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秉暉

共找到 195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384號 原 告 誠諺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柏華 訴訟代理人 陳柏愷律師 被 告 好神數位行即洪培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 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 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又獨資經營之商號既非法人,又非非法人團體,於 實體法上無權利能力,於訴訟法上亦無當事人能力,以獨資 商號名義所為法律行為或訴訟行為,實係獨資經營者個人所 為,司法實務乃將獨資經營者與獨資商號視為一體(最高法 院42年台抗字第12號、43年台上字第601號、44年台上字第2 71號裁判意旨參照)。 二、本件被告好神數位行即洪培瑋為獨資經營之商號,此有本院 職權查調之e化商工Web IR系統查詢資料可稽。被告既非法 人,又非非法人團體,於實體法上無權利能力,依前揭說明 ,商號及負責人為一權利主體,故本件原告對被告好神數位 行即洪培瑋提起民事訴訟,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 應由洪培瑋之住所地法院管轄。本件被告住所地在高雄市前 鎮區,此有本院職權查調之被告個人戶籍資料可憑,被告復 於民國114年2月24日具狀陳報其實際居住地位在高雄市前鎮 區,經核與上開戶籍資料相符,依上開規定應由臺灣高雄地 方法院管轄。至原告起訴狀所載之臺中市北屯區,係好神數 位行之登記地址,依上開說明難認被告之住所位於本院轄區 。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尚有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 移送於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王怡菁                   法 官 林秉暉                   法 官 謝佳諮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峻偉

2025-03-21

TCDV-113-訴-3384-202503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82號 原 告 李家福 被 告 燕國天地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周文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不存在事件,原告起訴 未據繳納裁判費。查原告訴之聲明乃請求「確認被告民國111年1 1月12日召開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議題三:因應110年度訴字第 1344號、110聲字952、954號判決致社區遭凍結212萬元之解決方 案決議案、議題四:甲至己棟通道防火門工程決議案之決議不存 在」,其訴訟標的應屬財產權訴訟,惟其於本件訴訟可得受之客 觀利益乃無從衡量,當屬訴訟標的價額不能核定之情形,爰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之規定,以同法第466 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 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10分之1 定之,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 新臺幣(下同)165 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0,805元。茲依民 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5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秉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舜民

2025-03-21

TCDV-114-補-682-202503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87號 抗 告 人 王柔楨 相 對 人 張盛銓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7日 本院民事簡易庭司法事務官114年度司票字第275號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人抗告意旨略以:   抗告人與相對人間並無債務關係,附表所示本票(下合稱系 爭本票)為偽造、變造,抗告人已提起債權不存在之訴。且 相對人並未依票據法規定向抗告人提示系爭本票,僅於民國 113年7月24日以不明人士之行動電話,向抗告人之舅舅以簡 訊方式傳送如附表所示編號2之本票,聲稱抗告人欠其款項 ,然自始至終未出現過附表所示編號1之本票。爰提起本件 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次按本票既載明免除作 成拒絕證書,則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 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且本票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 定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聲請法院裁定准予強制執行, 係屬非訟事件,對於此項聲請所為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 ,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又發票人 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 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 22號民事裁判要旨參照)。基上以言,執票人已表明於何時 提示本票,則形式上認已合法行使票據權利,倘事實上未提 示,則應由發票人舉證證明執票人未提示。又執票人不於本 法所定期限內為行使或保全本票上權利之行為者,對於前手 喪失追索權,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104條第1項固有明 定,惟本票發票人所負責任,與匯票承兌人同,同法第121 條亦有明文。故本票發票人所負付款責任,係第一次之絕對 責任,執票人縱令不於付款提示期間內為付款之提示,發票 人仍不免其付款之責(司法院(73)廳民一字第500號、第5 74號研究意見參照)。 三、經查:  ㈠系爭本票既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依前開說明,相對 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 據,且抗告人並未舉證證明相對人未對其提示系爭本票。況 抗告人為系爭本票之發票人,其所負責任與匯票承兌人同, 縱相對人未於付款提示期間內為付款之提示,依上開說明, 抗告人仍不免其付款之責。綜上,抗告人既未證明相對人未 對其提示系爭本票,則相對人聲請就系爭本票對抗告人裁定 准許強制執行,自有理由,從而,抗告人請求廢棄原裁定,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㈡至於抗告人所辯其並未積欠相對人任何債務,系爭本票係偽 造、變造等語,尚非於本件非訟事件程序所得審究,抗告人 前開主張縱使為真,亦屬實體事項之爭執,揆諸上開說明, 抗告人應另行提起確認訴訟以謀救濟,殊無於本件非訟程序 爭執之餘地。從而,抗告人仍執前詞提起本件抗告,亦無理 由。 四、綜上,原裁定就系爭本票形式上之要件予以審查後,許可相   對人所為強制執行之聲請,於法尚無違誤。抗告人所執前詞   ,自應由其另依訴訟程序以資解決,殊無於本件裁定程序中 為此爭執之餘地。從而,本件抗告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又對於非訟事件,依法應由關係人負擔費用者,法院裁定命   關係人負擔時,應一併確定其數額,非訟事件法第24 條第1   項定有明文,爰依法確定本件抗告程序費用額如主文第2 項   所示。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 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秉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僅得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以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附繕本一份及繳 納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經本院許可後始可再抗告, 前項許可以原裁定所涉及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者為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舜民                                   本票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六計算 114年度抗字第87號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備考 1 113年4月1日 5萬元 未記載 113年7月1日 TH03124 2 113年5月25日 26萬元 未記載 113年7月1日 TH009760

