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Gogoro

共找到 51 筆結果(第 31-40 筆)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簡字第1658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周烜敬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176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周烜敬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書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周烜敬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  ㈡爰以行為人責任之基礎,審酌被告恣意破壞他人之機車坐墊 及車殼,欠缺對他人財產權之尊重,所為誠屬不該;另參酌 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但並未賠償告訴人曾嘉威之犯後態度,及 告訴人於警詢陳稱該等機車坐墊及車殼之價值約新臺幣6,38 0元之犯罪所生損害(見偵卷第18頁),且有GOGORO報價單在 卷可佐(見偵卷第23頁),暨其行為手段、情節,兼衡被告為 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 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不予沒收之說明   被告持以供本案毀損犯行使用之刀具1把雖未扣案,然依卷 存事證無法認定現仍存在,又該工具取得並不困難、替代性 高,其單獨存在尚不具刑法上之非難性,倘予宣告沒收、追 徵,僅徒耗損後續執行程序資源,對刑罰之一般預防或特別 預防助益甚微,認無刑法上重要性,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 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3項、第454條 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須附繕本),經本庭向本院管轄第二審之合議庭提起 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郝中興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佳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李玉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1761號   被   告 周烜敬 男 24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籍設桃園市○○區○○路0段00號             (現在法務部○○○○○○○○附設 勒戒處所執行觀察勒戒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周烜敬與曾嘉威為鄰居。周烜敬於民國112年5月1日上午11 時7分許,在桃園市○鎮區○○路0段000巷0弄0號前,酒後且認 曾嘉威在背後說其壞話,竟基於毀損之犯意,持刀揮砍曾嘉 威所有、停放在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致該車坐墊及車殼破裂而不堪使用,足生損害於曾嘉威。 二、案經曾嘉威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平鎮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周烜敬於本署偵查中坦承不諱,核 與證人即告訴人曾嘉威於警詢中之證述情節相符,並有現場 監視錄影光碟1片、本署勘驗筆錄1份、監視器畫面拍翻照片 、上開機車受損照片及機車維修報價單1紙在卷可稽,是被 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棄損壞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29  日               檢 察 官  郝 中 興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8  日               書 記 官  李 芷 庭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萬 5 千元以 下罰金。

2024-12-11

TYDM-113-壢簡-1658-20241211-1

中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2730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徐敦新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3078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徐敦新犯竊盜罪,累犯,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物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一、第5至6行之「放置 在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龍頭上」應更正為「掛 置在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龍頭之郵差包上」、 證據部分補充「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民權派出所刑案 呈報單」、「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民權派出所受理各 類案件紀錄表」、「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豐第一分局民權派出 所受(處)理案件證明單」、「車輛詳細資料報表」外,均引 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徐敦新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被告前因竊盜案件,經本院以110年度中簡字第1869號簡易判 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確定;又因竊盜案件,經本院以111年度 簡字第482號簡易判決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上開案件經本院 以111年度聲字第3387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確定,被告 於民國112年1月24日因徒刑執行完畢出監等情,有臺灣高等 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是被告於受徒刑執行完畢後 ,5年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本院審 酌被告構成累犯之前案與本案均為竊盜案件,具有高度罪質 關聯,顯見被告對於該類型犯罪具有特別惡性,且其未因前 案徒刑執行完畢而有所警惕,足徵被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 適用累犯規定加重其最低本刑,並無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 釋意旨所指使其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造成其人 身自由因此遭受過苛侵害之情形,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 定,就其所犯之罪加重其刑。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除前已構成累犯之竊盜 前科紀錄外,尚有多次竊盜前科,素行難謂良好,竟仍不思 以己力換取財物,圖謀不勞而獲,而任意竊取他人之物品, 顯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實屬不當;又被告迄本 案判決前,尚未以與告訴人鮑永寧成立和解、調解或其他方 式填補本案犯行所生損害;惟慮及被告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 ,本件被告之犯罪手段尚屬平和,所竊得如附表所示之物價 值非鉅;兼衡其於警詢時自述之智識程度、職業、家庭經濟 狀況(見偵卷第71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沒收部分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宣告前二條之沒收 或追徵,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 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宣告或酌 減之,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第38條之2第2項 分別定有明文。經查:  ㈠被告就本件犯罪所竊得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物,既尚未合 法發還告訴人,復查無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所定情形,爰依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 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㈡另被告就本件犯罪所竊得如附表編號3至9所示之物,雖未扣 案,且未返還予告訴人,然被告於警詢時供稱其已將竊得之 皮夾隨處扔掉等語(見偵卷第73頁),卷內復未有證據顯示 仍在被告持有管領中,且信用卡、金融卡如經掛失停用即喪 失效用,身分證、健保卡、駕照則為個人專屬證件,倘經申 請註銷並補發,原證件即失去功用,前開卡片、證件之價值 非存在於物品之形體本身,而GOGORO卡片鑰匙本身價值低微 ,上開物品之沒收實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爰均依刑法第38 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五、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蕭擁溱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黃奕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應 附繕本)。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曾右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名稱 數量 內容 1 淺藍色菱格狀長皮夾 1個 價值約新臺幣300元 2 現金(新臺幣) 1,000元 3 信用卡 1張 4 金融卡 3張 5 身分證 1張 6 健保卡 1張 7 自用小客車駕照 1張 8 普通重型機車駕照 1張 9 GOGORO卡片鑰匙 1張 附件: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0785號   被   告 徐敦新 男 49歲(民國00年00月0日生)             籍設臺中市○○區○○路0段00號(             臺中○○○○○○○○○)             現居臺中市○區○○路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徐敦新前因竊盜案件,分別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判決判處有 期徒刑4月、3月確定,嗣經聲請定執行刑為有期徒刑6月確 定,於民國112年1月24日徒刑期滿執行完畢。詎仍不知悔改 ,於113年4月16日16時9分許,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行經臺 中市○區○○○道0段000號前,見鮑永寧所有放置在車牌號碼00 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龍頭上之淺藍色菱格狀長皮夾1只( 內有身分證、健保卡、普通重型機車駕照、自用小客車駕照 、信用卡、GOGORO卡片鑰匙各1張、金融卡3張及現金新臺幣 【下同】1000元,長皮夾價值約300元)無人看管,竟意圖 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以徒手方式竊取之, 得手後隨即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逃逸離去。嗣鮑永寧發覺遭竊 報警處理,經警調閱監視器錄影畫面並通知徐敦新到場說明後 ,始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鮑永寧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被告徐敦新經本署合法傳喚未到。惟查,上揭犯罪事實,業 據被告於警詢中坦承不諱,核與證人即告訴人鮑永寧於警詢 中指訴之情節相符,復有員警職務報告1份以及現場暨監視器 錄影畫面照片共7張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 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有犯 罪事實欄所載之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此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 紀錄表在卷可稽,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5年內,故意再犯 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該當刑法第47條第1項之累犯。又 被告本案所為,與前案同屬侵害他人財產法益之犯罪類型, 犯罪罪質、目的、手段與法益侵害結果均高度相似,其再犯 本案竊盜犯行,足認被告之法遵循意識及對刑罰之感應力均 屬薄弱。是本案加重其刑,並無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 解釋意旨所指,可能使被告所受刑罰超過其應負擔罪責之過 苛疑慮,故被告本案犯行均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 重其刑。又被告上開所竊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 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又就有關被告竊得金額認定部分,告訴人雖陳稱其失竊現金應 係8000元而非1000元,惟此為被告於警詢及偵查中所否認, 而此部分除告訴人之單一指訴外,並未有其他積極證據足以 佐證,依罪疑唯輕原則,僅得對被告為最有利之認定,惟此 部分如成立犯罪,因與前開起訴部分為同一事實,為起訴效力 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3  日                檢 察 官 蕭擁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 記 官 顏品沂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1-29

