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韻雅

共找到 53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高等法院

假扣押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211號 抗 告 人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代 理 人 呂宸彰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寶崴特殊材料有限公司等間假扣押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19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全字第461 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民事訴訟法第528條第2項固規定,抗告法院為裁定前,應使 債權人及債務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惟債權人對駁回其假扣 押聲請之裁定提起抗告,倘假扣押隱密性仍應予維持,即無 須使債務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本件抗告人聲請對相對人為 假扣押,經原法院駁回其聲請,該裁定尚未送達相對人,故 本件抗告程序,不宜使相對人預先知悉該假扣押之聲請,爰 不通知相對人陳述意見,先予敘明。     二、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或得易為金錢請求之請求,欲保全強制 執行者,得聲請假扣押;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應釋明之。 前項釋明如有不足,而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適當 者,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假扣押,民事訴訟 法第522條第1項、第526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所謂假 扣押之原因,依同法第523條規定,係指日後有不能強制執 行或甚難執行之虞或應在外國為強制執行之情形。是債權人 就其請求已取得確定判決,即得據以逕對債務人聲請強制執 行,而無保全強制執行之必要,自不許債權人為假扣押之聲 請。 三、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寶崴特殊材料有限公司(下稱 寶崴公司)、盧世譯、盧建廷(下合稱相對人)前於民國11 2年1月31日向伊申辦貸款新臺幣(下同)500萬元,借款期 限5年,償還方式係約定自112年2月2日起至117年2月2日止 依年金法按月本息平均攤還,借款利率為按中華郵政二年期 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年利率2.03%(目前合計為3.75%)浮動 計息。如逾期未繳息或履行債務,逾期之日起6個月內按上 開利率百分之10,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付 違約金。然相對人自113年3月27日起即未依約繳納本息,尚 積欠上開貸款本金餘額399萬983元,及利息、違約金未清償 。而伊多次向相對人催促繳款,仍未依約繳款,又寶崴公司 先前遭環境部化學物質署裁罰,並廢止二氯甲烷之輸入及販 賣核可,嚴重影響寶崴公司之營運,有資力不足之情形,而 盧世譯因涉犯妨害性自主罪遭判處有期徒刑4年確定,並曾 於受羈押時聲請具保停止羈押遭駁回,可知其有移住遠方、 逃匿無蹤或隱匿財產之積極作為,足見相對人現存之既有財 產已瀕臨為無資力之狀態,致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 之虞,伊願以現金或中央政府建設公債登錄債券供擔保,爰 請准對相對人之財產於399萬983元範圍內為假扣押等語。 四、查抗告人不爭執其訴請相對人應連帶給付399萬983元、利息 及違約金之本案訴訟,嗣經原法院113年度訴字第4664號判 決抗告人勝訴並於113年12月30日確定,並有該確定判決及 原法院書記官辦案進行簿可佐(見本院卷第23頁至第26頁、 第31頁至第33頁),依上二說明,抗告人即得據以逕對債務 人即相對人為強制執行,並無保全強制執行之必要,其假扣 押之聲請,自不應准許。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理由雖 有不同,結論則無二致,仍應予維持。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 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5-01-08

TPHV-113-抗-1211-20250108-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易字第455號 聲 請 人 林彥澄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林芓妘等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 113年度上易字第455號),聲請保全證據,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455號請 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下稱系爭事件)原告林文藏(於民國 113年3月9日死亡)之承受訴訟人林芓妘,於110年5月至7月 12日間,與其女兒即訴外人林姮希闖入林文藏於新北市板橋 區金門街住處之臥室,共同竊取保險箱內之房地所有權狀、 證件及現金等過程,有相對人裝設之監視主機2台(下稱系 爭監視主機)及可連接WIFI之手機1台(下稱系爭手機)可 佐,該監視主機現由伊大哥林信忠保管、手機由伊保管中, 但伊無能力解開密碼,故有保全證據之必要,爰聲請將系爭 監視主機送請刑事局等相關單位解碼等語。 二、按證據有滅失或礙難使用之虞,或經他造同意者,得向法院 聲請保全;就確定事、物之現狀有法律上利益並有必要時, 亦得聲請為鑑定、勘驗或保全書證,民事訴訟法第368條第1 項定有明文,此即為證據保全之原因。當事人聲請保全證據 ,依同法第370條第2項、第284條規定,應就保全證據之理 由即上開證據保全之原因,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之 證據,以釋明之。又聲請保全證據之標的,限於與本案有關 之證據,或與本案相關之鑑定、勘驗或書證保全(最高法院 112年度台抗字第15號民事裁定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自承系爭監視主機由其大哥林信忠保管、系爭 手機由伊保管中,並提出110年5月15日之監視畫面翻拍照片 (見本院㈢卷第3頁、第15頁、第89頁),未釋明有何滅失或 礙難使用之虞。況系爭事件乃林文藏主張其所有門牌號碼新 北市○○區○○街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遭聲請人自106年4 月12日起至110年7月4日止無權占有,依民法第179條規定, 求為命聲請人返還相當於租金利益之判決(見本院㈠卷第230 頁),聲請人未釋明其聲請保全非裝設於系爭房屋之系爭監 視主機及手機,乃與系爭事件有關之證據,亦難認本件有應 保全證據之理由。又聲請人於系爭事件之言詞辯論期日已表 明無主張及舉證(見本院㈡卷第10頁),尤難認有保全證據 之必要,故其保全證據之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5-01-08

TPHV-113-上易-455-20250108-2

臺灣高等法院

拆屋還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上字第766號 上 訴 人 廖裕健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徐文崇等間請求拆屋還地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9月10日本院112年度上字第766號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第一審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1,959萬6,600元。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起10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 臺幣14萬4,672元。   理 由 一、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 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 中價額最高者定之;因定期給付或定期收益涉訟,以權利存 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 ;但其期間超過十年者,以十年計算,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2第1項、第77條之10定有明文。 二、查上訴人於原審起訴,其先位聲明(拆屋還地部分)之訴訟 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391萬4,304元(見本院卷第240 頁);備位聲明(請求給付調整後之附表租金部分,見原審 卷㈢第209至210頁)屬定期給付,期間不確定,以10年計算 ,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為1,959萬6,600元(計算式:附表合 計金額16萬3,305元×12月×10年=1,959萬6,600元)。上開訴 訟標的互相競合,其訴訟標的價額以價額最高之1,959萬6,6 00元定之,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8萬4,480元,扣除上訴人繳 納3萬2,680元、5,643元、1,485元,合計3萬9,808元(見原 審卷㈠第8頁、㈡卷第154頁、本院卷第263頁)後,應補繳第 一審裁判費14萬4,672元(計算式:18萬4,480元-3萬9,808 元=14萬4,672元),茲命上訴人於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起10 日內如數補繳,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若經合法抗告,命 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附表 編號 被告 期間 每月給付租金 1 徐文崇 自民國(下同)111年5月1日起至將新竹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騰空返還原告廖裕健之日止 6,235元 (6,156+79=6,235) 2 何恭喜 自111年5月1日起至將新竹縣○○鄉○○段000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騰空返還原告廖裕健之日止 8,739元 自111年5月1日起至將新竹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騰空返還原告廖裕健之日止 49,383元 3 何有妹 自111年5月1日起至將新竹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騰空返還原告廖裕健之日止 19,089元 4 鍾英城 自111年5月1日起至將新竹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騰空返還原告廖裕健之日止 29,085元。 5 張琳泉 自111年5月1日起至將新竹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騰空返還原告廖裕健之日止 23,911元 6 劉欽乾 自111年5月1日起至將新竹縣○○鄉○○段000000地號、00000地號土地騰空返還原告廖裕健之日止 10,095元。 7 廖宇垣 自111年5月1日起至將新竹縣○○鄉○○段000000○00000地號土地騰空返還原告廖裕健之日止 16,768元 合計 163,305元 備註 1.第一審備位聲明見原審㈢卷第209至210頁。 2.原告廖子敬部分因其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廖裕健,廖裕健已於本院審理時已承當訴訟(見本院卷第253頁),則廖子敬之請求則更正為廖裕健之請求。

