彰化縣政府回函暨審前鑑定報告書 在卷可憑。   五、本院審酌兩造之關係、相對人又長期酗酒,且酒後脾氣易失 控、並參酌聲請人遭受家庭暴力之程度、聲請人陳述之意見 等一切情狀,認仍有適切保護聲請人及其家人之生活與安全 之必要,當有將聲請人所指對象列入保護範圍之必要,及增 列相對人應完成家暴處遇計畫。本院考量相對人於上開保護 令有效期間內,仍有家庭暴力行為,認為聲請人主張其有繼 續遭受家庭暴力之危險,而有延長保護令之必要,為有理由 。從而,聲請人聲請於附表一保護令內容失效前,予以變更 如附表二所示,及請求延長保護令,應屬有據,爰裁定如主 文所示。另相對人應完成處遇計畫部分,係依家庭暴力防治 法第14條第1項第10款規定核發,相對人應依主管機關即彰 化縣政府通知之執行時間、地點報到並接受處遇,若有違反 者,構成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5款之違反保護令罪,特 予敘明。   五、爰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按他造人數提出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子惠      附表一(本裁定變更前):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上或經濟上之騷擾、 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被害人兒 女(兒子○○○、女兒○○○、○○○、○○○)。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被害人甲○○及被害人兒女(兒子○○○、 女兒○○○、○○○、○○○)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    附表二(本裁定變更後):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上或經濟上之騷擾、 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被害人兒 女(兒子○○○、女兒○○○、○○○、○○○)、被害人其他家庭成員( 夫○○○)。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被害人甲○○、被害人兒女(兒子○○○、 女兒○○○、○○○、○○○)、被害人其他家庭成員(夫○○○)為下列 聯絡行為: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 三、相對人應於民國115年3月31日前完成下列處遇計畫:精神科 戒癮門診,每兩週一次,為期6個月,評估物質使用問題及 衝動控制,共計12次。(以上實際處遇執行時間之調配得由 執行機關或機構視情形彈性調整。)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5-02-18

CHDV-113-家護聲-126-20250218-1

暫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暫時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暫時保護令 114年度暫家護字第72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跟蹤。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前夫,於民國113年12月   19日8時許,聲請人在位於彰化縣○○鄉公司上班時,接到相 對人來電,相對人因聲請人交新男友而不悅,相對人在電話 中情緒激動、大小聲、辱罵聲請人三字經。相對人已因聲請 人結交新男友而多次打電話辱罵聲請人,造成聲請人壓力。 另於113年11月某日,聲請人前往相對人位於彰化縣彰化市 住處探視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時,相對人亦因聲請人交新男 友問題而不悅,情緒激動下徒手毆打聲請人手部及臉部,造 成聲請人紅腫、淤青。相對人對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 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 法侵害行為之急迫危險,為此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聲 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款內容之暫時保護令等語。 二、按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得不經審理程序;法   院為保護被害人,得於通常保護令審理終結前,依聲請核發   暫時保護令;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時,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核發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至第6款   、第12款及第13款之命令,同法第16條第1項、第2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保護令之核發,本質上屬民事事件,仍   應提出證據證明,惟因考量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立法意旨、為   貫徹該法『讓被害人安居家庭中』之立法精神、及阻止施暴   者繼續對受虐者為不法侵害行為,乃依非訟事件之法理,以   較寬鬆之『自由證明』法則,取代『嚴格證明』法則,即聲   請人仍須提出『優勢證據』證明家庭暴力發生及相對人有繼   續為家庭暴力之危險。再上開所謂『優勢證據』係指證據能   證明發生之可能大於不發生之可能,並未明確要求證據證明   力達到『明確可信』標準、或刑事案件之『無合理懷疑』之   標準。綜上,聲請人聲請核發保護令,僅須提出『優勢證據   』,使法院得生較強固心證信其主張之家庭暴力事實、且有   繼續受害之虞為真,合先敍明。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前夫,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 實施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等 情,業據提出家庭暴力通報表、全戶戶籍資料、錄音光碟、 兩造通話譯文等件為證,堪認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四、本件聲請,足認聲請人已釋明有合理之理由堪信已發生家庭 暴力事件,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且 係處於急迫危險之情況,本院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暫 時保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 五、本院將繼續進行通常保護令事件之審理程序。聲請人或相對 人若對本院所核發之暫時保護令有不服,或有不同意見,得 於本院審理通常保護令之期間,隨時以書狀向本院提出陳述 ,且得於審理程序自行偕同證人到庭證述,或提出有利於己 之證據以供調查。又相對人如有違反本保護令內容之行為,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規定,為違反保護令罪,可處3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附 此敘明。 六、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6條第1項、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裁定自核發時起生效,於聲請人撤回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法院 審理終結核發通常保護令或駁回聲請時,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5-02-17

