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善應

共找到 81 筆結果(第 51-60 筆)

小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押金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小上字第175號 上 訴 人 洪志政 被 上訴人 陳秀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押金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0月1 6日本院臺中簡易庭113年度中小字第2575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合議庭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又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 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 6條之24第2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是以,對小額 訴訟程序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具 體指摘原判決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之情形,並揭 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 該法則之旨趣;若為司法院解釋,則應揭示該解釋之字號或 其內容,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至5款所列情形為理由 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故如上訴 人就小額事件之判決僅以原審認定事實、取捨證據不當為由 ,泛指原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提起上訴,並未具體指出 原審判決因而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之情形,其上訴即 非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 前段規定,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其上訴。  二、上訴意旨略以:被上訴人違背法令捏造事實,上訴人否認且 不服判決,故提起本件上訴等語。 三、經查,上訴人所述內容未具體指出原審判決有如何違背法令 情事,更未指明原審判決所違反之法令條項或其內容以及依 訴訟資料有何判決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根據前述說明,自 不得謂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從而,本件上訴為不合法,應 予駁回。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 同法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確定其數額為新臺幣1,500元 ,並應由上訴人負擔。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本文、第436條之19第1項、第 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文爵                              法 官 陳昱翔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2-18

TCDV-113-小上-175-20250218-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514號 上 訴 人 張中勳 訴訟代理人 蔡得謙律師 蔡奕平律師 被上訴人 鄭秀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 14日本院臺中簡易庭113年度中簡字第395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判決書內應記載之事實,得引用第一審判決。當事人提出 新攻擊或防禦方法者,應併記載之。判決書內應記載之理由 ,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與第 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載。關 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之,民事 訴訟法第454條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易程序之第一審裁 判之上訴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亦有明文規定 。本件原審判決所載之事實及理由,除以下補充外,核與本 判決相同,爰依上開規定引用之,不再重複。 二、上訴人主張(除與原判決記載相同者,茲引用之外,並補充) :上訴人之請求權基礎為民法第231條,請求權之時效應為1 5年,此有最高法院43年度台上字第752號民事判決,原審判 決認定上訴人主張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126條5 年之短期時效,違反上開判決意旨,應有不當。 三、被上訴人則以(除與原判決記載相同者,茲引用之外,並補 充):我就調解事件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及聲請停止系爭強 制執行,均屬正當權利行使行為,上訴人以訴訟勝負作為權 利行使是否背於善良風俗之依據,沒有道理,我覺得我不用 賠償,且事隔10年才提起本訴,亦已罹於時效等語置辯。 