TCDM-113-中簡-2730-2024112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委任報酬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4324號 原 告 梅花鹿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元禎 原 告 王正元 汪億展 林宸緯 徐瑋彥 陳達鋒 余志祈即金水工作室 吳振榮即光彩度工作室 曜庭國際租賃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廖阿水 原 告 迴時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宗諭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張琴律師 被 告 聚港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思翰 訴訟代理人 周廷威律師 複代理人 林采緹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委任報酬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4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各原告如附表「請求金額」欄所示及各自附表「利息 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主文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附表「請求金額」欄所示 金錢為各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基 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 2款定有明文。原告起訴時聲明:(一)被告應支付原告梅 花鹿影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梅花鹿公司)新臺幣(下同) 284,968元,並應支付自民國111年12月9日起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至清償日止。(二)被告應支付原告王正 元5,000元,並應支付自112年3月28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至清償日止。(三)被告應支付原告汪億展25,0 00元,並應支付自112年3月28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至清償日止。(四)被告應支付原告林宸緯18,000元 ,並應支付自112年3月28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至清償日止。(五)被告應支付原告徐瑋彥9,000元,並 應支付自112年3月28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至 清償日止。(六)被告應支付原告陳達鋒18,000元,並應支 付自112年3月28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至清償 日止。(七)被告應支付原告金水工作室39,900元,並應支 付自112年3月28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至清償 日止。(八)被告應支付原告光彩度工作室24,150元,並應 支付自112年3月28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至清 償日止。(九)被告應支付原告曜庭國際租賃有限公司(下 稱曜庭公司)49,665元,並應支付自112年3月28日起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至清償日止。(十)被告應支付原 告迴時有限公司(下稱迴時公司)105,000元,並應支付自1 12年3月28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至清償日止。 (十一)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嗣經多次聲明變更 ,最後變更之聲明如起訴時之聲明,合於前揭規定,應予准 許。 二、原告主張:訴外人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睿能公司) 將「Gogoro Viva電動機車」之系列影片(含電視廣告影片1 支、社群平臺影片3支,下合稱系爭影片)委由被告承攬製 作。被告因此分別委託各原告執行如附表「工作內容」欄所 示拍攝系爭影片之事務,原告於111年8月16至17日完成工作 ,依民法第548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梅花鹿公司 委任報酬147,000元及其他原告委任報酬各如附表「請求金 額」欄所示。如認兩造間為承攬關係,則依民法第490條、 第50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上開金額之承攬報酬。另 原告梅花鹿公司受被告委任處理系爭影片之製片事務,其內 容包括系爭影片拍攝時所有幕後工作人員及Gogoro公司人員 之餐飲、交通、拍攝場地及攝影器材租賃等事務處理。被告 於111年8月17日前已支出餐飲、交通等必要費用637,968元 。被告雖於系爭影片拍攝前,按民法第545條規定預付處理 委任事務之必要費用共500,000元,惟原告梅花鹿公司為使 系爭影片能順利拍攝,代墊不足之137,968元,依民法第546 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連同前述報酬,合計原告梅花 鹿公司請求被告給付284,968元。原告梅花鹿公司因被告經 多次催告拒絕付款,再委託律師以存證信函暨律師函催告被 告於收受後3日內支付,被告已於111年12月5日收受,仍拒 絕給付,應自111年12月9日起支付按法定週年利率百分之5 計算之遲延利息至清償日止。原告王正元、汪億展、林宸緯 、徐璋彥、陳達鋒、金水工作室、光彩度工作室、曜庭公司 、迴時公司(下合稱王正元等9人)亦多次催告被告給付遭 拒絕,再委託律師以存證信函暨律師函催告被告於收受後5 日內支付,被告已於112年3月22日收受,仍拒絕給付,應自 112年3月28日起支付按法定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遲延利 息至清償日止等語。並聲明如前述最後變更之聲明。 三、被告則以:睿能公司將系爭影片委由被告承攬製作,被告再 於111年8月間將系爭影片之拍攝製片統籌與拍攝執行事務之 部分外包予原告梅花鹿公司,約定原告梅花鹿公司承攬總報 酬為1,131,070元。系爭影片之前期提案、導演職務、影片 後製執行及交檔結案部分仍由被告自行負責。被告與原告梅 花鹿公司間為承攬契約。原告梅花鹿公司為完成系爭影片之 製作,自行委任原告王正元等9人處理拍攝、燈光、交通運 輸等事務,被告與原告王正元等9人間無委任或承攬關係存 在。112年9月7日系爭影片已拍攝完成交付業主,斯時尚未 爆發被告遭業主扣款之場地缺失問題,原告梅花鹿公司本得 請求承攬報酬尾款,其指示被告逕將部分承攬報酬匯予訴外 人許冠臻、陳亞琦、力榮影業有限公司等工作人員亦符常情 。惟系爭影片經業主上架後於111年9月7日遭民眾質疑觀山 河濱公園六號水門禁止騎乘機車應屬違法拍攝,被告經業主 通知後立即聯繫原告梅花鹿公司法定代理人李元禎進行查證 及補救,原告梅花鹿公司於111年9月8日始告知觀山河濱公 園六號水門禁止騎乘機車且上開場地申請因此遭臺北市政府 工務局駁回之情,由於無從合法補正,致被告遭業主扣款38 2,008元並支付影片後製費用162,750元,合計受有損害544, 758元。原告梅花鹿公司未告知被告觀山河濱公園無法申請 拍攝,亦未告知觀山河濱公園六號水門之拍攝場地不能騎乘 機車,致被告未能提前變更拍攝場地,系爭影片之違法拍攝 可歸責原告梅花鹿公司,被告已於111年11月24日以存證信 函表示將上開所致被告損害之544,758元與原告梅花鹿公司 之承攬報酬尾款631,070元為抵銷,本件原告梅花鹿公司請 求承攬報酬尾款於544,758元內之債權,因抵銷而消滅等詞 ,資為抗辯,並答辯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 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四、兩造不爭執之事實 (一)睿能公司將系爭影片委由被告製作。 (二)原告梅花鹿公司處理系爭影片之製片事務,被告於111年8 月12日匯款500,000元予原告梅花鹿公司。 (三)系爭影片於111年8月16、17日拍攝製作,原告業已完成工 作,系爭影片並由被告交付與睿能公司,經睿能公司傳輸 於其官方YouTube、Instagram平臺公開發表。 (四)原告梅花鹿公司於111年10月31日交付請款單、勞務報酬 單、統一發票與被告收受,被告於111年11月18日以掛號 郵寄方式寄回與原告梅花鹿公司。 (五)被告於111年11月24日寄送臺北信維郵局第026349號存證 信函予原告梅花鹿公司。 五、稱委任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委託他方處理事務,他方允 為處理之契約。受任人應受報酬者,除契約另有訂定外,非 於委任關係終止及為明確報告顛末後,不得請求給付。受任 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支出之必要費用,委任人應償還之,並 付自支出時起之利息。民法第528條、第548條第1項、第546 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六、經查: (一)原告主張被告將其自睿能公司承攬之系爭影片拍攝事務中 如附表「工作內容」欄所示之工作委託各原告執行,原告 已於111年8月16、17日完成工作等情,被告不爭執附表所 示工作均已完成,惟以前詞辯稱僅與原告梅花鹿公司間具 有承攬關係,與其他原告無委任或承攬關係。原告則主張 被告受睿能公司託付製作系爭影片,系爭影片拍攝製作之 工作項目不只原告執行之附表所示工作,尚有負責安排鏡 頭拍攝位置及畫面之導演由被告法定代理人擔任、演員、 造型、妝髪、美術、特殊器材等其他工作。上開工作之工 作人員人選,原告梅花鹿公司至少已提供4個攝影師、5個 美術指導、2個造型指導等推薦名單由被告自行洽談決定 ,且包括原告在內之工作人員皆與被告在同一LINE群組內 接受被告分別為工作之指示,原告並依指示開立被告名義 及統一編號之統一發票、收據等支出憑證,各原告與被告 間分別成立委任關係等語,且提出相關訊息截圖、勞務報 酬單、請款單、統一發票等為證,被告不爭執原告提出上 開證物之真正。依上開截圖之訊息內容,足見被告與原告 以群組內LINE會議室開會,指示各原告執行之工作內容, 可認被告與各原告間具有委任關係,被告辯稱與原告梅花 鹿公司為承攬關係,與其他被告無委任或承攬關係云云, 不足採信。原告已完成被告指示之工作,既為兩造所不爭 執【見前揭兩造不爭執之事實(三)】,嗣原告王正元等 9人將勞務報酬單、請款單、開立以被告名稱及統一編號 為買受人之統一發票等交由原告梅花鹿公司一併轉向被告 請求委任報酬,並指定被告將報酬給付各原告,各原告依 前揭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委任報酬(即原告梅花鹿公司請求 給付147,000元、其他原告請求各給付如附表「請求金額 」欄所示),即屬有據。原告梅花鹿公司另主張其受被告 委任處理系爭影片之製片事務,已於111年8月17日前支出 餐飲、交通等必要費用637,968元等情,業據提出支出明 細及相關之電子發票證明聯、統一發票、收據、勞務報酬 單、計程車專用收據、交易明細查詢、場地租借計價明細 、出貨單、攝影器材計價單、送貨單等為證。被告對於原 告提出之上開證物均不爭執,原告扣除被告已支付之500, 000元【見前揭兩造不爭執之事實(二)】,依前揭規定 請求被告償還137,968元,亦屬有據,加計前述得向被告 請求之報酬147,000元,合計原告梅花鹿公司得請求被告 給付284,968元。 (二)被告雖辯稱原告梅花鹿公司未告知觀山河濱公園無法申請 拍攝,亦未告知觀山河濱公園六號水門之拍攝場地不能騎 乘機車,致被告未能提前變更拍攝場地,系爭影片之違法 拍攝可歸責原告梅花鹿公司,被告以因此所受損害544,75 8元與原告梅花鹿公司之承攬報酬尾款為抵銷等語。然原 告梅花鹿公司以其於履約過程中皆按被告指示處理事務, 否認有任何故意過失所致之不完全給付,並主張被告係自 行決定拍攝地點並向業主報告負責之人,系爭影片於111 年8月16、17日拍攝之前,原告汪億展於111年8月8日在LI NE工作群組中傳送「不好意思,關於滑板場地部分,今天 早上有打給河濱公園的管理單位,大佳河濱、迎風河濱、 成美河濱公園因申請需要前十日,目前皆以超過申請天數 無法申請,所以河濱公園這路目前確認無法」等內容之訊 息,已告知被告所有河濱公園之場地皆無法申請拍攝使用 且明確告知若未經申請而拍攝,將有違反法律受罰鍰之風 險,原告梅花鹿公司並於111年8月11日傳送「僅有系爭影 片中演員『溜滑板』之鏡頭,才在六號水門執行,而籃球男 生的『騎摩托車』是改在民生社區拍」等訊息提醒,被告於 111年8月8日即知悉場地之風險且有充足時間就拍攝場景 進行調整及更換,仍故意忽視該風險,執意決定於未經申 請之場地進行違法拍攝,被告之業主向被告求償,完全係 可歸責於被告自己之事由所造成,被告主張抵銷無理由等 語,且舉相關訊息截圖為證。被告對於原告汪億展於111 年8月8日、原告梅花鹿公司於111年8月11日傳送上開內容 之訊息均不爭執。查系爭影片係於111年8月16、17日拍攝 【見前揭兩造不爭執之事實(三)】,依原告汪億展111 年8月8日傳送之訊息內容可知如欲於111年8月16、17日在 被告所指之觀山河濱公園拍攝,至少應於10日前即111年8 月6日前提出申請,以此推算即可得知111年8月16、17日 拍攝當日無法取得在觀山河濱公園之拍攝許可,且原告梅 花鹿公司法定代理人李元禎另於111年8月11日傳送騎摩托 車改在民生社區拍等內容訊息,被告明知仍決定系爭影片 中騎機車部分於未取得拍攝許可之觀山河濱公園拍攝,而 不在上開李元禎傳送之地點,其因此違法拍攝所受之損害 ,難認原告梅花鹿公司有可歸責之事由,被告辯稱因此有 對原告梅花鹿公司之544,758元損害賠償請求權,即屬無 據。從而,被告主張已與原告梅花鹿公司之承攬報酬尾款 631,070元為抵銷,原告梅花鹿公司請求承攬報酬尾款因 抵銷而消滅云云,並無理由。 (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依民法第229條第2項之規定,債務人 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 時起,負遲延責任。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負利息之 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 分之五,民法第203條定有明文。原告主張被告經多次催 告,原告梅花鹿公司再委託律師以存證信函暨律師函催告 被告於收受後3日內支付,被告已於111年12月5日收受, 原告王正元等9人再委託律師以存證信函暨律師函催告被 告於收受後5日內支付,被告已於112年3月22日收受,有 原告提出之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件回執在卷可稽,且為被 告所不爭執。原告梅花鹿公司請求被告自催告給付期限之 翌日即111年12月9日起,原告王正元等9人請求被告自催 告給付期限之翌日即112年3月28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本件請求給付金額之遲延利息,均 有理由。 七、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548條第1項請求被告給付委任報酬 及原告梅花鹿公司依民法第546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返還代 墊費用,及各自附表「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遲延利息,均有理由。本件所命被告給付 各原告本息部分,未逾500,000元,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 依被告聲請宣告被告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斟酌 後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結果,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第389條第1項第5款、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謝宜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韶恬 附表 編號 原告 請求金額 利息起算日 工作內容 1 梅花鹿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284,968元 (含報酬147,000元及代支137,968元) 111年12月9日 製片事務 2 王正元 5,000元 112年3月28日 拍攝場地協調事務 3 汪億展 25,000元 112年3月28日 4 林宸緯 18,000元 112年3月28日 燈光架設佈置事務 5 徐瑋彥 9,000元 112年3月28日 6 陳達鋒 18,000元 112年3月28日 7 金水工作室 39,900元 112年3月28日 8 光彩工作室 24,150元 112年3月28日 9 曜庭國際租賃有限公司 49,665元 112年3月28日 拍攝現場交通運輸事務 10 迴時有限公司 105,000元 112年3月28日 攝影師

