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法定代理權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41-50 筆)

家繼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認遺囑真正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繼訴字第95號 原 告 邱清輝 張婕妤 邱宜芃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穎律師 複 代理人 廖湖中律師 林清汶 被 告 張煜璠 訴訟代理人 林世芬律師 被 告 張岑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遺囑真正等事件,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被告甲○○本人為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 ,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 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法第170條定有明文。次按第168 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 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當事人 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175條、第178條亦有明定。 二、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被告甲○○係民國00年0月0日出生,有其戶籍謄本在卷可稽 ,於原告112年7月19日提起本件訴訟時尚為未滿18歲之未成 年人,而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行為。嗣於訴訟繫屬中, 甲○○已成年取得訴訟能力,其法定代理人之法定代理權已消 滅權,因迄今未據兩造提出書狀聲明承受訴訟,揆諸上開規 定,自應由本院依職權裁定命被告甲○○本人承受訴訟,續行 本件訴訟程序。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羅詩蘋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古罄瑄

2025-03-06

TYDV-112-家繼訴-95-20250306-2

北補
臺北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569號 原 告 黃○○ 被 告 張書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具狀補正輔助人丘○○同意其 提起本件訴訟之文書;並按訴訟標的價額新臺幣捌拾壹萬陸仟貳 佰貳拾柒元,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壹萬零捌佰陸拾元;惟原 告如能查報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巷○○○號四樓房屋之交易 現值或經有鑑定資格之鑑價公司所為之鑑價資料與相當於租金之 不當得利新臺幣貳佰貳拾柒元合併計算後,則應以該合併計算金 額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並依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十三所定 費率,補繳裁判費,任一項(即上開同意書及裁判費)逾期未補 (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受輔助宣告之人為訴訟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輔助人 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為訴訟行為,應以文書證之;能力、法 定代理權或為訴訟所必要之允許有欠缺而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第3款、民事訴 訟法第45條之1第1項、第49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因財 產權而起訴,應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3定有明文。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 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 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附帶 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 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第2項 分別定有明文。而按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 其建築物申報總價年息百分之十為限,土地法第97條第1項 亦有明定。末按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所列 各款情形之一,依其情形可以補正,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 正,逾期未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亦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前經本院於民國103年12月26日以103年度輔宣字 第48號民事裁定為輔助之宣告,並選定原告之配偶即丘○○為 輔助人,有本院103年度輔宣字第45號民事裁定、原告戶籍 謄本附卷可稽。是原告在本件訴訟所為訴訟行為,應經輔助 人同意,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未據提出輔助人同意為訴訟 行為之證明文書,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9條、第249條第1項但 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逾期未 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又查原告起訴請求被告遷讓房屋等事件,聲明為請求判令被 告將坐落臺北市○○區○○路00巷00號4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 )遷讓交付原告;並自民國114年2月5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 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800元等語,依原 告於事實及理由中載明請求之依據,可知原告應係以一訴請 求被告遷讓房屋及附帶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有起訴 狀附卷可按。是其訴訟標的價額即應為原告主張被告應返還 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及起訴前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 利為準。 四、次查,因原告未表明系爭房屋交易價額,依上述土地法第97 條第1 項所定之房屋租金最高額限制反推,所計算系爭房屋 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816,000元(每月租金6,800元×12月÷ 10%),加計計算至起訴前1日即114年2月6日相當於租金之 不當得利227元(6,800元÷30日×1日,元以下四捨五入)後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為816,227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 860元。惟原告若能查報系爭房屋之交易現值或經有鑑定資 格之鑑價公司所為鑑價資料,則應以該交易現值或鑑價資料 與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227元合併計算為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並以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所定費率計算並補繳裁判費 。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補繳第一審裁 判費10,860元或以系爭房屋之交易現值或鑑價資料加計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227元後,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並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所定費率,補繳裁判費,如逾期未補( 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李宜娟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 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命補 正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沈玟君