四、原審斟酌兩造之攻擊防禦方法後,原審駁回上訴人之訴;上 訴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並聲明:㈠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 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新臺幣( 下同)30萬2054元,及自113年1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5%計算之利息。上訴人則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五、法院之判斷/得心證之理由(爭點論述)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 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 前段亦有明定。又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人因故意過失不 法侵害他人權利,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並不 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主張侵權行為損 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903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 債務人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規定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並依 強制執行法第18條規定聲請裁定停止強制執行程序,係行使 法律所賦予之訴訟權利,通常欠缺不法性,原則上無須對執 行債權人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僅於符合侵權行為要 件,致生執行債權人損害時,始例外對該債權人負侵權行為 之損害賠償責任(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850號判決意旨 參照)。  ㈡經查上訴人主張之兩造於98年間成立調解,嗣上訴人持該調 解書提起系爭強制執行,經被上訴人聲明異議、提起債務人 異議之訴及聲請停止強制執行,並就該債務人異議之訴之第 一、二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等事實,業據其提出調解書、本 院100年度司執字第64814號、101年度聲字第104號民事裁定 、100年度訴字第3301號民事判決、101年4月27日函、臺灣 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2年度上字第83號民事判決、最高法院1 02年度台上字第1298號民事裁定為證(見原審卷第21至62頁) ,堪信為真實,上訴人雖主張被上訴人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 並停止系爭強制執行程序,構成侵權行為等情,然被上訴人 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並聲請供擔保停止強制執行之程序, 既為法律所明定,屬於權利之正當行使,上訴人主張被上訴 人提起系爭異議之訴及聲請系爭停止裁定係對上訴人之侵權 行為,即應由上訴人證明被上訴人係基於加害上訴人之意圖 ,透過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及聲請停止執行之手段,達成被 上訴人停止執行之不法目的。惟遍觀上訴人所提證據,僅能 證明上訴人有合法之強制執行名義,及被上訴人提起系爭異 議之訴及聲請系爭停止裁定等事實,尚無法證明被上訴人有 故意不法侵害上訴人權利之主觀意思及客觀行為,且被上訴 人提起系爭異議之訴,主張「被上訴人非系爭店舖之實際經 營者,即該執行名義得聲請執行之條件即系爭調解書第二項 未成就」、「系爭調解書違反法律強制或禁止規定,有違公 序良俗,應屬無效,故該違約金應予免除;況違約賠償金額 500萬元過高,請予酌減」(見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2年 度上字第83號民事判決影本,見原審卷第45-57頁),堪認 被上訴人於起訴時並非完全空穴來風,其主觀上應係確信其 就執行標的具有足資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之權利,而非全然 出於憑空捏造、無所憑據而欲加損害於上訴人為目的。縱使 系爭異議之訴最終經最高法院駁回被上訴人之上訴而告確定 ,但此結果乃法院審酌該案兩造所提證據,經審理、調查證 據並經兩造言詞辯論後,始形成之判決心證,此猶待法院歷 經三審判決始得確定,顯見案情非易,客觀上非一望即知兩 造勝敗,自不得因被上訴人所提系爭異議之訴日後遭受敗訴 判決之結果,即指摘被上訴人有明知權利不存在而濫行起訴 ,欲藉停止執行侵害上訴人權利之情事。 ㈢基上,上訴人既未能證明被上訴人係故意阻止系爭執行事件 執行程序之進行,以加害於上訴人之意圖,透過提起系爭異 議之訴之手段,達其聲請停止強制執行之目的,自難認被上 訴人提起系爭異議之訴並聲請系爭停止裁定,屬權利濫用而 具有不法性,尚與侵權行為之要件不符,是上訴人依民法第 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上訴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為 無理由。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應給 付上訴人30萬2054元,及自113年1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為上訴人敗 訴之判決,理由雖有不同,但結果並無二致,仍應維持。上 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 上訴。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資料,經本院斟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 不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2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文爵                 法 官 陳昱翔                 法 官 陳冠霖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2-14

