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妙蓁

共找到 169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184號 聲 請 人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乙○○ 非訟代理人 甲○○ 受安置人 黃○○ 現於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安置處所安置中 黃☐☐ 現於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安置處所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黃△△ 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黃○○、黃☐☐自民國113年12月1日起繼續安置叁個月 。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黃○○、黃☐☐之母前於民國108 年5月間罹癌過世,受安置人2人改由受安置人之父黃△△照顧 ,然案父習於以體罰方式管教受安置人2人,學校老師經常 發現黃○○之臉部及其他部位有明顯傷勢,案父因其工作之故 ,經常將受安置人2人獨留家中,顯然對於受安置人2人疏忽 照顧。而臺中市政府社會局於110年8月28日接獲通報,受安 置人2人遭案父無故遺留在臺中友人家中,惟該名友人表示 雙方並無親屬關係,並未正式接受委託照顧受安置人2人, 且表示無力照顧受安置人等,故至警局報案,遂由臺中市政 府社會局自110年8月28日起將受安置人2人予以緊急安置, 並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准予繼續安置至今,因案父於111年4 月間搬遷至臺北市士林區,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依衛生福利部 所頒佈之跨轄區兒童及少年個案權責及分工處理原則,將本 案移交聲請人處置,並獲鈞院裁定准予延長繼續安置迄今。 本次安置期間,受安置人2人於機構內生活及學校適應狀況 良好、身心穩定,惟因案父過往二度無故未出席親子會面, 受安置人2人暫無意願與其進行親子會面。綜上,聲請人評 估案父親職能力難再提升,其個人身心、生活及工作狀態皆 不穩定,且案父涉及刑事案件且有吸食毒品狀態,聲請人因 認案家重整可能性低,且經聲請人調查現階段亦無適當之親 屬資源得以協助照顧受安置人,故為維護受安置人2人之人 身安全及受照顧權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延長繼續安置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㈢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又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 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 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 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 第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兒童 少年保護個案延長繼續安置法庭報告書、安置意願書、兒少 保護安置個案會面探視計畫、本院113年度護字第128號裁定 影本、全戶戶籍資料查詢結果等件為證,已非無據。本院審 酌本件受安置人未受妥適照顧事屬明確,而案父目前經濟及 生活狀況仍不穩定,且案父前涉犯過失致死罪嫌,經臺灣新 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提起公訴,嗣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於11 3年4月30日以113年度審交訴字第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 ,案父雖不服提起上訴,亦經臺灣高等法院於114年1月14日 以113年度交上訴字第195號判決駁回其上訴確定在案,有臺 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78510號起訴書、臺 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審交訴字第8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 113年度交上訴字第195號判決在卷可稽(本院卷第47至62頁 ),足見案父日後須入監服刑,顯然短期內無法提供受安置 人適切之照顧環境,況受安置人之父黃△△經本院合法通知, 迄未以書狀陳述其意見,益見其對於受安置人2人之境況缺 乏關心,而現階段並無其他親屬資源得以提供受安置人適當 之照護,且受安置人黃○○、黃☐☐均向本院表示願意接受繼續 安置等語(本院卷第25、27頁之意見書),堪認目前仍不適 宜驟然使受安置人2人返家,亦堪認本件確有延長繼續安置 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對於受安置人延長繼續安置3個月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家事事件法 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5

SLDV-113-護-184-20250205-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182號 聲 請 人 新北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受安置人 李○○ 現新北市政府委託安置處所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李△△ 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李○○自民國113年12月9日18時起繼續安置叁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李○○出生後接受毒品檢測後出 現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案母李△△則堅決否認有施用毒品 ,聲請人據此評估受安置人未受適當照顧,遂於民國112年9 月6日18時起將受安置人予以緊急保護安置,並經鈞院裁定 准予延長安置迄今。考量案母親職功能待聲請人評估,家中 暫無親屬可協助照顧受安置人,為維護受安置人之人身安全 及基本權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 項規定請求准予延長安置受安置人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㈢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又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 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 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 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 第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新北市政府兒童及少年 保護案件第5次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緊急暨繼續安置法庭 報告書、本院113年度護字第133號裁定影本等件為證,已非 無據。本院審酌受安置人甫出生即驗出毒品陽性反應,足見 聲請人主張受安置人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乙情屬實。再考 量案母消極不配合聲請人安排之處遇,更經本院合法通知, 迄未以書狀陳述其意見,益見其對於受安置人之境況漠不關 心。本院審酌受安置人尚為稚齡孩童,顯然無自我保護及照 顧能力,案母保護照顧功能薄弱,認受安置人目前不宜返家 而有延長安置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對於受安置人延長繼 續安置3個月,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家事事件法 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5