2025-03-06

TPEV-114-北補-569-20250306-1

湖簡
內湖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湖簡字第181號 原 告 李建良 被 告 德安巴黎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高英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高英哲為被告德安巴黎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法定代理人 之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程序。   理 由 一、按當事人之法定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承 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第168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 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 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 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 75條第1項、第2項及第178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被告之法定代理人原為王宛薰,嗣於訴訟繫屬中變 更為高英哲,有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民國113年12月30日 函在卷可證(本院卷第150頁)。被告之新任法定代理人就 任後未聲明承受訴訟,揆諸首開說明,應由本院裁定命高英 哲為被告法定代理人之承受訴訟人,並續行訴訟程序。 三、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內湖簡易庭 法 官 許凱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許慈翎

2025-03-05

NHEV-114-湖簡-181-20250305-1

嘉簡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簡調字第85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甲OO 法定代理人 乙OO 丙OO 上列聲請人即原告與相對人即被告陳瑞欽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甲○○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起訴狀上原告甲○○之法 定代理人二人之完整姓名及地址之起訴狀(具狀人亦需由父母二 人之簽名或蓋章),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於法院為 之;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 或居所;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 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 先命補正;簡易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一 章通常訴訟程序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款、 第116條第1項第1款前段、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436條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滿18歲為成年;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 之法定代理人;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 定外,由父母共同行使或負擔之。父母之一方不能行使權利 時,由他方行使之。父母不能共同負擔義務時,由有能力者 負擔之,民法第12條、第1086條第1項、第1089條第1項亦分 別定有明文。準此,未成年人為訴訟行為,仍應以未成年人 之父、母共同為法定代理人,始為合法。 二、經查,原告甲○○為未成年人,且其父母並無不能行使或負擔 對於原告甲○○權利義務之情形,有原告及其父母之戶籍資料 在卷可稽,自應由其父母為共同法定代理人,始屬合法。惟 原告甲○○起訴未於稱謂欄列其父母為其法定代理人,且具狀 人亦僅有原告甲○○母親一人之簽名,自有法定代理權之欠缺 ,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然非不得補正,茲限原告甲○○於本 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原告甲○○之法定代理人二人之完整姓 名及地址之起訴狀(具狀人亦需父母二人之簽名或蓋章),且 按被告人數提出繕本到院,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謝其達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黃意雯

2025-03-05

CYEV-114-嘉簡調-85-20250305-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70號 原 告 黃義和 訴訟代理人 楊孟凡律師 複代理人 洪任鋒律師 被 告 王寶秀(即黃茂山承受訴訟人) 黃健源(即黃茂山承受訴訟人) 黃妍鈴(即黃茂山承受訴訟人) 張淑寶(即黄秀惠承受訴訟人) 住彰化線彰化市○○里○○○街0巷00 號 張明熙(即黄秀惠承受訴訟人) 張明銅(即黄秀惠承受訴訟人) 張淑貞(即黄秀惠承受訴訟人) 上列聲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王寶秀、黃健源、黃妍鈴為被告黃茂山之承受訴訟人, 續行訴訟。 本件應由張淑寶、張明熙、張明銅、張淑貞為被告黄秀惠之承受 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當事人有 訴訟代理人者,訴訟程序不因其法定代理權消滅而當然停止 。前開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 明。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 其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3條、第175條第1項 、第178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黃茂山於訴訟繫屬之民國113年7月1日死亡,其 繼承人為王寶秀、黃健源、黃妍鈴,且均無拋棄繼承;被告 黄秀惠即黃仁中承受訴訟人於訴訟繫屬之113年11月16日死 亡,其繼承人為張淑寶、張明熙、張明銅、張淑貞,且無拋 棄繼承等情,有黃茂山、黄秀惠除戶謄本、渠等繼承人之最 新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家事事件(全部)公告查詢結果 在卷可參(見本院卷㈢第329頁至第335頁、第337頁、卷㈣第5 3頁、第55-67頁、戶籍卷)。為利於本件訴訟程序之進行, 爰由本院依職權,以裁定命王寶秀、黃健源、黃妍鈴為被告 黃茂山之承受訴訟人,張淑寶、張明熙、張明銅、張淑貞為 被告黄秀惠之承受訴訟人,並續行本件訴訟。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3-05

