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金洲

共找到 124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56號 抗 告 人 鄭名珍 相 對 人 吳炳圻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間因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11月13日本院民事庭司法事務官所為之裁定(113年度司 票字第9710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前開規   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性質上係屬非訟   事件,此項聲請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就   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並無確定實體   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   時,應由發票人另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院57年 台抗字第76號、56年台抗字第714號裁判意旨參照)。 二、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0年11月1 0日簽發,票號WG0000000號,免除作成拒絕證書面額新臺幣 (下同)50,000元,到期日為未載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 票),詎相對人提示後,尚有50,000元及自113年10月1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尚未獲清償 ,為此提出系爭本票,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三、本件抗告人未附理由提起抗告,僅聲明不服原裁定,將另狀   補提理由等語。 四、經查,相對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 爭本票(見原審卷第7頁)為據,而原裁定就系爭本票為形 式上之審查,認其已具備本票各項應記載事項,合於票據法 第120條規定,屬有效之本票,乃依同法第123條規定准許為 強制執行,核無不合。而抗告人於113年11月27日提起抗告 未具理由,且迄未補提理由供本院審究,本院審酌全意旨, 認原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於法並無違誤,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金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黃昱程

2025-03-07

TCDV-114-抗-56-2025030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5號 聲 請 人 周桂英 當事人間因返還房屋等事件,聲請人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六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但經判處死刑、無   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得於裁判確定後二年內   聲請。前項情形,依法令得不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   或攝影卷內文書者,法院得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 錄影內容。第一項情形,涉及國家機密者,法院得不予許可 或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涉及其他依法令應予保密 之事項者,法院得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前三項不 予許可或限制交付內容之裁定,得為抗告。民國104年7月1 日修正公布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前三條所   定法庭之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司   法院定之。修正同法第90條之3亦有明文。又司法院於104年   8月7日修正公布之「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   條規定: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   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 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前項聲請經法院裁定許可者 ,每張光碟應繳納費用新臺幣五十元。持有第一項法庭錄音 、錄影內容之人,就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 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是法院就交付法庭錄音錄影 光碟之聲請是否許可或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應依 前揭規定為之,合先敘明。 二、本件聲請人於114年2月6日具狀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其 聲請意旨略以:茲因背件與偽造文書刑事案件為佐證之用, 為維護個人權益,故申請112 年度訴字第 310號民事事件 於112年70月10日、112年8月28日庭期開庭內容,聲請交付 法庭錄音光碟等語。經查本院112年度訴字第310號民事事件 ,於112年9月25日所為之第一審判決,業於同年10月23確定 乙節,業經調取上開民事卷審閱無誤(見該卷第149頁所附 民事判決確定證明書),則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交付法庭錄 因光碟,除已逾上開法院組織法所規定之期間外,另亦未敘 明有何如前開所示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之法律上利益或必要之 理由,核與首揭規定之要件不合,是其聲請不能准許,爰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金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黃昱程

