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資念婷

共找到 164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貨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298號 原 告 昶煜鋼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志豪 訴訟代理人 楊宗翰律師 被 告 泰力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子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637,163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14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1,879,054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如以新臺幣5,637,163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原聲 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637,163元,及自民 國112年12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嗣於114年2月20日具言詞辯論期日當庭減縮遲延利息 ,更正聲明第1項為:被告應給付原告5,637,163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核原告所為聲明之變更合於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為向原告訂購竹節鋼筋,兩造分別於112年1 0月12日簽立「金龍段(預壘樁)之竹節鋼筋供給買賣契約 」,及於112年11月8日簽立「南榮1F1-01段之竹節鋼筋供給 買賣契約」,並約定被告應於出貨前付清貨款,貨款總價依 竹節鋼筋規格及實際出貨重量為準。嗣原告依約分別自112 年10月30日起至同年12月6日止,出貨如附表編號1至5所示 ,總重量為112,532公斤之竹節鋼筋至金龍段工地,總貨款 金額為2,827,569元(含稅);自112年11月18日起至同年12 月6日止,出貨如附表編號6至40所示,總重量為116,848公 斤之竹節鋼筋至南榮段工地,總貨款金額為2,758,912元( 含稅),另依買賣契約第9條之約定,每批料單如未滿15噸 ,須補不足數量每噸350元,金額為50,682元,故被告應給 付原告之買賣價金貨款共計為5,637,163元(計算式:2,827 ,569元+2,758,912元+50,682元=5,637,163元),爰依系爭 買賣契約及民法第367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5,637,1 63元,及自最後一批貨物交付日之翌日即112年12月7日起算 之法定利息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637,163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 付價金之契約。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定價金及受領 標的物之義務,民法第345條第1項、第367條分別定有明文 。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買賣契約、歷次地 磅記錄單、歷次出貨單、請款單、存證信函、運費發票暨請 款單、現場照片、統一發票等件為證(本院卷第25至77、79 至83頁、235至255、257至275、323頁)。被告對於原告主 張之前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 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 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 正。被告向原告購買竹節鋼筋,兩造買賣契約成立,被告負 有交付價金之義務,是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買賣價金,揆諸上 開規定,自屬有據,應予准許。  ㈡次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此觀民法 第229條第2項前段之規定自明。所謂給付無確定期限,係指 給付未定期限及給付雖定有期限而其屆至之時期不確定而言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366號判決意旨參照)。查本件 兩造係約定「確認訂購後一週內匯款20%訂金,並於出貨前 付清尾款」為買賣價金給付之清償期限,依上開說明,該項 給付並未有確定之履行期限,應屬不確定期限之債務。又本 件民事起訴狀係於113年9月13日送達被告,有本院送達證書 1紙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13頁),依民法第229條第2項後 段已生催告效力,被告應自翌日起負遲延責任。從而,原告 就可請求被告給付部分,併請求自113年9月14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法定利息即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買賣契約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5, 637,163元,及自113年9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5計算之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核與法律規定並無不 符,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併依職權宣告被告免為 假執行之擔保金額。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孫藝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附表: 編 號 出貨日期 規 格 單價 (每公斤) 數量 (公斤) 複價(未稅) 未達15噸,每噸補差額350元(15噸=15000公斤,每公斤差額0.35元) 不足公斤數(計算式:15000公斤-數量) 補差額(未稅) (計算式:不足公斤數×0.3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1 112年10月31日 #4 22.9元 15,915 364,454元 2 112年10月31日 #10 24.1元 8,627 207,911元 3 112年11月1日 #10 24.1元 29,330 706,853元 4 112年11月22日 #10 24.1元 29,330 706,853元 5 112年12月6日 #10 24.1元 29,330 706,853元 小計 112,532 2,692,923元 營業稅(5%) 134,646元 合計 2,827,569元 6 112年11月18日 #7 23.0元 11,638 267,674元 7 112年11月18日 #10 23.0元 18,435 424,005元 8 112年11月24日 #3 22.3元 1,972 43,976元 9 112年11月24日 #4 22.0元 8,268 181,896元 10 112年11月24日 #8 23.0元 1,576 36,248元 11 112年11月24日 #10 23.0元 15,870 365,010元 12 112年11月25日 #4 22.0元 1,600 35,200元 13 112年11月25日 #4 22.0元 60 1,320元 14 112年11月26日 #3 22.3元 941 20,984元 10,290 3,602元 15 112年11月26日 #4 22.0元 3,769 82,918元 16 112年11月27日 #5 22.0元 3,818 83,996元 9,445 3,306元 17 112年11月27日 #4 22.0元 859 18,898元 18 112年11月27日 #3 22.3元 878 19,579元 19 112年11月27日 #4 22.0元 1,669 36,718元 3,543 1,240元 20 112年11月27日 #5 22.0元 4,689 103,158元 21 112年11月27日 #3 22.3元 5,387 120,130元 22 112年11月28日 #3 22.3元 2,962 66,053元 23 112年11月28日 #4 22.0元 304 6,688元 24 112年11月28日 #5 22.0元 7,048 155,056元 25 112年11月29日 #8 23.0元 235 5,405元 14,765 5,168元 26 112年11月29日 #4 22.0元 840 18,480元 14,160 4,956元 27 112年11月30日 #4 22.0元 1,365 30,030元 13,635 4,772元 28 112年11月30日 #4 22.0元 520 11,440元 14,480 5,068元 29 112年11月30日 #3 22.3元 6,626 147,760元 7,670 2,685元 30 112年11月30日 #10 23.0元 704 16,192元 31 112年12月1日 #4 22.0元 6,845 150,590元 8,155 2,854元 32 112年12月1日 #4 22.0元 950 20,900元 13,090 4,582元 33 112年12月1日 #3 22.3元 960 21,408元 34 112年12月2日 #3 22.3元 1,141 25,444元 11,535 4,037元 35 112年12月2日 #4 22.0元 1,025 22,550元 36 112年12月2日 #10 23.0元 1,299 29,877元 37 112年12月5日 #3 22.3元 823 18,353元 38 112年12月5日 #4 22.0元 992 21,824元 39 112年12月6日 #3 22.3元 235 5,241元 40 112年12月6日 #7 23.0元 545 12,535元 加計112年11月27日超時費用6,000元 小計 116,848 2,627,536元 48,269元 營業稅(5%) 131,377元 2,413元(元以下捨去) 合計 2,758,912元 50,682元

2025-03-06

TCDV-113-訴-2298-20250306-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30號 原 告 張義昌 被 告 黃家源即棋峰工程行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 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 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另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 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及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以租賃關係已經終止為原因,請求返還 土地或遷讓房屋之訴,係以租賃物返還請求權為訴訟標的, 非以租賃權為訴訟標的,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起訴時土地或 房屋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 有之利益為準(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117號裁定意旨參 照);所謂交易價額,應以市價為準,又地政機關就不動產 之交易價格已採實價登錄制度,故鄰近不動產於一定期間內 所登錄之交易價格,應趨近於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可作為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基準(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325號 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訴之聲明為:㈠被告應將臺中市○○區○○○段000地 號之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於清除廢棄物並將土地恢復可 耕種稻穀之狀態後,返還土地予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 臺幣(下同)35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應自民 國113年12月21日起至返還系爭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5 0,000元。㈣被告應自113年12月21日起至返還系爭土地之日 止,按日給付原告10,000元。本件原告主張係以租賃關係終 止為由,請求被告返還租賃土地,揆諸前揭說明,本件訴訟 標的之價額,應以租賃物即系爭土地之價額為準。本院依職 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參考鄰近系爭土 地、相同地段及公告現值之1154地號土地,於起訴前之113 年8月7日之交易價值為每平方公尺3,627元,本院認為以此 價格作為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之基準,應屬適當,並依原 告提出之土地租賃契約記載被告承租系爭土地面積合計4755 .84平方公尺,以此計算系爭土地之交易價額即訴訟標的金 額為17,249,432元(計算式詳如附表編號1)。另訴之聲明 第2項請求起訴前所生之租金、違約金、律師費用共350,000 元;訴之聲明第3項請求起訴前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50,000 元;訴之聲明第4項請求起訴前按日計算10,000元之違約金 部分,其數額已可確定,均應併算其價額,是本件訴訟標的 價額應核定為17,996,099元(計算式詳如附表),應徵第一 審裁判費188,9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未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孫藝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附表: 編 號 訴之聲明 起算日 終止日 (即起訴日前一日) 給付 基數 金額 (元以下四捨五入) 1 被告應將臺中市○○區○○○段000地號之土地,於清除廢棄物並將土地恢復可耕種稻穀之狀態後,返還系爭土地予原告。 17,249,432元 (計算式:3,627元×系爭土地面積4,755.84平方公尺=17,249,432元) 2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5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350,000元 3 被告應自民國113年12月21日起至返還系爭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50,000元。 113年12月21日 114年1月23日 34/31 56,667元 (計算式:50,000元×34/30=56,667元) 4 被告應自113年12月21日起至返還系爭土地之日止,按日給付原告10,000元。 113年12月21日 114年1月23日 共34日 340,000元 (計算式:10,000元×34日=340,000元) 合計 17,996,099元

