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釋明不足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31-40 筆)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2975號 債 權 人 鍾生財 潘明顯 洪碧雲 陳淑英 林柑 債 務 人 富士康廣告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泰龍 債 務 人 日立光電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泰龍 債 務 人 星合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泰龍 債 務 人 李泰龍 一、㈠債務人富士康廣告有限公司、星合科技有限公司、李泰龍 應向債權人鍾生財連帶清償新臺幣伍佰參拾陸萬捌仟陸佰 伍拾元,及自本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 幣伍佰元。 ㈡債務人李泰龍應向債權人潘明顯清償新臺幣參拾肆萬參仟 貳佰伍拾元,及自本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 新臺幣伍佰元。 ㈢債務人富士康廣告有限公司、星合科技有限公司、李泰龍 應向債權人洪碧雲連帶清償新臺幣陸拾萬陸仟玖佰伍拾元 ,及自本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 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 元。 ㈣債務人富士康廣告有限公司、日立光電有限公司、星合科 技有限公司、李泰龍應向債權人陳淑英連帶清償新臺幣壹 佰零捌萬壹仟伍佰伍拾元,及自本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並連帶賠償 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㈤債務人富士康廣告有限公司、日立光電有限公司、星合科 技有限公司、李泰龍應向債權人林柑連帶清償新臺幣伍佰 玖拾陸萬捌仟柒佰柒拾元,及自本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並連帶賠償 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其餘聲請駁回。(按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 訴訟法第511條第2項定有明文。若債權人未為釋明,或釋明 不足,法院得依同法第513條第1項規定,駁回債權人之聲請 。次按釋明事實上之主張者,所提出之證據以能即時調查者 為限。民事訴訟法第284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債權人鍾 生財、潘明顯、洪碧雲聲請時未提出相關證物,不足以釋明 本件請求,經本院於114年2月12日及同年2月24日分別命補 正「㈠、聲請人鍾生財得對相對人日立光電有限公司請求之 債權證明文件。㈡ 、聲請人潘明顯得對相對人富士康廣告有 限公司、日立光電有限公司、星合科技有限公司請求之債權 證明文件。」及「債權人洪碧雲得對債務人日立光電有限公 司請求之債權證明文件」相關釋明資料,雖債權人具狀補正 李泰龍之戶籍謄本、富士康廣告有限公司及日立光電有限公 司之最新公司變更登記表、星合科技有限公司廢止前/後變 更登記表及章程暨股東同意書等影本為證,惟債權人鍾生財 、洪碧雲對於日立光電有限公司均欠缺債權證明文件,債權 人潘明顯對富士康廣告有限公司、日立光電有限公司、星合 科技有限公司欠缺債權證明文件,揆諸前揭規定,債權人未 能盡其聲請支付命令所應為之釋明責任,該部分之聲請難認 為合法,依上開規定,債權人請求逾第一項所示之金額部分 ,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詳如附件聲請書所載。 四、上列聲請駁回部份,債權人如有不服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 具狀附理由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 幣1000元。 五、債務人如對第1項債務有爭議,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 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本院提出異議。 六、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附註: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3-10

