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彭蜀方

共找到 211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183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台灣友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王安妮 上列上訴人即原告與被上訴人即被告榮貴能源有限公司間請求給 付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6日本院112年度訴字第18 36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查本件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臺幣 4,298,749元,應繳納裁判費新臺幣77,715元,惟未據上訴人繳 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繳納,如逾期未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6

TNDV-112-訴-1836-20250226-2

南簡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簡字第324號 原 告 吳元芳 訴訟代理人 吳元泰 被 告 王慕璣 訴訟代理人 謝育錚律師 被 告 立大農畜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周明雄 訴訟代理人 黃文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於民國114年1 月23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零伍萬貳仟零柒拾壹元,及自民 國一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 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百分之四十七,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佰零伍萬 貳仟零柒拾壹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將其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供 訴外人丙○○駕駛使用,丙○○於民國112年7月6日駕駛該自用 小客車行經臺南市○○區○○路0段000號處,於交通號誌管制路 口前剎車停止時,恰逢被告立大農畜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被告立大農畜公司)僱用司機即被告甲○○駕駛被告立大農 畜公司所有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後方駛經該路段 。被告甲○○未能注意車前狀況並保持安全距離,自後方與丙 ○○所駕駛之上開自用小客車發生追撞,導致原告所有之該自 用小客車多處受有損害,經修繕後受有維修費用、車體價值 減損、犀牛皮保護膜、車輛維修期間代步車費用新臺幣(下 同)2,229,250元。原告依法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連帶 負擔損害賠償責任。被告甲○○為被告立大農畜公司之受僱人 ,其因駕駛被告立大農畜公司所有之上開自用小貨車行經前 述路段處,客觀上為被告立大農畜公司服勞務而受監督,且 被告甲○○駕駛該小貨車亦有執行職務之客觀事實,被告甲○○ 未能注意車前狀況而自後方與丙○○駕駛上開自用小客車發生 追撞,導致該自用小客車多處受有損害,被告甲○○就本件行 車事故確有過失,被告立大農畜公司應就受僱人即被告甲○○ 所致損害負連帶賠償責任。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91條之 2、第188條第1項、第213條第1、2項、第215條,請求被告 立大農畜公司、甲○○連帶給付2,229,250元,應有理由。本 件原告因車輛修繕費用支出1,104,116元(原證4)、車輛事 故價值減損642,000元及鑑定費42,800元(原證5)、犀牛皮 保護膜費用160,000元、維修期間代步車費用180,000元及自 事故時起至起訴前維修費遲延利息46,756元、稅額百分之5 ,共計2,229,250元。並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229,2 5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日起至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二、被告之答辯:對原告主張發生本件事故時間、地點及過程, 均不爭執。惟對原告主張所受損害總額及其請求項目有爭執 ;訴外人丙○○有駕照吊扣駕駛自用小客車,於車道中暫停, 妨礙交通,同為肇事原因之與有過失,原告將車輛借用丙○○ 自應承受其過失責任。原告主張因車輛修繕費用1,104,116 元有爭執,原告雖提出原證4電子發票證明聯,惟該統一發 票之買受人為被告立大農畜公司,並非原告,且發票内容亦 看不出係支付哪輛汽車之維修費用?又雖電子發票證明聯有 記載工資、零件,但無法得知係何項工資?何項零件?原告 主張車輛事故價值減損642,000元有爭執,原告並未實際將 該車輛出售,實際上並未受有車輛價值減損之損害,故此部 分主張無理由。原告雖提出原證5鑑定内容,惟該份鑑定内 容並無鑑定方法、鑑定所附資料、鑑定人資格等攸關鑑定是 否合法妥適之内容,似非完整之鑑定報告?原告主張支出鑑 定費42,800元有爭執,其雖提出原證5收據佐證,惟該收據 單位名稱為被告立大農畜公司,並非原告,則原告是否確實 有支出該份鑑定費,亦有疑義?原告主張支出犀牛皮保護膜 費用160,000元有爭執,原告並未提出相關憑證。原告主張 因系爭小客車維修期間代步車用180,000元有爭執,原告是 否確實有租車?租車期間是否有必要為三個月?實際租車費 用是否為180,000元?均未見原告提出相關憑證說明。原告 主張自事故時起至起訴前維修費遲延利息46,756元有爭執, 被告王幕璣在原告起訴前,未經原告提出相關憑證請求損害 赔償,則原告可否主張自事故時起至起訴前維修費遲延利息 ,恐非無疑。原告該項數額計算過程為何?原告應詳細說明 。原告請求之總金額,依照其所列附表可知,有再加計稅額 百分之5,此部分之緣由為何?原告應負舉證及說明。依臺 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113年1月26日南市交鑑字第113020 0671號函檢送之鑑定意見書可知,丙○○駕照吊扣駕照自用小 客車,於車道中暫停,妨礙交通,同為肇事原因,則系爭小 客車係原告出借予丙○○使用,自應承擔丙○○之過失,且過失 比例應為百分之50。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訴訟費用由原 告負擔。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損 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受僱人因執行職 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行為人連帶負損害 賠償責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第188條 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汽車在同一車道行駛時,除擬 超越前車外,後車與前車之間應保持隨時可以煞停之距離, 不得任意以迫近或其他方式,迫使前車讓道。汽車行駛時, 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及兩車並行之間隔,並隨時採取必要 之安全措施,不得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第1、3項亦有明文。