2025-03-06

TCDV-114-補-330-20250306-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工程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建字第21號 原 告 日力系統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士進 訴訟代理人 蘇清水律師 黃聖珮律師 黃郁庭律師 被 告 睿群綠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翼隆 訴訟代理人 袁義昕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開規定,於民事訴訟法定有專屬管 轄之訴訟,不適用之;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 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 訴訟法第24條第1項、第26條、第2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是民事訴訟法關於合意管轄之規定,除專屬管轄外,得排斥 其他審判籍而優先適用(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793號、 103年度台抗字第917號裁定意旨參照)。又管轄權之有無, 應依原告主張之事實,按諸法律關於管轄之規定而為認定, 與其請求之是否成立無涉(最高法院65年台抗字第162號裁 定先例、108年台抗字第256號裁定意旨參照)。另支付命令 之聲請,專屬債務人為被告時,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2條 、第6條或第20條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轄,同法第510條固 有明文。然債權人為聲請法院發支付命令而向專屬管轄之法 院為聲請,因債務人提出異議,依民事訴訟法第519條規定 支付命令失其效力而視為起訴後之程序,應依一般訴訟程序 進行(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644號裁定意旨參照),亦 即已非依督促程序,自無再依督促程序而受專屬管轄之限制 。 二、經查:  ㈠原告以兩造間簽訂之工程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為據,向 本院聲請對被告核發113年度司促字第34007號支付命令(下 稱系爭支付命令),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4,651,39 9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 算之利息,經被告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而以原告支付命 令聲請視為起訴。  ㈡系爭支付命令既因被告聲明異議而已失其效力,系爭支付命 令之聲請視為起訴,則依前揭說明,起訴後程序即應依一般 訴訟程序進行。而依原告民事聲請支付命令狀所載之原因事 實及所附存證信函,係主張被告自合約第3至6期工程款,未 能如期匯款,被告才開立遠期支票支付,迄今尚有第7期工 程款4,651,399元尚未給付,則原告依系爭契約請求被告給 付工程款4,651,399元,核屬因系爭契約所生之爭執,性質 上非專屬管轄。又依兩造所簽立之系爭契約第16條約定:如 本契約爭執涉訟時,合意以臺灣臺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 法院(見司促卷第16頁),自應認關於本件爭訟,兩造已合 意由臺灣臺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而依首開說明, 該合意管轄自得排斥其他審判籍而優先適用。是原告於被告 聲明異議後,具狀主張本件應依系爭契約第16條之約定,移 送由臺灣臺南地方法院管轄,核屬有據。爰依原告聲請將本 件移轉於有管轄權之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孫藝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2025-03-06

TCDV-114-建-21-20250306-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債權不存在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781號 原 告 蔡篤昆 上列原告與被告莊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債權不存在等 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四、原 告或被告無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六、起訴 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4款 、第6款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無訴訟能力者,應由法定代 理人合法代理,此為訴訟成立要件,其有無欠缺,法院應依 職權調查之。倘法院認當事人有未經合法代理之情形,於裁 定駁回原告之訴前,應先賦與原告補正之機會,命其補正合 法之法定代理人(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180號裁定參照 )。 二、本件原告起訴請求確認被告莊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莊 林公司)對於坐落臺中市○○區○○段0000○000000○0000地號土 地之抵押債權不存在等語,並以莊林春子為被告莊林公司之 法定代理人,惟依經濟部商業司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結果 ,被告莊林公司於民國97年9月15日經主管機關廢止登記, 該公司自該日起即應進入清算程序,並應以清算人即被告莊 林公司全體股東即莊大正、莊士淦、莊許家菱、莊林春子為 法定代理人,而莊大正、莊士淦已分別於94年3月1日、111 年12月14日死亡,是被告莊林公司之法定代理人現應為莊許 家菱、莊林春子。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3日以113年度補字第 2079號裁定命原告於5日內補正被告莊林公司合法之法定代 理人姓名、住所或居所,以補正被告法定代理人之欠缺,該 裁定業於114年2月8日寄存於原告住所之臺中市政府警察局 清水分局大秀派出所,並於10日後即114年2月18日發生送達 效力,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1頁)。原告逾期 迄未補正,有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可佐(本院卷第53至 55頁),揆諸前揭規定,其訴難謂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孫藝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2025-03-06