TCDV-114-司促-2975-20250310-4

訴聲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楊余峯 楊家榞 楊勝崴 共同代理人 陳美螢律師 相 對 人 洪武彥 楊素蘭 共同代理人 張績寶律師 複 代理人 莊惠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移轉土地所有權等事件(本院113年度上字第4 00號),聲請人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㈠重測前臺中市○○區○○○段○○○段000000地號土地(下稱00-000 地號土地),係自重測前同段00-000地號土地因臺灣臺中地 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94年度訴字第2753號判決(下稱系 爭判決)分割而出,原為伊等3人及相對人楊素蘭按應有部 分各4分之1分別共有。伊等3人及楊素蘭於民國97年10月27日 均以買賣為原因(原因發生日期:97年10月6日),將其應 有部分各4分之1移轉登記予相對人洪武彥,而由洪武彥單獨 所有00-000地號土地。嗣00-000地號土地於98年10月20日分 割出同段00-0000地號土地,及於103年11月3日因地籍圖重 測登記為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全部,下 稱系爭土地)。洪武彥再於110年5月24日以買賣為原因(原 因發生日期:110年5月12日),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 予楊素蘭,系爭土地現為楊素蘭單獨所有。惟伊等3人及楊素 蘭係為避免系爭土地遭第三人楊福賓爭產,而將伊等3人各 自應有部分4分之1(合計應有部分4分之3,下稱系爭應有部 分4分之3)於97年10月27日借名登記於洪武彥名下,上開借 名契約存在於伊等3人與洪武彥之間,伊等3人業以本案(案 號:臺中地院112年度訴字第1919號、本院113年度上字第40 0號)起訴狀繕本送達終止上開借名契約。又洪武彥於110年5 月24日以買賣為原因(原因發生日期:110年5月12日),將 系爭應有部分4分之3移轉登記予楊素蘭之債權行為及物權行 為,均屬通謀虛偽之法律行為而無效,上開通謀虛偽意思表 示存在於洪武彥與楊素蘭之間。  ㈡臺中市○○區○○段000○號建物(權利範圍全部,建物門牌:○○○ 000巷00號,重測前建號:下○○○○○小段000建號,重測前建 物門牌:東洲路000巷00號,下稱系爭建物),自90年5月1 日起為伊等3人、楊素蘭及楊福賓按應有部分各5分之1分別 共有。嗣楊家榞(原名:楊福川,100年7月25日改名)、楊 勝崴(原名:楊福龍,112年11月6日改名)、楊素蘭於95年 8月14日各將其應有部分5分之1(合計應有部分5分之3,下 稱系爭應有部分5分之3)設定抵押權予洪武彥。系爭建物經 系爭判決變價分割並經法院拍賣,於98年5月1日由楊素蘭以 拍賣為原因登記為所有權人。楊素蘭再於98年5月22日以買 賣為原因(原因發生日期:98年5月7日),將系爭建物所有 權移轉登記予洪武彥,系爭建物目前為洪武彥單獨所有。惟 伊等3人係為避免系爭建物遭楊福賓向臺中地院參與拍賣競 標取得所有權,故以委由洪武彥就系爭應有部分5分之3虛偽 設定抵押權(95年8月14日設定登記)並參與競標拍定,及 由楊素蘭行使優先承購權買回之方式,於98年5月1日借名登 記於楊素蘭名下,並約定拍賣價金來源為伊等3人同意洪武 彥行使對楊家榞、楊勝崴之上開抵押權,及楊余峯應分配取 得之價金同意由洪武彥收取,系爭建物拍定後,由伊等3人 按應有部分各3分之1分別共有,上開借名契約存在於兩造5 人之間,伊等3人業以本案起訴狀繕本送達終止上開借名契 約。又楊素蘭於98年5月22日將系爭應有部分5分之3以買賣為 原因(原因發生日期:98年5月7日)移轉所有權登記予洪武 彥之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均屬通謀虛偽之法律行為而無效 ,上開通謀虛偽意思表示存在於楊素蘭與洪武彥之間。  ㈢伊等3人依民法第87條第1項、第113條、第179條、第242條、 第767條第1項及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規定,聲明請求 :⒈確認洪武彥、楊素蘭間就系爭應有部分4分之3於110年5月 12日所為之買賣行為,及110年5月24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 所有權移轉登記物權行為均無效(請求權基礎:民法第87條 第1項、第113條);⒉楊素蘭就系爭應有部分4分之3於110年 5月24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應予塗銷,並 回復登記為洪武彥所有(請求權基礎:民法第242條、第767 條第1項及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⒊洪武彥應將系爭 土地應有部分各4分之1之所有權分別移轉登記予伊等3人( 請求權基礎:民法第179條、第767條第1項及類推適用民法 第541條第2項);⒋確認楊素蘭、洪武彥間就系爭建物於98 年5月7日所為之買賣行為,及98年5月22日以買賣為原因所 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無效(請求權基礎:民法 第87條第1項、第113條);⒌洪武彥就系爭建物於98年5月22 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應予塗銷,並回復登 記為楊素蘭所有(請求權基礎:民法第242條、第767條第1 項及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⒍楊素蘭應將系爭建物 應有部分各3分之1之所有權分別移轉登記予伊等3人(請求 權基礎:民法第179條、第767條第1項及類推適用民法第541 條第2項),現繫屬本院113年度上字第400號請求移轉土地 所有權等事件(下稱本案訴訟)。楊素蘭、洪武彥現分別單 獨所有系爭土地及建物,為避免第三人善意取得系爭土地及 建物所有權,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裁定 許可就系爭土地及建物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等語。 