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丁于真

共找到 127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35號 原 告 陳言 陳明煥 被 告 陳政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 ㈠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 利益為準;而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 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 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7 7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而預備合併之訴,係以先位之訴無理 由時,請求法院就備位之訴為判決所合併提起之訴訟,自係以 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而應為選擇情形,其訴訟標的應以其中價額 最高者定之。又按當事人請求雖屬不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 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其訴訟標的之 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最高法院95年度台抗字第64 號裁定、102年度台抗字第458號裁定意旨參照)。 ㈡查原告先位聲明係依撤銷贈與後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請求 被告應將坐落臺中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20500 分之1754,及同段45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路 000巷00弄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地),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 予原告陳言;備位聲明係依借名登記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 將系爭房地,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陳明煥。揆諸上開說 明,原告先、備位聲明間為選擇關係,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擇 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又本件原告先、備位聲明,自經濟上觀 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僅計算其一即為 已足,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地價值為斷。據原告提 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贈與稅繳清證明書所示,系爭房地之價值 共計新臺幣(下同)4,333,708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2,278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 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關於訴訟標的價額核定部分,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須附抗告狀繕本),並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21

TCDV-114-補-135-202501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派下權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737號 原 告 邱坤萬 邱獻毅 邱大成 邱大明 邱大源 邱大安 邱大亨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饒斯棋律師 羅偉恆律師 被 告 祭祀公業邱傳萬 法定代理人 邱夏坤 被 告 公業邱傳萬 法定代理人 邱夏坤 被 告 祭祀公業邱匡儀 法定代理人 邱夏坤 上列原告與被告祭祀公業邱傳萬、公業邱傳萬、祭祀公業邱匡儀 間確認派下權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確認祭祀 公業派下權存在與否事件,係因財產權而起訴,其訴訟標的價額 之核定,應依該祭祀公業之總財產價額中訟爭派下權所占之比例 計算價額(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482號裁定意旨參照)。依 上開說明,本件訴訟標的價額自應依祭祀公業邱傳萬、公業邱傳 萬、祭祀公業邱匡儀之總財產價額中原告主張其所占派下權比例 為核定之標準。查原告起訴請求確認對被告之派下員資格及派下 權存在,然未一併表明被告總財產價額及本件訟爭派下權所占比 例,致本院無從核定訴訟標的價額。茲限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 10日內提出被告總財產清冊及價額計算式暨證明文件,如有不動 產者,應補正該不動產於起訴時客觀交易價額之相關資料,及說 明原告訟爭派下權所占比例為何,並按前開說明計算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所定費率自行計算補繳裁判 費。倘原告因故未能於期限內查報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之相關資料 ,則本件暫先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核定本件訴訟標的 價額為新臺幣(下同)1,155萬元(計算式:165萬元×原告7人=1 ,155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13,64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 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 繳納,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21

TCDV-113-補-2737-202501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2號 原 告 臺中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盧秀燕 被 告 陳香玲 李季樺 李季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㈠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 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 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 明文。次按請求將坐落土地上之地上物拆除並返還土地之訴, 既以土地之返還請求權為訴訟標的,則其訴訟標的價額自應以 起訴時土地之交易價額即市價為準。土地倘無實際交易價額, 得以原告起訴時土地當期公告現值為交易價額,核定訴訟標的 之價額(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804號裁判意旨參照)。 ㈡經查,原告起訴請求:⒈被告應將坐落臺中市○○區○○段00000地 號、同段293地號等土地上如附圖1所示A地上物(面積約1.1平 方公尺,實際坐落位置及面積,以地政機關實地測量結果為準 )、B地上物(面積約0.15平方公尺,實際坐落位置及面積, 以地政機關實地測量結果為準)、C地上物(面積約0.74平方 公尺,實際坐落位置及面積,以地政機關實地測量結果為準) 均予拆除,並將上揭地上物所占用部分土地返還予原告;⒉被 告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將上揭地上物所占用部分土 地返還予原告之時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149元 。揆諸前揭說明,訴之聲明第1項之訴訟標的價額為系爭土地 交易現值為準,然系爭土地起訴時因無實際交易價格供本院判 斷,爰參以系爭土地於起訴時之公告土地現值,並暫以原告主 張被告占用系爭土地之面積計算,則為36,328元【計算式:A 地上物占用面積1.1平方公尺×294-1地號土地民國113年度1月 公告土地現值為18,300元/平方公尺+B、C地上物占用面積0.89 (即0.15+0.74=0.89)平方公尺×293地號土地113年度1月公告 土地現值為18,200元/平方公尺=36,328】,至訴之聲明第2項 請求被告按月給付3,149元部分,則屬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 「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為起訴後方發生 ,依上開規定不併算其價額。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暫核定為36 ,328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 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關於訴訟標的價額核定部分,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須附抗告狀繕本),並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21

