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簡純靜

共找到 139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76號 原 告 葉衧琁 訴訟代理人 林琦勝律師 被 告 許峻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 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為該法 條第1項所明定。 二、原告起訴請求分割嘉義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因未繳裁 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裁定,命其於5日內補繳 裁判費新臺幣29,611元,逾期駁回。而原告於113年12月19 日受收上開裁定,然迄今仍未補繳裁判費,有裁定書、送達 證書、本院之查詢單在卷可證,是原告起訴難認為合法,應 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2-04

CYDV-114-訴-76-20250204-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500號 上 訴 人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送達代收人 吳鵠帆 被 上訴 人 廖仁傑 劉文泰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事件,上訴人對於 中華民國114年1月3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前已核定為新臺幣80萬元,應徵裁判費新臺幣15 ,90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 定,限該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1 5,900元,逾期不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24

CYDV-113-訴-500-20250124-2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變更提存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號 聲 請 人 泰亞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繼賢 相 對 人 沛鑫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福全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變更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本院109年度建字第13號判決,聲請人得提供新臺幣(下同)1 6,147,275元後,得免為假執行,准以同額之第一商業銀行股份 有限公司之定期存單代之。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之提存物或保證書,除得由當事人約定變換外,法 院得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准許其變換(民事訴訟法第1 05條第1項);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 用之(同法第106條);又供擔保人所供之擔保,旨在擔保其 就本案訴訟將來能獲勝訴之確定裁判,而於其一旦受敗訴之 裁判確定,備為賠償受擔保利益人支出訴訟費用或所受損害 之用。則供擔保人在尚未依法院裁判所定提供擔保前,聲請 變換擔保物為等值之有價證券或現金以代替原裁判所定之擔 保,如於受擔保利益人尚無不利,應無不許其聲請變換擔保 之理(照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167號判決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經本院109年度建字第13號判決,聲 請人得提供16,147,275元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但擔保 這金額過高,爰聲請變更准以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 定期存單為擔保。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所述情形,有本院109年度建字第13號判 決書可證,且經核聲請人之聲請,並無違上開法律之規定。 從而,聲請人依前揭規定,聲請變換提存物,經核尚無不合 ,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5條第1項、第106條、第95條、第81條第1 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23

CYDV-114-聲-6-2025012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9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被 告 李宗龍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原告聲請對被告核發支付 命令,經被告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 之聲請視為起訴。又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 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 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再者,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 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因此, 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其附帶請求 於起訴前所生部分,數額已可確定,應合併計算其價額。經查本 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749,536元,有本院民事強制執行 金額計算書附卷可憑,應繳裁判費新臺幣9,950元,扣除前繳支 付命令裁判費新臺幣500元外,尚應補繳新臺幣9,450元。茲限原 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23

CYDV-114-補-39-2025012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7號 原 告 洪蓮菊 被 告 楊宜婕 兼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楊明山 林裕芳 上列原告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633,534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8,520元,逾期駁回其訴 。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2條第1、2項);以一訴主 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 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 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 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2條)。是原告 請求利息部分亦應該算入訴訟標的之價額。 二、原告於114年1月14日起訴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60萬元 ,及自民國112年12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 息。」以上有原告起訴狀可證。爰以此計算原告請求之本金 及自112年12月2日至114年1月14日之利息,合計計算如附表 所示為633,534元。故本件訴訟標的核定為633,534元,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8,5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元日內補繳8,520元,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本金(元):(A) 利率(年息):(B) 利息(天);(114,1,14)-DATE(112,12,2):(C) 利息(元)(=A×B×C) 600,000 0.05000 408 33,534.25 本金、利息合計 633,534.25

2025-01-23

CYDV-114-補-27-2025012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813號 上 訴 人 黃振嘉 送達代收人 郭俊銘律師 被 上訴 人 BM000-A112022 兼 上一 人 法定代理人 BM000-A112022A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2月25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訴訟標 的額核定為新臺幣70萬元,應徵裁判新臺幣13,950元,未據上訴 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該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13,950元,逾期不 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23