CHDV-114-暫家護-72-20250217-1

暫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暫時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暫時保護令 114年度暫家護字第62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法定代理人 ○○○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被害人子女 (○○○);目睹家庭暴力少年(乙○○)。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被害人子女(○○○)、目睹家庭 暴力少年(乙○○)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接觸、跟蹤。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女,相對人為未成年人。 於民國111年7月間,曾因聲請人處理相對人與弟弟乙○○的糾 紛,相對人就拿掃把打聲請人的頭。於114年1月25日3時許 聲請人遭相對人攻擊,當天相對人要求聲請人前往彰化市祖 父母住處載相對人返回秀水住家,但因天色已晚,隔日可由 相對人父親或祖父母載其返家,聲請人就拒絕,不料相對人 於深夜時自行出現在彰化縣○○鄉○○村○○街00巷00號住處,相 對人叫醒聲請人並質問為何沒有載她回家,相對人並拿著枕 頭直接朝聲請人臉上蓋過去,後續相對人稱要讓聲請人永遠 找不到她便自行出門,聲請人追出門後,兩造在住家門前對 峙時,相對人突然衝上前掐住聲請人脖子及拉扯聲請人頭髮 ,後續相對人弟弟乙○○看到後幫忙勸架,相對人便進屋内拿 出剪刀,三人在屋外對峙,之後相對人便離開現場了,後續 警方及相對人父親到場,才把相對人叫回來返家休息。相對 人對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 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急迫危險,為 此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 、2、4、10款內容之暫時保護令等語。 二、按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得不經審理程序;法   院為保護被害人,得於通常保護令審理終結前,依聲請核發   暫時保護令;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時,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核發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至第6款   、第12款及第13款之命令,同法第16條第1項、第2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保護令之核發,本質上屬民事事件,仍   應提出證據證明,惟因考量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立法意旨、為   貫徹該法『讓被害人安居家庭中』之立法精神、及阻止施暴   者繼續對受虐者為不法侵害行為,乃依非訟事件之法理,以   較寬鬆之『自由證明』法則,取代『嚴格證明』法則,即聲   請人仍須提出『優勢證據』證明家庭暴力發生及相對人有繼   續為家庭暴力之危險。再上開所謂『優勢證據』係指證據能   證明發生之可能大於不發生之可能,並未明確要求證據證明   力達到『明確可信』標準、或刑事案件之『無合理懷疑』之   標準。綜上,聲請人聲請核發保護令,僅須提出『優勢證據   』,使法院得生較強固心證信其主張之家庭暴力事實、且有   繼續受害之虞為真,合先敍明。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女,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 施身體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等情 ,業據提出警詢筆錄、家庭暴力通報表、全戶戶籍資料等件 為證,堪認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四、本件聲請,足認聲請人已釋明有合理之理由堪信已發生家庭 暴力事件,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且 係處於急迫危險之情況,本院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暫 時保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而聲請人聲請遠離令部分 ,家事聲請狀上記載應遠離「彰化縣○○鄉○○街00巷00號以東 」,此遠離範圍並不特定,且涵蓋過廣,故此部分暫不核發 。至聲請人聲請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0款有關相 對人應完成處遇計畫之暫時保護令,則非暫時保護令可核發 之內容,應待審理通常保護令案件後,再為准駁之諭知。 五、本院將繼續進行通常保護令事件之審理程序。聲請人或相對 人若對本院所核發之暫時保護令有不服,或有不同意見,得 於本院審理通常保護令之期間,隨時以書狀向本院提出陳述 ,且得於審理程序自行偕同證人到庭證述,或提出有利於己 之證據以供調查。又相對人如有違反本保護令內容之行為,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規定,為違反保護令罪,可處3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附 此敘明。 六、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6條第1項、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裁定自核發時起生效,於聲請人撤回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法院 審理終結核發通常保護令或駁回聲請時,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5-02-14