2025-03-03

TCDV-114-聲-45-20250303-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658號 上 訴 人 陳文章 被 上訴 人 向彩娥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7日 本院沙鹿簡易庭113年度沙簡字第587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提起上訴 ,並為訴之追加,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 如下:   主 文 一、上訴及追加之訴均駁回。 二、第二審及追加之訴之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部分:   上訴人於原審請求被上訴人給付新臺幣(下同)11萬元。經 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其不服,提起上訴,於本院追加 請求被上訴人應給付該11萬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民 國113年7月20日,見原審卷第25、27頁)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下稱系爭遲延利息),核於法 無不合(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6條第1項、第25 5條第1項第3款參照),應予准許。   乙、實體部分: 壹、上訴人主張: 一、訴外人即被上訴人配偶謝忠宮為伊之鄰居,其於110年9月27 日下午4時20分許,在臺中市○○區○○○路00號前,以「幹你娘 老雞掰」等語辱罵伊,經伊提出告訴後,經臺灣臺中地方檢 察署(下稱臺中地檢)檢察官提起公訴,復經鈞院以111年 度易字第141號(下稱141號)刑事判決判處謝忠宮犯公然侮 辱罪,處罰金7000元。嗣謝忠宮不服提起上訴,由臺灣高等 法院臺中分院(下稱臺中高分院)以111年度上易字第430號 (下稱430號)案件審理。詎被上訴人基於偽證之犯意,於 在430號案件111年7月12日上午10時30分許審理時,虛偽證 稱「謝忠宮並無公然侮辱上訴人」,企圖誤導臺中高分院做 出錯誤之判決,侵害伊於430號案件應獲得公平審判之訴訟 權(憲法第16條參照)及人格權,致伊受有身心痛苦之非財 產損害。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195條第1項前段),請求被上訴人給付11萬元及其法定 遲延利息。 二、原審就上訴人請求11萬元部分,為其敗訴之判決,其不服, 提起上訴,並於本院追加請求系爭遲延利息。上訴聲明為: 一、原判決廢棄。二、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1萬元。追加 之訴之聲明為:被上訴人應給付系爭遲延利息。   貳、被上訴人則以:上訴人對伊提出涉犯偽證罪嫌之告發,經臺 中地檢檢察官偵查後,業以111年度偵字第53005號(下稱53 005號)為不起訴處分,故伊並無不法侵害上訴人之權利, 上訴人對伊之侵權行為請求權自不存在。上訴人之上訴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等語置辯。並於本院聲明:上訴駁回。  參、得心證之理由: 一、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前揭時地,以偽虛之證述,不法侵 害其訴訟權與人格權云云,為被上訴人所否認。查:  ㈠謝忠宮對本院以141號刑事判決認其犯公然侮辱罪,處罰金70 00元不服,提起上訴後,被上訴人雖於430號案件為證述, 但其所為證述,業經臺中高分院審酌相關事證後,認屬個人 所為臆測或推論之詞,並不足據為謝忠宮有利之認定,而未 予採信,據以駁回謝忠宮之上訴等情,有原審調取430號案 件卷宗附卷可參,並有該刑事判決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0 5至111頁)。  ㈡準此,430號刑事判決僅認被上訴人所為證述,屬個人所為臆 測或推論之詞,並未認被上訴人所為證述,確屬虛偽。且被 上訴人所為證述,亦未經430號刑事判決所採納,而謝忠宮 之上訴復經臺中高分院駁回,足見上訴人上開主張,實無可 採。況被上訴人所為上開證述,經上訴人提出偽證罪告發後 ,復經臺中地檢檢察官偵查後,認其犯罪嫌疑不足,業以53 005號為不起訴處分,有該處分書在卷可參(見原審卷第36 至42頁),益徵上訴人上開主張,並無可取。  ㈢此外,上訴人復未就被上訴人有於前揭時地,以虛偽之證述 ,不法侵害其訴訟權與人格權之有利於己之事實,提出其他 相關有利之事證,供本院審酌,依舉證責任分配法則,自難 認其上開主張屬實。 二、綜上所述,上訴人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請求被上訴人給付11萬元, 為無理由,不應准許。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無不合 。上訴人提起上訴,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又上訴人於本院追加請求系爭遲延利息,自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述。 肆、據上論結,本件上訴及追加之訴均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王金洲                                     法 官 蔡嘉裕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2025-02-27