查:  ⒈原告主張上揭本件事故發生過程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行車執 照、被告立大農畜公司公司商業登記查詢、臺南市政府警察 局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頂泰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維 修費用發票、臺南市直轄市汽車商業同業公會鑑定報告及收 據、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為證,且被告所不爭執,並有臺 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112年12月18日南市警二交字第112 0800147號函附事故調查資料可參,堪認被告甲○○於上揭時 、地,受僱於被告立大農畜公司而駕車執行職務時,有與系 爭小客車發生碰撞事故之事實。觀之前揭警調資料所附道路 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可知(調字卷第6 9、75頁),被告甲○○當時駕車由東往西行經健康路1段206號 至272號前之路段,當時天氣晴、柏油路乾燥、無缺陷、無 障礙物、視距良好,無不能注意之情形,其疏未注意遵守上 開交通規則,導致與系爭小客車發生碰撞。是被告甲○○對於 本件事故有未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之過失,應屬明確,其 因此造成原告之損害,自應負擔損害賠償責任。  ⒉從而,揆諸前揭規定,被告甲○○既於事發時為被告立大農畜 公司之受僱人而執行職務,原告主張被告甲○○應與被告立大 農畜公司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亦屬有據。 (二)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 少之價額;而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 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且債權人得請求 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以代回復原狀。損害賠償,除 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以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 及所失利益為限。依通常情形,或依已定之計劃、設備或其 他特別情事,可得預期之利益,視為所失利益。民法第196 條、第213條第1項、第3項、第216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物 被毀損時,債權人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以代回 復原狀之情形,應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 為限;例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方符合損 害賠償法之原理(被害人不因侵權而受有法度外之利益;此 亦為西諺「Der Gebrochene Arm Darf Nicht Alstreffre E rachten(斷臂非中彩)」之展現)。又關於折舊之計算,乃屬 損害賠償範圍必要性之認定,為適用法律層次的問題,而非 單純的事實認定問題。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應 就其事實有舉證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也有明文。 茲就原告主張之損害賠償項目,析述如下:  ⒈車輛修繕費用:原告主張因本件事故所致系爭小客車受損而 修繕費用1,104,116元,並提出頂泰興業股份有限公司電子 發票證明聯為證(調字卷第23頁),被告固持前詞而對之爭 執,惟觀之原告請求調查獲覆之頂泰興業股份有限公司113 年7月3日頂泰字第1133010002號函附乙○○維修車輛相關資資 料(南簡字卷第69-91頁),該公司就系爭小客車之維修類別 、項目、名稱、單價、金額、總額(其中工資252,990元、零 件851,126元)、維修前及維修照片,均已列之纂詳,互核相 符,應可採信。另就系爭小客車損害部分之修復,其零件材 料之更換係以新品代替舊品,則計算上開零件之損害賠償數 額時,自應扣除折舊部分始屬合理。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 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之 耐用年數為5年,依平均法計算其折舊結果(即以固定資產 成本減除殘價後之餘額,按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規定之耐用 年數平均分攤,計算折舊額),每年折舊率為5分之1,並參 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以1年為計算 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 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月計),系爭小客車自出 廠日112年4月,迄本件事故發生時即112年7月6日,已使用0 年3個月,則零件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815,662元【 計算方式:1.殘價=取得成本÷(耐用年數+1)即851,126÷(5+1 )≒141,854(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2.折舊額=(取得成本- 殘價)×1/(耐用年數)×(使用年數)即(851,126-141,854) ×1/5×(0+3/12)≒35,464(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3.扣除 折舊後價值=(新品取得成本-折舊額)即851,126-35,464=8 15,662】,加計工資252,990元,共計1,068,652元。依此, 系爭小客車回復原狀所需之必要費用為1,068,652元。  ⒉車輛價值減損:原告主張系爭小客車因本件事故而減少價值6 42,000元,並另支出此部分鑑定費42,800元,有其提出之臺 南市直轄市汽車商業同業公會鑑定報告及收據為證(調字卷 第25頁)。被告雖對之爭執如上,然對於原告提出之上開鑑 定報告及收據之真正並不爭執(南簡字卷第104頁)。乃臺南 市直轄市汽車商業同業公會是依據商業團體法成立的法人, 其業務包含車輛因事故導致車價折損的鑑定或財產有關車輛 價值鑑定(可參該公會網頁介紹:http://tainancitymul.ac ar.org.tw/intro/22),其既屬汽車商業類別的法人,且也 以車價鑑定為業務範圍之一,應具有相當的關於汽車領域的 專業知識程度,是其鑑定內容應非不可採納。被告雖認為原 告未將該車出售,因此未實際受有此部分損害云云。惟損害 賠償之目的在於填補所生之損害,其應回復者,係損害事故 發生前之應有狀態,自應將事故發生後之變動狀況悉數考量 在內。故於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請求修補或賠償修復費 用,以填補技術性貶值之損失而回復物之物理性原狀外,就 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交易價值,亦得請求賠償,以填補交易 性貶值之損失而回復物之價值性原狀;前者是屬於物之使用 價值的損害,後者則屬於物之交換價值的損害,由於現代商 業運作之模式,透過貨幣而可進行之交換,形成物之交易市 場而存在一個抽象的物之交易價值的概念,此交易價值因相 對應一個商業模式的交易市場而存在,不因物是否實際交易 而可否定該交易價值的存在,此即民法第196條規定的根本 源頭。是被告斯見,與民法第196條規範意旨相悖,尚難憑 採。另被告雖認為上開公會鑑定並無鑑定方法云云,然閱之 整體鑑定內文,可見其總體報告之內容,有其判斷車輛價值 減損的考量端點,足可憑判其得出鑑定結果的理路與線索, 而非憑空設造,參以前述關於該公會就汽車商業的專業領域 特質,足認前揭鑑定內容應可酌採。是以原告主張系爭小客 車因本件事故受損而減少價值642,000元,有其依據。又關 於物之交易價值的減損,涉及商業市場運作模式及其所涉該 領域要素的專業領域,並非未具備此方面專業基礎的一般人 所可知曉與鑑得,是原告就此部分的主張必須付出一定成本 而可獲得,則此部分費用成本既是因本件事故的發生而必然 支出,自應認屬損害賠償之範圍。是原告就此支出鑑定費42 ,800元,亦屬因本件事故所受之損害。