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郭文通

共找到 139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21號 聲 請 人 葉至騫 聲請人聲請宣告支票無效事件,本院民國114年2月25言詞辯論終 結,判決如下:   主 文 附表所載之支票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如附表所示支票(下稱系爭支票 ),因遺失,前經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第221號公示催告 ,並刊於司法院網站公告在案,現申報權利期間已滿,無人 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規定 ,聲請宣告如附表所示之支票無效。 二、按,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 ,聲請為除權判決,民事訴訟法第545 條前段定有明文。經 查,聲請人因遺失系爭支票,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 21號裁定准予公示催告,並定申報權利期間為自上開公示催 告開始公告於法院網站之日起3 個月內,且聲請人已聲請本 院將上開公示催告裁定於113年9月24日公告刊登於本院網站 等情,有上開公告在卷可稽,並業據本院調閱上開卷宗核閱 無訛,堪認屬實。因本件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113年12月2 4日屆滿,迄今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故聲請人之聲 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郭文通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香如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帳  號 票面金額 (新臺幣) 發 票 日 (或到期日) 支票號碼 001 吳珮瑜 高雄市阿蓮區農會 0000000 432,100元 113年8月31日 FA0000000

2025-02-27

CTDV-114-除-21-20250227-1

消債抗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抗字第10號 抗 告 人 王采縈 上列抗告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聲請更生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 年10月30日本院112年度消債更字第21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原裁定認伊每月剩餘新臺幣(下同)8,542元 ,如按月攤還債務,僅需5年即可清償完畢,尚無不能清償 之情形,因而駁回伊之更生聲請等理由,並未考量債權人於 原審調解庭均未出席,且伊前與債權人協商,僅債權人東元 資融股份有限公司願意提供每月還款2,000元之清償條件, 其餘債權人則無法聯繫,或未給予協商機會,致伊仍陷於經 濟困境中,為此提起抗告,請求將原裁定廢棄,並裁定准予 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定有明文。所謂不能清償,指債務人因 欠缺清償能力,對已屆期之債務,全盤繼續處於不能清償之 客觀經濟狀態者而言。又所謂不能清償之虞,係指依債務人 之清償能力,就現在或即將到期之債務,有不能清償之蓋然 性或可能性而言;易言之,債務人之狀態如置之不理,客觀 上得預見將成為不能清償之情形而言,此將來發生不能清償 之事實,不必達到高度之確信。至於債務人之清償能力,則 包括財產、信用及勞力(技術),並不以財產為限,必須三者 總合加以判斷仍不足以清償債務,始謂欠缺清償能力而成為 不能清償。是債務人之資產經評估雖已不足以清償債務,惟 依債務人之年齡及工作能力,在相當期限內如能清償債務, 仍應認其尚未達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 三、經查:  ㈠依據債權人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高雄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信用通股份有限公司、 東元資融股份有限公司於原審陳報之債權額,抗告人積欠無 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約計為627,507元,此有債權人 向原審提出之陳報狀、債權計算表、債權證明文件等在卷可 稽(見原審消債更卷第227-235、239-241、301-307、309-3 21、329-331頁),應堪認定。  ㈡又抗告人對原裁定認定其每月平均收入為30,845元,扣除其 每月必要生活費17,303元,及每月應負擔之扶養費5,000元 後,尚有餘額8,542元可清償債務等情,並無爭執,此部分 事實亦堪認定。是以抗告人目前之負債總額627,507元,扣 除其名下商業保險解約金10,021元(見消債更卷第185-187 頁),債務餘額為617,486元,如以上開餘額按月攤還,約 計6年(即617,486元÷8,500元÷12月=6.05年),即可清償完畢 。再查,抗告人為84年次生(見消債更卷第7頁聲請狀所載) ,現年齡約30歲,正值青壯,至法定強制退休年齡65歲,尚 有35年之工作能力,仍具有相當清償能力。故以抗告人之現 有資產雖尚不足清償債務,然以其之年齡及工作能力,仍具 有相當清償能力,且其每月收入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用及扶 養費後,約6年可將債務清償完畢,堪認其在相當期限內即 能清償債務,應尚未達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則 其聲請更生,核與消債條例第3條所定要件不合,自不應准 許。  ㈢從而,原裁定予以駁回,並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 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結論,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消債條例第11條第2項、 第15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 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謝文嵐                   法 官 郭文通                   法 官 陳淑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蔣禪嬣