TCDV-114-補-62-202501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2號 原 告 陳進財 洪嚮洺 上列原告與被告晟暘工程行即陳彥志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㈠按因財產權起訴者,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的程式,又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 。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 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 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二 、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民事訴 訟法第244條第1項定有明文。再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 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 ㈡查原告對被告晟暘工程行即陳彥志提起本件訴訟,原告所提訴 狀有與首揭條文之規定程序不符者,因原告起訴狀之起訴內容 僅就原因事實為陳述,並未具體陳明訴之聲明(即請求判決之 結論,亦係請求法院應為如何判決之聲明),使本院無法核定 訴訟標的金額以裁定命原告補繳裁判費,亦為陳明請求權基礎 (即適用之法律關係、條文等),是爰命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 後7日內具狀補正本件訴之聲明及請求權基礎,並應依被告人 數檢附繕本份數,如逾期不補正,將依法駁回本件訴訟。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21

TCDV-114-補-32-202501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工程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01號 原 告 大丰開發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湯志鏗 上列原告與被告華宏國際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 8,337,453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應徵第一審裁 判費83,566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 告於收受本件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21

TCDV-114-補-101-202501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塗銷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3102號 原 告 林瑞德 上列原告與被告周基煌、王宇宸間請求塗銷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 記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價額,由法院 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查原告先位聲明第1、2項,備位聲 明一之第2、3項係依代位之法律關係及民法第767條之規定請求 被告就坐落臺中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全部面積1070.28平方 公尺曁其上同段156建號建物全部(下稱系爭不動產)撤銷所為 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分割登記、基地號變更登記,上開聲明雖屬 不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各該部分訴訟之最終目的均為 一致,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自應以系爭不動產起訴時之交易價額 為據,惟原告起訴未於訴狀載明系爭不動產起訴時實際交易價額 為何,使本院無法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以裁定命原告補繳裁判費, 茲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查報系爭不動產起訴時實際交易 價額,或提出系爭建物最新房屋稅籍資料供本院作為核定之依據 ,如未依期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21

TCDV-113-補-3102-202501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52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被 告 達佛羅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張錦鋒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原告曾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 (本院113年度司促字第26509號),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該 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按以一訴附 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 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至附帶請求於起訴 前所生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因其數額已可確定 ,應併算其價額。查原告起訴聲明係請求被告應向原告連帶清償 新臺幣(下同)33,338,788元,其中㈠5,500,000元及自民國113 年11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94%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 12月31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按原利率10%, 逾期超過六個月者,按原利率20%計收違約金;㈡27,838,788元自 113年12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3.29%計算之利息,暨自114 年1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按原利率10%, 逾期超過六個月者,按原利率20%計收違約金。依前揭說明,原 告請求起訴前之利息、違約金已可得特定部分應併算其價額,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併算至起訴前1日即113年12月10止之利息及 違約金共22,438元【計算式:5,500,000×(11/365)×2.94%+27, 838,788×(7/365)×3.29%=22,438,元以下4捨5入】,是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33,361,226元(計算式:33,338,788+22,43 8=33,361,226),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徵第一審裁 判費305,656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第 一審裁判費305,156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補繳,如逾期不繳,即駁 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關於訴訟標的價額核定部分,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須附抗告狀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21