CHDV-112-訴-70-20250305-4

斗簡更一
北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斗簡更一字第4號 原 告 鄭書函 被 告 劉育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被告甲○○本人承受訴訟並續行訴訟程序。   理 由 一、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 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訟 以前當然停止;第168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 ,應即為承受之聲明;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 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5 條第1項及第178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原告於民國112年12月4日提起本件訴訟時,被告甲○○原為未 滿18歲之未成年人,自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行為。嗣 於本件訴訟繫屬中,被告甲○○已於113年2月6日成年而取得 訴訟能力,其法定代理人劉峻圻、陳秀玲之法定代理權即因 而消滅。惟原告或被告甲○○迄未聲明由被告甲○○本人承受訴 訟,爰由本院依職權裁定命由被告甲○○本人承受訴訟並續行 本件訴訟程序。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張鶴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蔡政軒

2025-03-03

PDEV-113-斗簡更一-4-2025030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所有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12號 原 告 林○○ 被 告 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所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之日起七日內補正輔助人○○○同意原告 為訴訟行為之文書,如該輔助人不為同意,得向管轄法院聲請許 可提起本件訴訟,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應於書狀內簽名或蓋章。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 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民事訴訟法第117條前段 、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能力、法定代理權或為 訴訟所必要之允許有欠缺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 其補正,同法第49條前段已有明文,此項規定依同法第50條 亦準用於受輔助宣告之人為訴訟行為之情形。再按受輔助宣 告之人為訴訟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此應經同意之行為 ,無損害受輔助宣告之人利益之虞,而輔助人仍不為同意時 ,受輔助宣告之人得逕行聲請法院許可後為之。輔助人同意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訴訟行為,應以文書證之。民法第15條之 2第1項第3款、第4項及民事訴訟法第45條之1第1項亦有明定 。 二、查本件原告前於民國○○○年○○月○○日經本院○○○年度監宣字第 ○○○號裁定為受輔助宣告人,並選定○○為原告之輔助人,原 告不服提起抗告,經本院○○○年度家聲抗字第○○號裁定駁回 確定,有前開裁定附卷可參。而本件原告提起訴訟,屬於民 法第15條之2第1項第3款所定事項,須經輔助人即被告同意 ,然本件起訴狀未據輔助人即被告同意其提起本件訴訟之文 書,揆諸首揭說明,原告為本件訴訟行為所必要之允許即有 欠缺。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之日起7日內補正輔助人 即被告同意之文書,如其不同意,原告得向管轄法院聲請為 本件訴訟許可。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郭思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謝達人

