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周仕弘

共找到 186 筆結果(第 31-40 筆)

簡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239號 上 訴 人 黃慶同即建興碾米廠 訴訟代理人 黃義雄 被上訴人 王旌華即泓華雜糧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2年6月16日 本院桃園簡易庭111年度桃簡字第965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於民國11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審原告即上訴人主張   引用原審判決之記載。並補充:被上訴人曾於原審自認上訴 人有載米和被上訴人交換,被上訴人雖嗣後撤銷自認,然未 證明與事實不符。況且如沒有要換米,上訴人應無須另行載 新米予被上訴人等語。原審訴之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32, 48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審被告即被上訴人答辯   引用原審判決之記載。原審答辯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假執行。 三、原審判決及兩造聲明 (一)原審判決:「⒈被告王旌華即泓華雜糧行應給付原告新臺 幣(下同)8,730元,及自民國111年5月16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⒊訴 訟費用由被告王旌華即泓華雜糧行負擔7%,其餘由原告負 擔。⒋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⒌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 回。」(上訴人對原審被告王梓璇部分未據上訴;被上訴 人對其敗訴部分亦未據上訴,均非本件審理範圍) (二)上訴聲明:「⒈原判決不利上訴人部份廢棄。⒉被上訴人應 再給付上訴人123,750元,及自111年5月16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101頁第1 9至22行) (三)被上訴聲明:「上訴駁回。」 四、不爭執事項(原審卷第70頁第16至21行) (一)被上訴人於110年7月2日向上訴人進貨750包米,價格為12 3,750元。 (二)被上訴人於110年7月3日向上訴人進貨450斤米,價格為8, 730元。 (三)被上訴人曾退還上訴人312包米,價格51,480元、散裝米4 00斤,價格7,760元,共計59,240元。 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454條第2項規定:「判決書內應記載之理 由,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 與第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 載。關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 之。」次按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規定:「當事人主張 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又按民事 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 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 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 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415號判決 意旨參照)。 (二)本院認定110年7月19日,上訴人係「取回退貨」,並未交 換價值59,240元之米,亦未另行交付價值64,510元之白米 ,其理由與原審判決相同,均引用之。上訴人雖主張被上 訴人於原審已自認110年7月19日有換米,其撤銷自認不合 法云云。然原審已詳述認定被上訴人自認內容與事實不符 ,故得被上訴人撤銷自認應屬適法,上訴人仍就此為爭執 ,並不可採。 (三)上訴人雖提出上訴人與其他公司間之送貨單、維修單等, 主張有付款會記載付清,有欠款才需要在帳單上簽名,故 被上訴人之員工王梓璇於110年7月2日之銷貨單上簽名代 表尚有欠款云云。然查上訴人提出之上開單據,既係上訴 人與他人之往來,且交易內容亦多非賣米(見本院卷第45 至49頁),自無從援引證明兩造間之交易情形。 (四)且查兩造間LINE對話紀錄,上訴人遲至110年12月9日,始 向被告請求給付110年7月2日之貨款(見原審卷第36頁) ,然如被上訴人確實有積欠此筆款項,上訴人豈可能在5 個月後,始向被上訴人請求?復觀上訴人主張110年7月19 日已結清當日貨款64,510元,可見兩造間交易習慣,係交 付當日即結清貨款,而被上訴人如於110年7月19日即可交 付貨款,上訴人自應會同時要求被上訴人結清先前欠款, 而無延宕5個月後始向被上訴人請求之理,足見上訴人之 主張,與兩造間交易習慣及交易常情,均不相符。 (五)再者,被上訴人既係因上訴人提供之白米品質不佳遭客戶 退貨,始須將價值110年7月2日購買數量將近半數,價值5 9,240白米之退還上訴人,依常情而言,被上訴人亦無可 能於此情形下,旋即又向上訴人換米,復又購買價值64,5 10元之米。此觀110年7月19日之銷貨單係記載「退」而非 「換」(見原審卷第51頁),且兩造於110年7月19日後, 即無其他白米交易之對話或銷貨單(見原審卷第35至51頁 )自明。是堪認110年7月19日,兩造僅係退回價值59,240 元之米,並未換米或另行交付新米,且被上訴人給付之64 ,510元,則係清償110年7月2日之價金。此外上訴人復未 提出其他證據,供本院審酌,難認上訴人之請求可採。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依買賣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給 付123,750元及其利息,為無理由。原審就此部分為上訴人 敗訴之判決,於法有據,當無違誤,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 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均與本院前揭判斷無影響,毋庸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漢權                              法 官 李思緯                   法 官 周仕弘 上判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2-簡上-239-2025022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50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吳玗燕(原名吳亭儀)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原告黃龍裕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 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2年7月21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上訴裁判費新臺幣(下同 )13,875元,逾期不補正,以裁定駁回。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 訴,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10分之5 。」同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 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國113年12月30 日修正發布、114年1月1日施行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 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第1項 規定:「因財產權而起訴之事件,向第二審法院上訴,其訴 訟標的金額或價額在10萬元以下部分,裁判費依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6第1項原定額數,加徵10分之5;逾10萬元至1,00 0萬元部分,加徵10分之3。」而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 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第 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二、查上訴人於112年12月11日對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經 本院以上訴逾期為由裁定駁回,上訴人不服該裁定提起抗告 ,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13年度抗字第1356號裁定廢棄原裁定 。是上訴人提起上訴之時點為112年12月11日,依上開規定 及說明應適用修正前舊法計算裁判費。又上訴人之上訴聲明 為:「(一)原判決均廢棄;(二)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 。」