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謝宜雯

共找到 228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5號 聲 請 人 張文林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附表所示之股票無效。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股票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609號公示催告在案。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2月9日屆滿,迄今無人申 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謝宜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俞瑄 附表: 股票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5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備考 001 康全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087ND0026329-7 1000 002 康全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087ND0026330-3 1000 003 康全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087ND0026331-5 1000

2025-03-10

PCDV-114-除-5-20250310-1

小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小上字第252號 上 訴 人 桂國倫 被 上訴人 劉賢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8月7日本院板橋簡易庭113年度板小字第1982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關於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訴訟,其標 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下同)10萬元以下者,適用小額程 序。次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得上訴或抗告於管轄 之地方法院,其審判以合議行之。對於前項第一審裁判之上 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又其上訴狀內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第436條之24、第436 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所謂違背法令,係指依同法第43 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所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 、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定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情形。故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以同法第469條所列第1款至第5款為理 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 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如係以第一審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68條不適用法規 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 之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 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未依上述方法 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 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 字第988號、111年度台上字第1361號裁定意旨參照)。故上 訴理由所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者,必須原判決確有該違背法 令之情事,始屬相當;否則,仍與上訴未記載原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無異,應認其上訴於法未合。又依民事 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71條第1項之上訴法律 審之規定,小額程序之上訴人若未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提出 如上所述之合法上訴理由書於第二審法院,第二審法院無庸 命其補正,即得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44條 第1項前段之規定,逕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家人寄來通知書已過期等語。 三、經查:  ㈠按簡易程序之就審期間,至少應有5日。但有急迫情形者,不 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429條第2項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3 6條之23規定,此於小額程序中準用之。次按民事訴訟法第1 62條第1項所謂應扣除在途期間計算之法定期間,係僅指同 法所規定訴訟關係人應為一定訴訟行為之期間而言,惟不變 期間(例如上訴期間、抗告期間)與通常法定期間(例如聲 請回復原狀之期間、證人及鑑定人請求日費或旅費之期間) 始足當之,至就審期間,則係使被告準備辯論及到場應訴之 期間,而非指其應為一定訴訟行為之期間,顯與上述期間之 性質不同,自不在適用該條項之規定,應扣除在途期間計算 之列(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850號判例要旨參照)。復按 送達於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得 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民事訴訟法 第137條第1項亦有明文。又按受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僱用之 管理員,其所服勞務包括為公寓大廈住戶接收郵件者,性質 上應屬全體住戶之受僱人,即與同法第137條第1項規定之受 僱人相當。郵政機關之郵差送達文書於住、居所、事務所或 營業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而將文書付與公寓大廈管理 員者,為合法送達,該管理員何時將文書轉交應受送達人, 已生之送達效力不受影響(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1752號 民事裁判意旨參照)。再按送達不能依民事訴訟法第136條 、第137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自治或警察 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 、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一份置於該送達處 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 起,經10日發生效力,民事訴訟法第138條第1項、第2項亦 有明文。另依民事訴訟法第138條第2項規定,寄存送達之處 所如確為應受送達人當時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則於 該處所為之寄存送達即為合法,送達之效力於寄存後之10日 發生。故寄存送達於依法送達完畢時,即生送達之效力,至 應受送達人究於何時前往領取應受送達之文書,或並未前往 領取,該文書嗣經退還原送達法院,於送達之效力均無影響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810號裁定意旨參照)。  ㈡上訴人雖稱家人寄來通知書已過期云云,然原審定於民國113 年7月17日之言詞辯論通知書已於113年6月12日送達上訴人 之戶籍地,並經上訴人之受僱人受領,於同日生送達效力; 又前開言詞辯論通知書亦於113年6月14日寄存送達上訴人居 所地之警察機關即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後埔派出所, 於000年0月00日生送達效力,有送達回證在卷可稽(見原審 卷第47頁至第49頁);而前開言詞辯論通知書之送達亦符合 至少有5日之就審期間之規定,依前揭說明,已生合法送達 之效力,即原審並無上訴理由所指摘送達不合法之情事。再 者,上訴人亦未於上訴理由表明依何等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 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自難認為已對原判決之違背法令 有具體之指摘,依前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從而, 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要難認係屬適法,自應予駁回。 四、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定其費用額。此規定並為小 額事件之上訴程序所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及 第436條之3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 事人負擔,同法第78條亦有明定。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額確 定為1,50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爰判決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 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王婉如                                       法 官 謝宜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俞瑄

