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鄰地通行權

共找到 240 筆結果(第 41-50 筆)

苗簡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苗簡字第138號 原 告 張順意 劉展丞 王鳳秋 賴國貞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王少輔律師 被 告 謝紀虹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拾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參仟壹佰 玖拾元,及補正被告謝紀虹之最新戶籍謄本正本(記事欄勿省略) 、苗栗縣○○鄉○○段○○○地號土地之最新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正本 (含他項權利部,全部資料均無遮掩)。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起訴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又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 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 有權則因而受限制,參照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5規定之法意 ,鄰地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 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最高法院78年台抗字 第355號判例意旨參照)。 二、查本件原告起訴時未繳納裁判費。原告聲明第1項請求確認 原告就被告所有坐落苗栗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如起訴 書附圖所示部分有通行權存在,第2項請求被告應容忍原告 於前項通行權存在範圍內之土地上,維持現況鋪設之水泥路 面,不得刨除、設置地上物或任何禁止妨礙原告使用通行之 行為。而原告主張其等所有如附表編號1至5所示之土地因通 行鄰地所增價值,應依土地登記規則第49條第3項有關他項 權利價值之計算方式,以系爭土地申報地價4%為1年之權利 價值,再以7年權利價值計算,又依平均地權條例第16條規 定,土地所有權人於公告期間申報地價者,其申報之地價超 過公告地價120%時,以公告地價120%為其申報地價;申報之 地價未滿公告地價80%時,得照價收買或以公告地價80%為其 申報地價。經本院依職權調查附表編號1土地之申報地價, 並依原告提出之附表編號2至5所示土地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 本,附表編號1至5所示之土地申報地價皆為公告地價之80% ,是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經核如附表所示為新臺幣(下同) 22萬4,443元。至原告請求被告應容忍原告於通行權存在範 圍內維持現況鋪設之水泥路面,不得刨除、設置地上物或任 何禁止妨礙原告使用通行之行為,為確認通行權存在之必然 結果,無須合併計算訴訟標的價額。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 22萬4,443元,應徵第一審3,190元。茲依前揭規定,限原告 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10日內向本院補繳裁判費,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並補正被告謝紀虹之最新戶籍謄本正本(記 事欄勿省略),及苗栗縣○○鄉○○段000地號之最新土地登記第 一類謄本正本(含他項權利部,全部資料均無遮掩),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苗栗簡易庭 法 官 鄭子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核定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周煒婷 附表: 編號 原告所有之土地 (苗栗縣頭屋鄉茄冬段) 申報地價 (元/㎡) 面積 (㎡) 價 額 (申報地價×面積×年息4%×7年) (新臺幣,元以下四捨五入) 1 837地號土地 1,920元 81.96 4萬4,062元 2 838地號土地 1,920元 77.49 4萬1,659元 3 839地號土地 1,920元 77.76 4萬1,804元 4 840地號土地 1,920元 78.12 4萬1,997元 5 841地號土地 1,877元 104.5 5萬4,921元 合計 22萬4,443元

2025-03-11

MLDV-114-苗簡-138-2025031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認通行權存在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403號 原 告 黃天助 被 告 林松德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 納裁判費。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 其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 制,參照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5規定之法意,鄰地通行權訴 訟標的之價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 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如否認通行權之人為原告,則以其土 地因被通行所減價額為準。」(最高法院 104年度台抗字第 528 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 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 ,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 法第77-2條第1項定有明文。另按當事人請求雖屬不同訴訟 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過終局標的 範圍,其訴訟標的之價額,應得適用上揭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2第1項但書之規定,即應擇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最 高法院104年度第8次民事庭會議(一)決議參照) 二、經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為:「確認原告對於被告所有坐 落桃園市○○區○路○○段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有通 行權存在(面積待測量後更正)。」聲明第2項為:「被告應 容忍原告於系爭土地通行使用,不得設置地上物或為任何禁 止、妨害原告通行之行為。」又原告上揭兩聲明請求雖屬不 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過終 局標的範圍,亦即請求確認原告對於被告所有系爭土地有通 行權存在,是原告之訴訟標的之價額,應得適用上揭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但書之規定,即應擇其中價額最高者即 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定之。經本院通知原告陳報訴之聲明第1 項所增加之價額為若干,依原告提出之不動產估價師之估價 報告書鑑定原告所有土地因通行系爭土地所增加之價值為新 臺幣(下同)9,826,000元,並提出估價報告書1份為證。故本 件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9,826,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9 8,31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 告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漢權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書記官 陳今巾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6