2024-12-30

TPHV-112-上-766-20241230-3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

回復原狀等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121號 聲 請 人 歐宗堅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宏普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回復原狀聲 請再審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5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1 07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107號確定裁定( 下稱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係以原確定裁定未斟酌相對人 民國108年11月6日函文及原證8之照片,致認伊之請求權罹 於時效為不利於伊之裁判,有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同法 第497條所定之再審理由,爰依上開規定聲請再審等語,為 其論據。惟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497條規定,聲請再 審者,必須足以影響於確定裁定之重要證據漏未斟酌,即該 證物足以動搖原確定裁定基礎為限。聲請人主張之上開證物 ,依其書狀所述,均不能認定有影響原確定裁定之裁判基礎 ,是其主張原確定裁定有民事訴訟法第497條規定之再審理 由,洵屬無據,應予駁回。 二、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4-12-26

TPHV-113-聲再-121-20241226-2

保險上
臺灣高等法院

給付保險金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保險上字第7號 上訴人即附 帶被上訴人 和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伯龍 訴訟代理人 張炳煌律師 朱祐慧律師 被上訴人即 附帶上訴人 薛明娟 訴訟代理人 呂秋𧽚律師 複 代理 人 蔡沅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 2月13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保險字第47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被上訴人提起附帶上訴,本院於113年10月29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及附帶上訴均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關於上訴部分,由上訴人負擔;關於附帶上訴部 分,由被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得為附帶上訴,民事訴訟法第 460條第1項本文明定。查本件被上訴人即附帶上訴人薛明娟 (下稱被上訴人)於本院言詞辯論終結前,就原審駁回其請 求利息逾週年利率5%部分,提起附帶上訴(見本院卷第102 頁),核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被上訴人主張:訴外人瑞博國際整合行銷有限公司(下稱瑞 博公司)與上訴人和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訴人 )於民國104年6月間簽訂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單(號碼:00-0 00-00000000-00000-PLL),保險期間自104年6月24日上午1 0時起至同年6月29日凌晨零時止,保險項目及保險金額:每 一個人體傷責任新臺幣(下同)300萬元;每一個意外事故 體傷責任3,000萬元(下稱系爭保險契約)。嗣伊於上開保 險期間之104年6月27日參與瑞博公司與訴外人玩色創意國際 有限公司(下稱玩色公司)舉辦之「彩色派對八仙水陸戰場 」活動時,發生粉塵爆炸事故(下稱系爭事故),致伊受有 體表面積40%至49%之燒傷合併0%至9%三度燒傷、永久性無排 汗功能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伊前以瑞博公司、玩色公 司為被告,就系爭事故所受系爭傷害請求損害賠償,經臺灣 士林地方法院106年度消字第2號、本院109年度消上字第15 號判決命瑞博公司應給付伊317萬9,842元(下稱另案判決) 確定後,伊向上訴人請求給付責任保險金300萬元遭拒等情 ,爰依保險法第90條、第94條第2項、類推適用同法第34條 第2項規定,求為命上訴人給付3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之翌日即112年4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0%計 算利息之判決(原審判命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300萬元, 及自112年4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駁回被上訴人其餘請求。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聲明不服 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提起附帶上訴)。其附帶 上訴聲明:(一)原判決關於駁回被上訴人後開第㈡項之訴 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之聲請,均廢棄。(二)上訴人應再給 付被上訴人300萬元自112年4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上訴人則以:系爭事故之受害人眾多,尚有訴訟繫屬於法院 ,訴外人八仙樂園育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八仙公司)、瑞 博公司應負擔損失賠償責任總額未定,伊無從依保險法第94 條第2項規定,計算被上訴人得按比例分配之保險金,故伊 之給付義務尚未發生。又八仙公司有向訴外人泰安產物保險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安產險公司)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 依該保險單、系爭保險契約「責任保險基本條款」第15條約 定應拆分賠償責任,於八仙公司賠償責任未經判決確定前, 無從確定伊依第94條第2項規定應給付保險金之責任比例。 伊就全數保險金額3,300萬元(即每一個意外事故體傷責任3 ,000萬元、財物損失責任300萬元)已提撥至專戶,並無遲 延給付情事,被上訴人不得請求遲延利息,倘認伊應給付遲 延利息,其週年利率應為5%等語,資為抗辯。其上訴聲明: (一)原判決判命上訴人為給付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之宣告 ,均廢棄。(二)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 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四、瑞博公司與上訴人(更名前為蘇黎世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於104年6月間簽訂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單,即保險期間自同 年月24日上午10時起至同年月29日凌晨零時止,保險項目及 保險金額:每一個人體傷責任300萬元;每一個意外事故體 傷責任3,000萬元之系爭保險契約;被上訴人於同年月27日 參與瑞博公司與玩色公司舉辦之「彩色派對八仙水陸戰場」 活動時,發生系爭事故致被上訴人受有系爭傷害;被上訴人 前以瑞博公司、玩色公司為被告,就系爭事故所受之系爭傷 害請求損害賠償,經另案判決命瑞博公司應給付被上訴人31 7萬9,842元確定;系爭事故為系爭保險契約承保之保險事故 ;上訴人就其承保之系爭事故已於111年2月給付林祺育等3 人保險金300萬元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03頁 、第104頁、第209頁),堪信為真正。    五、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應給付300萬元保險金,及自112年4月1 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0%計算之利息,為上訴人以 前開情詞所否認。經查: (一)被上訴人得依保險法第90條、第94條第2項規定請求上訴 人給付300萬元保險金。  1、按責任保險人於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依法應負賠償責任 ,而受賠償之請求時,負賠償之責;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應 負損失賠償責任確定時,第三人得在保險金額範圍內,依 其應得之比例,直接向保險人請求給付賠償金額,保險法 第90條、第94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被保險人對 第三人應負損失賠償責任確定」係指第三人向被保險人起 訴請求損害賠償,經法院判決勝訴確定或其他與勝訴確定 判決具有同一效力之情形而言(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 第68號民事判決參照),則第三人有數人,先行確定賠償 權利之第三人向責任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人應依保險法 第94條第2規定按其確定之權利比例給付之。但尚未確定 賠償請求權之其他第三人,因不符合直接請求權之要件, 保險人無須予以考慮,即可對先行確定權利之第三人依其 應得之比例給付。是無須待其他第三人對被保險人之賠償 責任確定,以達第三人得直接向保險人請求以迅速獲得損 害填補之立法目的。  2、查瑞博公司與上訴人於104年6月間簽訂公共意外責任保險 單,即保險期間自同年月24日上午10時起至同年月29日凌 晨零時止,保險項目及保險金額:每一個人體傷責任300 萬元;每一個意外事故體傷責任3,000萬元之系爭保險契 約,且上訴人就其承保之系爭事故已於111年2月給付林祺 育等3人保險金300萬元等情,為兩造所不爭(見上四所示 ),可知上訴人依系爭保險契約應負系爭事故體傷責任保 險金額尚餘2,700萬元(計算式:3,000萬元-300萬元=2,7 00萬元)。參以兩造不爭執被上訴人因系爭事故致受有系 爭傷害,前以瑞博公司、玩色公司為被告請求損害賠償, 經另案判決瑞博公司應給付被上訴人317萬9,842元確定( 見上四所示);及上訴人陳稱:法院判決瑞博公司應負損 害賠償責任及金額後,向伊以文書請求給付保險金共25人 (如附表所示),除編號1之13人未經判決確定外,其餘1 2人已判決確定(即林祺育、林政隆、顏香枝〈受傷者為林 祺育,後2人為其父母,下稱林祺育等3人,惟附表關於該 3人一審判決金額「8,111,215」係誤載,應更正為「6,11 1,215」,有原審㈠卷第226頁判決可參〉、薛明娟〈即本件 被上訴人〉、黃映心、陳麒晉、吳廷維、楊曜隆、簡苑玲 、王怡蓁、黃詩亭、林沛茹等,下稱〈下稱薛明娟等9人〉 )等語(見本院卷第222頁、第180頁);附表所載經確定 判決命瑞博公司賠償薛明娟等9人之金額均各逾300萬元等 情以考,可知已確定賠償權利之薛明娟等9人各向上訴人 請求300萬元保險金,合計未逾上訴人就系爭事故體傷責 任應負剩餘保險金額2,700萬元之範圍,是被上訴人依保 險法第90條、第94條第2項規定請求上訴人給付300萬元保 險金,即有理由。以故,上訴人辯以:系爭事故之受害人 眾多,尚有許多訴訟繫屬於法院,八仙公司、瑞博公司應 負擔損失賠償責任總額未定,伊無從依保險法第94條第2 項規定計算被上訴人得按比例分配之保險金,故伊之給付 義務尚未發生云云,並不足採。  3、依上訴人所提泰安產險公司之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單(下稱 泰安產物責任保險單),固可認八仙公司有向泰安產險公 司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保險期間自104年4月30日12時至 105年4月30日12時止(見原審㈠卷第454頁)。觀諸系爭保 險契約、泰安產物責任保險單之「責任保險基本條款」第 15條固均約定:本保險契約承保範圍内之賠償責任,如另 有其他保險契約承保時,本公司對於該項賠償責任以保險 契約所定保險金額對於全部保險金額之比例為限(見原審 ㈠卷第422頁、第455頁)。然上開約定係以系爭保險契約 承保範圍,另有其他保險承保時始有適用,查泰安產物責 任保險單之被保險人為八仙公司,該公司並非系爭保險契 約之被保險人為瑞博公司及其主次承包商(見原審㈠卷第4 22頁、第417頁),難認兩者之承保範圍相同,自無系爭 保險契約第15條約定之適用,此可參上訴人就其承保之系 爭事故已於111年2月給付林祺育等3人保險金300萬元(見 上四所示)亦明,則其辯以:依泰安產險公司保險單、系 爭保險契約「責任保險基本條款」第15條約定應拆分其等 之賠償責任,於八仙公司賠償責任未經判決確定前,無從 確定伊依第94條第2項規定應給付保險金之責任比例云云 ,顯非可取。 (二)被上訴人就請求上訴人給付之300萬元保險金,僅得請求 自112年4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1、按保險人應於要保人或被保險人交齊證明文件後,於約定 期限內給付賠償金額。無約定期限者,應於接到通知後15 日內給付之。保險人因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未在前項規 定期限內為給付者,應給付遲延利息年利1分,保險法第3 4條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乃為保護被保險人利益,避免保 險人藉故推諉或遲延,方課保險人以積極之責任,並提高 遲延利息為週年利率10%,其適用對象限於要保人與被保 險人。查被上訴人為系爭保險契約之被保險人瑞博公司經 法院判決確定應負損害賠償之第三人,並非系爭保險契約 之被保險人或要保人,依上說明,自無保險法第34條第2 項之適用。  2、法律上所謂類推適用,係就法律未規定之事項,比附援引 與其性質相類似之規定,加以適用,為基於平等原則及社 會通念以填補法律漏洞之方法。苟法律已定有明文,即無 法律漏洞之可言,亦不生漏洞補充而類推適用之問題。按 保險法第94條第2項規定第三人得直接向保險人請求給付 賠償金額,乃為使責任保險制度達其提供加害人足夠清償 能力,並保護受害第三人得以獲得補償之目的,而非為使 第三人之權利超越其對被保險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亦非 將第三人之地位提升至與被保險人相同之地位,應負擔相 關義務等(如保險法第59條、第58條規定等)。倘允許被 上訴人得類推適用保險法第34條第2項規定,將使其取得 對被保險人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遲延利息僅週年利率5%, 於其依保險法第94條第2項規定向保險人請求給付賠償金 額時,卻得請求按週年利率10%計算遲延利息之結果,顯 非事理之平。被上訴人徒以其依保險法第94條第2項請求 時之地位與被保險人相當,為確保保險人之給付義務,得 類推適用同法第34條第2項規定請求保險人給付年利10%云 云,尚不足採。被上訴人主張其先請求上訴人給付300萬 元保險金遭拒絕後,始提起本件訴訟,為上訴人所是認( 見本院卷第223頁),則被上訴人據以主張上訴人有遲延 給付該保險金之情事,自屬有據,上訴人辯以:伊就全數 保險金額3,300萬元已提撥至專戶,並無遲延給付情事云 云,要無可採。基此,被上訴人就請求上訴人給付之300 萬元保險金,併得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見原審㈠卷第1 93頁)翌日即112年4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民法第203條、第233條第1項參照),被上 訴人對此亦不爭執(見本院卷第224頁)。 六、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保險法第90條、第94條第2項規定, 請求上訴人給付300萬元,及自112年4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 圍外之請求(即請求利息逾週年利率5%部分),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上開應准許部分,原審判命上訴人如數給付,並 無違誤。上訴人上訴意旨就此部分仍執陳詞,指摘原判決此 部分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其上訴應予駁回。又被上 訴人就上開敗訴部分,提起附帶上訴,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 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其附帶上訴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及附帶上訴均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上訴人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 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 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 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 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 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4-12-25