2025-03-21

TCDV-114-抗-87-202503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金字第122號 原 告 吳仁鐃 上列原告與被告魏珊妮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 其他要件,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 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繳足裁判費,嗣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5日 裁定限期命原告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裁判費,該裁定 已於114年2月27日送達生效,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然 原告迄未補正上開裁判費,復有本院民事科答詢表、多元化 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繳費資料明細存卷足證,其訴不能 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至原告起訴狀雖提及被告涉犯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284號洗 錢防制法刑事案件等語,然依該刑事判決所載,被告所涉為 刑法第30條第1項、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及刑 法第30條第1項、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幫助一般洗錢罪 ,尚非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1款規定所稱「詐欺犯 罪」之行為人,是本件並無同條例第54條第1項前段暫免納 訴訟費用規定之適用,附此敘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秉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舜民

2025-03-21

TCDV-114-金-122-20250321-1

聲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19號 異 議 人 呂萬鑫 上列異議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20日本院114年度聲再字第19 號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除別有規定外,不得抗告, 民事訴訟法第483條定有明文。又對於不得抗告之裁定,須 符合得提出異議之例外規定,異議始為合法,此觀民事訴訟 法第484條至第486條規定自明。  二、經查,異議人對於本院114年度聲再字第19號命補繳裁判費 之裁定提出異議,而該補費裁定屬於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 裁定,不得抗告,亦無從依同法第484條第1項但書、第485 條第1項但書、第486條第2項但書規定提出異議,從而,本 件異議,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王怡菁                   法 官 林秉暉                   法 官 林依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游語涵

2025-03-20

TCDV-114-聲再-19-20250320-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金字第432號 原 告 魏芷汝 上列原告與被告黃歆晏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 納裁判費。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33萬元,原告 應繳納第一審裁判費14,167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 書,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原告之訴。原告固主張其遭詐騙後款項匯入本件被告帳 戶,然被告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 財罪及刑法第30條第1項、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幫助一般洗 錢罪,有原告提出之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3140號刑事判決可參 ,是被告顯非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所稱「詐欺犯罪」之行為人 甚明,本件自無同條例第54條第1項前段所定,暫免繳納訴訟費 用規定之適用,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秉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黃舜民

