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簡純靜

共找到 139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1號 原 告 均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朱祐宗 被 告 汪聰誠 劉明宗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原告因請求清償債 務事件,曾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惟被告汪聰誠、劉明宗已於 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 。經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969,600元,應繳裁 判費40,303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39, 803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39,803元,如逾期未 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08

CYDV-114-補-11-20250108-1

簡上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塗銷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40號 上 訴 人 張榮華 被 上訴 人 張黃瑞珠 張煜紳 兼 上二 人 訴訟代理人 張耿維 被 上訴 人 張耿豪 訴訟代理人 張煜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上訴人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9月25日本院朴子簡易庭113年度朴簡字第147號第一 審判決提起上訴,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言詞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人 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而前開規定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63 條等規定,於簡易訴訟事件之第二審程序亦準用之。查,上 訴人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且核無民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被上訴人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上訴人除援引於原審主張外,於本院補充陳述: (一)上訴人與訴外人張錫榮、張月秋、張旭奇、張妙鑾、張妙妃 (下稱張錫榮等5人)同為嘉義縣○○市○○段000000地號土地(下 稱系爭土地)之共有人。張錫榮等5人將系爭土地應有部分出 賣給張文雄,卻未通知上訴人,違反土地法第34條之1第2項 、第5項規定。且土地法第34條之1第2項之規定並無明文要 求需整筆土地處分之買賣才適用此規定。爰請求撤銷張文雄 與張錫榮等5人間買賣之債權法律關係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 物權法律關係,張文雄應撤銷上開所有權移轉登記等語。 (二)訴之聲明: 1、原判決廢棄。 2、張文雄與張錫榮間就坐落系爭土地所為之買賣行為及所有權 移轉行為,均應予撤銷。被上訴人應將系爭土地,於111年1 月4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 3、張文雄與張月秋間就坐落系爭土地所為之買賣行為及所有權 移轉行為,均應予撤銷。被上訴人應將系爭土地,於111年3 月3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 4、張文雄與張旭奇間就坐落系爭土地所為之買賣行為及所有權 移轉行為,均應予撤銷。被上訴人應將系爭土地,於112年7 月10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 5、張文雄與張妙鑾、張妙妃間就坐落系爭土地所為之買賣行為 及所有權移轉行為,均應予撤銷。被上訴人應將系爭土地, 於112年8月7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 銷。 6、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二、被上訴人除援引於原審所述外,茲於本院補充陳述: (一)張文雄與上訴人同為本件土地共有人,張文雄與張錫榮等5 人間買賣行為,並無土地法第34條之1規定的適用。原審判 決已就法律規定及最高法院見解詳細說明,可見上訴理由不 可採用。 (二)訴之聲明: 1、上訴駁回。 2、第一、二審訴訟費用均由上訴人負擔。 三、爭點事項: (一)不爭執事項: 1、張錫榮、張月秋、張旭奇、張妙鑾、張妙妃將其系爭土地應 有部分移轉給張文雄時,張文雄是系爭土地之共有人。 2、上開買賣時並未通知上訴人。 3、張文雄往生後,繼承人為被上訴人4人。 (二)爭執事項: 1、張錫榮、張月秋、張旭奇、張妙鑾、張妙妃將其系爭土地應 有部分移轉給張文雄時,有無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 、2項規 定之適用? 2、上訴人之請求是否有理由?           三、本院判斷:           (一)張錫榮、張月秋、張旭奇、張妙鑾、張妙妃將其系爭土地應 有部分移轉給張文雄時,有無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 、2項規 定之適用? 1、張錫榮於111年1月4日以買賣為原因將其應有部分1/24移轉 登記予張文雄,張月秋於111年3月3日以買賣為原因將其應 有部分4/24移轉登記予張文雄,張旭奇於112年7月10日以買 賣為原因將其應有部分1/20移轉登記予張文雄,張妙鑾、張 妙妃於112年8月7日以買賣為原因將其應有部分各1/20移轉 登記予張文雄。