CYDV-113-訴-813-20250123-2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83號 原 告 陳靜蓉 被 告 林倩如 訴訟代理人 張蓁騏律師 沈伯謙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8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5萬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27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10,900元,由被告負擔4,950元,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其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原告與訴外人劉立心於民國98年11月12日結婚,至今婚姻關 係仍存續。原告於113年1月25日發現被告與原告配偶有不正 當男女交往關係,而被告明知劉立心已婚,仍持續與其以Li ne頻繁討論情色話題、互相傳送性愛照片,發生性行為至少 3次,甚至相約參加雜交派對。嚴重破壞原告對婚姻之信賴 ,侵害原告基於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對於婚姻和諧圓滿及幸 福之期待,自屬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不法侵害原告 之身分法益,且情節重大。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195條第1項、第3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 (三)訴之聲明: 1、被告應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二、被告方面: (一)被告並不知情劉立心為已婚,且原證一之對話紀錄係劉立心 與前同事之對話,該對話紀錄並無對話時間,亦無其所稱前 同事之名稱,難以證明劉立心對話之時間點及對象。另劉立 心單方面稱被告知道其已婚,僅為劉立心單方之說法,且原 告並未將劉立心同列為被告,劉立心無論係基於夫妻關係或 雙方另有協議,劉立心之說法明顯有偏頗之虞。故無法證明 被告明知劉立心已婚,而有侵害原告配偶權之行為。 (三)訴之聲明: 1、原告之訴駁回。 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三、爭點事項: (一)不爭執事項: 1、原告與訴外人劉立心於98年11月12日結婚,迄今婚姻關係仍 存續中。 2、證物一Line對話(臺北地院113年度訴字第6283號卷第15-21 頁,下稱臺北地院卷)為劉立心及殷澤宛之對話。 3、證物二Line對話(臺北地院卷第23-39頁)、證物三Line對話( 臺北地院卷第41-51頁)、證物四Line對話(臺北地院卷第53- 73頁),均是劉立心與被告的對話。 (二)爭執事項: 1、被告是否知悉劉立心為有配偶之人?被告有無與劉立心共同 侵害原告之配偶權? 2、如有,原告得請求之賠償金額為何? 四、本院之判斷: (一)被告是否知悉劉立心為有配偶之人?被告有無與劉立心共同 侵害原告之配偶權? 1、原告與訴外人劉立心於98年11月12日結婚,迄今婚姻關係仍 存續中之事實,兩造所不爭執(本院卷第34頁),堪信為真實 。 2、依證物四證物劉立心與被告之Line對話(臺北地院卷第53-73 頁)所示:   劉立心:一直忘記問你感想。   被告:對啊,我一直在等你問。   被告:我發現好像喜歡在樓梯,小空間的感覺。   劉立心:但是我沒想好在樓梯怎麼玩。可能以後可以。等       你比較習慣那個以後。   被告:比較習慣那個。   劉立心:肛交。   被告:在樓梯做嗎?壓在牆邊或牆角的感覺就很棒。   劉立心:要等你習慣才可以。要不然你會痛死XD。你沒發      現我們花了多少時間讓你習慣有東西插進去嗎?   被告:當然有。   劉立心:所以肛交你喜歡嗎?   被告:喜歡耶,意料之外的舒服。   劉立心:那以後就常常要洗屁股了XD。   被告:也不用常常,在見面前在浣腸就可以了。   劉立心:上次的皮鞭拍得還不錯。   被告:超棒的,那跟第一次約的那一根一樣嗎?   劉立心:不一樣,第一次的是鞭子。   被告:除了鞭子以外我,不記得還有一根。   劉立心:不是,另一根是散鞭。   被告:對了,我想起來了。昨天打打跟強制高潮比較多。     我覺得昨天比之前更不耐打。   劉立心:太久沒被打了,我覺得。上次我也沒有認真打       你,都在玩你的屁屁。   被告:對呀我也覺得。有認真玩屁屁。   劉立心:你幫他口交。   被告:當然。   劉立心:所以你還是口交小公主的意思。   被告:有名無實。   劉立心:乖,我是覺得很爽啦,尤其是你跪在樓梯上幫我      的時候。   被告:有比較安慰一點。   劉立心:我懷疑上次見面我已經累癱了。