2025-02-27

CTDV-113-消債抗-10-20250227-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52號 聲 請 人 鄭宗民 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5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附表所載之股票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如附表所示公司所發行如附表  所示之股票(下稱系爭股票),因遺失,前經聲請本院以11 3年度司催第255號公示催告,並刊於司法院網站公告在案, 現申報權利期間已滿,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股票,爰依民 事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規定,聲請宣告如附表所示之股票無 效。 二、按,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 ,聲請為除權判決,民事訴訟法第545 條前段定有明文。經 查,聲請人因遺失系爭股票,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 55號裁定准予公示催告,並定申報權利期間為自上開公示催 告開始公告於法院網站之日起3 個月內,且聲請人已聲請本 院將上開公示催告裁定於113年10月21日公告刊登於本院網 站等情,有上開公告在卷可稽,並業據本院調閱上開卷宗核 閱無訛,堪認屬實。因本件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114年1月 21日屆滿,迄今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股票,故聲請人之聲 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郭文通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香如 附表: 編號 發  行  公  司 股 票 號 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001 緯城實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83ND-0000000-0 股票 1 1000 002 緯城實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84NX-0000000-0 股票 1 350

2025-02-27

CTDV-114-除-52-20250227-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37號 聲 請 人 李志軒即欣鎂室內裝修設計工程行 聲請人聲請宣告支票無效事件,本院民國114年2月25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附表所載之支票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如附表所示支票(下稱系爭支票 ),因遺失,前經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第248號公示催告 ,並刊於司法院網站公告在案,現申報權利期間已滿,無人 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規定 ,聲請宣告如附表所示之支票無效。 二、按,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 ,聲請為除權判決,民事訴訟法第545 條前段定有明文。經 查,聲請人因遺失系爭支票,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 48號裁定准予公示催告,並定申報權利期間為自上開公示催 告開始公告於法院網站之日起3 個月內,且聲請人已聲請本 院將上開公示催告裁定於113年10月21日公告刊登於本院網 站等情,有上開公告在卷可稽,並業據本院調閱上開卷宗核 閱無訛,堪認屬實。因本件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114年1月 21日屆滿,迄今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故聲請人之聲 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郭文通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香如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受款人 帳  號 票面金額 (新臺幣) 發 票 日 (或到期日) 支票號碼 001 台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左營分行吳耀琦 國立馬公高級中學 000000000000 123,150元 112年9月5日 0000000