張文雄買受上開土地時是系爭土地之共有人 ,且上開買賣時並未通知上訴人。又張文雄已往生,被上訴 人4人均為繼承人。以上事實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系爭土 地謄本、異動索引、買賣登記移轉資料、戶籍謄本可證(本 院卷第48頁、原審卷第17-29頁,土地移轉登記資料卷、個 人資料卷)。上開事實堪信為真。 2、按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其處分、變更及設定地上權、農 育權、不動產役權或典權,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 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 其人數不予計算。共有人依前項規定為處分、變更或設定負 擔時,應事先以書面通知他共有人;其不能以書面通知者, 應公告之。共有人出賣其應有部分時,他共有人得以同一價 格共同或單獨優先承購(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項、第2項、第 4項)。查,從上開買賣登記之資料可證,張錫榮、張月秋、 張旭奇、張妙鑾、張妙妃係將其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移 轉予張文雄,並非將「整筆土地」出賣,此與土地法第34條 之1第1項所規定是將「整筆土地」出賣之情形不同。本件買 賣之事實並不適用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2項規定,而應適 用同法第34條之1第4項之規定。 (二)上訴人之請求是否有理由? 1、按土地法第34條之1第4項規定之立法意旨無非為第三人買受 共有人之應有部分時,承認其他共有人享有優先承購權,以 限制共有人人數增加,簡化共有關係。若共有人間互為買賣 應有部分時,即無上開規定適用之餘地(最高法院72年台抗 字第94號裁判參照)。 2、張錫榮、張月秋、張旭奇、張妙鑾、張妙妃將其系爭土地應 有部分移轉予系爭土地之共有人張文雄,應適用土地法第34 條之1第4項之規定,而參諸上述見解,系爭土地之共有人將 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出賣予其他系爭土地之共有人時,並不 需要通知其他非買賣之共有人。從而,張錫榮、張月秋、張 旭奇、張妙鑾、張妙妃將其系爭土地應有部分移轉予系爭土 地之共有人張文雄時,雖未通知上訴人,但並不違反法律之 規定。故上訴人依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2項規定,請求請 求撤銷張文雄與張錫榮等5人間買賣之債權法律關係及所有 權移轉登記之物權法律關係,張文雄之繼承人即被上訴人等 應塗銷上開所有權移轉登記,均無理由。從而原審駁回上訴 人之請求,並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 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本件事證已經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所舉證據,審 核後對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三庭審判長法 官 陳寶貴                法 官 柯月美                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03

CYDV-113-簡上-140-2025010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00號 原 告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訴訟代理人 吳鵠帆 季佩芃律師 被 告 廖仁傑 劉文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 年12月1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被告廖仁傑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 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被告廖仁傑於民國109年3月4日向原告簽發票面金額新台幣( 下同)20萬元之本票乙紙。原告於113年間就被告廖仁傑所有 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113年度司執字 第16974號查封,因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經被告劉文泰設定登 記擔保債權總金額80萬元之普通抵押權,致原告無法受償。 惟被告劉文泰及被告廖仁傑之債權不存在,其系爭不動產之 抵押權亦失所附麗,原告依民法第242條、第767條第1項中 段之規定,代位被告請求塗銷系爭抵押權之登記。 (二)訴之聲明: 1、確認被告廖仁傑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於112年6月28日 為被告劉文泰所設定登記擔保債權總金額80萬元之普通抵押 權,其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 2、被告應將上開抵押權設定登記予以塗銷。 3、訴訟費用由被告等連帶負擔。 二、被告方面: (一)被告劉文泰:           1、廖仁傑因周轉需要於112年6月26日向劉文泰借款,於同日下 午代書廖景賢及友人蔡佳儒陪同,被告2人當場簽立借款契 約書、抵押權設定契約書等文件,劉文泰並交付80萬元借款 予廖仁傑收受,系爭債權係真實存在,原告主張顯不可採。 