從而,原告請求被告 連帶賠償系爭小客車價值減損642,000元及其衍生之鑑定費 用42,800元,共計684,800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⒊犀牛皮保護膜費用與維修期間代步車費用:原告主張其因本 件事故受有犀牛皮保護膜費用180,000元、維修期間代步車 費用160,000元等情,為被告所爭執,則依舉證責任分配法 則,應由原告就此事項負舉證之責。惟原告就此部分之主張 ,並未提出證據以實,自無從以其單方面之陳述而憑認為真 。是原告此部分請求,並無依據,難以准許。  ⒋自本件事故時起至起訴前維修費遲延利息46,756元及加計稅 額百分之5部分:按利息之發生,有因法律行為而發生者, 有因法律規定而發生者,前者謂為約定利息,通常由當事人 契約約定而生,亦有單獨行為(如遺囑)為之者,後者為法定 利息,分為遲延利息(如民法第233條第1項)、墊費利息(如 民法第176條第1項)、擬制利息(民法第173條第2項)、附加 利息(民法第182條第2項)。又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 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 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 ,負遲延責任(民法第229條第1項、第2項前段)。原告固請 求被告連帶給付自本件事故時起至起訴前的維修費遲延利息 ,但本件侵權行為之債,並確定給付期限,原告也未舉證其 於本件起訴之前有催告被告給付之情,則被告於受催告前並 不負遲延責任,自無遲延利息起算之可言;至民法第213條 第2項雖規定:『因回復原狀而應給付金錢者,自損害發生時 起,加給利息』,但此規定限於因回復原狀而應給付金錢之 情形(如金錢被侵奪者,回復原狀即應給付金錢),至於以金 錢代替回復原狀之情形,則無適用之餘地(最高法院78年度 台上字第2334號判決並參),原告請求的車輛維修費用係屬 民法第213條第3項之必要費用代替回復原狀的情形,並無同 條第2項適用。因此,原告請求前揭遲延利息,並無依據。 另就原告請求之加計稅額部分,其也未提出法律上依據,故 亦難准許。是原告此部分請求,均乏依憑,無法准之。  ⒌綜上,原告得請求被告連帶給付之賠償為車輛修繕費用1,068 ,652元、系爭小客車價值減損642,000元及其衍生之鑑定費 用42,800元,共計1,753,452元。 (三)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 金額,或免除之。重大之損害原因,為債務人所不及知,而 被害人不預促其注意或怠於避免或減少損害者,為與有過失 。前二項之規定,於被害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與有過失者, 準用之,民法第217條定有明文。又汽車除遇突發狀況必須 減速外,不得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暫停。前車如 須減速暫停,駕駛人應預先顯示燈光或手勢告知後車,後車 駕駛人應隨時注意前車之行動。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第 2項也有明文。查:  ⒈本院審酌全般卷證資料及調查證據果,認被告違反前揭注意 義務,為本件事故發生的原因,但系爭小客車於事發當時也 有在車道中驟然暫停的情形,此亦為本件事故發生的原因之 一。而依臺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覆議委員會之鑑定結果認 為:『一、丙○○(即系爭小客車駕駛人)駕照吊扣駕駛自用小 客車,於車道中暫停,妨礙交通,為肇事原因。二、甲○○駕 駛自用小貨車,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保持安全距離,同為肇 事原因。』,有卷附臺南市政府交通局113年12月4日南市交 智安字第1132486080號函附南覆0000000案覆議意見書供卷 可稽(南簡字卷第129-132頁),亦認原告為肇事原因之一。 又事發當時,原告駕駛之小客車與被告甲○○駕駛之小貨車是 處於前車與後車的相對位置,兩車之駕駛人各負有前揭交通 法規的注意義務,而就此種前後車相對位置之車輛行駛狀態 ,前車會先於後車去面對行駛方向的共同前方的任何可能狀 況,若有各種可能因素而導致前車煞停的情形,後車的隨時 保持煞停距離的注意義務,仍具備防免前後車輛發生碰撞的 高度可能;是以衡此情狀,後車若仍有在駕駛中撞上前車的 情形,就結果防免的評價觀之,後車應具備較大的注意義務 違反程度。是本院衡酌本件事故發生過程、原告與被告甲○○ 違反注意義務情節等各端,因認本件事故,被告甲○○對於本 件事故之發生應負責任程度為百分之60。  ⒉原告主張其小客車是半自駕系統,於事發當時是因車上行車 紀錄器偵測到有機車而觸發自動煞停系統,那是無法關閉的 功能等情(南簡字卷第156-157頁),然原告之小客車縱有裝 設半自駕系統,仍無免於其負有前揭交通法規規範的注意車 前狀況的注意義務,若其車輛行駛中因注意車前狀況而發現 車輛前方有狀況,仍可在自駕系統啟動前發起避免肇事因素 發生之舉措,同時其自發性的舉措,亦有提醒後方車輛前方 狀況的功能而達到用路人共同防止事故發生的法規範目的。 況原告所稱情事,亦無法證明其車輛在自駕系統啟動前,原 告處於無法注意而可自發採取防免肇事因素的狀況。綜此以 觀,原告此部分主張,仍難以免除其應負擔部分過失責任的 認定。  ⒊從而,原告得請求連帶賠償之金額為1,052,071元(計算式: 1,753,452×60%=1,052,071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四)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 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2項 分別定有明文。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 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 仍從其約定利率;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 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亦為同法第233條第1 項及第203條所明定。查原告請求被告連帶給付上開損害, 未定有給付之期限,則原告請求以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 2年12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遲延利 息,為法之所許,應予准許(送達證書可參:調字卷第125- 129頁)。 (五)綜上,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1,05 2,071元及自112年12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 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四、按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酌 量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共同訴訟人因連帶或不可分之 債敗訴者,應連帶負擔訴訟費用,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 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本院審酌兩造之勝敗比例,認本件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百分之47,餘由原告負擔,應屬適 當,爰判決如主文第3項所示。 五、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為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本院併依職權諭知被告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一部為有理由、一部為無理由,依民事 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79條、第85條第2項、第389條第1 項第3款、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台南市○○路0段000 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5