TCDV-113-簡上-658-202502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192號 原 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訴訟代理人 温沛晴 被 告 天王星展業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蔡信平 被 告 解薏璇即高志鴻之繼承人 高孟岑即高志鴻之繼承人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益輝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解薏璇、高孟岑應於繼承被繼承人高志鴻之遺產範圍內 ,與被告天王星展業有限公司、蔡信平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 壹佰伍拾貳萬陸仟陸佰伍拾肆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27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三點八七五計算之利息,暨 自民國113年9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 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百 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應由被告解薏璇、高孟岑於繼承被繼承人高志鴻之 遺產範圍內,與被告天王星展業有限公司、蔡信平連帶負擔 。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被告天王星展業有限公司(下簡稱天王星公司)、蔡信平經 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 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乙、實體方面: 壹、原告主張:被告天王星公司於民國111年1月25日,邀同被繼 承人高志鴻、被告蔡信平為連帶保證人,向原告借款新臺幣 (下同)300萬元,兩造並簽立「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 響發生營運困難事業資金紓困振興貸款契約書」(下稱系爭 契約)及授信約定書,按系爭契約第十一條約定,授信約定 書為借貸契約之一部,借款期間自111年1月27日起至116年1 月27日止。依系爭契約第五條㈠約定,借款利息按「中華郵 政股份有限公司二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目前1.72%) 加年利率2.155%機動計息,為3.875%;借款還本付息方式依 第四條㈡約定,自實際撥款日起,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 ;並於第七條約定,借款到期或視為全部到期時,立約人與 連帶保證人願立即清償,如有遲延願依第五條㈠計付遲延利 息;第八條約定,凡逾期償還本金或利息時,按借款總餘額 自應償還日起,逾期6個月以內部分按前開利率之10%,逾期 超過6個月部分,按前開利率之20%加付違約金。詎被告天王 星公司僅繳款至113年8月27日止,即未再還款,而按授信約 定書第十五條㈠約定,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借款視同全部 到期。被告天王星公司尚積欠1,526,654元,及自113年8月2 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875%計算之利息,並自113 年9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 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 金。又因高志鴻已於113年7月28日死亡,被告解薏璇、高孟 岑均為其繼承人,且未向法院聲請拋棄繼承,自應於繼承高 志鴻之遺產範圍內,就上開債務負連帶清償之責。為此,爰 依消費借貸、連帶保證及繼承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請 求被告清償上開借款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貳、被告部分: 一、被告天王星公司、蔡信平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 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二、被告解薏璇、高孟岑則以:被告解薏璇、高孟岑對高志鴻生 前與被告蔡信平共同經營之天王星公司業務或對外債權債務 一無所悉,高志鴻過世後,本借款所產生之違約金應不得計 算。又被告解薏璇、高孟岑協議分割遺產,由被告解薏璇繼 承,故被告解薏璇應於繼承高志鴻遺產範圍內承受其對原告 之借款債務,而被告高孟岑則無須負清償責任。並聲明:原 告之訴駁回。 參、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契約、同意書、切結 書、授信約定書、催告函及掛號回執、電腦連線借款餘額查 詢單、撥還款明細查詢單、TBB放款利率歷史資料表、經濟 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表、高志鴻除戶謄本、家事事 件(繼承事件)公告查詢結果、繼承系統表、臺中市政府函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函、公司變更登記表等件影本附卷可考 (見本院卷第15頁至第68頁),且為被告解薏璇、高孟岑   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88頁);又被告天王星公司、蔡信平 對於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 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以 為爭執,故原告上開之主張,自堪認為真實。 二、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分別定 有明文。又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 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而言,此就民 法第272條第1項規定連帶債務之文義參照觀之甚明(最高法 院45年台上字第1426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繼承,因被繼 承人死亡而開始。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另有規定外, 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 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在此限;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 ,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民法第1147條及第 1148條分別定有明文。再按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 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遺產分割後,其未清償 之被繼承人之債務,移歸一定之人承受,或劃歸各繼承人分 擔,如經債權人同意者,各繼承人免除連帶責任,民法第11 53條第1項及第117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依上規定,遺產 縱經分割,除經債權人同意外,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 ,仍以繼承所得遺產範圍內負連帶責任,而非僅以分歸自己 所有之部分負給付責任(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995號判 決意旨參照)。經查,被告解薏璇、高孟岑固提出於113年1 2月31日遺產分割協議書(見本院卷第95頁),主張高志鴻 之遺產分歸給被告解薏璇,不得向被告高孟岑請求清償債務 云云。惟依前開法規及說明,高志鴻於113年7月28日死亡, 其繼承人為被告解薏璇、高孟岑,其等承受高志鴻財產上一 切權利義務,並就高志鴻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 負連帶清償責任。系爭借款債務業於113年9月27日視為全部 到期,原告已於114年1月6日起訴,復無同意被告解薏璇、 高孟岑可免除連帶責任,縱有上開遺產分割協議書,亦僅為 被告解薏璇、高孟岑間之內部關係,非屬對於原告請求之債 權有何權利障礙、權利消滅及權利排除之事由,原告仍得對 繼承人即被告解薏璇、高孟岑,請求於其等繼承被繼承人高 志鴻之遺產範圍內,與被告天王星公司、蔡信平負連帶清償 責任甚明。 三、另按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債務 時,由其代負履行責任之契約;保證債務,除契約另有訂定 外,包含主債務之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及其他從屬於主 債務之負擔,民法第739 條、第740 條分別定有明文。依上 開法條可知,一般保證係著重於主債務人不履行其債務時, 由保證人代履行其金錢債務,且如契約未另有約定者,保證 債務包含主債務之利息、違約金等從屬於主債務之負擔,不 因保證人死亡即而消滅。被告解薏璇、高孟岑雖然另辯稱, 高志鴻死亡後所生之違約金不得計算云云。然查,系爭契約 第八條關於違約金之約定,乃當事人本於契約自由之精神, 衡量自身履約能力後而締約,當事人均應同受拘束,且本件 被告未舉證證明有何顯失公平不應給付違約金之情事,本院 自應尊重締約雙方之約定,以系爭契約所載計算方式,認定 被告應給付之違約金金額,方合於契約本旨。因此,高志鴻 為連帶保證人,所負之保證債務,即包含主債務之利息、違 約金,主債務未清償前,不因連帶保證人高志鴻死亡而消滅 。從而,依系爭契約第四條㈡約定,自實際撥款日起,依年 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已前所述,是原告主張係以每月27日為 清償日,且被告天王星公司最後一次於113年8月27日還款, 下期繳款日應為113年9月27日,並於113年9月28日未依約繳 納時逾期,被告解薏璇、高孟岑仍應按約定,與被告天王星 公司、蔡信平連帶給付自113年9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 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 ,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並無違誤。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連帶保證、繼承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肆、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經本院審酌後,認為均與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一一論述,   附此敘明。 伍、訴訟費用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金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昱程