2025-03-03

TPDV-113-訴-112-20250303-3

彰簡
彰化簡易庭

確認土地經界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彰化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彰簡字第109號 聲 請 人 黃炳文 訴訟代理人 黃英傑律師 相 對 人 祭祀公業張念 法定代理人 張南 張深海 張乞食 張隨 張有賢 張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土地經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原告之訴,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原告或被告無訴訟能 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依其情形可以補正者,經審 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4款定有明文。無訴訟能力人為 訴訟行為,應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故法定代理權之存在 ,乃訴訟成立要件之一,法院應依職權予以調查。又非法人 之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有當事人能力,民事訴訟 法第40條第3項定有明文。關於祭祀公業之訴訟,設有管理 人者,得以該管理人名義起訴或被訴,應列公業名義為當事 人,並以管理人為其法定代理人(最高法院100年度台抗字第 563號民事裁定、97年度台上字第2070號裁定要旨參照)。再 者,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 或居所;書狀內宜記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之 性別、出生年月日、職業、國民身分證號碼、營利事業統一 編號、電話號碼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民事訴訟法第116 條第1項第1款前段、第2項分別定6有明文。前開規定,於簡 易訴訟程序亦有適用,為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所明定。 二、又祭祀公業之財產屬派下員全體公同共有,應由管理人對外 代表祭祀公業行使權利,祭祀公業管理人之選任契約,性質 上屬於類似委任之無名契約,乃著重在派下員或選任者與管 理人間信賴關係之基礎,似與法定代理有別。又祭祀公業之 管理人係基於派下員之選任(委任)取得之管理權,參諸民法 第550條規定,其委任關係因管理人之死亡而消滅,管理人 之身份非得依一般親屬關係由其法定繼承人繼受(最高法院1 04年度台上字第756號、95年度台上字第1860號、78年度台 抗字第323號等裁判要旨參照)。且當事人死亡時,當事人能 力即行喪失,訴訟進行中當事人死亡時,如其為訴訟標的之 法律關係得繼承者,法律為便宜計,固認中斷之制度,使其 繼承人承受訴訟,以免另行開始訴訟,而將已行之訴訟程序 作廢,然其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不得繼承者,除有使他人 承受訴訟或使訴訟當然終結之特別規定外,仍不能不認為訴 訟要件之欠缺(最高法院29年上字1572號判決、105年度台上 字第406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原告起訴以祭祀公業張念為被告,並以張南、乙○○、丙○ ○、戊○、甲○○、丁○等(下稱張南等6人)為被告之法定代理人 ,起訴請求確認坐落彰化縣○○市○○○段000地號土地與同段73 7地號土地之經界線。經查,被告祭祀公業張念尚未依祭祀 公業條例第21條規定辦理法人登記,有彰化縣政府於民國11 3年11月28日府民宗字第1130463883號函在卷可稽,是該祭 祀公業之財產屬派下員全體公同共有,再依人工作業登記簿 資料,登載1人以上之管理人及「數人管理」之文字(見本院 卷第37、41頁),是應由全體管理人對外代表祭祀公業張念 行使權利。  ㈡原告雖依人工作業登記簿資料所列之管理人即張南等6人為法 定代理人,惟查,該管理人登記或變更登記之登載時間為明 治大正元年(民國1年)、明治二十七、明治四十一(民國前18 年、前4年)、昭和六年、昭和十年(即民國20年、24年),迄 今未再改選管理人,是該等管理人是否生存且是否確居住於 祭祀公業之登記地,均屬有疑,致難確認張南等6人具當事 人能力及訴訟能力,本院就此爭議,應先予調查。經本院於 113年11月25日以113年度彰簡調字第563號裁定,命原告於 收受裁定之日起30日內補正被告之管理人年籍資料、如管理 人有發生變更或繼承情形,應提出經全體派下員改選出管理 人並向主管機關辦理變更管理人之資料,並提出被告祭祀公 業張念全體派下員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請勿省略),該裁 定已於113年11月27日送達原告。原告雖於113年12月12日提 出陳報暨聲請狀陳報被告祭祀公業張念尚無經全體派下員改 選出管理人及向主管機關辦理變更管理人之資料,亦無派下 員證明書而無法提出全體派下員之戶籍謄本,請求本院發函 命原告調取張南等6人及其繼承人之戶籍謄本之戶籍謄本, 或請求本院於祭祀公業張念派下員中選任特別代理人等語。 本院再於113年12月18日發函命原告於文到15日內補正張南 等6人及其繼承人之戶籍謄本(記事欄請勿省略)、並整理各 派下員之繼承系統表並提出其等之戶籍謄本(含姓名、身分 證統一編號、地址),該函文業已於113年12月23日送達原告 ,有送達證書在卷可查,原告雖於114年1月20日提出陳報狀 告知戶政機關事務繁忙,待調齊戶籍資料等語,然其後未再 提出相關佐證資料,致本院無從確認張南等6人是否有當事 人能力及訴訟能力。又原告既於書狀陳報「該公業自明治41 年9月1日後,迄今未再選任管理人」,依前開說明,管理人 之身份非得依一般親屬關係由其法定繼承人繼受,則張南等 6人若已死亡,亦不當然由其等之繼承人擔任管理人,原告 自應提出祭祀公業張念有管理人之證明及全體派下員年籍資 料及戶籍謄本,否則當事人能力及法定代理人訴訟能力等訴 訟要件即有欠缺,然原告自本院裁定命補正迄今已逾3個月 ,超出本院命原告補正之期間甚久,仍未補正任何資料,本 院亦無從自祭祀公業張念派下員中選任特別代理人,是原告 之訴所列被告欠缺當事人能力且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 其訴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3、4款、第95 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彰化簡易庭            法 官 范嘉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趙世明