二、相對人則以:縱認兩造間就系爭土地及建物有借名契約並經 終止,於系爭土地應有部分各4分之1分別移轉登記予聲請人 前,楊素蘭仍為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於系爭建物應有部分 各3分之1分別移轉登記予聲請人前,洪武彥仍為系爭建物之 所有權人,聲請人無法行使物上請求權,聲請人未釋明其係 基於物權關係為本案請求,應駁回其聲請等語置辯。 三、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前 項聲請,應釋明本案請求;釋明如有不足,法院得定相當之 擔保,命供擔保後為登記;其釋明完足者,亦同,民事訴訟 法第254條第5至7項定有明文。其立法目的在藉由將訴訟繫 屬事實予以登記之公示方法,使第三人知悉訟爭情事,俾阻 卻其因信賴登記而善意取得,及避免確定判決效力所及之第 三人受不測之損害;其訴訟標的宜限於基於物權關係者,以 免過度影響被告及第三人之權益。是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第5項規定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者,其請求之訴 訟標的須以「物權關係」為限,如原告起訴請求之原因事實 非基於「物權關係」,縱其所請求給付者為取得、設定、喪 失或變更應經登記之「標的物」(例如不動產),仍與上開 規定之要件不符。 四、經查:  ㈠聲請人於本案訴訟原以起訴狀繕本送達終止兩造間關於系爭 土地及建物之借名契約,並依借名登記物返還請求權、民法 第244條第1項或第2項規定為請求;嗣於本案訴訟第二審變 更請求權基礎為民法第87條第1項、第113條、第179條、第2 42條、第767條第1項及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規定,並 變更、追加上訴聲明如上述一、㈢所示(見本案訴訟卷三第5 至7頁、第13至15頁)。惟聲請人所主張之訴訟標的(即民 法第87條第1項、第113條、第179條、第242條及類推適用民 法第541條第2項規定),乃對相對人之債權請求權,非本於 物權關係而請求,雖聲請人所請求者,為應經登記之不動產 所有權,然此僅係聲請人請求之標的物,非本件訴訟標的本 身,依上說明,與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之要件不符 ,自難准許。  ㈡聲請人雖另以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為請求權基礎,惟按不 動產借名登記契約為借名人與出名人間之債權契約,借名登 記契約終止時,借名人僅得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規定 ,或適用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出名人將其為借名人取得 之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於己。借名人於受移轉前,尚非借 名不動產之所有權人,無從逕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 ,訴請出名人塗銷所有權登記(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 018號判決意旨參照)。則兩造間就系爭土地及建物縱有借 名契約並經終止,於系爭土地應有部分各4分之1分別移轉登 記予聲請人前,楊素蘭仍為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於系爭建 物應有部分各3分之1分別移轉登記予聲請人前,洪武彥仍為 系爭建物之所有權人,聲請人無法行使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 定之物上請求權。故聲請人所為主張僅足以釋明其基於債之 關係所為請求並非顯無理由,但全未釋明借名登記物之返還 請求權為物權關係,並非釋明不足,自無從命其供相當之擔 保後准許訴訟繫屬事實登記。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綵君                    法 官 高士傑                    法 官 陳宗賢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須 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一千五百元。                    書記官 金珍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TCHV-114-訴聲-1-20250310-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3851號 債 權 人 蔣語芹 上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白展嘉發給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支付命令之聲請,應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次按債權 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訴訟法第511條第2項定有明文。 若債權人未為釋明,或釋明不足,法院得依同法第513條第1 項規定,駁回債權人之聲請。再按釋明事實上之主張者,所 提出之證據以能即時調查者為限。民事訴訟法第284條定有 明文。     二、經查,本件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白展嘉發給支付命令,惟聲 請狀並未載明債務人之身分證統一編號,致本院尚無從特定 債務人為何人。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通知債權人補正 債務人最新戶籍謄本,雖債權人於民國114年3月5日具狀補 正,然聲請人未能提出債務人身分證字號,經命補正戶政機 關亦無從依聲請人所載地址查明,致本院無從審查管轄及當 事人能力有無欠缺,且通訊軟體截圖無從判斷對話者外,聲 請人提出之匯款記錄無從辨認匯入何人帳戶,遑論以備註記 載查詢其帳號所有人為何,難認已盡其聲請支付命令所應為 之釋明責任,釋明不足,揆諸首揭規定,其聲請難認為合法 ,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13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 四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07