2025-02-27

CTDV-114-除-37-20250227-1

簡上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拆除建物返還土地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簡上字第41號 上 訴 人 陳政華 被上訴人 高毓堃 訴訟代理人 李錦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除建物返還土地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0 年12月28日本院橋頭簡易庭110年度橋簡字第366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後開第二項之訴暨訴訟費用之裁判均廢棄 。 被上訴人應將坐落高雄市○○區○○段○○段○○○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 示編號B(二點○六平方公尺)、編號C(二點二八平方公尺)之 地上物拆除,並將該部分土地返還上訴人。 其餘上訴駁回。 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六分之一,餘由被上訴人負擔 。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起訴主張:上訴人所有高雄市○○區○○段○○段000地號 土地(下稱上訴人土地)與被上訴人所有同段000地號土地 (下稱被上訴人土地)相鄰,被上訴人於被上訴人土地上建 築之同段000建號建物(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號, 下稱被上訴人房屋)底部水泥(下稱系爭地上物)有越界建 築情形存在,占用上訴人土地約3平方公尺,爰依民法第767 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上訴人應將系 爭地上物拆除,並將土地返還上訴人。 二、被上訴人則以:上訴人土地上原建有與被上訴人房屋相鄰之 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號建物(下稱上訴人房屋), 兩造房屋之間原留有空隙,該空隙至遲於民國82年仍然存在 ,但幾年後被上訴人卻發現上訴人將該空隙以水泥灌漿填滿 ,故系爭地上物應為上訴人所有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上訴人之訴駁回。 三、原審為上訴人全部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主張 如附圖所示A1(0.19平方公尺)、A2(0.41平方公尺)、A3 (0.05平方公尺)、B(2.06平方公尺)、C(2.28平方公尺 )之水泥均為被上訴人灌漿所致,並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 被上訴人應將坐落上訴人土地上如附圖所示A1(0.19平方公 尺)、A2(0.41平方公尺)、A3(0.05平方公尺)、B(2.0 6平方公尺)、C(2.28平方公尺)之地上物拆除,並將土地 返還上訴人。被上訴人則聲明:上訴駁回。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 者,得請求防止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當 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 訴訟法第277條亦定有明文。  ㈡上訴人土地為上訴人所有,被上訴人房屋為被上訴人所有, 且被上訴人房屋旁尚有附圖所示編號A1(0.19平方公尺)、 A2(0.41平方公尺)、A3(0.05平方公尺)(下合稱上層水 泥)、B (2.06平方公尺)(下稱中層水泥)、C (2.28平 方公尺)(下稱下層水泥)之地上物占用上訴人土地等情, 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土地登記謄本、建物登記謄本及現場 照片在卷可查(見原審卷第13至23頁),並經本院會同兩造 及高雄市政府地政局楠梓地政事務所(下稱楠梓地政)至現 場履勘確認,有勘驗筆錄及現場照片可查(見本院卷第257 至266頁),楠梓地政並製有113年10月25日之複丈成果圖在 卷可考(見本院卷第275頁),是上情堪以認定。  ㈢上訴人主張系爭地上物均為被上訴人灌漿所致,然為被上訴 人所否認,經查:  ⒈本件系爭地上物為何人所興建,經送請高雄市土木技師工會 鑑定,鑑定結果略以:依照被上訴人房屋之使用執照以及空 照圖,可知被上訴人房屋於民國75年核發使用執照,上訴人 房屋則於民國65年前就已經存在,又依被上訴人房屋之建築 正立面圖,可知被上訴人房屋距離地界僅有9公分,所以相 鄰兩棟之間之淨距離僅有2×9=18公分,造成75年興建施工之 被上訴人房屋與71年已經存在之上訴人房屋相鄰部分的鋼筋 混凝土結構地梁因無法組立模板,導致被上訴人房屋在進行 鄰上訴人房屋側的灌注混凝土作業時,會造成與地梁結構一 起灌漿成為一體,且灌漿遺留水泥之地梁範圍的下層混凝土 抗壓強度等同於結構體的混凝土設計強度,另被上訴人房屋 在完成地梁灌漿施工,以及地面壹層砌磚後,必須設置防溢 座,防止雨水滲入被上訴人房屋室內。又經使用水準儀測量 將壹層的高程在現場放樣,檢測灌漿遺留水泥與地面壹層地 梁頂部高程的關係,經比對結果,灌漿遺留水泥所在的高程 位置就是被上訴人房屋壹樓地面的地梁高程位置,而灌漿遺 留水泥區分為下列三種:①地梁範圍的下層②防溢座範圍的中 層③漏漿範圍的上層,其中下層與中層的是興建被上訴人房 屋時所遺留,該部分之水泥是興建被上訴人房屋的施工廠商 所興建等語(見高市土技鑑字第000-000號鑑定報告書第12 至15頁),佐以證人即製作上開鑑定報告之土木技師黃俊益 到庭證稱:我們用專業儀器測量,發現地梁範圍下層水泥跟 被上訴人房屋的地梁是一致的,而且我們再用反彈錘測試, 發現混凝土的強度比一般的設計值高,下層水泥應與被上訴 人房屋地梁同一時期施作,所以我認定下層水泥是被上訴人 房屋的一部分。中層的防溢座水泥部分,房屋前端有,但是 後面卻沒有,依照我的研判是被上訴人房屋在興建時,上訴 人房屋前面低後面高,低的部分會有水流下來,而被上訴人 房屋的地梁直接鋪設磚塊,若無防溢座的設計,在下雨之後 ,積水就會從磚牆部分滲漏到室內,所以要設計防溢座等語 明確(見本院卷第215至217頁),本院審酌上開鑑定結果, 係經與兩造無利害關係之專業土木技師洪世原、黃俊益,經 現場勘查,依據高雄市建築物工程施工損害鄰房鑑定手冊及 工程實務加以鑑定,且經證人黃俊益到庭說明鑑定過程及依 據,說明上並無違反經驗或論理法則之處,堪認上開鑑定結 果應屬信實可靠,而得認系爭地上物之下層水泥及中層水泥 確為被上訴人所施作。  ⒉上訴人固主張系爭地上物中之上層水泥係被上訴人封窗時水 泥流下來所遺留,並提出現場照片為證(見本院卷第289至3 03頁),然為被上訴人所否認,辯稱我們是直接把水泥抹上 窗戶,不是灌漿的等語。查證人黃俊益證稱:漏漿範圍之上 層水泥,從76年之空拍圖來看,上訴人房屋是前面低、後面 高,後來在84年時的空拍圖,該屋前面已經跟後面平了,我 研判上訴人房屋在84年時有再增建,而上層水泥是在前端, 所以我認為是後增建的上訴人房屋所遺留等語(見本院卷第 216頁),佐以依上訴人所提供之現場照片,被上訴人房屋 三樓有前、中、後三面窗戶,如上層水泥係因被上訴人以水 泥封閉窗戶所遺留,理應三面窗戶下方均有上層水泥遺留之 痕跡,然現況卻僅有前、後方窗戶下方有水泥遺留,中間窗 戶下方毫無上層水泥遺留之痕跡(見本院卷第291頁),顯 見上層水泥與被上訴人以水泥封閉窗戶之行為無絕對之關連 ,是依證人證言及上層水泥分布現況,實難認定上層水泥係 被上訴人封閉窗戶灌漿所遺留。至上訴人另主張被上訴人房 屋冷氣排水管遭上層水泥壓住,如上層水泥係上訴人房屋施 作所導致,被上訴人因冷氣無法排水,勢必會抗議云云,然 上訴人並未舉證當時被上訴人房屋內仍有冷氣在運作而有排 水之需求,況亦難單憑被上訴人未提出抗議即推定上層水泥 即為被上訴人施工所致,此外,上訴人未能提出其他證據證 明上層水泥係由被上訴人施工所遺留,是上訴人請求被上訴 人將上層水泥移除,自屬無據。  ㈣依前開調查結果,應足認系爭地上物之下層水泥及中層水泥 為被上訴人所施作,而被上訴人未主張有何占用系爭土地之 合法權源,應屬無權占有,是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拆除系爭 地上物下層水泥及中層水泥,自屬合法有據。惟系爭地上物 之上層水泥,既無證據證明係被上訴人施作所致,上訴人自 無從請求被上訴人拆除,亦屬當然。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拆除附 圖編號B(2.06平方公尺)、C(2.28平方公尺)範圍內之水 泥地上物,並將該部分土地返還上訴人,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就上開應 准許範圍部分,駁回上訴人於原審之請求,尚有未洽,上訴 意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自應由 本院將原判決此部分廢棄,並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至原 審就其餘不應准許部分,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無不當, 上訴人此部分上訴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判決之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援 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另 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一部為有理由,一部為無理由,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謝文嵐                  法 官 郭文通                  法 官 吳保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楊惟文