2024-11-27

TPDV-112-訴-4324-20241127-2

壢小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壢小字第1067號 原 告 鄭年益 被 告 王崇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 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510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378元,及自本判決 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 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510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2月15日15時2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貨車,在桃園市○○區○○○路○段000 號附近,因倒車時未注意其他車輛,而與原告路邊停放其所 有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機車)發生碰 撞,並於碰撞發生後,下車扶正系爭機車即離開現場,為此 請求車輛修理費新臺幣(下同)11,924元,爰依侵權行為之法 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1,9 24元。 二、被告則以:當時倒車停車不慎撞倒系爭機車後,有立即下車 扶正機車,當下看系爭機車沒有損傷,於113年6月26日調解 時,亦未見僅經估價而尚未送修之系爭機車有何損傷,原告 請求金額過高,有浮報之嫌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 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 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兩造於上開時、地發生本件事故,被告因倒車未注 意其他車輛之過失,致系爭機車受損等情,有桃園市政府警 察局中壢分局中壢交通中隊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等 件附卷可參(見本院卷第4頁),並經本院向桃園市政府警 察局交通警察大隊調閱本件事故相關資料核閱無訛(見本院 卷第10至16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為真實。  ㈡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 少之價額,民法第196條第1項亦有明文;又依民法第196條 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固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 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 舊)。經查,系爭機車之維修費為13,779元(零件10,984元 、工資2,795元),有gogoro估價單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6至 7頁)。被告雖抗辯原告請求金額有浮報之嫌等語,惟依本院 勘驗卷內光碟現場監視器影片、車輛受損照片之結果,系爭 車輛主要受損部位為右側車身,核與估價單所載維修、保養 項目相符,足證其修理項目尚屬必要。又系爭機車之出廠年 月為110年7月,有車籍資料查詢1份可佐(見個資卷),距 本件事故發生日即113年2月15日,已使用2年8個月,零件部 分經計算折舊後為1,520元(詳如附表之計算式),加計工 資2,990元,被告應賠償原告之維修費用以4,510元為必要【 計算式:1,520元+2,990元=4,510元】。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4,510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上開範圍所為請求,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程序 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爰依職權 宣告。另被告就原告勝訴部分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免為 假執行,合於法律規定,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得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薛福山 附表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10,984×0.536=5,887 第1年折舊後價值  10,984-5,887=5,097 第2年折舊值    5,097×0.536=2,732 第2年折舊後價值  5,097-2,732=2,365 第3年折舊值    2,365×0.536×(8/12)=845 第3年折舊後價值  2,365-845=1,520