TCDV-114-司促-3851-20250307-2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2395號 債 權 人 陳建坊 上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黃柯婷發給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訴訟法第511條第2項定有   明文。若債權人未為釋明,或釋明不足,法院得依同法第51 3條第1項規定,駁回債權人之聲請。次按釋明事實上之主張 者,所提出之證據以能即時調查者為限。民事訴訟法第284 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債權人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3日裁定命於5日內補正「 ㈠提出Line截圖為黃柯婷之釋明資料。㈡提出帳號台北富邦銀 行000-0000000000000000為債務人之釋明資料。(如:存摺封 面影本)」,該裁定於114年2月7日寄存送達臺中市政府警 察局清水分局明秀派出所,於同年2月17日發生送達效力, 有送達證書在卷可證,惟債權人逾期迄未補正,且Line內容 除無法確認相對人人別資料,亦無法認定借款金額、事實, 揆諸首開說明,債權人未能盡其聲請支付命令所應為之釋明 責任,其聲請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13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 四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05

TCDV-114-司促-2395-20250305-2

司促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促字第16400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上列聲請人即債權人聲請對相對人即債務人陳素幸發支付命令事 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債權之讓與,非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對於債務 人不生效力,民法第297條第1項定有明文。申言之,債權之 讓與,須在債務人受讓與之通知,對債務人發生效力後, 債權受讓人始得對債務人主張債權。次按支付命令之聲請, 不合於第511條之規定或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請求為無 理由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3條第1項前 段定有明文。又支付命令之聲請,應表明請求之原因、事實 ;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訴訟法第511條第1項第3 款、第2項定有明文。此條項乃民國104年6月15日民事訴訟 法修法時所增列,以強化債權人之釋明義務。若債權人未為 釋明,或釋明不足,法院得依同法第513條第1項規定,駁回 債權人之聲請(修法理由參照)。因支付命令之聲請,法院 僅憑一方之書面審理,為便利法院調查其聲請有無理由,其 表明自非僅指聲請狀內記載請求之原因、事實而言,而應併 包括提出相當證據釋明其請求之原因、事實為真實之義務, 以免債務人對其請求加以爭執而提出異議,致原期簡易迅速 之程序,反較通常訴訟程序為繁雜遲緩。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發支付命令,主張其債權係受讓自 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而來,然未提出已向相對人陳素幸 為合法債權讓與通知之釋明文件,難認債權人已為合法有效 之債權讓與通知。揆諸前揭規定,其聲請即非有據,故本件 聲請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2025-03-04