TYDV-113-補-1403-20250306-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袋地通行權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4號 原 告 王中興 王信忠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王淑鋒間請求袋地通行權存在事件,原告起 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 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 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為土地所有人 所有權之擴張、鄰地所有人所有權之限制,參照最高法院78 年台抗字第355號判例意旨,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其 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又核 定需役地所增之價額時,客觀地役權權利價值係重要之參考 ,因此於需役地所增價額不明者,應可參照土地登記規則第 49條第3項規定,以土地申報地價或當地稅捐稽徵機關核定 之房屋現值4%為其1年之權利價值,並按存續之年期計算, 未定期限者,則以7年計算之價值標準核定訴訟標的價額(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抗字第96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原告等人起訴主張渠等分別為附表編號1、2所示土地之所 有權人,請求確認對被告所有坐落同段297地號土地有通行 權存在,揆諸前揭說明,爰參照土地登記規則第49條第3項 規定,以原告各自所有如附表編號1、2所示土地申報地價4% 為其1年之權利價值,並以7年權利價值計算之標準,核定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各如附表編號1、2所示,應各徵如附表編號 1、2所示第一審裁判費。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俐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份,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蘇莞珍 附表(新臺幣,元以下四捨五入) 編號 原告 土 地 申報 地價 (元/㎡) 面 積 (㎡) 價 額 (申報地價×面積×年息4%×7年) 第一審 裁判費 1 王中興 臺東市○○段 000地號土地 1,800元/㎡ 6,100.93㎡ 307萬4,869元 3萬7,536元 2 王信忠 臺東市○○段 000地號土地 1,800元/㎡ 1,468.95㎡ 74萬0,351元 9,950元