而原判決係判處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844,000元,及 自112年5月5日(即起訴狀繕本送達上訴人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是其上訴利益為844,000元,應 徵第二審裁判費13,875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 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2-訴-50-20250221-4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確認債權不存在暨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815號 原 告 羅永宙 被 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訴訟代理人 陳詩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請求確認債權不存在暨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 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桃園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上,登記字號為民國6 4年11月18日溪字第005870號抵押權設定登記塗銷。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原告自77年7月27日起為桃園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 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系爭土地上設定有登記字號64年11 月18日溪字第005870號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被告則 為系爭抵押權之權利人。然系爭抵押權存續期間僅至79年11 月15日,是其所擔保借款債權應至94年11月15日已罹於時效 ,被告於借款消滅時效完成後之5年內未行使其抵押權,故 系爭抵押權已因除斥期間經過而消滅。爰依民法第767條之 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答辯   從系爭土地登記謄本看不出債務人身分證字號,無法確認目 前所欠金額,但依謄本所示曾於67年間拍賣,不確定是否是 當時地政事務所沒有塗銷系爭抵押權登記等語。並聲明:原 告之訴駁回。 三、原告自77年7月27日起為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系爭土地上 設定有系爭抵押權,被告則為系爭抵押權之權利人等事實, 有土地登記謄本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9頁),且為被告所 不爭執,堪信為真實。 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所有人對於妨害其所有 權者,得請求除去之。」同法第125條規定:「請求權, 因15年間不行使而消滅。」同法第129條第1項規定:「消 滅時效,因左列事由而中斷:一、請求。二、承認。三、 起訴。」同法第880條規定:「以抵押權擔保之債權,其 請求權已因時效而消滅,如抵押權人,於消滅時效完成後 ,5年間不實行其抵押權者,其抵押權消滅。」 (二)查系爭抵押權之存續期間為64年11月16日起至79年11月15 日,已如前述。民法上雖無抵押權「存續期間」之規定, 故解釋上此係最高限額抵押權之確定期日。然依常情而言 ,最高限額抵押權之確定日期,應與所擔保債務之清償日 期相當,或略長於清償日期,始可確保權利人之債權受償 。是可認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借款清償期限,為79年11月 15日。 (三)被告未提出其就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借款之請求權有時效 中斷事由之相關資料,應認時效並未中斷。則依上揭規定 ,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借款請求權應於94年11月15日前, 已因時效完成而消滅。 (四)次查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借款請求權消滅時效完成後5年 ,為99年11月15日,被告並未舉證證明有於此前實行抵押 權,是依上揭規定,系爭抵押權即已消滅,原告請求被告 塗銷系爭抵押權登記,即有理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塗銷 系爭抵押權登記,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均與本院前揭判斷無影響,毋庸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3-訴-2815-2025022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50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吳玗燕(原名吳亭儀)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原告黃龍裕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 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2年7月21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上訴裁判費新臺幣(下同 )13,875元,逾期不補正,以裁定駁回。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 訴,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10分之5 。」同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 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國113年12月30 日修正發布、114年1月1日施行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 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第1項 規定:「因財產權而起訴之事件,向第二審法院上訴,其訴 訟標的金額或價額在10萬元以下部分,裁判費依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6第1項原定額數,加徵10分之5;逾10萬元至1,00 0萬元部分,加徵10分之3。」而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 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第 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二、查上訴人於112年12月11日對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經 本院以上訴逾期為由裁定駁回,上訴人不服該裁定提起抗告 ,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13年度抗字第1356號裁定廢棄原裁定 。是上訴人提起上訴之時點為112年12月11日,依上開規定 及說明應適用修正前舊法計算裁判費。又上訴人之上訴聲明 為:「(一)原判決均廢棄;(二)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 。」而原判決係判處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844,000元,及 自112年5月5日(即起訴狀繕本送達上訴人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是其上訴利益為844,000元,應 徵第二審裁判費13,875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 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2-訴-50-2025022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給付服務費報酬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916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利玉玲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安嘉房屋仲介實業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服 務費報酬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本院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上訴裁判費新臺幣(下同) 12,585元,並具狀補正上訴理由。逾期未繳納上訴費用,即駁 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規定:「訴訟標的之價額 ,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 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同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 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同法 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規定:「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訴 ,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10分之5。 