SLDV-113-護-182-20250205-1

家財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夫妻剩餘財產分配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婚字第272號 112年度婚字第343號 113年度家財訴字第2號 原 告 乙○○ (歿) 兼被 告 訴訟代理人 鄒宜璇律師 鍾欣紘律師 被 告 丙○○ 兼原 告 訴訟代理人 廖偉真律師 複代理人 方興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婚姻關係存在(112年度婚字第272號)、 離婚(112年度婚字第343號)、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事件(113年 度家財訴字第2號),經合併審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     理 由 一、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   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茲因原告於114年1 月15日死亡,有戶役政資訊查詢表可參,爰命再開辯論,原 告之訴訟代理人應於20日內陳報繼承系統表及繼承人戶籍謄 本,並就乙○○之子甲○○是否承受訴訟部分一併敘明,並指定 114年3月14日上午10時20分,在本院家事法庭行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5

SLDV-113-家財訴-2-20250205-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監宣字第22號 聲 請 人 林○○ 相 對 人 林○○ 上列聲請人對於相對人林○○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有 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關於聲請監護宣 告事件,專屬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住所地或居所地法院管轄。 同法第164條第1項第1款規定甚明。另按民法第20條第1 項 之規定,依一定事實,足認以久住之意思,住於一定之地域 者,即為設定其住所於該地。顯見我國民法關於住所之設定 ,兼採主觀主義及客觀主義之精神,必須主觀上有久住一定 地域之意思,客觀上有住於一定地域之事實,該一定之地域 始為住所,故住所並不以登記為要件,戶籍登記之處所固得 資為推定住所之依據,惟倘有客觀之事證,足認當事人已久 無居住該原登記戶籍之地域,並已變更意思以其他地域為住 所者,即不得僅憑原戶籍登記之資料,一律解為其住所(最 高法院93年度台抗字第393號、97年度台抗字第118號民事裁 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其為相對人林○○之阿姨,相對人經主管機關 鑑定為重度身心障礙人士,其因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 或受意思表示,而請求對林○○為監護宣告。查林○○雖設籍於 本院管轄之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弄0號3樓,但聲請人 已向本院陳明:兩造戶籍在南港,但實際住在新北市○○區○○ 路00號4樓等語,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可稽(本院卷第15頁 ),足認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弄0號3樓僅係林○○之戶 籍寄居地,林○○之實際居住地為新北市新店區,則本件監護 宣告事件,自應專屬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住所地即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管轄。是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顯有違誤, 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5