TCDV-114-補-152-202501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9號 抗 告 人 何美玲 相 對 人 何偉民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間因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 3年12月2日本院簡易庭司法事務官所為之裁定(113年度司票字 第10466號)提起抗告,本院合議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票據 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 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 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 關係存否之效力,法院僅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 審查,即為已足,至於當事人間實體上之爭執,應循訴訟程 序以資解決,要非非訟裁定法院所得審酌(最高法院56年台 抗字第714號及57年台抗字第76號裁判意旨參照)。是以, 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 之訴,以資解決。復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 責,票據法第5條定有明文;又按票據為文義證券,票據上 之權利義務,悉應依票據記載之文字以為決定(最高法院55 年台上字第1873號裁判意旨參照)。 二、抗告意旨略以:開立本票係因代書要求,目的在於農會貸款 人為相對人,為確保轉貸後無金錢上問題才開立此本票,並 無私人借貸問題,且貸款之本金、利息亦係由抗告人之存簿 裡扣款,從無滯納,相對人聲請本票裁定無理由等語。 三、經查,相對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對發票 人即抗告人之財產強制執行,其性質係屬非訟事件,故法院 依法僅就系爭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 業如前述,是本院司法事務官依非訟事件程序審查,認系爭 本票已符合票據法第123條之規定,而為准予強制執行之裁 定,經核並無違誤。至抗告人主張系爭本票並無私人借貸問 題,且貸款之本金、利息亦係由抗告人之存簿裡扣款,從無 滯納等情,核屬票據責任存否、發票人得否拒絕給付等問題 ,乃屬實體法律上之爭執,依前開說明,應由抗告人另行提 起確認訴訟以謀解決,尚非本件非訟事件所得審究,殊無於 本事件程序中為此實體事項爭執之餘地。從而,抗告人提起 本件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另按非訟事件依法應由關係人負擔費用者,法院裁定命關係 人負擔時,應一併確定其數額,非訟事件法第24條第1項定 有明文。爰依法確定本件抗告程序費用額為1,000元,由抗 告人負擔。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 49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20

TCDV-114-抗-9-2025012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203號 原 告 徐敏莉 被 告 柯楷欽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 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 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 亦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前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5日以 裁定命原告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35,650元,並 限原告於收受該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繳,即駁 回原告之訴,此有該裁定附卷可憑,而該裁定已於113年12 月10日送達原告,亦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惟原告逾期迄未 繳納裁判費,此有本院民事科查詢收費簡答表、答詢表在卷 足憑,其訴訟程式即有未合,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文爵                   法 官 陳僑舫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20