SLDV-113-司促-16400-20250304-2

事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事聲字第58號 聲 明 人 林祺生 相 對 人 陳瑞祥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核發支付命令事件,異議人對於本院民事庭司 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8月5日所為113年度司促字第12423號裁定 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 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 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 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第3 項定有明文。查本院民事庭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8月5日 所為113年度司促字第12423號駁回異議人對相對人核發支付 命令聲請之裁定(下稱原裁定),於同年月7日送達異議人 ,而異議人於同年月12日對原裁定提出異議,司法事務官認 其異議為無理由,送請本院為裁定,程序方面經核與上開條 文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二、又按債權人之請求,以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 一定數量為標的者,得聲請法院依督促程序發支付命令;債 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訴訟法第508條第1項、第511 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稱釋明者,僅係法院就某項事實 之存否,得到大致為正當之心證,即為已足,此與證明需就 當事人所提證據資料,足使法院產生堅強心證,可確信其主 張為真實者,尚有不同(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807號裁定 要旨參照)。次按當事人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但對 於在第一審已提出之攻擊或防禦方法為補充者、如不許其提 出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此為民事訴訟法第447條第1項但 書第3款、第6款所明文;又抗告程序,依民事訴訟法第495 條之1第1項準用第447條第1項但書第1款至第6款規定,非不 得提出新事實及證據(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201號裁定意 旨參照),本件針對司法事務官之處分提出異議之程序,雖 非民事訴訟法第四編抗告程序之範圍,然本質上相同,自得 類推適用。是當事人於異議程序,自應認其於符合民事訴訟 法第447條第1項但書各款之規定時,得提出新證據。 三、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為譁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譁裕 公司)董事長,第三人張宏毅為策略產品事業部之協理,因 譁裕公司本業虧損達新臺幣(下同)9,000萬元,股價亦跌 落至歷史相對低點。第三人彭兆樟欲拉抬譁裕公司股價,以 趁機在股市賺取差價,即提出虚增譁裕公司營業額,以拉抬 股價之構想,藉虚偽交易之名行借款之實,並承諾在虚偽交 易過程中給付譁裕公司3.5%-7%之利潤,並由彭兆樟安排吉 創公司作為客戶向譁裕公司下訂虛偽商品,進行紙上買賣作 業,嗣因吉創公司逾期給付貨款,彭兆樟即要求陳瑞祥出借 興隆盛公司名義及公司帳戶,及要求朱海鑫出借鑫隴公司名 義及公司帳戶,做為虚假交易之對象。嗣興隆盛公司、鑫隴 公司均逾期支付貨款,截至109年9月止,興隆盛公司仍積欠 華弘公司美金369萬4,671.82元貨款未還,間接致華弘公司 之控制公司即譁裕公司遭受重大損害。異議人、張宏毅、彭 兆樟、朱海鑫、陳瑞祥上開行為共同違反證券交易法,華裕 公司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異議人、張宏毅、彭兆樟 、朱海鑫、相對人陳瑞祥連帶賠償3,685,634.09美元,異議 人、張宏毅、彭兆樟、朱海鑫、相對人陳瑞祥於本院110年 度金訴字第210號刑事案件(下稱系爭刑事案件)審理時認罪 ,且均同意賠償華裕公司貨款本金部分計1,745,851.77美金 。異議人並於111年3月7日與華裕公司達成協議,賠償貨款 本金1,745,851.77美金、重作報表費用900,000元、財務人 員額外薪資274,282元共計50,477,136元,張宏毅、彭兆樟 、朱海鑫、相對人陳瑞祥因異議人支付華裕公司賠償金而免 責。依連帶債務內部分擔,扣除相對人陳瑞祥不承認重做報 表費用及財務人員額外薪資,就相對人陳瑞祥承認之貨款本 金1,745,851.77美金,折合新臺幣為49,302,854元,相對人 陳瑞祥應分擔之金額為986萬0,571元(計算式:49,302,854 元÷5=9,560,571元)。相對人陳瑞祥於系爭刑案賠償30萬元 ,相對人陳瑞祥依連帶債務內部分擔額應分擔之金額為956 萬0,571元(計算式:986萬0,571元-300,000元=9,560,571 元)。