2025-02-24

TCDV-114-訴-192-2025022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無因管理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564號 原 告 盧奕文 被 告 盧奕慈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無因管理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佰柒拾伍萬零參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被告負擔百分之九十三,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部分: 壹、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 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貳、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原起訴聲明為:被告應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033,868元。嗣於民國113年7月29 日言詞辯論期日變更本金為4,017,536元(見本院卷第79頁 )。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 准許。 乙、實體部分: 壹、原告主張: 一、原告為被告之兄長,雙方父母及原告之大妹盧欣蘋過世後, 被告繼承坐落臺中市○○區○○段000號建物(門牌號碼臺中市○ ○區○○○街00巷00號,下稱系爭房屋)。109年間,被告向原 告表示系爭房屋老舊,有漏水、壁癌、磁磚翹起等問題,希 望原告能幫忙處理,原告基於親情及就近照顧被告,雙方遂 口頭約定由原告為被告處理翻修系爭房屋,被告則表示願意 支出150萬元(該150萬元款項存於盧欣蘋臺灣銀行00000000 0000號之帳戶內,即盧欣蘋上開帳戶內存款4,937,019元, 其中150萬元屬於被告,其餘款項為遺產分割由原告繼承) 作為修繕費用。 二、因系爭房屋一樓到四樓拋光石英磚嚴重翹起,且一樓廚房天 花板、二樓主臥室之浴室排水管、四樓晒衣場遮雨棚均嚴重 漏水,造成每樓層牆面、地板、天花板都有嚴重壁癌,需翻 修範圍甚大。原告為被告整修及裝潢系爭房屋後,經核算施 工費用共支出5,517,536元,扣除被告所負擔之150萬元,其 餘4,017,536元由原告支付。原告本欲以其上開4,017,536元 支出費用之部分作為租金,向被告承租系爭房屋中之2間房 (即二樓客臥、三樓主臥),每月租金共13,000元,計承租 25年(計390萬元),水電瓦斯與被告對半分攤。惟因被告 經常發病無法溝通,故遲未能簽訂租賃契約。 三、事後經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討前述原告墊付之4,017,536元, 被告拒不清償,且聽信鄰居挑撥離間之言,將原告趕出系爭 房屋,其中原告所購置之價值18萬元之沙發傢俱,亦遭其丟 棄、價值3萬元之櫥櫃則因被告搬不出來,仍留置於屋內。 原告於112年11月28日入住,至113年7月19日非自願搬離, 居住期間之利益同意以7月又22日,如以原來欲承租之代價 計算,共計87,533元,原告同意自請求金額中扣除。爰依民 法委任契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擇一請求為 有利判決。 四、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4,017,536元。   貳、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惟據其先前提出陳情書內容   略以:原告不願工作,經常失業,有屬於自己受分配遺產之 房屋,卻不願回去,只想侵占居住被告之系爭房屋、利用被 告家中水電冷氣,繳納稅捐等亦全由被告支出。原告稱其處 理系爭房屋之整修事宜,花費500多萬元,但裝修包含打地 磚、除溼、製作櫥櫃、流理台、浴室裝修等,內容多有浮報 不實,根本未使用高級建材或實木,這樣之裝修工程頂多25 0萬元,絕非如原告前開所陳報裝修金額等語,資為抗辯。 肆、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其為被告之兄長,雙方父母及原告之大妹盧欣蘋 過世後,被告繼承系爭房屋。109年間,被告向原告表示系 爭房屋老舊,有漏水、壁癌、磁磚翹起等問題,希望原告能 幫忙處理修繕,兩造遂口頭約定由原告處理翻修系爭房屋, 被告亦表示願意支出150萬元整修費(該150萬元款項存於盧 欣蘋臺灣銀行000000000000號之帳戶內,即盧欣蘋上開帳戶 內存款4,937,019元,其中150萬元屬於被告,其餘款項為遺 產分割由原告繼承);因系爭房屋一樓到四樓拋光石英磚嚴 重翹起,且一樓廚房天花板、二樓主臥室之浴室排水管、四 樓晒衣場遮雨棚均嚴重漏水,造成每樓層牆面、地板、天花 板都有嚴重壁癌,需翻修範圍大。經原告為被告整修及裝潢 後,經核算系爭房屋整修之施工費用共計5,517,536元,扣 除被告支出150萬元,其餘4,017,536元由原告支付等情。