2024-11-27

CLEV-113-壢小-1067-20241127-2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妨害自由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1571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蔣偉彬 選任辯護人 周尚毅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妨害自由案件,不服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於中華民國 113年4月15日所為112年度易字第747號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58039號),提起上訴,本院 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犯罪事實、證據及理由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下簡稱原審)認被告蔣偉彬犯無故侵 入住宅罪,處拘役30日,並諭知易科罰金的折算標準。經本 院審理結果,認原審就被告所為的犯罪事實認定、法律適用 與量刑並無不當,應予以維持。本院為達簡化判決與訴訟經 濟的要求,依法引用第一審判決書所記載的事實、證據及理 由。   貳、被告上訴意旨及辯護人為被告所為的辯解: 一、被告上訴意旨:   當天我是因○○社區保全郭志佳的同意,才進去該社區的地下 停車場,我沒有無故侵入。告訴人邱瀚緯說是遭到不明人士 進入,但是我當天騎乘的機車是我前妻每天通勤的交通工具 ,我前妻、告訴人是同事,他怎麼可能不認識我,說我是不 明人士,告訴人提告的動機顯有問題。 二、辯護人為被告辯稱:   被告確實是經過保全同意才進入該社區停車場,告訴人與證 人郭志佳的證詞互相矛盾且不符合常理,難以採信。告訴人 與被告前妻有不正當關係,卻在檢察官和原審法官面前沒有 說實話,可見告訴人證詞有瑕疵。又郭志佳是在民國111年7 月4日去支援○○社區,對於該社區的環境與住戶並不是十分 清楚,連社區停車場欄杆與鐵門壞掉都不知道,顯見郭志佳 證稱被告沒有將車牌輸入才會被欄杆阻攔,明顯與客觀事實 不符。郭志佳如果會主動詢問告訴人,被告是否為其朋友, 怎麼會對於被告如何侵入社區停車場的過程印象不深?且與 告訴人證詞相矛盾?縱使被告有欺騙郭志佳而進入,「無故 侵入」是指未得居住權人或管理權人的同意而進入,居住權 人或管理權人的同意是阻卻構成要件,亦即即便被告是用欺 騙的方式為之,也不影響其效力。綜上,請諭知被告無罪判 決。 參、本院駁回被告上訴的理由: 一、檢察官、被告與辯護人所不爭執的事實:  ㈠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的○○○○社區(以下簡稱本案社區) 為私人住宅社區大樓,本案社區設於地下室的停車場並未對 一般民眾開放,本案社區1樓通往地下室的停車場設有崗哨 及柵欄,該崗哨平時有保全值勤,地下停車場入口處則設有 電動捲門,必須有住戶車牌的車輛或是感應磁扣才能進入( 111年7月4日下午柵欄及電動捲門均故障)。本案社區1樓有 向德中醫診所等店家營業,如果有外人要停車,必須要跟本 案社區大廳登記臨停,社區保全才會放行。  ㈡被告與案外人曹慧霞曾為夫妻,2人於111年5月25日離婚。邱 瀚緯與被告的前妻曹慧霞於111年間為同事,且於111年7月 間為本案社區住戶,郭志佳則於111年7月4日下午在本案社 區擔任保全工作。  ㈢被告於111年7月4日下午2時20分左右,騎乘他所有車號000-0 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以下簡稱本案機車)欲進入本案社區 地下停車場,於同日下午2時32分左右經郭志佳放行進入本 案社區停車場,被告於停車場內繞行數分鐘後始離去。  ㈣以上事情,已經邱瀚緯、郭志佳於原審審理時分別證述屬實 ,並有車輛詳細資料報表、現場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 新北市○○○段○○○○段000地號的使用執照等件在卷可證,且為 檢察官、被告與辯護人所不爭執,這部分事實可以認定。 二、被告有基於無故侵入他人住宅的犯意,於111年7月4日下午2 時32分左右騎乘本案機車進入本案社區地下停車場的犯行:  ㈠郭志佳於原審審理中證述:當天被告跟我接觸兩次,第一次 他騎車要下去,我就制止他,我跟被告說要先去大廳登記, 被告就先離開,第二次他又騎回來,跟我說他是騎橘色那台 GOGORO機車的住戶的朋友,我誤以為他有去過大廳登記了, 就讓他下去,後來住戶邱瀚緯騎機車上來車道,我跟他說明 這個情況,他說他沒有訪客,就我的認知,被告當天會進入 社區停車場,是因為他說他是住戶的朋友,不是因為他要去 向德中醫診所看診或找人,本案社區如果有外人要停車,都 要跟大廳登記臨停,我們才會放行,向德中醫診所的客人、 病患不能任意進去地下室停車,診所也沒有提供車位給病患 停放等語(原審卷第122-130頁)。而邱瀚緯於原審審理中 證稱:我當天剛好要出門,從地下室出來,保全郭志佳問我 是不是有一個我的朋友要找我,我說沒有,當時保全很錯愕 ,我就說我們看一下監視器影片,看我認不認識,結果是不 認識的,我們地下停車場有電動捲門,要有住戶的車牌或是 感應扣才能進入,當時剛好電動捲門跟外面柵欄都壞掉,常 態性的開啟,保全在崗哨那邊特別注意,所以才發現被告不 是我們社區的人,我們社區沒有提供給外車停放,社區的一 樓店家本身有停車位,但是他們需要店員陪同下去停,不能 獨自讓客人下去,而且要告知保全並填寫資料,才有辦法進 去社區停車,如果沒有店家同意,外人不能進去停放等語( 原審卷第112-120頁)。綜上,前述郭志佳、邱瀚緯的證詞 內容互核一致,並有現場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可資佐證 ,這2個人的證詞可以採信。  ㈡由前述郭志佳、邱瀚緯的證詞內容,可知郭志佳與被告素不 相識,其僅是本於社區保全的職責執行業務,如非被告於邱 瀚緯騎乘機車進入本案社區地下室後,跟隨在後並向郭志佳 佯稱為住戶的朋友,請求進入本案社區地下室,郭志佳殊無 動機在遇到邱瀚緯時向其求證,並於聽聞邱瀚緯表示不認識 被告時,流露驚訝、錯愕之情。再者,郭志佳於偵查及原審 審理中,均一致證述本案社區地下停車場沒有提供給向德中 醫診所的病患或其他外人停車等語(偵卷第96頁,原審卷第 127-128頁),則其主觀上對於本案社區地下停車場只供住 戶,或得住戶、店家授權之人使用之事,當知之甚明,如被 告於案發時確實有向其詢問「有無向德中醫診所之車位可以 停車」,郭志佳應即告知其相關規定,而不至於回答「不清 楚」,或任由被告騎乘機車進入地下室尋找車位,而罔顧社 區住戶的住居與財產安全。綜上,顯見被告是以佯稱為住戶 朋友的方式,誆騙郭志佳同意其進入本案社區停車場,郭志 佳的同意顯有瑕疵,難謂被告有正當理由,或已得住屋權人 、管理權人的同意,被告騎車駛入本案社區地下室的行為, 應屬無故侵入他人住宅,可以認定。  ㈢辯護人雖以前述意旨為被告辯護,辯稱郭志佳同意被告進入 是阻卻構成要件等語。惟查,刑法第306條第1項規定:「無 故侵入他人住宅、建築物或附連圍繞之土地或船艦者,處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000元以下罰金。」本條文用以 保障住屋權(家宅權),乃源於對住屋或其他場所的使用權 ,並不以個人是該房屋或場所的所有權人為限,即對該房屋 因支配管理監督而對該場所具有使用權者,亦應受該條文的 保護。其中所謂的「侵入」,是指未經住屋權人明示或默示 的同意,而違反住屋權人的意思,進入他人的住宅或建築物 ,這意味住屋權人的同意是阻卻構成要件該當,可以排除行 為人成立侵入行為;至於「無故侵入」,則指行為人無正當 理由或未經法律的授權,而侵入他人的住宅或建築物。而有 關行為人使用詐術騙取住屋權人同意後進入他人的住宅或建 築物一事,日本判例及多數學說認為住屋權人因錯誤(誤解 )所為的同意,由於並非出於真意,應屬無效。德國則區分 所誘騙的內容為何,如使被害人產生法益關係錯誤,被害人 的同意即可認定有嚴重瑕疵而無效;如詐術取得的同意只是 使被害人造成動機錯誤,並不能排除其同意的有效性,依然 可排除住居的侵入性。本合議庭認為,侵入住居罪的成立, 須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明知其無權侵入,無正當理由仍執意侵 入的故意,而且該罪是保障個人的住居安寧,則如在客觀上 因行為人的侵入行為而危害個人住居安寧時,即已成立。這 意味行為人如藉由施以詐術等違法的目的而進入,亦即行為 人明知如未施以詐術將不可能獲得同意,卻隱藏自己犯罪的 意圖而施以詐術,顯見住屋權人所為的同意並非出於真意, 且所為實際上亦已危害該住屋權人的住居安寧,自應認為行 為人無故侵入,不得阻卻構成要件。本件被告是以佯稱為住 戶朋友的方式,誆騙郭志佳同意其進入本案社區停車場等情 ,已如前述,依照前述說明所示,被告進入本案社區地下室 應屬無故侵入他人住宅。是以,辯護人為被告所為的辯解, 並不可採。   肆、結論:   綜上所述,本院審核全部卷證資料並調查證據後,認定原審 就本件犯罪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均無不當,對被告所為的論 罪科刑核屬妥適,本院已經依法詳予說明理由如上所示。是 以,被告的上訴意旨為無理由,應予以駁回。    伍、適用的法律:   刑事訴訟法第368條、第373條。 本案經檢察官李宗翰偵查起訴,由檢察官張啓聰於本審到庭實行 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廖建瑜                              法 官 文家倩                                        法 官 林孟皇 本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邵佩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2024-11-27