2025-03-07

PCDV-113-小上-252-20250307-1

撤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撤銷緩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撤緩字第395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謝宜雯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撤銷緩刑之 宣告(113年度執聲字第354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謝宜雯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 本院以113年度訴字第305號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5年確定 ,緩刑期內付保護管束,並於民國113年8月13日確定。因受 刑人於緩刑期內傳喚未到,經警查訪亦稱「依址查訪未遇」 ,其行為違反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之2第2款之規定,情節 重大,爰依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之3第1項,刑事訴訟法第 476條之規定,聲請撤銷緩刑之宣告。 二、按受保護管束人在保護管束期間內,應服從檢察官及執行保 護管束者之命令,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第1款定有明文, 又受保護管束人如有違反,情節重大者,檢察官得聲請撤銷 保護管束或緩刑之宣告,同法第74條之3第1項亦有明文。惟 所謂違反檢察官及執行保護管束者之命令情節重大之前提, 當以受保護管束人確已受檢察官及執行保護管束者命令之通 知或處於得知悉之狀態下而不予遵守而言。 三、經查:  ㈠本案受刑人謝宜雯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本院以1 13年度訴字第305號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5年確定,緩刑 期內付保護管束,並應向公庫支付新臺幣10萬元,且應向檢 察官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 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120小時之義務勞務,及完 成8小時之法治教育,業於113年8月13日確定在案等情,有 上開刑事判決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各1份可稽。  ㈡次查,受刑人於緩刑付保護管束期間內,由臺灣新北地方法 院檢察署檢察官執行保護管束,經向其戶籍地送達執行傳票 ,命其應於113年9月19日上午9時30分許,至臺灣新北地方 法院檢察署報到,前揭執行傳票經付郵送達結果,於113年9 月3日寄存於新北市警察局三峽分局鶯歌分駐所,嗣受刑人 因屆期未遵期報到,另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於 113年9月20日執行保護管束,命其於應於113年12月5日上午 9時30分許,至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報到,另發函新北 市警察局三峽分局請派員查訪,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 函覆查訪未遇等情,固有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執 行保護管束命令、送達證書、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113 年11月5日新北檢貞酉113執保433字第1139140953號函、新 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113年11月22日新北警峽刑字第113 3587641號檢附公文查報單等資料在卷可考。雖警員前往受 刑人戶籍地查訪,已如前述,惟受刑人於114年1月14日本院 訊問程序中表示:我沒有注意到單子,我家人也沒有注意到 ,希望可以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問我爸爸有沒有單子,我 現在在工地福利社工作等語,惟實難僅以警員「查訪未遇」 ,率認受刑人有違反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之2第2款之規定 ,且有情節重大之情形,自難認聲請意旨為有理由。 四、從而,本件實無以遽認受刑人確有違反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 條之2 第2 款規定之情事,依上開說明,聲請人聲請撤銷本 件緩刑宣告,尚難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連雅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蔚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2025-03-07

PCDM-113-撤緩-395-20250307-1

小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12號 上 訴 人 即反訴原告 李耀榕 被 上訴人 即反訴被告 和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伯龍 被 上訴人 即反訴被告 周可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11月15日本院板橋簡易庭113年度板小字第1465號第一審小 額民事判決提起上訴,經原審僅就本訴部分核定上訴裁判費並經 上訴人繳納在案(見小上卷第21頁),惟觀諸民事上訴理由狀、 民事上訴理由(補充)狀等可知,上訴人除針對本訴部分上訴外 ,亦針對反訴部分即原審判決主文第4項、第5項部分聲明不服而 請求廢棄(見小上卷第51頁、第69頁),堪認上訴人之真意為反 訴部分亦要提起上訴;核本件上訴人就反訴部分之上訴利益為新 臺幣(下同)20,0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500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反訴部分之第二審裁 判費,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謝宜雯                   法 官 趙悅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張又勻

2025-03-07

PCDV-114-小上-12-2025030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18號 原 告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志堅 訴訟代理人 周上勤 被 告 張揚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原告前聲請本院對被告核發支 付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 視為起訴。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 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 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經查,原告訴之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4,9 00,181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33% 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7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以內 者,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 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是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核定為15,043,711元(計算式:如附表所示),應徵收第 一審裁判費144,440元,扣除前已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 應補繳143,940元(計算式:144,440-500=143,940)。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 內補繳上開金額,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謝宜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俞瑄 附表:(新臺幣/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本金 14,900,181元 1 利息 14,900,181元 113年6月17日 113年11月3日 (140/365) 2.33% 133,162.71元 2 違約金 14,900,181元 113年7月18日 113年11月3日 (109/365) 0.233% 10,367.67元 小計 143,530.38元 合計 15,043,711元