」同法第442條第2、3項規定:「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 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上訴狀未具上訴理 由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次按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 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 度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二、上訴人即被告對於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惟未據繳納上 訴費用。查本院第一審判決係判處:「(一)被告應給付原 告新臺幣(下同)627,200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9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原告其餘之訴 駁回。」而上訴人上訴聲明為:「(一)原判決不利上訴人 部分廢棄;(二)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及 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是上訴人之上訴利益即為627,200 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2,58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 第2項規定,命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 繳上訴費用,即駁回其上訴。又上訴人提出之上訴狀,未具 上訴理由,併依法裁定命補正。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3-訴-1916-20250221-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訴字第2515號 原 告 A女 (年籍資料詳卷) B女 (年籍資料詳卷)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懷瑩律師 被 告 C男 (00年0月生,年籍資料詳卷) D女 (年籍資料詳卷) 丙○○ 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丙○○應給付原告A女新臺幣(下同)80萬元,及自民國1 12年2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丙○○應給付原告B女40萬元,及自112年2月1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丙○○負擔。 五、本判決第1項如原告A女以8萬元為被告丙○○預供擔保,得假 執行。 六、本判決第2項如原告B女以4萬元為被告丙○○預供擔保,得假 執行。 七、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一造辯論   被告丙○○、乙○○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為判決,合先敘明。 二、本件隱匿部分當事人姓名 (一)按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15條第3項規定:「行政機關及司 法機關所公示之文書,不得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 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之資訊。」兒童及 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第1項第4款規定:「宣傳品 、出版品、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對為刑事案 件、少年保護事件之當事人或被害人之兒童及少年,不得 報導或記載其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第69條 第2項規定:「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開之文 書,亦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前項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 (二)查原告A女主張其受被告C男、丙○○、乙○○為強制性交之行 為,B女則為A女之母,又被告C男於原告主張之強制性交 行為時,為未滿18歲之少年,並為本院111年度少護字第5 86號案件之當事人,依上開規定均隱匿其姓名及年籍資料 。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一)原告A女前於109年6月間,在桃園市桃園區經國路九天宮 內,遭被告C男 、丙○○及乙○○輪流抓住手腳後,為強制性 交之犯行,並射精於原告體內,侵害原告A女之貞操權、 健康權及身體權,致原告A女受有非財產上損害80萬元。 (二)原告B女於當時為A女之法定代理人,因原告A女受上開侵 害行為,致原告B女須花費額外心力、時間照顧原告A女, 應認被告C男 、丙○○及乙○○亦侵害原告B女之監護權,致 原告B女受有非財產上損害40萬元。又被告C男於當時為未 成年人,D女為其法定代理人,應與被告C男連帶負侵權行 為之損害賠償責任等語。 (三)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187條第1項及195條第1、3項提 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⒈被告C男、丙○○及乙○○應連帶 給付原告A女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名被告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⒉被告C男 、丙○○及乙○○應連帶給付原告B女4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最後一名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⒊被告D女應與被告C男連帶負第1、2項賠償責 任。⒋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見本院卷第163、164 頁) 二、被告答辯 (一)被告C男 、D女答辯    被告C男 沒有對原告A女為強制性交行為等語。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二)被告乙○○答辯    其雖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然其先前陳述略以:其 沒有對原告A女為強制性交行為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 駁回。 (三)被告丙○○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聲明或 陳述。 三、原告主張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A女80萬元、原告B女40萬元, 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詞置辯,是本件爭點即為:(一)被 告甲 、乙○○有無對原告為侵權行為?(二)原告A女得否向 被告丙○○請求損害賠償?數額若干?(三)原告B女得否向 被告丙○○請求損害賠償?數額若干? (一)被告甲 、乙○○有無對原告為侵權行為?   ⒈按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規定:「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 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又按民事訴訟如係由 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 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 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 之請求(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415號判決意旨參照) 。   ⒉原告主張被告C男、乙○○曾對原告A女為強制性交之行為, 為被告C男、乙○○所否認,是依上開說明,原告即應就此 負舉證責任。原告固提出訴外人E男(00年0月生,年籍詳 卷)於刑事案件中之陳述為證,且查訴外人E男確實曾於1 11年2月23日,在本院少年法庭110年度少護字第586號案 件中稱:被告C男、乙○○、丙○○都有過來壓在原告A女身上 ,就是要做強制性行為,當時原告A女沒有穿衣服,他們3 個人壓著原告A女,當時原告A女有叫不要,他們三個人還 是繼續用生殖器插入原告A女陰道等語(件本院卷第125頁 )。   ⒊然查E男於110年4月6日警詢時,係稱:其不知道被害人有 無與被告C男、乙○○、丙○○發生性行為,沒看到也沒聽說 過等語(見本院卷111年度少調字第1021號卷第10至14頁 )。E男復於112年6月27日偵訊時證稱:其只有看到被告C 男、乙○○、丙○○走過來的影子,實際上做什麼其沒有印象 ,後面其喝醉酒就不清楚了等語(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11年度少連偵第7號卷第124、125頁)。可見E男對於被 告C男 、乙○○有無對原告A女為強制性交之行為,所述前 後反覆矛盾,尚難以此認定被告C男、乙○○對原告A女有侵 權行為。   ⒋原告雖另提出原告B女於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2年度調少 連偵續字第1號偵查案件中之證詞,稱:原告A女回家時全 身衣服黑黑髒髒的,看起來精神狀況很不好,後來其問她 發生什麼事情,她沒有回應就進去她的房間,叫我不要進 去,後來我發現她手臂上有很多割傷的痕跡等語(見本院 卷第95頁)。