TPHV-113-保險上-7-20241225-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249號 抗 告 人 何秀卿 上列抗告人就相對人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何姿凝間給付票款 強制執行事件聲明異議及聲請停止執行,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 20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執事聲字第101號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異議、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原法院110年度司執字第10886 4號給付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委託台灣 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金服公司)於民國11 1年11月2日以底價新臺幣(下同)556萬8,000元,拍賣債務 人何姿凝所有坐落桃園市○○區○○段000地號、378地號土地( 應有部分依序為1/3、1/21,下合稱系爭土地,該次拍賣則 稱系爭拍賣),經第三人紀義輝於同日以600萬元拍定,伊 未受系爭拍賣之通知,且伊為系爭土地之共有人,並為該土 地唯一之抵押權人,登記抵押債權500萬元(下稱系爭抵押 權),而何姿凝積欠伊債務超過上開底價,系爭拍賣本應依 法公告周知而未公告,係違法受理。又台灣金服公司於系爭 拍賣現場,未當場宣布是否有債權人要承受,或共有人要優 先承購,致在場之伊未能購買系爭土地,系爭拍賣違法失效 。另台灣金服公司發函通知伊於文到7日內繳清價金600萬元 ,如逾期未繳,視為放棄優先承買權利,因伊之抵押債權為 500萬元,只需繳納差額100萬元,原法院迄未處理,系爭拍 賣後之執行程序亦屬無效,應停止執行,伊於113年5月23日 聲明異議,並於同年6月12日向原法院民事庭聲請供擔保停 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業經原法院113年度聲字第138 號裁定駁回,本院113年度抗字第973號駁回抗告人之抗告。 原法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6月21日駁回伊之聲明異議及聲請 (下稱司事官裁定),及原裁定維持司事官裁定而駁回伊之 異議,均有違誤等語。 二、按拍賣之不動產無人應買或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未達拍賣最 低價額,而到場之債權人於拍賣期日終結前聲明願承受者, 執行法院應依該次拍賣所定之最低價額,將不動產交債權人 承受,強制執行法第91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基此可知, 須拍賣之不動產無人應買或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未達拍賣最 低價額時,始得由債權人聲明承受。次按債權人承受不動產 ,其應繳之價金,超過其應受分配額者,執行法院應限期命 其補繳差額後,發給權利移轉證書,同法第94條第2項前段 固有明定,惟債權人本於強制執行法以外其他實體法規定對 拍定之不動產主張優先承買,此與債權人依同法第91條第1 項前段規定承受拍賣不動產,性質上不相同,自無類推適用 同法第94條第2項規定以債權抵繳價金之餘地。又按土地法 第34條之1第4項規定共有人出賣其應有部分時,他共有人固 得以同一價格共同或單獨承購,惟執行法院拍賣不動產,一 般皆定為拍定後7日內繳清價金,此項定期繳交價金之訂定 ,為該不動產拍賣(買賣)之重要條件,故執行法院對行使 優先承買權之共有人為通知,已載明須於一定期間內繳清價 金,逾期即視為放棄者,倘該行使優先承買權之共有人未於 所定期限內繳清價金時,即應認已放棄優先承買權。再按強 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所謂「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 得為停止強制執行裁定之法院」,係指受理回復原狀聲請、 再審或異議之訴、對於和解為繼續審判之請求、宣告調解無 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 之法院而言,非指執行法院,倘未取得准予供擔保停止執行 之裁定,或雖取得該裁定卻未供擔保,均不能請求執行法院 停止執行程序。  三、經查,抗告人前以其為系爭土地唯一抵押權人,登記抵押債 權500萬元,且債務人何姿凝積欠其債務超過111年11月2日 拍賣金額,本應依法公告周知而未公告,違法受理此拍賣程 序。且其於拍賣當日已表明優先承受,但拍賣人員未告知或 宣布要求有承受權者,可行使承受、承買,伊完全不需補繳 差額,台灣金服公司命其繳納價金600萬元,然其只需繳納1 00萬元,主張系爭拍賣違法失效,請求停止執行程序云云, 經原法院112年度職事聲字第44號裁定駁回其聲請,抗告人 對本院112年度抗字第797號駁回其抗告之裁定,提起再抗告 ,業經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950號裁定駁回在案(見本 院卷第31頁至第36頁),其再以相同事由主張系爭拍賣係違 法受理而失效,已屬無據。又抗告人雖為系爭土地之共有人 及抵押權人(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84頁、第90頁、第94頁、 第96頁),然系爭拍賣係由系爭執行事件委託台灣金服公司 於111年11月2日以底價556萬8,000元拍賣債務人何姿凝所有 之系爭土地,經應買人(非系爭土地共有人)紀義輝於同日 以600萬元拍定(見系爭執行事件第230頁、第256頁),並 無拍賣之系爭土地無人應買或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未達拍賣 最低價額之情事,無須依強制執行法第91條第1項前段規定 於該日拍賣程序終結前詢問抗告人是否願聲明承受。又系爭 土地之共有人非僅抗告人(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82頁至第92 頁),且依台灣金服公司拍賣系爭土地之111年10月7日通知 函(下稱系爭通知函)說明六所載:如拍定人為共有人時, 其他共有人不得主張優先承買,得標後本公司不另通知優先 承買等內容(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210頁至第211頁)以考, 可知台灣金服公司於系爭土地拍定後,始有通知該土地共有 人於所定期限内表示願否優先承買,亦無於系爭拍賣程序終 結前當場宣布是否有系爭土地共有人要優先承購可言,抗告 人所稱:台灣金服公司於系爭拍賣現場,未當場宣布是否有 債權人要承受,或共有人要優先承購,致在場之伊未能購買 系爭土地,主張系爭拍賣已違法失效云云,亦屬無據。又抗 告人自承系爭拍賣時伊在現場等語(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38 0頁之113年5月23日民事拍賣執行異議控告狀第1頁所示), 則其以未受系爭拍賣之通知云云,要屬無據。次查,台灣金 服公司於111年11月28日通知系爭土地共有人於15日內陳明 是否願意以拍定價格優先承購系爭土地,經抗告人具狀陳明 願優先承購(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230頁至第232頁)後,台 灣金服公司以112年3月15日函通知抗告人於文到7日内繳納 價金600萬元,逾期未繳,視為放棄優先承購權,及以113年 5月10日函再次通知抗告人於文到7日内繳清價金600萬元, 如逾期未繳,視為放棄(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286頁、第396 頁至第397頁),所為對行使優先承買權之抗告人為通知, 均無不當,抗告人迄未提出價金繳款,徒以:伊之抵押債權 為500萬元,只需繳納差額100萬元,或稱伊對何姿凝之債權 超過600萬元,原法院迄未處理,系爭拍賣後之執行程序亦 屬無效云云,亦屬無據。末查,抗告人未提出經民事庭依強 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准予供擔保停止執行之裁定,則其聲 請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仍屬無據。原法院司法事 務官以司事官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明異議及聲請,原裁定維 持司事官裁定而駁回抗告人之異議,均無不當。抗告人指摘 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4-12-24

TPHV-113-抗-1249-20241224-1

重上更二
臺灣高等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上更二字第98號 上 訴 人 中央存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明慧 訴訟代理人 李元德律師 被 上訴 人 勤業眾信財務諮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潘家涓 訴訟代理人 陳錦隆律師 陳維鈞律師 被 上訴 人 瑞陞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方娟娟 訴訟代理人 楊曉邦律師 李錦樹律師 顧定軒律師 被 上訴 人 蔡志浩 訴訟代理人 連復淇律師 被 上訴 人 王潤台 訴訟代理人 王俊翔律師 蔡炳楠律師 被 上訴 人 蔡炎欽 訴訟代理人 蕭壬宏律師 被 上訴 人 劉聖民 陳佳禕 鍾國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因事實尚有欠明瞭之處,應 命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於民國114年3月12日上午9時30分在本 院第17法庭行言詞辯論程序,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4-12-23