2025-03-05

PCDV-114-補-318-20250305-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確認買賣關係不存在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31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葉坤儀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謝淑麗 黃詔瑩 黃名秀 黃逢德 黃逢仁 林黃秀珠 黃名妤 黃逢義 黃愫媛 黃愫文 黃愫姬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郭曉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買賣關係不存在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 114年2月13日本院113年度重訴字第31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查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6,781,500元,應徵 第二審裁判費121,414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 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 ,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謝宜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 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其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俞瑄

2025-03-05

PCDV-113-重訴-316-20250305-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29號 抗 告 人 徐永吉 相 對 人 遠信國際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沈文斌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13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2478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裁定廢棄。 二、相對人在原審之聲請駁回。 三、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及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均 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於原審主張:相對人執有抗告人所簽發,如附表 所示之發票日為民國111年6月22日、票載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75,000元、到期日為113年7月28日,並免除作成拒絕證 書之本票乙紙(下稱系爭本票),詎經相對人屆期提示後未 獲兌現,經催討均置之不理,爰聲請裁定許可就其中之25,0 08元及自113年7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 息准予強制執行等語,業據相對人提出系爭本票為證,且經 原裁定予以准許強制執行。 二、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前已向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下稱士林 地院)聲請清算程序,經士林地院於113年3月28日以113年 度消債清字第25號裁定抗告人於同日下午5時起開始清算程 序,參照司法院民事廳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 組97年第4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8號意旨,相對人就系爭本票 聲請本票裁定,欠缺權利保護必要,原裁定遽依票據法第12 3條予以准許強制執行,顯有未洽。為此,爰對原裁定不服 ,提起本件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固有明文;惟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48條第2項復規定,法院裁定開始更生 程序後,對於債務人不得開始或繼續訴訟及強制執行程序, 而從消債條例之立法意旨以觀,其目的係以一債務清理程序 取代訴訟及非訟程序,以求程序經濟及有效節省司法資源, 故於消債條例第28條第2項另規定,前項債權,除本條例別 有規定外,不論有無執行名義,非依更生或清算程序,不得 行使其權利。是而,消債條例第48條第2項規定之情形只是 例示,當然包括對於債務人不得開始或繼續非訟程序,此為 第28條第2項規定之當然效果。又債權人聲請本票裁定,無 非為取得執行名義,而依消債條例第36條規定,債權申報後 ,無論申報債權有無經過異議、抗告程序,於異議期間經過 ,或經裁定確定後,均有既判力,比本票裁定之效力更強。 復更生方案經法院裁定認可確定,債務人未依更生條件履行 者,債權人得以之為執行名義(消債條例第74條第1項參照 );如更生方案經法院裁定不認可,而裁定開始清算程序( 消債條例第65條第1項參照),債權人非依清算程序,不得 行使其權利;其經法院為不免責之裁定確定者,債權人亦得 以確定之債權表為執行名義(消債條例第140條前段參照) 。上述各種情形,債權人均無再取得本票裁定之必要(97年 第4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8號,司法院民事廳消費者債務清理 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組意見參照)。 三、經查,本件相對人持有抗告人所簽發之系爭本票,屆期經提 示後未獲清償,爰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定許可強制 執行等情,業據相對人於原審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系爭本票 為證。然抗告人前已向士林地院聲請清算程序,經士林地院 以113年3月28日113年度消債清字第25號裁定自同日下午5時 起開始清算程序,現由士林地院司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 嗣於114年1月23日由士林地院司法事務官公告清算程序終結 ,有113年3月28日113年度消債清字第25號裁定、消債破產 事件公告查詢結果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3頁至第28頁、第 45頁)。且相對人所持系爭本票對抗告人之本票債權,成立 於抗告人經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前,應屬消債條例第28條第1 項所規定之清算債權,依前揭說明,相對人於士林地院裁定 抗告人開始清算程序後,相對人對於抗告人不得開始或繼續 非訟程序,且非依更生或清算程序,不得行使其權利,更無 再取得本票裁定之必要。又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應 公告下列事項:…申報、補報債權之期間及債權人應於申報 、補報期間內向管理人申報其債權;未選任管理人者,應向 法院為之;其有證明文件者,並應提出之。不依前款規定 申報、補報債權之失權效果;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 裁定確定後,除別有規定外,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 免責裁定確定時,除別有規定外,對於已申報及未申報之債 權人均有效力。對於債務人有求償權之共同債務人、保證人 或為其提供擔保之第三人,亦同,消債條例第86條第1項第4 款、第5款、第132條、第137條第1項定有明文,債權人即相 對人本應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有於申報、補報期間 內申報其債權之責任,逾期未陳報將有失權效果,而相對人 卻於清算程序外,另聲請本票裁定,自無權利保護必要。是 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 改判,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將原裁定廢棄,更為裁定如主文 第2項、第3項所示。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因此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謝宜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俞瑄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新臺幣) 請求本金金額(新臺幣) 到期日 提示日 利息起算日 年利率 001 111年6月22日 75,000元 25,008元 113年7月28日 113年7月29日 16%