CHDV-114-暫家護-62-20250214-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護字第93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通常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子。於民國114年1月4日2 2時許在彰化縣○○市○○街000號兩造住處內,相對人酒後到聲 請人房間內咆嘯,指責聲請人未經相對人同意就移置他的物 品,在聲請人解釋過程中,相對人徒手揮向聲請人,並控制 聲請人雙手,聲請人有立即反抗保護自己,但相對人在控制 聲請人雙手時,還自已持聲請人的手去攻擊他自己(聲請人 當時手上有拿按摩棒),相對人把聲請人的手捏到淤青,相 對人抓住聲請人的雙手把我推到床邊,聲請人就趴在地上了 。聲請人擔心自身安全且希望相對人搬家,才聲請保護令。 相對人對於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 ,且足認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虞, 為此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 第1、2、4款內容之保護令等情。 二、相對人答辯略以:  ㈠他說的並非事實,我那天有喝酒,好像喝威士忌,喝一杯而 已。那天我沒有要打他,而且我182公分,85公斤,他65歲 ,我要打她為什麼是我去驗傷,她平常如果發生口角,就會 歇斯底里,作勢拿身邊所有東西,棍子、水果刀,我兒子有 看過棍子,我老婆有看過水果刀。那天是我進去跟她說我們 的東西自己整理,不要動到我們的東西,她看到什麼就會拿 去丟拿去藏。那天口角確實是因為她去搬樓梯間的三箱東西 ,而且我們東西都是放在樓梯的置物空間裝箱放好的。  ㈡那天她拿棍子,即她講的木製按摩棒,她作勢要打我,我下 意識去擋,結果揮到我的頭,我的手抓住木製按摩棒後也不 敢放開,我沒放開她也沒有辦法動,她一口就咬上來。拉扯 間她的棍子揮到我的頭、手指。我根本沒有對我媽媽有家暴 。  ㈢未來我會考慮搬出去,我現在都焦慮憂鬱要看醫生,要吃安 眠藥、抗焦慮的藥。我沒有騷擾她,只要忤逆她,她就會說 我不孝。從我爸爸過世後十幾年,都是我在照顧她,她有眩 暈症,我也曾經揹她下樓帶她就醫,照顧她,太太也跟我一 樣輪流請假照顧她。因為我大哥搬回來,我們平常做牛做馬 ,久久回來帶一瓶牛奶回來的人就是孝子,媽媽生活上也是 處處針對我們這一家,碗沒有洗算我的,我哥哥沒有洗,媽 媽說我洗就好,倒垃圾、掃地、拖地我哥哥都不用洗,我有 分擔家務,但是沒有做到媽媽就會講。我太太不跟聲請人講 話是因為聲請人言語上會攻擊我太太的家人,因為我岳父滿 早就過世了。 三、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通常保護令,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是通常保護令之核發以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 有核發通常保護令之必要者,始得核發。所謂有家庭暴力之 事實,係指相對人曾對於被害人實施家庭暴力行為而言。所 謂有核發通常保護令之必要,係指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 實施家庭暴力行為之虞而言。次按,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就 保護令之舉證責任未有規定,是關於通常保護令之舉證責任 ,自應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0條第1項準用家事事件法準用 非訟事件法再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之規定,由主張 該有利於己事實之當事人負舉證責任,亦即聲請人聲請核發 通常保護令,必須證明有正當、合理之理由足認已發生家庭 暴力事件,且被害人有繼續受相對人虐待、威嚇、傷害或其 他身體上、精神及經濟上不法侵害之危險,如不核發保護令 ,將導致無法回復之損害者,始可核發保護令,倘聲請人無 法提出合理事證證明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且被害人有受「 繼續」侵害或加害之危險,則無異以保護令為限制他人權利 及自由之手段,自不應予以核發保護令。家庭成員間因互毆 或他方同具可歸責性之「偶發」衝突事故,致發生「一時」 性之家庭暴力事實,或因可歸責於被害人之事由,致加害人 出於過當之反應而為一時性之身體上或精神上不法侵害行為 。如該偶發情事之情節尚屬「輕微」,難認為家庭成員有繼 續受家庭暴力行為之危險時,自無依家庭暴力防治法核發通 常保護令之必要。