2025-03-06

TTDV-114-補-54-20250306-2

屏簡
屏東簡易庭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屏簡字第660號 原 告 張簡保長 被 告 泰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辜嚴倬雲 訴訟代理人 林書正 被 告 行政院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 法定代理人 黃信茗 訴訟代理人 陳科城 林勇吉 被 告 張俊雄 吳泉穎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蔡宜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9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所有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下 稱434地號土地)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 而屬袋地,而被告泰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和興業公 司)所有同段803地號土地(下稱803地號土地),現出租予 被告行政院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下稱農田水利署 屏東管理處),其上現有一寬約1公尺之水溝,水溝旁現狀 則有一寬約2.5公尺之土石道路,得使434地號土地與公路相 連接,惟目前803地號土地與公路連接處寬度僅約2公尺,影 響原告通行安全,是以本件訴訟請求確認對803地號土地, 如附圖標註方案㈠部分所示寬約2.5公尺、全長約100公尺、 面積約250平方公尺處有通行權存在,並將出入口處之路寬 增加為5公尺,若認方案㈠非最佳方案,則另請求如附圖標註 方案㈡部分所示對被告張俊雄所有同段427地號土地、泰和興 業公司所有同段431地號土地及被告吳全穎所有同段432地號 土地(下分別稱427地號土地、431地號土地、432地號土地 ),於寬約2.5公尺、全長約80公尺、面積約200平方公尺處 ,有通行權存在。爰依民法第787條、第788條之規定,提起 本件訴訟。並聲明:如附表所示之先位及備位聲明。 二、被告則均以:原告請求確認通行權事件,業經本院民國103 年度簡上字第82號確定判決駁回原告之請求,而該判決認43 4地號土地之重測前土地即屏東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 (下稱重測前801-19地號土地)非屬袋地,又自該判決言詞 辯論終結後迄今434地號土地本身及周圍土地並無明顯變化 ,是原告請求自無理由,況被告均未阻擋原告通行本件主張 方案㈠、方案㈡中之既有通道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 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經查,原告主張434、803、427、431、432地號土地分別為原 告、泰和興業公司、張俊雄、泰和興業公司、吳全穎所有, 又803地號土地目前由泰和興業公司出租予農田水利署屏東 管理處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99頁),並有各 該地號土地公務用謄本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67至77頁), 是原告此部分主張堪信為真實。  ㈡原告先位聲明無理由  ⒈按土地因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者,土地 所有人得通行周圍地以至公路,固為民法第787條第1項前段 所明定。所謂「土地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之 使用」,須土地所有人於善盡利用其所有之土地後,其土地 仍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者,始得通行周 圍地以至公路。而土地是否不能為通常使用,應斟酌土地之 形狀、面積、位置及用途定之。又所謂爭點效,乃法院於前 訴訟之確定判決理由中,就訴訟標的以外當事人主張之重要 爭點,本於辯論結果而為判斷者,除有顯然違背法令、新訴 訟資料足以推翻原判斷、原判斷顯失公平或前訴訟與本訴訟 所得受之利益差異甚大等情形外,應解為在同一當事人間、 就與該重要爭點有關所提起之本訴訟,法院及當事人對該重 要爭點之法律關係,皆不得任作相反之判斷或主張,以符民 事訴訟上之誠信原則,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953號判 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原告前於102年間以泰和興業公司與屏東農田水利會( 註:其為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更名前名稱,以下仍以農田 水利署屏東管理處稱之)為被告向本院提起訴訟即本院102 年度屏簡字第292號事件,請求依民法第787、788條規定, 確認原告就泰和興業公司所有屏東縣○○鄉○○○段000000地號 土地(註:重測後即803地號土地,下稱重測前801-48地號 土地)有通行權存在;泰和興業公司與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 處應容忍原告在前項所示之土地範圍內通行,並應容忍原告 鋪設柏油路面,且不得有設置地上物或為任何妨礙原告通行 之行為(下稱系爭前案),系爭前案本院以102年度屏簡字 第292號判決認定重測前801-19地號土地屬袋地,且原告請 求通行之範圍為對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是判決原 告勝訴;嗣經泰和興業公司上訴,本院以103年度簡上字第8 2號判決認定重測前801-19並非無適宜之通路可資聯絡,是 非屬袋地,進而廢棄一審判決,並駁回被上訴人即原告第一 審之訴;後原告再就上開二審判決確定後,提出再審之訴, 並於審理中撤回再審之訴等情,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系爭案件 歷審卷宗核閱無訛,且為原告、泰和興業公司及農田水利署 屏東管理處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56至157頁),是此部分 堪以認定。依系爭前案之審理歷程,可知系爭前案確定判決 應為本院103年度簡上字第82號判決,觀諸該判決之內容, 其所列該事件之爭點第一項即為「重測前801-19地號土地是 否為袋地,有訴請確認通行權存在之必要?」,又其認重測 前801-19地號土地非屬袋地之理由略為:訴外人吳俊益、上 訴人、訴外人潘綉蓮分別為屏東縣○○鄉○○○段000000○000000 ○000000地號土地(註:重測後分別為427、431、432地號土 地,下分別稱重測前801-18、801-17、801-43地號土地)所 有人,其上均有碎石道路(下稱甲碎石道路),甲碎石道路 兩側分別為重測前801-19地號土地及連接公路之柏油道路, 且依原審之勘驗筆錄及該勘驗期日測量員於本院之證詞,可 認無人阻礙被上訴人通行甲碎石道路,則被上訴人所有重測 前801-19地號土地既可藉由甲碎石道路及前揭柏油道路通行 至公路,即無與公路無適宜聯絡之問題,而非屬袋地等情, 是可認重測前801-19地號土地是否屬袋地乙事於系爭前案二 審屬重要爭點,且二審法院認定重測前801-19地號土地非屬 袋地係本於辯論結果所為之判斷。