然原告B女既為原告A女之母,復為本案原告 ,其利害與原告A女高度一致而有偏頗之虞,尚難僅以此 證詞,為對原告有利之認定。   ⒌此外原告復未提出其他證據,證明被告C男、乙○○有對原告 A女為強制性交行為,是原告請求被告C男、乙○○負損害賠 償責任,應不可採。而被告C男既無需對原告負侵權行為 之損害賠償責任,則原告請求被告D女與被告C男 連帶負 損害賠償責任,亦不可採。 (二)原告A女得否向被告丙○○請求損害賠償?數額若干?   ⒈按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 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同法第195條第1、 3項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 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 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次 按民事訴訟法第279條第1項規定:「當事人主張之事實, 經他造於準備書狀內或言詞辯論時或在受命法官、受託法 官前自認者,無庸舉證。」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第 3項本文規定:「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 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但因他項陳述可認為爭執者, 不在此限。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 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 狀爭執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   ⒉被告丙○○經本院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 提出書狀為聲明或陳述,依上開規定對原告主張之事實視 同自認,是應認被告丙○○有於109年6月間,在桃園市桃園 區經國路九天宮內,對原告A女為強制性交行為,並射精 於原告體內。並因此犯行致原告B女須花費額外心力、時 間照顧原告A女。   ⒊本院審酌原告A女因被告丙○○之強制性交行為,於精神上可 能承受之無形痛苦、原告B女因原告A女受上開侵害行為, 兩造之財產所得(見本院個資卷)等一切情狀,認原告A 女請求被告賠償80元精神慰撫金,應屬適當。 (三)原告B女得否向被告丙○○請求損害賠償?數額若干?   ⒈按民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前2項規定,於不法侵害他人 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者 ,準用之。」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 義務。為民法第1084條第2項所明定。此為父母對未成年 子女因親子關係所生之人格法益,即指親權。而所謂保護 係指預防及排除危害,以謀子女身心之安全,包括對其日 常生活為適當之監督及維護;至所謂教養為教導養育子女 ,以謀子女身心之健全成長。故父母對子女之親權若受不 法侵害,自屬基於父母子女關係之身分法益受侵害。   ⒉被告丙○○經本院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 提出書狀為聲明或陳述,依上開規定對原告主張之事實視 同自認,是應認被告丙○○對原告A女為強制性交行為,致 原告B女須花費額外心力、時間照顧原告A女。依上開說明 ,應認已侵害原告B女基於母女關係之身分法益,且情節 重大。   ⒊本院審酌原告B女因原告A女受上開侵害行為,於精神上可 能承受之無形痛苦、兩造之財產所得(見本院個資卷)等 一切情狀,認原告A女請求被告賠償80元精神慰撫金,應 屬適當。 五、遲延利息 (一)按民法第233條第1項規定:「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 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同 法第203條規定:「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同法第229條第 2項規定:「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 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 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 ,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 (二)查本件損害賠償債務,其給付並無確定期限,而本件起訴 狀繕本係於112年1月31日送達被告丙○○,有本院送達證書 附卷可證(見本院卷第43頁),是被告丙○○應於112年2月 1日起負遲延責任。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及195條第1、3項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丙○○給付原告A女80萬元、原告B女4萬元 ,及均自112年2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應 予駁回。 七、本件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就原告勝訴部分, 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依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第25條第2 項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 聲請已失其依據,應予駁回。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均與本院前揭判斷無影響,毋庸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上判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 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1-訴-2515-2025022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299號 原 告 丁○○ 訴訟代理人 魏雯祈律師 吳佳真律師 被 告 甲○○ 乙○○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朱育辰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甲○○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0萬元,及自民國113 年9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甲○○負擔63%,其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1項如原告以10萬元為被告甲○○預供擔保,得假執 行。但如被告甲○○以50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原告與被告甲○○自106年6月3日起至112年1月13日止有配偶 關係,且被告乙○○明知被告甲○○為有配偶之人。被告仍於原 告與被告甲○○配偶關係存續期間進行交往,並於111年6月15 日至汽車旅館同住,於111年7月間被告甲○○搬回花蓮老家, 更經常與被告乙○○約會、同住及發生性行為,侵害原告之配 偶權,並致原告受有非財產上損害80萬元,被告應連帶負侵 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185 條第1項、195條第1、3項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   原告提出之訂房及對話紀錄,係原告竊取被告甲○○手機拍攝 ,應無證據能力。且被告乙○○並不知悉被告甲○○為有配偶之 人。111年6月15日間,被告甲○○雖有為被告乙○○訂房,然僅 係供被告乙○○住宿,且經原告到場後,亦已取消入住。且配 偶權並非憲法或法律上權利,原告不得以此向被告請求損害 賠償。縱認配偶權為憲法或法律上權利,原告請求已罹於時 效。等語。並聲明:⒈原告之訴駁回。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 假執行。 三、原告主張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80萬元,為被告所否認,並以 前詞置辯,是本件爭點即為:(一)配偶權是否為憲法或法 律上權利?(二)被告甲○○是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三) 被告乙○○是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四)原告請求是否罹於 時效? (一)配偶權是否為憲法或法律上權利?   ⒈被告援引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221號判決、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2526號判決,主張配偶權 並非憲法或法律上權利云云。然上開判決僅為地方法院判 決,於本院並無拘束力可言。   ⒉況且婚姻係人與人以終生共同經營親密生活關係為目的之 本質結合關係,受憲法及法律制度性保障,並具排他性, 此業經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所肯認,並不因通姦罪之 除罪化,即使憲法及法律不再保障婚姻制度。而所謂配偶 權,即係在婚姻制度下,因婚姻法律關係之締結,為共同 維護並共享此等具備排他性之親密關係,使婚姻生活得維 持圓滿狀態利益所必要權利,而為雙方須互守誠實義務之 一環。是配偶權之標的,並非他方配偶之人格或行為自由 ,而係配偶間之身分關係,及經營與存續婚姻關係的利益 ,亦為憲法所保障之權利,是被告此部分所辯,並不可採 。 (二)被告甲○○是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⒈按民法第184條第1項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 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 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同法第185條第1項規定:「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同法第195條第1、3項 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 、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 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前 二項規定,於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 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者,準用之。」   ⒉次按人格權遭遇侵害,受有精神上之痛苦,而請求慰藉金 之賠償,其核給之標準,須斟酌雙方之身份、資力與加害 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且所謂「相當」, 應以實際加害情形是否重大及被害人之身份、地位與加害 人之經濟情況等關係定之(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537 號判決意旨參照)。   ⒊查被告甲○○於臺灣花蓮地方法院112年度家調字第331號案 件中,被告甲○○為訴外人A男(於原告與被告甲○○離婚後6 個月內出生,推定為二人婚生子女)之法定代理人,聲請 就A男與被告乙○○為親子關係鑑定,為被告甲○○所自認( 見本院卷第226、227頁)。被告甲○○雖辯稱係為爭取原告 出面進行親子鑑定云云。然依家事事件法第68條規定,如 法院有必要時本可命原告接受鑑定,自無所謂以被告乙○○ 爭取原告出面進行親子鑑定之必要。   ⒋查被告乙○○與A男雖經鑑定無親子關係存在,有親緣DNA鑑 定報告書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25頁)。然查A男出生於 000年0月0日,原告與被告甲○○則係於111年1月13日,有 戶籍資料在卷可參(見本院個資卷),是A男之受胎期間 ,顯然係於原告與被告甲○○配偶關係存續期間。倘被告甲 ○○未曾於與原告之配偶關係存續期間,與被告乙○○發生性 行為,又豈可能聲請由被告乙○○與A男為親子關係鑑定?   ⒌是可認被告甲○○確實於與原告之配偶關係存續期間,曾與 被告乙○○發生性行為,其侵害原告配偶權之情形甚明。本 院審酌原告於精神上可能承受之無形痛苦、兩造之財產所 得(見本院個資卷)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賠償80 萬元精神慰撫金,尚屬過高,應予核減為50萬元,方屬公 允。 (三)被告乙○○是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⒈按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規定:「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 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又按民事訴訟如係由 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 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 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 之請求(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415號判決意旨參照) 。   ⒉原告固主張被告乙○○知悉被告甲○○為有配偶之人等語,然 為被告所否認,是原告自應就此負舉證責任。原告固稱兩 造於111年6月15日於汽車旅館前發生爭執,且被告間對話 紀錄中,曾提及偷講電話等語,故被告乙○○應知悉被告甲 ○○為有配偶之人云云。然查被告於111年6月29日之line對 話紀錄,被告甲○○向被告乙○○稱:「我一直不想因為我跟 前男友的事情......」、「明明 我都已經跟他分手了」 、「不知道他還偷跟我出門」(見本院卷第123頁)可見 被告甲○○係向被告乙○○謊稱原告為「前男友」,是尚無從 以111年6月15日間兩造有爭吵,或被告間曾提到偷講電話 ,即逕行認定被告乙○○知悉被告甲○○為有配偶之人。   ⒊原告另提出與被告乙○○姊姊於111年6月15日之Instagram對 話紀錄為證。查該對話紀錄中,原告向暱稱為「Amber Pa n」之人稱:「妳可以問妳弟是不是昨天上來桃園」、「 他是我老婆的前男友,他們最近聊天講電話很密集」(見 本院卷第189頁)。然原告並未證明Amber Pan是否確實為 被告乙○○之姐姐,已難認原告主張可採。且縱認Amber Pa n已確實為被告乙○○之姊姊,然其亦已向原告稱:「我很 久沒和他聯絡了 既然如此那你就報警吧 我要上班了」( 見本院卷第189頁)。Amber Pan既稱已很久沒和被告乙○○ 聯絡,無從逕行認定其有告知被告乙○○此事,是尚難以此 對話紀錄,為對原告有利之認定。   ⒋此外原告復未提出其他證據,證明被告乙○○知悉被告甲○○ 為有配偶之人,是原告主張被告乙○○應負侵害原告配偶權 之責任,尚不可採。 (四)原告請求是否罹於時效?   ⒈按民法第197條第1項規定:「因侵權行為所生之損害賠償 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2年間 不行使而消滅,自有侵權行為時起,逾10年者亦同。」   ⒉被告主張原告對被告於111年6月間之行為,請求侵權行為 損害賠償,應已罹於時效云云。然查原告起訴時間為113 年5月30日,有起訴狀上收文章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7頁 ),是原告請求自未逾2年時效,被告此部分所辯,並不 可採。 四、遲延利息 (一)按民法第233條第1項規定:「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 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同 法第203條規定:「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同法第229條第 2項規定:「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 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 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 ,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 (二)查本件損害賠償債務,其給付並無確定期限,而本件起訴 狀繕本係於113年9月26日送達被告甲○○,有本院送達證書 附卷可證(見本院卷第89頁),是被告甲○○應於113年9月 27日起負遲延責任。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185條第1項、19 5條第1、3項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甲○○給付50萬元,及自1 13年9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六、本件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就 原告勝訴部分,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 額准許之;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其依據, 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均與本院前揭判斷無影響,毋庸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上判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 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3-訴-1299-2025022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91號 原 告 謝春蘭 訴訟代理人 吳冠逸律師 被 告 張福森 訴訟代理人 倪子修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66,130元,及自民國112年 3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除減縮部分外)由被告負擔75%,其餘由原告負 擔。 四、本判決第1項如原告以10萬元為被告預供擔保,得假執行。 但如被告以466,130元為被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1款、第2項規定:「訴 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被告同意 者不在此限;被告於訴之變更或追加無異議,而為本案之 言詞辯論者,視為同意變更或追加。」 (二)本件原告起訴時訴之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859,402 元」嗣原告陸續變更聲明,其最後訴之聲明為:「⒈被告 應給付原告628,39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⒉願供擔保請准 宣告假執行。」(見本院卷第389頁)被告並不爭執而為 言詞辯論,依上揭規定視為同意追加,是原告之追加合於 上揭規定,自應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原告為中壢區洽溪路357號7樓房屋(下稱7樓房屋)所有權 人,被告則為同號8樓房屋(下稱8樓房屋)所有權人。