TCDV-113-簡上-514-2025021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467號 原 告 蔡綉津 被 告 王員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確認票據號碼TS043627之本票,被 告對原告之債權全部不存在。核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按該本票之 票面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70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萬 309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 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2-14

TCDV-114-訴-467-2025021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國家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國字第3號 原 告 蔣惟綱 被 告 環境保護局局長陳宏益 臺中市政府市長盧秀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法 定必須具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 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亦 有明文規定。 二、查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 8日以113年度補字第3077號裁定命原告於該裁定送達5日內 補繳裁判費新臺幣49,510元,並諭知如逾期不繳,即駁回原 告之訴,此裁定已於113年12月26日送達於原告,有本院送 達證書附卷可稽。而原告迄未補繳上開裁判費,有本院答詢 表、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在卷 足憑。據此,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即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2-11

TCDV-114-國-3-202502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79號 原 告 張玉宸 上列原告與被告莊沛瑀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有下列不 合法之情形,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 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其中第一、二項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一、第一審裁判費: 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預納裁判 費,此為必備之程式。本件原告起訴狀「訴之聲明」欄雖載 明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80,000萬元」,惟 起訴狀「訴訟標的金額」記載為「360,000萬元」,是本件 訴訟標的金額無從確認,請原告陳報請求被告給付之金額為 何,並自行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計算第一審裁判費 數額(可依序至司法院網站首頁、便民服務、徵收費用標準 、司法規費試算之Web版計算程式,於訴訟標的價額欄輸入 欲請求被告給付之數額)。並於前揭期限內,逕向本院如數 繳納。 二、訴訟標的及確切之原因事實: 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民事訴訟法 第244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事實及理由欄中, 並未表明訴訟標的法律關係或請求權基礎(即原告請求被告 負損害賠償責任所依據之法律規定條文或契約約定條款), 及確切之原因事實(即說明所發生之具體事實經過,包括時 間、地點、被告所為之行為、對原告所造成之結果等),致 本院無從特定審理範圍,被告亦無從進行答辯。爰請原告具 狀說明被告於「何時、何地」,對原告為「何行為」,致原 告「何權利或利益」受到侵害,「損害結果為何」之事實, 及請求被告賠償之「法律上依據」。 三、補正後起訴狀正本及其繕本1份: 按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應受送達之 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定有 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漏未提出起訴狀之繕本,核與前開規定 未合,爰請原告提出完整記載第一、二項所示內容之民事起 訴補正狀,並提出繕本或影本1份(含證據資料),以供本 院送達被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2-11