2、訴之聲明:            ⑴原告之訴駁回。  ⑵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二)被告廖仁傑: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 聲明或陳述。 三、爭點事項: (一)不爭執事項: 1、被告廖仁傑於109年3月4日向原告簽發票面金額20萬元之本 票乙紙;嗣因清償無果,原告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並換發10 9年度司執字第28553號債權憑證。 2、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經被告劉文泰設定登記擔保債權總金額80 萬元之普通抵押權。 (二)爭執事項: 1、附表所示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是否存在? 2、原告之請求有無理由? 三、本院判斷: (一)附表所示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是否存在? 1、被告廖仁傑於109年3月4日向原告簽發票面金額20萬元之本 票乙紙;嗣因清償無果,原告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並換發10 9年度司執字第28553號債權憑證。又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被 告廖仁傑所有,並於112年6月28日經被告劉文泰設定登記擔 保債權總金額80萬元普通抵押權之事實,為原告、被告劉文 泰所不爭執,被告廖仁傑則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爭執,依民事訴訟第280條第1、3項之規定(當事人對於 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但因 他項陳述可認為爭執者,不在此限。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 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 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已視為 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此外,並有本院109年度司執字第285 53號債權憑證、土地謄本、他項權利證明書、抵押權設定契 約書可證(本院卷第19-29、48-52、100-108頁)。據上可認 ,上開事實堪信為真實。 2、證人即代書事務所之業務廖景賢證稱:「本件抵押權是我們 蔡代書處理的,我沒有參與,但我有載蔡佳儒去劉文泰的家 ,辦理廖仁傑的抵押,只有蔡佳儒跟他們談及簽文件,我有 看到劉仁泰在住處交錢給廖仁傑,金額不清楚,廖仁傑要把 土地設定抵押的劉文泰,因廖仁傑向劉文泰借錢,至於設定 哪筆土地我也不清楚,借款書是蔡代書擬的」等語(本院卷 第198頁)。 3、證人即代書蔡佳儒證稱:「本件抵押權是我辦理的,是廖仁 傑去我們事務所找我要辦抵押貸款,之後到臺中的一間公寓 ,在場有我、廖景賢、廖仁傑及一位大姐。當時有提到要抵 押80萬元,當場有交付金錢給廖仁傑80萬元,廖仁傑當場有 點交,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廖仁傑已經有欠款,廖仁傑也沒有 說有欠他人錢,我們也不清楚他外面有負債的事情,當時劉 文泰有交付80萬元給廖仁傑,因為沒有交我們也不可能幫他 設抵押權,劉文泰是否知道廖仁傑在外是否負債,我不清楚 」等語(本院卷第198、199頁)。 4、互核上2證人所述,就系爭抵押權之簽訂及付款所述相符, 且證人實際參與本件系爭抵押權設定過程,復與當事人間並 無任何故舊恩怨,亦與本件訟爭結果並無任何利益糾葛,應 無任何偏袒之動機,且經具結後陳述,當不致為偏袒任何一 方而為虛偽陳述,而無端捲入兩造之紛爭,或招致受偽證罪 追訴處罰危險之理,故上開2位證人之證述應屬可信。可證 系爭抵押之債權,被告劉文泰確實有交付被告廖仁傑借款80 萬元。 5、按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而取得、設定、喪失及變更者, 非經登記不生效力(民法第758條);不動產物權經登記者, 推定登記權利人適法有此權利(民法第759條之1第1項)。故 依上開條文之規定,系爭抵押權既經設立登記完畢,亦應推 定被告劉文泰有此抵押債權之存在。 6、綜上所述,系爭抵押之債權,被告劉文泰確實有交付被告廖 仁傑借款80萬元。 (二)原告之請求有無理由?   被告劉文泰對被告廖仁傑之系爭抵押債權80萬元,確實存在 。從而原告以系爭抵押債權80萬元不存在,而請求確認該債 權不存在,並代位被告廖仁傑請求被告劉文泰塗銷系爭抵押 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訴訟費用裁判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對 造人數提出繕本),及表明上訴理由,並依上訴利益繳交第二審 裁判費。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費,否則本院 得不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附表: 編號 不動產 抵押權登記事項 1 嘉義縣○○鄉○○○000地號土地 權利種類: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字號:嘉竹地字第025090號 登記日期:112年6月28日 權利人:劉文泰 債權額比例:全部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800,000元 設定權利範圍:58/240

2025-01-03