TPHM-113-上易-1571-20241127-1

訴緝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妨害秩序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緝字第50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俊德 選任辯護人 呂宗燁律師 上列被告因妨害秩序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0年度偵字第2 0415號,111年度少連偵字第32、73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 進行中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改依簡 式審判程序審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劉俊德共同犯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 ,處有期徒刑拾月。   犯罪事實 一、劉俊德受張智維(已歿,本院另為不受理判決確定)之邀集 而與黃奕倫、黃文忠(黃奕倫部分,經本院以112年度訴字 第113號判處有期徒刑10月確定;黃文忠部分,經臺灣高等 法院高雄分院以112年度上訴字第847號判處7月確定)等成 年人,共同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基於在公共場所聚 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之犯意聯絡,攜帶棍棒、刀械,並 以看飆車為由,邀同不知情之陳冠翰、林志瑜、王諭涵、馬 冠宇、蔡文豪、謝明祐、吳志瑋、林泊淵(原名林家瑋)、 巫宗翰、楊典宏、楊昀、廖建豪、邱育謙等13人(均經檢察 官不起訴處分確定)以及少年蔡○融(民國00年0月生,完整 姓名、年籍詳卷)分乘車牌號碼000-0000、AWW-5113、AUX- 8812、BMS-6016、AVR-0618、AYN-7768、AQU-9258、AHU-52 93、BFR-6168號自用小客車,於110年9月20日凌晨1時40分 許,在高雄市○○區○○路0段0號「麥當勞」前,見己○○、甲○○ 、乙○○、丁○○、丙○○、戊○○等6人騎乘機車聚集在該處聊天 ,即由劉俊德向丙○○等人質問「你們在飆車嗎」等語尋釁, 並向丙○○潑灑飲料,再由劉俊德、黃奕倫等人分持棍棒、刀 械攻擊丁○○之左手、背、臀部及丙○○之左手及左腰;黃文忠 則持棍棒砸擊車牌號碼000-0000號(車主丁○○、被害人丙○○ 騎乘)之Gogoro電動機車,致該機車多處損壞,以此強暴方 式妨害公共秩序及社會安寧(毀損及傷害部分,未據告訴) 。嗣張智維發現與丁○○、丙○○認識,遂要求眾人離去,警方 據報到場,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鳳山分局報告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被告劉俊德所犯非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 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其於準備程序進行 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 並聽取當事人意見後,本院認宜進行簡式審判程序,爰依刑 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規定,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 又因改行簡式審判程序,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2項之規定 ,本案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傳聞法則之限制。 二、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偵查與本院審理時坦承不諱(偵 四卷第41至47頁,訴緝字卷第49至51、125、145頁。卷宗代 號對照表詳如備註欄所示),經核與證人即被害人丁○○、丙 ○○、己○○、戊○○、甲○○與乙○○等人於警詢及偵查中之指訴( 丁○○:警一卷第189至193、195至197頁;丙○○:警一卷第20 3至207、209至215頁,偵三卷第387頁,偵四卷第185至187 頁;己○○:警一卷第173至179頁;戊○○:警一卷第217至219 頁,偵三卷第247至249頁;甲○○:警一卷第181至184頁;乙 ○○:警一卷第185至189頁,偵三卷第247至249頁);證人即 同案被告張智維、黃文忠、黃奕倫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理 時之陳述(張智維:警一卷第81至91頁,偵四卷第153至156 頁,審訴卷第149至153頁,訴字卷第133至141頁;黃文忠: 警二卷第31至37頁,偵一卷第29至33頁,偵四卷第117至121 頁,審訴卷第207至211頁,訴字卷第311至312、326至327、 339至350頁;黃奕倫:偵四卷第207至209頁,審訴卷第131 至137頁,訴字卷第147至151、163至180頁);證人即在場 之人陳冠翰、林志瑜、王諭涵、馬冠宇、蔡文豪、謝明祐、 吳志瑋、林泊淵、巫宗翰、蔡○融、楊典宏、楊昀、廖建豪 、邱育謙、蔡承諺、陳靜萱於警詢或偵查中之證述情節大致 相符(陳冠翰:警二卷第15至21頁,偵一卷第13至17頁;林 志瑜:警一卷第19至26頁,偵一卷第19至23頁;王諭涵:警 一卷第35至41頁,偵一卷第25至27頁;馬冠宇:警一卷第43 至51頁,偵一卷第35至39頁;蔡文豪:警一卷第53至60頁, 偵一卷第41至45頁;謝明祐:警一卷第61至69頁,偵一卷第 47至51頁;吳志瑋:警一卷第71至79頁,偵一卷第53至57頁 ;林泊淵:警一卷第93至97頁;巫宗翰:警一卷第99至103 頁;蔡○融:警一卷第105至108頁;楊典宏:警一卷第109至 111頁,偵四卷第117至121頁;楊昀:警一卷第115至118頁 ;廖建豪:警一卷第119至123頁;邱育謙:警一卷第129至1 32頁;蔡承諺:警一卷第133至140頁;陳靜萱:警一卷第22 1至227頁,偵三卷第311頁,偵四卷第15至17頁),並有文 山派出所110年9月20日警員職務報告(警二卷第13頁),林 志瑜、馬冠宇、謝明祐、王亮勛、蔡承諺自願受搜索同意書 、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警二卷第213至219頁、 警一卷第461頁;警一卷第235至242頁、455頁;警二卷第24 3至255頁、警一卷第459頁),丁○○、丙○○指認犯罪嫌疑人 紀錄表(警一卷第199至201、303至305、307至309、331至3 35頁),BFR-6168號車輛詳細資料報表(警一卷第375至389 頁),丁○○、丙○○傷勢照片(警一卷第391至393頁),行車 紀錄器翻拍暨案發現場照片(警一卷第395至450頁、偵一卷 第159至161頁),檢察官111年3月24日勘驗筆錄(偵三卷第 197至204頁),車牌號碼000-0000車輛行車路線圖(偵三卷 第205頁),現場車輛照片暨駕駛人資料(偵三卷第217至22 9頁),張智維手機內群組「抵制黑勢力」及對話內容照片 (偵四卷第161至177頁),公路監理WebService系統-車號0 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查詢車籍資料(訴字卷第57頁), 本院112年5月8日就行車紀錄器影像之勘驗筆錄(訴字卷第1 38頁)在卷可佐,暨林志瑜所有之鋁製球棒1枝、橡膠棍1支 ,馬冠宇所有之小西瓜刀1把、小掃刀1把扣案可憑,足認被 告前揭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從而,本案事證 明確,被告上開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50條第2項第1款、第1項後段之攜 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被告就上 開犯行,與共犯黃奕倫、黃文忠及其他下手實施強暴之人, 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  ㈡刑法第150條第2項所列各款屬分則加重之適例,其「法律效 果」則採相對加重之立法例,亦即個案犯行於具有相對加重 其刑事由之前提下,關於是否加重其刑,係法律授權事實審 法院得自由裁量之事項(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877號 判決參照)。準此,本院考量被告尋釁後,即恣意持棍棒攻 擊他人而下手施以強暴,不僅侵害人身法益,亦嚴重影響社 會安寧秩序,助長暴戾之氣,應有依前揭規定加重其刑之必 要,爰依法加重其刑。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以掃飆自居,竟在供以 公眾通行、往來之用之道路上聚眾,並恣意與同案被告黃奕 倫、黃文忠共同持棍棒、刀械攻擊他人及車輛等強暴行為, 其不僅侵害人身法益、財產法益,對社會秩序及公眾安寧形 成危害及威脅,所為實有不該。惟念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坦承 犯行,態度尚可,復考量被告自陳高中肄業,從事二手車買 賣,月收入新臺幣3至5萬元,未婚,沒有小孩扶養等智識程 度及家庭生活暨經濟狀況,以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等 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本案扣得在場之人林志瑜所有之鋁製球棒1支、橡膠棍1支, 在場之人馬冠宇所有之小西瓜刀1把、小掃刀1把等情,有自 願受搜索同意書、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可佐(警 一卷第455頁,警二卷第213至219頁),參以被告亦自陳其 並未親自攜帶上揭扣得物前往現場等語(訴緝字卷第125頁 ),顯見上開扣得物並非屬於被告所有,又卷內亦無證據可 認係林志瑜或馬冠宇無正當理由提供予被告使用或被告擅自 拿取使用,故縱認上揭扣得物為被告所持,藉以實施本案犯 行而屬本案供犯罪所用之物,仍無從依刑法第38條第2項、 第3項宣告沒收,末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84條之1第1項 、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昭翰提起公訴,檢察官葉容芳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刑事第十六庭 法 官 吳致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劉容辰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150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者, 在場助勢之人,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 首謀及下手實施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一、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之。  二、因而致生公眾或交通往來之危險。 備註:卷宗代號對照表 編號 卷宗名稱 代號 1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鳳山分局高市警鳳分偵字第11074071900號 警一卷 2 鳳山分局偵查隊解送人犯報告書 警二卷 3 雄檢110年度他字第7224號 他卷 4 雄檢110年度偵字第20415號卷一 偵一卷 5 雄檢110年度偵字第20415號卷二 偵二卷 6 雄檢111年度少連偵字第32號卷一 偵三卷 7 雄檢111年度少連偵字第32號卷二 偵四卷 8 雄檢111年度少連偵字第73號卷一 偵五卷 9 雄檢111年度少連偵字第73號卷二 偵六卷 10 本院111年度審訴字第721號 審訴卷 11 本院112年度訴字第113號 訴字卷 12 本院113年度訴緝字第50號 訴緝字卷

2024-11-26

KSDM-113-訴緝-50-20241126-2

板簡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2409號 原 告 蔡可薰 訴訟代理人 楊幸雯 被 告 謝侑儒 訴訟代理人 林桓緒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於民國113年1 0月16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萬伍仟柒佰伍拾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 三年九月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十分之五,其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於民國112年6月26日10時15分許前某時,駕駛車 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新北市○○區○○路000巷0 0號,本應注意汽車不得在劃有紅線路段之區域內臨時停車 ,且依當時天候晴、日間自然光線、柏油路面、路面乾燥、 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等情狀,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 ,竟疏於注意及此,將所駕車輛臨時逆向停放在上開劃有紅 線之路段。適有原告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下稱系爭機車),沿新北市五股區四維路185巷往國道路 方向行駛,為閃避行駛於同向車道之大貨車,而於同日10時 15分許撞擊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事故 ),造成原告受有頭部外傷合併腦震盪、雙膝擦傷、左手肘 擦傷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  ㈡原告爰因上開被告所為之侵權行為,請求被告賠償下列金額 :  ⒈醫療費用新臺幣(下同)3,712元。  ⒉系爭機車修復費43,840元。   系爭機車因系爭事故,致有修復費用43,840元(工資費用17, 536元、零件費用26,304元)之支出,上開損害賠償請求嗣經 訴外人楊幸雯讓與原告。  ⒊精神慰撫金82,330元。  ⒋以上,共計向被告請求賠償129,882元。  ㈢為此,爰依侵權行為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並聲 明:⒈被告應給付原告129,88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⒉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假執行。  ㈣對被告抗辯之陳述:   認為被告紅線逆向停車且被告輪胎打側未打正,原告撞到被 告輪胎才彈飛,認為原告無過失。 二、被告則以:精神科醫療費部分無證據證明與系爭事故有關, 請鈞院駁回,又原告就系爭事故亦有過失,主張被告僅負三 成責任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全民醫院診斷證明書暨醫療費用 收據、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診斷證明書暨急診及急診醫療費用 收據、臺北市立大學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暨醫療費用收據、 車輛損害賠償債權請求權讓與同意書、免用統一發票收據、 GOGORO光榮推廣站估價單、系爭機車行照等件影本為證,復 為被告所不爭執,而被告前開犯行業經本院以113年度交簡 字第183號刑事簡易判決判處「謝侑儒犯過失傷害罪,處有 期徒刑二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一千元折算一日。」在 案,有本院刑事簡易判決附卷可稽,被告復不爭執。故原告 主張被告應就本件事故負損害賠償責任,自屬有據。 四、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 用中加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 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不 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少勞 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 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 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第191條之2、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本件被告對原告有侵權行為,已如前述,被告自應 負損害賠償責任,縱非財產上損害,原告亦得請求賠償相當 之金額。茲就原告據以請求被告賠償之項目及金額逐項審酌 如下:  ㈠醫療費用部分:   原告主張因治療系爭事故所受傷害支出醫療費用3,712元乙 節,業據提出上開診斷證明書及醫療費用收據等件為證,惟 觀以前開之醫療費用收據所載費用分別為150元、200元、42 7元、30元、615元、600元,共計為2,022元(計算式:150元 +200元+427元+30元+615元+600元=2,022元),是原告請求被 告賠償醫療費用2,022元,應屬有據。至原告固主張其因適 應障礙症至精神科治療,因而支出醫療費用670元,並提出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暨醫療費用收據為證,惟 查,依上開臺北市立大學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所示,原告係 於113年8月27日至臺北市立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就診,距系 爭事故發生日即112年6月26日已時隔1年餘,無法證明上開 精神疾患與系爭事故有何因果關係,故此部分之醫療費用請 求應無理由。是以,原告請求醫療費用支出2,022元部分, 應屬有據,其餘部分之醫療費用請求,則屬無據。不能准許 。  ㈡系爭機車修復費用:   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 少之價額,民法第196條亦有明文;又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 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固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 但以必要者為限(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 經查,上開估價單上所載之維修項目,核與該車所受損部位 相符,堪認上開修復項目所須之費用均屬必要修復費用無誤 。又系爭機車為107年11月出廠(推定為15日),有系爭機 車行車執照影本附卷可稽,至112年6月26日車輛受損時,已 使用逾3年,零件自有折舊,然更新零件之折舊價差顯非必 要,自應扣除,本院依行政院公布之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 固定資產折舊率表,即系爭機車之耐用年數為3年,依定率 遞減法每年折舊千分之536,其最後一年之折舊額,加歷年 折舊累積額,總和不得超過該資產成本原額之十分之九之計 算方法,即據原告所提出之估價單所載,系爭機車零件費用 26,304元,其折舊所剩之殘值為十分之一即2,630元,此外 ,原告另支出工資費用17,536元部分,則無折舊問題,是原 告得向被告請求之修車費用,共計為20,166元(計算式:2, 630元+17,536元=20,166元),即屬有據,應予准許。逾此 部分之請求,尚乏依據,應予駁回。  ㈢精神慰撫金部分:   按非財產上損害之慰撫金數額,究竟若干為適當,應斟酌兩 造身分、地位及經濟狀況,俾為審判之依據,最高法院著有 76年臺上字第1908號判例足資參考。原告主張因被告之過失 傷害,致使原告受有前揭傷害,因此身心受創至鉅,請求慰 撫金82,330元,本院爰審酌兩造學經歷、職業及收入、財產 狀況,及系爭事故原因、被告實際加害情形、原告所受傷勢 及原告精神上受損害程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賠償 精神慰撫金82,330元,核屬過高,應減為60,000元,始為允 當,逾此部分,不應准許。  ㈣綜上,本件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為82,188元(計算式 :2,022元+20,166元+60,000元=82,188元)。 五、次按損失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 償或免除之;前二項之規定,於被害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與 有過失者,準用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及第3項分別定有明 文。觀卷附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所載:「一、蔡可 薰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疑涉行駛時,未注 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二、謝侑儒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在禁止臨時停車處所停車。 」等語,是本院審酌卷內資料,綜合雙方過失情節及相關事 證,認被告應負80%之過失責任,原告與有20%之過失責任, 則被告應賠償原告之金額應減為65,750元(計算式:82,188 元元×80%=65,75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六、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65,75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9月8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核與判決結果無影響,毋庸再予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簡易程序而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就此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准予假執行 ,僅係促使本院為上開職權發動,此應併予敘明。至原告敗 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九、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79條、第389條第1項第3款,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呂安樂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書記官 魏賜琪