TPHV-112-重上更二-98-20241223-1

臺灣高等法院

假處分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138號 抗 告 人 劉昱伶 東甚運輸有限公司 兼 上一 人 法定代理人 劉建華 抗 告 人 胡純美 相 對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上列當事人間假處分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月11日臺 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全字第1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裁定關於命相對人供擔保金額部分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相對人應供擔保金額為新臺幣152萬4,000元或同 額之109年度甲類第3期中央政府建設公債。 東甚運輸有限公司、劉建華、胡純美之抗告、劉昱伶之其餘抗告 ,均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2分之1,餘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為受裁定之當事人,對於裁定聲明不服之方法,若非受 裁定之當事人,即不得為之。查抗告人東甚運輸有限公司( 下稱東甚公司)、劉建華、胡純美,並非原裁定所列之當事 人,其等對該裁定提起抗告,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二、按關於假處分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抗告法院為裁定前, 應使債權人及債務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為民事訴訟法第53 3條前段準用同法第528條第1項、第2項所明定。本件相對人 聲請假處分,經原法院裁定(下稱原裁定)准許後,抗告人 劉昱伶(下稱劉昱伶)聲明不服提起抗告,已提出抗告狀載 明理由陳述意見,而本院通知相對人於文到10日內具狀陳述 意見,該通知於民國113年10月4日送達相對人,相對人亦具 狀表示意見(見本院卷第57頁、第59頁、第61頁至第62頁) ,合先敘明。 三、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東甚公司於110年4月19日、112年7月 10日邀同劉建華、胡純美為連帶保證人,與伊簽發授信總約 定書向伊借款,東甚公司自112年7月16日起即未依約還款, 尚積欠新臺幣(下同)624萬3,859元本金及其利息、違約金 (下稱系爭債務)未清償。詎劉建華為逃避清償責任,於11 2年8月11日將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房地(下稱系爭房地)信 託登記予第三人章世鴻,又於同年12月28日信託登記予劉昱 伶,顯係惡意脫產,上開信託登記侵害伊之債權,伊已訴請 撤銷上開信託登記及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下稱本案訴訟) ,為防止劉昱伶將系爭房地所有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以致 日後不能或甚難強制執行之虞,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32條規 定,聲請准伊供擔保後,劉昱伶就系爭房地不得為移轉、出 租、設定負擔及其他一切處分行為(下合稱系爭行為)等語 。原裁定准許相對人以24萬3,500元或同額之109年度甲類第 3期中央政府建設公債供擔保後,劉昱伶不得為系爭行為。 劉昱伶聲明不服,提起抗告,其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就東 甚公司積欠之系爭債務,已向臺灣苗栗地方法院聲請假扣押 查封胡純美所有之多筆土地、建物,及查封劉建華所有之土 地(下稱系爭查封之不動產),上開胡純美之土地於扣除其 上抵押權設定金額後,尚有8,188餘萬元之價值,另劉建華 土地之價值則為60萬餘元,已足清償系爭債務,且相對人訴 請東甚公司、胡純美、劉建華連帶給付系爭債務已取得勝訴 判決,得隨時強制執行上開財產,系爭房地之信託登記無害 相對人之債權,自無對系爭房地為假處分之必要等情,爰聲 明廢棄原裁定等語。 四、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以外之請求,欲保全強制執行者,得聲 請假處分,民事訴訟法第5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假處分 之原因,依同法第532條第2項規定,係指請求標的之現狀變 更,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者而言;所謂請求 標的現狀變更,係指為請求標的之物,其從前存在之狀態, 已有變更或將有變更而言。又債權人聲請假處分,如已釋明 請求及假處分之原因,或其釋明雖有所不足,但陳明願供擔 保,法院自得定相當之擔保,命債權人供擔保後為假處分, 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33條準用第526條第1項、第2項規定自明 。 五、經查: (一)相對人主張東甚公司未清償系爭債務,而劉建華為連帶保 證人,於112年8月11日將其所有之系爭房地信託登記予章 世鴻後,再於同年12月20日將受託人變更為劉昱伶各節, 依相對人所提授信總約定書、動用申請書、連帶保證書、 授信交易明細、登記申請書、財產查詢單等件(見原法院 第7頁至第63頁、第65頁至第80頁、第91頁至第104頁、本 院卷第69頁至第91頁),堪認相對人就本件假處分之請求 及原因已為釋明,衡酌信託財產之管理及處分方法為受託 人依約處分(出售)信託物所有權,系爭房地信託登記予 劉昱伶後處於得隨時處分之狀態,如未防止劉昱伶就系爭 房地所有權為移轉、設定負擔或為其他處分,則縱相對人 提起本案訴訟獲勝訴判決後,系爭房地將發生無法回復原 狀之情形,故相對人就系爭房地將有因現狀變更致其日後 有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強制執行之虞一節,應認已為釋明 ,縱該釋明尚有未足,惟相對人既陳明願供擔保以補釋明 之不足,原法院裁定准許相對人供擔保後,禁止劉昱伶為 系爭行為,於法並無不合。至抗告人辯以:系爭查封之不 動產已足以清償係爭債務,系爭房地之信託登記無損害相 對人之債權云云,為相對人所否認(見本院卷第61頁)核 屬對本案訴訟實體爭執事項,非假處分程序所應審究,且 劉建華現已非登記為系爭房地之權利人,自不得以相對人 已對劉建華取得勝訴判決(見本院卷第51頁至第54頁), 即認無假處分之必要,抗告人執此指摘原裁定不當,尚屬 無據。 (二)按假處分所命供擔保,係備供債務人因假處分所受損害之 賠償,故其金額之核定應以債務人因假處分可能受到之損 害額為衡量標準。本件相對人聲請假處分禁止劉昱伶為系 爭行為,則劉昱伶所受之損失應係本案訴訟期間不能就系 爭房地為買賣等處分行為所發生之法定遲延利息損失。茲 審酌本案訴訟核定系爭房地之價額為508萬元,有原法院1 13年度補字第766號裁定可佐,該裁定未據劉昱伶、相對 人聲明不服提起抗告,業已確定(見本院卷第95頁至97頁 、第99頁、第101頁),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依各級 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第一、二、三審辦案期限分 別為2年、2年6個月、1年6個月,合計為6年,以法定利率 計算此期間之利息為152萬4,000元(計算式:508萬元×法 定週年利率5%×6年=152萬4,000元),認劉昱伶因本件假 處分可能受到之損害額為152萬4,000元。又法院就債務人 因假處分所受損害,命債權人預供擔保者,其金額之多寡 乃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抗告意旨雖未指摘及此,惟其求 為廢棄原裁定,仍應認此部分抗告為有理由,爰酌定相對 人就本件假處分應提供之擔保金額為152萬4,000元或同額 之109年度甲類第3期中央政府建設公債。 六、綜上所述,東甚公司、劉建華、胡純美,非原裁定所列之當 事人,其等對該裁定提起抗告,為不合法,應予駁回。另原 裁定准許相對人供擔保後,禁止劉昱伶為系爭行為,並無不 合,劉昱伶此部分抗告部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惟原裁 定酌定相對人應供擔保之金額過低,劉昱伶此部分抗告,為 有理由,爰由本院將原裁定此部分廢棄,酌定相對人應提供 之擔保金額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七、據上論結,東甚公司、劉建華、胡純美之抗告為不合法、劉 昱伶之抗告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附表: 編號 地號/建號 面積 (平方公尺) 所有權人 權利範圍 1 桃園市○○區○○段000號土地 43.94 劉昱伶 1/1 2 桃園市○○區○○段000號土地 24.39 劉昱伶 1/1 3 桃園市○○區○○里0鄰○○○路000號(同上段138建號) 1層37.5 2層37.5 總面積75 (原裁定附表誤載為 144.6) 劉昱伶 1/1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東甚運輸有限公司、劉建華、胡純美,不得再抗告。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劉昱伶、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如提起再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 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 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4-12-16