CYDV-113-訴-500-2025010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28號 原 告 戴瑞河 被 告 戴瑞沅 訴訟代理人 洪千雅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原告所有嘉義市○○段000○000○○○○○○段000號建物(下稱系爭 不動產),權利範圍1/2,經被告設定擔保債權新台幣(下同) 400萬元之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但系爭抵押權係其妻 戴柯惠美(已歿)擅自拿原告所有之系爭不動產權狀供被告設 定抵押,並非原告提供權狀予被告。且原告與戴柯惠美從未 向被告借錢,被告也從未匯款給原告,兩造間並無債權債務 關係。戴柯惠美曾協助處理被告所有嘉義市○○○段000○00000 地號土地與承租人羅復飄間三七五耕地租約問題,戴柯惠美 並於91年5月2日代理被告出面與羅復飄洽談終止耕地三七五 租約,及介紹被告購買農地,戴柯惠美才向被告收取400萬 元佣金及勞務費用。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原告 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 (二)訴之聲明:被告應將如附表所示之抵押權登記塗銷。 二、被告則以: (一)被告所有嘉義市○○○段000○00000地號土地與承租人羅復飄原 訂有三七五耕地租約,戴柯惠美於91年5月2日代理被告出面 與羅復飄洽談終止耕地三七五租約事宜,承租人羅復飄同意 收受1,200萬元補償金而終止租約,並由戴柯惠美先行墊付 該1,200萬元。 (二)戴柯惠美向被告追討代墊款1,200萬元,但因被告並無足夠 現金清償,被告以1,750萬元將嘉義市○○○段00000地號土地 出賣予戴柯惠美,並於91年7月4日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該 1,750萬元之買賣價金抵充1,200萬元後,戴柯惠美應再給付 被告550萬元。被告與戴柯惠美遂於91年6月18日訂立買賣契 約,戴柯惠美並同時開立到期日為91年7月18日、面額550萬 元本票乙紙予被告。 (三)然戴柯惠美並未於91年7月18日給付被告550萬元,被告於91 年9月27日以存證信函向戴柯惠美催告至遲應於91年10月7日 前給付完畢,否則即應再將前述土地返還所有權移轉登記。 戴柯惠美接獲該存證信函後於91年10月前僅清償150萬元, 並表示剩餘400萬元就轉為其與被告間之借款,而178-3地號 土地被告不再主張解除契約、回復所有權移轉登記。戴柯惠 美並表示該筆債務將轉由其與原告夫妻2人為連帶債務人, 並設定系爭抵押權以擔保被告債權。設定完畢後,原告及戴 柯惠美並共同簽發面額各200萬元本票2紙交被告收執,表示 該400萬元已轉為借款。 (四)原告及戴柯惠美截至100年9月前並未清償任何借款,被告於 100年10月向本院聲請拍賣抵押物裁定,原告則約於100年12 月間以書信請求被告能將清償期展延至原告父母均過世時。 被告同意將清償期延至原告父親過世(113年2月13日死亡)後 起算,故兩造借款之清償期應自113年2月14日起算。本件系 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務既經原告請求緩期而尚未清償,故原 告訴請塗銷抵押權並無理由。 (五)原告雖主張戴柯惠美擅自拿其所有權狀供被告設定抵押, 然抵押權設定尚須提出原告之印鑑證明,若當時非經原告 同意,地政機關應無法受理。又民法第759-1條規定不動產 物權經登記者,推定登記權利人適法有此權利,原告應就其 主張之各項變態事實負舉證責任。 (六)訴之聲明: 1、原告之訴駁回。 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三、爭點事項: (一)不爭執事項: 1、兩造為堂兄弟,原告與戴柯惠美為夫妻(戴柯惠美已歿)。 2、協議書、土地所有權買賣契約書真正。 3、戴柯惠美簽發面額550萬元本票、原告及戴柯惠美共同簽發 面額各200萬元本票2張為真正。 4、原告請求暫緩執行信函真正。 (二)爭執事項: 1、被告對原告系爭抵押權債權400萬元,是否存在? 四、本院判斷: (一)被告對原告系爭抵押權債權400萬元,是否存在?   1、原告以其所有之嘉義市○○段000○000○○○○○○段000號建物,權 利範圍1/2,於91年11月8日設定系爭抵押權予被告之事實, 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上開不動產之登記謄本可證(本院卷 第17-27、54、55頁)。可證上述不動產設定之系爭抵押權登 記,堪信為真實。 2、原告主張:「其配偶戴柯惠美曾協助處理被告所有嘉義市○○ ○段000○00000地號土地與承租人羅復飄間三七五耕地租約問 題,戴柯惠美並於91年5月2日代理被告出面與羅復飄洽談終 止耕地三七五租約,及介紹被告購買農地,戴柯惠美才向被 告收取400萬元佣金及勞務費用」等語。但上開事實為被告 所否認,原告亦無提出其他足以證明被告有積欠戴柯惠美40 0萬元佣金之相關證據,且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為真,則 戴柯惠美為債權人,被告為債務人,理應由被告提供不動產 予戴柯惠美設定抵押,以擔保其400萬元之債權,但本件確 係由原告提供其不動產而設定系爭抵押權,故本件設定抵押 權之事實,與原告所主張之事實顯然相違背。 3、經查:  ⑴被告主張:「被告所有嘉義市○○○段000○00000地號土地與承 租人羅復飄原訂有三七五耕地租約,戴柯惠美於91年5月2日 代理被告出面與與羅復飄洽談終止耕地三七五租約事宜,承 租人羅復飄同意收受1,200萬元補償金而終止租約」之事實 ,有戴柯惠美與羅復飄簽訂之協議書可稽(本院卷第65頁)。 上開事實可證該1,200萬元補償金由戴柯惠美先行墊付。  ⑵被告主張:「戴柯惠美向被告追討代墊款1,200萬元,但因被 告並無足夠現金清償,被告以1,750萬元將嘉義市○○○段0000 0地號土地出賣予戴柯惠美,並於91年7月4日辦理所有權移 轉登記。該1,750萬元之買賣價金抵充1,200萬元後,戴柯惠 美應再給付被告550萬元。被告與戴柯惠美遂於91年6月18日 訂立買賣契約,戴柯惠美並同時開立到期日為91年7月18日 、面額550萬元本票乙紙予被告」之事實,有所有權移轉契 約書、異動索引、面額550萬元之本票可證(本院卷第67-73 頁)。