業 據原告提出系爭房屋第一類建物登記簿謄本(見本院113年 度司促字第5908號卷《下稱司促卷》第33頁)、系爭房屋100 年施工費用總表(見司促卷第35頁、本院卷第119頁)、支 付協泰木地板之匯款證明、出貨單、估價單(見司促號卷第 37-39頁)、支付承啟金屬-屋頂強化玻璃採光罩之匯款證明 、工程請款單-收據(見司促卷第41-43頁)、支付永東鋼- 廚房烤漆板屋頂之匯款證明、工程請款單-收據(見司促卷 第45-47頁)、支付傢園國際-原木流理台之匯款證明、存款 回條、收據(見司促卷第49-57頁)、支付廚具費用收據( 見司促卷第59頁)、支付晶彩傢俱-沙發5組之匯款證明、收 據(見司促卷第61-65頁)、支付麗室建材-AXA洗臉台之匯 款證明(見司促卷第67頁)、支付木工傢俱訂製-陳金裕之 匯款證明、元大銀行存入憑條(見司促字卷第69-71頁)、 支付銨麗氣密窗之匯款證明、匯款單據(見司促卷第73-77 頁)、支付三羽磁磚之存款憑條、匯款證明、統一發票收據 (見司促卷第79-87頁)、支付大雅倉庫租金之存款憑條、 估價單(見司促卷第89-91頁)、支付森達利燈具照明之匯 款證明(見司促卷第93頁)、支付達侑石材之訂單、匯款證 明、匯款申請書代收入傳票、收據(見司促卷第95-103頁) 、支付金記電器-三菱重工冷氣之匯款證明(見司促卷第105 -107頁)、支付三菱電機冷氣-蘇泳瑄之匯款證明)(見司 促卷第109頁)、支付夏悅窗簾之匯款證明(見司促卷第111 頁)、支付防火門-永東鋼之匯款證明、存款憑條、請款收 據(見司促卷第113-117頁)、支付通信行之存入憑根(見 司促卷第119頁)、楊朝榜五金建材行-日本檜木+松木壁板 之送貨單(見司促卷第121頁)、支付柏偉紗窗維修之存款 憑條、銷貨單(見司促卷第123-125頁)、林內牌熱水器-全 家福生活館之出貨單(見司促卷第127頁)、支付進口衛浴 五金-EBAY之交易匯款證明(見司促卷第129頁)、德國蓮蓬 頭組-鼎邑企業之出貨單(見司促卷第131-137頁)、鄰居磁 磚破裂求償之匯款證明(見司促卷第139頁)、支付惠而衛 浴-施工總承包商之匯款證明、匯款回條、收據(見司促卷 第141-163頁)、施工前後比對照片(見司促卷第165-167頁 )、住家照片(見本院卷第109頁)、盧欣蘋死亡證明(見 本院卷第137頁)、兩造之母陳采渝之除戶戶籍謄本(見本 院卷第139頁)、盧欣蘋台灣銀行000000000000號存摺匯款 資料(見本院卷第141頁)、原告台灣銀行存摺資料(見本 院卷第143頁)為證,經查核相符,是原告主張其經被告以1 50萬元委託修繕系爭房屋,惟其除加以修繕外,亦加以裝潢 ,且購買傢俱計支付5,517,536元,應非無據。 二、又經本院依職權向臺中市清水地政事務所函調坐落臺中市○○ 區○○段0000○0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375建號建物,於110 年5月18日辦理分割繼承登記之所有相關資料影本過院參辦 。經該所以113年12 月 24 日中山地所四字第1130016132號 函及所附資料(見本院卷第177-194頁),其中土地登記( 繼承登記)申請書附有遺產分割協議書、繼承系統表、遺產 免稅證明書等,而依兩造於109 年12 月31 日遺產分割協議 書,盧欣蘋所有之前述房地遺產,依分割協議辦理繼承登記 予被告,且遺產免稅證明書內所載遺產明細中,亦有本件4, 911,066元遺產(即本件修繕費之來源;其150萬元為被告所 有)等情,是原告主張其有受被告委任以150萬元修繕系爭 房屋,且其對系爭房屋除加以修繕外,亦有加以裝潢及添購 傢俱,共支付5,517,536元之事實,應屬可採。 三、「未受委任,並無義務,而為他人管理事務者,其管理應依 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以有利於本人之方法為之。」 民法第172條定有明文。「管理事務,利於本人,並不違反 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者,管理人為本人支出必要或有 益之費用,或負擔債務,或受損害時,得請求本人償還其費 用及自支出時起之利息,或清償其所負擔之債務,或賠償其 損害。」民法第176條第1項定有明文。按原告為被告之兄長 ,對兩造共同繼承而分割登記予被告居住之系爭房屋,原告 受被告委託以150萬元修繕,惟因原告本計劃欲與被告同住 ,即於修繕後向被告承租系爭房屋之一部分使用,乃進而加 以裝潢,購買傢俱,支出超額費用4,017,536元(5,517,536 元扣除被告支出150萬元之餘額4,017,536元),該等超額支 出本非受被告委任而支出,即是未受委任,並無義務,而為 他人管理事務。其管理自應依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 以有利於本人之方法為之。是被告若已表示不收受原告管理 事務之結果,就該等事務之管理即非有利於本人。本件原告 修繕、裝潢後之系爭房屋,現由被告居住使用中,被告就原 告修繕、裝潢及所添購之傢俱,被告已明確表示原告所添購 之沙發(晶彩傢俱-沙發4組18萬元,見司促卷第61頁),其 不願放置於系爭房屋內,而搬出系爭房屋,為原告所自承, 並有原告所提出光碟1份可參,是該沙發傢俱,被告已表示 不受領其利益,而加以搬出屋外,該沙發添置費18萬元,有 違反本人明示之意思,原告就該費用自不得請求被告償還。 四、又原告自承系爭房屋修繕後,其於112年11月28日入住,至1 13年7月19日非自願搬離,居住期間之利益同意以87,533元 計算,並自可請求償還之數額中扣除。是依上述,於4,017, 536元扣18 萬元及87,533元後,原告可請求被告償還之費用 為3,750,003元( 4,017,536元-18 萬元-87,533元=3,750,0 03元)。 五、基上所述,原告依據無因管理費用償還請求權,請求被告給 付3,750,003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惟原告逾此部分之 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另原告起訴本於委任契約、無因管理費用返還請求權及不得 利返還請求權,請求由本院擇一為原告有利之判決,本院已 依無因管理法律關係,准許原告之請求,依法即無庸再就不 當得利法律關係贅為審究,附此敘明。 七、本件事證已明,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經審酌後,核與本 件之結論,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贅述,併此敘明。 伍、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金洲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昱程