TPHV-113-抗-1138-20241216-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上易字第758號 上 訴 人 游善平 游象柏 游億二 游象茂 游象萬 游勝佳 游景章 游象俊 游月香 游象揚 游象智 游淑真 游象祺 游象群 游象宏 游娟玲 游象輝 游象煌 游許雪梅 游兆翔 游致彬 游致儀 游惠姿 游瑄凱 游象富 游象燉 游豐安 游富竹 游豐源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明展律師 劉兆珮律師 被 上訴 人 張阿蕊 訴訟代理人 王仕為律師 複 代理 人 彭立賢律師 追 加被 告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訴訟代理人 張至廷 張雅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4 月17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1415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並為訴之追加,本院就追加部分,裁定如下:   主 文 追加之訴駁回。 追加之訴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在第二審為訴之追加,除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至 第6款情形外,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此觀同法第446條 第1項規定自明。又在第二審依同法第446條第1項適用第255 條第1項第2款規定追加當事人,須於對造之審級利益及防禦 權之保障無重大影響,始得為之,以兼顧當事人訴訟權益之 保障及訴訟經濟之要求。 二、本件上訴人以伊等為坐落桃園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 稱系爭土地)之全體共有人,於本院主張倘伊等請求被上訴 人拆除系爭土地上如附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代碼a、b、c、d 之廣告看板(面積依序為1.11平方公尺、0.04平方公尺、0. 02平方公尺、0.35平方公尺);及附圖2土地複丈成果圖標 示丙、丁之支架(面積依序為0.08平方公尺、0.06平方公尺 ,見本院㈠卷第350頁、第361頁),面積合計1.66平方公尺 (下稱系爭看板及支架)為無理由時,追加聯邦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聯邦銀行)為被告,備位求為命(一)聯 邦銀行應將系爭看板及支架拆除,將占用土地騰空返還予伊 等;(二)聯邦銀行應給付伊等新臺幣(下同)4萬6,920元 ,及自民事變更追加暨答辯六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至返還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伊 等782元之判決(見本院㈡卷第252頁),被上訴人、聯邦銀 行均表明不同意上訴人之追加(見本院㈡卷第253頁),且對 聯邦銀行之審級利益及防禦權有重大影響。職是,上訴人此 部分追加之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4-12-11