2025-03-05

PCDV-113-抗-229-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23號 原 告 陳葉阿琴 被 告 陳麗卿 江佩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 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 ,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應將新北市○○區○○段0000000地號土 地(權利範圍1/5)及同段4324建號建物(門牌號碼為新北市○○區○○ 路○段000巷00號5樓,權利範圍1/1,下合稱系爭房地)移轉登記 予原告,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地於起訴時之市場客觀 交易價額為依據。經查,系爭房屋總面積為82㎡。本院依職權查 詢之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資料,相近路段、建物型態及屋 齡之房地平均交易價格約為新臺幣(下同)145,893元/㎡,故系 爭房地市價約為11,963,226元(計算式:145,893元/㎡×82㎡×權利 範圍1/1=11,963,226元)。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1,9 63,226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17,336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 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謝宜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俞瑄

2025-03-05

PCDV-114-補-323-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30號 原 告 David Dong-Hyock Lim(林大衛) 上列原告與被告鐘景琨、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間請求損害賠償 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 臺幣(下同)5,000,000,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4,240,500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10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謝宜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俞瑄

2025-03-05

PCDV-114-補-430-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認可判決書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36號 抗 告 人 陳憲誠 代 理 人 謝憲愷律師 相 對 人 鄭璇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認可判決書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0月2日本院113年度陸許字第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在大陸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民事仲裁判斷,不違背 臺灣地區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得聲請法院裁定認可,臺 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下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第74條第1項定有明文。當事人依上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 認可在大陸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其性質為非訟事件( 最高法院87年度台聲字第347 號、86年度台聲字第543 號民 事裁定意旨可資參照)。是以,當事人依上開規定聲請法院 裁定認可在大陸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其性質為非訟事 件,裁定法院僅得審查該民事確定裁判有無違背臺灣地區公 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為認定標準,不得就當事人間之實體法律 關係重為判斷,亦即非就大陸地區裁判重新實質審查其內容 ,故在大陸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其認定事實或適用法 規是否無瑕,並不在審認之範圍。又按法院收受聲請書狀或 筆錄後,得定期間命聲請人以書狀或於期日就特定事項詳為 陳述;有相對人者,並得送達聲請書狀繕本或筆錄於相對人 ,限期命其陳述意見,非訟事件法第30條之2定有明文。依 非訟事件法第30條之2於民國102年5月8日增訂之立法理由略 以:「為兼顧非訟事件審理之流暢、司法資源之合理運用, 及使相對人能夠瞭解聲請人之主張意旨及證據資料,以利其 防禦權之實施,並達儘速釐清爭點之目的,宜課關係人對於 程序進行,負擔一定之協力義務。