2025-03-03

CHEV-114-彰簡-109-20250303-1

斗簡調
北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斗簡調字第347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叢育滋 上列聲請人即原告與相對人即被告劉辰薇、黃○○間請求損害賠償 (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被告黃○○之法定代理人 姓名及其實際住居所,並檢附被告黃○○之法定代理人最新戶籍謄 本(記事欄勿省略),暨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數,提出更正後起 訴狀繕本或影本,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原告對被告 黃○○之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於法院為 之;當事人書狀,有法定代理人者,應記載其法定代理人之 姓名、住所或居所,及法定代理人與當事人之關係;並應按 應受送達之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民事訴訟法第244 條第1項第1款、第116條第1項第2款、第119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次按能力、法定代理權或為訴訟所必要之允許有欠 缺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原告之訴,有 原告或被告無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起訴不 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 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同法第49條前段、 第249條第1項第4、6款及但書亦有明定。又關於訴訟之法定 代理及為訴訟所必要之允許,依民法及其他法令之規定,同 法第47條亦著有規定。 二、又按滿18歲為成年。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 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行使或負擔之;父母之一方不能行使 權利時,由他方行使之;父母不能共同負擔義務時,由有能 力者負擔之,民法第12條、第1089條第1項定有明文。再按 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有訴訟能力,民事訴訟法第45 條亦有明文,堪認凡不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均無訴訟 能力。而滿7歲以上之未成年人,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僅有 限制行為能力,依民法第77條、第78條、第79條之規定,不 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自無訴訟能力(最高法院29年渝 上字第280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被告黃○○為民國00年00月間出生,為滿7歲以上之未 成年人,屬民法上之限制行為能力人,尚不能獨立以法律行 為負義務,為無訴訟能力之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即其父母 代為、代受訴訟行為,然原告起訴狀中漏未表明被告黃○○之 法定代理人,核與前開應備程式不合,爰限期命為補正上列 事項詳如主文所示,如逾期不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原 告對被告黃○○之訴。 四、原告應提出書狀具體敘明本件車牌號碼000-0000號營業用小 客車(下稱系爭車輛)之車輛維修費用新臺幣(下同)7萬3 718元,其中零件費用、工資費用各若干元?又零件為『全新 』或『中古』?如屬全新者,經折舊計算後之金額若干元?並 重新計算請求總金額,暨檢附系爭車輛修理前、後之彩色對 照照片及行車執照影本(倘車主非原告本人,應一併說明本 件請求權基礎即請求之法律依據)。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附件】 113年度斗簡調字第347號 被告黃○○之年籍資料: 姓名:甲○○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2025-03-03