2025-02-26

CTDV-111-簡上-41-20250226-2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7號 抗 告 人 吳世昌 相 對 人 吳淇涵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 114年1月7日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1566號裁定提 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未經提示系爭本票(如附表所示),   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85條第1項規定,行使追索權之 形式要件不備,不得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定強制執 行。又系爭本票係伊於民國113年8月間遭相對人設局詐賭積 欠鉅額賭債所簽立,嗣伊依相對人要求於同年12月18日另行 簽立新本票進行換票,然相對人遲未將系爭本票歸還,是伊 既已另簽立新本票擔保賭債,相對人自不可能於當日提示系 爭本票請求付款。原裁定未依職權調查,逕依相對人聲請, 而准許為強制執行,應有不當,爰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 定,並駁回相對人之聲請等語。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而本票執票人依上開規 定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聲請法院裁定准予強制執行, 係屬非訟事件,對於此項聲請所為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 ,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最高法院 56年台抗字第714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裁判意旨參照)。 又本票如經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 制執行時,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票據債務人如主 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但書 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 裁判要旨參考)。 三、經查:  ㈠相對人主張其持有抗告人所簽發如附表所示之系爭本票,並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前經向抗告人提示,而未獲付款,依票 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情,業據提出 與其所述相符之本票為證,依上開說明,系爭本票既經載明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相對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並陳 明已為付款提示,自無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又形式 審查系爭本票已載明發票日及票面金額等應記載事項,並經 抗告人簽名,且無票據無效之情形。至本票到期日乃為相對 必要記載事項,未載到期日者,視為見票即付,此據票據法 第120條第2項所規定,系爭本票所載之到期日為113年7月21 日,雖先於發票日,應可視同無記載,而視其為未載到期日 之見票即付本票(參考臺灣高等法院85年度抗字第2570號裁 判要旨)。是原審依據相對人所提出之本票為形式上判斷, 並自相對人提示日起算利息,據以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並無 違誤。  ㈡至抗告人主張相對人未為付款提示之情,依上開說明,應由 其負舉證責任,然其並未舉證以實其說,自無從採信。且依 抗告意旨陳稱:相對人於113年12月18日要求其另簽立本票 換票等語,可得推知相對人當日向抗告人提示系爭本票請求 付款,因未獲支付,而要求抗告人另簽立本票之情,是其陳 稱相對人當日未提示系爭本票云云,亦難認可採。故其執此 提起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55條、第46 條、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謝文嵐                      法 官 郭文通                   法 官 陳淑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收受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蔣禪嬣                 附表:          編號 發 票 日 票 面 金 額 (新台幣) 利息起算日 利  率 票據號碼 001 113年12月1日 13,883,200元 113年12月18日 年息6% NO392501