SLDV-114-監宣-22-20250205-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94號 聲 請 人 劉○○ 相 對 人 劉○○ 上列聲請人對於相對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劉○○為相對人劉○○之女,相對人 前於民國72年間經臺北榮民總醫院罹患精神分裂症,並在臺 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住院,其於112年、113年間陸續遭 詐騙集團詐騙,被詐騙金額高達新臺幣(下同)183萬元, 聲請人合理認定相對人因其心智缺陷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或 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受監護宣 告之程度,爰聲請准予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等語。 二、按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精神或心智狀 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始得為監護之宣告。 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鑑定應有精神科 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醫師參與並出具書面報告。家事 事件法第167條規定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雖主張上開事實,然其俱未提出如診斷證明書 或身心障礙證明等證據,用以佐證相對人之心神狀況已達應 受監護宣告之程度,所稱已難遽信。又相對人到庭陳明:我 除了聲請人沒有其他小孩,我已經離婚了,我覺得聲請人無 理取鬧;(問:相對人何時離婚?)離婚10幾年,我是香港 出生,我大學來臺灣唸書,畢業後有回香港一趟,我在臺灣 念臺大電機,後來我出國去英國唸控制工程碩士再回來,回 來臺灣就跟聲請人媽媽駱○○結婚,我差不多1980年回臺灣教 書,我在工業技術學院教書,現在叫臺灣科技大學,沒教幾 年我就不教了,後來我去電信研究所,我現在坐輪椅復健沒 有工作;(問:因為何事開始坐輪椅?)我脊椎開刀,是脖 子下的頸椎開刀,我認為有外力所致,我去西門町買藥,因 為很熱要買飲料,我因為新穎的包裝買了,喝完後騎車回家 不到1/3路程就雙手無力,這是其中一個症兆,我後來就去 醫院,當時沒有健保,反正我就沒有看到了,我現在有健保 ,當時女兒有跟我一起住,是女兒把我從醫院接回來,當時 還可以走路,只是走得很慢;(問:相對人現在靠什麼維生 ?)靠健保給付,房子是我名下,我靠老人年金、存款生活 ;(問:相對人有無被詐騙?)這是很複雜的狀況,他需要 兩週,那個網路不穩定,每次要看多少訂單,我早就結束掉 ,沒有在匯款;(問:內湖分局有無發函通知相對人被詐騙 ?)我報案過兩次,一次10萬,第二次網路電商100多萬, 第二次報案是東西丟掉,前妻還是跟我住在一起,最近才分 開,我們是離婚但還是同居,住在不同房間,她也生病了; (問:相對人可以自己坐車到庭?)我坐富康巴士來的,我 今天約了6點坐富康巴士回去;(問:相對人可以自己洗澡 ?)沒問題;(問:對於聲請人聲請本件監護宣告,有何意 見?)我清清楚楚,我的錢不用別人管,水電、瓦斯都是我 繳得等語明確(均見本院卷第43至51頁筆錄),足見相對人 於本院問答對話清楚明確,全無不能表達意思表示之情況, 且聲請人亦表示:相對人可以自己預約富康巴士過來開庭, 可以自己洗澡,自己繳水電、瓦斯費,生活能力都沒有問題 等語(見本院同上筆錄),益見相對人於日常生活尚得自理 ,且具有相當之意思能力,未見相對人有何因其心智缺陷致 其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 果之情事。至聲請人雖陳稱:(問:為何聲請本件監護宣告 ?)這些是相對人認為有被詐騙的,但現在還跟詐騙集團聯 絡,而且幾乎所有聯絡人都是詐騙集團,我剛才跟相對人確 認,他認為那些人不是詐騙集團等語(本院卷第49頁),惟 相對人既當庭否認上情,聲請人復未提出其他積極證據佐證 相對人之心神狀況已達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自難徒憑相對 人過往曾遭受詐騙之事實或目前有存在遭詐騙之虞,即認定 有強命相對人接受精神鑑定之必要。本院審酌相對人既親自 向本院明確表明不同意本件聲請且拒絕鑑定,參以監護宣告 之立法目的本質係在保障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非 在限制其人身自由,法院自應尊重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個人 意願,不得違反其人身自由而進行強制鑑定。從而,聲請人 依民法第14條、第1110條、第1111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 規定為相對人聲請監護宣告,於法無據,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5

SLDV-113-監宣-594-20250205-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婚姻關係存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婚字第272號 112年度婚字第343號 113年度家財訴字第2號 原 告 乙○○ (歿) 兼被 告 訴訟代理人 鄒宜璇律師 鍾欣紘律師 被 告 丙○○ 兼原 告 訴訟代理人 廖偉真律師 複代理人 方興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婚姻關係存在(112年度婚字第272號)、 離婚(112年度婚字第343號)、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事件(113年 度家財訴字第2號),經合併審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     理 由 一、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   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茲因原告於114年1 月15日死亡,有戶役政資訊查詢表可參,爰命再開辯論,原 告之訴訟代理人應於20日內陳報繼承系統表及繼承人戶籍謄 本,並就乙○○之子甲○○是否承受訴訟部分一併敘明,並指定 114年3月14日上午10時20分,在本院家事法庭行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5