明定法院於收受聲請人之 書狀或經其於期日陳述後,如認其就特定事項陳述未臻完備 時,得先定期命聲請人補正周全,如其陳述已完備,或俟其 補正完備後,得視其情形,於必要時將聲請書狀繕本或筆錄 送達於與聲請事件有關之相對人,並限期命陳述意見,以免 程序拖延,爰設本條。」等旨,堪認法院得斟酌各該事件法 律上權益關係及事證明確與否之程度,考量有無使相對人瞭 解聲請人之主張,俾適時表示意見之必要各節,依個案情形 分別判斷,並非一概強制送達聲請書狀繕本予相對人至明。 二、本件抗告意旨略以:  ㈠原審判決並無大陸地區廣東省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2013)東 二法民四初字第55號民事判決書,原審法院據以為裁定理由 之事實,顯然有誤。  ㈡原審未於裁定前先將相對人之民事聲請判決認可狀寄送予抗 告人表示意見,亦未開庭審判,抗告人無從進行答辯及陳述 意見,有違憲法上保障訴訟權之聽審權及正當法律程序。  ㈢大陸地區法院雖採四級二審制度,惟大陸實務上採取更為集 中之審理方式,案件繁雜時常有審判上或證據上之疏漏,故 敗訴方仍會提起再審,即實際上僅到二審實務上多認為案件 上未結束,應待再審定讞後始為實質上的判決確定,而抗告 人亦已針對大陸地區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20)滬02民 初140號民事判決、大陸地區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23)滬 民終804號民事判決(下稱系爭一審判決、系爭二審判決,合 稱系爭判決)提起再審,並經受理立案,系爭判決仍有許多 地方需調查、釐清,原審不應如此草率為認可判決。  ㈣系爭判決審理過程中,同為利害關係人之VTO墨西哥未到庭參 加訴訟,該法院以疫情為由未准許將VTO墨西哥追加為第三 人,相對人亦未將VTO墨西哥追加為被告,顯係對VTO墨西哥 之法人格抹滅,侵害VTO墨西哥公司之權益,違反我國公司 法第1條及民法第26條規定,亦對抗告人之權益嚴重受損並 需負擔龐大債務,又系爭判決未依照西元2016年11月28日上 海荔澄、VTO香港與VTO墨西哥之書面約定為判決基礎而逕自 解釋兩造法律關係,實際上抗告人非與相對人為合夥關係, 抗告人係按照實際汽車進口數量向相對人收取相應傭金,退 步言之,VTO香港與VTO墨西哥如需負擔相對人於西元2017年 度之匯率損失金額,雙方就數額未達成一致,相對人又未證 明其所生損失與計算依據,又縱前揭損失金額認定無誤,損 害賠償責任之主體亦為VTO墨西哥,而非抗告人。是系爭判 決既有上開之違誤,其所為之認定實有違背臺灣地區公共秩 序或善良風俗之處,自不應予裁定認可,爰依法提起本件抗 告等語。 三、經查:  ㈠抗告人上開抗告意旨㈣中所稱系爭判決未通知VTO墨西哥到庭 參加訴訟,相對人亦未追加VTO墨西哥為共同被告,導致抗 告人權益受損,且系爭判決就兩造間法律關係之認定基礎有 誤,以及抗告人或VTO墨西哥應賠償之金額仍有爭議而相對 人未舉證且法院未詳查等語,均為法院如何認定事實、適用 法律之範疇,核屬當事人間實體法律關係事項,抗告人如對 於責任歸屬主體、責任成立、責任範圍等實體事項有所爭執 ,應針對原判決提起上訴、再審等救濟途徑或另行起訴為主 張,尚非本院裁定認可與否得以審認之範圍,此部分與臺灣 地區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並無任何相關。  ㈡又觀諸抗告人上開抗告意旨㈢主張系爭判決已提起再審進而主 張原審不應為認可裁定等語,然此亦與系爭判決之認事用法 有無違反我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一事無涉,且依據兩岸人 民關係條例第74條第1項規定並未限制提起再審之確定裁判 不得為認可判決書之裁定,系爭判決既已經判決確定,在未 違反我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情況下而為認可裁定,自難依 此率爾認定原審裁定有何於法不合之情。  ㈢抗告人上開抗告意旨㈡稱原審未賦予其陳述意見之機會而有違 正當法律程序等語,惟自上揭實務見解意旨觀之,非訟事件 法第30條之2規定對於是否命非訟事件之當事人陳述意見, 賦予法院一定之裁量權,非必使當事人陳述意見,其程序方 稱合法;再者,抗告人於提起本件抗告時,已表示其事實上 及法律上之意見;且原法院審酌卷內既有相關事證資料,認 無事實不明暸或陳述不完足情事,而無再請抗告人表示意見 或到場之必要,並據以判斷合於聲請認可判決之法定要件, 要無不當。  ㈣末查,雖抗告人上開抗告意旨㈠主張原審援引卷內事證所無之 大陸地區廣東省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2013)東二法民四初字 第55號民事判決書作為認可裁定之依據,至使原審裁定有違 誤等語,惟縱該事證不存在於卷內,憑卷內其他事證資料仍 不影響原審所為之判斷,前揭「大陸地區廣東省東莞市第二 人民法院(2013)東二法民四初字第55號民事判決書」應僅屬 原審裁定內容之誤載,抗告人執此指摘原裁定不當,殊非有 據。 四、從而,本院詳核系爭判決之內容,並無違背臺灣地區公共秩 序及善良風俗之情形,堪認已符合法院裁定認可之要件,則 本件相對人聲請原審裁定認可,於法並無不合,即應准許。 從而,原審裁定認可系爭判決,核無不當,抗告人猶執前詞 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王婉如                                        法 官 謝宜雯  以上正本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 ,並應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陳俞瑄

2025-03-04

PCDV-113-抗-236-202503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