很擼的不認真?   被告:但幹得很認真。   劉立心:好像是,但是起碼你屁股被幹很爽ORZ。   被告:我知道很好奇,插陰道跟插肛門有什麼不一樣的感     覺。我跟他說我們在找第三個人玩。他說他有興趣。   劉立心:我們每次見面我都有射呢,這樣有沒有開心一點      點。   被告:一點點點。   劉立心:而且每次都射在你身體裡面呢,這樣有沒有更開      心一點點點。   被告:多久沒有喂我了。   劉立心:話說你那天要來嘉義。   劉立心:喝完喜酒去左營站搭車。   被告:所以找到要訂哪間了。   劉立心:耐斯百貨,他有陽台。   被告:人超多耶,確定嗎?   劉立心:沒關係,不去陽台也可以XD。   被告:到家。   劉立心:謝謝你陪我玩,這次感覺到有爽到,雖然熱了點。   被告:我也玩的很爽,   劉立心:週五晚上,爽嗎?   被告:當然爽WWW,但妳好像有手下留情的感覺,竟然沒有     什麼痕跡。   劉立心:其實沒怎麼打,我覺得。而且我怕你被純情男殺      死,所以不敢打太嗨。   被告:對呀。   劉立心:但是有爽嗎?   被告:有。   劉立心:不過你好像沒有高潮。   被告:好像沒有。   劉立心:下次改進ORZ。   劉立心:你不喜歡我射在你屁股裡面嗎?   被告:喜歡,但還是要哼一下。   劉立心:憑實力作死的意思,然後還要射在你嘴裡。   被告:你要先有體力再說。   劉立心:然後你17號要給他玩,21號要被我玩。你這樣受      得了嗎。   被告:可以的,相信我的耐受度還不錯。   劉立心:是哦,所以我們要努力把你玩。所以我們都報名      參加,然後在旁邊看你被別人玩,我覺得可以。   被告:只看不動手嗎。   劉立心:當你被別人玩完以後,再來秋後算帳。   依上開之Line對話內容可知,被告與劉立心有多次在旅館房 間進行性交、肛交、SM之行為。且被告已有多次傳送裸露的 照片予劉立心,此部分有Line對話可證(臺北地院卷第41-51 頁)。 3、證人即原告之前同事黃于森證稱:「有看過證物一至4之Lin e對話,因為在劉立心中風當天在台大醫院,當時他剛轉到 普通病房,我先接到原告電話說有急事要我去台大醫院幫忙 ,我到的時候有聽到原告與她先生的對話,剛開始到的時候 是原告在問劉立心這些外遇對象,是否都知道劉立心已婚, 劉立心剛開始有點塘塞,後來在原告的逼問下有承認,例如 殷澤宛及甲○○、其他幾個都知道劉立心已婚,劉立心也有跟 其他對象談及被告甲○○知道劉立心已婚這件事,所以會刻意 在劉立心回家後避免直接打電話,我對這些內容記得清楚的 原因,是因為原告請我幫忙把劉立心手機的Line對話輸出, 那時劉立心有同意把手機給原告,原告將手機給我讓我幫忙 處理Line對話輸出,就幾個重要的節錄下來當作證物一至四 。劉立心有明確表示將手機交給原告,最後在劉立心交出手 機時,劉立心的態度表示略為愧疚,感覺有點心虛,就覺得 原告想怎樣就讓原告去處理,並且當下劉立心交手機時是承 認他做的錯事。我剛才回答的是因為對被告律師的問題理解 沒有很精確,我沒有印象的部分是,陳小姐如何說服劉先生 交出手機那部分,在劉先生交出手機當下一直到後來劉先生 表示歉意的時間我都在,有一段時間原告去上廁所時,我還 有跟劉先生聊幾句,為何把事情搞成這樣,當下他的態度是 承認他所犯的錯誤的,但他也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就把決定 權交給原告。劉先生的態度是被告等人本來就一直知道。但 劉先生如何告訴被告的,這部分我不清楚。在被告與劉先生 的Line對話中,劉先生在每次回到家中會特別讓被告知道, 被告也會在某些聊天的時間表示,若劉先生回家因為太太的 關係,就無法打電話。在殷澤宛與劉先生的對話也有提到, 被告是知悉劉先生已婚,劉先生與殷澤宛的對話中,劉先生 表示劉先生與被告都認為沒關係。我只能說結合上述,主觀 認為被告知道劉先生已婚,因被告與劉先生的對話中有默契 迴避家中的電話,劉先生也與殷澤宛說過被告在維持與劉先 生長期親密關係的同時,被告知道劉先生已婚,這些都是劉 先生自己的陳述,所以我主觀上認為被告知道劉先生已婚是 明確的。我說被告知道劉先生已婚,不是我主觀猜測的,我 沒有客觀證據,但我有多個間接證據來理解」等語(本院卷 第36-41頁)。依證人之證述可知,證人聽聞「原告原告與劉 立心之對話」、「證人與劉立心之對話」,劉立心均表示「 有外遇,並與被告發生性行為,且被告亦知悉劉立心為有配 偶之人」。而證人實際參與劉立心之對話,復與當事人間並 無任何恩怨,亦與本件訟爭結果並無任何利益糾葛,應無任 何偏袒之動機,且經具結後陳述,當不致為偏袒任何一方而 為虛偽陳述,而無端捲入兩造之紛爭,或招致受偽證罪追訴 處罰危險之理, 是其證述應屬真實可採。 4、依劉立心與被告之Line對話所示:   被告:你有空?在忙的話就等妳忙完吧。   劉立心:打字可以,忙完我應該就睡死了。   被告:打字,回家也不能講電話。所以現在下班都直接回     家,就不用開那麼久,沒辦法陪我講電話耶(貼傷心     圖案)。   劉立心:對耶。   以上有Line對話可證(臺北地院卷第25頁)。