TCDV-114-補-279-202502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05號 原 告 陳麗慧 訴訟代理人 趙友貿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巧恩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按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應以判 決駁回原告之訴。但經原告聲請時,應將附帶民事訴訟移送管轄 法院之民事庭;第1項但書移送案件,應繳納訴訟費用,刑事訴 訟法第503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原告之訴,起訴 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亦有明定。本件原告對於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惟 刑事訴訟部分業經本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2199號判決無罪在案 ,但經原告聲請,本院刑事庭將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審 理,依前揭規定,應繳納訴訟費用。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 幣(下同)150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萬5850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2-11

TCDV-114-補-405-202502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696號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沁爍國際有限公司(原名稱:俊祥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思妤 訴訟代理人 吳俊儒律師 被 告 蘇志鴻 張炯茗 陳炫溎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翔暢裝潢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松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張毓珊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5日所為 判決,其原本及正本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之主文漏未記載「反訴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應予更正補載。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理由欄已敘明反訴原告其餘之訴駁回之理 由,是主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2-10

TCDV-113-訴-1696-20250210-3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56號 原 告 香港商杰特燈飾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AURORA INT ERNATIONAL LIGHTING CORPORATION LTD., TAIWAN BRANCH (HONG KONG)) 香港商聯才香港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LITEWORKS (HK) LIMITED, TAIWAN BRANCH)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李查 (RICHARD NEIL SPILLMAN)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郁倫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黃世明、徐秀珍、施丁禎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普通共同訴訟,雖係於同一訴訟程 序起訴或應訴,但共同訴訟人與相對人間乃為各別之請求,僅因 訴訟便宜而合併提起訴訟,俾能同時辯論及裁判而已,係單純之 合併,其間既無牽連關係,又係可分,依民事訴訟法第55條共同 訴訟人獨立原則,由共同原告所提起或對共同被告所提起之訴是 否合法,應各自判斷,互不影響,其中1人之行為或他造對於共 同訴訟人中1人之行為及關於其1人所生之事項,其利害不及於他 共同訴訟人。各共同訴訟人間之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各自 獨立,亦得合併加計總額核定訴訟費用,予共同訴訟人選擇,避 免有因其1人不分擔訴訟費用而生不當限制他共同訴訟人訴訟權 之虞,並與普通共同訴訟之獨立原則有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 抗字第194號裁定意旨參照)。查,本件原告分別請求被告給付 如附表「訴訟標的金額」欄所示之金額,核屬普通共同訴訟,揆 諸上開說明,原告間之訴訟標的金額即應各自獨立,亦得合併加 計總額核定訴訟費用。是各該原告之訴訟標的金額如附表「訴訟 標的金額」所示,應分別徵第一審裁判費各如附表「應繳納裁判 費」欄所示。