2025-02-25

CTDV-114-抗-17-20250225-1

聲再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3號 再審聲請人 郭維明 再審相對人 高聖傑 上列再審聲請人與相對人高聖傑間聲請再審事件,再審聲請人對 於民國113年12月17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28號確定裁定聲請再 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聲請駁回。 再審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應於3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前項期間自判決 確定時起算,判決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民事訴 訟法第500條第1項、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對於確定 裁定而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或第497條之情形者,得 準用再審程序之規定,聲請再審,為同法第507條所明定。 經查,本院民國113年12月17日所為113年度聲再字第28號裁 定(下稱原確定裁定),因不得抗告而於同日公告時確定, 並於同年12月23日送達再審聲請人,再審聲請人於114年1月 20日就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有其提出之民事再審狀上蓋用 本院收狀章戳之印文可稽,是其聲請再審未逾30日之不變期 間,合先敘明。 二、按對於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 條準用第 501 條第1 項第4 款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 程式。表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原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 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倘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 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難謂已合法表明再審理由。如未表 明再審理由,其再審聲請即屬不合法,法院無庸命其補正, 逕以裁定駁回之(最高法院109 年度台簡聲字第14號裁定意 旨參照)。 三、聲請意旨略以:臺灣橋頭的地方法院,28號謝文嵐、吳保任 、簡文祥⑤剛股第三庭審判長朱玲瑤、法官李俊霖、楊捷羽⑥ 剛股楊捷羽(只會退裁判費,聲請人說這是給法官的辛苦錢) ⑦廣股第一庭審判長李怡諄、法官饒佩妮、簡文祥⑧均股第二 庭審判長謝文嵐、法官許慧如、翁熒雪⑨恩股第二庭審判長 謝文嵐、法官蕭承信、楊凱婷。⑩寬股第一庭審判長李怡諄 、法官饒佩妮、郭文通①禮股第一庭審判長李怡諄,法官張 婉如、饒佩妮②元股第二庭審判長謝文嵐、法官蕭承信、蔡 木旺③方股第二庭審判長謝文嵐、法官翁熒雪、許慧如④創股 第三庭審判長朱玲瑤、法官李俊霖、王碩禧。法官可以寫誤 載不用坐牢。聲請人寫了28次的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新臺幣 20萬元整,沒有誤載,法官只是不敢辦,臺灣橋頭的地方法 院24號的謝文嵐、郭文通、陳淑卿,28號的謝文嵐、吳保任 、簡文祥。聲請人收到一看都是謝文嵐,所以一次回函,不 用多繳1,000元的誤載費用,也好,帶著敬老金、及國民年 金。聲請人的遺產要帶著。①比中指。②手摸生殖器,一路好 走等語。 四、經查,聲請人對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經核其再審聲請狀並 未表明原確定裁定有何法定再審事由及具體情事,依上開說 明,其再審之聲請自非合法,本院毋庸命其補正,應逕以裁 定駁回之。 五、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琬如                 法 官 許慧如                 法 官 翁熒雪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方柔尹