自11 1年3月21日起,8樓房屋滲漏水至7樓房屋之主臥室、浴廁天 花板、牆面。致原告受有修復費用468,390元,及精神慰撫 金16萬元之損害,共計628,390元。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195條第1項前段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 明:如上開變更後訴之聲明。 二、被告答辯   7樓房屋僅有主臥室天花板之漏水與8樓房屋有因果關係,且 被告已於111年5月間將漏水修復。又桃園市室內設計裝修商 業同業公會(下稱鑑定機關)之辦公室與7樓房屋在同棟大 樓、原告提出之報價單格式與系爭鑑定報告接近,難認鑑定 單位為公允。對原告請求各項修復費用意見如附表被告爭執 內容欄所示。慰撫金部分,因漏水期間僅有一個月,且範圍 僅有主臥室部分天花板,難認原告受有非財產上損害,縱使 有,其請求金額亦屬過高等語。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 回。(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假執行。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8樓房屋滲漏水至7樓之時間、範圍若干?   ⒈按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規定:「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 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又按原告對於自己主 張之事實已盡證明之責後,被告對其主張,如抗辯其不實 並提出反對之主張者,則被告對其反對之主張,亦應負證 明之責,此為舉證責任分擔之原則。又各當事人就其所主 張有利於己之事實,均應負舉證之責,故一方已有適當之 證明者,相對人欲否認其主張,即不得不更舉反證(最高 法院99年台上字4835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鑑定報告是否可採    ⑴原告主張7樓房屋因8樓房屋漏水,致主臥室、主臥室衛 浴及衣帽間因漏水受損等語。經本院囑託鑑定機關,就 7樓房屋因漏水所生損害、損害發生原因及修復費用為 鑑定,並經鑑定機關做成桃院增民慈112訴91字第11200 94299號、000000000號、0000000000號鑑定報告書(下 稱系爭鑑定報告)。    ⑵被告雖辯稱鑑定機關與系爭房屋位於同一棟大樓,故鑑 定機關有失公允云云。然8樓房屋亦位於同一棟大樓, 被告亦曾為8樓房屋之所有權人,則如何妄稱鑑定機關 即有偏頗原告之虞?被告此部分所辯,顯屬無稽。    ⑶被告雖辯稱原告提出之估價單與系爭鑑定報告格式相同 ,故鑑定機關有失公允云云。然參附圖所示,系爭鑑定 報告與估價單雖均有邊框、配圖及文字說明,惟二者邊 框樣式、文字之大小、行距、數字表示方式有無千位分 隔符號、乘法符號記載方式等,均全然不同(見本院卷 第271、311頁),被告僅憑主觀認定二者有相同之處, 復又空言臆測原告提出之估價報告為鑑定機關製作,顯 不可採。    ⑷被告另又質疑鑑定人員之資格云云。然鑑定本非要式行 為,亦無規定須由幾人進行鑑定,查歷次系爭鑑定報告 即補充系爭鑑定報告,均有被告認符合鑑定資格之李建 輝出席鑑定(見本院卷第221、329、369頁),已足認 鑑定機關具有鑑定之專業能力與資格,被告仍空言爭執 鑑定機關之成員資格,自屬無據。   ⒊7樓房屋因漏水受損範圍若干?    ⑴查系爭鑑定報告認定7樓房屋之主臥室、主臥室衛浴及衣 帽間漏水,均係因8樓房屋所致(見本院卷第331頁), 是原告主張應屬可採。    ⑵被告雖辯稱僅有天花板為漏水受損範圍云云,然此與系 爭鑑定報告認定不同,已難採信。況且依為被告打除8 樓地坪及評估7樓房屋修復費用之證人乙○○證稱:其當 時有去勘查7樓主臥室為浴,馬桶上方有局部水痕等語 。(見本院卷第137頁)。復依證人甲○○證稱:112年2 月2日檢測時,在8樓房屋廁所放水1小時並加入食用色 素,7浴室淋浴區、馬桶即浴缸上方均有出現紅色水痕 ,7樓主臥部分,抓漏公司說因為8樓房屋太久沒有使用 ,要連續放水3天,7樓主臥才會有水痕等語(見本院卷 第145頁第10、11、27行、146頁第1、25至27行)。可 見7樓房屋之衛浴漏水,亦係因8樓房屋所致,被告此部 分所辯,並不可採。    ⑶再查現場平面圖所示,原告之衣帽間櫥櫃、廊道即位於 主臥室內,並緊鄰浴室(見本院卷第331、339頁),本 件主臥室天花板、浴室漏水既均因8樓房屋所致,則考 量漏水本會向週邊位置流動,應可認衣帽間櫥櫃、廊道 之漏水情形,亦係因8樓房屋所致,被告此部分所辯, 並不可採。   ⒊8樓房屋漏水係於何時修復    ⑴被告另辯稱8樓房屋之漏水於111年5月即修復云云。然查 8樓房屋之新屋主即證人甲○○證稱:購買8樓房屋時,房 仲有明確告知房子有漏水,會漏到樓下去,其與被告約 定8樓房屋由其修繕,7樓房屋則由被告負責。於112年1 月交屋後,其在112年2月2日有來檢測抓漏,發現主臥 浴室林浴區排水口偏心管偏離、馬桶漏水、浴缸軟管破 裂,乾區排水孔堵塞,修復完成後,其於2月底3月初告 知被告可進行7樓修繕等語(見本院卷第142頁第13、21 、22行、143頁第2、7、8、23、24行、144頁第14、15 行)。    ⑵被告既與甲○○約定應修繕8樓房屋,且交屋後經檢測仍有 漏水情形,足見被告於出售8樓房屋前,並未將8樓房屋 修復至不漏水,而係於112年2月間,由證人甲○○修復完 畢。被告此部分所辯,並不可採。 (二)原告得請求之7樓房屋修復費用若干?   ⒈按民法第213條第1、3項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 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 原狀。第1項情形,債權人得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 費用,以代回復原狀。」又所謂必要修復費用,如修理材 料以新品換舊品時,應予折舊(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 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⒉查系爭鑑定報告記載7樓房屋有如附表所示項目須修繕,被 告則為附表所示答辯。茲分述如下:    ⑴木製床架5,800元     ①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木製床架因漏水受損,更換床 架價格為18,000元、工資為4,000元(見本院卷第261 頁)。被告雖辯稱床架尚非不堪使用,應可維修等語 。然替換或修繕均為損害賠償之方法,被告又未提出 證據證明修繕費用較替換為低,難認被告此部分所辯 可採。     ②然原告既已新床架替代舊床架,依上開說明即應計算 折舊,始屬公平。查行政院主計總處之什項設備分類 明細表中,床之使用年限為5年,並依行政院所頒固 定,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000分之369,其最後一 年之折舊額,加歷年折舊累積額,總和不得超過該資 產成本原額之10分之9計算。     ③是查原告自104年12月29日起為7樓房屋所有權人,有 建物登記謄本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49頁)。計算至 原告主張漏水發生,且被告並未爭執(見本院第403 頁)之111年3月21日止,逾5年,是依上開說明,床 架折舊後之價格為1/10即1,800元,加計工資4,000元 ,原告得請求之修復費用共5,800元。    ⑵牆面霉斑修繕重新粉刷9,988元     ①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主臥室牆面霉斑,係因漏水所 致,修復材料費為1,050元、防護耗材2,200元、工資 7,000元(見本院卷第263頁)。被告雖辯稱此與漏水 無關云云,然與鑑定結果不符,且被告並未提出任何 證據供本院審酌,難認其抗辯可採。     ②又油漆已與7樓房屋牆面附合無法分離,其折舊年數應 以7樓房屋本身計算。查7樓房屋為鋼筋混凝土造,有 7樓上述建物登記謄本可參,復依行政院固定資產耐 用年數表所載,耐用年數為50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 折舊1000分之45,復參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 95條第6 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 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 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 ,以1月計」等方式計算。     ③自104年12月29日起至111年3月21日止,已經過6年3月 ,則油漆材料費折舊後之價格為788元,加計防護耗 材2,200元、工資7,000元,共計9,988元。    ⑶牆面壁紙更新修繕4,963元。     ①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主臥室牆面壁紙剝離,係因漏 水所致,修復材料費為1,950元、工資4,500元(見本 院卷第265頁)。被告雖辯稱此與漏水無關云云,然 與鑑定結果不符,且被告並未提出任何證據供本院審 酌,難認其抗辯可採。     ②依前述行政院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所載,以房屋之其 他附屬設備計算,壁紙耐用年數為10年,則壁紙材料 費折舊後之價格為463元,加計工資4,500元,共計4, 963元。    ⑷床墊蒸氣去污消毒清潔6,200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床墊汙損發霉,係因漏水所致 ,消毒清潔費用共6,200元(見本院卷第267頁)。被告 雖辯稱金額過高、與全室消毒重複云云,然與鑑定結果 不符,且被告並未提出任何證據供本院審酌,難認其抗 辯可採。    ⑸窗簾更新5,904元     ①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主臥室窗簾發霉,係因漏水所 致,修復材料費為24,040元、工資3,500元(見本院 卷第269頁)。