TNEV-113-南簡-324-20250225-1

重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29號 原 告 黃妙齡 上列原告提出「民事告訴狀」到院,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 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提出於法院為之。當事人 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有 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法定 代理人與當事人之關係、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當事人書 狀之格式、記載方法及效力之規則,由司法院定之。未依該 規則為之者,法院得拒絕其書狀之提出。民事訴訟法第244 條第1項、第116條第1項第1、2、5款及同條第4項分別定有 明文,此為必備之程式。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 定期間先命補正,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文。所謂 訴訟標的,係指為確定私權所主張或不認之法律關係,亦即 依實體法規定對人或對物所生之權利義務關係,欲法院對之 加以裁判者而言。在給付之訴,係原告要求法院以判決命被 告為一定行為之訴,即原告要求法院以判決確認其在私法上 ,對於被告有一定給付請求權存在,並進而命被告為一定行 為之訴。故此類型之訴訟,其訴訟標的必有相對應之請求權 基礎;而請求權基礎,係指實體法上具備構成要件及法律效 果之完全性法條而言;「完全性法條,指一個具有構成要件 及法律效果之規定」、「完全性法條即所謂請求權基礎」( 王澤鑑著,「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民國88年10月3刷, 第68頁)。又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之「及其原因 事實」,乃係89年修正時增訂;此所謂原因事實,係為使訴 訟標的特定所必要之事實,原因事實應如何記載,始可達到 訴訟標的特定之程度,學理上曾有爭執,我國實務上向採裁 判說之標準,即指「構成要件之事實」,而能使受裁判之法 律關係與其他法律關係有所區別。進言之,所謂「其原因事 實」之「其」,即為前文之「訴訟標的」而言,故該原因事 實係指訴訟標的之原因事實;而訴訟標的恆為權利義務(如 同法第53條),有時亦稱法律關係(如同法第254條),於 有正當利益或必要時,亦得為其他事項(如同法第247條) 。依此,前開原因事實,即指權利義務或法律關係之相關事 實而言。原告之起訴狀對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循此表明 之,始符合法定程式。另又所謂「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即訴之聲明)乃原告請求法院判決之結論,亦即原告請求法 院應為如何判決之聲明,如原告獲得勝訴之判決,該聲明即 成為判決之主文,在給付之訴,並為將來據以強制執行之依 據及範圍,在確認之訴,則於當事人間有確認私法上法律關 係之效力。是以原告提起給付之訴,所表明訴之聲明,必須 明確一定、具體合法,始有解決私法上法律關係紛爭之可能 。 二、原告提出「民事告訴狀」、「意見陳述狀」到院,其起訴之 法定程式於法不符,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3日裁定命其於 收受裁定後10日內補正「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有法定 代理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等事項,該裁定於同年月7 日送達原告。原告固曾於同年月13日提出「民事告訴補正」 狀到院,然觀其書狀內容,仍未補正完整之當事人姓名及其 住居所,亦無法判明其訴訟標的及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 之聲明,顯然並未補正上開事項,迄至本件裁定時,亦未再 補正上開事項。從而,原告逾期未依法補正合於法定程式之 上開事項,其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4

TNDV-114-重訴-29-20250224-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宣告調解無效之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79號 原 告 陳宥辰 被 告 楊月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宣告調解無效之訴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 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 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 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又宣告調解無效之訴,足使原具確定力之調解筆錄之調解成立內 容失其效力,性質上屬於形成之訴,其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乃將 調解筆錄之調解成立內容,予以撤銷之形成權,如該調解內容所 涉及者為財產權即屬財產權之訴訟,應以原告獲勝訴判決可獲得 之利益,為其訴訟標的之價額而核徵裁判費。查原告提起本件宣 告調解無效訴訟,其訴之聲明係請求宣告臺南市中西區調解委員 會就兩造間於民國102年12月23日所做成102年度刑調字第455號 調解書無效。就原告提出之該調解書內容觀之,係訴外人陳世均 、原告應連帶給付新臺幣(下同)2,000,000元予被告,是本院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為2,0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4,900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1

TNDV-114-補-179-20250221-1

南小補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小補字第58號 原 告 第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李正漢 訴訟代理人 王治鑑 顏志宏 翁毅軒 上列原告與被告鄭誌寬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 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85,030元, 應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 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 送達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1

TNEV-114-南小補-58-20250221-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910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王語旋即王雅靜 視同上訴人 即 原 告 劉韻惠即劉桂美 王啟任 王健旭 被上訴人 即 被 告 金淑枝即楊志文之繼承人 楊雅卉即楊志文之繼承人 楊博勛即楊志文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23 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910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查本件上 訴人上訴利益為新臺幣600,000元,應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2,000 元,惟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 ,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繳納,如逾期未繳,即駁 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1