TCDV-114-訴-781-20250306-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57號 原 告 徐怡然 被 告 所羅巴伯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兆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原告曾聲請本院對被告發支付 命令(114年度司促字第1316號),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聲明 異議,依民事訴訟法第519條第1項之規定,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 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2,000,000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36,100元,扣除原告前已繳納之支付命 令裁判費500元後,尚應補繳135,6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上開裁 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孫藝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2025-03-06

TCDV-114-補-457-20250306-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01號 原 告 劉家馨 上列原告與被告被告楊承憲、楊豐銘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繳納裁判費新臺幣37,419元,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或14之規定繳 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又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 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 ,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 款亦有明定。 二、經查:  ㈠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070,000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37,41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原告之訴。  ㈡次按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 起訴請求損害賠償時,暫免繳納訴訟費用,詐欺犯罪危害防 制條例(下稱詐欺條例)第54條第1項前段固有明文,惟依 同法第2條第1款規定,該法所指之詐欺犯罪為:⒈犯刑法第3 39條之4之罪、⒉犯詐防條例第43條或第44條之罪、⒊犯與前 二目有裁判上一罪關係之其他犯罪。若原告欲主張適用詐欺 條例第54條第1項規定,暫免繳納本件訴訟費用,應於上開 期限內具狀指明被告係犯詐欺條例第2條第1款哪一目之詐欺 犯罪(具體指明被告違犯之法律及條文為何),並提出相關 釋明之證據(例如起訴書、法院裁判書等),或如欲聲請調 查證據,應具狀說明調查之具體方法(包含調查單位及調查 之事項、內容)。如逾期未補正,仍應依期限繳納本件裁判 費,附此敘明。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孫藝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2025-03-03

TCDV-114-補-501-20250303-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557號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趙子賢 訴訟代理人 林琦勝律師 黃曉薇律師 被 告 林泰山 訴訟代理人 楊俊彥律師 被 告 林淑卿 兼 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楊朕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林泰山應將附圖所示編號B部分,坐落臺中市○區○村段0000 0地號土地、面積491平方公尺,及坐落同段32-78地號土地、 面積82平方公尺之建物暨地基除去騰空,並將土地返還予原告 。 被告林泰山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5,704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16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自民國1 13年1月1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9, 072元。 被告林淑卿、楊朕端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7,955元,及自民國113 年1月1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除減縮及尚未終結部分外),由被告林泰山負擔734 分之573,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第二項前段於原告各以新臺幣11,680,414元、1 8,568元為被告林泰山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林泰山如 以新臺幣35,041,242元、55,704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 執行。 本判決第二項後段所命按月給付部分,原告於各期到期後,以 每期新臺幣3,024元為被告林泰山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 告林泰山如以每期新臺幣9,072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 執行。 