2025-02-19

CTDV-114-聲再-3-20250219-1

台抗
最高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248號 抗 告 人 郭文通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高 雄分院中華民國113年12月10日駁回其聲請再審之裁定(113年度 聲再字第141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按有罪判決確定後,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固得依刑事訴訟法 第420條第1項各款之規定聲請再審,惟法院認為無再審理由 而以裁定予以駁回者,不得更以同一原因聲請再審;法院認 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且無可補正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同法第434條第3項、第1項、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所 謂同一原因,係指同一事實之原因而言;是否為同一事實之 原因,應就重行聲請再審之事由及所提出之證據方法,與已 經實體上裁定駁回之先前聲請,是否相同予以判斷;若先後 2次聲請之再審原因及其所提之證據方法相一致且已經為實 體裁判者,即屬同一事實之原因。 二、本件原裁定以抗告人郭文通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對於原審法院106年度上訴字第569號刑事確定判決(下稱原 判決,經本院107年度台上字第876號判決以抗告人之上訴不 合法律上程式,予以駁回),依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規 定聲請再審,其聲請意旨如原裁定理由一之記載,並執本院 101年度第10次刑事庭會議紀錄(聲證1)、本院刑事大法庭10 9年度台上大字第4861號裁定(聲證2)為新證據,主張原判決 所引用之法律見解(即聲證1),業經本院刑事大法庭變更法 律見解(即聲證2),其應受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即應由販賣 一級毒品未遂罪變更為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一級毒品罪)之判 決。惟查,抗告人於原判決確定後,曾以上述聲請意旨所述 理由,向原審法院聲請再審,經該院就其聲請之原因事實為 實體認定後,以112年度再字第171號裁定認再審無理由予以 駁回,經本院113年度台抗字第236號裁定駁回抗告而確定( 第1次);嗣又以相同理由聲請再審,經原審法院113年聲再 字第81號裁定認是以同一原因聲請再審而不合法予以駁回, 經本院113年度台抗字第1720號裁定駁回抗告而確定(第2次) 。該2次聲請再審均係主張「販入毒品後未及賣出即遭查獲 之犯行,業經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第4861號裁定改變 過往法律見解,不再論以販賣毒品未遂罪,而應改論意圖販 賣而持有毒品罪」之相同事由,縱引不同條款為其依據,仍 屬同一原因,且與本件聲請再審之事由相同。從而,抗告人 再以同一原因聲請本次(第3次)再審,即非合法,且無可補 正,因而駁回其再審聲請,已記明其法律依據及判斷理由, 經核於法並無不合。 三、抗告意旨仍執聲請再審之陳詞外,另略以:其第1次聲請再 審係主張販入毒品後未及賣出即遭警查獲之犯行,依聲證2 之本院裁定之法律見解,應諭知其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一級毒 品罪,依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聲請再審,並 引用聲證2之本院裁定及新聞稿為其新證據。其第2次、第3 次(即本次)聲請再審所憑事由均主張販入毒品後未及賣出即 遭警查獲之犯行,業經聲證2之本院裁定變更先前聲證1之決 議並統一有關販賣毒品未遂罪之法律見解,應改論意圖販賣 而持有第一級毒品罪,並引用聲證1、2之決議及裁定為其新 證據。本次與第1次再審聲請所憑原因事實似有雷同,然所 提之新事證方法仍有不同,尚非同一原因,原裁定未察本次 與第1次所執聲請再審事由不同,逕認其更以同一原因為本 件再審之聲請,實有違誤等語。 四、惟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4款「原判決所憑之通常法院 或特別法院之裁判已經確定裁判變更者」之再審事由,須該 原確定判決所據以認定被告犯罪事實之他裁判已確定裁判變 更者而言。如非原判決認定事實所憑之裁判,與原判決之認 定事實無涉,自非本款所指再審事由。原判決並未憑據聲證 2之本院裁定作成裁判,抗告人執該裁定為原判決所憑之裁 判且業經變更,以旨揭事由聲請再審,與同法第420條第1項 第4款規定之聲請再審事由不合。而本院前揭大法庭裁定固 變更先前並統一有關販賣毒品未遂罪之法律見解,然既屬「 法律見解變更」,仍不得執為前揭再審事由所指之「確定裁 判變更」,亦無從據以開啟再審程序認原判決認定事實有誤 ,亦經本院上開113年度台抗字第236號裁定論敘其旨,以之 為實體駁回其第1次再審聲請之部分依據,自已就抗告人所 執同一證據方法及此一再審原因為實體之判斷。 五、綜上所述,抗告人聲請再審之意旨,形式上與所執刑事訴訟 法所定再審事由之要件不符,亦經前裁定實質判斷,原裁定 認其再審聲請違背程序規定,予以裁定駁回,並無不合。抗 告意旨無非係以主觀上自認符合前揭再審要件之詞,就原裁 定已詳為論駁之事項,徒憑己意,再事爭辯,或以與結論無 關之事項任意指摘原裁定違法、不當,應認其抗告為無理由 ,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六庭審判長法 官 段景榕 法 官 汪梅芬 法 官 何俏美 法 官 高文崇 法 官 洪兆隆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黃慈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2025-02-19