TNDV-113-訴-910-20250221-3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507號 原 告 陳振耀 訴訟代理人 林惠鐘 陳國瑞律師 被 告 金虹建設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黃柏強 訴訟代理人 黃厚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為訴之追加,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告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20日言詞辯論期日所為訴訟標的原因事 實之追加均駁回。   理 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有下列 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1.被告同意。2.請求之基礎事 實同一者。3.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4.因情事 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者。5.該訴訟標的對於數人 必須合一確定時,追加其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者。6.訴 訟進行中,於某法律關係之成立與否有爭執,而其裁判應以 該法律關係為據,並求對於被告確定其法律關係之判決者。 7.不甚礙被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者。被告於訴之變更或追 加無異議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視為同意變更或追加,民 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訴,係由當事人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此所謂原 因事實,係為使訴訟標的特定所必要之事實,原因事實應如 何記載,始可達到訴訟標的特定之程度,學理上曾有爭執, 我國實務上向採裁判說之標準,即指「構成要件之事實」, 而能使受裁判之法律關係與其他法律關係有所區別。亦即所 謂「其原因事實」之「其」,即為前文之「訴訟標的」而言 ,故該原因事實係指訴訟標的之原因事實;而訴訟標的恆為 權利義務〈如同法第53條〉,有時亦稱法律關係〈如同法第254 條〉,於有正當利益或必要時,亦得為其他事項〈如同法第24 7條〉。依此,前開原因事實,即指權利義務或法律關係之相 關事實)三個要素所構成,其中有任一要素之變更或追加者 ,即屬於訴之變更或追加。前開規定旨在保護被告之利益及 防止訴訟之延滯,故如原告於訴狀送達後,將原訴變更或追 加他訴,符合前開規定時,應許原告變更或追加之。又所謂 「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係指變更或追加之訴與原訴之主 要爭點有其共同性,各請求利益之主張在社會生活上可認為 同一或關連,而就原請求之訴訟及證據資料,於審理繼續進 行在相當程度範圍內具有同一性或一體性,得期待於後請求 之審理予以利用,俾先後兩請求在同一程序得加以解決,避 免重複審理,進而為統一解決紛爭者,即屬之。 二、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於民國113年7月8日提出民事起訴狀到院,其起訴時主 張之原因事實為被告拆除臺南市○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上 之建物,原告所有之臺南市○市區○○00○0號,因被告拆除臺 南市○市區○○00號建物而陸續出現龜裂情形,並引用民法第1 91條第1項、第794條、第774條、第800條之1為請求損害賠 償之依據(補字卷第13-15頁)。嗣於本院113年11月19日言詞 辯論時主張建物是在買賣過戶後大約一年多才拆除,故拆除 84號建物之所有權人應該是被告,被告即使是容許他人拆除 自己的建物也不得造成鄰地損害,退萬步言,如建物不是被 告所有,但是被告至少是拆除當時的土地所有權人,經營事 業就是為了建築房屋,應該避免鄰地損害,故被告拆除之時 ,至少為土地所有權人,即使是原地主拆除,被告也應該負 擔損害賠償責任等語,並引用民法第184條第一項前段及第 二項、民法第191條。民法第184條第二項的法律是指民法第 774及794條為請求依據(訴字卷第37頁)。原告於前揭言詞辯 論時關於原因事實之陳述已有不同於起訴時主主張的事實, 就請求權基礎亦有增加引用民法第184條第2項,已屬於訴訟 標的及其原因事實之追加,本院於114年1月2日言詞辯論時 闡明原告確認原因事實,原告主張的事實為上開84號建物非 被告所拆除,但被告是土地所有權人,因此也負有拆除過程 不能導致鄰損之注意義務(訴字卷第73頁),並主張侵權時間 為111年5月,被告所為係屬違反注意義務之不作為侵權行為 (訴字卷第129頁)。嗣原告又於114年2月11日提出追加起訴 狀到院,主張追加事實即被告在拆屋後挖掘同段646、646-1 、646-8地號土地,造成原告之建物毀損等情(訴字卷第83-8 4頁),並主張此部分追加事實之侵權時間為113年11月(訴字 卷第130頁),本院就114年2月11日追加起訴狀所為之追加, 業於本院114年2月20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以諭知裁定駁回其 追加之訴,並已告知得對之為抗告(訴字卷第131頁)。乃原 告於同一言詞辯論期日又主張:事實部分引用起訴狀第1頁 ,另更正被告在取得土地之後,有指示或監督地主承攬拆除 之承包人進行拆屋,拆屋震動造成原告建物及土地發生龜裂 情形,如被告沒有指示監督,被告就拆屋行為也應該負擔注 意義務,因其不作為導致原告土地及房屋發生龜裂,原告主 張被告侵權行為的時間是111年5月陸續之拆屋行為等語(前 揭卷第131頁)。 (二)承上,原告主張之原因事實仍係起訴時主張的事實,亦即主 張被告於111年5月間拆除上開84號建物時造成原告之前開84 之1號建物、土地受損之事實。至於原告於訴狀送達之後主 張被告在取得土地之後,有指示或監督地主承攬拆除之承包 人進行拆屋,拆屋震動造成原告建物及土地發生龜裂情形, 如被告沒有指示監督,被告就拆屋行為也應該負擔注意義務 ,因其不作為導致原告土地及房屋發生龜裂等情,已經涉及 其他事實情節各不相同的侵權事實,均與起訴時主張的原因 事實不屬於同一基礎事實,也對於被告防禦權行使有所妨礙 ,不應准許其追加之該等原因事實。至於原告於起訴之後增 加引用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作為訴訟標的即 請求權基礎,與其起訴時主張的原因事實具有法律上及事實 上關聯,應予准許。 (三)綜上,原告於本院114年2月20日言詞辯論期日所為訴訟標的 原因事實之追加,於法不符,均應駁回。 (四)特此敘明者為:本件訴訟之審判標的應為原告主張的被告於 111年5月間拆除上開84號建物時造成原告之前開84之1號建 物及其坐落土地受損之事實;原告引用之法律依據為民法第 184條第1項前段及第2項、第191條第1項、第794條、第774 條、第800條之1。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1

TNDV-113-訴-1507-20250221-1

南小補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小補字第55號 原 告 和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蔡伯龍 上列原告與被告黃佳文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 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56,717元, 應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 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 送達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1