2025-03-20

TCDV-113-金-432-2025032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2168號 原 告 柯朱雙 訴訟代理人 游雅玲律師 被 告 聚佳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建甫 訴訟代理人 張智翔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契約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 年2 月25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萬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29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5,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3萬元為原告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主張: 一、被告前於民國109年1月22日施作「聚佳梧棲段一期大樓新建 工程(建照號碼為108中都建第 02421 號建造執造)」(下 稱新建大樓工程),然於工程期間,因施工不當,疏於注意 鄰近房屋之安全,並為必要之安全措施,造成原告所有門牌 號碼臺中市○○區○○○路000號之建物(下稱系爭建物)受有損 害,經原告向臺中市都市發展局陳情後,依臺中市都市發展 局建議,委請臺中市土木技師公會於111年9月23日為施工損 鄰鑑定報告(下稱系爭鑑定報告)。嗣後依據系爭鑑定報告 所示損害及修復項目表,被告於111年10月24日與原告就前 揭新建大樓工程糾紛乙事達成和解並簽立和解書(下稱系爭 和解書),被告同意就原告所有系爭建物受有損害部分進行 修繕等事宜,並約定應於111年11月30日前完成修繕內容。 詎料,被告僅修復屋頂屋瓦、3 樓神明廳天花板等二處,其 餘系爭鑑定報告所示損害項目或和解書所示項目,迄今已逾 7個月仍未依約完成所有之修繕內容,且經原告多次聯繫, 被告均置之不理,致原告產生系爭建物損害擴大、原告日常 生活情緒、身體日漸衰弱、影響健康等損害。 二、原告依據系爭和解書契約第1條規定、民法第227條第1、2項 、第229條第1項、第231條、第184條第2項、第794條規定等 ,請求被告依系爭和解書、系爭鑑定報告所示項目,及因遲 延期間所生其他損害,分別賠償原告修繕費用196,169元、 回復系爭建物原狀費用103,831元、系爭建物價值減損費用1 5萬元。另依民法第227-1 條、第195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 原告精神慰撫金10萬元。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55萬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 之5計算利息。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貳、被告則以:   本件原告起訴後,兩造於112年12月21日共同在原告所有之 系爭建物進行勘查、確定修繕位置及修繕方式,嗣修復方式 進行修改後,原告於113年1月26日就卷附陳證2所示圖說及 修復方式同意、簽名,回傳予被告,被告亦表示同意,此外 ,兩造並同意保固期間為6個月,由被告依卷附陳證2所示圖 說修繕範圍及修復方式,進行系爭建物之修繕,故兩造間就 本件訴訟糾紛已成立新的和解契約。今被告已依新的和解契 約修繕系爭建物完畢,有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後之照片可 憑,除本件訴訟審理過程中兩造合意由被告賠償原告之3萬 元外,原告不得再向被告為其他請求等語,資為抗辯。並聲 明:原告之訴駁回。 叁、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所謂和解者,謂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之契約,民法第736條定有明文。亦即,締約雙方約定相互讓步,各自捨棄權利或負擔義務,以求解決紛爭。  ㈠查被告前於109年1月22日施作新建大樓工程,然於工程期間 ,因施工不當,疏於注意鄰近房屋之安全,並為必要之安全 措施,造成原告所有之系爭建物受有損害,經臺中市土木技 師公會於111年9月23日為施工損鄰系爭鑑定報告,被告於11 1年10月24日與原告就前揭新建大樓工程糾紛乙事,依據系 爭鑑定報告所示損害及修復項目表達成和解,並簽立系爭和 解書,被告同意就原告所有系爭建物受有損害部分進行修繕 等事宜,並約定應於111年11月30日前完成修繕內容等情, 有系爭鑑定報告及系爭和解書修繕項目比對表、系爭建物所 有權狀、系爭鑑定報告、系爭和解書、被告公司資料等件在 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9-79、101、102頁),兩造並不爭執 (見本院卷第210頁),堪認屬實。  ㈡原告主張:迄原告起訴時,被告尚未依約完成前揭系爭和解 書所載所有之修繕內容等語;被告則以:應是兩造對於應鋪 設PU防水層的位置有出入等語答辯(見本院卷第210頁)。 嗣兩造基於相互讓步、試行和解之合意,於本件訴訟進行中 之112年12月21日,共同在原告所有之系爭建物進行勘查、 確定修繕位置及修繕方式,嗣修復方式進行修改後,原告於 113年1月26日就卷附陳證2所示圖說及修復方式表示同意、 簽名,回傳予被告,被告亦表示同意,且雙方約定保固期間 為6個月,被告於113年3月11日前,已至原告家中進行施作 等節,有原告113年1月29日民事陳報狀、原告簽名回傳圖說 、兩造訴訟代理人間之電子郵件、原告113年3月11日民事陳 報狀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215-224、227頁),兩造並不爭 執(見本院卷第241-259頁),堪信兩造間就本件訴訟紛爭 ,確實已有另行約定,達成「由被告依卷附陳證2所示圖說 及修復方式進行施作、保固期6個月,一旦施作完成即達成 和解」之共識,並以此新和解契約,取代系爭和解書(舊約 )之約定。 二、次按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經他造於準備書狀內或言詞辯論時 或在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前自認者,無庸舉證,民事訴訟法 第279條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自認,係指不負舉證責任之當 事人一造,就負舉證責任之他造主張之不利於己事實,予以 承認或不爭執者而言(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164號判 決意旨參照)。另當事人於訴訟上所為之自認,於辯論主義 所行之範圍內有拘束當事人及法院之效力,法院應認其自認 之事實為真,以之為裁判之基礎,在未經自認人合法撤銷其 自認前,法院不得為與自認之事實相反之認定(最高法院11 3年度台上字第389號判決意旨參照)。  ㈠查被告就兩造於本件訴訟中合意約定被告應修繕之項目(見 本院卷第279-286頁),被告均已完成修繕一情,已提出修 繕歷程、施工前後照片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287-295頁) ,原告並未爭執(見本院卷第305、306頁),是堪認被告業 已完成兩造間最新和解契約內容中,關於履行系爭建物修繕 義務之部分,原告不得就此再為本件相關之請求。今原告雖 不願履行當初本件訴訟進行中,兩造間最新和解契約之約定 ,猶於被告完成本件訴訟中合意約定被告應修繕之項目後, 請求被告給付系爭建物相關之修繕費、回復原狀回復原狀費 、價值減損費等,然不影響當初雙方已為新和解契約之效力 ,蓋原告係非毫無社會智識經驗之成年人,簽立卷附陳證2 之圖說文件時,亦無證據足認遭受詐欺、脅迫,應認兩造間 於訴訟中所為如卷附陳證2所示修繕內容、修繕方法之新和 解契約確實生效無誤。  ㈡至被告自承,本件訴訟審理過程中,兩造間曾合意被告應給 付原告賠償金3萬元,被告亦願意給付3萬元予原告一節(見 本院卷第305頁),此雖與113年1月18日原告訴訟代理人傳 予被告訴訟代理人之電子郵件內容「36,000元」賠償金(見 本院卷第223頁)略有不符,然因原告於114年2月25日庭期 時,就「被告業已完成本件訴訟中兩造合意約定被告應修繕 之項目」,及「兩造合意由被告賠償原告3萬元」,均未爭 執(見本院卷第305頁),是足徵兩造間於113年1月電子郵 件往返之後,應有另行改成立被告需給付原告3萬元作為賠 償之約定。復參以原告於起訴後之112年8月29日至112年9月 19日間,曾因適應障礙症合併焦慮情緒,前往明德醫院就醫 ,有診斷證明書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197頁),被告並未 爭執(見本院卷第209-211、241-242、271-273、305、306 頁),原告確實受有損害,本件以3萬元作為被告應依約賠 償予原告之數額,核屬妥適,蓋揆諸前揭最高法院之實務見 解,法院亦不得為與原告自認事實相反之認定至明。 肆、綜上,原告依兩造間之最新約定,請求被告給付3萬元,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伍、本判決所命被告給付之金額未逾50萬元,爰依職權宣告該部 分得假執行;原告敗訴部分假執行之聲請失其依據,應予駁 回;另依職權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被告供擔保後免為假 執行。 陸、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核與判決結果無影響,毋庸再予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柒、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秉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黃舜民