2024-11-20

PCEV-113-板簡-2409-20241120-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核發秘密保持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264號 聲 請 人 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曾達夢 訴訟代理人 廖家振律師 賴柏翰律師 余明賢律師 相 對 人 鄭新翰律師 林伊珊 上列聲請人因違反營業秘密法案件(110年智訴字第6號、112年 度智訴字第20號),聲請核發秘密保持命令,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鄭新翰律師、林伊珊就附表所示之證據資料,不得為實施 本院110年度智訴字第6號、112年度智訴字第20號刑事訴訟以外 之目的而使用,亦不得對未受秘密保持命令之人開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告訴人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與被 告湛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湛積公司)、涂志傑等人之違反 營業秘密法案件,現由本院以110年度智訴字第6號、112年 度智訴字第20號受理在案。該案如附表所示之資料,涉及聲 請人電動機車馬達、設計、研發與製造相關技術,並未對外 公開而無由為一般公眾或同業所得知悉,具有秘密性;又經 聲請人投注大量成本,可用於設計、研發、生產具強大性能 之動力系統,可降低競爭對手之研發成本,或利用進行生產 及行銷策略之調整,具有相當經濟利益;聲請人為保護該等 機密資訊遭不當洩漏,採取包含但不限於頒佈Gogoro誠信經 營行為準則、密碼政策、電子儲存裝置管理程序、內部機密 文件上使用機密資訊浮水印,更依職務及專案需求控管內部 雲端系統存取權限等,已合乎合理保護措施之要件。爰依修 正前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1條第1項規定,聲請對相對人 鄭新翰律師、林伊珊核發秘密保持命令等語。 二、按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下稱新智財案件審理法)於民國11 2年2月15日經修正公布,由司法院定於同年8月30日施行。 又上開新智財案件審理法第75條第2項規定:「本法中華民 國112年1月12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繫屬於法院之智慧財 產刑事案件及其附帶民事訴訟,適用本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 」,故縱使新法業已生效,亦不回溯影響本案審理程序應適 用之規定。檢察官前以109年度偵字第39224號對被告湛積公 司等人提起公訴,於110年8月30日繫屬本院,經本院以110 年度智訴字第6號審理中,復以112年度偵續一字第25號對被 告涂志傑追加起訴,經本院以112年度智訴字第20號審理中 ,兩案有合併審理之必要。從而,本件應適用110年12月8日 修正公布,於同年月10日施行之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下稱 修正前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合先敘明。   三、按當事人或第三人就其持有之營業秘密,經釋明符合下列情 形者,法院得依該當事人或第三人之聲請,對他造當事人、 代理人、輔佐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發秘密保持命令:一、當 事人書狀之內容,記載當事人或第三人之營業秘密,或已調 查或應調查之證據,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營業秘密。二、 為避免因前款之營業秘密經開示,或供該訴訟進行以外之目 的使用,有妨害該當事人或第三人基於該營業秘密之事業活 動之虞,致有限制其開示或使用之必要。前項規定,於他造 當事人、代理人、輔佐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在聲請前已依 前項第1款規定之書狀閱覽或證據調查以外方法,取得或持 有該營業秘密時,不適用之。受秘密保持命令之人,就該營 業秘密,不得為實施該訴訟以外之目的而使用之,或對未受 秘密保持命令之人開示,修正前智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1條定 有明文。又上開規定依同法第30條規定,於法院審理營業秘 密法之刑事案件或其附帶民事訴訟時,準用之。 四、經查,聲請人就附表所示之資料,業已釋明為睿能公司生產 、銷售或經營之資訊,非一般涉及該類資訊之人所知,具備 相當經濟價值,並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為營業秘密法第 2條所稱之營業秘密,此有109年度偵字第39224號起訴書、1 12年度偵續一字第25號追加起訴書、檢察官補充理由書,及 聲請人提出之Gogoro個資保護作業程序、個人電腦配發管理 辦法等件在卷可憑(本院110年度智訴字第6號卷三第479-48 5頁),相對人鄭新翰維被告湛積公司新選任辯護人,迄未 自閱覽書狀或調查證據以外方法,取得或持有上開證據資料 。再參以附表所示卷證資料,經檢察官列為本案證據方法, 如經開示,或供該訴訟進行以外之目的使用,確有妨害聲請 人基於該營業秘密之事業活動之虞,然本院為保障被告之訴 訟上防禦權及辯護權,認有辯護人鄭新翰律師則得閱覽、抄 錄、重製附表所示證據,另相對人林伊珊與被告涂志傑辯護 人許兆慶律師為同一事務所,將協助處理該案而有接觸附表 所示證據之可能,此有刑事陳述意見狀1份在卷可憑,為兼 顧聲請人之訴訟權益及其營業秘密之保護,自有依前開法條 規定對相對人等核發秘密保持命令之必要。聲請人之聲請, 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據上論斷,應依修正前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30條、第13條第1 項,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法 官                              法 官 附表 編號 文件名稱 證據出處 備註 0 Gogoro新產品開發管理程序 109年度他字第4767號卷三第169-196頁 起訴書附表一之移送書編號40 0 睿能公司Solomon專案之研發時程相關電子郵件 109年度偵字第39224號卷二第266-277頁 起訴書證據清單編號29 0 鄭宗泰筆電列印資料「SOLIMON MR」電路圖及MR佈線圖檔彩色版 109年度他字第4767號卷二第414-424頁(單獨彌封信封) 起訴書證據清單編號27 0 戎鴻銘在湛積公司座位扣得之gogoro製電動速克達驅動用PU皮帶開發狀況及後續計畫」文件紙本(營業秘密編號15、扣押物編號A-12) 109年度他字第4767號卷三第437-452頁(單獨彌封信封) 起訴書證據清單編號6(5) 0 PM02008_新產品開發管理程序_V07雙語版.pdf 新北市調處卷一第233-270頁 告證31-2、同起訴書附表一之移送書編號40 0 PM02002_工程變更管理程序V11.pdf 新北市調處卷一第271-278頁 告證31-3、同起訴書附表一之移送書編號39 0 QA02004_供應商零件開發管理程序_V04.pdf 新北市調處卷一第279-284頁 告證31-4、同起訴書附表一之移送書編號41 0 法務部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110年4月21日數位證據檢視報告 109年度偵字第39224號卷三第421-472頁 起訴書證據清單編號21 0 資安處鑑識科Seagate 2TB隨身硬碟1顆 附於卷外證物袋 起訴書證據清單編號21 00 起訴書附表一之移送書編號1至11、編號13至17、編號19至50所示檔案之紙本列印資料 附於彌封卷內 00 告訴人新世代動力系統設計研發專案簡報(節錄版)及內容比較附表一 112年度偵續一字第25號卷二第161-166頁、證物袋內 追加起訴書證據清單編號8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映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2024-11-18