依上開對話內容 所示,被告知悉劉立心回家後,極不方便打電話溝通、聯絡 ,只能用打文字傳遞信息,若是正常之情侶交往,應該會以 電話溝通,這樣更能直接表達彼此心意,並能感受對方之真 實情感。但被告知悉,當劉立心回家後,不能以電話聯繫, 只能用文字傳遞訊息,可知被告當時即知道劉立心是有家室 配偶之人。 5、綜上所述,被告與劉立心在與原告之婚姻期間,知悉劉立心 是有配偶之人,並有與劉立心發生性行為之事實無誤。故被 告有侵害原告之配偶權之事實,堪以認定。  (二)原告得請求之賠償金額為何?   1、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 第184條第1項);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 、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 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民法第195條第1項)。又按婚姻係以夫妻之共同生活為其目 的,配偶應互相協力保持其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而 夫妻互守誠實,係為確保其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之必 要條件,故應解為配偶因婚姻契約而互負誠實之義務,配偶 之一方行為不誠實,破壞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者,即 為違反因婚姻契約之義務而侵害他方之權利(最高法院55年 台上字第2053號裁判參照)。可見基於身分關係而生之配偶 權亦屬應受保護之權利,倘夫妻任一方與他人間存有逾越結 交普通朋友等一般社交行為之不正常往來關係,且其行為已 逾社會一般通念所能容忍之範圍,並破壞婚姻共同生活之圓 滿安全及幸福之程度,即足當之,且該人與不誠實之配偶即 為侵害他方配偶權利之共同侵權行為人。查,被告有侵害原 告之配偶權之事實既已經認定,從而原告依上開規定請求被 告賠償即屬有據。 2、對於精神慰撫金之量定,應斟酌實際加害情形、所造成之影 響、被害人痛苦之程度、兩造之身分地位、經濟情形及其他 各種狀況,以核定相當之數額。查,原告為65年次,碩士畢 業,目前談離婚中,無子女,銀行工作,月入約4萬多,無 不動產。被告為89年次,大學畢業,目前為國小之教師,11 2年度之總收入約41萬元。以上事實為兩造所陳明,且互不 爭執(本院卷第35、42頁),並有兩造之戶籍資料、財產所得 資料可證(個人資料卷)。本院綜合上情,認原告請求之精神 慰撫金以45萬元為適當,原告逾上開請求之部分,為無理由 。 3、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 民法第229條第1、2項);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 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 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民法第233條第1項);應付利息之 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 之5(民法第203條)。查,原告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並未定 有給付之期限,原告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按年 息5%計算之利息,並未逾越上開規定。又原告之起訴狀繕本 係於113年9月26日送達予被告收受,有送達回證附卷可稽( 臺北地院卷第87頁)。綜上所述,原告本於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請求權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5萬元,及自113年9月 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4、復按,原告勝訴部分為45萬元,因未逾50萬元,爰依民事訴 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三)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均不 影響本案裁判要旨同此見解,毋庸再予審酌,附此敘明。  五、訴訟費用裁判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第79條、第91條第3項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對 造人數提出繕本)及表明上訴理由,並依上訴利益繳交第二審裁 判費。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22