且原告對上開買賣契約書、本票之真正並不爭執(本院 卷第54頁)。又該買賣契約書之簽立日期為91年6月18日,戴 柯惠美所簽立550萬元之本票發票日期亦為91年6月18日,與 上開買賣契約書簽約之日期為同一日。可證被告主張以1,75 0萬元出售178-3地號土地予戴柯惠美,而抵償戴柯惠美所墊 付之1,200萬元後,戴柯惠美應再給付被告550萬元之事實等 情相符。據上足證,被告上開主張應屬真實可信。  ⑶被告主張「戴柯惠美未按約定於91年7月18日給付被告尾款55 0萬元,被告於91年9月27日以存證信函向戴柯惠美催告至遲 應於91年10月7日前給付完畢,否則即應再將前述土地返還 所有權移轉登記。戴柯惠美接獲該存證信函後於91年10月前 僅清償150萬元,並表示剩餘400萬元就轉為其與被告間之借 款,而178-3地號土地被告不再主張解除契約、回復所有權 移轉登記」之事實,有存證信函、原告與戴柯惠美於92年1 月24日所共同簽發面的200萬元之本票2張可證(本院卷第75- 77頁),且原告對上開存證信函、本票之真正並不爭執(本院 卷第54頁)。又被告向戴柯惠美催討之存證信函係於91年9月 27日所寄發,原告與戴柯惠美所共同簽發之面額200萬元本 票2張,係於92年1月24日所簽發,而就被告向戴柯惠美以存 證信函催討債務不成後,於92年1月24日由原告與戴柯惠美 共同簽發面額200萬元本票2張予被告,以時序上觀之,並無 任何衝突或矛盾,故被告上開主張之事實應屬可信。  ⑷被告主張:「原告及戴柯惠美截至100年9月前並未清償任何 借款,被告於100年10月向本院聲請拍賣抵押物裁定。原告 約於100年12月間以書信請求被告能將清償期展延至原告父 母均過世時。被告同意將清償期延至原告父親過世(113年2 月13日死亡)後起算,故兩造借款之清償期應自113年2月14 日起算」之事實,有本院100年10月14日100年司拍字第142 號民事裁定、確定證明書可稽(本院卷第79-85頁)。且查:   ①上開拍賣抵押物之裁定,已明確記載「原告與戴柯惠美於9 2年1月24日共同向被告借款400萬元,並以系爭不動產設 定系爭抵押權」,該裁定已確定。可證原告當時已知悉對 被告有400萬元之債務,並設立系爭抵押權之事實。   ②原告亦承認本院卷第85頁之信函是其所書寫(本院卷第54頁 ),而該信函中原告表示:「..更何況錢也不是我借的, 我未曾向你借過錢,我一生未曾向別人開口借過錢,我只 希望今我讓你父母在陰間住的舒服,你也能回報,讓我父 母在陽上也舒服,..我沒有要求你塗銷,只是要求你暫緩 執行,等他們百年後你再執行也不遲,到時候地價更好或 許能返還你完整,..請你能暫緩執行..」。可見原告當時 已承認「雖然未向被告借錢,但承認有積欠被告債務,要 求被告暫緩強制執行」。是若原告不承認有該400萬元債 務,及設立系爭抵押權之事實,理應於收受該拍賣抵押物 裁定時,對被告提出爭執,然而原告非但未爭執,反而以 書信向被告承認有積欠債務及設定抵押權之事實,可見系 爭抵押權及該債權之設定,為原告所明知。   ③綜上所述,原告收受本院100年10月14日100年司拍字第142 號民事裁定後,已可確認知悉被告主張之債權為400萬元 ,原告又以書信向被告表示承認欠債,而請求暫緩強制執 行,足可證明,原告當時已向被告確認積欠其400萬元, 及設定抵押權之事實。   ⑸原告主張係戴柯惠美擅自拿其所有權狀供被告設定抵押,且 無抵押債權存在,但此為被告所否認。經查:   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按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而 取得、設定、喪失及變更者,非經登記不生效力(民法第7 58條);不動產物權經登記者,推定登記權利人適法有此 權利(民法第759條之1第1項);另事實有常態與變態之分 ,其主張常態事實者無庸負舉證責任;反之,主張變態事 實者,則須就其所主張之事實負舉證責任。系爭抵押權之 登記名義人,依前揭民法規定,自可推定為適法之抵押權 人,此為常態事實,原告主張系爭抵押權並非其同意而設 立,且無抵押債權存在,此屬變態之事實,應由原告就其 主張之變態事實負舉證責任原就該變態事實。但原告並未 提出有關「張戴柯惠美擅自拿其所有權狀供被告設定抵押 」之事證,其空言主張,並不可採信。   ②況且抵押權設定尚須提出原告之印鑑證明,若當時非經原 告同意,並提供其印鑑證明,地政機關應無法辦理系爭抵 押權之登記。故依經驗法則而言,系爭抵押權之設定,應 有得到原告之同意。是原告上開之主張,顯不可採。   ⑹證人即被告之配偶蕭美滿證稱:「178及178-3地號都是被告 的地,都有三七五租約,有一天戴柯惠美(即原告太太)拿了 一張她跟佃農簽的契約書,說她有支付佃農1,200萬元,把 上面二塊地的租約都取消,她拜託說178-3在她威士登的隔 壁,希望借她作為威士登的停車場使用,要我先生還1,200 萬元,但我們夫妻無法還1,200萬,我先生說既然要當停車 場,因為178-3本來就是公共設施地,所以要把地賣給戴柯 惠美,最後談成價錢是1,750萬元,抵銷1,200萬元,我先生 請戴柯惠美再給付550萬元,戴柯惠美最後有還一部分,她 分三次還,最後剩下400萬元沒還,我先生就寄存證信函給 她,我先生說要取消這次的買賣,後來這400萬元沒辦法付 ,戴柯惠美就跟我先生說這400萬元就當成借款借她,但還 是沒有還,我跟我先生去威士登跟戴柯惠美要錢,當時戴柯 惠美因還不出借款,原告當場跟我先生表示都是兄弟,不會 騙他,原告有說他太太週轉不靈,拜託我先生用他名下的土 地去抵押這400萬元,這事原告有同意,且當時兩方面夫妻 都在場,設定這400萬元抵押原告夫妻都有同意,後來又開2 張200萬元的本票,他們夫妻都有在本票上簽名,這是擔保 這400萬元債權之用,後來也有去跟他要,設定抵押權後我 們陸續都有去跟他們要錢」等語(本院卷第108頁)。是互核 證人所述與上述之事實相吻合,其相互輝映之結果,可證上 述事實與證人所述均可採信。又證人另提出原告寫給被告之 書信一封,而原告亦承認該書信是其所書寫(本院卷第109、 113、114頁)。依證人所提出之書信內容,原告表示:「.. 只希望你能給我一條出路,讓我慢慢地還你,讓我給你的房 租能稍微彌補你一些損失,因為我投資失利..,我很慚愧見 你,真是對不起你,請能給我一條生路」。可見原告在該信 函中,亦表示有積欠被告之債務。 4、綜上所述,原告明知其配偶戴柯惠美積欠被告400萬元未清 償,而同意與戴柯惠美共同簽立2張面額200萬元之本票予被 告,並設定系爭抵押權。