惟若原告選擇合併加計訴訟標的總額核定訴訟費用 者,則訴訟標的總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9,359,347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200,868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附表(新臺幣): 編號 原告 訴之聲明 訴訟標的金額 應繳納裁判費 1 香港商杰特燈飾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被告黃世明、徐秀珍應連帶給付12,774,44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12,774,443元 142,964元 2 香港商聯才香港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被告施丁禎、黃世明應連帶給付6,584,90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6,584,904元 78,603元 合 計 19,359,347元

2025-02-10

TCDV-114-補-356-2025021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價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2091號 上 訴 人 即被上訴人 林辰鈺 訴訟代理人 魏光玄律師 被 上訴人 即 上訴人 莊萱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價金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31 日本院第一審判決各自提起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依上訴人之 上訴聲明,上訴人林辰鈺之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90萬元; 上訴人莊萱弘本訴上訴利益為306萬元(計算式:296萬元+10萬 元=306萬元),反訴上訴利益為296萬元,是本件上訴人莊萱弘 之上訴利益合計為602萬元(計算式:306萬元+296萬元=602萬元 )。上訴人林辰鈺、莊萱弘應分別徵收第二審裁判費1萬7850 元 、10萬7901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後5日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上 訴,特此裁定。另請上訴人林辰鈺併依民事訴訟法第441條之規 定提出上訴理由狀,並按被上訴人人數提出繕本到院,附此敘明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2-07

TCDV-112-訴-2091-20250207-3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335號 上 訴 人 紀培錦 被上訴人 紀宏軒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月 28日本院沙鹿簡易庭112年度沙簡字第608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後開第二項之訴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之聲 請暨訴訟費用之裁判,均廢棄。 被上訴人應再給付上訴人新臺幣9884元及自民國112年9月14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其餘上訴駁回。 第一審(除確定部分外)、第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百分 之6,餘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本件被上訴人經合法通知,未於本院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 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上訴人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按判決書內應記載之事實,得引用第一審判決。當事人提出 新攻擊或防禦方法者,應併記載之。判決書內應記載之理由 ,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與第 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載。關 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之,民事 訴訟法第454條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易程序之第一審裁 判之上訴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亦有明文規定 。本件原審判決所載之事實及理由,除以下補充外,核與本 判決相同,爰依上開規定引用之,不再重複。 二、上訴人上訴主張(除與原判決記載相同者,茲引用之外,並 補充):  ㈠上訴人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9年度家上易字第30號民事 判決(下稱遺產分割判決)於民國111年10月21日判決,單 獨取得被繼承人紀青山所遺坐落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 地上(下稱系爭437土地)如判決附圖所示編號B、C、E未辦 理保存登記建物之遺產(下稱系爭B、C、E建物)。遺產分割 判決前,系爭B、C、E建物由被上訴人及訴外人紀龍旌、紀 阿煙分管占用,判決確定後,上訴人於111年11月9日發存證 信函催告被上訴人遷離並交付系爭B、C、E建物,被上訴人 於同年月16日收受存證信函仍置之不理,故上訴人於同年12 月6日聲請鈞院強制執行(111年度司執字第171968號),直 至112年7月21日被上訴人才將系爭B、C建物點交給上訴人, 然因被上訴人對於附合於E建物之廁所屬於動產或不動產有 爭執,故在履勘筆錄中紀載E建物尚未點交。