CYDV-113-訴-883-20250122-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782號 原 告 陳威宏 訴訟代理人 陳奕璇律師 被 告 蘇丁村(即蘇文兼蘇福財之繼承人) 住嘉義縣○○市○○里000鄰○○○○0號之0 蕭蘇玉雲(即蘇文兼蘇福財之繼承人) 陳蘇玉綉(即蘇文兼蘇福財之繼承人) 陳蘇玉蘭(即蘇文兼蘇福財之繼承人) 楊蘇雲緞(即蘇文兼蘇福財之繼承人) 蘇麗美(即蘇崑山之繼承人) 住○○市○○區○○里000鄰○○街00 0巷0弄0號 謝蘇麗蕙(即蘇崑山之繼承人) 住○○市○○區○○里000鄰○○路00 0巷0號0樓 蘇麗雪(即蘇崑山之繼承人) 住○○市○○區○○里000鄰○○街00 0巷0○0號 蘇麗華(即蘇崑山之繼承人) 住彰化縣○○市○○里000鄰○○巷0 弄00號 蘇侯錦珠(即蘇崑山之繼承人) 蘇仁德(即蘇崑山之繼承人) 兼 上二 人 訴訟代理人 蘇月鳳(即蘇崑山之繼承人) 被 告 蘇珊(即蘇永崑之代位繼承人) 住○○市○○區○○里000鄰○○路00 號 蘇暐哲(即蘇永崑之代位繼承人) 住○○市○○區○○里000鄰○○路00 號 蘇素賢(即蘇永崑之繼承人) 蘇小芬(即蘇永崑之繼承人) 住○○市○○區○○里000鄰○○○街 00號 楊註(即楊蘇氏驕兼楊朝海之繼承人)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楊登吉 被 告 林通(即林楊貴之繼承人) 住嘉義縣○○市○○里0鄰○○○00號 之0 被 告 林永立(即林楊貴之繼承人) 林永川(即林楊貴之繼承人) 林岑燕(即林楊貴之繼承人) 住○○市○○區○○里00鄰○○○街 00巷0○0號 李再成(即李林美珠之繼承人) 住○○市○○區○○里00鄰○○路000巷0○0號 李榮泰(即李林美珠之繼承人) 李榮富(即李林美珠之繼承人) 住○○市○○區○○里000鄰○○○路 00巷00弄0號 李芬蓉(即李林美珠之繼承人) 住○○市○○區○○里000鄰○○街00巷00號 被 告 林通(即林楊貴之繼承人)(113.12.11已歿) 住 嘉義縣○○市○○里00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8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蘇丁村、蕭蘇玉雲、陳蘇玉綉、陳蘇玉蘭、楊蘇雲緞、蘇侯 錦珠、蘇麗美、謝蘇麗蕙、蘇麗雪、蘇麗華、蘇月鳳、蘇仁德、 蘇珊、蘇暐哲、蘇素賢、蘇小芬、楊註、林永立、林永川、林岑 燕、李再成、李芬蓉、李榮泰、李榮富應就被繼承人連和所遺坐 落嘉義縣○○市○○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3,辦理繼承登記。   兩造共有坐落嘉義縣○○市○○段000地號土地,分割如附圖一所示 ,其中A部分面積755.96平方公尺,分歸原告取得。B部分面積37 7.98平方公尺,分歸被告保持公同共有取得。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1/3,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全體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 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嘉義縣○○市○○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為兩造所共 有,共有人應有部分如附表所示。系爭土地並無因物之使用 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期限,爰依法提起本件訴訟 。 (二)訴之聲明: 1、先位聲明:  ⑴被告蘇丁村、蕭蘇玉雲、陳蘇玉綉、陳蘇玉蘭、楊蘇雲緞、 蘇侯錦珠、蘇麗美、謝蘇麗蕙、蘇麗雪、蘇麗華、蘇月鳳、 蘇仁德、蘇珊、蘇暐哲、蘇素賢、蘇小芬、楊註、林通、林 永立、林永川、林岑燕、李再成、李芬蓉、李榮泰、李榮富 應就被繼承人連和所遺坐落嘉義縣○○市○○段000地號土地, 權利範圍3分之1,辦理繼承登記。  ⑵兩造共有坐落嘉義縣○○市○○段000地號土地,全部分歸 原告 取得,並由原告補償被告蘇丁村、蕭蘇玉雲、陳蘇玉綉、陳 蘇玉蘭、楊蘇雲緞、蘇侯錦珠、蘇麗美、謝蘇麗蕙、蘇麗雪 、蘇麗華、蘇月鳳、蘇仁德、蘇珊、蘇暐哲、蘇素賢、蘇小 芬、楊註、林通、林永立、林永川、林岑燕、李再成、李芬 蓉、李榮泰、李榮富(共同受領)新臺幣(下同)1,436,324元 。  ⑶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3分之1,餘由原告負擔。 2、備位聲明:  ⑴兩造共有坐落嘉義縣○○市○○段000地號分割如嘉義縣朴 子市 地政事務所113年12月13日土地複丈成果圖所示:代號A部分 ,面積755.96平方公尺,分歸原告取得。代號B部分,面積3 77.98平方公尺,分歸連和之全體繼承人取得。  ⑵訴訟費用由兩造依應有部分比例負擔。 二、被告方面: (一)被告陳蘇玉綉、蘇侯錦珠、蘇麗美、謝蘇麗蕙、蘇麗雪、蘇 麗華、蘇月鳳、蘇仁德、楊註:我們希望割一塊土地。希望 分割在西邊,並與西邊土地地籍線平行。分割方案如附圖二 所示。 (二)其餘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 明或陳述。 三、本院判斷:   (一)被告林通於113年12月11日死亡,其繼承人為本件被告林永 立、林永川、林岑燕3人,此有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可證( 本院卷第87-93頁)。是林通原有之應繼分,應由被告林永立 、林永川、林岑燕3人承受。