蓋上開無繼續受家庭暴力行為之危險之「 偶發性」、「一時性」家庭暴力行為,並非屬家庭暴力防治 法所欲規範之範疇(最高法院94年度台抗字第729號、93年 度台抗字第951號、92年度台抗字第626號、91年度台抗字第 434號民事裁定參照)。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其與相對人係母子關係,其遭相對人實施 上開家庭暴力行為等情,固據其提出警詢筆錄、家庭暴力通 報表、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及個人戶籍資料等件為憑。惟查 警詢筆錄、家庭暴力通報表、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均係聲 請人單方指述所製作,而個人戶籍資料僅能證明兩造間之親 屬關係,而聲請人主張其受有相對人前揭暴力侵害行為,並 未檢附具體事證以實其說。而相對人則否認有家暴,並有傳 喚證人即相對人之妻○○○到庭結證:「(問:114年1月4日晚 上七點,聲請人跟相對人是否有發生口角衝突?)有。因為 婆婆一直叫我們整理東西,我們東西整理好,放在二樓樓梯 口,我婆婆就去動我們的東西,我請我老公跟婆婆溝通。不 管我們東西放在樓梯口還是放在其他地方,婆婆都會叫我們 移開。我請我先生跟婆婆溝通不要動我們的東西,因為這種 事情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婆婆經常動我們的東西及丟我們的 東西,只要她看了不高興就會隨意丟掉,快過年她叫我們整 理,我們已經整理好了,只是先放在樓梯口。(問:後來怎 麼了?)先生跟婆婆溝通,聲音很大,我進去看到婆婆拿棍 子打我先生,她們兩個在拉扯,我把她們架開。婆婆說了很 多話,反正就是說我們不禮貌,她說要社會局來做調解,後 來我看到我先生身上有傷,婆婆沒有受傷。我看到的是我婆 婆動手打我老公,我老公沒有打我婆婆,我老公都沒有反擊 。(問:婆婆有倒在地上嗎?)沒有,她站得好好的,她還直 接跟我說她會去法院怎樣怎樣,去警察局怎樣,口氣還是很 兇,隔天還對我們很兇,說要去社會局、警局報案。(相對 人問:之前發生衝突時,有無看到聲請人拿水果刀對我揮舞 ?)有。(問:那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我大伯搬回來那時候 ,大伯搬回來時有過一次大衝突,那次婆婆也是要打我先生 ,一樣也是拿木棍,是因為小孩的關係,因為大伯請我的小 孩搬東西,我小孩有去搬,來來回回好幾次,但是有差一個 櫃子沒有搬到,後來我小孩有衣服放在婆婆房間,進婆婆房 間要拿衣服,婆婆就一直罵我小孩說為什麼沒有幫忙搬完東 西,說伯父對他那麼好,常常買東西給他吃,後來我心疼孩 子,請先生去婆婆溝通,婆婆不開心就拿棍子追出來,這是 大伯剛搬回來那年。之後有一次,也是發生口角衝突,婆婆 就拿水果刀作勢要砍我先生。」等語,此有本院114年2月10 日訊問筆錄在卷。 五、本院審酌兩造陳述事發之經過及上開事證,並參酌相對人對 聲請人提出保護令聲請之案卷資料(本院114年度家護字第1 37號),認相對人係正值壯年、身材壯碩之男性,聲請人為 年滿65歲、身材矮小之女性,若相對人真的要毆打或對聲請 人施暴,聲請人身上不可能沒有受傷。再者聲請人陳述拉扯 過程中,相對人推聲請人,導致聲請人趴在地上,此亦為相 對人否認。本件聲請人未提出任何事證證明相對人確實有對 其實施肢體暴力行為,反而是相對人在此次衝突中受有「1. 左側拇指擦傷2.左側前臂挫傷3.頭皮鈍傷4.腦震盪」等傷害 (見相對人於本院113年度家護字第137號提出之驗傷診斷書 ),顯見事發經過應係相對人所述較為可信,即聲請人拿木 製按摩棒毆打相對人,相對人以手抓住聲請人、制止聲請人 繼續毆打相對人,過程中聲請人還咬相對人等情較為可採。 況依聲請人陳述相對人受傷後還拿驗傷診斷書至聲請人房間 表明將提告保護令,聲請人於翌日亦至警局對相對人提告保 護令,若聲請人確有受傷,為何沒去驗傷或提供警方受傷照 片,此顯與常理有違,聲請人主張其受相對人實施家庭暴力 、手有瘀青,尚難遽予採信。況聲請人於警詢時亦陳述:相 對人沒有對聲請人家暴過,只有昨天(4日)而已等語,亦足 以認定相對人平日並非有暴力傾向,或對聲請人有繼續為不 法侵害之虞,或如不予核發保護令,將無法立即防止相對人 之侵害性行為,而導致無法恢復之傷害。是本件聲請人並未 舉證證明其確實受相對人對其實施家庭暴力行為,且無法證 明其有再受暴力之虞,本件聲請核與家庭暴力防治法旨在防 止繼續受家庭暴力之情有間,自無核發保護令之必要。從而 ,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不服者,須於收受本裁定之翌日起10日內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子惠