TPSM-114-台抗-248-20250219-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79號 原 告 蘇經洲 訴訟代理人 邱豑瑩 被 告 顏宏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所有權事件,本院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本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6號假處分執行事件之執行標的物 即如附件本院執行處「查封物品清單」所示之物品(即紅豆杉木 桌、書櫃、七里香枯木各一件)為原告所有。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坐落於高雄市○○區○○段000000○000000地號土地 (下逕以地號稱之,合稱系爭土地)原為訴外人即被告之父 顏孝治(於民國110年5月25日亡故)所有。原告多年前即與 顏孝治有口頭契約,約定由原告承攬整理顏孝治系爭土地之 園藝工作,而居住於730-11地號土地上之房屋。嗣顏孝治亡 故後被告繼承系爭土地而要求原告搬遷。因原告居住及管理 系爭土地之多年期間陸續置放多項物品於系爭土地,被告先 前已因原告物品搬遷問題與原告發生過爭執,而如主文 所 示之紅豆杉木桌、書櫃、七里香枯木(下稱系爭物品)為原 告於109年間放置於747-12地號土地,原告曾多次口頭及寄 發存證信函催告被告交還系爭物品,因被告均不予理會,原 告乃向本院聲請對系爭物品為假處分,經本院112年度全字 第7號民事裁定准許後,由本院民事執行處於112年3月13日 以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6號假處分執行事件執行如如附件本 院執行處「查封物品清單」所示之系爭物品(即紅豆杉木桌 、書櫃、七里香枯木各一件),並准原告保管放置於於同段 747-8地號土地上在案。因系爭物品為原告所有,而被告否 認,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7條及民法第765條、第767條及第9 62條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則以:系爭物品係顏孝治向他人所購買,為顏孝治所有 ,而非原告所有。原告雖在730-11地號土地管理顏孝治土地 之園藝工作,但原告有自有住宅位在高雄市○○區○○里○○路00 號,離730-11地號土地車程不到5分鐘(Google map1.4公里 ,3分鐘車程),且原告整理該土地之園藝工作,皆有受領 費用酬勞,顏孝治無理由需提供自有土地供原告居住使用。 原告替顏孝治整理園藝之事實,並無法證明系爭物品屬於原 告所有。原告主張系爭物品為原告所有,應提出購買憑證以 實其說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事實如下: ㈠、坐落於高雄市○○區○○段000000○000000地號土地原為被   告之父即訴外人顏孝治所有,而原告前與顏孝治有口頭契約   ,由原告承攬整理位於系爭土地之園藝工作。 ㈡、原告向本院聲請對紅豆杉木桌、書櫃、七里香枯木為假處分   ,經本院112年度全字第7號裁定命原告供擔保後,被告於本   件訴訟確定前或終結前,不得為出售、搬運、由他人領取等   行為,本院執行處於112年3月13日為假處分執行,將系爭物   品交由原告保管。目前系爭物品放置於高雄市○○區○○段   00000地號土地上之鐵棚架內(卷一第25-29頁)。 ㈢、被告曾對原告提起竊盜等告訴,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以111 年度偵字第8849號、111年度偵字第16474 號為不起訴處分 (卷一第17-20 頁)。 ㈣、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有確認利益。    四、本件爭點:系爭物品是否為原告所有? 五、本院論斷: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被告雖否認,惟業經原告提出系爭物 品之前曾放置於高雄市○○區○○里○○路00號住處之現場照片、 原告曾將系爭物品請他人加工之加工請款單、Line對話截圖 等為證(卷二第39頁以下)。被告上開刑事案件之警偵訊中 自承原告居住於系爭很久了,證人即原告之友人賴健鍾亦證 稱「(提示卷二第39頁以下之紅豆杉木桌及請款單等),你 是否對於照片上所示的紅豆杉木桌幫忙加工過?請款單是否 你的?)照片上的地點是原告的中西路95號的家裡面,紅豆 杉的桌子及書櫃是放在他家裡的。」、「(你在原告家看到 紅豆杉的桌子及書櫃最早是什麼時候?)書櫃部分比較早, 是因為原告於85年左右有在中西路95號開安親班,我小孩也 是在那邊上過安親班,當時書櫃就已經在原告家那邊了,但 是那時候沒有門,裝門的原因是後來他們家要開長照服務的 居家照顧,要放書類文件,所以才做書櫃的門並且上鎖,這 個時間記不太清楚,只記得約在107年左右。紅豆杉桌子我 看到是,約是108年左右的農曆過年前後的時間,當時原告 拿去給別人整理,整理好之後就我去協助搬運,所以108年 時才第一次看到這個紅豆杉木桌。」、「(上開書櫃及紅豆 杉木桌原告有無說是何人的?還是說他幫別人保管的?)這 個是原告的,紅豆杉木桌的部分,當時原告有跟人家買了6 個,我再跟原告買了其中一塊比較小的。書櫃的部分是原告 的,因為之前原告在做安親班的時候叫人家來做的,因為80 幾年當時是大型的,當時原本是附著在牆壁上的,在放一些 書籍的。」、「(你跟顏孝治認識十幾年,顏孝治當時是不 是請原告去幫他照顧園藝的東西?)是的。