異議人依民法第280條、第281條規定請求相對人陳瑞 祥賠償,並無原裁定所指釋明不足之情。爰聲明異議,請求 廢棄原裁定等語。。 四、經查:  ㈠經查,原裁定以異議人所提出之存證信函及電子郵件等件, 均為異議人單方面之主張及陳述,依上開文件不足以釋明雙 方有債權債務關係存在,而駁回異議人之聲請。惟查,異議 人主張其與相對人、張宏毅、朱海鑫、陳瑞祥5人於系爭刑 事案件第一審審理時認罪,均同意賠償積欠譁裕公司貨款美 金1,745,851.77元、重做報表費用新臺幣900,000元、財務 人員額外薪資新臺幣274,282元,合計折合新台幣50,477,13 6元(計算式:《美金1,745,851.77元×美元換算臺幣28.24=折 合新臺幣49,302,854,元以下四捨五入,下同》+新臺幣900, 000元+新臺幣274,282=新臺幣50,477,136),異議人已於111 年3月7日將上開款項匯款至譁裕公司指定之銀行帳戶,異議 人依民法第280條、第281條規定請求相對人就前揭50,477,1 36元之連帶債務,至少應負擔5分之1以上的賠償責任等情, 異議人於本件聲明異議程序,業已補充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 3年度事聲字第25號裁定、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促字第 5030號支付命令暨確定證明書等件、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3 年度重訴字第207號民事判決書釋明。參酌異議人於聲請支 付命令時提出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0年度金訴字第210號違反 證券交易法刑事案件(下稱系爭刑案)判決書、譁裕公司提 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1年度附 民字第97號),該附帶民事訴訟嗣經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民事庭,經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1年度金字第2號民事判決認 定異議人、相對人、張宏毅、朱海鑫、陳瑞祥5人應對譁裕 公司負共同侵權行為連帶賠償責任,上開5人應連帶給付原 告美金263,661.22元及法定遲延利息。該民事判決中記載: 原告(即譁裕公司)具狀稱此筆本金174萬5851.77美元,被告 林祺生(即異議人)全部賠償等語(司促卷第58頁),而此筆金 額因異議人於系爭刑事案件中達成和解,經譁裕公司於系爭 民事事件中減縮聲明而剔除,非為系爭民事事件訴訟標的之 範圍。佐以異議人已於111年5月24日就其中美金1,745,851. 77元、重做報表費用新臺幣900,000元、財務人員額外薪資 新臺幣274,282元,合計新臺幣50,477,136元部分單獨與譁 裕公司達成和解並完成匯款,有和解書、匯款單為證(司促 卷第45頁、第47至51頁)。則按連帶債務人相互間,除法律 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平均分擔義務。但因債務人 中之一人應單獨負責之事由所致之損害及支付之費用,由該 債務人負擔;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因清償、代物清償、提 存、抵銷或混同,致他債務人同免責任者,得向他債務人請 求償還各自分擔之部分,並自免責時起之利息。前項情形, 求償權人於求償範圍內,承受債權人之權利。但不得有害於 債權人之利益。民法第280條、第281條定有明文。綜合異議 人所提出之全部證據為形式上審查,異議人、相對人、張宏 毅、朱海鑫、陳瑞祥5人因共同侵權行為應連帶賠償譁裕公 司新臺幣50,477,136元,而上開5人既無內部分擔比例約定 ,揆諸前開法律規定說明,異議人請求相對人賠償5分之1即 新臺幣10,095,427元(計算式:50,477,136÷5=10,095,427) 扣除相對人不承認重做報表費用及財務人員額外薪資,就相 對人陳瑞祥承認之貨款本金1,745,851.77美金,折合新臺幣 為49,302,854元,相對人陳瑞祥應分擔之金額為986萬0,571 元(計算式:49,302,854元÷5=9,560,571元)為請求,堪認 異議人就其請求之原因事實已為釋明。至於異議人主張之債 權是否存在,相對人應否負清償責任等事項,本屬實體上之 爭執事項,如相對人有所爭執,應對於支付命令提出異議, 而使支付命令失效後進入實體爭訟加以確認,尚非本件支付 命令程序所能審究。又異議人雖於聲明異議時始提出上開證 據,然如不許其提出,對於異議人顯然不利,有失公允,依 上開規定及說明,應許異議人提出之。從而,異議人對支付 命令之聲請已為相當之釋明,原審未及審酌異議人於異議時 提出之相關新事證而予駁回,容有未洽,爰廢棄原裁定,並 發回本院司法事務官另為適當之處分。 五、從而,原裁定以異議人之聲請未盡釋明之責為由,駁回其聲 請,尚有未洽。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有 理由,爰將原裁定廢棄,發回本院非訟中心由司法事務官另 為適當之處分。 六、依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朱慧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劉芷寧