本判決第三項得假執行;但被告林淑卿、楊朕端如以新臺幣17, 955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國有財產撥給各地國家機關使用者,名義上雖仍為國有, 然實際上即為使用機關行使所有人之權利,故本院對於是類 財產,向准由管領機關起訴,代國家主張所有權人之權利( 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680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臺中 市○區○村段0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32-73、 32-77、32-78地號土地)登記所有權人為中華民國,管理者 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而原告為上開土地管理機關即財政部 國有財產署下轄獨立之行政機關,並非其內部單位,且上開 土地係屬原告業務職掌範圍,是上開土地確由原告直接管領 ,其即得代國家主張所有權人之權利;故本件原告以被告等 人無權占有上開土地為由,訴請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及給付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係以管理機關之地位代表國家起訴 ,行使所有權人之權利,依上開說明,核無不合,先予敘明 。 二、次按訴訟標的之一部或以一訴主張之數項標的,其一達於可 為裁判之程度者,法院得為一部之終局判決;本訴或反訴達 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亦同,民事訴訟法第382條有明文規定 。本件原告以一訴請求被告林泰山、林淑卿、楊朕端、林素 娥應分別將其等占用系爭32-73、32-77、32-78地號土地上 之地上物拆除或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而被告等人是 否無權占用上開土地,乃應分別獨立認定,其中關於被告林 泰山、林淑卿、楊朕端部分,經本院審理已達於可為裁判的 程度,依照前揭說明,先就此為一部之終局判決。 三、再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 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不變更訴訟標的 ,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非為訴之變更或 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3款、第256條定有明 文。本件原告起訴原聲明為:㈠被告林泰山應將坐落系爭32- 73地號土地上,如起訴狀原證2略圖第3錄所示之鐵皮棚房等 地上物除去騰空,並將土地返還予原告。㈡被告林淑卿、楊 朕端應將坐落系爭32-73地號土地上,如起訴狀原證2略圖第 4錄所示之圍牆內雜草等地上物除去騰空,並將土地返還原 告。㈢被告林泰山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48,640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並自民國112年8月1日起至返還土地之日止, 按月給付原告9,120元。㈣被告林淑卿、楊朕端應各給付原告 13,96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自112年8月1日起至返還土地之 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995元。倘被告一人已為給付,其餘 被告於已給付範圍內免給除給付義務(見本院卷第11頁)。 嗣系爭32-73地號土地於113年1月26日分割為系爭32-73、32 -77、32-78地號土地,復經本院囑託臺中市中正地政事務所 測量後,經該所檢送收件日期113年7月10日正土測字第1169 00號土地複丈成果圖(下稱附圖)到院,並迭經原告變更聲 明,最後訴之聲明為:㈠被告林泰山應將附圖所示編號B部分 ,坐落系爭32-77地號土地、面積491平方公尺,及坐落同段 32-78地號土地、面積82平方公尺之建物暨地基除去騰空, 並將土地返還予原告。㈡被告林泰山應給付原告126,952元, 及自113年1月16日(即113年1月11日民事更正聲明狀送達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 自113年1月1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9,0 72元。㈢被告林淑卿、楊朕端應給付原告17,955元,及自113 年1月13日起(即113年1月11日民事更正聲明狀送達之翌日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 第133、312、342頁)。原告上開變更請求數額部分,核屬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前揭規定,均應予准許。至 原告依臺中市中正地政事務所測量結果,變更被告林泰山占 用系爭32-77、32-78地號土地之面積及範圍,僅係補充或更 正其事實上之陳述,並非訴之變更或追加,亦無不合,併予 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㈠系爭32-73、32-77、32-78地號土地為中華民國所有,原告為 上開土地之管理機關。被告林泰山以門牌號碼臺中市○區○○○ 街000號之鐵皮建物(下稱系爭建物),無權占用系爭32-77 地號土地如附圖所示編號B部分、面積491平方公尺,及系爭 32-78地號土地如附圖所示編號B部分、面積82平方公尺,爰 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林泰山將系爭建物及地 基除去騰空,並將該部分土地返還原告。又被告林泰山以系 爭建物無權占用系爭32-77、32-78地號土地,受有相當於租 金不當得利,致原告受有損害,爰依兩造間之承諾契約,請 求被告林泰山給付105年6月至111年3月之土地使用補償金第 27至30期,共計71,200元(計算式:17,800元×4期=71,200 元);及依民法第179條、土地法第97條之規定,請求被告 林泰山給付自112年7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相當於租 金之不當得利54,432元(計算式:申報地價3,800元×占用面 積573平方公尺×年息5%÷12個月=9,072元、9,072元×6個月=5 4,432元),及112年6月之未足額繳納之餘款1,320元(計算 式:9,120元-7,800元=1,320元),合計為126,952元(計算 式:71,200元+54,432元+1,320元=126,952元),並自113年 1月起至返還系爭32-77、32-78地號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 原告9,072元。  ㈡被告林淑卿、楊朕端曾以起訴狀原證2略圖第4錄所示之圍牆 內雜草等地上物,無權占用系爭32-73地號土地面積126平方 公尺,被告林淑卿、楊朕端雖已點交返還土地予原告,惟其 等自112年1月起至112年9月止,無權占用系爭32-73地號土 地,仍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爰依民法第179條、土 地法第97條之規定,請求被告林淑卿、楊朕端給付17,955元 (計算式:申報地價3,800元×占用面積126平方公尺×年息5% ÷12個月×9個月=17,955元)。  ㈢並聲明:  ⒈被告林泰山應將附圖所示編號B部分,坐落系爭32-77地號土 地、面積491平方公尺,及坐落系爭32-78地號土地、面積82 平方公尺之建物暨地基除去騰空,並將土地返還予原告。   ⒉被告林泰山應給付原告126,952元,及自113年1月16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自113年1月1日 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9,072元。  ⒊被告林淑卿、楊朕端應給付原告17,955元,及自113年1月13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⒋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林泰山部分:對被告林泰山所有之系爭建物占用系爭32- 77、32-78地號土地,及原告請求自112年7月1日起相當於租 金之不當得利數額均不爭執,然被告林泰山業已繳納105年6 月至111年3月之土地使用補償金71,200元等語,資為抗辯。 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免為假執行。  ㈡被告林淑卿、楊朕端部分:對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及其請求 均不爭執,並為認諾之表示(見本院卷第343頁)。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告林泰山部分:  ⒈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權其所有者,得請求返還之;對 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者 得請求防止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系爭32 -77、32-78地號土地為中華民國所有,管理機關為原告,被 告林泰山所有之系爭建物,占有使用附圖所示編號B部分, 系爭32-77地號土地、面積491平方公尺,及系爭32-78地號 土地、面積82平方公尺等情,此有土地建物查詢資料(見本 院卷第207至209頁)、土地使用現況照片(見本院卷第19、 91至100頁)等在卷可稽,復經本院會同臺中市中正地政事 務所人員至現場測量,並製有勘驗筆錄及如附圖所示之複丈 成果圖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87至90、263頁),且被告林 泰山不爭執原告主張系爭建物為其所有,且無權占有系爭32 -77、32-78地號土地之事實,自堪信原告所述真實。從而, 被告林泰山無權占有系爭32-77、32-78地號土地,原告依民 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請求被告林泰山將系爭32-77 、32-78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B部分,面積合計573平 方公尺之系爭建物暨地基除去騰空,並將土地返還予原告, 自屬有據,應予准許。  ⒉次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 第179條定有明文。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以無法律上之原因 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有損害為其要件,故其得請求返還之範 圍,應以對方所受之利益為度,非以請求人所受損害若干為 準。又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 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911號裁定意旨 參照)。又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計算標準,應參酌土地法第 105條、第97條第1項規定予以計算較為客觀公允,再按城市 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額年息 10%為限,土地法第97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主 張依民法第179條、土地法第97條之規定,請求被告林泰山 給付自112年7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相當於租金之不 當得利54,432元(計算式:申報地價3,800公尺/元×占用面 積573平方公尺×5%÷12個月=9,072元、9,072元×6個月=54,43 2元),此為被告林泰山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312頁),是 依前揭說明,原告請求被告林泰山給付自112年7月1日起至 同年12月31日止,無權占用系爭32-77、32-78地號土地,相 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54,432元,及112年6月不足額繳款金額 1,272元(計算式:9,072元-7,800元=1,272元),核屬有據 ,應予准許。至原告主張依兩造間之承諾契約,請求被告林 泰山給付105年6月至111年3月之土地使用補償金第27至30期 ,共計71,200元部分,業經被告林泰山清償完畢,並有繳款 收據為證(見本院卷第347至355頁),原告對此復無爭執( 見本院卷第343頁),故原告此部分請求,自無理由,應予 駁回。準此,原告得請求被告林泰山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 得利應為55,704元(計算式:54,432元+1,272元=55,704元 ),暨被告林泰山自113年1月1日起至返還前開土地之日止 ,應按月給付原告9,072元。逾此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 應予駁回。  ㈡被告林淑卿、楊朕端部分:   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林淑卿、楊朕端於本院114年2月13日 言詞辯論期日,對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及其請求均不爭執, 並為認諾之表示(見本院卷第342頁),是被告林淑卿、楊 朕端既於言詞辯論時為本件訴訟標的之認諾,依民事訴訟法 第384條規定,本院即應本其認諾為被告林淑卿、楊朕端敗 訴之判決。是原告請求被告林淑卿、楊朕端應給付原告17,9 55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 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被告林泰山、林淑卿 、楊朕端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未定給付期限、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又未約定利息,則被告林泰山、林淑卿、楊 朕端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是原告就上述得請求之金 額,併請求被告林泰山自113年1月11日民事更正聲明狀送達 翌日即113年1月16日(見本院卷第141、143頁)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及被告林淑卿、楊朕 端自113年1月11日民事更正聲明狀送達翌日即113年1月13日 (見本院卷第141、145、147頁)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5之計算之利息,均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79條等規定,請 求被告林泰山將附圖所示編號B部分,坐落系爭32-77地號土 地、面積491平方公尺,及坐落系爭32-78地號土地、面積82 平方公尺之系爭建物暨地基除去騰空,並將土地返還予原告 ,及應給付原告55,704元,及自113年1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自113年1月1日起至返 還上開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9,072元;及被告林淑卿 、楊朕端應給付原告17,955元,及自113年1月13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均有理由,應予准 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六、假執行部分:  ㈠本判決主文第2項所命給付雖未逾50萬元,惟與第1項合併計 算已逾50萬元,毋庸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參照臺灣高等法院 暨所屬法院94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37號)。