被告雖辯稱窗簾無須更換云云,然與 鑑定結果不符,且被告並未提出任何證據供本院審酌 ,難認其抗辯可採。     ②依前述什項設備分類明細表所載,窗簾之使用年限為 年數為3年,則窗簾材料費折舊後之價格為2,404元, 加計工資3,500元,共計5,904元。    ⑹廊道櫥櫃更新36,780元     ①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廊道櫥櫃內部發霉,係因漏水 所致,修復材料費為93,750元、工資14,500元(見本 院卷第271頁)。被告雖辯稱此與漏水無關云云,然 與鑑定結果不符,且被告並未提出任何證據供本院審 酌,難認其抗辯可採。     ②依前述行政院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所載,以房屋之其 他附屬設備計算,櫥櫃耐用年數為10年,則材料費折 舊後之價格為22,280元,加計工資14,500元,共計36 ,780元。    ⑺天花板更新55,048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天花板發霉,係因漏水所致, 修復材料費為21,450元、工資49,950元(見本院卷第27 5頁)。依前述行政院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所載,以房 屋之其他附屬設備計算,耐用年數為10年,則材料費折 舊後之價格為5,098元,加計工資49,950元,共計55,04 8元。    ⑻嵌(系爭鑑定報告誤載為崁)燈更新580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嵌燈1盞因受潮故障,修復費用 580元(見本院卷第275頁),為被告所不爭執,應認原 告主張可採。    ⑼天花板嵌入式喇叭汙損4,500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天花板嵌入式喇叭汙損,清潔 工資為4,500元(見本院卷第277頁)。被告雖辯稱此與 天花板更新費用重複云云,然與鑑定結果不符,且喇叭 清潔與天花板重新施作本屬二事,被告所辯並不可採。    ⑽廊道及浴室天花板更新28,774元     ①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廊道及浴室天花板汙損發霉, 係因漏水所致,修復材料費為16,720元、工資24,800 元(見本院卷第281頁)。被告雖辯稱此與漏水無關 云云,然與鑑定結果不符,且被告並未提出任何證據 供本院審酌,難認其抗辯可採。     ②依前述行政院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所載,以房屋之其 他附屬設備計算,耐用年數為10年,則材料費折舊後 之價格為3,974元,加計工資24,800元,共計28,774 元。    ⑾臥室+廊道木地板更新24,393元     ①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臥室及廊道地板因漏水受損, 修復材料費為29,000元、工資17,500元(見本院卷第 283頁)。被告雖辯稱此與漏水無關,且無須全部更 換云云,然與鑑定結果不符,且被告並未提出任何證 據供本院審酌,難認其抗辯可採。     ②依前述行政院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所載,以房屋之其 他附屬設備計算,耐用年數為10年,則材料費折舊後 之價格為6,893元,加計工資17,500元,共計24,393 元。    ⑿床頭造型背板牆蒸氣去污消毒清潔8,700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床頭造型背板牆汙損,係因漏 水所致,消毒清潔費用共8,700元(見本院卷第287頁) 。被告雖辯稱與床墊消毒重複云云,然床墊與床頭背板 本係二事,難認其抗辯可採。    ⒀修繕施工假設工程58,500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修繕7樓房屋期間須施作假設工程,費 用58,500元(見本院卷第289頁)。被告雖辯稱並無施 作假設工程必要,且金額過高云云。然本件修繕範圍僅 有7樓房屋主臥室,就其餘通過範圍本有施作假設工程 必要,被告此部分所辯,顯屬無據。至於費用過高部分 ,與鑑定結果不符,且被告未提出任何證據供本院審酌 ,難認其所辯可採。    ⒁天花板拆除後水電管線整理配置1萬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天花板拆除後,需進行水電管 線整理配置,工資為1萬元(見本院卷第371頁)。被告 雖辯稱拆除天花板不影響管線云云,與鑑定結果不符, 且被告未提出任何證據供本院審酌,難認其所辯可採。    ⒂隱藏門重新噴漆及搬運含拆裝工資2萬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主臥室隱藏門因漏水受損,需 ,修復工資為2萬元(見本院卷第371頁)。被告雖辯稱 鑑定報告均未見隱藏門云云,然比對系爭鑑定報告與原 告提出照片,可見7樓房屋主臥室通往衛浴之廊道設有 一隱藏門(見本院卷第261、307頁),且該處及週邊均 有滲漏水受損情形,足應認此部分係因8樓房屋漏水所 致損害。被告所辯與鑑定結果不符,且被告未提出任何 證據供本院審酌,難認其所辯可採。    ⒃冷氣內機清洗8,000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主臥室內冷氣因漏水汙損,清 洗費用為8,000元(見本院卷第371頁)。被告雖辯稱此 部分與漏水無關云云,然7樓房屋主臥室已因漏水多處 發霉,冷氣室內機運作時勢必因而吸入黴菌孢子,應認 此部分清潔費,與8樓房屋漏水有關。被告所辯與鑑定 結果不符,且被告未提出任何證據供本院審酌,難認其 所辯可採。    ⒄汙損霉味整室味清消18,000元     系爭鑑定報告認7樓房屋主臥室因漏水而有汙損霉味, 清潔消毒費用為18,000元(見本院卷第371頁)。被告 雖辯稱與漏水無關、無須進行全室消毒云云,然與鑑定 結果不符,且被告未提出任何證據供本院審酌,難認其 所辯可採。   ⒊上開金額共計306,130元,原告請求修復費用在此範圍內, 為有理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 (三)原告得否請求精神慰撫金?數額若干?   ⒈按民法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 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 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 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次按人格權遭遇侵害,受有精神 上之痛苦,而請求慰藉金之賠償,其核給之標準,須斟酌 雙方之身份、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 數額。且所謂「相當」,應以實際加害情形是否重大及被 害人之身份、地位與加害人之經濟情況等關係定之(最高 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537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本院審酌原告因7樓房屋漏水情形,致其無法正常使用7樓 房屋之臥室近1年,堪認影響原告之居住安寧之情節重大 ,原告自得請求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本院斟酌原告於精 神上可能承受之無形痛苦、兩造之財產、所得(見本院個 資卷)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賠償16萬元精神慰撫 金,應屬適當。是原告得向被告請求之金額,即為466,13 0元【計算式:306,130+160,000=466,130】。 四、遲延利息 (一)末按民法第233條第1項規定:「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 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同法第203條規定:「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同法第229條 第2項規定:「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 求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 。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 令,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 (二)查本件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債務,其給付並無確定期限,而 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12年3月6日送達被告,有本院送達 證書附卷可證(見本院卷第43頁),是被告應於112年3月 7日起負遲延責任。