PDEV-113-斗簡調-347-20250303-1

臺灣高等法院

給付服務費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字第1167號 上 訴 人 玖瓏土地開發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世寶 訴訟代理人 楊惠琪律師 被 上訴人 黃敬唐律師即陳阿桶之遺產管理人 訴訟代理人 黃絲榆律師 張浩倫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服務費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4 月23日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571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 訴,並為訴之追加,本院於114年2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 下:   主   文 上訴及追加之訴均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含追加之訴)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在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 但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446條 第1項但書、第255條第1項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上訴人於 原審主張伊受新竹縣○○市○○段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 (下合稱系爭土地)部分共有人黃啟仁等19人委任仲介出售 系爭土地,嗣以新臺幣(下同)1億8000萬元出售予訴外人 許家烽,依土地法第34條之1規定之法定代理權性質,土地 買賣契約(下稱系爭契約)之效力及於系爭土地共有人之一 陳阿桶,伊得依系爭契約第12條第6項約定、居間及委任之 法律關係,請求陳阿桶按其應有部分給付仲介服務費180萬 元。嗣上訴本院主張:出賣共有土地促進土地利用,共有人 得取得處分共有土地之對價,對共有人屬有利行為,而委託 仲介交易有利於土地買賣交易進行,關於仲介費之支出,性 質上屬於出賣土地之必要費用或有益費用,伊與陳阿桶間存 在無因管理法律關係,追加依民法第176條第1項規定,請求 償還必要及有益費用180萬元;若認不存在代理或無因管理 之法律關係,陳阿桶受有伊為系爭土地仲介出賣之勞務付出 ,及土地持分出售之對價等利益,亦應依不當得利返還勞務 付出之利益180萬元(本院卷第21至23頁),核係就同一聲 明追加請求權基礎,追加之訴與原訴均基於上訴人仲介出售 系爭土地之同一基礎事實,且訴訟資料得以援用,核符前開 規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本件上訴人主張:系爭土地原為陳阿桶與黃啟仁等23人共有 ,陳阿桶應有部分比例為1/4(下稱系爭應有部分)。陳阿 桶於民國55年3月26日死亡,無繼承人,被上訴人前經原法 院選任擔任其遺產管理人。系爭土地因夾雜公設保留地、違 章建築、部分共有人應有部分經查封及共有人死亡未辦理繼 承登記等情,長年無法出售,故部分土地共有人即黃啟仁等 19人依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項規定,委任伊仲介出賣及整合 系爭土地相關爭議事項,因共有人依上開規定處分共有土地 ,對於不同意者而言,係屬法定代理權之性質,故系爭契約 之效力及於陳阿桶。嗣經伊仲介以總價1億8000萬元出售予 訴外人許家烽,於110年9月4日簽訂系爭契約,伊自得依系 爭契約第12條第6項約定請求賣方給付總價4%之仲介服務費 。另關於仲介費之支出,性質上屬於出賣系爭土地之必要或 有益費用,應由陳阿桶之遺產管理費用中支付,依陳阿桶應 有部分比例計算,陳阿桶應給付伊仲介服務費180萬元(計 算式:1億8000萬元×4%×1/4=180萬元)。爰依系爭契約第12 條第6項約定、居間及委任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於管 理陳阿桶遺產之範圍內給付18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原審 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並追加 依無因管理及不當得利規定為請求),並上訴聲明:㈠原判 決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於管理陳阿桶遺產之 範圍內給付上訴人1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上訴人則以:系爭土地係依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項規定, 由其他共有人以多數決處分,陳阿桶非系爭契約之出賣人, 亦未與上訴人成立何種法律關係,基於債之相對性,上訴人 不得依系爭契約之約定向伊請求給付仲介服務費。再者,仲 介服務費為其他共有人同意簽訂系爭契約所生,陳阿桶自無 支付仲介服務費之義務。又上訴人與同意出售土地共有人間 成立居間或委任契約,該共有人同意給付仲介費換取上訴人 之服務,難認上訴人有何利於陳阿桶並為其管理事務之意思 。又黃啟仁等19人委託上訴人處理系爭土地買賣事宜之仲介 服務契約,與陳阿桶應有部分因土地法第34條之1規定而出 售之法律關係,應各自獨立,不能謂陳阿桶受有仲介服務之 利益。至陳阿桶受有土地價金之利益係基於其土地應有部分 ,難認有不當得利等語,資為抗辯。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本院卷第117頁):  ㈠系爭土地經上訴人仲介出賣予許家烽,於110年9月4日簽訂系 爭契約。  ㈡陳阿桶於55年3月26日死亡,經原法院以110年度司繼字第963 號裁定選任黃敬唐律師為其遺產管理人。 四、本院之判斷:  ㈠上訴人得否依系爭契約第12條第6項、居間及委任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上訴人給付仲介服務費180萬元?  ⒈按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其處分、變更及設定地上權、農 育權、不動產役權或典權,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 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 其人數不予計算。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項規定定有明文。