故林通已無當事人能力,原告 此部分之請求,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二)按共有人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 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在此限(823條第1項);共 有之不動產之共有人中有人死亡者,他共有人請求分割共有 物時,為求訴訟之經濟起見,可許原告就請求繼承登記及分 割共有物之訴合併提起,即以一訴請求該死亡之共有人之繼 承人辦理繼承登記,並請求該繼承人於辦理繼承登記後,與 原告及其餘共有人分割共有之不動產(最高法院70年第1次民 事庭會議決議)。查,系爭土地登記之共有人連和已於民國 前2年12月23日死亡,其繼承人為附表所示編號1之人,且尚 未辦理繼承登記之事實,有土地登記謄本、戶籍謄本、繼承 系統表、家事事件(全部)公告查詢結果為證(本院卷第13、2 3、35-141、149頁),堪信為真實。依上開說明,原告請求 分割系爭土地,並請求附表所示編號1之被告,就被繼承人 連和所遺系爭土地應有部分1/3辦理繼承登記,均為有理由 ,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復按,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 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 命為下列之分配:1、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 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 2、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 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 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因共有人之利益 或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共有(民法第8 24條第2、4項)。又裁判分割共有物,屬形成判決,法院定 共有物之分割時,應顧及公平、當事人之聲明、應有部分之 比例與實際是否相當、共有物之客觀情狀、性質、價格與經 濟價值、共有利益、各共有人之主觀因素與使用現狀、利害 關係等因素為綜合判斷。是關於系爭土地之分割方法,本院 審酌如下: 1、本件分割應以原物分割為宜:  ⑴按分割共有物,究以原物分割或變價分配其價金,法院固有 自由裁量之權,不受共有人主張之拘束,但仍應斟酌當事人 之聲明,共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利益等,公 平裁量。必於原物分配有困難者,始予變賣,以價金分配於 各共有人,如法院僅因應有部分所占比例不多或甚少之共有 人,依其應有部分無法分得足供建築用或其他使用之面積, 即將共有土地變價分割,不顧原可按其應有部分使用土地之 其他共有人利益,尤其此等共有人對共有物在感情上或生活 上有密不可分之依存關係,則其所定之分割方法,是否適當 ,有無符合公平原則,即值推求(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2 058號民事裁判參照)。  ⑵查系爭土地面積高達1,133.94平方公尺,被告等人之被繼承 人連和之應有部分為1/3,核算面積為377.98平方公尺,如 此之土地面積,就土地之利用並無不便,亦無造成經濟上之 損失,且被告陳蘇玉綉、蘇侯錦珠、蘇麗美、謝蘇麗蕙、蘇 麗雪、蘇麗華、蘇月鳳、蘇仁德、楊註等人亦表示希望分割 土地(本院卷第313頁)。故系爭土地並非無法原物分割。  ⑶從而原告先位聲明第2項,以補償其他被告1,436,324元,而 取得全部土地之分割方案,為本院所不採。   2、附圖一、二之方案,僅係原告或被告分配在系爭土地之東側 或西側不同而已,無論何方案,分割後均有對外出入。然附 圖一之分割方案,其中A部分配予原告,B部分分配予被告等 人,而原告在系爭土地上有耕作,並在A部分之西側設置水 井,此有圖片、相片可證(本院卷第340、341頁)。而被告等 人並未在系爭土地上耕作,故無論其分割後分配在A部分或B 部分,對被告而言並無影響,但就原告而言,若其分割後分 配到B部分,無法利用其自行設置之水井,而影響其耕作。 故本院認為附圖一之方案,就當事人而言,較符合現實上之 公平,爰以附圖一之分割方案,判決如主文第2項所示。 (四)本件係請求分割系爭土地,然分割方法係法院考量全體共有 人之利益後,依職權所為之決定,原告既為共有人之一,亦 同受其利,若全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爰依 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規定,酌定原告亦負擔部分之訴訟費 用,併此敘明。 四、訴訟費用裁判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0條之1、第8 5條第1項但書、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對 造人數提出繕本)及表明上訴理由,並依上訴利益繳交第二審裁 判費。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附表: 編號 共有人 應有部分比例 應負擔訴訟費用比例 1 蘇丁村、蕭蘇玉雲、陳蘇玉綉、陳蘇玉蘭、楊蘇雲緞、蘇侯錦珠、蘇麗美、謝蘇麗蕙、蘇麗雪、蘇麗華、蘇月鳳、蘇仁德、蘇珊、蘇暐哲、蘇素賢、蘇小芬、楊註、林永立、林永川、林岑燕、李再成、李芬蓉、李榮泰、李榮富(連和之繼承人) 公同共有1/3 連帶負擔1/3 2 陳威宏 2/3 2/3