SLDV-112-婚-272-20250205-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21號 聲 請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聲請人聲請宣告失蹤人林○○死亡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林○○(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籍設臺北市○○區○○街00號3樓之1即臺北○○○○○○○○○)於中 華民國100年11月19日下午12時死亡。 程序費用由林○○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林○○年逾80歲,且於民國97年11月19 日列報為失蹤人口,迄今行方不明已逾3年,屆滿失蹤人得 為死亡宣告之法定期間,並經鈞院以113年度亡字第21號裁 定准對其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陳報期間現已屆滿,未據 失蹤人陳報其生存,或知失蹤人生死者陳報其所知,爰聲請 宣告失蹤人林○○死亡等語。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3年 後,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宣告死亡之裁定,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聲請之。家事 事件法第155條亦有明文。經查,聲請人主張失蹤人林○○於9 7年11月19日失蹤,迄今生死不明已逾3年,前經本院裁定准 予公示催告在案,現陳報期間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存 ,或知失蹤人生死者陳報其所知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查閱 卷宗無訛,堪信失蹤人失蹤迄今已屆滿上開法文所定期間, 是本件聲請核無不合,自應准許對失蹤人為死亡之宣告。 三、次查,失蹤人林○○於97年11月19日失蹤,迄至100年11月19 日失蹤已滿3年,自應推定其於是日下午12時死亡,准予裁 定宣告其死亡。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5

SLDV-113-亡-21-20250205-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200號 聲 請 人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乙○○ 非訟代理人 甲○○ 受安置人 林○○ 現於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安置處所安置中 林△△ 現於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安置處所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董□□ 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繼續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林○○、林△△自民國113年12月24日19時52分起繼續 安置叁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12年3月18日接獲通報, 受安置人林○○、林△△之母將已註銷牌照之車輛停放路旁,當 時案母在車內昏睡,受安置人2人則在車內哭泣,員警接獲 報案後到場釐清原委,案母表達有安排居住處所之需求。嗣 社工於112年3月21日與案母進行會談,案母表示其自112年2 月4日離婚後單獨擔任受安置人2人之親權人,帶同受安置人 等輾轉於不同旅館居住而居無定所,曾多次將受安置人等獨 留在旅館外出工作,社工於會談時觀察案母眼神恍惚、言詞 誇大反覆且毫無邏輯,更拒絕社工安排之庇護安置,為維護 受安置人2人之人身安全,聲請人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規定,自112年3月21日19時52分起將受安置 人2人予以緊急保護安置,並經鈞院裁定准予將受安置人2人 繼續安置至今。本次安置期間,因113年5月16日通報事件, 聲請人評估案母缺乏親職教養技巧致有情緒管教情形,自11 3年6月6日改由案外祖父提供親屬安置照顧,案外祖父親職 能力佳,受安置人2人受照顧狀況穩定,後續待案母完成親 職教育時數、提升管教知能及因應技巧後,評估安排受安置 人2人漸進式返家計畫。案母前於113年6月20日已完成16小 時親職教育課程,但因前述113年5月16日通報事件,又經聲 請人再次裁處案母應接受10小時親職教育課程,案母雖對需 再次接受課程感到些許無奈,但也認為有管道可以吐露心事 及教養困境感到關心,案母亦提及其因轉換工作符合其專業 能力及更彰顯自我價值,身心狀態較過往穩定許多,目前案 母已完成親職教育時數6小時。綜上,聲請人評估案母生活 及身心狀態雖漸趨穩定,但其尚未完成親職教育課程時數, 且其於漸進式返家期間不堪教養壓力而有過當管教之情事, 其親職能力及因應技巧均待提升,再考量受安置人2人年幼 無自我保護能力,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 第2項規定請求准予延長繼續安置受安置人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㈢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又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 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 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 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 第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兒童 少年保護個案延長繼續安置法庭報告書、本院113年度護字 第146號裁定、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兒少保護 安置個案會面探視計畫、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兒童少年保護個 案安置期間會面探視約定書、受安置人兒少表意書、臺北市 政府社會局裁處書、全戶戶籍資料查詢結果等件為證,尚堪 信為真正。本院審酌受安置人2人確有未受適當照顧之情形 ,而案母之生活狀態及身心狀況於本次安置期間雖有改善, 然其於漸進式返家計畫試行期間對於林○○有過當管教之情事 ,顯見其親職能力仍待提升,尚無力提供受安置人2人適當 及穩定之照護環境,再衡酌受安置人等年幼無自我保護能力 ,亦無適當親屬可提供適當之保護及照顧,認目前不宜令受 安置人等貿然返家。故本院為維護受安置人之身心安全及生 存權益,認確有准許受安置人延長繼續安置3個月之必要。 從而,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家事事件法 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5