又本件原告先位聲明被告 為泰和興業公司及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103年度簡上字 第82號判決之上訴人則為泰和興業公司,而農田水利署屏東 管理處固未就系爭前案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惟依民事訴訟法 第56條第1款前段規定:「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 須合一確定者,應適用下列各款規定:一、共同訴訟人中一 人之行為有利於共同訴訟人者,其效力及於全體」,則於系 爭前案中泰和興業公司與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分別為重測 前801-48地號土地之所有人與承租人,而原告於系爭前案一 審之訴訟標的為民法第787條,對於泰和興業公司與農田水 利署屏東管理處自須合一確定,又泰和興業公司對原告提起 上訴之行為有利於共同訴訟人,是其上訴效力及於農田水利 署屏東管理處,可認系爭前案二審確定判決之當事人與本件 原告先位聲明之當事人相同。另系爭前案確定判決前開重要 爭點所涉不動產固為重測前801-19地號土地,本件原告主張 為袋地之不動產則為重測後之434地號土地,惟兩者僅因地 籍重測而異其地號名稱,土地位置及範圍並無明顯變動,此 亦為原告、泰和興業公司及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所不爭執 (見本院卷第155頁),是不影響兩者為同一爭點之認定。 基此,揆諸前開說明,除有顯然違背法令、新訴訟資料足以 推翻原判斷、原判斷顯失公平或前訴訟與本訴訟所得受之利 益差異甚大等情形外,應解為在同一當事人間、就與該重要 爭點有關所提起之本訴訟,法院及當事人對該重要爭點之法 律關係,皆不得任作相反之判斷或主張。本院審酌原告自陳 系爭前案二審確定判決於言詞辯論終結前,重測前801-19地 號土地及其周圍地之狀態,與現434地號土地與周圍地之狀 態並無變更等語(見本院卷第157頁),及原告未敘明本件 有何前開例外之情形等情,堪認本院103年度簡上字第82號 確定判決就本件訴訟先位聲明部分有爭點效。  ⒊準此,原告本件訴訟先位聲明部分,其主張為本院103年度簡 上字第82號確定判決爭點效範圍所及,原告所為相反之主張 ,即無理由,本院亦不得為相反之判斷(434地號土地非屬 袋地),則原告請求就803地號土地於如附圖標註方案㈠部分 所示範圍有通行權,及泰和興業公司與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 處應容忍原告通行上開範圍土地,並不得有地上物或為任何 妨礙原告通行之行為,且同意原告於上開範圍鋪設柏油,自 屬無據。  ㈢原告備位聲明無理由   經查,原告本件備位聲明請求確認原告所有434地號土地對 張俊雄所有427地號土地、泰和興業公司所有431地號土地及 吳泉穎所有432地號土地如附圖標註方案㈡部分有通行權,及 上開被告應容忍原告通行上開範圍土地,並不得有地上物或 為任何妨礙原告通行之行為,且同意原告於上開範圍鋪設柏 油等情,可認原告備位聲明所涉當事人與本院103年度簡上 字第82號確定判決當事人並非相同,是該確定判決就本件訴 訟備位聲明部分無爭點效。然觀原告請求確認對於備位聲明 各被告所有土地有通行權存在,亦以原告所有434地號土地 屬袋地為前提,又民法第787條之立法理由明確揭櫫鄰地通 行權係為調和相鄰地關係所定,則無論主張袋地通行權者於 訴訟中提出之通行方案是否包括全部可能之方案,法院均應 依職權探查需通行地之土地是否確為袋地,若為袋地,何方 案為對周圍地損害最小之方案等情,以達成調和相鄰地關係 之目的,是袋地通行權訴訟所關注之重點毋寧為土地本身之 利用狀況,從而,若主張袋地通行權者就需通行地之土地已 於先前訴訟經法院依職權調查認定非屬袋地,且該判決已確 定,倘該土地與周圍地之利用情形未變動,該土地自不因其 後續提出不同通行方案而變異該土地為袋地之認定。基此, 本院於103年度簡上字第82號確定判決已認定重測前801-19 地號土地即現434地號土地非袋地,且認定重測前801-19地 號土地是否為袋地時,已探究甲碎石道路是否可供原告通行 ,而甲碎石道路範圍實與本件原告備位聲明主張如附圖標註 方案㈡部分重疊,再原告亦自陳目前如附圖標註方案㈡部分範 圍土地,有可供通行之道路且備位聲明之被告亦無常態性阻 礙,僅整地時通行會不方便,另前述甲碎石道路連接之柏油 道路部分,通行亦未受阻礙等語(見本院卷第157至158頁) ,被告則稱未阻礙原告通行方案㈡上現存道路等語(見本院 卷第157至158頁),又原告尚自陳103年度簡上字第82號確 定判決於言詞辯論終結前,重測前801-19地號土地及其周圍 地之狀態,與現434地號土地與周圍地之狀態並無變更等語 ,業如前述,堪認434地號於系爭前案訴訟時與本件訴訟時 ,其周圍地之狀態並未變異,均有可供通行之道路而非屬袋 地。從而,原告主張前開備位聲明部分,亦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主張之先位及備位聲明,均無理由,應 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陳述及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附表: 原告先位聲明 被告備位明 一、確認原告所有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對被告泰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坐落同段803地號土地,其中寬約2.5公尺,全長約100公尺,面積約250平方公尺(如附圖標註方案㈠所示範圍),有通行權存在,並將出入口5公尺處之路寬增加為5公尺。 二、被告泰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被告行政院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應容忍原告通行前項土地,不得有地上物或為任何妨原告通行之行為,並同意原告於通行範圍鋪設柏油。 一、確認原告所有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對被告張俊雄所有坐落同段427地號、及被告泰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同段431地號及被告吳泉穎所有同段432地號土地,其中寬約2.5公尺,全長約80公尺,面積約200平方公尺(如附圖標註方案㈡所示範圍)有通行權存在。 二、被告張俊雄、被告泰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及被告吳泉穎應容忍原告通行前項土地,不得有地上物或為任何妨原告通行之行為,並同意原告於通行範圍鋪設柏油。