2025-02-13

CHDV-114-家護-93-20250213-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4年度家護字第137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通常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 三、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一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母,於民國114年1月4日1 9時許在彰化縣○○市○○街000號兩造住處內,因相對人常亂移 動聲請人夫妻之物品,經聲請人與相對人溝通未果,兩造發 生口角,相對人就拿一根木棍作勢要打聲請人,聲請人欲奪 下木棍拉扯中有打到聲請人頭部,之後拉扯中,相對人有咬 聲請人左手臂,聲請人的手與頭部皆有受傷。相對人已對聲 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人 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為此依家庭暴 力防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款內容 之保護令等情。 二、相對人答辯略以:  ㈠他要打我,我拿的不是木棍是木製按摩棒要抵制,他雙手抓   住我,我沒有辦法撥開,所以我咬住他,但是我只是輕輕咬   ,我有控制力量,否則他的肉會被我咬下來。他就把我雙手   抓住把我揮推出去害我摔在地上。如果兒子沒有來忤逆我,   我怎麼可能會這樣。他的東西都裝箱子上面寫請勿動,堆在   二樓到三樓的樓梯間,我要上樓拜拜,我覺得出入不方便,   我把他的箱子搬到三樓儲藏室放,說這樣比較好出入,結果   他喝酒之後就到我房間責罵我,說我動他的東西,他就要撥   我,我就拿按摩棒要抵制他,是他自己拿按摩棒打他自己。  ㈡當天我沒有報警,是他1月4日去申請診斷書回來又去我房間   說我打他,他一定要告我,又來我房間耀武揚威,我才1月5   日去派出所聲請保護令。  三、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於警詢及本院訊問 時陳述明確,並提出家庭暴力通報表、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 、個人戶籍資料、員榮醫院診斷證明書影本、傷勢照片4張 等件為證。而相對人則稱其有拿木製按摩棒出來要抵制聲請 人,且有輕輕咬聲請人,但是聲請人自己拿按摩棒打他自己 等情。本院審酌上開證據、兩造陳述及本院另案114年度家 護字第93號中證人即聲請人之妻○○○之證述,認兩造確有發 生拉扯衝突,且相對人有咬聲請人、打聲請人,聲請人主張 其遭受相對人實施家庭暴力行為,且有再受家庭暴力之危險 等情,確有所據,堪信為真實。 五、本件因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家庭暴力不法侵害行為, 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本院參 酌兩造陳述之內容,以及聲請人遭受家庭暴力之程度,認為 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保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5-02-13