2025-01-22

CYDV-112-訴-782-20250122-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75號 原 告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訴訟代理人 吳玉芬 被 告 賴泓佑即昊翊工程行 黃孟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8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賴泓佑即昊翊工程行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838,957元, 及自民國113年6月17日起至113年11月14日止,按年息1.72%計算 之利息,及自民國113年11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72%計 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13年7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 月以内者,按上開利率10%,其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 %計算之違約金。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838,241元,及其中39,615元自民國113年9 月17日起至113年11月14日止,按年息2.22%計算之利息,及自民 國113年11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3.22%計算之利息,暨自 民國113年10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内者,按上 開利率10%,其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其中798,626元自民國113年6月17日起至113年11月14日止,按 年息2.22%計算之利息,及自民國113年11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3.22%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13年7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 ,其逾期在6個月以内者,按上開利率10%,其逾期超過6個月者 ,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訴訟費用13,555元由被告賴泓佑即昊翊工程行負擔9,037元,由 被告連帶負擔4,518元,並均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 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被告賴泓佑即昊翊工程行前為週轉金需要,於民國112年8月 17向原告借貸2筆貸款,分別為額度100萬元之借款(帳號:0 00000000000);額度100萬元之借款(帳號: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被告黃孟惠為額度100萬元借款(帳號: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之連帶保證人,借用期限自112 年月8月17日起至117年8月17日止,並自撥款後分60期,按 期平均攤還,利息、違約金之約定如借據所示。 (二)詎被告自113年7月17日、113年10月17日起即未依約繳付本 息,迭經原告催繳均置之不理,共積欠本金838,957元、838 ,241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迭經原告催繳均置之不 理,爰依放款借據第11條約定,借款視為全部到期。 (三)訴之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   何聲明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已提出放款借據、電腦查詢單、利 率資料表、催告函、視同到期通知函可證(本院卷第13-49頁 )。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依民 事訴訟第280條第1、3項之規定(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 ,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但因他項陳述可認為 爭執者,不在此限。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 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 備書狀爭執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已視為自認原告主張之 事實,自堪信原告前開之主張為真實。 (二)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民法第474條第1項);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 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8條前段); 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 同之物,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貸與人亦得 定一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民法第478條);遲延 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 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息(民法 第233條第1項);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 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03條);當事人得 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250條第1 項);稱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 行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責任之契約(民法第739條);又數 人負同一債務,明示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為 連帶債務(民法第272條第1項);連帶債務人之債權人,得對 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 或一部之給付,且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前,全體債務人仍負 連帶責任。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前,全體債務人仍負連帶責 任(民法第273條);又所謂連帶保證,係指保證人與主債務 人就債務之履行,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而言, 是連帶保證債務之債權人得同時或先後向保證人為全部給付 之請求(最高法院45年台上字第1426號、77年度台上字第177 2號裁判參照)。如前所述,借款主債務人被告賴泓佑即昊翊 工程行未依約清償借款本息,依其與原告間之約定,全部債 務視為到期,而尚欠前述借款、利息、違約金未予清償,被 告黃孟惠為附表編號2之借款連帶保證人,依上開規定,亦 應負連帶清償責任。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連帶保證契約 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所示欠款、利息及違 約金,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四、訴訟費用裁判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2項、 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對 造人數提出繕本)及表明上訴理由,並依上訴利益繳交第二審裁 判費。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附表:  編號 債權金額 逾期利息計算 年利率 違約金計算 1   838,957   自113年6月17日起至113年11月14日止 1.72% 自113年7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内者,按上開利率10%,其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自113年11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 2.72% 2       39,615   自113年9月17日起至113年11月14日止 2.22% 自113年10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内者,按上開利率10%,其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自113年11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 3.22% 798,626   自113年6月17日起至113年11月14日止 2.22% 自113年7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内者,按上開利率10%,其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自113年11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 3.22% 合計 1,677,198