因被上訴人占 用上訴人所有系爭BCE建物,應給付如下項目之費用:  ⒈遲延點交系爭B、C、E建物之租金:原審以土地法第97條之規 定,認每年之不當得利以申報地價(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 同】464元)之5%為基準過低,應以10%計算方屬合理。又被 上訴人無權占用上開建物,造成上訴人親友過年來訪時,上 訴人無法提供上開建物供親友使用,造成上訴人之苦惱,顯 然侵害上訴人之人格權,應得請求損害賠償。  ⒉系爭B、C、E建物坐落系爭437地號土地之租金:被上訴人占 用系爭B、C、E建物,因系爭B、C、E建物係坐落於上訴人所 有系爭437土地上,亦應依民法第425條之1給付系爭437土地 之租金給上訴人,上訴人於111年11月16日即已函催被上訴 人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爭B、C、E建物,以該日往回算之前4 年又340天相當於土地租金之不當得利共38,614元,再扣除 上訴人所繼承之比例17/900,經計算為729元(38,614×17/90 0=729),故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37,885元。  ⒊被上訴人於遺產分割判決後至點交日止,繼續占有系爭B、C 、E建物而使用水電的費用,竟故意連續兩期不繳納,當上 訴人前往水電公司辦理過戶水電錶時,在水電公司之過戶辦 法要求下,由上訴人先行墊繳2,067元。被上訴人應賠償上 訴人水電費2067元。  ⒋被上訴人以黑色噴漆破壞系爭B、C建物天花板及地板,上訴 人必須雇人清除,被上訴人應賠償上訴人修復費用12640元( 一樓部分)、18000元(二樓部分),合計為3萬0640元。  ⒌被上訴人故意毀損拆除系爭C建物客廳之樓梯並載走,兩座樓 梯的價格合計為11,000元。  ⒍點交當日,被上訴人尚有留在系爭B、C、E建物內的大型家具 等物品未清空,上訴人雇工兩人方能搬離清空,費用2,000 元。  ⒎被上訴人使用系爭B、C建物時有裝設冷氣機,將系爭B、C建 物的窗戶拆除,點交時並未返還,若以二手木框窗片每片25 0元計算,四片共1,000元。  ㈡上訴人前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7年度上字第194號民事 確定判決(下稱194號判決)為執行名義,聲請鈞院以109年 司執字第90440號強制執行案執行被上訴人返還系爭437地號 土地上如附圖編號D區土地,強制執行期間被上訴人提起債 務人異議之訴(110年沙簡字第96號)並提存擔保金4,733元, 雖債務人異議之訴終局判決獲一部勝訴一部敗訴,惟被上訴 人自194號判決之宣判日(107年8月6日)起從未將D區土地返 還原告,而仍占用為其於B、C建物與E建物間之通行及其洗 滌晾曬物品之空間,甚且以存證信函反對而干涉原告監看D 區有無遭占用,直到112年4月14日搬走後始不再占用D區, 故被上訴人延遲返還D區土地之期間為4年又248天,如此, 被上訴人須賠償其遲延返還D區土地的損害或其不當得利781 7元予原告。 三、被上訴人則以(除與原判決記載相同者,茲引用之外,並補 充):  ㈠對於占用系爭B、C、E建物之部分不爭執,對原審認定之金額 沒有意見,願意給付上訴人占用B、C、E部分建物之租金206 7元;對於占用D區土地部分不爭執,同意給付上訴人租金78 17元;對上訴人主張之墊繳水電費2067元之部分亦不爭執, 同意给付。  ㈡對於系爭B、C、E建物坐落系爭437地號土地之租金部分,系 爭B、C、E建物為紀青山所建,紀青山去世後,由我跟訴外 人紀龍旌、紀阿煙長期使用,我從出生就住到現在,從未付 過錢,這是大家都說好的,但修繕費用是我們自己支出。  ㈢對於上訴人主張破壞系爭B、C建物天花板及地板之部分,並 非我所為,我不須負擔費用;而上訴人主張拆除系爭樓梯之 部分,原本的樓梯已經被白蟻腐蝕,我本身是做鐵工的,所 以新的樓梯是我自己做的,我覺得我拿走是合理的,我不用 賠償;上訴人主張尚有留在系爭B、C、E建物內的大型家具 等物品未清空,上開大型家具並非我所有,上訴人請求我負 擔清空費用,亦屬無依據。 四、原審斟酌兩造之攻擊防禦方法後,原審判命被上訴人應給付 被上訴人2349元,並駁回上訴人其餘之訴,暨就上訴人勝訴 部分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被上訴人及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均 未上訴,已告確定;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聲明不服,提起上 訴,並聲明:㈠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 分,被上訴人應再給付上訴人91670元。被上訴人則答辯聲 明:上訴駁回。 五、兩造爭執、不爭執之事項  ㈠兩造不爭執事項:  ⒈被繼承人紀青山於63年1月28日死亡,所遺坐落下稱系爭437 土地如判決附圖所示系爭B、C 、E建物 ,為紀陳花等20人 所共有(如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9年度家上易字第30號民 事判決所示,下稱遺產分割判決) 。  ⒉上訴人經遺產分割判決於111年10月21日判決,單獨取得被繼 承人紀青山所遺坐落系爭437土地如判決附圖所示系爭B、C 、E建物。  ⒊遺產分割判決前,系爭B、C、E建物由被上訴人及訴外人紀龍 旌、紀阿煙分管占用,判決確定後,系爭437號土地為上訴 人於111年11月9日發存證信函催告被上訴人遷離並交付系爭 B、C、E建物,被上訴人於同年月16日收受存證信函仍置之 不理,故上訴人於同年12月6日聲請本院強制執行(111 年 度司執字第171968號),直至112年7月21日被上訴人將系爭 B、C建物點交給上訴人。  ⒋被上訴人自111年10月21日至112年7月21日共9個月,佔用B、 C、E之建物,上訴人支出墊繳水電費2067元。  ⒌系爭C建物的樓梯價格為11000元。  ⒍清除B 、C建物之天花板、地板噴漆費用,一樓部分有收據12 640 元,二樓部分估價是18000元,搬離被上訴人置於系爭B 、C、E建物內之大型家具物品費用共2000元。  ⒎修復B、C建物窗片費用共1000元。  ㈡爭執事項  ⒈被上訴人佔用B、C、E建物9個月之租金及損害如何計算?  ⒉被上訴人自111 年11月16日回算4 年又340 天,佔用B 、C 、E房屋所坐落437 地號之行為是否應給付不當得利?  ⒊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給付樓梯兩座、清除天花板、地板噴漆 、清空系爭房屋、修復窗戶費用,有無理由? 六、法院之判斷  ㈠代繳水電費2067元及占用D部分之租金7817元部分   按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經他造於準備書狀內或言詞辯論時或 在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前自認者,無庸舉證,民事訴訟法第 280條第1項前段、第3項前段定有明文。被上訴人於準備程 序中自陳:對於上訴人請求代繳之水電費2067元及占用D部 分的租金7817元,並無意見(見本院卷第118-119頁),是 被上訴人對於此部分之事實自認,既被上訴人對於上訴人為 被上訴人代繳水電費2067元,且對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自10 7年8月6日至112年4月14日(共4年又248天)占用D部分(面積3 6平方公尺),並主張該部分之利益共計7817元,均不爭執, 而本院審酌系爭地上物附近為觀光路135巷,地上物為一樓 半建物、平房等情,認為上訴人主張之數額並無不當,是上 訴人此部分之主張應屬有理。  ㈡遲延點交系爭B、C、E建物之租金部分  ⒈被上訴人對於上訴人主張其因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9年度 家上易字第30號分割遺產民事判決取得被繼承人紀青山所遺 系爭437土地上之系爭B、C、E建物,該判決於111年10月21 日確定,上訴人於該遺產分割判決確定時取得被繼承人紀青 山所遺系爭437土地上之系爭B(面積23平方公尺)、C(面 積89平方公尺)、E(面積23平方公尺)建物,且該遺產分 割判決經上訴人聲請強制執行,經執行法院於112年7月21日 執行完畢,被上訴人自判決確定至強制執行完畢,共計占用 9個月,原審以111年1月申報地價每平方公尺464元,以申報 地價5%計算相當不當得利之之利益共2349元,表示不爭執( 見本院卷第118-119頁),是被上訴人侵占系爭B、C、E建物 一情,堪信為真。  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 ,民法第179條前段定有明文。又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建物 ,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 院61年度臺上字第1695號判例要旨參照)。又城市地方房屋 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年息百分之十為 限。土地法第97條第1項定有明文。土地法第97條所謂土地 及建築物之總價額,土地價額依法定地價,土地法施行法第 25條定有明文。而法定地價,依土地法第148條規定,係土 地所有人依該法規定所申報之地價。故土地法第97條所謂之 申報價額,即指該土地之申報地價而言。是上訴人請求被上 訴人返還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之金額,自應受上揭土地法 第97條規定之限制。本院審酌系爭地上物附近之,地上物為 一樓半建物、平房等情,認為系爭地上物以申報地價年息5% 計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適當。而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土地111年1月之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464元,此有土地登 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查,依此計算,被上訴人受有相當於租 金之不當得利應為2,349元(計算式:【23+89+23】X464X5% X9/12=2349),而被上訴人主張以年息10%計算租金,自不 可採,是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给付2,349元為有理由,逾此 部分,自無理由。  ⒊上訴人又稱被上訴人占有系爭B、C、E建物,導致春節期間, 上訴人親友過年拜訪,上訴人無法提供系爭B、C、E建物予 他人使用,造成上訴人之名譽及自由受損,受有人格權之損 害等語。然按民法第195條係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 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 法益而情節重大者,始得請求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而被上 訴人上開行為僅侵害上訴人之財產權,致上訴人受有財產上 損害,而侵害財產權並非法律明文規定得請求精神賠償之範 圍,揆諸上揭說明,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精神損害,洵 屬無據。  ㈢系爭B、C、E建物坐落系爭437地號土地之租金部分  ⒈按共有物分管之約定,不以書面為必要,倘共有人間實際上 劃定使用範圍,對各自占有管領之部分,互相容忍,對於他 共有人使用、收益各自占有之土地,未予干涉,已歷有年所 ,即非不得認有默示分管契約之存在。