SLDV-113-護-200-20250205-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338號 聲 請 人 吳OO 相 對 人 吳OOO 上列聲請人對於相對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吳OOO(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吳OO(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人吳OOO之監護人。 三、指定吳OO(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吳OOO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吳OO為相對人吳OOO之子,相對 人因罹患腦梗塞,現已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 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受監護宣告之程度,爰依法 聲請准予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等語,並提出戶口名 簿、身心障礙證明影本、親屬會議同意書、親屬系統表等件 為證。 三、次按,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精神或心 智狀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始得為監護之宣 告。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家事事件法 第16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所謂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 ,亦即經醫師診斷或鑑定明顯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者 ,例如:植物人、重度精神障礙或重度智能障礙者,明顯不 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意思表示之效果者為之, 此觀該條之立法理由即明。查相對人經主管機關診斷為重度 身心障礙人士,且聲請人已向本院陳明:相對人不能講話、 插鼻胃管、移動需坐輪椅等語,有身心障礙證明、本院審理 單等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7、29頁)。堪認相對人為明顯不 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意思表示之效果者,已無 在鑑定人前訊問相對人之必要,先予敘明。 四、本院依職權函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醫師楊逸 鴻對於相對人之心神狀況進行鑑定並提出報告,據覆略以: 「綜合劉員之病史、生活史及鑑定時臨床所見,劉員目前已 不俱生活功能及社會功能,復參酌其大腦皮質之高等功能有 嚴重障礙,其臨床診斷為『血管性失智症;重度至極重度』, 病因為『大腦血管梗塞』。劉員於民國112年12月大腦血管梗 塞,整體功能嚴重退化,目前已不俱生活功能及社會功能, 不俱財經理解能力及個人健康照顧能力,不俱交通能力及獨 立生活之能力,不俱社會性。其因嚴重之心智缺陷致其大多 時候不能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大多時候無法辨識其意 思表示之效果,目前不俱管理財產之能力,故推斷劉員符合 監護宣告之資格。」等語,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113年9月4 日北市醫陽字第1133054900號函附之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 稽(本院卷第41至47頁)。堪認相對人因其心智缺陷,致不 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 等情為真正。故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宣告相對 人吳OOO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五、末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 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 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 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 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 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又法院選定監護人時 ,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 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監護宣告 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 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監護人之 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 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 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經查,相對人吳OOO既經宣告為受監 護宣告之人,本院應依職權為其選定監護人。本院審酌利害 關係人吳OO為相對人之孫女,願意持續關懷相對人,應具有 相當信賴關係,適於執行監護職務,而聲請人吳OO、相對人 之孫吳OO等人均同意由吳OO擔任監護人、由吳OO擔任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卷第19至21頁同意書)。本院綜核上 情,認由聲請人擔任監護人,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 選定吳OO為受監護人之監護人,併指定吳OO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 六、另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之規定,於監護開始時 ,監護人吳OO對於受監護人吳OOO之財產,應會同吳OO於2個 月內開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3