2025-03-04

PCDV-113-事聲-58-20250304-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2227號 債 權 人 張煥昌 債 務 人 蕭意潔 黃晟棠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連帶清償新臺幣伍萬元,並連帶賠償督促 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其餘聲請駁回。(按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 訴訟法第511條第2項定有明文。若債權人未為釋明,或釋明 不足,法院得依同法第513條第1項規定,駁回債權人之聲請 。次按釋明事實上之主張者,所提出之證據以能即時調查者 為限。民事訴訟法第284條定有明文。本件債權人聲請時未 提出請求利息之相關釋明資料,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3日 裁定命補正確認是否請求利息,惟債權人逾期未補正,依債 權人所提借據影本,內載無利息,揆諸前揭規定,債權人就 年息百分之五之利息部分之請求並未釋明,應予駁回。) 三、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詳如附件聲請書所載。 四、上列聲請駁回部份,債權人如有不服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 具狀附理由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 幣1,000元。 五、債務人如對第1項債務有爭議,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 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本院提出異議。 六、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七、末按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 酌量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命一造負擔,或命兩造各自 負擔其支出之訴訟費用,爰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9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附註: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3-03

TCDV-114-司促-2227-20250303-2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假扣押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00號 再 抗告 人 華利鋼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美惠 訴訟代理人 徐文宗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佳宸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間聲請假扣押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17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抗 字第1282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 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4項規定 甚明。是當事人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 抗告,就該裁定如何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應有具體之指摘。 否則,其再抗告自難認為合法。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原法院本其取捨證據之職權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不當之情形在內。本件再抗告人對 於原法院駁回其抗告之裁定再為抗告,無非以:原法院既認 定伊已釋明第三人聯翔營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翔公司) 對於相對人有新臺幣(下同)6,000萬元分配利益債權存在 ,即可命伊供擔保後准予假扣押,卻逕以釋明不足為由而駁 回伊之抗告,適用法規顯有錯誤;又聯翔公司曾對相對人起 訴請求返還款項金額高達1億8,268萬1,055元,可見聯翔公 司對於相對人除有依約得請求之分配利益債權外,尚有工程 承攬報酬、返還代墊款之債權,債權總額顯已超過6,000萬 元,與相對人之資本額相差懸殊,相對人顯不足清償上開債 權,應可認其將來有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云云,為 其論據。惟再抗告人所陳上開理由,核屬原法院認定再抗告 人未釋明假扣押原因之事實當否問題,要與適用法規是否顯 有錯誤無涉。依上說明,其再抗告自非合法。至再抗告人主 張聯翔公司因相對人遲不給付款項,致遭抵押權人、債權人 及包商等追償,亦可證明相對人已有不能或拒不付款之情事 等語,並提出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113年度司 促字第7694號、8869號、11687號、15328號、15329號支付 命令;臺中地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787號、4608號裁定;臺 灣苗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拍字第43號裁定等件為證,係屬 再抗告程序中始提出之新攻擊方法及新證據,本院依法不得 審酌,附此敘明。 二、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 第2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2-26

TPSV-114-台抗-100-20250226-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4395號 債 權 人 地表最潮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宗穎 債 務 人 興聰安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展興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壹拾萬玖仟柒佰柒拾肆元,及 自本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 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其餘聲請駁回。(按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 訴訟法第511條第2項定有明文。若債權人未為釋明,或釋明 不足,法院得依同法第513條第1項規定,駁回債權人之聲請 。次按釋明事實上之主張者,所提出之證據以能即時調查者 為限,同法第284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債權人請求債務 人給付金額40,698元部分,該電費部分之繳款人非債務人興 聰安有限公司,而係新烏日町美食有限公司,債權人未釋明 得向債務人興聰安有限公司請求40,698元之依據,揆諸前開 說明,該部分之請求,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詳如附件聲請書所載。 四、上列聲請駁回部份,債權人如有不服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 具狀附理由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 幣1000元。 五、債務人如對第1項債務有爭議,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 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本院提出異議。 六、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附註: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26