2025-03-06

PTEV-113-屏簡-660-2025030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認通行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9號 原 告 李衍孝 李彥忠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陳泓年律師 被 告 李文瑞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王秋萍 祭祀公業法人桃園縣李和 范富翔 邱正雄 邱進發 邱萬益 邱進忠 邱進明 邱進財 邱美貴 邱美子 謝邱美霞 邱美美 邱進祿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通行權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按「鄰地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額,如主張通行權為原告 ,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最高法院78年度台 抗字第355號判例意旨參照)。依本件題示,無法判斷原告 所有之A地,因通行鄰地即B地所增價額有無客觀價額,如有 客觀價額時,則以客觀價額作為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計算基 準。如無,則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即屬訴訟標的 價額不能核定之情形(最高法院 104年度台抗字第528 號 裁定意旨參照)」(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4年法律座談 會民事類提案第29號之審查意見參照)。 二、經查,原告訴之聲明為:「被告應容忍原告及全體共有人就 臺灣高等法院民國113年3月20日111年度上字第648號袋地通 行權(下稱前案訴訟)判決所確認『確認被上訴人就追加被告 邱正雄、邱進發、邱萬益、邱進忠、邱進明、邱進財、邱美 貴、邱美子、謝邱美霞、邱美美、邱進錄所有如附圖五所示 編號688⑵部分、范富翔所有如附圖五編號686-2⑴部分、李文 瑞所有如附圖五編號515-4⑴部分、祭祀公業法人桃園縣李和 所有如附圖五編號685⑴部分、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所有如附圖 五編號679-2⑴部分及王秋萍所有如附圖五編號682⑴部分土地 有通行權存在,上開通行範圍土地所有權人應容忍被上訴人 通行,並不得設置妨害被上訴人通行之地上物。』等內容行 使權利外,被告並應容忍原告在前項所示通行範圍內舖設柏 油水泥道路、埋設管線及排水之行為(下稱系爭舖設柏油水 泥道路等行為),並不得為妨礙為系爭舖設柏油水泥道路等 行為。」等語。雖原告陳報本件其所有坐落桃園市○○區○○段 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之通行權價額已經前案訴訟 繫屬期間送估價鑑定價額為新臺幣(下同)1,540,510元等語 ,惟前案訴訟僅係確認原告所有系爭土地對於被告所有土地 有通行權存在,但對於本件原告訴請原告得為及被告不得妨 礙系爭舖設柏油水泥道路等行為,則未認定及判決;且原告 之通行權之價值與原告得為系爭舖設柏油水泥道路等行為之 價值並不相同,而原告亦未提出本件其訴請系爭舖設柏油水 泥道路等行為之鑑價報告或其他足資認定價額之資料,足見 ,原告訴請系爭舖設柏油水泥道路等行為並無客觀價額,即 屬訴訟標的價額不能核定之情形,是本件原告訴求之系爭舖 設柏油水泥道路等行為之訴訟標的價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2規定,以同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 益額數加十分之一定之即為1,650,000元。故本件之訴訟標 的價額核定為1,65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0,805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 送達之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漢權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書記官 陳今巾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6

TYDV-114-補-69-20250306-1

鳳補
鳳山簡易庭

排除侵害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鳳補字第16號 原 告 黃羿家 被 告 邱啓芳 上列當事人間排除侵害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鄰地 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 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鄰地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 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 為準(最高法院78年度台抗字第355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倘 該土地所增價額不明,得參照土地登記規則第49條第3項有關他 項權利價值之計算方式,以該土地申報地價4%為其1年之權利價 值,以7年權利價值計算之標準,核定鄰地通行訴訟標的價額(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抗字第960號裁定意旨參照)。查本件原告請 求確認對被告土地有通行權存在,依前揭說明,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應以原告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 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 臺幣(下同)198,895元(計算式:系爭土地面積211.41平方公 尺×民國113年1月申報地價3,360元/平方公尺×4%×7年=198,895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100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鳳山簡易庭 法 官 茆怡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核定部分得抗告,如不服該部分,應於 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其餘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劉企萍

