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返還借款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134號 原 告 陳秀芬 上列原告對被告陳秀芬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曾聲請對被告發支付 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 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900 萬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90,10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 0 元外,尚應補繳89,600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 繳,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部分如有不服,得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命補 裁判費之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3-31

TYDV-114-重訴-134-20250331-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10號 原 告 江承彬 被 告 李海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正如附表一所列事項,逾期 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1節、第2節 規定繳納裁判費,並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以訴 狀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此乃 起訴必備之程式。次按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 外,應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民事訴訟 法第119條第1項亦有明定。復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 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國11 2年12月1日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明定,亦即請 求起訴前之利息、違約金部分(計算至起訴前1日)應併算 其價額。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依其情形可以 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於民國114年2月25日聲請本院對被告核發支付命令 (案列114年度司促字第3547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 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因有附 表一所示情形不符合上開規定,應予補正,茲限原告於本裁 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正附表一所示事項,逾期未補正,即 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附表一: 編號 原告應補正事項 1 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40,780元: 原告未繳納足額裁判費,原告起訴請求被告給付3,300,000元,依前揭說明應加計視為起訴前1日(即支付命令聲請前1日)如附表二所示之利息,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3,395,474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41,28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裁判費40,780元。 2 表明訴訟標的即請求權基礎: 原告未表明本件請求之法律上或契約上依據為何,應予補正 3 提出準備書狀1件及繕本1份(若有證物需含證物,繕本另需檢附支付命令聲請狀之證物)。 附表二: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請求金額3,300,000元 1 利息 3,300,000元 113年12月21日 114年2月24日 (66/365) 16% 95,474元 小計 95,474元 合計 3,395,474元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昭伶