PCDM-113-聲-4264-20241118-1

民聲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營業秘密限制閱覽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民聲字第65號 聲 請 人 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姜家煒 代 理 人 余明賢律師 賴柏翰律師 廖家振律師 相 對 人 林松慶 黃岩 凃志傑 李盈宏 戎鴻銘 石穎哲 共 同 代 理 人 曾益盛律師 賴以祥律師 鄭新翰律師 相 對 人 鄭宗泰 王孝武 游傳順 共 同 代 理 人 陳以蓓律師 詹閎任律師 相 對 人 王昶明 郭育昌 共 同 代 理 人 林邦棟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本院112年度民營更一字第1號侵害營業秘密等事件 ,聲請限制閱覽,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禁止相對人抄錄、影印、攝影或以其他方式重製如附表所示之訴 訟資料。   理 由 一、依現行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民國112年1月12日修正、同年8 月30日施行)第75條第1項前段規定:「本法中華民國112年1 月12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繫屬於法院之智慧財產民事事 件,適用本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本件所涉之第一審112 年度民營更一字第1號侵害營業秘密等事件(下稱本案)訴 訟,係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於法院,其附 隨之聲請限制閱覽事件,應適用修正前之規定,合先敘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   聲請人於本案訴訟提出如附表所示之訴訟資料(下稱系爭資 料)為聲請人設計、研發與製造Gogoro1、2、3、VIVA/SWA 系列、新系列電動機車馬達之相關核心技術、Gogoro新系列 開發中之系統整合一體式設計架構、AI學習控制架構等,均 未對外公開,非一般人或同業所得知悉,具有秘密性,且可 直接用於設計、研發與製造動力系統,降低研發成本,進而 擬定相關發展策略,自具經濟價值,又聲請人與員工均簽有 保密合約,並已採各種保密措施而保護上開資料,涉及聲請 人營業秘密或業務上秘密,若未限制系爭資料之開示或使用 ,聲請人將受有重大損害之虞。又兩造就系爭資料之閱覽方 式達成共識即依113年7月23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 地院)110年度智訴字第6號、112年度智訴字第20號刑事裁定 之方式限制相對人僅得閱覽,不得抄錄、影印、攝影或以其 他方式重製系爭資料,爰依修正前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9 條第2項規定聲請禁止相對人抄錄、影印、攝影或以其他方 式重製系爭資料等語。 三、按訴訟資料涉及營業秘密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裁定不 予准許或限制訴訟資料之閱覽、抄錄或攝影,修正前智慧財 產案件審理法第9條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提出之攻擊 或防禦方法涉及營業秘密,經當事人聲請,法院認為適當者 ,得不公開審判或限制閱覽訴訟資料,營業秘密法第14條第 2項定有明文。又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 或攝影卷內文書,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 惟卷內文書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隱私或業務秘密,如准許聲 請,有致其受重大損害之虞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裁定 不予准許或限制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此觀民事訴訟 法第242條第1項、第3項規定自明。該條所規定之卷內文書 ,包括法院辦理該事件所製作之文書、當事人於訴訟進行中 提出之文書,及法院依當事人聲請之證據方法,依法調取之 相關文書,且依同法第363條第1項規定,包括文書外之物件 有與文書相同之效用者。而不予准許或限制閱覽、抄錄或攝 影卷內文書,為訴訟平等原則之例外,法院為此裁定應在不 影響當事人行使辯論權之範圍內,始得為之(最高法院107 年度台抗字第372號裁定意旨參照)。基此,倘限制當事人 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訴訟資料,將有害於當事人訴訟實施 權、行使辯論權及程序權之保障,而有違訴訟平等原則,原 則上即不應准許。 四、系爭資料為聲請人之營業秘密,業經本院以113年度民秘聲 字第7號裁定核發秘密保持命令在案,合先敘明。又系爭資 料於新北地院前開刑事案件經裁定限制相對人僅得閱覽系爭 資料,不得抄錄、影印、攝影或以其他方式重製等情,經本 院審閱該裁定無訛,且兩造就系爭資料相對人僅得閱覽,不 得抄錄、影印、攝影或以其他方式重製,於本院訊問時亦達 成共識(本院113年度民聲更一字第1號卷第103至104頁),並 考量相對人於本案委任之訴訟代理人就閱覽、重製系爭資料 均未受限制,不致影響相對人之訴訟實施權、辯論權及程序 權之保障,認聲請人聲請相對人不得以抄錄、影印、攝影或 以其他方式重製系爭資料,應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智慧財產第二庭    法 官 王碧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書記官 楊允佳 附表: 編號 訴訟資料(檔案或文件名稱) 卷證出處 1 Motor & System Weekly Report_20170327 甲證23-1,見限閱卷一第11頁至第34頁 2 001696 甲證23-2,見限閱卷一第35頁至第40頁 3 2021 Vehicle Platform Proposal_20190423 甲證23-3,見限閱卷一第41頁至第117頁 4 FA2 Winding_PhaseU、V、W FA2 Winding Structure 甲證23-4,見限閱卷一第119頁至第122頁 5 Solomon Topology Review_20180912 甲證23-5,見限閱卷一第123頁至第130頁 6 PT-GSPB2-20190119-2_Mort 甲證23-6,見限閱卷一第131頁至第138頁 7 SLM_R01_Scooter System Diagram_20190822 甲證23-7,見限閱卷一第139頁 8 Solomon Motor Design Report_20180429 甲證23-8,見限閱卷一第141頁至第166頁 9 TCS comparison with simulation_20180906 甲證23-9,見限閱卷一第167頁至第170頁 10 電鍍成本分析 甲證23-10,見限閱卷一第171頁至第179頁 11 壓鑄成本分析表 甲證23-11,見限閱卷一第179-2頁至第185頁 12 SOLOMOW MEETING 19.04.10 甲證23-12,見限閱卷一第187頁至第195頁 13 Wireharness Design Guide_20190528 甲證23-13,見限閱卷一第197頁至第207頁 14 GOGORO DEVELOPMENT KIT 甲證23-14,見限閱卷一第209頁至第220頁 15 Gogoro Powertrain Design For KOI Gear Box 甲證23-15,見限閱卷一第221頁至第228頁 16 GITT-[ENC-8031][BR2]GMB070AT1K023850][G2馬達]1k 未注油案例流出案 甲證23-16,見限閱卷一第229頁 17 CONTROL BOARD BOM LIST_12112-BC2-01_V01 甲證23-17,見限閱卷一第231頁至第241頁 18 MR BOARD BOM LIST_11150-BC2-0202_V01 甲證23-18,見限閱卷一第243頁至第247頁 19 POWER BOARD BOM LIST_12111-BC2-01_V01 甲證23-19,見限閱卷一第249頁至第253頁 20 PX Series Motor Controller Firmware Release Note_V21.00.11 甲證23-20,見限閱卷一第255頁至第271頁 21 12100-FA2-00生產測試規範_V03 甲證23-21,見限閱卷一第273頁至第291頁 22 SWA DVT Gateway Review_20190418 甲證23-22,見限閱卷一第293頁至第332頁 23 Design review for Powertrain system of PH2/PF2 program_V01 甲證23-23,見限閱卷一第333頁至第342頁 24 A-20鄭宗泰筆電列印資料 甲證23-24,見限閱卷一第343頁至第350頁 25 B_Series_CAN_PROTOCOL_List 2 甲證23-25,見限閱卷一第351頁至第366頁 26 BX Series Motor Controller Firmware Release Note_V01.05.02 甲證23-26,見限閱卷一第367頁至第385頁 27 FX Series Motor Controller Firmware Release Note_V41.00.10 甲證23-27,見限閱卷一第387頁至第423頁 28 PX2 DVT Gateway Report_20190131 甲證23-28,見限閱卷一第425頁至第480頁 29 Solomon Powertrain System 甲證23-29,見限閱卷一第481頁至第482頁 30 台林電通股份有限公司報價單 甲證23-30,見限閱卷一第483頁至第495頁 31 20190529_New Solomon Cooling System Arrangement 甲證23-31,見限閱卷一第497頁至第503頁 32 BX2 Thermal Strategy_V01 甲證23-32,見限閱卷一第505頁至第512頁 33 Thermal Derating Specification Update for BE Cell 甲證23-33,見限閱卷一第513頁至第518頁 34 [PX2] Dynamic measurement report_20190308 甲證23-34,見限閱卷一第519頁至第523頁 35 PM02002_工程變更管理程序_V11 甲證23-35,見限閱卷一第525頁至第531頁 36 PM02008_新產品開發管理程序_V07雙語版 甲證23-36,見限閱卷一第533頁至第569頁 37 QA02004_供應商零件開發管理程序_V04 甲證23-37,見限閱卷一第571頁至第576頁 38 2018Q1_Performance Review 2 甲證23-38,見限閱卷一第577頁至第581頁 39 Talent Calibration_20180314 甲證23-39,見限閱卷一第583頁至第606頁 40 PT organization, HC and hiring sync up with Maria_20180105 甲證23-40,見限閱卷一第607頁至第625頁 41 優力國際安全認證有限公司CNS 15387、CNS 15424-1測試報告 甲證23-41、23-42,見限閱卷一第627頁至第663頁 42 Battery Pack v8(Corona)Specification 3 甲證23-43,見限閱卷一第665頁至第683頁 43 BMS Firmware v1.06“Patch 6”Feature Requirement 甲證23-44,見限閱卷一第685頁至第699頁 44 Corona Cross-Product Design Review_20180123 甲證23-45,見限閱卷一第701頁至第747頁 45 Energy Consumption Comparison by Model 甲證23-46、47,見限閱卷一第749頁至第757頁