TCDV-114-訴-203-2025012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27號 原 告 陳俞志 被 告 林俊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減縮應 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 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為:㈠被告應給付原 告新臺幣(下同)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被告應就刻意集 結牛鬼蛇神之惡勢力霸道枉法妄為、不當操弄輿論,惡意對 原告網路攻訐、貶抑、公然妨害名譽、妨害原告正常行使權 利、蓄意以文字散佈缺乏公益論辯貢獻度低價值言論、造謠 帶風向擾亂社區良善秩序等不當舉措,公開澄清事實、道歉 聲明;被告應就台灣臺中地方檢察署肅股蕭姓檢座恣意「去 脈絡化」草率對其不起訴(簽結)的多項案件,公開客觀敘 明經原告事先檢視查閱各該案件之真實過程,不起訴(簽結 )不代表犯行事實決無罪或無涉違法、違規,以正良善視聽 ;被告房屋已出租從未居住在社區卻又積極介入參與管委會 ,應公開讓住戶知曉其客觀經歷和背景,並加強自身管理素 養和基本常識,公開爭取住戶實際認同和委託,而非集結團 夥暗香操作,甚至透過文字圖像造謠、詆毀、貶抑、誹謗他 人造成人設崩壞和內耗以達到掌控管委會之目的,進而致損 及社區公共利益、敗壞社區善良風氣(見本院卷第15頁)。 嗣於本院民國113年9月20日準備程序期日當庭變更聲明為: 被告應給付原告50萬元,利息部分不變(見本院卷第158頁 ),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之事項,與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 但書第3款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為遠雄之星七社區(下稱系爭社區)B棟委 員,被告為同社區C棟委員,112年10月7日及同年11月10日 暱稱為「翔」之被告無正當理由擅自將原告退出「遠雄之星 7住戶交流群組」、「遠雄之星7管理委員會」「第二屆遠7 管委會」通訊軟體LINE群組,故意妨害原告行使權利,嚴重 侵害遠雄之星七社區B棟及其他棟住戶權益,侵害原告人格 權,是請求被告損害賠償30萬元。又被告身為遠雄之星七社 區管理委員會委員,惡意參與串聯其他牛鬼蛇神阻撓臺中市 政府文化局補助之「臺中市112年社區營造點甄選實施計畫 」活動執行和經費核銷,致侵害社區住戶財產和非財產上公 共利益,企圖誘使更多不明就裡、素未謀面之社區居民和網 路用戶參與對原告及其他社區營造執行人員受他人誤會之不 當傳述、指摘,並於「遠雄之星7住戶交流群組」控制輿論 風向,產生對原告偏頗的負面觀感,致原告人設崩壞,侵害 原告人格權,故請求被告賠償10萬元。另被告刻意迴避合理 查證,惡意散布不實言論,在公開可共見共聞之群組,串聯 其他牛鬼蛇神及匿名網軍組織團夥,惡意以文字散布貶抑、 妨害名譽言論至侵害人格權,並企圖誘使更多不明就裡素未 謀面之社區居民和網路用戶參與對原告貶抑言論、負面評價 、恣意辱罵等行為,故此,請求被告損害賠償10萬元。爰依 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關於將原告踢出群組一事,乃因群組係被告所創 立,原告能進入群組亦為被告所邀請,被告有群組管理之權 利。被告為系爭社區第二屆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對社區 事務負有監督義務,於公開群組討論可受公評之公共事務供 住戶知悉有其必要,且社區營造相關事項在原告皆未說明之 情况下,被告只能從臺中市政府網站搜尋相關資料來把關社 區利益,原告指稱被惡意阻擋之情事均非事實。社區經理於 112年6月9日貼出社區營造甄選公告之前,被告從未知悉原 告要參加社區營造活動,被告於群組內提問,始知原告已經 報名該活動,雖原告於群組內回覆被告「月中接獲通知,5 月17號晚上得知訊息」,但甄選辦法記載112年4月18日前線 上報名,顯然已過線上報名時間,但原告未就此疑問說明, 且原告無管委會會議記錄,如何參與甄選並通過?原告在未 告知管委會情形下,突然在第二屆區權會臨時動議提出,僅 由主席以鼓掌方式通過參加社區營造活動,而於112年7月10 日,被告於群組希望原告提供送審資料給委員參考,惟原告 卻遲遲不肯回應,在未清楚所有社區營造活動細節及住戶的 壓力下,被告於同年7月21日第二屆管委會例會幫助原告補 正會議記錄,由群組對話及上開7月21日會議記錄可知,被 告多次表明未反對社區營造活動且希望幫忙,何來原告所稱 惡意行為?社區營造活動本是增進社區發展,共創和諧與繁 榮,卻因原告不願與管委會溝通,導致社區時常因社區營造 議題發生爭執、猜忌,破壞和諧,原告指控被告刁難、惡意 阻撓社區營造活動,然原告就被告所提出之問題皆閃避不回 應,卻在外散播影響被告及管委會名譽,請鈞院依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第8款、第249條之1第1項規定,處原告濫訴 之罰鍰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不法侵 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 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 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 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有促進民 主政治發展、實現多元社會價值之功能。對於涉及公眾事務 領域之事項,個人名譽對言論自由固應為相當程度之退讓, 然非謂其名譽權即不受保障。而言論可分為事實陳述與意見 表達,關於事實陳述部分,當事人如能證明為真實,或主要 事實相符,不必責其陳述與真實分毫不差,或雖不能證明言 論內容為真實,但依其所提證據資料,足認其有相當理由確 信為真實者;屬意見表達者,如係善意發表,對於可受公評 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不問事實之真偽,均難謂係不法 侵害他人之權利而令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又「名譽」 係指人之品德、名聲、信譽或其他人格的價值,受到來自社 會客觀的評價之謂,是名譽有無受到侵害,應以社會上對其 之評價是否有受到貶損為斷(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87 0號判決意旨參照)。