2025-03-05

FSEV-114-鳳補-16-20250305-2

板簡調
板橋簡易庭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板簡調字第254號 聲 請 人 謝禎鴻 余品萱 共同代理人 謝新平律師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等間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 ,聲請人聲請調解已繳納聲請費2,000元。惟訴訟標的之價額, 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 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復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 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 有權則因而受限制,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5之規定,鄰地通行 權訴訟標的之價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 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最高法院78年度台抗字第355號決意旨參 照)。本件聲請人請求聲明為:確認聲請人對相對人所有坐落新 北市○○區○○段000○000○000地號等3筆土地如附圖所示之位置面積 有通行權存在,是依據前述判決意旨,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 聲請人所有之同段692、693、694、695地號土地(下稱聲請人土 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核定之。聲請人聲請調解並未表明聲請 人土地因通行鄰地而增加之價額,使本院無法核定調解聲請費, 聲請調解程式已有欠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規定,命 原告於收受本件裁定送達20日內,提出經有鑑定資格之鑑價機構 所為之鑑價報告或其他足資認定增加價額之資料,以查報聲請調 解標的價額,並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第1項規定,按聲請調 解標的價額補繳聲請費,如未依期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時瑋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詹昕容

2025-03-04

PCEV-113-板簡調-254-20250304-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確認通行權存在等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496號 原 告 賴明憲 被 告 何榮浚 何易儒 何沛蓉 上列當事人等間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等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 達翌日起14日內,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補正下 列事項,逾期不補,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應補正事項: 一、原告起訴未繳足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 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 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 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 第2項、77條之2第1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按鄰地通行權或 管線安設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之擴張 ,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是鄰地通行 權或管線安設權之訴訟標的價額,如主張通行或安設管線之 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或利用鄰地設置管線所增 價額為準;且袋地通行權與管線安設權,乃不同訴訟標的, 其價額應合併計算。如袋地所增價額未經鑑定,非不得參考 土地登記規則第49條第3項就不動產役權等權利價值估定之 規定,以該土地申報地價4%為其1年之權利價值,按存續年 期計算,未定期限者,則以7年計算其價值,而與通行供役 地之價額無關(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512號、112年度 台抗字第1129號裁定參照)。查原告聲明一請求確認其所有 坐落苗栗縣○○市○○段00地號土地(下合稱系爭土地),對被 告共有同段41、417、417-1地號土地有通行權存在;聲明二 則主張被告應容忍原告通行及安設電力、電信、瓦斯或排水 等管線。依上開說明,原告就系爭土地通行鄰地及利用鄰地 設置管線之訴訟標的價額,應如附表所示為新臺幣(下同)1, 053,909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合計為2,107,818元(計算 式:1,053,909元+1,053,909元=2,107,818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21,889元,扣除原告已繳17,335元,尚應補繳4,554 元。 二、苗栗縣○○市○○段00○00○000○00000地號土地之最新土地登記 第一類謄本正本(地號全部,含他項權利部,全部資料均無 遮隱)及顯示權利人完整姓名之異動索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宋國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核定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廖翊含 附表 編號 土地 (苗栗縣頭份市八德段) 面積 (㎡) 申報地價 (109年1月) (元/㎡) 價額 (申報地價×面積×年息4 %×7年) (新臺幣,元以下四捨五入) 1 32地號土地 840.17 4,480 1,053,909元