又將來給 付訴訟之判決,可於債務清償期屆至前,宣告附條件之假執 行,即於主文宣告於判決確定前如清償期已屆至,債權人預 供擔保若干金額後得假執行(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89年 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37號研討結果參照)。是本件原告 、被告林泰山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准、免假執行,於法均 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至原告敗訴部分 ,其訴既經駁回,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㈡本判決主文第3項係本於被告林淑卿、楊朕端認諾所為之判決 ,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1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 宣告被告林淑卿、楊朕端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與攻擊防禦方法,經審酌 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1項但書(本件關於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部分之請求,不併計其訴訟標的金額而未徵收裁判費,是本院雖對被告林淑卿及楊朕端就不當得利部分為敗訴之判決,然該部分既未徵收裁判費,是本件訴訟費用應由原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孫藝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2025-02-27

TCDV-112-重訴-557-202502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2號 異 議 人 蔣敏洲 一、按抗告未繳納裁判費,經原法院以抗告不合法而裁定駁回者 ,準用第2項、第3項之規定。抗告法院之裁定,以抗告不合 法而駁回者,不得再為抗告。但得向所屬法院提出異議。前 項異議,準用第484條第2項及第3項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4 86條第6項、第2項、第3項定有明文。又依第486條第2項但 書,提出異議,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前項 異議,準用對於法院同種裁定抗告之規定。抗告,除本編別 有規定外,準用第三編第一章之規定。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 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 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9第4項第8款、第486條第6項準用同條第3項、再準 用第484條第2項、第495條之1第1項、再準用同法第442條第 2項規定自明。 二、經查,本院113年訴字第2565號裁定,以異議人所提抗告不 合法而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裁定駁回,異議人不服本院上 開裁定提出異議,未依上開規定繳納裁判費,欠缺必須具備 之程式,茲依上開規定,命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 繳1,000元,逾其未補正者,即駁回聲請人之聲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巫淑芳                    法 官 莊毓宸                    法 官 孫藝娜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2025-02-27

TCDV-114-聲-12-20250227-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702號 原 告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訴訟代理人 曾譯賢 被 告 魏琦窈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269,570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 約金。 訴訟費用新臺幣93,268元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6月27日向原告借款單一循環型 額度金額新臺幣(下同)930萬元之循環型房貸,並簽立樂 活貸借款契約(下稱系爭借款契約),約定借款期間自111 年6月27日起至114年6月27日止,利息按年息2.57%計算,並 自逾期日起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 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被告自113年7月24日 起即均未依約繳納本息,屢經催討無果,依系爭借款契約第 9條第1款、第10條第1款之約定,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借 款視為全部到期,迄今尚有本金9,269,570元及如附表所示 之利息、違約金未為清償,爰依系爭借款契約及消費借貸之 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 同自認。但因他項陳述可認為爭執者,不在此限。當事人對 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 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第1項之 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3項定有明文。被告經合法 通知,無正當理由未到庭,依據前開規定,就原告主張之事 實,視為自認,先予敘明。    ㈡次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 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 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 質、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4條第1項及第478條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復按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 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 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 付違約金,民法第233條第1項及第250條第1項亦有明文。經 查,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為被告所自認,且據原告提出樂 活貸借款契約、樂活貸循環型房貸借款契約調整/終止通知 書、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件回執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5至 17頁),是兩造間成立消費借貸契約,被告未依約按期清償 借款本息,而已喪失期限利益,所為借款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迄今尚積欠本金9,269,570元、遲延利息及違約金未償, 應可認定。是原告依民法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遲延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孫藝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附表: 編號 本金 利 息 違 約 金 年息 起迄日 逾期6個月內按原利率10% 逾期超過6個月按原利率20% 1 9,269,570元 2.57% 自113年7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 自113年8月25日起至114年2月24日止 自114年2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2025-02-27

TCDV-113-重訴-702-202502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金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931號 原 告 張矞晴 被 告 朱芳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金錢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14,900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26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204,967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14,9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0月1日起至同年10月19日,陸 續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303,000元;及於112年10月20 日起至113年4月6日,陸續向原告借款266,540元,之後原告 再以現金45,000元借款予被告,並經被告簽發面額614,900 元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為證,爰依票據法律關係或 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614,900元等語。並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614,9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 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第一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 號帳戶(戶名:李建章)存摺交易明細(見本院卷第13至17 、25至35頁)、被告簽立之112年11月17日借據翻拍照片1張 、兩造間line對話記事本紀錄截圖(見本院卷第19、21至23 、37至41頁)、系爭本票影本(見本院卷第49頁)為證。經 核系爭本票影本記載「本本票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又原告 於113年12日16日言詞辯論期日提出系爭本票正本,經本院 當庭勘驗結果,系爭本票正本與卷附系爭本票影本相符,此 有言詞辯論筆錄可稽(見本院卷第90頁),堪認原告確為系 爭本票持票人。  ㈡按本票到期不獲付款時,執票人於行使或保全本票上權利之 行為後,對於背書人、發票人及本票上其他債務人得行使追 索權。執票人向本票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要求被拒絕承 兌或付款之本票金額,及自到期日起如無約定利率者,依年 利六釐計算之利息。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85條第1項、第97 條第1項第1、2款分別定有明文。是原告依系爭本票之票據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票款614,9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即113年11月26日(見本院卷第83頁,本件起訴狀 繕本係於113年11月5日公示送達被告,依民事訴訟法第152 條前段規定,經20日即於113年11月25日發生送達效力)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即無不合, 應予准許。又原告依系爭本票之票據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614,900元,既經准許,原告另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為同 一請求部分,即毋庸審酌,附此說明。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本票之票據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614,900元,及自113年12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原告勝訴部分, 於法尚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並酌定相當 之擔保金額准被告供擔保後免為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孫藝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資念婷

2025-02-27

TCDV-113-訴-2931-20250227-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