而原告與戴柯惠美共同簽立上開本 票,依法應對被告負連帶給付之責任,故原告此舉顯然有承 擔戴柯惠美對被告之400萬元債務意思,然而戴柯惠美對400 萬元之債務並未因此而免責,故原告對戴柯惠美之400萬元 之債務承擔,是約定併存之債務承擔。故被告對原告確實有 400萬元之抵押債權存在。從而原告以系爭抵押權之400萬元 債權不存在,而請求塗銷系爭抵押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五、訴訟費用裁判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對 造人數提出繕本),及表明上訴理由,並依上訴利益繳交第二審 裁判費。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費,否則本院 得不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附表: 編號 不動產 抵押權登記事項 1 嘉義市○○段000○000○○○○○○段000號建物 權利種類: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91年 字號:嘉地字第163060號 登記日期:91年11月8日 權利人:戴瑞沅 債權額比例:全部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4,000,000元 存續期間:91年11月6日至121年11月6日 設定權利範圍:1/2

2025-01-03

CYDV-113-訴-828-20250103-1

簡上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45號 上 訴 人 郭旻毅 被 上訴 人 林俊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8月28日本院簡易庭113年度嘉簡字第298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除援引於原審主張外,於本院補充陳述: (一)被上訴人於民國112年5月31日10時20分許,在住處前因停車 問題與被上訴人發生爭執,上訴人持有具殺傷力之非制式手 槍(含彈匣1個,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號)1支及制式子 彈3顆,以手槍槍柄敲打被上訴人脖子左側,致被上訴人受 有左側頸部、左耳側擦挫傷之傷害,上訴人續再持槍比住被 上訴人頭部,致被上訴人心生畏懼,兩造拉扯過程中發生搶 枝走火擊發子彈1發。 (二)被上訴人係因上訴人拿槍毆打被上訴人耳朵,才拿木棍反擊 ,是正當防衛。        (三)訴之聲明: 1、上訴駁回。 2、第一、二審訴訟費用均由上訴人負擔。 二、上訴人除援引於原審所述外,茲於本院補充陳述: (一)上訴人並未毆打被上訴人,而是上訴人被毆打,被上訴人之 傷勢,係因兩造及證人王憶俊三人間相互拉扯所致。上訴人 於刑事案件中就傷害罪所為認罪之決定,係因其已自認持有 槍砲彈藥管制條例禁制之槍枝。上訴人是否確有「傷害行為 」並造成被上訴人「傷害之結果」,為本件侵權行為訴訟重 要之點。故對被上訴人主張之傷害行為有再調查之必要。 (二)訴之聲明: 1、原判決廢棄。 2、被上訴人第一審之訴駁回。 3、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三、爭點事項: (一)不爭執事項: 1、上訴人前開行為,經本院112年度訴字第382號、臺灣高等法 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訴字第619號刑事判決認定上訴人犯槍 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4項之未經許可持有非制式手槍 罪、同條例第12條第4項之未經許可持有子彈罪,以及刑法 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等罪。 (二)爭執事項: 1、被上訴人之傷勢,是否因上訴人之侵權行為所致? 2、被上訴人可請求賠償之金額?  三、本院判斷:       (一)被上訴人之傷勢,是否因上訴人之侵權行為所致? 1、上訴人於112年5月31日10時20分許,在住處前因停車問題與 被上訴人發生爭執,上訴人持具殺傷力之非制式手槍(含彈 匣1個,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號)1支及制式子彈3顆上 開手槍槍柄敲打被上訴人脖子左側,致被上訴人受有左側頸 部、左耳側擦挫傷之傷害,上訴人續再持槍比住被上訴人頭 部,以此加害生命、身體之方式,致被上訴人心生畏懼之事 實,為上訴人於刑事案件審理時所承認,且上訴人於本件審 理時,亦承認於上開時地持有上開手槍、子彈與被上訴人發 生爭執,並因槍枝走火而擊發子彈1發,有筆錄可證(本院卷 第48、122頁)。又上訴人因上開持有槍彈、恐嚇、傷害之行 為,經判決有期徒刑5年2月,傷害行為經判處拘役70日確定 ,亦有本院112年度訴字第382號、台南高分院113年度上訴 字第619號刑事判決書可證(原審卷第9-16、55-62頁),並經 調閱該刑事卷證查明無誤。另被上訴人因此受有左側頸部、 左耳側擦挫傷之傷害,亦有其受傷照片、診斷證明書可證( 嘉中警偵字第1120009299號警訊卷第25頁反面、原審卷第39 頁)。可見上訴人確有持有槍彈、恐嚇、傷害被上訴人,並 造成被上訴人受傷之事實。 2、被上訴人於警訊時陳稱:「..上訴人從屋內拿一把短槍出來 ,當時我正在挪車,車窗是搖下狀態,上訴人持短槍到我車 旁,隨即右手持短槍對我的頭部敲擊,我被槍敲打到我脖子 左側,上訴人持槍打了我之後隨即拉滑套做出上膛動作,上 訴人上膛後便將槍口近距離指著我的左側太陽穴處..」;上 訴人警訊時陳稱:「被上訴人上開所述屬實」,以上有筆錄 可證(本院卷第60、65頁)。可見上訴人於警訊時亦承認有持 槍彈恐嚇被上訴人、敲擊被上訴人頭部,此與被上訴人於警 訊所述之事實相符。據此可證,上訴人確有持有槍彈、恐嚇 、傷害被上訴人,並造成被上訴人受傷之行為。 3、綜上所述,上訴人確有持有槍彈、恐嚇、傷害被上訴人之行 為。上訴人辯稱未傷害被上訴人,不可採信。   (二)被上訴人可請求賠償之金額?  