2025-03-04

MLDV-113-補-2496-20250304-2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確認通行權存在等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528號 原 告 曾東成 被 告 曾秋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管線安設權存在等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 裁判費。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 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 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 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訴訟標 的之價額不能核定者,以同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 高利益額數加十分之一定之,即新臺幣(下同)165萬元,民事 訴訟法第77之1第1、2項、第77條之2第1項、第77條之12規定甚 明。次按土地所有人非通過他人之土地,不能設置電線、水管、 瓦斯管或其他管線,或雖能設置而需費過鉅者,得通過他人土地 之上下而設置之,民法第786條第1項本文定有明文。民法第786 條係允許在一定條件下得使用鄰地所有人之土地,以全其利用, 俾充分發揮土地之經濟效用,性質上屬於財產權訴訟。而管線安 設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所 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是因管線安設權涉訟,如主 張管線安設權之人為原告,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其利用土地設置 管線通行鄰地所增價值為準。若原告並未提出估價報告查報其所 有土地在鄰地安設管線所增加之價額,因管線安設權與鄰地通行 權均係利用鄰地而增加自己土地之利益,而在鄰地地面下安設管 線與在地面上通行之位置又大致相近,應同採核定鄰地通行權訴 訟標的價額方法,來核定管線安設權之訴訟標的價額(臺灣高等 法院暨所屬法院108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3號、110年法律 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3號研討結果參照)。另按因定期給付或定 期收益涉訟,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 應推定其存續期間,但其期間超過10年者,以10年計算,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0定有明文。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確認原告 就被告所有坐落苗栗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 如起訴狀附圖1所示A部分土地,有自來水、排水、電力、電信及 天然氣管系安設權存在,第2項請求被告應容忍原告在安設權範 圍內整地、鋪設水泥(或柏油)、挖掘排水溝渠、埋設電線、水 管、瓦斯管線、天然氣管線或其他管線及設置擋土措施以供通行 ,並不得有任何設置障礙物、防阻原告為前開埋設及設置的行為 或妨礙安設管線之行為,原告聲明第1項、第2項之利益,實質上 皆為在系爭土地安設管線,其經濟目的實屬同一,應僅計為同一 訴訟標的價額。查原告係以其所有之建物請求在系爭土地有管線 安設權,並無袋地通行之問題,且經原告陳報無法計算交易價值 ,則聲明第1項、第2項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應屬不能核定,依上開 規定應以165萬元計算。原告聲明第3項請求確認原告對被告所有 系爭土地如起訴狀附圖2所示C部分有使用借貸關係存在。兩造間 就系爭土地如起訴狀附圖所示C部分之使用借貸法律關係若確為 存在,原告得無償使用系爭土地,堪認原告係受有相當於租金數 額之利益,且經原告陳報,依本院105年度訴字第210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6年度上易字第123號民事判決,兩造 間之使用借貸法律關係未定有期限,且租金為每月每平方公尺5. 336元,則依上開規定,此權利存續期間應以10年計之,此部分 訴訟標的價額經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979元【計算式:附圖1 所示C部分面積3.09平方公尺×租金每月每平方公尺5.336元×12月 ×10年=1,979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 定為165萬1,979元(165萬元+1,979元=165萬1,979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1萬7,43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宋國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周煒婷

2025-03-04

MLDV-113-補-2528-20250304-1

花補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花補字第543號 原 告 宏業建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志豪 訴訟代理人 曾泰源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等間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等事 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因不動產役權涉訟,如係不動 產役權人為原告,以需役不動產所增價額為準;如係供役不動產 所有人為原告,以供役不動產所減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5定有明文。又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 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參 照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5規定之法意,鄰地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 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 為準(最高法院78年度台抗字第355號判決參照)。而袋地因通 行鄰地所增價額不明,且未定期限時,原告倘未提出估價報告查 報其土地通行鄰地所增價額,應可參照土地登記規則第49條第3 項關於不動產役權權利價值之估算規定核算(最高法院100年度 台抗字第960號、112年度台抗字第1129號裁定參照)。亦即以該 土地(需役地)申報地價4%為其1年之權利價值,未定期限者以7 年計算之價值標準,據以核算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本件原告請 求確認原告所有之花蓮市○○段000地號土地(下稱原告土地)對 被告等所有之花蓮市○○段000○000○000地號土地(下稱被告土地 )有通行權存在。而原告未提出估價報告查報原告土地如能通行 被告土地所增加之價額,依上說明,本件應以原告土地申報地價 4%為其1年之權利價值,且因未定期限而以7年計算價值標準,據 以核算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而原告於民國113年5月17日起訴( 見起訴狀上本院收狀戳章),原告土地面積596.38㎡,於113年申 報地價新臺幣(下同)1,440元/㎡,有原告土地謄本可查(卷85頁 ),依此計算,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240,460元(計算式:59 6.38㎡×1,440元/㎡×4%×7=240,460.4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徵 收第一審裁判費2,650元(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時之法 律規定為準,故本件應適用起訴時之修正前『臺灣高等法院民事 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扣除原 告前已繳納之1,000元後,尚應補繳1,65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1,650 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花蓮簡易庭 法 官 施孟弦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周彥廷

2025-03-04

HLEV-113-花補-543-202503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