TCDV-114-司促-4395-20250226-2

事聲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支付命令)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事聲字第3號 異 議 人 國寶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湯順甄 相 對 人 陳楊玉枝 林淑芬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支付命令事件,異議人對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 國113年12月19日所為本院113年度司促字第13041號支付命令聲 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於104年7月1日修正時增列第511條第2 項,規 定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據以強化債權人聲請核發支付 命令時之釋明義務,此觀該條項之立法理由揭示:「為免支 付命令淪為製造假債權及詐騙集團犯罪工具,嚴重影響債務 人權益,為兼顧督促程序在使數量明確且無訟爭性之債權得 以迅速、簡易確定,節省當事人勞費,以收訴訟經濟之效果 ,並保障債權人、債務人正當權益,避免支付命令遭不當利 用,爰增列第2 項,強化債權人之釋明義務。若債權人未為 釋明,或釋明不足,不合於本條第2項規定者,法院得依本 法第513 條第1 項規定,駁回債權人之聲請。」即明。所稱 釋明,乃謂當事人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使法院就其 主張之事實,得生薄弱之心證,信其大概如此而言(最高法 院99年度台抗字第311 號裁定要旨參照)。次按支付命令之 聲請,不合於第508條至第511條之規定,或依聲請之意旨認 債權人之請求為無理由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 法第513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 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 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 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 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一項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 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240 條 之4 第1 項本文、第2 項及第3 項復規定甚明。 二、本件聲請及異議意旨略以:相對人林淑芬前持相對人陳楊玉 枝於民國89年4月29日與異議人簽立之編號000000000000號 國寶生前契約(下稱系爭契約),委託異議人辦理往生者林 世豐之殯儀服務,異議人於111年6月5日辦理完成。相對人 陳楊玉枝僅繳納系爭契約之8期款項,自91年1月10日後即未 再繳付任何款項,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2項第2款約定,如逾 期繳納分期款達2個月者,視為契約解除條件成就,故系爭 契約應已解除。惟為服務客戶,異議人與相對人林淑芬協議 ,合意由相對人林淑芬補足積欠之4期分期款項計新臺幣( 下同)1萬1000元及使用尾款8萬4000元,共計9萬5000元, 俾享有系爭契約所提供之服務,然相對人林淑芬迭經催索, 均未償還上開欠款。異議人為此聲請本院核發支付命令,命 相對人給付異議人9萬5000元及自111年6月11日起按年息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然遭本院司法事務官以原裁定駁回,爰 提出異議,請求廢棄原裁定,並核發支付命令。 三、經查: ㈠、異議人聲請本件支付命令時,固就所主張之請求即其對相對 人之9萬5000元債權,提出系爭契約、遺體接運切結書、訃 文、治喪項目表、客戶滿意度調查表、LINE對話紀錄、付款 明細表、存證信函暨回執等為證。惟異議人自陳系爭契約因 相對人陳楊玉枝僅繳納8期款項,自91年1月10日後即未再繳 付任何款項,逾期繳納分期款達2個月,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 2項第2款約定,系爭契約因解除條件成就而解除,嗣由異議 人與相對人林淑芬協議,合意由相對人林淑芬補足積欠之4 期分期款項及使用尾款共9萬5000元,俾享有系爭契約所提 供之服務等語。是依異議人所述意旨,異議人與相對人陳楊 玉枝間之系爭契約業已解除,則依系爭契約所生之債權債務 關係亦因解除而不存在。又異議人係基於相對人林淑芬同意 給付4期分期款項及使用尾款共9萬5000元之事實,而主張對 相對人林淑芬享有該9萬5000元之債權,則基於債之相對性 ,相對人林淑芬之付款承諾,效力自不及於相對人陳楊玉枝 。故異議人對相對人陳楊玉枝是否具有9萬5000元之債權, 即有疑義。又據上開異議人所提系爭契約、遺體接運切結書 、訃文、客戶滿意度調查表、付款明細表,僅足得知相對人 林淑芬確持有爭契約,復接受異議人提供對往生者林世豐之 殯儀服務,及相對人陳楊玉枝未繳足系爭契約全部分期款項 之事實。至於治喪項目表、111年5月24日至同年6月10日LIN E對話紀錄,僅得證明相對人林淑芬詢問結帳時間、付款方 式,及異議人於111年6月5日結算林世豐之殯儀事宜有祭品 、規費等支出2萬8250元;另111年6月15日至同年7月19日、 同年8月12日LINE對話紀錄、存證信函暨回執,僅得證明異 議人向相對人林淑芬請求給付9萬5000元款項,然相對人林 淑芬對此表達質疑等事實。承上,異議人所提之前揭書證及 LINE對話紀錄均未見任何關於相對人林淑芬承諾願給付異議 人9萬5000元之隻字片語。是以,異議人主張相對人林淑芬 承諾給付4期分期款項及使用尾款,合計9萬5000元之事實, 顯未提出可供即時調查之證據以為釋明。 ㈡、綜上所述,異議人所提證據,實難認定異議人已就其主張對 相對人有債權存在一事,盡其釋明之責,而使本院就其主張 之事實,得生薄弱之心證,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異議人聲 請對相對人核發支付命令,即不合於法定要件,應依民事訴 訟法第513 條第1 項規定駁回其聲請。從而,原裁定以異議 人未釋明其與相對人間有異議人主張之債權存在為由,駁回 異議人支付命令之聲請,核無違誤,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 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逸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林映嫺

2025-02-25

SLDV-114-事聲-3-202502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