1、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者, 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 第195條第1項)。上訴人持有槍彈、恐嚇、傷害被上訴人之 事實既經認定,被上訴人請求賠償即屬有據。爰將被上訴人 各項請求審理如下:  ⑴醫藥費部分:被上訴人主張本件事故支出醫藥費740元,但此 部分經原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並未上訴,故此部分不在本 院審理之範圍。  ⑵精神慰撫金部分:   ①按不法侵害他人之人格權,被害人受有非財產上損害,請 求加害人賠償相當金額之慰撫金時,法院對於慰撫金之量 定,應斟酌實際加害情形、所造成之影響、被害人痛苦之 程度、兩造之身分地位、經濟情形及其他各種狀況,以核 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47年度台上字第1221號、51年度 台上字第223號判決意旨)。查,被上訴人因上訴人前揭恐 嚇、傷害之侵權行為受傷,且心生畏懼,致身體、自由權 受損害,自係對被上訴人之人格法益造成侵害,且情節重 大。從而被上訴人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非財產 上損害賠償,堪認允妥。   ②上訴人係60年次,初中畢業,離婚,有小孩,之前賣早餐 但都是虧錢,有一些共同田地。被上訴人是高中畢業,從 事建築業,每月收入約3、4萬,有2位子女。以上為兩造 所陳明,且互不爭執(本院卷第48、133頁)。並審酌兩造 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所示資力狀況,及綜合 考量兩造之關係、身分地位、經濟狀況、上訴人傷害及恐 嚇被上訴人之方法、被上訴人所受精神痛苦程度等一切情 狀,認被上訴人請求賠償精神慰撫金以10萬元為適當。   2、從而,原審判決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10萬元,及自112 年12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無不 當,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三)本件事證已經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所舉證據,審 核後對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三庭審判長法 官 陳寶貴                法 官 柯月美                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03

CYDV-113-簡上-145-2025010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29號 原 告 方淑珍 訴訟代理人 楊婷鈞律師 被 告 陳展倫 兼 上一 人 訴訟代理人 陳榮欽 被 告 陳蔡阿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8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共有嘉義市○○○段000000地號土地及同段1801建號建物(即門 牌號碼嘉義市○區○○路00巷0號房屋,包含未保存登記之建物), 應以變價分割,所得價金依兩造各按1/4之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各按1/4之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兩造共有嘉義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及同段1801建號建 物(即門牌號碼嘉義市○區○○路00巷0號房屋,包含未保存登 記之建物)(下稱系爭房地),未訂有不分割之期限,系爭房 地亦無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形,且無如何分割未有 協議,爰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前段、第824條第5項請求判決 合併分割。 (二)系爭建物為屋齡約44年3層樓樓房,使用種類為住房,無法 再以細分,應以變價分割為宜,其拍賣所得價金則依各共有 人應有部分比例分配。 (三)訴之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方面: (一)希望不要拍賣系爭土地及建物,我們希望買下來。 (二)訴之聲明: 1、原告之訴駁回。 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三、爭點事項: (一)不爭執事項: 1、系爭房地為兩造共有,應有部分比例每人均為1/4。 (二)爭執事項: 1、系爭房地應以何方式分割為宜? 四、本院判斷: (一)系爭房地應以何方式分割為宜? 1、按各共有人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 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在此限(民法第823條第 1項);共有人相同之數不動產,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共有人 得請求合併分割(民法第824條第5項)。查,系爭房地為兩造 所共有,每人應有部分均為1/4,以上為兩造所不爭執,並 有系爭房地謄本可證(本院卷第48-54、111頁),堪信為真實 。茲因兩造就分割方法無法達成協議,是原告本於系爭房地 共有人之地位,訴請合併分割系爭房地,自無不合。 (二)按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 有人(民法第824條第2項第2款)。