TPHV-112-上易-758-20241211-2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上易字第758號 上 訴 人 游善平 游象柏 游億二 游象茂 游象萬 游勝佳 游景章 游象俊 游月香 游象揚 游象智 游淑真 游象祺 游象群 游象宏 游娟玲 游象輝 游象煌 游許雪梅 游兆翔 游致彬 游致儀 游惠姿 游瑄凱 游象富 游象燉 游豐安 游富竹 游豐源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明展律師 劉兆珮律師 上 訴 人 張阿蕊 訴訟代理人 王仕為律師 複 代理 人 彭立賢律師 上列當事人(即游善平等29人、張阿蕊)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 ,兩造對於中華民國112年4月17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1年度訴 字第1415號第一審判決各自提起上訴,本院於113年10月2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主文第二項關於命張阿蕊給付超過新臺幣1萬7,320元本息 部分,及主文第三項關於命張阿蕊按月給付超過新臺幣289元部 分,及該部分假執行之宣告,暨訴訟費用之裁判,均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游善平等29人於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 回。 張阿蕊其餘上訴、游善平等29人之上訴,均駁回。 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張阿蕊負擔百分之26,餘由游善平等29 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移轉於第三人,經兩造 同意,得聲請代移轉之當事人承當訴訟,民事訴訟法第254 條第2項定有明文。查原審原告游田鴦、游雅淨、游豐安、 游富竹、游豐源(均為游清亮之承受訴訟人)提起上訴後之 民國113年1月23日,就游清亮所有坐落桃園市○○區○○段000 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應有部分1/20,以分割繼承為原 因,由游豐安、游富竹、游豐源(下稱游豐安等3人)各登 記取得1/60所有權,有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可證(見本院㈠ 卷第421頁),游豐安等3人聲請承當訴訟,游田鴦、游雅淨 、上訴人張阿蕊均表示同意(見本院㈠卷第406頁至第408頁 、第438頁),其聲請應予准許,合先敘明。 二、上訴人游善平等29人主張:系爭土地為伊等所有,張阿蕊以 其所有門牌號碼桃園市○○區○○○路00號建物(下稱系爭建物 ,占用如原判決附圖所示C部分,即附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c+ d+e+f+g+h,下稱系爭建物占用部分)、其上之廣告看板( 如附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代碼a、b、c、d所示)及支架(如 附圖2土地複丈成果圖標示丙、丁所示,下合稱系爭看板及 支架),並設置抽水馬達(如原判決附圖所示E部分,即附 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代碼b、c、f所示,下稱系爭馬達)、暨 鋪設水泥地(如附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代碼b、c、f、h外之 面積即附圖3土地複丈成果圖代碼所示a+d+e+g+i,下稱系爭 水泥地)等(下合稱系爭地上物),無權占有系爭土地全部 ,面積共10.88平方公尺,係無法律上原因,受有111年7月1 8日起訴前5年,及自111年7月30日起算每月新臺幣(下同) 5,124元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等情,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 段、中段、第179條規定,求為命張阿蕊將系爭地上物拆除 ,並將土地騰空返還,暨給付伊等30萬7,440元(計算式: 每月5,124元×12月×5年=307,44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自111年7 月30日起返還上開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5,124元之判決( 原審判命張阿蕊應拆除系爭建物占用部分、馬達,並將該占 用土地騰空返還予游善平等29人,並應給付1萬7,993元,及 自111年7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利息,暨 自111年7月30日起至返還上開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300元 ,駁回游善平等29人其餘之訴。游善平等29人、張阿蕊各就 其敗訴部分聲明不服,提起上訴,至游善平等29人於本院追 加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邦銀行)為被告之訴 ,本院另以裁定駁回)。其上訴聲明:(一)原判決關於駁 回後開第㈡、㈢項之訴部分及假執行之聲請均廢棄。(二)張 阿蕊應將系爭土地上除原判決主文第1項所示拆除及騰空返 還範圍外之系爭水泥地(即附圖1除代碼b、c、f、h外之面 積)、系爭看板及支架(見本院㈡卷第284頁)拆除並返還占 用之土地予游善平等29人,並應再給付游善平等29人24萬2, 527元及自111年7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暨自111年7月30日起至返還占用土地之日止,按月 給付游善平等29人4,042元。(三)張阿蕊應給付游善平等2 9人4萬6,920元,及自民事變更追加暨答辯六狀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至返還土地之日止予 游善平等29人每月782元。(四)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 行。 三、張阿蕊則以:系爭建物占用部分未妨礙游善平等29人對系爭 土地所有權之行使,依民法第773條規定不得排除,又系爭 土地為既成道路,游善平等29人訴請拆屋還地,將影響系爭 建物之安全性,係以損害伊為主要目的,違反民法第148條 第1項規定,屬權利濫用。又系爭建物乃訴外人呂清連於65 年12月15日興建完成並取得使用執照,且於80年4月17日辦 理第一次所有權登記,伊於同年6月10日以贈與為原因登記 取得系爭建物之所有權,迨至本件訴訟經測量後始知有越界 建築之情形,非於起造時即有故意或重大過失逾越地界。縱 有逾越地界,惟系爭建物完工迄今已50年餘,游善平等29人 未即時提出異議,依民法第796條第1項,不得再請求拆除系 爭建物占用部分。況系爭建物占用部分未對游善平等29人造 成重大影響,依民法第796條之1第1項,應免為移去或變更 。至系爭水泥地非伊鋪設、系爭看板及支架係由聯邦銀行設 置,均不得請求伊拆除或給付不當得利。系爭土地既屬既成 道路,則系爭建物、馬達之占用,難認游善平等29人受有損 害,倘伊構成不當得利,應以系爭土地111年之申報地價年 息3%計算為適當等語,資為抗辯。其上訴聲明:(一)原判 決不利於張阿蕊部分廢棄。(二)上開廢棄部分,游善平等 29人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四、系爭土地為游善平等29人所有;系爭建物為呂清連於65年12 月15日興建完成,於80年4月17日辦理第一次所有權登記, 張阿蕊於80年6月10日以同年5月9日贈與為原因登記取得系 爭建物之所有權;系爭馬達為張阿蕊於游善平等29人請求本 件不當得利期間前所設置;張阿蕊於89年4月將系爭建物出 租予聯邦銀行,供其營業使用迄今等事實,為兩造所不爭執 (見本院㈠卷第220頁、第221頁、本院㈡卷第344頁),堪信 為真正。 