又 部分共有人依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項規定,將共有土地之全 部出賣於人,就同意出賣之共有人言,係出賣其自有之應有 部分,並有權一併出賣未同意出賣之共有人之應有部分;此 種處分權乃係基於實體法規定而發生,同意出賣之共有人並 非代理未同意出賣之共有人與買受人訂立買賣契約,未同意 出賣之共有人與買受人間,自不發生何等法律關係(最高法 院88年度台上字第1703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訂立系爭契約時,陳阿桶仍為系爭土地登記之共有人 ,應有部分比例為1/4,惟陳阿桶已死亡且無繼承人,系爭 土地僅得依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項規定,由其他共有人即黃 啟仁等19人以多數決之法定方式處分,有系爭土地登記謄本 、歷次異動索引、系爭契約及協議書在卷可參(原審卷第74 頁至第92頁、第214頁至第261頁、第264頁至第366頁),且 為兩造所不爭執(本院卷第117頁),應堪認定。黃啟仁等1 9人雖依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項規定,將系爭土地全部出賣 並移轉所有權登記予許家烽,惟陳阿桶並未簽訂系爭契約, 依前揭說明,黃啟仁等19人亦未代理陳阿桶與許家烽訂立系 爭契約,上訴人亦非系爭契約之當事人,自不得請求陳阿桶 履行系爭契約;又上訴人係於110年2月21日與黃啟仁簽立不 動產專任委託銷售契約書(本院卷第107頁至第111頁,下稱 系爭委託銷售契約),依系爭委託銷售契約第4條負有辦理 製作不動產說明書、市場調查、廣告企劃、買賣交涉等出售 系爭土地相關事務之義務,並依系爭委託銷售契約第10條享 有得向黃啟仁收取買賣成交價額4%之服務報酬之權利。然黃 啟仁並無代理陳阿桶與上訴人訂立系爭委託銷售契約,陳阿 桶與上訴人間自不存在居間或委任關係,則上訴人依系爭契 約第12條第6項、居間及委任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給 付仲介服務費180萬元,自無理由。  ㈡上訴人得否依民法第176條請求被上訴人給付仲介服務費?  ⒈次按未受委任,並無義務,而為他人管理事務者,其管理應 依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以有利於本人之方法為之。 又管理事務,利於本人,並不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 思者,管理人為本人支出必要或有益之費用,或負擔債務, 或受損害時,得請求本人償還其費用及自支出時起之利息, 或清償其所負擔之債務,或賠償其損害。為民法第172條及 第176條第1項所明定。  ⒉查上訴人辦理前揭出售系爭土地之相關事務,係基於其與黃 啟仁間所簽立之系爭委託銷售契約而負之契約義務,則上訴 人既受黃啟仁委託而負有出售系爭土地之義務,即與前揭民 法第172條規定之「未受委任、並無義務」等要件不符。又 上開仲介費180萬元係黃啟仁依系爭委託銷售契約或黃啟仁 等19人依系爭契約第12條第6項應給付予上訴人之報酬,性 質上係上訴人得收取之費用,而非其為陳阿桶支出之費用, 自非前揭民法第176條規定之「管理人支出之必要或有益費 用」,則其依上開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仲介服務費,亦無 理由。  ㈢上訴人得否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其付出勞務 之利益180萬元?  ⒈末按民法第179條之規定,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成立,須當 事人間有財產之損益變動,即一方受財產之利益,致他方受 財產上之損害,且無法律上之原因。在給付之不當得利,係 以給付之人為債權人,受領給付之人為債務人,而由為給付 之人向受領給付之人請求返還利益。所謂給付係指有意識地 ,基於一定目的而增加他人之財產,給付者與受領給付者因 而構成給付行為之當事人,此目的乃針對所存在或所約定之 法律關係而為之(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990號判決意旨 參照)。  ⒉上訴人另主張:陳阿桶因伊仲介出售系爭土地,受有伊之勞 務付出及因伊之努力而取得持分出售對價等利益,為無法律 上原因受有其付出勞務之不當得利云云(本院卷第23頁), 核係主張給付型不當得利。惟上訴人辦理前揭出售系爭土地 相關事務,係基於其與黃啟仁間所簽立之系爭委託銷售契約 ,則其依約給付勞務之對象為黃啟仁,故給付關係係存在於 其與黃啟仁之間,其與陳阿桶間並不存在給付關係,自與給 付型不當得利之要件有異,則其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 上訴人返還其給付勞務之利益180萬元,亦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依系爭契約第12條第6項約定、居間及委 任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應於管理陳阿桶遺產之範圍內 給付1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非屬正當,不應准許。從而原 審所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無不合。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 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上訴人另 追加依民法第176條及第179條等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上 開款項及自112年4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亦屬無據,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及追加之訴均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 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邱蓮華               法 官 林于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 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 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 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王靜怡

2025-02-27

TPHV-113-上-1167-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