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184條第1項前段、195條第1項前段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66,130元,及自112年3月7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 此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六、兩造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就原告勝 訴部分,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 之;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其依據,應併予 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均與本院前揭判斷無影響,毋庸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上判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 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2-訴-91-20250221-1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28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聖元精密塗佈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孟君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原告耀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遷讓 房屋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繳上訴裁判費新臺幣(下同 )556,590元,並具狀補正上訴理由,逾期未繳納上訴費用,即駁 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以一訴 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 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同法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規定:「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 院上訴,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10分 之5。」同法第442條第2、3項規定:「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 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 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上訴狀未具上 訴理由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 二、查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惟未據繳納裁判費。觀其上訴聲明係請求原判決廢棄、被 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即係就原判決上訴人敗訴部分全 部上訴。而原判決係命:上訴人應將門牌號碼桃園市○○區○○ 路000號廠房(下稱系爭廠房),及桃園市○○區○○段000○000 地號土地(下合稱系爭土地)騰空返還被上訴人,並應給付 被上訴人5萬元,及自113年9月6日(即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另應自113年5 月1日起至遷讓返還系爭廠房及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被上 訴人525,000元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及上訴人應將公司 地址自桃園市○○區○○路000號遷出,並將設於桃園市○○區○○ 路000號之工廠登記地址註銷。 三、依上揭規定,上訴人請求廢棄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依民法第17 9條附帶請求本件起訴後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部分,不併 算其價額。惟自113年5月1日起至同年月19日(即起訴前1日 )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321,774元【計算式:525,000×1 9÷31=321,774,四捨五入至整數,下同】,仍應計入。又系 爭廠房及土地於起訴時之課稅現值分別為4,522,500元【計 算式:346,600+3,969,700+206,200=4,522,500】、33,804, 425元【計算式:7,300×4,475.81+3,600×314.17=33,804,42 5】,有113年房屋稅轉帳繳納通知、系爭土地登記第一類謄 本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7、47至50頁)。而被上訴人請求 上訴人騰空遷讓系爭廠房及土地、辦理遷出及註銷工廠登記 地址,其目的均在取回系爭廠房及土地,是其訴訟標的應以 起訴時系爭廠房及土地之價值為準,是上訴人之上訴利益即 為38,698,699元【計算式:4,522,500+33,804,425+50,000+ 321,774=38,698,699】。 四、又「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於113年12月30日修正,並自114年1月1日起發生效力。 而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 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上訴人於114年1月15日提起上訴,是本件裁判費即應依修正 後之規定計算,應徵第二審裁判費556,590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命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 繳,逾期未補繳上訴費用,即駁回其上訴。又上訴人所提出 之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併依法裁定補正。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周仕弘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3-重訴-287-20250221-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75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游騰鈞 陳沛欣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潘柏澤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 民國114年1月3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上訴聲明及附具繕本 ,並依該上訴聲明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最高為新臺幣13,950元) ,逾期未補正上訴聲明及補繳上訴裁判費,即駁回上訴。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規定:「訴訟標的之價額 ,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 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同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 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同法 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規定:「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訴 ,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10分之5。 」同法第441條第1項第3款規定:「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 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為之:三、對於第 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同法 第442條第2項規定:「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 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 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次按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 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 年度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二、查上訴人提起上訴,未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 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且未繳納第二審裁判費。就裁判 費部分,因上訴人上訴範圍不明,爰依第一審判決不利上訴 人之訴訟標的金額新臺幣(下同)70萬元,計算應繳第二審 裁判費13,950元,如上訴人僅部分聲明不服,應依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16第1項、第77條之27、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 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第1項規 定,依訴訟標的金額計算裁判費並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442條第2項規定,命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張淑芬

2025-02-21

TYDV-113-訴-758-2025022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