2025-03-31

KSDV-114-補-510-2025033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808號 原 告 展絃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正皇 原 告 周英賢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一鳴律師 蔡孟遑律師 張峻豪律師 被 告 肇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李述恒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等事件,於民國114年3月3日辯論終 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李述恒應給付原告展絃科技有限公司新臺幣200,000元及自 民國114年2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被告李述恒應給付原告周英賢新臺幣325,000元及自民國114年2 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李述恒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展絃科技有限公司以新臺幣66,667元為被 告李述恒供擔保後,得假執行;被告李述恒如以新臺幣200,000 元為原告展絃科技有限公司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二項,於原告周英賢以新臺幣108,333元為被告李述恒 供擔保後,得假執行;被告李述恒如以新臺幣325,000元為原告 周英賢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被告肇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肇佑公司)及 李述恒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列各款情形,應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展絃科技有限公司主張:被告李述恒於民國112年1月10 日,向原告展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展絃公司)借款新臺幣 (下同)20萬元,展絃公司於同日如數匯款至被告李述恒指 定之肇佑公司帳戶,並約定於同年月14日還款。嗣屆期未清 償,經催討後迄今仍未償還,為此,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 係,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李述恒還款,倘認係由肇佑公 司借款,亦備位請求被告肇佑公司如數還款等語,並先位聲 明:㈠被告李述恒應給付原告展絃公司20萬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備位聲明:㈠被告肇佑公司應 給付原告展絃公司2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二、原告周英賢主張:被告李述恒持可預見無法兌現之發票人為 肇佑公司、票載發票日為112年2月15日之支票1紙,於112年 2月2日,向原告周英賢借款325,000元,原告周英賢因而於 同日如數匯款至被告李述恒之帳戶,嗣約定之112年2月15日 還款期限屆至而提示上開支票,肇佑公司經列為拒絕往來戶 而退票,原告周英賢始悉受騙。被告李述恒迄今均未償還分 文,為此,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或遭詐騙之侵權行為法 律關係,擇一請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㈠被告李述恒應 給付原告周英賢32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假執行。   三、被告肇佑公司及李述恒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 任何答辯聲明或陳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展絃公司主張被告李述恒上開借款20萬元,屆期經催討 迄未償還之事實,有原告展絃公司提出國泰世華銀行、土地 銀行之匯款明細各1份、支票(發票人為肇佑公司、面額20 萬元、發票日112年1月14日,退票日同年月18日)及退票理 由單各1紙及原告展絃公司負責人黃正皇與被告李述恒間於1 12年1月10日、18日、2月2日至8日之LINE對話紀錄1份可憑 (本院卷第19、21、23、25至29、71頁),且觀之對話訊息 中,黃正皇以「敝司」稱呼己方,以「李先生」稱呼對方, 而未使用「貴司」、「貴公司」,亦未見被告李述恒以肇佑 公司名義或代表該公司與原告展絃公司交易,故原告展絃公 司主張借貸關係存在於與被告李述恒間,且已屆期並經催討 而未還款等情,堪予採信。  ㈡原告周英賢主張於112年2月2日出借325,000元予被告李述恒 等情,業據其提出華南商業銀行匯款回條聯1紙及起訴書1份 為憑(本院卷第31、33至34頁),佐以該件起訴書載被告李 述恒持發票人為肇佑公司、面額35萬元、發票日112年2月15 日之支票向原告周英賢借款325,000元,後因肇佑公司為拒 絕往來戶而退票等情,原告周英賢稱本件借期至112年2月15 日,經催討迄未償還等情,堪信屬實。  ㈢按消費借貸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 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再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 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50條第1項 條定有明文。本件借款人即被告李述恒分別向原告展絃公司 借款20萬元、向原告周英賢借款325,000元,屆期未予清償 ,是以原告二人各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訴請被告李述恒 返還上開借款,認有理由,應予准許。再按遲延之債務,以 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 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定有 明文。本件二筆借款之清償期各為112年1月14日、同年2月1 5日,被告李述恒迄未償還,應負遲延責任。又本件因被告 李述恒之送達處所不明而於114年1月14日辦理公示送達(送 達證書見本院卷第61頁),經20日即114年2月3日發生效力 ,是原告二人各請求自被告收受起訴狀繕本翌日即114年2月 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即屬有據。 五、綜上,原告展絃公司、周英賢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李述恒各給付20萬元、325,000元,及均自114年2月4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應予准許,爰判 決如主文第1、2項所示。又原告展絃公司之先位聲明已有理 由,備位聲明無庸裁判;原告周英賢之請求已依消費借貸之 法律關係允准,有關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部分亦無庸審究, 均併此敘明。又原告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與法 並無不合,被告部分由本院依職權命供擔保後免為假執行, 爰分別酌定如主文第4、5項相當擔保金額宣告之。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許曉微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董士熙