TNEV-114-南小補-55-20250221-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簡字第1088號 原 告 中匯小客車租賃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陳禹華 訴訟代理人 李若熙 被 告 陳以潔 訴訟代理人 劉洹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服務報酬事件,於民國114年1月21日言詞辯論 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2月24日向原告申請借款, 雙方約定於六個月後應依車款不足額代墊服務約定合約書第 1條上載方式以原車貸與墊付總額整合成一筆新的車貸以返 還墊付總額,否則應支付該系爭合約上載之車貸金額加計墊 付總額之百分之30作為原告之服務報酬;依系爭合約書第7 條計算:(車貸金額+墊付總額)×30%,車貸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400,000元、墊付總額為70,500元,(400,000+70,500) ×30%=141,150元。被告於113年3月25日以存證信函向被告要 求履行契約,均置若罔聞,爰依系爭合約書第1條請求。並 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41,150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之答辯:被告固有於112年2月24日與原告訂立車款不足 額代墊服務約訂合約書,由原告依約貸借被告50,000元充為 被告向訴外人謝亞倫購買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小客車買賣 價金之一部,惟原告竟要求被告每月應償還其1,058元,被 告遂依約給付9期共9,522元。如以貸借本金50,000元按系爭 合約第1條約定之1.5計算優惠服務費(實為利息性質),被 告每月應付利息為750元,故實際給付1,058元中之308元應 依民法第323條規定抵充貸借本金,如此計算至第9期後,被 告實欠借貸債務原本為45,394元。被告業於113年3月22日以 存證信函給付原告50,000元,已逾應清償之債務。詎原告於 113年3月25日以存證信函誆稱伊除貸借被告50,000元外,另 有代墊被告應給付伊之開辦費5,000元、GPS5,000元與每月 按1,750元計算,共6個月1,500元手續費,合計20,500元, 故被告每月實際給付之1,058元為以70,500元(即購車代墊 款50,000元+代塾被告應付款20,500元=70,500元)乘以1.5% 所得金額。雖被告未自原告處取得該20,500元之借貸金額, 且無證據證明原告確實有此部分之費用支出,堪認此等名目 均為原告自行編立,難謂非民法第206條規定之巧取利益, 則依民法第474條第1項規定,被告就2,500元部分應不成立 消費借貸關係而無清償責任,然被告為求息事仍於113年3月 29日再給付原告25,750元,同有存證信函影本可參。系爭合 約係原告單方面預定於不特定人為申辦汽車買賣代墊款而與 其訂立之契約,性質上應屬定型化契約,系爭合約第1條後 段固約定,被告於取得原告貸借之金額後,除每月須給付按 1.5%計算之服務費外,於被告6個月期滿後未能獲第三人同 意借款以清償原汽車貸款債務時,仍須給付原告按系爭合約 所載「車貸總額及墊付總額」金額30%計算之服務報酬,此 將造成原告單方提出、覓得之申貸條件縱未合理,得逾適當 範圍時,如被告表示拒絕,原告仍得藉此要求被告給付報酬 ,顯未究明核貸事宜未完成實質上是否全然可歸貴於被告, 上開約款亦未考量依據原告事務處理之進度、階段、申辦業 務之複雜性及耗費時間之長短等因素,為比例性給付報酬之 約定(遑論原告擬定之服務報酬計算竟將與其所提供之代為 申辦貸款服務無關之車貸金額納入作為計算服務報酬因子) ,顯然將契約風險全數命由被告負擔,且被告更可能因上開 約定,在考量委任報酬之負擔下,影響其行使法定終止權之 事由,實質上已生箝制被告終止權之效力,而有違民法第54 9條第1項賦予被告任意終止權之意旨。是系爭合約上開約定 ,顯然犧牲被告利益,加重被告責任,並限制其法定權利之 行使而違反誠信原則。依民法第247條之1第2款規定,應屬 無效,則原告自不得執此約定請求被告給付141,150元。退 萬步言,縱認系爭合約第一條約定有效,原告仍須證明被告 有未配合其申辦借新還舊或他行代償汽車貸款事實,始有該 約定之服務報酬請求權,原告既未就此盡舉證責任,其請求 被告給付141,150元,亦無理由。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本判決涉及之法律規定與相關見解:  ⒈按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 即為成立。當事人對於必要之點,意思一致,而對於非必要 之點,未經表示意思者,推定其契約為成立,關於該非必要 之點,當事人意思不一致時,法院應依其事件之性質定之。 民法第153條定有明文。復按當事人締結之契約一經合法、 合意成立,雙方均應受其拘束。另按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 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辭句,民法第98條定有明 文,是解釋契約,應於文義上及論理上詳為推求,以探求當 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並通觀契約全文,斟酌訂立契約當時及 過去之事實、交易上之習慣、政令上的變動等其他資料,本 於經驗法則及誠信原則,從該意思表示所根基之原因事實、 主要目的、經濟價值、社會客觀認知及當事人所欲表示之法 律效果,作全盤之觀察,以為判斷之基礎,不能徒拘泥字面 或截取書據中一二語,任意推解或忽略相關參考因素致失其 真意,此為契約解釋應依循之客觀性原則。按當事人主張有 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 7條前段定有明文。是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 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 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 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⒉按探求契約當事人之真意,應通觀契約全文,依誠信原則, 從契約之主要目的及經濟價值等作全盤之觀察。是當事人所 訂之契約內容,是否為違約金或類似於違約金之約定,應以 契約目的、當事人真意等端為客觀實質之憑判,當事人縱未 使用違約金或相類之契約用語,然究其實質意涵可認屬違約 金或類似於違約金之約定者,自非可以詞害意而置其實質不 論,並因此逸脫相關法規範之適用,致失公允。又當事人得 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違約金,除當 事人另有訂定外,視為因不履行而生損害之賠償總額。