2024-11-18

IPCV-113-民聲-65-20241118-1

竹北簡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北簡字第488號 原 告 沈涵秀 被 告 李庭緯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由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交附民字第49號), 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15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1,433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17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6月16日12時26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新竹縣竹北市自強南路,由 南往北方向行駛,行經該路段與文興路之交岔路口時,本應 注意車輛行駛,應注意車前狀況,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 ,而依當時天候陰、日間自然光線、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 、無障礙物、視距良好等情,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 注意車前狀況,於綠燈起步時,直接撞擊前方由原告所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0號機車(下稱系爭機車),致原告因此受 有頭部挫傷合併腦震盪、右臀部挫傷、四肢挫傷、右手擦傷 、雙足挫傷、腦震盪後症候群及頸部肌肉拉傷等傷害,被告 應賠償原告醫療及停車費用新臺幣(下同)62,505元、交通 費用2,979元,工作損失135,000元、系爭機車拖吊及維修費 用29,092元、精神慰撫金50萬元,共計729,576元。爰依民 法第184條第1項、第2項、第191條之2、第193條第1項、第1 95條第1項前段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 告729,576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 條第1項、第191條之2前段定有明文。原告主張被告於上開 時、地駕駛車輛,疏未注意車前狀況,撞擊原告所有之系爭 機車,致原告受有頭部挫傷合併腦震盪之傷害等情,業據原 告提出診斷證明書、醫藥費用收據、Uber行程電子明細、投 保明細、出缺勤表、報價單、結帳工單、道路交通事故現場 圖、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現場照片、電子發票證 明聯等件為證(見附民卷第17至117、133至207頁),被告 因前揭不法行為,經本院刑事庭113年度交易字第46號刑事 判決認定被告犯過失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月在案,此 有該刑事判決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1至14頁)。而被告已 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 有利於己之聲明或陳述以供審酌,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則被告對原告所為前開侵權行為,致原告受有傷害,原告自 得本於前揭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其所受損害。茲就原告得請 求之項目及金額,分述如下:  ⒈醫療費用及停車費用:   原告主張因本件事故支出醫療費用及停車費用3,105元等情 ,業據提出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收據、電子發票證明聯等 件為證(見附民卷第133至149頁),經核原告提出之醫療費 用單據金額合計為2,990元,且停車費單據日期與原告就診 日期相同,足徵確係原告因就診而支出之停車費用,堪認屬 原告因本件傷勢所為之必要支出。原告另主張其須定期回診 追蹤3年,以急診費用1次550元、每月回診3次計算,預計支 出醫藥費63,000元云云,惟診斷證明書僅記載「建議回診追 蹤」、「宜持續追蹤」等語(見附民卷第17至29頁),未說 明回診次數及應持續追蹤之期間為何,原告復未提出自112 年8月16日後之就診紀錄或醫療費用單據,難認原告有持續 回診之必要,此部分請求之金額自難憑採。是原告請求醫療 費用及停車費用3,105元,應屬有據,逾此範圍之請求,則 非有據,不應准許。  ⒉交通費用:  ⑴原告主張系爭機車因維修而有1個月期間無法使用,且其因本 件傷勢無法騎車,得請求被告賠償計程車費用1,842元、Gog oro電池月租費799元、加油費用338元,共計2,979元,並提 出Uber行程電子明細、gogoro電池服務帳單、電子發票證明 聯為證(見附民卷第41至77、151至157頁)。經查,系爭機 車修繕期間為112年6月16日至112年7月11日,而系爭機車修 繕期間內,原告因不能使用系爭機車須另行使用其他交通工 具,所增加之支出或花費,即與系爭機車損害結果間,具相 當因果關係,原告請求修繕期間支出之計程車費用1,049元 ,自屬有據。惟系爭機車於112年7月11日修復完成並交車予 原告(見附民卷第165頁),原告自該日起即得使用系爭機 車,而無再以其他交通工具代步之必要,又原告未提出其所 受傷勢確無法騎乘機車之診斷證明書或其他佐證,無從認定 112年7月11日後產生之計程車費用係原告因本件事故所為之 必要支出。  ⑵原告另主張系爭機車修繕期間支出Gogoro電池月租費799元, 然縱未發生本件事故,原告騎乘系爭機車本須為維持動能或 性能支出必需之成本,即原告之日常生活本即有電池月租費 之支出,原告未證明上開費用係因本件事故所增加之必要支 出,其請求被告賠償此部分之費用,尚難准許。至原告主張 其朋友以機車接送原告,支出加油費用云云,惟原告不論以 汽車、機車或電動車作為交通工具,均須支出必要之加油費 或電費,縱原告有使用他人機車代步並支出加油費,亦非屬 本件侵權行為所致之損害,原告此部分主張,難認可採。從 而,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交通費用為1,049元,逾此範圍 之部分,則非有據。  ⒊工作損失:    原告主張其因本件事故受傷,導致身體不適無法因應公司加 班需求,以每日1,500元計算,受有3個月之工作損失135,00 0元,然原告能否領取加班費,須視其任職公司實際有無加 班必要而定,並非原告在通常情形下每月可必然領取之收入 ,且原告所提之勞保投保紀錄、出缺勤表無從證明其有何工 作損失(見附民卷第79至91、159頁),其計算依據與標準 亦屬不明,再者,依原告提出之診斷證明書,並無任何原告 因本件事故所受傷害無法工作之記載,自難僅以原告片面主 張認定其受有工作損失,原告請求被告應賠償工作損失135, 000元,要難憑採。  ⒋系爭機車拖吊及維修費用:  ⑴原告主張系爭機車因本件事故支出拖吊費用500元一情,業據 提出電子發票證明聯為證(見附民卷第171頁),其請求拖 吊費用500元,應屬有據。  ⑵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 少之價額;損害賠償,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 應以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民法第196條、 第21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依 據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外,並不排除民法第213條至第215 條之適用,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 ,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 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最高法院73年度台上字 第1574號判決意旨、同院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可資 參照。  ⑶原告主張系爭機車因本件事故受損之修復費用為28,592元( 零件24,237元、工資4,355元),業據原告提出結帳工單為 證(見附民卷第163至169頁),經核上開明細單所列各修復 項目與系爭機車受損情形相符,堪認確屬修復系爭機車所必 要,而各項費用亦屬合理,原告此部分主張即堪採信。系爭 機車係109年5月出廠,有行車執照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61 頁),雖不知實際出廠之日,惟依民法第124條第2項之規定 ,可推定其為該月15日出廠,是系爭機車以109年5月15日為 出廠日期。至本件事故發生時(即112年6月16日)已逾3年 ,揆諸前揭說明,以新品換舊品而更換之零件,自應予以折 舊,原告主張不應扣除折舊,並不可採。參以營利事業所得 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 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 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 月計」,本院依行政院台(86)財字第52053號公布之固定 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採定率遞減法計算其 折舊,即電動機車耐用年數為3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 千分之536,但其最後1年之折舊額,加歷年折舊累計額,其 總和不得超過該資產成本額之10分之9。從而,系爭機車零 件費用扣除折舊後應為2,424元(計算式:24,237×0.1=2,42 4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又工資因不屬於零件,無折舊之 適用,是系爭車輛之必要修復費用為6,779元(計算式:零 件2,424元+工資4,355元=6,779元)。  ⒌精神慰撫金:   按法院對於非財產上損害之酌定,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 、資力與加害之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其金 額是否相當,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 方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最高法院85年臺 上字第460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經查,原告因被告之過 失侵權行為,致受有頭部挫傷合併腦震盪、右臀部挫傷、四 肢挫傷、右手擦傷、雙足挫傷、腦震盪後症候群及頸部肌肉 拉傷等傷害,精神上自受有痛苦,而得請求賠償相當之精神 慰撫金。本院審酌原告自陳為大學畢業,目前從事科技業, 暨審酌兩造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所載之收入、 財產狀況,是本院綜合兩造上開身分、地位、經濟情況,兼 衡被告之侵權行為態樣、原告所受損害及精神上痛苦等一切 情狀,認原告得請求之精神慰撫金應以6萬元為適當,逾此 範圍之請求,則非屬相當,礙難准許。  ⒍綜上,原告本件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總計為71,433元( 計算式:醫療費用及停車費用3,105元+交通費用1,049元+系 爭機車拖吊及維修費用費用7,279元+精神慰撫金60,000元=7 1,433元)。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於被 告應給付原告71,43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 年2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五、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部分敗訴之判決,就原告勝訴 部分,應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原告敗訴部分,假執行之聲請失所附麗,應併予 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 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本件係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依 法本無須繳納裁判費用,惟本件原告就系爭機車拖吊費用、 維修費用之財物損失等項請求29,092元,因非在刑事附帶提 起民事訴訟範圍,應繳納裁判費1,000元,此部分依民事訴 訟法第79條規定,酌定由被告負擔,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竹北簡易庭法 官 蔡孟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書記官 白瑋伶

2024-11-15

CPEV-113-竹北簡-488-2024111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