分管契約係依共有人 間之約定所為之管理使用,其占有使用之範圍,不以按應有 部分計算者為限,較應有部分換算之面積為多或少,部分共 有人有未占有共有物之情形者,均無不可(最高法院107年度 台上字第879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系爭437地號土地原本為紀阿乾所有,紀阿乾死亡後由 上訴人及紀奇秀繼承,並於72年6月16日登記上訴人及紀奇 秀共有,上訴人復經拍賣程序取得紀奇秀之應有部分,並於 88年2月22日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取得全部之所有權,此 經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字第194號民事判決確認(見本院 卷第153頁),又系爭B、C、E建物為紀青山生前出資所興建 未辦保存登記建物,紀青山於63年1月28日死亡後,由上訴 人等人繼承,然由紀阿煙、紀宏軒、紀龍旌使用數十年,上 訴人於111年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9年度家上易字第30 號判決分割遺產案件取得系爭B、C、E建物之所有權,經臺 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9年度家上易字第30號判決確認(見 本院卷第171頁),是依上開客觀事實,應認紀青山之繼承 人間對於系爭B、C、E間成立默示分管契約,由紀阿煙、紀 宏軒、紀龍旌使用系爭B、C、E建物,又上訴人於88年2月22 日取得系爭437號土地所有權後,並從未要求紀青山之繼承 人拆除系爭B、C、E建物,且亦未要求渠等給付租金等情, 應認上訴人與系爭B、C、E建物全體共有人間成立默示無償 使用借貸契約,無償提供系爭437號土地予系爭B、C、E建物 使用,方符合常情,是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給付系爭B、C、 E建物坐落系爭437地號土地之租金,自屬無據。  ㈣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賠償樓梯兩座、清除天花板、地板噴漆 、清空系爭房屋、修復窗戶費用部分  ⒈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 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 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 高法院83年度台上字第1073號判決意旨參照)。上訴人請求 被上訴人賠償上開費用,本院審酌如下:  ⒉修復樓梯費用部分   經查,上訴人雖稱被上訴人將C房屋樓梯拆走,然被上訴人 辯稱:原本樓梯是木梯,被白蟻蛀蝕,所以我自己做新的樓 梯使用,所有權屬於我,我搬離後就把他帶走,我覺得合理 等語。又就系爭B、C、E建物,兩造間成立默示分管契約, 已如上所述,而被上訴人搬離後,將系爭B、C、E建物返還 於上訴人,應具有何種狀態,並衡酌該建物之折舊與合於一 般方法使用收益所造成之自然耗損、使用人所負保管維護義 務之程度、一般習慣及誠信原則等,而非回復之原有狀態。 觀諸系爭C建物照片(見原審卷第33頁、本院卷第93頁), 已年代久遠,且使用大量木頭結構,被上訴人所稱原本之樓 梯已經遭白蟻蛀蝕一情,難謂無據,而原本樓梯係因白蟻蛀 蝕毀損,衡情應屬於自然耗損,難以歸責於被上訴人,況被 上訴人可自行將新樓梯拆走,顯然新樓梯亦未附合於系爭C 建物,非系爭C建物之一部,是被上訴人並未毀損舊樓梯, 在其搬離時將其自行製作之新樓梯取走,並無侵害上訴人之 所有權,上訴人此部分之主張,自屬無據。  ⒊修復窗戶費用部分   上訴人又主張系爭B、C房屋之窗戶少了4扇,並提出相片為 證(見原審卷第39頁),然被上訴人表示:我從小就住在這 裡,那邊窗戶本來就是沒有的,是裝冷氣的地方,從我小時 候就是這樣等語,觀諸現場照片(見原審卷第39頁),上訴 人所指稱窗戶遺失之位置,先前的確安裝冷氣,且安裝之冷 氣亦為舊型窗型機種,是被上訴人所稱,自其居住於該地時 ,該位置就是安裝冷氣的地方,本來就沒有窗戶一情,難謂 無據,又上訴人並未舉證被上訴人使用系爭B、C房屋時,該 位置窗戶之情況,是尚難排除被上訴人使用系爭B、C房屋時 ,該位置已經並無窗戶,被上訴人僅為就現況使用,窗戶並 非被上訴人所拆除,是上訴人此部分之主張,亦難可採。 ⒋清除系爭B、C建物天花板、地板噴漆,清空系爭B、C建物費 用部分   上訴人又主張被上訴人搬離系爭B、C建物時,故意毀損系爭 B、C建物之天花板、地板,且尚遺留大型家具,應賠償上訴 人因此支出之清除費用等語,然經被上訴人否認,主張:我 沒有毀損系爭B、C建物,且那些家具也不是我的等語。經查 ,上訴人僅有提出現場照片(見原審卷第35-37、103-113頁 ),觀諸現場照片,僅能看出系爭B、C建物天花板及地板有 噴漆,並有桌椅放置於房間內,然並無法得知該噴漆造成之 原因及時間,而該家具究竟是何人所有,為被上訴人居住前 已經存在,或為被上訴人入住後方購買,均屬有疑,是自難 僅以上訴人片面指述,遽認被上訴人應負擔賠償責任,上訴 人此部分之主張,亦屬無據。 七、綜上所述,上訴人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给付12 233元(計算式:2349【遲延點交B、C、E建物租金】+2067【 代繳水電費】+7817【占用D部分之租金】=12233),要屬有 據,應予准許;逾此範圍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 就上開應予准許部分,判命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2349元, 其餘部分(即9884元部分,計算式:00000-0000=9884)為上 訴人敗訴之判決,尚有未合,上訴人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此 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廢棄改判如 主文所示。至於上開不應准許部分,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 決,經核於法並無不合,上訴人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 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文爵                 法 官 陳昱翔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2-07

TCDV-113-簡上-335-202502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