顏孝治在燕巢那 邊買了一塊地,叫原告去幫他整理,做一些園藝的工作。」 、「(大約是何年開始?)91或是92年間,確切時間我忘了 。」、「經常去顏孝治的園藝場」、「(剛開始去顏孝治的 園藝場的時候,有無看到照片上的書櫃及紅豆杉木桌?)紅 豆杉木桌有在顏孝治的園藝場看過,書櫃部分沒有在園藝場 看過,書櫃一直放在中西路95那邊。」、「(看到紅豆杉木 桌是何時?)大約是90幾年的時候就看到了,約92、93年的 時候看到,看到的不是全部的六個,一開始我看到的是有2 、3個紅豆杉木桌,是原告拿去放在顏孝治的園藝場裡面。 」、「(你說一開始看到2、3個,後來發生本件糾紛的時候 ,為何只剩下1個,你清楚嗎?)因為當時顏孝治過世,過 世之後,被告叫原告搬走所有東西,把所有的原告的東西都 清理掉,至於原告搬去哪裡,我不清楚。」、「(你說原告 有號六塊紅豆杉木桌,其中一塊賣給你,你是否知道我父親 顏孝治有付款給原告購買紅豆杉木桌的事情嗎?)我不知道 。」、「(放在我們倉庫的紅豆杉木桌,何時放進去的,你 是否清楚?)我記得是108年大約在農曆年過年前後左右, 我有協助原告去他中西路的家那邊搬了一塊紅豆杉木桌去放 在顏孝治的園藝場的倉庫那邊,至於這塊紅豆杉木桌是不是 顏孝治有跟原告購買,我不清楚。」等語(見卷二第76頁以 下之證人筆錄)。證人即系爭物品之加工人林科含亦證稱「 (與原告如何認識?)幫原告加工桌子的時候認識的。」、 「(你是否認識顏孝治?)不認識。」、「((提示卷二第 39頁以下之紅豆杉木桌及請款單等,你說的加工桌子及請款 單是否就是這個桌子?)是這個桌子沒有錯、卷二第47、49 頁上面的帳單是我加工這個桌子的帳單,做多少工作收多少 錢。至於後面第51頁以下的影印的請款單的部分,不是我的 。」、「(你是何時跟原告接洽這個加工桌子的事情?)是 原告找我的,大約是在2018年8月的時候,就是47頁、49頁 帳單上面也有日期。是在我的工廠裡面加工,是原告送過來 讓我加工的。」、「(原告請你加工時,有無說這個桌子是 何人的?是說桌子是他的,還是他幫別人送過來讓你加工的 ?)原告說是他的。」等語(見卷二第74頁以下之證人筆錄 )。依原告提出之上開證據及證人二人之上開證述,應堪認 系爭紅豆杉木桌、書櫃確為原告所有,而七里香枯木係與原 告之紅豆杉木桌、書櫃同置於一處,衡諸常情及一般人之社 會經驗,同置於一處之物品通 常為同一人所有,是自亦堪 認亦應為同一人即被告所有。故原告之主張,堪認應與事實 相合,足予採信。 ㈡、被告數以上開言詞置辯,並提出支付憑證與收據、買賣合約 書、匯款單等、領款收據等為證(卷一第65頁以下),惟查 ,被告提出之上開證據所記載物品之品名,並無本件兩造所 爭執之系爭紅豆杉木桌、書櫃、七里香枯木等物品,自不足 以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參以被告對原告所提起竊盜等告訴 ,亦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111 年度偵字第8849號、111年 度偵字第16474號,臺灣高等檢察署高雄檢察分署以112上聲 議361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被告持上開抗辯,不足採信。 六、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七、本件事證及法律關係已臻明確,兩造之其餘主張、陳述、抗 辯、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出之其他證據,經核與判決之結果 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郭文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香如

2025-02-17

CTDV-113-訴-679-20250217-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234號 原 告 林庭訓 訴訟代理人 蔡建賢律師 被 告 司明霞 司明芳即司宜芳 被 告 家寶不動產仲介經紀有限公司即台慶不動產苓雅中 山加盟店 法定代理人 鄭富益 被 告 洪玉姬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樹村律師 王治華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因原告陳明無資力送鑑定,致系爭房屋之價值為何不明 ,尚有調查必要,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民國一百一十四 年三月十一日下午三時五十分,在本院第一法庭為言詞辯論 期日。 二、原告應陳明與系爭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號9樓之2房屋 (下稱系爭房屋)條件相近或相同(屋齡、面積..等相同或 相近)之鄰近房屋,於110年10月間(或110年度)之實價登 錄價格平均價格為若干?並提出系爭房屋鄰近房屋之110年1 0月間(或110年度)之實價登錄價格資料至少3筆(同一大 樓其他房屋之實價登錄資料最佳,如110年度資料不足,其 他年度亦可;其次為遴近大樓房屋之實價登錄資料)為證。 (繕本逕送對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郭文通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香如

2025-02-17

CTDV-112-訴-234-202502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