2025-03-20

TCDV-112-訴-2168-2025032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3號 聲 請 人 乙○○ 丙○○ 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強制執行,聲請人聲請未據繳納裁判費。按法 院管轄之非訟事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適用本法之規定。因財 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為新臺幣(下同)100 萬元以上未滿1,000萬元者,徵收2,000元費用。非訟事件法第1 條、第1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性質 上屬非訟事件,聲請人請求停止執行之訴訟標的金額為1,266,49 3元,自應依前揭非訟事件法規定,徵收聲請費用2,000元。茲依 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裁定送達後5日內 補繳,逾期不繳,即裁定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秉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黃舜民

2025-03-19

TCDV-114-聲-33-20250319-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宣告破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破字第2號 聲 請 人 信春砂石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康宏達 代 理 人 游聖佳律師 陳君屏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破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500元。   理 由 一、破產事件性質上屬非訟事件,應依非訟事件法第13條規定, 按構成破產財團之財產價額計徵裁判費。非訟事件之聲請, 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非訟事件法第30條 之1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未據繳納裁判費,依其民事聲請宣告破產 狀之主張及所附財產相關資料所示,構成破產財團之資產總 額應未滿新臺幣(下同)10萬元,應徵裁判費500元,茲命 聲請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即駁回其聲 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秉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黃舜民

2025-03-19

TCDV-114-破-2-20250319-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322號 原 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訴訟代理人 莊凱婷 被 告 楊政勳即初衷烘培行 楊勝全 陳紘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952,675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9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2.295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13 年11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內,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 ,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 被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2,904,943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 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2.295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 13年11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內,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 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等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等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 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楊政勳即初衷烘培行以被告楊勝全、陳紘雋為連帶保證 人,於民國112年7月13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00萬 元,借款期間自112年7月19日起至118年7月19日止,利率引 用指標為依中華郵政2年期定儲機動利率(現為1.72%),按 指標利率加0.575%機動計息(即1.72%+0.575%=2.295%), 嗣遇所依利率調整時,即隨同調整。惟當借款到期或視為全 部到期未立即償還時,按約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逾期償還 本金或利息時,按借款總餘額,自應償還日起,逾期6個月 內,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 計算之違約金。詎被告等僅還款至113年10月,依授信約定 書第16條約定,被告等已喪失期限利益,全部借款視同到期 ,迄今尚欠本金952,675元,及自113年10月19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2.295%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11月20日起 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内,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 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㈡被告楊政勳即初衷烘培行以被告楊勝全、陳紘雋為連帶保證 人,於112年7月13日向原告借款300萬元,借款期間自112年 7月19日起至118年7月19日止,利率引用指標為依中華郵政2 年期定儲機動利率(現為1.72%),按指標利率加0.575%機 動計息(即1.72%+0.575%=2.295%),嗣遇所依利率調整時 ,即隨同調整。惟當借款到期或視為全部到期未立即償還時 ,按約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逾期償還本金或利息時,按借 款總餘額,自應償還日起,逾期6個月內,按上開利率10%, 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詎被告 等僅還款至113年10月,依授信約定書第16條約定,被告等 已喪失期限利益,全部借款視同到期,迄今尚欠本金2,904, 943元,及自113年10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9 5%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11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 月内,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 計算之違約金。   ㈢被告楊勝全、陳紘雋為本件上開借款之連帶保證人,應負連 帶清償之責。為此,爰依兩造間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 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等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 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 同自認。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 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前段、第3 項前段定有明文。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據其提出兩造間之 貸款契約書、授信約定書、電腦連線查詢單、經濟部商工登 記查詢資料、戶籍謄本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49頁), 被告等均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 場,亦均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前揭規定,對於上開事實 視同自認,堪認原告主張為真實  ㈡次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 ,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第250 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保證 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 者而言,此就民法第272條第1項規定連帶債務之文義參照觀 之甚明。故連帶保證與普通保證不同,縱使無民法第746條 所揭之情形,亦不得主張同法第745條關於檢索抗辯之權利 (最高法院45年度台上字第1426號判決意旨參照)。被告楊 政勳即初衷烘培行向原告借款未依約清償,經全部視為到期 ,尚積欠如主文第1、2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迄未清 償,被告楊勝全、陳紘雋為前開借款之連帶保證人,揆諸上 開說明,自應負連帶清償責任。 四、綜上,原告依消費借貸、連帶保證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等連 帶給付如主文第1、2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結果   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秉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黃舜民

2025-03-18

TCDV-114-訴-322-202503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