2025-01-22

CYDV-113-訴-875-20250122-1

小上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3號 上 訴 人 黃德兒 被上訴人 簡宇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嘉義簡易庭11 3年度嘉小字第660號113年11月1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合 議庭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下同)1,50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 由,不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而依同法第 436條之25規定,小額訴訟之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 明: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 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是當事人對於小額程序第 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 同法第468條規定,以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理 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 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 趣,倘為司法院之解釋或最高法院之判例,則應揭示該判解 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 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時,其上訴狀 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 依此項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顯與上開法條規定之情形 不相合時,即難認為已對原判決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 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號判例意旨參 照)。又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條第6 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事由於小額事 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 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 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再者,當 事人對於小額訴訟事件提起上訴時,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24第2項、第436條之25規定,其上訴非但應以違背法令為 理由,並應具體表明原判決違背法令之事實及內容,是就此 法律審性質而言,核與第三審處理程式相符,倘當事人提起 小額訴訟第二審上訴,其上訴狀未依上揭規定,提出合於該 條各款事由者,其未提出理由之效果及處理程式,自應準用 同法第471條第1項之規定,即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 ,提出上訴理由書於原審法院,未提出者,毋庸命其補正, 可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二、上訴意旨略以:被上訴人所提出之錄音檔固有錄到「神經病 」一詞,但被上訴人所提出之錄影檔並無「神經病」一詞, 是錄音檔是否有加工,非無可疑。縱使上訴人有講「神經病 」一詞,也是在車內所講,並非公開場所,亦非針對被上訴 人,故無辱罵被上訴人之意思,並請求傳訊證人謝郡宜。並 聲明:1、原判決不利上訴人之部分廢棄。2、上開廢棄部分 被上訴人在原審之訴駁回。3、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 訴人負擔。 三、經查,上訴人對本院嘉義簡易庭113年度嘉小字第660號適用 小額程序所為之第一審判決,固於法定期間內提出上訴,然 上訴人所指有無辱罵「神經病」一詞,核屬原審證據取捨之 問題。至於辱罵「神經病」一詞,是否毀損被上訴人名譽一 事,業經原審認定上訴人辱罵神經病是針對被上訴人,並造 成被上訴人名譽受損、貶低,而構成侵權行為。是原判決已 經就上訴人是否構成侵權行為,於理由詳加論述,並無違反 法令或經驗法則。故上訴人上開上訴理由,並無具體指摘原 審判決有何違背法令之事實及內容。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71條第1項之規定,自難認為上訴為 合法,並毋庸命其補正,應予駁回。   四、末按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 確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3 2第1項規定甚明。本件上訴人小額訴訟之上訴,既經駁回, 關於第二審訴訟費用自應由上訴人負擔。查本件第二審訴訟 費用,為上訴裁判費用1,500元,揆諸前開規定,應由上訴 人負擔,爰併予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不合法,爰依民事訴訟法第 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78條、第43 6條之19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民三庭審判長法 官 陳寶貴                 法 官 柯月美                 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16

CYDV-114-小上-3-2025011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