SLDV-113-監宣-338-20250203-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改定監護人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53號 聲 請 人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樂山園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 會附設樂山教養院 送達處所新北市○里區○○路0段000號(樂山教養院-社工部) 法定代理人 莊焜明 相 對 人 陳○○ 即受監護人 關 係 人 文○○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改定監護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改定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乙○○(女、民國00 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監護人。 二、指定新北市政府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乙○○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樂山園社會 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附設樂山教養院(下稱樂山教養院)為 照護相對人即受監護人乙○○之機構,受監護人前於民國98年 3月25日經鈞院以98年度監宣字第22號裁定宣告為受監護宣 告之人,並選定其母即利害關係人甲○○為監護人,然原監護 人甲○○之思緒及社會行為異於常人,長期陷於投資致富妄想 ,經常將新北市政府發放予受監護人之生活津貼及慰問金匯 入不明人士帳戶,雖經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北海岸區社會福利 中心、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及聲請人所屬多位社工溝 通仍無效,聲請人認由原監護人繼續擔任監護人恐損及受監 護人之利益,為此聲請改定監護人,而考量受監護人並無適 當親屬擔任其監護人,請求改定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監護人 等語。 二、按有事實足認監護人不符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或有 顯不適任之情事者,法院得依受監護宣告之人、四親等內之 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改定適 當之監護人。法院依民法第1106條之1改定監護人時,應同 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又法院改定監護人時,應依 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㈠受監護人之年齡、性別、意願、健康情形及人格發展需要 。㈡監護人之年齡、職業、品行、意願、態度、健康情形、 經濟能力、生活狀況及有無犯罪前科紀錄。㈢監護人與受監 護人間或受監護人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及利害關係 。㈣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 人與受監護人之利害關係。民法1113條準用第1106條之1第1 項前段、第1094條第4項、第1094條之1規定甚明。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相對人之身心障礙 證明、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本院98年度監宣字第22號裁 定暨確定證明書影本等件為證,且據聲請人所屬社工到庭陳 述綦詳,已非無據。又本院函請利害關係人即原監護人甲○○ 就本件聲請表示意見,甲○○雖具狀陳稱:「有證明匯票200 萬,要11號以後,取出,開模,銀行請解鎖,資金來,再鎖 ,調查完再解凍,有不起訴書,被盜用帳號有紀錄…」云云 ,然其語焉不詳,對於聲請人所述其疑似落入投資詐騙陷阱 未能覺察且持續將相對人帳戶款項匯予不明人士等情節顯然 未能說明,且甲○○經本院合法通知其到庭說明,惟其屆期未 到庭,亦未提出書面為任何陳述,自堪信聲請人上開主張之 事實為真正。本院審酌原監護人甲○○無端動支受監護人之存 款,係非為受監護人利益處分其財產,而有顯然不適任監護 人之情事,聲請人據此聲請改定監護人,即非無由。而相對 人未婚無子女,又無兄弟姊妹,其父陳宗德已歿,顯然已無 其他適當之親屬可任監護人。考量相對人目前居住在樂山教 養院,其設籍及居住所在地之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身心障礙 者及老人福利之主管機關,設有職司身心障礙者之權益維護 、福利服務及相關機構之監督與輔導等事項之專責單位,對 身心障礙者提供保護、服務及照顧等事務最為熟悉,並有專 業知識及人才等相關資源,適於執行監護職務,爰改定新北 市政府社會局為受監護人乙○○之監護人,併指定新北市政府 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另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規定, 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對於受監護宣告之 人乙○○之財產,應會同新北市政府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 ,並陳報法院,於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 護宣告之人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併此指明。 五、末按,監護人變更時,原監護人應即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 產移交於新監護人。受監護之原因消滅時,原監護人應即將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產交還於受監護宣告之人;如受監護宣 告之人死亡時,交還於其繼承人。前二項情形,原監護人應 於監護關係終止時起二個月內,為受監護宣告之人財產之結 算,作成結算書,送交新監護人、受監護宣告之人或其繼承 人。新監護人、受監護宣告之人或其繼承人對於前項結算書 未為承認前,原監護人不得免其責任。民法第1113條、第11 07條定有明文。本件受監護宣告之人乙○○既經本院改定由新 北市政府社會局擔任監護人,則原監護人乙○○自應依上開規 定,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產移交予新監護人新北市政府社 會局,併予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1-21

SLDV-113-監宣-453-202501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