2025-03-31

TYDV-113-訴-2808-2025033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275號 原 告 卓聖傑 訴訟代理人 張淳軒律師 被 告 謝偉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30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20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0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第一 項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0萬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見本院卷第11頁)。嗣於訴狀送達後,變更該項聲明如後 開原告主張之聲明所示(見本院卷第91頁),核屬減縮應受 判決事項之聲明,與前開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緣民國112年2月間,被告與原告約定由原告出資 新臺幣40萬元,被告出資50萬元,及訴外人即被告友人蕭鈺 婷出資10萬元,共同設立偉德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偉德公司 )。惟因當時被告及蕭鈺婷無足夠資金匯入上開公司供驗資 ,被告乃向原告借款60萬元。然驗資完成後,被告並未將上 開借款返還,經原告屢次催討均置之不理,爰依消費借貸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借款60萬元。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 告6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後一個月之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 行。 三、被告則以:我沒有向原告借錢,錢是訴外人即我老闆陳庭承 拿給我的,錄影光碟內容是我講錯了,那時去我老闆那邊講 事情的時候,前面是問我說,錢是否是老闆給我的,我說對 ,那時候我的腦袋沒有轉過來,且為原告所偷錄等語,資為 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不 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4條第1項及第478條前段定有明 文。  ㈡原告主張被告向其借款60萬元未還等語,被告則以前詞置辯 ,經查:  ⒈兩造與訴外人王湅德於112年9月22日之對話內容略為:「原 告:我那時候是拿100萬出來,對不對,我拿60萬給你,你 確定有匯10萬塊在那女生那喔;被告:有阿有阿,有發票阿 ;...王湅德:阿政阿,現在就是要跟你確認一件事情,就 是他總共拿60萬現金給你;被告:對阿;王湅德:50萬阿政 你匯到公司戶,另外10萬元你匯給另一個股東,然後另外那 個股東再匯到公司籌備戶;被告:對阿」等情,業經原告提 出錄影光碟(見本院卷第49頁),並經本院當庭勘驗與原告 提出之譯文相符(見本院卷第51、78頁)。另參酌被告及蕭 鈺婷確實各自於112年3月7日、8日,分別匯款50萬元、10萬 元至偉德公司大雅區農會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有存 款歷史交易明細查詢可證(見本院卷第19頁),足認原告主 張被告係為設立偉德公司而向其借款等語,應屬有據,則原 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60萬元,為有理由。  ⒉被告固抗辯錄影光碟是偷錄的等語,惟審酌兩造對話內容未 涉及強暴脅迫等違法情事,佐以錄影光碟僅係紀錄兩造對話 之內容,且原告亦為對話之一造,則即使原告未經被告同意 而錄影,該錄影光碟之內容亦得作為本案論斷之用。被告另 抗辯60萬元係向其老闆陳庭承所拿取,錄影光碟內容是其講 錯等語,然觀之前開兩造與王湅德之對話內容,原告與王湅 德向被告詢問時,已明確於語句中表示出借金錢之人為原告 ,當無被告誤認之虞,堪認被告辯稱顯係臨訟置辯,不足採 信,其聲請傳喚陳庭承為證人亦無必要,併此敘明。  ㈢次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前項催告 定有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遲延之債 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 利息;消費借貸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貸與 人亦得定1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民法229條第2項 、第3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478條分別定有明文。故消 費借貸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於貸與人定1個月以上之相 當期限催告仍未給付者,自期限屆滿時始負遲延責任,除另 有約定遲延利息之利率者外,應按法定利率計算支付利息。 所謂貸與人得定1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祇須貸與 人有催告之事實,而催告後已逾1個月以上相當期限者,即 認借用人有返還借用物之義務。貸與人如已對借用人起訴, 起訴狀繕本送達借用人,且至言詞辯論之日止,已逾1個月 以上,亦可認貸與人之請求與民法第478條規定相符(最高 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08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本件借 款兩造未約定清償期,而起訴狀繕本已於113年11月19日寄 存送達被告(見本院卷第43頁),並於113年11月29日起生 送達效力,被告迄今已逾1個月以上相當期限仍未清償,依 前揭說明,自應負遲延責任。是原告請求被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後一個月之翌日即113年12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核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60萬 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兩造分別陳明願供擔保為准、免假執行之宣告,核與法律規 定均無不符,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予以准許。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審酌均於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李悌愷                   法 官 李宜娟                   法 官 黃崧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 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王峻彬