2025-02-24

TCDV-113-訴-1564-20250224-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105號 原 告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訴訟代理人 謝孟茹 林儒男 被 告 彭喬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伍拾貳萬柒仟參佰捌拾捌元,及自民 國113年9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二點二九五 計算之利息,並自民國113年10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其 逾期在六個月以内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 月以上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伍仟捌佰肆拾元及自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新臺幣壹拾柒萬陸仟元或等值之中央 政府建設公債102年度甲類第3期債票為被告供擔保後,得為 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伍拾貳萬柒仟參佰捌拾捌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乙、實體方面: 壹、原告主張:   被告於民國110年4月29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00萬 元,到期日為115年4月29日止,利息按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 司2年期定期儲金額度未達500萬元機動利率(目前1.72%) 加年利率0.575%浮動計息,為2.295%,依年金法按月本息平 均攤還,如未按期攤還本息時,應自逾期之日起照應還本金 金額按本借款放款利率加付遲延利息,另應自逾期之日起6 個月以內照應還本金金額按放款利率10%,逾6個月以上者, 超過6個月部分按放款利率20%計付違約金,且如任何一宗債 務不依約清償或攤還本金時,即喪失期限利益,其債務視為 全部到期。詎被告嗣未依期清償,其上開所有債務按約定均 喪失期限利益,視為全部到期,然被告尚欠527,388元,及 自113年9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2.295計算之 利息,並自113年10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 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 20%計算之違約金。為此,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 訴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27,388元,及自113年9 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2.295計算之利息,並 自113年10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 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 之違約金;且陳明:願以等值之中央政府建設公債102年度 甲類第3期債票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貳、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叁、本院之判斷: 一、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 同自認;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 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第3項分 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借款契約、 其他約定事項、試算表、臺幣放款利率查詢單、放款相關貸 放及保證資料查詢單等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11-17頁)。 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復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本院審酌原告提出之證據,經調查結果,核與原告主張 相符。綜此,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自堪信為真正。 二、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 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 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 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 1項、第25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向原告借款100 萬元,迄今尚積欠原告本金527,388元及上開之利息、違約 金未予清償,經原告催告給付被告仍未清償,原告自得請求 被告給付。從而,原告依借款返還請求權,請求被告給付52 7,388元及自113年9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2 .295計算之利息,並自113年10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其 逾期在6個月以内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 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肆、本件訴訟費用確定為5,840元,應由敗訴之被告負擔,並應 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法定利率即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爰判決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伍、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與民事訴訟法第390 條第2項之規定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併 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職權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 被告得預供擔保後,免為假執行。 陸、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金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昱程