五、游善平等29人主張張阿蕊應拆除系爭地上物、騰空返還占有 之系爭土地,並給付不當得利,為張阿蕊以前開情詞所否認 。經查: (一)游善平等29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規定,請求 張阿蕊拆除系爭建物占用部分、馬達,並騰空返還該占有 土地,為有理由;惟請求拆除系爭看板及支架、系爭水泥 地,並騰空返還該占有土地,則無理由。     1、游善平等29人主張系爭看板及支架、系爭水泥地為張阿蕊 所設置及鋪設,並據以無權占用系爭土地云云,已為張阿 蕊所否認,則游善平等29人自應就此負舉證責任。查聯邦 銀行自承系爭看板及支架為其設置,且其以螺絲固定於系 爭建物牆面,得隨時以拆除螺絲方式卸除等語(見原審卷 第119頁、本院㈠第220頁、第261頁),可知系爭看板及支 架並非由張阿蕊設置,且該看板及支架可輕易與系爭建物 分離,並未因附合而成為系爭建物之重要成分,難認該看 板及支架為張阿蕊所有並據以占有系爭土地,游善平等29 人對此亦未提出任何證據以實其說,則游善平等29人此部 分主張,即屬無據。至游善平等29人所舉桃園市大園區公 所113年1月23日函、桃園市政府113年10月14日函(本院㈠ 卷第355頁、㈡卷第333頁)、張阿蕊不爭執設置系爭馬達 等情(見上四所示),僅可證明系爭水泥地非桃園市大園 區公所、桃園市政府養護權管範圍,及系爭水泥地旁之系 爭馬達確為張阿蕊設置之事實,仍不能資為系爭水泥地確 為張阿蕊鋪設之認定。參以游善平等29人陳稱:門牌號碼 桃園市○○區○○○路00號建物(下稱00號建物)及桃園市○○ 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000地號土地)為訴外人即張阿 蕊之兄嫂所有,000地號土地臨○○○路側約10平方公尺(即 00號建物前之水泥鋪面),原為同段000地號土地,嗣張 阿蕊之兄嫂為使用該土地而於104年間向原地主購入而併 入000地號土地等語(見原審卷第115頁),亦無從認系爭 水泥地確為張阿蕊所鋪設,游善平等29人既未舉證以期以 實其說,其遽謂張阿蕊係以系爭水泥地占有系爭土地,自 屬無據。準此,游善平等29人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 段規定,請求張阿蕊拆除系爭看板及支架、系爭水泥地, 並騰空返還該占有土地,均屬無據。  2、張阿蕊於80年間取得所有權之系爭建物占用系爭土地面積 為2.79平方公尺,有原判決附圖所示C部分、附圖1土地複 丈成果圖c+d+e+f+g+h所示可佐;及張阿蕊於游善平等29 人請求本件不當得利期間前設置之系爭馬達占用系爭土地 面積為0.15平方公尺,有原判決附圖所示E部分、附圖1土 地複丈成果圖代碼b、c、f可佐,均堪可認定。按所有人 於法令限制之範圍內,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其所有物 ,並排除他人之干涉;又土地所有權,除法令有限制外, 於其行使有利益之範圍內,及於土地之上下,如他人之干 涉,無礙其所有權之行使者,不得排除之,民法第765條 、第773條分別定有明文。可知土地所有權範圍,除法令 上有限制外,應及於行使所有權有利益之土地上下空間; 其妨礙之態樣,則應斟酌一般社會交易觀念等具體情事定 之。查爭建物占用部分為2.79平方公尺,乃系爭建物頂層 、二層、一層越界建築占用系爭土地之面積,顯然有礙游 善平等29人就系爭土地所有權之行使,是張阿蕊辯稱:系 爭建物占用部分未妨礙游善平等29人對系爭土地所有權之 行使,依民法第773條規定不得排除云云,自非可採。  3、次按既成道路而成立公用地役關係者,須為不特定之公眾 通行所必要,而非僅為通行之便利或省時,並應於公眾通 行之初,土地所有權人無阻止之情事,更須歷經之年代久 遠而未曾中斷,是既成道路須符合上開要件,始成立公用 地役關係。查系爭土地位於系爭建物騎樓與桃園市大園區 中正東路測溝間之範圍,並非桃園市大園區公所、桃園市 政府養護權管範圍,有桃園市大園區公所113年1月23日函 、桃園市政府113年10月14日函可佐(本院㈠卷第355頁、㈡ 卷第333頁),難認係供不特定之公眾通行必要之既成道 路,至張阿蕊所舉本院112年度上字第542號判決(即游善 平等29人以桃園市政府為被告之返還土地訴訟),與本件 情形不同,不能比附援引為系爭土地屬既成道路之證明。 故張阿蕊辯以:系爭土地為既成道路,被上訴人行使系爭 土地之所有權應受限制云云,仍不足採。  4、按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以損害他人為主要 目的,民法第148條第1項固有明文。然權利之行使是否構 成權利濫用,須以權利人行使權利時,主觀上有無以損害 他人為主要目的,且客觀上尚須綜合權利人因行使權利可 得之利益與他人及國家社會因其行使權利所受之損失,比 較衡量而定。查系爭建物占用部分如原判決附圖所示C部 分即附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c+d+e+f+g+h,為滴水線之部分 建物(見原審卷第119頁),張阿蕊雖辯稱拆除將影響系 爭建物之結構安全,惟為游善平等29人所否認(見本院㈡ 卷地第303頁至第304頁),而張阿蕊前曾聲請本院囑託桃 園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鑑定拆除系爭建物占用部分是否影 響系爭建物結構安全,嗣已撤回該鑑定,並自陳未提證據 可佐(見本院㈠卷第243頁、第332頁、㈡卷第345頁),自 難認拆除該占用部分將影響系爭建物之結構安全。系爭土 地為游善平等29人所有,其於法令限制範圍內,本得自由 使用、收益該土地,並排除他人之干涉(民法第765條規 定參照)。系爭土地面積僅10.88平方公尺(見原審卷第3 3頁),而系爭建物及馬達占用面積為2.79平方公尺及0.1 5平方公尺,再加上張阿蕊出租系爭建物與聯邦銀行,該 銀行架設在系爭建物之系爭看板占用系爭土地之面積為1. 52平方公尺,已足妨礙游善平等29人就系爭土地之使用、 收益,倘予拆除,亦有益系爭土地價值;又系爭土地位於 中正東路旁,雖非既成道路,然目前一般民眾亦得使用( 見原審卷第121頁),則拆除占用部分,亦可增加使用面 積,對於公共利益並無不利,則游善平等29人為保障其所 有物之完整利用、收益,訴請張阿蕊拆除系爭建物占用部 分、馬達,並返還該部分占有土地,尚難謂其所得之利益 甚小,而以損害上訴人為主要目的。故游善平等29人訴請 張阿蕊拆除上開占用部分並返還土地,屬正當權利之行使 ,難謂有權利濫用之情事。上訴人辯稱:游善平等29人訴 請拆屋還地,將影響系爭建物之安全性,係以損害伊為主 要目的,違反民法第148條第1項規定,屬權利濫用云云, 亦不可取。  5、民法第796條第1項本文規定「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非因故 意或重大過失逾越地界者,鄰地所有人如知其越界而不即 提出異議,不得請求移去或變更其房屋」,係指鄰地所有 人於土地遭越界建築當時,明知而不即時反對,不得於事 後請求拆除建築物而言,同法物權編施行法第8條之3規定 ,上開規定於98年民法物權編修正前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 逾越地界,鄰地所有人請求移去或變更其房屋時,亦適用 之。惟主張鄰地所有人知其越界而不即提出異議者,應就 此項事實負舉證之責任。倘未能證明其建築房屋時,鄰地 所有人知悉越界建築而不為反對之事實,即無該條規定之 適用。依張阿蕊上訴補充理由暨答辯狀所載:系爭建物乃 呂清連委託他人興建,於65年12月15日興建完成並取得使 用執照,且於80年4月17日辦理第一次所有權登記,係本 件訴訟經測量後,始知有越界建築之情形,非於起造時即 有故意或重大過失逾越地界至系爭土地等內容(見本院㈠ 卷第140頁)以考,足見呂清連興建系爭建物時,不知悉 有越界建築之情,亦難認系爭土地之所有人於斯時已知悉 系爭建物有越界占有系爭土地而不即提出異議等情事,依 上說明,游善平等29人並無該條本文所定「不得請求移去 」之忍受義務。