CHDV-114-家護-137-20250213-1

監宣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657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關 係 人 ○○○ ○○○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民國00年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號碼:Z000000000號 )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民國00年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號碼:Z000000000號 )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民國00年0月0日生、國民身分證號碼:Z000000000號 )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媳,因相對人患有失智症 ,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 之效果。爰依民法第14條、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事事件 法第164條之規定,請求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為此請求選 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並指定關係人即相對人之夫○○ ○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 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 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 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 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 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 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 (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 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 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 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 ,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 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再按監護宣 告之裁定,於裁定送達或當庭告知法院選定之監護人時發生 效力;監護宣告裁定經廢棄確定前,監護人所為之行為,不 失其效力,家事事件法第169條第1項、第170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事實,有同意書、親屬系統表、戶籍 謄本、身心障礙證明等件為證,且經本院於鑑定人即衛生福 利部彰化醫院蕭銘鴻醫師前實施鑑定,前開鑑定醫師所為之 鑑定意見認:「精神狀態:(1)意識/溝通性:可簡單表示意 見,有時會答非所問。有時只記得舊名字,但有時可記得現 在的姓名;無法回答自己的生日或歲數。(2)記憶力:立即 記憶、短期記憶皆明顯受損,難複誦問題。(3)定向力:有 時認得案媳婦,但有時又認不出來,也認不出案孫;但不知 時間、地點。(4)計算能力:可簡單的算數。(5)理解・判斷 力:不認得部分生活常見之物。抽象思考受損,難聽懂俚語 或是類比事物。判斷力差,難回答假設性問題,也無法分辨 明顯的詐騙。(6)現在性格特徵:退化。(7)其他(氣氛,感 情狀態,幻覺,妄想・異常行動等):活動力低。(8)智能檢 查,心理學檢查:退化。」、「有關判斷能力判定之意見: 不能管理處分自己財產。判定的根據:依○○○女士目前心智 狀況,只能以簡短回答,但有時會答非所問,且難以理解複 雜的事。因失智症導致認知功能嚴重缺損,無法獨立完成基 本生理需求。因認知功能缺損以致金錢、數字、是非對錯等 概念嚴重缺損,是故,亦無法管理與處置個人事務。」、「 回復可能性說明:回復可能性低。」、「鑑定判定:(1)基 於受鑑定人有失智症,其程度達中度至重度,不能管理處分 自己的財產,回復之可能性低。⑵失智症之程度,可為監護 宣告。」等情,有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114年2月6日彰醫精 字第1143600071號函暨成年監護鑑定書一份在卷可稽。故聲 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 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四、本件相對人既經監護宣告,業如前述,揆諸前揭規定,自應 為其選定監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查聲請人及 關係人○○○分別為相對人之媳婦、丈夫,堪認該2人均能盡力 維護相對人之權益,且相對人之子○○○、夫○○○均同意由聲請 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由關係人○○○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等情,有本院訊問筆錄供參,並提出同意書、戶籍謄 本、診斷書等件為證。本院審酌上情認聲請人及關係人○○○ 應與相對人關係非常密切,由渠等分別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裁 定如主文第2、3項所示。 五、末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之規定 ,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產 ,應會同關係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於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 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併此指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2025-02-12

CHDV-113-監宣-657-20250212-1

家訴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訴聲字第2號 聲 請 人 ○○○ 上列聲請人代位○○○與相對人○○○、○○○間代位請求分割遺產事件 (本院113年度家繼簡字第43號),聲請人聲請許可訴訟繫屬事 實登記,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經審理後略以:被代位人○○○迄今尚積欠聲請人新 臺幣30萬元,聲請人業已向本院提起代位分割遺產之訴訟, 現由本院以113年度家繼簡字第43號(下稱本案訴訟)審理中 。聲請人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准就附表所 示之遺產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等語。 二、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民 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定有明文。法院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 事實之登記,以原告之訴訟標的係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 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為限。 次按因繼承、強制執行、徵收、法院之判決或其他非因法律 行為,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物權者,應經登記,始得處分 其物權,民法第759條並有明文。所謂判決,係僅指依其宣 告足生物權法上取得某不動產物權效果之力,恆有拘束第三 人之必要,而對於當事人以外之一切第三人亦有效力者而言 ,惟形成判決(例如分割共有物判決)始足當之,不包含其 他判決在內。又共有物之分割,經分割形成判決確定者,即 生共有關係終止及各自取得分得部分所有權之效力。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起訴請求代位分割遺產,訴訟標的既為分 割共有物之形成權,依上開規定及說明,該事件判決無待登 記即發生效力,核與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所定其權利或 標的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有別。且 不動產未經分割前係繼承人公同共有,非經全體共有人同意 ,不得處分,自不生第三人善意取得之情形。況本件被繼承 人之遺產尚有部分不動產(彰化縣○○鎮○○段000000000地號 土地)仍未辦理繼承登記(仍登記在被繼承人名下),且原 告未以被繼承人全部遺產為分割標的,原告本案請求尚有未 合。從而,聲請人聲請准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於法不合 ,應予駁回,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表 編號 遺產名稱(土地) 1 彰化縣○○鎮○○段段000000000地號

2025-02-12

CHDV-113-家訴聲-2-202502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