2025-02-24

TCDV-114-訴-105-2025022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00號 原 告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訴訟代理人 彭育鼎 上列原告因清償借款事件,曾聲請對被告英特麗有限公司、楊雅 萍、陳志明發支付命令(114年度司促字第1894號),惟被告已 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 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538,000元,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42,918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 應補繳42,418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 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金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昱程

2025-02-21

TCDV-114-補-500-202502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61號 原 告 郭于綺 上列原告與被告宸譽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宸譽公司)、 陳霖湘間請求返還借款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以 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2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主觀之訴之合併,如各原告一起起訴、 一起上訴,並一起繳交裁判費,縱為普通之共同訴訟,法並無禁 止合併計算訴訟標的價額及訴訟費用之規定。況依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3規定,訴訟標的金額愈大,繳交之費用比例愈低,則合 併計算訴訟標的價額及訴訟費用對於原告或上訴人並無不利情形 (最高法院98年度台聲字第1196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按以一訴 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 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該修正理由業已 敘明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其附帶 請求於起訴前所生部分,數額已可確定,應合併計算其價額。查 ,原告分別請求⑴被告宸譽公司給付新臺幣(下同)11萬元,及 其中10萬元自民國114年1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 利息;⑵被告陳霖湘給付50萬元,及自114年1月21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612,027元 (揆諸前開說明,就原告請求分別如附表所示之利息起算日起至 起訴前一日即114年2月12日止之利息,應併算其價額),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8,26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金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正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黃昱程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請求金額11萬元) 1 利息 10萬元 114年1月11日 114年2月12日 (33/365) 5% 452.05元 小計 452.05元 項目2(請求金額50萬元) 1 利息 50萬元 114年1月21日 114年2月12日 (23/365) 5% 1,575.34元 小計 1,575.34元 合計 612,027元 (以下空白)

2025-02-19

TCDV-114-補-461-20250219-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328號 抗 告 人 陳倩珮 訴訟代理人 陳威穎 抗告人因113年度聲字第328號聲請迴避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 4年1月9日本院裁定提起抗告。查本件應徵裁判費依臺灣高等法 院(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 用提高微收額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於民國114年1 月1日起提 高為新臺幣壹仟伍佰元,今抗告人僅繳納新臺幣壹仟元,尚有新 臺幣伍佰元未繳,茲限該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向本院如 數繳納,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蔡嘉裕 法 官 王金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黃昱程