其約 定如債務人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法履行債務時,即須 支付違約金者,債權人除得請求履行債務外,違約金視為因 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法履行債務所生損害之賠償總額 ;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民法第 250條、第252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民法所定違約金有兩種, 一為以預定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為目的,此種違約金於債 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僅得就本來之給付或違約金擇一 請求,不得併為請求,此稱賠償總額預定性違約金;二為以 強制債務之履行為目的,此種違約金於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 ,債權人除得請求違約金外,並得請求本來之給付,此稱懲 罰性違約金;而當事人所定違約金究竟屬於何種,應依當事 人之意思定之,倘當事人未予訂定,則視為以預定債務不履 行之損害賠償為目的之賠償總額預定性違約金,此觀民法第 250條第2項規定自明。又當事人約定契約不履行之違約金過 高者,法院得依民法第252條以職權減至相當之數額,是否 相當須依一般客觀事實、社會經濟狀況及當事人所受損害情 形,以為酌定標準,而債務已為一部履行者,亦得比照債權 人所受利益減少其數額;違約金是否相當,應依一般客觀事 實、社會經濟狀況及當事人所受損害情形,以為衡量之標準 ,若所約定之額數,與實際損害顯相懸殊者,法院自得酌予 核減,並不因懲罰性違約金或賠償額預定性違約金而異。 (二)查:  ⒈原告主張上情,並提出車款不足額代墊服務約定合約書、展 延期延長切結書、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本票、身分證件、原 告函文為證,被告不爭執有簽立上開合約書、切結書之事實 ,惟否認原告可依系爭合約書第1條請求如其訴之聲明,並 以前詞為辯,同時主張原告請求之金額係屬違約金性質(南 簡字卷第121頁)。是本件爭點在於原告依據係爭合約書第1 條所為之請求,其性質是否為違約金?其依該條請求被告給 付如訴之聲明,有無理由?  ⒉觀之系爭合約書第1條約定「甲方(即被告)係因購買約定車輛 之汽車貸款核貸額度不足,故向乙方(即原告)申辦車款不足 額代墊服務,此服務期間,甲方不需償還本金,僅須按月支 付墊付總額之1.5%作為乙方之優惠服務費,合約為期6個月 ,待期滿,甲方須配合乙方,由乙方之貸款部門以約定車輛 申辦借新還舊或他行代償之汽車貸款,將約定車輛之原車貸 與墊付總額整合成一筆新的車貸,新車貸核撥後,一次償還 墊付總額,甲方始得不需另外支付乙方服務報酬,否則甲方 應支付乙方依上表填載之(車貸金額+墊付總額)×30%作為 乙方之服務報酬。」,可知該條款約定之給付要件乃是被告 若未於期滿之後整合新貸款一次付清墊付總額,則應給付車 貸金額與墊付總額相加之後三成計算的服務報酬;另依該合 約書第5條約定,若6個月期滿申貸未獲准,則延長服務至9 個月,最長可延長至12個月,是否符合延長服務條件由乙方 貸款部門審核;被告因未於6個月期滿申辦貸款結清而另簽 訂展延期延長切結書等情,有卷附系爭合約書、切結書可考 。而被告係於系爭契約期間的第九個月因發生車輛扣牌情事 而經原告告知須強制結清乙節,為兩造所是認(南簡字卷第1 08頁),亦即本件之原因事實並非期滿後被告未整合新貸款 一次償還墊付金額的情形;而原告雖然引用系爭合約書第1 條向被告為本件請求,然誠如前述之該約定的請求要件,被 告並非符合該約定條款的情形,甚屬昭然;本件事實涉及期 滿前發生扣牌情形,並未在該合約書第1條約定的要件事實 內,原告引用該約定而為本件請求,尚有可議。原告稱原本 貸款的人都知道如果被扣牌就一定不會有車商會貸款等語( 前揭卷第108頁),被告則稱其並不知道牌照被扣,車輛無法 做原融等語(前揭卷第120頁),乃本件事實涉及的期滿前扣 牌之事是否即須提前強制結清,確實未見諸系爭合約書而有 所明文(按,該合約書中關於提前結清者,僅見第3條第3項 「甲方不得未經通知乙方,便任意、藉故將約定車輛之貸款 提前結清或將約定車輛出售」是針對甲方即被告基於自己的 意志在未通知原告之下提前結清的情況,與本件是因被告遭 扣牌而由原告強制結清的情形有別),被告是否可以預知此 強制結清之事由而事先評估風險,實有可疑。從而,原告主 張依系爭合約書第1條請求云云,與本件原因事實涵攝之結 果,難謂可以相符。  ⒊再者,縱依原告主張認為本件事實可以涵蓋在系爭合約書第1 條約定範圍,惟系爭合約書是針對車款不足額的代墊服務, 原告提供的服務就是不足額車貸的代墊,細究該合約書第1 條關於車貸金額與墊付總額相加之後三成計算的服務報酬, 卻係以車貸總額及墊付總額之成數作為服務報酬的計算基準 ,其理安在,已甚費解;進之,該報酬是以被告若未於期滿 之後整合新貸款一次付清墊付總額作為發生要件,乃是將該 權利發生繫諸於被告之整合貸款是否可成,此與原告之提供 不足額代墊服務所獲得的報酬之間,並無明顯的雙務與對價 關聯,顯然,將此部分的給付名之為報酬,已有名實難相符 合之疑;況該給付的發生,又是建立在被告未為一定作為並 發生一定結果之上,而非原告在提供了什麼服務之後而可產 生,核其實質,已難謂無違約金之色彩。再觀,系爭合約書 第3條第8項約定:「服務期間若甲方欲提前清償,除應清償 墊付總額,另須補足6期優惠服務費,惟此服務契約仍在, 若未正常履約仍屬違約。」、第7條約定「違約:除須於3日 內立即清償墊付總額外,並須依第1條之約定支付服務費, 服務費之計算方式為約定車輛之(車貸金額+墊付總額)X30 %。」(司促字卷第15頁,南簡字卷第49頁),可知綜合系爭 合約書的整體內容意旨、對價關係的解構、系爭報酬的發生 要件等因素加以衡量,該合約書第1條關於車貸金額與墊付 總額相加之後三成計算的服務報酬,雖以報酬名之,實則為 違約金之本質。是被告認為該服務報酬的約定是屬於違約金 等語,應屬可採。基此,此違約金之約定,未明文為懲罰性 違約金,參之民法前揭規定,當事人未予訂定,視為以預定 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為目的之賠償總額預定性違約金。乃 原告於本件貸款墊付金額的計算基礎,是以70,500元計之, 其中包含實際墊付的50,000元,再加入GPS裝機及租用費, 此為原告所是認(南簡字卷第84頁),則原告就本件代墊款項 服務之損害亦僅可能為代墊款項之法定利息或預期收入之墊 付總額1.5%服務費及其利息;而代墊款之年法定利息至多為 3,525元(計算式70,500×5%;若認該合約就墊付總額並無約 定加入GPS裝機及租用費,故以實際代墊款項50,000元計算 法定利息,則為2,500元),而該合約書最長可能期限為12個 月(合約書第5條),本件係於第九個月強制執結清(被告已繳 第1至9個月每月1,058元服務費),原告原本可能預期之服務 費收入為剩餘3個月3,174元(計算式:1,058×3;若以實際墊 付金額50,000元計算每月報酬為750元,則該可能預期服務 費收入為2,250元)。而被告除已償還代墊款項50,000元予原 告,有其提出之台灣中小企業銀行永康分行本行支票在卷可 佐(南簡字卷第57頁),並另外向原告給付25,750元,亦有卷 附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台南分行本行支票可考(前揭卷第75頁) ,依此,被告已經給付之款項,已超過原告可能發生之損害 的範圍而可評價於前揭關於賠償總額預定性違約金之約定範 疇內,則原告猶援引系爭合約書第1條請求被告給付如訴之 聲明,自屬無據。  ⒋依上,原告主張依系爭合約書第1條約定請求如上,其要件事 實並不合致,則其引用該約定條款向被告請求給付如訴之聲 明,自難准許。 (三)綜上,原告依系爭合約書第1條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如訴之聲明及法定利息,並無理由,應駁回之。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  五、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 、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台南市○○路0段000 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0