2025-03-28

TCDV-113-訴-3275-20250328-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404號 原 告 許勝雄 訴訟代理人 洪士宏律師 甘芸甄律師 洪紹頴律師 吳耘青律師 被 告 許綺珍 當事人間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民國114年3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1,9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28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台幣600,000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為原告之女,被告於民國106年間因資金需 求,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900,000元(下稱系爭款 項),原告乃以其位於新北市之不動產設定抵押權予新北市 板橋區農會(下稱新北市農會)貸款2,000,000元,於106年 9月6日由其新北市農會帳戶(下稱系爭農會帳戶)將系爭款 項匯至被告高雄社東郵局帳戶(下稱系爭郵局帳戶)。兩造 約定,被告需負擔原告向新北市農會貸款之每月利息,故被 告自108年9月11日起,固定每月轉帳8,000元至20,000元不 等之金額至系爭農會帳戶,供系爭農會帳戶每月利息扣款, 兩造間就系爭款項確有成立借貸契約(下稱系爭借貸契約) 。兩造間系爭款項之消費借貸契約未定清償期限,爰以起訴 狀繕本送達被告,作為催告其返還系爭款項之意思表示,原 告依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㈠ 被告應給付原告1,9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系爭款項係原告當時主張提早處分其資產予被告 及被告之兄長訴外人許佑嘉各一半,因不熟悉贈與法規乃以 借款名義為之,又因許佑嘉長年於牢獄服刑,交代被告照顧 原告,系爭款項多數用於照顧原告及其新婚妻子。原告如需 用錢,被告基於子女孝順之道,願設法滿足,惟因目前財務 狀況尚無法支應原告所需,至於原告起訴狀所檢附證物乃親 子間對話,被告係認子女虧欠父母遠超過系爭款項,不應將 其視為借款之證據等語置辯。 三、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   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   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   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   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民法第474 條第1   項、第478 條前段、第233 條第1 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經 查,觀諸兩造間於LINE通訊軟體之對話紀錄(原證4,卷31 頁),當原告詢問被告:「好那我問你你在農會借我的200萬 元你什么時候還我」時,被告回覆:「用餘生來還、我全部 清空、一個月可以還你一萬或五千盡力而為」等語(雄司調 卷第31頁),可證明原告自新北市農會所貸得之系爭款項即 是用以借予被告所用,可認兩造間有消費借貸之意思表示合 致。另,原告106年9月6日由其系爭農會帳戶將系爭款項匯 至被告系爭郵局帳戶,有匯款申請書在卷可查(雄司調卷第 13頁),可證原告已將系爭款項交付與被告。是以,兩造間 就系爭款項確有成立系爭借貸契約,堪以認定。至原告主張 :被告需負擔原告向新北市農會貸款之每月利息,故被告自 108年9月11日起,固定每月轉帳8,000元至20,000元不等之 金額至系爭農會帳戶,供系爭農會帳戶每月利息扣款等情, 亦有系爭農會帳戶交易明細在卷可稽(雄司調卷第15-29頁 ),是原告所稱:被告就系爭款項均尚未清償予原告等語, 應可認定。至被告抗辯:系爭款項係原告當時主張提早處分 其資產予被告及被告之兄長訴外人許佑嘉各一半等語,衡諸 一般常情,父母若於生前處分與子女之財產通常為父母之現 有資產,本件系爭款項確是原告自新北市農會借貸而來,與 一般父母生前處分其財產與子女之情況有別,是被告此部分 抗辯,不足採信。依上開證據,原告主張之事實,堪信為真 。從而,原告本於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本件 尚未清償之如主文所示之本金及利息(利息起算日為起訴狀 繕本送達之翌日,113年6月28日,雄司調卷第39頁),即屬 正當,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無不合,爰酌定   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額,併予准許。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郭任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林宜璋

2025-03-28

KSDV-113-訴-1404-2025032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13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振藤 陳振東 陳振成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許文峰、羅宇軒間因113年度訴字第1139 號返還借款事件,上訴人即被告提起上訴到院,查本件上訴人上 訴利益即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000,000元,應徵第 二審裁判費90,00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 條第2項規定,限該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 ,毋得延誤,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丁俞尹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張禕行

2025-03-28

TYDV-113-訴-1139-20250328-3

竹北小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返還借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竹北小字第83號 原 告 鄒項亮 被 告 羅世廷 被 告 羅宇詮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於民國114年4月28日上午9時2 0分在本庭第20法庭行言詞辯論。 二、本件改依簡易訴訟程序審理。   理 由 一、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辯 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本件於民國114年3月27 日言詞辯論終結,原訂於114年4月11日宣判,惟因本件起訴 時之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100,959元,應適用簡易訴訟程 序審理,本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前所適用之程序為小額訴訟程 序,自有未洽,自有再開辯論之必要,並裁定改依簡易訴訟 程序,由原法官繼續審理。 二、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林麗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高嘉彤

2025-03-28

CPEV-114-竹北小-83-2025032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507號 原 告 金雅婷 被 告 金順盛 上列原告因請求返還借款事件,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惟被告 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 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50萬元,應繳第 一審裁判費35,65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 補繳35,150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 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其餘關於核定 訴訟標的金額及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3-28