末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 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為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所明定 。故主張其名譽受侵害之人,自應先就被告之行為有貶損其 社會評價,負舉證責任。  ㈡原告主張兩造均為系爭社區之第一、二屆管理委員會之委員 ,系爭社區於112年間辦理社區營造活動等情,為被告所不 爭執,是原告此部分主張,堪信為真實。又原告主張被告於 112年10月7日及同年11月10日擅自將原告退出「遠雄之星7 住戶交流群組」、「遠雄之星7管理委員會」「第二屆遠7管 委會」群組,妨害原告行使權利,嚴重侵害遠雄之星七社區 B棟及其他棟住戶權益,侵害原告人格權等情,有系爭社區 管理委員會例會提案紀錄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61頁),被 告固不否認將原告退出上開群組,然以群組乃被告所創立, 原告能進入群組亦為被告所邀請,其有群組管理之權利等語 為抗辯,並有LINE對話紀錄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53頁) 。經查,LINE群組之創立,係由發起人、管理人透過LINE連 繫將LINE之註冊者拉入群組內而來,並無加入之強制性,亦 自由退出,且由群組管理人管理、維繫,以利群組人員之溝 通、交流,於有人違反群組規範或成為不受歡迎人物時,LI NE之網路軟體設有可以讓管理人將成員退出群組之機制,故 此,被告既為上開群組之發起人(管理人),且為原告所不 爭執,則被告基於群組管理人之權限單方將原告退出群組, 縱使原告係於不知或無法表示拒絕意思之情形,亦非屬無據 ,原告復未提出其他證據以證明被告此行為究有何妨害其行 使權利或侵害系爭社區住戶權益,原告此部分之主張僅為其 個人之主觀臆測,本院實無從據此認定被告究就有何侵害原 告之名譽權之情事發生。  ㈢另原告主張被告身為系爭社區管理委員會委員,惡意串聯其 他牛鬼蛇神阻撓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補助之「臺中市112年社 區營造點甄選實施計畫」活動執行和經費核銷,致侵害社區 住戶財產和非財產上公共利益,並企圖誘使更多不明就裡素 未謀面之社區居民和網路用戶參與對原告及其他社區營造執 行人員受他人誤會之不當傳述、指摘,並控制輿論風向,致 原告人設崩壞,在公開可共見共聞之群組,惡意以文字散布 貶抑、妨害名譽言論,侵害原告人格權等情,固據提出系爭 社區住戶交流群組112年7月14日至112年7月22日對話紀錄、 社區營造活動時間序表格、遠雄之星7住戶交流群組LINE對 話紀錄、網路霸凌認知作戰時間序表格、台中港市鎮中心聊 天室LINE對話紀錄、遠8幸福家園聊天室LINE對話紀錄在卷 可稽(見本院卷第63至87頁、第181至190頁、第221至236頁 、第316至322頁),惟為被告所否認。且查,觀諸上開證據 資料內容,主要係就系爭社區公共事務為討論、發表意見, 自屬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評論,而細究被告發言內容,為 其認為系爭社區參加社區營造點甄選活動之程序上有瑕疵, 與原告在系爭社區事務之推動上具有不同認知之意見表現而 已,並未使用謾罵或偏激不堪之言詞,且被告就其指述之內 容據提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社區甄選營造點實施計畫相關資 料、112年6月9日、112年7月10日、112年7月14日、112年10 月7日群組LINE對話紀錄、系爭社區第二屆區分所有權人會 議會議記錄、管委會議案討論記錄等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 116至120頁、第127至140頁、第208至209頁),堪認被告所 言非屬無稽,縱令原告主觀認為該等發言係不尊重伊及系爭 社造活動執行人員,仍屬言論自由保障之範圍,並未逾合理 表達意見之程度,難謂係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而就其餘人 士之發言亦難認與被告有何關聯,從而,原告之主張難認有 據,均不足本院為其有利之判斷,是原告主張被告所為系爭 發言已不法侵害其名譽權,尚無足採。  ㈣至被告抗辯原告提起本件訴訟顯屬濫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 49條之1第1項規定裁罰云云,此按原告起訴所主張之事實或 法律關係,倘於客觀上並無合理依據,且其主觀上係基於惡 意、不當目的,例如為騷擾被告、法院,或延滯、阻礙被告 行使權利;抑或一般人施以普通注意即可知所訴無據,而有 重大過失,類此情形,堪認係屬濫訴(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第8款立法意旨參照),揆諸上開說明可知,原告起訴 有無構成濫訴尚須判斷其主張之事實及法律關係是否兼具客 觀上無合理依據及主觀上基於惡意之要件。查原告雖均係以 LINE群組之言論內容對被告提起本件訴訟,然觀諸系爭LINE 群組之對話紀錄,群組之匿名成員確實有公開討論或影射似 與原告相關之言論,又系爭群組成員人數有10餘人至300多 人不等,則原告因認其名譽權因系爭LINE群組之公開言論內 容而受有損害,客觀上尚非無合理依據,與濫訴之客觀要件 不符,是被告上開所指,亦無可採,附此敘明。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之規定 ,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毋庸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5-01-17

TCDV-113-簡-27-202501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