TNEV-113-南簡-1088-20250220-2

南小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小字第1701號 原 告 旺旺友聯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劉自明 訴訟代理人 胡綵麟 吳燕龍 被 告 謝美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於民國114年1 月23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萬零壹佰陸拾陸元,及自民國一一三年 九月二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其中新臺幣陸佰肆拾元由被告負擔,並 應於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 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貳萬零壹佰陸拾 陸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民國112年5月24日22時16分駕駛車號00 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於臺南市○區○○路000號前,因路 邊起駛迴轉未注意其他車輛而碰撞由原告所承保、訴外人李 錦玫所有並由其駕駛之車號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訴外人 林仲圻騎乘車號000-0000號機車行經該路段,見被告駕車迴 轉而向右閃避導致撞擊系爭保車),經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 一分局交通分隊處理在案。系爭保車經送南都汽車股份有限 公司修復,工資費用新臺幣(下同)9,385元、烤漆費用18,77 0元、零件費用3,140元,總計31,295元。原告本於保險責任 已賠付修理費用,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取得代位求償 權利。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規定,請求 判決如訴之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1,29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 狀作何聲明及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損 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第191條之2分別定有明文。又汽車迴車時,應依下 列規定:五、汽車迴車前,應暫停並顯示左轉燈光或手勢, 看清無來往車輛,並注意行人通過,始得迴轉。道路交通安 全規則第106條第5款也有規定。另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 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 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求 權,但其所請求之數額,以不逾賠償金額為限,保險法第53 條第1項也有明定。查:  ⒈原告主張上情,業據其提出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 現場圖、行車執照、估價單、發票、理賠計算書為證,並有 卷附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113年9月14日南市警一交字 第1130595637號函附本件事故調查資料可參。被告已於相當 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任 何書狀或證據資料爭執前揭原告主張事實,依民事訴訟法第 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應視同自認。是綜合上開證據 調查結果,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⒉依此,被告駕駛車輛於上開路段進行迴轉時,未注意汽車迴 車前,應暫停並顯示左轉燈光或手勢,看清無來往車輛,並 注意行人通過,始得迴轉,適訴外人林仲圻騎乘車號000-00 00號機車行經該路段見被告駕車迴轉而向右閃避,致撞擊系 爭保車,被告顯係肇事因素,對本件事故之發生具有過失自 明,其過失行為與系爭保車受有損害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 原告自得代位請求系爭保車因本件事故所受之損害。 (二)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 少之價額。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 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第一項情形,債權 人得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以代回復原狀。民法 第196條、第213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物被毀損 時,債權人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以代回復原狀 之情形,應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 例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方符合損害賠償 法之原理。查:  ⒈原告主張系爭保車因本件事故受損,經送南都汽車股份有限 公司修復,費用為工資9,385元、烤漆18,770元、零件3,140 元,有其提出之估價單、電子發票為據。另就系爭保車毀損 部分之修復,其材料之更換係以新品代替舊品,則計算上開 零件之損害賠償數額時,自應扣除折舊部分始屬合理。依行 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非運輸 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依平均法計算其折舊結 果(即以固定資產成本減除殘價後之餘額,按固定資產耐用 年數表規定之耐用年數平均分攤,計算折舊額),每年折舊 率為5分之1,並參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 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 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 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月計」,系爭保車自出廠 日107年9月,迄本件事故發生時即112年5月24日,已使用4 年9月,則零件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654元【計算方 式:1.殘價=取得成本÷(耐用年數+1)即3,140÷(5+1)≒523( 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2.折舊額=(取得成本-殘價)×1/( 耐用年數)×(使用年數)即(3,140-523)×1/5×(4+9/12)≒ 2,486(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3.扣除折舊後價值=(新品 取得成本-折舊額)即3,140-2,486=654】,加計無需扣除折 舊之工資9,385元、烤漆18,770元,應認系爭保車回復原狀 所須之必要費用合計為28,809元(計算式:654+9,385+18,77 0=28,809元)。  ⒉從而,原告就系爭保車受損所得請求之損害賠償金額為28,80 9元。逾此範圍之請求,則應駁回。 (三)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 金額,或免除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定有明文。紅實線 設 於路側,用以禁止臨時停車。汽車臨時停車時,應依下列規 定:三、設有禁止臨時停車標誌、標線處所不得臨時停車。 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49條第1項第5款、道路 交通安全規則第111條第1項第3款也有明文。查本件事故之 發生,乃因被告駕駛上開車輛違反迴轉時之注意義務所致, 業如前述。然依本院調閱之上開事故調查資料可知,系爭保 車駕駛人於事故當時,係違規停放在紅實線之路段路側,此 觀現場照片可明(調字卷第78頁),顯見該保車駕駛人亦有違 反前揭交通法規注意義務之情形;該路段之路側既劃有紅實 線,則屬禁止臨時停車之路段,系爭保車猶違規為之,事發 時,訴外人林仲圻騎乘機車行經該路段因閃避被告駕車迴轉 而向右行駛,系爭保車違規停放該處致遭撞及,可徵系爭保 車駕駛人之違規停車,亦為本件事故發生之原因。本院衡酌 本件事故發生過程、被告及系爭保車駕駛人違反注意義務情 節等各端,因認本件事故,被告對於本件事故之發生應負百 分之70過失責任。從而,原告得請求之賠償金額為20,166元 (計算式:28,809×70%=20,166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四)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 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2項 分別定有明文。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 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 仍從其約定利率;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 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亦為同法第233條第1 項及第203條所明定。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前開金額,未定有 給付之期限,則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 113年9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遲 延利息,自為法之所許(送達證書可參:調字卷第93頁)。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及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20,166元及自113年9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 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訴訟費用為裁判費1,000元,應由被告依其敗訴比例負 擔其中百分之64即640元,並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 加給利息,餘由原告負擔。又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 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據上,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436條 之19第1項、第79條、第436條之20、第91條第3項,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須附繕本)。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2-20

TNEV-113-南小-1701-20250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