2025-02-19

TCDV-113-聲-328-20250219-3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票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537號 上 訴 人 永潤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薛奕鵬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琦勝律師 被 上訴 人 張敬弦 (張廷州之承受訴訟人) 張皓渝 (張廷州之承受訴訟人) 兼訴訟代理人 江佳穎 (張廷州之承受訴訟人) 被 上訴 人 張帛翃 (張廷州之承受訴訟人) 住同上 法定代理人 江佳穎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25日 本院臺中簡易庭112年度中簡字第1937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判決廢棄。 二、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 三、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被繼承人張廷州已於民國113年7月26日死亡,其繼承人為被 上訴人張敬弦與張皓渝、張帛翃及江佳穎(下稱張皓渝等3 人),有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81至 87頁)。嗣經兩造先後聲明承受訴訟(見本院卷第70、79、 110頁),核與民事訴訟法第175條規定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張敬弦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上訴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被上訴人主張:伊持有由上訴人永潤營造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永潤公司)簽發,由上訴人薛奕鵬背書之如附表所示面額 為新臺幣(下同)150萬元之支票(下稱系爭支票)。系爭 支票經伊屆期(即112年2月28日)提示,竟遭退票,爰依票 據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連帶給付150萬元,及自1 12年3月1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下稱150萬元本息)。並 於本院聲明:上訴駁回。 二、上訴人則以:系爭支票係伊等向訴外人楊文斌借款而交付, 然楊文斌並未交付借款。因張廷州係基於惡意或重大過失, 或以無對價或不相當對價,取得系爭支票,依票據法第13條 但書、第14條第1、2項規定,被上訴人繼承後,不得對伊等 請求連帶給付150萬元本息等語置辯。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 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於本院聲明:㈠原判決廢 棄。㈡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 參、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票據法第14條第1項所謂以惡意或有重大過失取得票據者 ,不得享有票據上之權利,係指從無處分權人之手,受讓票 據,於受讓當時明知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讓與人無權處分之 情形而言;同條第2項所謂無對價或以不相當之對價取得票 據者,不得享有優於其前手之權利,則係指取得票據時,並 未提出對價,或所提出之對價於客觀上其價值不相當。如自 有處分權人受讓票據,係出於惡意時,亦僅生同法第13條但 書所規定,票據債務人得以自己與發票人或執票人之前手間 所存人的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而已,不生執票人不得享 有票據上權利之問題(最高法院109年度台簡上字第47號判 決參照)。 二、上訴人辯稱:張廷州係以無對價或不相當無對價或以不相當 之對價取得系爭支票一節,為被上訴人所否認,主張:張廷 州係因出借150萬元現金予訴外人陳正信,取得系爭支票, 該150萬元現金來源為其有房子可以貸款云云(見原審卷第5 2、77、142頁)。惟查張廷州並無法提出陳正信之年籍資料 ,且拒絕提供陳正信之聯絡方式,亦無法聯絡陳正信(見原 審卷第53、141頁),再佐以張廷州名下於112年度查無財產 資料,111、112年度亦查無所得資料(見本院卷證物袋所附 張廷州之稅務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且張廷州名下並無 財產等情,已為張皓渝等3人所自承(見本院卷第111頁), 足徵被上訴人上開主張,顯與常情有違,自無可採。至張廷 州固提出其台灣銀行帳戶存摺(於112年10月20日存入現金1 00萬元後,當日存款餘額為102萬5164元,見原卷第105、10 7頁),欲證明其有資力於系爭支票提示日(即112年2月28 日)前,出借150萬元現金予陳正信。然觀諸張廷州上開銀 行帳戶自111年7月1日起至112年3月1日止之交易明細(見本 院卷第49至55頁),該帳戶於上開期間之存款餘額僅為數萬 元至數十萬元不等,自難憑此遽認其於系爭支票提示日前, 具有出借150萬元現金予他人之資力。本院綜酌上情及兩造 所為辯論意旨後,認上訴人辯稱:張廷州係以無對價或不相 當之對價取得系爭支票一節,應值採信。揆之上開說明,上 訴人(系爭支票債務人)依票據法第13條但書規定,得以自 己與執票人(張廷州、被上訴人)之前手間所存人的抗辯之 事由,對抗執票人(張廷州、被上訴人)。 三、次按票據雖為無因證券,然依票據法第13條規定反面解釋, 票據債務人非不得以自己與執票人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 執票人。於票據基礎之原因關係確立後,法院就此項原因關 係進行實體審理時,當事人針對原因關係是否有效成立或已 否消滅等事項有所爭執,應適用各該法律關係之舉證責任分 配原則。準此,於發票人及執票人均是認原因關係為消費借 貸關係,發票人抗辯其未收受借款,就借款已交付之事實, 應由執票人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12年度台簡上字第52號 判決參照)。 四、上訴人辯稱:其等簽發、背書系爭支票之原因關係為向楊文 斌借款,但楊文斌並未交付借款一節,雖為被上訴人所否認 。惟揆之上開說明,就系爭支票原因關係之借款已交付之事 實,應由執票人(張廷州、被上訴人)負舉證責任。因張廷 州與被上訴人就此事實,均未提出任何事證證明,依舉證責 任分配法則,自難認楊文斌有將借款交付上訴人。準此,應 認系爭支票之原因關係(消費借貸關係)並不存在。   五、綜上所述,張廷州係以無對價或不相當之對價取得系爭支票 ,且被上訴人復未舉證證明系爭支票之原因關係(消費借貸 關係)存在之事實,則上訴人辯稱:被上訴人依票據法第14 條第2項、第13條但書規定,不得請求連帶給付150萬元本息 一節,應屬可採。從而,被上訴人依票據及繼承之法律關係 ,請求上訴人連帶給付150萬元本息,為無理由,不應准許 。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核有未洽。上訴人提起上訴, 指摘原判決不當,請求廢棄原判決,為有理由,爰由本院改 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肆、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王金洲                                     法 官 蔡嘉裕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民國) 支票號碼 發票人 付款人 背書人 票面金額 (新臺幣) 1 112年2月28日 QA0000000 永潤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銀行臺中分行 薛奕鵬 150萬元

2025-02-14

TCDV-113-簡上-537-202502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