TYDV-114-訴-507-20250328-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116號 原 告 三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廖松岳 訴訟代理人 張蓉娥 被 告 林莛軒即林敬軒即承祐企業社 楊家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86萬6225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及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林莛軒即林敬軒即承祐企業社(下稱林莛軒)、楊 家卉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林莛軒邀同被告楊家卉擔任連帶保證人 ,於民國110年2月4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231萬元, 借款期間、利率詳如附表所示。惟被告林莛軒自113年10月4 日起即未依約還款,依約定書第5條第1項約定,全部借款視 同到期,迄今尚積欠如附表所示86萬6225元之本息未還。原 告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返還 如附表所示之本金86萬6225元及利息、違約金。並聲明:如 主文所示。 三、被告林莛軒、楊家卉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亦未曾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原告主張被告林莛軒於110年2月4日邀同被告楊家卉擔任連 帶保證人,與原告簽訂借據,向原告借款231萬元,借款期 間及利息如附表所示。然被告僅繳納系爭借款部分本息,迄 今尚積欠如附表所示合計86萬6225元之本息未還等情,業據 原告提出借據、約定書、放款帳卡明細單等資料為證,核屬 相符。被告林莛軒、楊家卉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 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經本院調查結果,原告 前揭主張之事實,堪信為真。 五、從而,原告依兩造消費借貸契約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起 訴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86萬6225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附表: 編號 尚欠債權本金(新臺幣/元)   借款期間  計息期間 年利率  (%) 違約金計算期間(逾期清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付違約金) 備註 1 86萬6225元 110年2月4日起至115年2月4日止 113年10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 4.5 113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 合計 86萬6225元

2025-03-28

TCDV-114-訴-116-20250328-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306號 原 告 王孟姿 被 告 吳祐銘 張緹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吳祐銘、張緹汝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50萬元,及自民國1 14年1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50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 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吳祐銘、張緹汝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 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吳祐銘、張緹汝於民國113年9月27日向 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50萬元,並簽立借款契約書,並 開立懋帆企業社吳祐銘之支票乙紙作為擔保,然懋帆企業社 已於113年9月25日停業,上開支票經提示,竟存款不足遭銀 行退票,而未獲兌現,被告甚至當原告面前搬家,毫無還款 誠意。為此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請本件訴訟等語。並 聲明如主文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原告主張被告吳祐銘、張緹汝於上開時間曾向原告所借貸, 且系爭借款均未清償,並以系爭支票作為擔保,嗣後系爭支 票遭退票等情,業據其提出借款契約書(借據)、系爭支票 影本、退票理由單影本等件為證,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之通知,既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書狀爭執, 本院審酌上開證物,認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 五、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貸 與人亦得定1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民法第474條 第1項、第478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民法第478條規定:消費 借貸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貸與人亦得定1 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所謂貸與人得定1個月以上 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非謂貸與人之催告必須定有期限,祇 須貸與人有催告之事實,而催告後已逾1個月以上相當期限 者,即認借用人有返還借用物之義務(最高法院73年台抗字 第413 號判例參照)。再按,貸與人如已對借用人起訴,而 起訴狀繕本業已送達借用人,可認貸與人已對借用人為催告 ,且截至言詞辯論之日止,為時已逾1個月以上,亦可認貸 與人之請求與民法第478條規定相符(最高法院70年台上字 第2011號判例意旨參照)。本件被告向原告借貸,既未約定 清償期,可見本件兩造間之借款,乃係未定返還期限之消費 借貸關係。茲因原告以起訴狀繕本送達作為還款催告,請求 被告於收受催告翌日起算一個月後還款,本院已向被告寄送 本件原告之起訴狀繕本,此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本院 卷第27至33頁,113年11月27日寄存送達),自可認原告應 已對被告為合法之催告,且自上開起訴狀送達生效起,迄今 又已逾一個月,揆諸前開說明,被告自負有返還上開借款之 義務。依前揭規定,被告應自催告期滿即114年1月7日之翌 日起負遲延責任。從而,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自114年1月8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 部分,並未逾上開得請求之範圍,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間消費借貸契約之法律關係,起訴請 求被告應給付原告150萬元,及自114年1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又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合於法律規定, 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2項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3-28

TCDV-113-訴-3306-202503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