張阿蕊空言辯以:系爭建物完工迄今已50 年餘,游善平等29人知悉系爭建物越界占用情事而未即提 出異議,依民法第796條第1項,不得請求拆除系爭建物占 用部分云云,亦不可採。  6、按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逾越地界,鄰地所有人請求移去或 變更時,法院得斟酌公共利益及當事人利益,免為全部或 一部之移去或變更,此觀民法第796條之1第1項本文固明 。查張阿蕊係將系爭建物出租予聯邦銀行,供其營業使用 ,拆除系爭建物占用部分,難認損及公共利益。又系爭建 物占用部分為滴水線之部分建物,將之拆除,不致影響系 爭建物之結構安全,業經認定如上,而系爭建物占用部分 為2.79平方公尺,佔系爭建物各層面積192.07平方公尺( 見原審卷第83頁之系爭建物謄本)尚不足1.5%,將之拆除 ,顯不影響張阿蕊使用系爭建物之利益。再斟酌張阿蕊因 系爭建物占用部分所獲取之利益,並未超過游善平等29人 因系爭建物占用部分拆除後所取得之利益。是故,張阿蕊 依民法第796條之1第1項規定,抗辯應免予拆除云云,並 無足採。  7、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 前段、中段有明文規定。以無權占有為原因,請求返還土 地者,占有人以非無權占有為抗辯者,被告應就其取得占 有,係有正當權源之事實證明之。如不能證明,應認原告 之請求為有理由。游善平等29人所有之系爭土地,遭張阿 蕊之系爭建物占用2.79平方公尺(如原判決附圖所示C部 分即附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c+d+e+f+g+h所示);及張阿蕊 設置之系爭馬達占用0.15平方公尺(如原判決附圖所示E 部分即附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代碼b、c、f所示),業經認 定如上,張阿蕊未舉證其係有權占有,自屬無權占有,則 游善平等29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規定,請求 張阿蕊拆除系爭建物占用部分、馬達,並騰空返還該占有 土地,自有理由。 (二)游善平等29人依民法第179條規定,得請求張阿蕊給付1萬 3,856元,及自111年7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暨自111年7月30日起至返還該占用土地之 日止,按月給付231元。  1、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民法第179條定有明文。張阿蕊於80年間取得所有 權之系爭建物占用系爭土地面積為2.79平方公尺(如原判 決附圖所示C部分即附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c+d+e+f+g+h所 示);及其於游善平等29人請求本件不當得利期間前所設 置之系爭馬達占用系爭土地面積為0.15平方公尺(如原判 決附圖所示E部分即附圖1土地複丈成果圖代碼b、c、f所 示),其中c、f為不同垂直空間,然係屬同一平面基地範 圍之用益,基此,張阿蕊以系爭建物占用部分及馬達,無 權占有系爭土地之面積為2.83平方公尺(計算式:27.9平 公尺+0.04平方公尺=2.83平方公尺),依社會之通常觀念 ,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並致被上訴人受有損害, 則游善平等29人自得依上開規定請求張阿蕊返還相當於租 金之不當得利(關於此部分不當得利之請求,游善平等29 人稱:伊等之訴訟聲明係經全體同意,形式上為平均分配 ,但內部會依應有部分比例分配。張阿蕊對此則稱:倘法 院認張阿蕊應給付金額,對於游善平等29人用一整筆按人 數平均請求部分沒意見〈見本院㈡卷第345頁〉)。  2、按土地法第97條所規定之房屋租金最高限額,係指城市地 方一般房屋之租金而言。張阿蕊占有系爭土地出租聯邦銀 行所享有之利益,當非一般房屋承租可比,自不受上開規 定之拘束,本院得斟酌土地之位置、工商業繁榮之程度及 占有人利用該土地之經濟價值及所受利益等為決定。審酌 系爭土地位於桃園市大園區中正東路,為該區交通要道、 鄰近臺灣桃園國際機場,附近商店林立,生活機能完善、 交通方便、商業活動明顯,及系爭建物占用部分及馬達之 利用、占用面積等情狀綜合考量後,認游善平等29人請求 期間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如以111年之申報地價年息1 0%為允當,是游善平等29人主張:伊請求之不當得利,應 以系爭土地每月租金470.9925元計算云云;及張阿蕊辯以 :游善平等29人請求之不當得利逾系爭土地111年申報地 價年3%部分應屬過高云云,均非可採。查系爭土地111年 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1萬2,240元(見原審卷第33頁), 基此計算,游善平等29人得請求起訴前5年之不當得利金 額為1萬7,320元(計算式:1萬2,240元×2.83平方公尺×10 %×5年=1萬7,320元。小數點下四捨五入,下同),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1年7月29日(見原審卷第67頁)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民法第231條第1 項參照),暨自111年7月30日起至返還該占用土地之日止 ,按月給付之不當得利金額為289元(計算式:1萬2,240 元×2.83平方公尺×10%÷12月=289元)。逾此範圍之請求,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綜上所述,游善平等29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規 定,請求張阿蕊拆除系爭建物占用部分(面積2.79平方公尺 )、系爭馬達(面積0.15平方公尺),並騰空返還該占有土 地;併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張阿蕊給付1萬7,320元, 及自111年7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暨自111年7月30日起至返還該占用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 289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原審就超過上開應准許部分,為張阿蕊敗訴之 判決,尚有未洽,張阿蕊上訴意旨就此指摘原判決不當,求 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予廢棄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 原審就上開應准許之範圍內,判命張阿蕊給付,並為假執行 之宣告,並無不合,張阿蕊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該部分不當 ,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該部分上訴。至游善平 等29人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駁回伊其餘請求不當,求為廢棄 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核與本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另一一論述,附此 敘明。 八、據上論結,張阿蕊之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游善 平等29人之上訴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4-12-11

TPHV-112-上易-758-202412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