查,系爭建物為屋齡約44 年3層樓樓房,使用種類為住房,全户設計為一户使用,此 有相片、系爭房地謄本、房屋稅籍證明書、地政事務所測量 成果圖可證(本院卷第29-35頁)。是系爭房地如採原物分割 方式平均分配予各共有人,各共有人所得面積甚小,分得之 土地日後無法各自申請建築,且室內既有管線、電路、排水 系統等配置,無法滿足分割後各別住户之使用,有減損經濟 利用之價值。故系爭房地若以原物分割顯有困難,應以變賣 方式分割,將價金平均分配於各共有人,係最符合全體共有 人利益之分割方式,且最為公平。據此,依民法第823條第1 項、第824條第2項第2款、第5項之規定,變價分割系爭房地 ,以價金分配予各共有人,依此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3、變價分割時,如系爭房地為共有人以外之第三人拍賣取得, 各共有人對系爭房地仍有優先購買權,不影響共有人對系爭 房地優先取得之權益,併予說明。 五、訴訟費用裁判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0條之1、第8 5條第1項但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對 造人數提出繕本),及表明上訴理由,並依上訴利益繳交第二審 裁判費。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費,否則本院 得不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1-03

CYDV-113-訴-829-2025010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選任受託人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06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相 對 人 鍾美娜即陳拔倫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信託受託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8,964,832元。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繳聲請費用1千元,逾期駁回 其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按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以新臺 幣依下列標準徵收費用:四、新臺幣(下同)1千萬元以上未 滿5千萬元者,3,000元(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4款)。非訟事 件程序費用,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聲請人負擔。檢察官為 聲請人時,由國庫支付(同法第21條第1項)。第13條規定之 費用,關係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 納者,應駁回其聲請(同法第26條第1項);非訟事件之聲請 ,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同法第30條之1) 。 二、聲請意旨:如附表所示之信託土地(下稱系爭信託財產)原分 別係如附表所示之委託人所有,於民國94年間,由委託人將 系爭信託財產辦理信託登記予第三人陳拔倫,由陳拔倫擔任 信託受託人。惟陳拔倫已於96年6月11日死亡,陳拔倫之繼 承人為配偶即相對人、子女即第三人陳一禕、陳一儀、陳一 銘。聲請人多次聯繫相對人,然相對人均不願置理,而因委 託人人數眾多、居住地分處南北協調不易,實難共同指定新 受託人。第三人簡伶容對於系爭信託財產之事務多年來均居 中協助調和處理,亦有意願擔任系爭信託財產之受託人。爰 依信託法18條第項、第36條第1、3項、第45條第1、2項,聲 請選任簡伶容為系爭信託財產之新受託人等語。 三、查,本件係聲請選任信託受託人事件,信託受託人之任務在 於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 信託法第1條),則本件係因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其聲請標 的之價額應為如附表所示之信託土地之價額即18,964,832元 ,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8,964,832元,應徵聲請費用 3,000元。茲依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規定,限聲請人於收 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10日內補繳3千元,逾期不繳,即駁回 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附表:(單位:元/新臺幣) 編號 信託土地 委託人及其信託之權利範圍 受託人 信託土地之價額 備註 1 嘉義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面積19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1,100元) 許明石、許常吉、許仁貴、江許妙英、黃許桂英、許敏英、許堯欽、許凱舜、許紋慧、許齡方、江琇瑩、江秀慧、江秀卿、江如圭、江文霞、江文哲、黃靖雯、黃士銘、王為蒨、王為華、許文欽、許惠如、許知亮、許知陽,信託之權利範圍合計160分之138(信託內容詳信託專簿) 陳倫 18,026元 (計算式:19×1,100×138/160=18,026,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2 嘉義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面積1,380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1,100元) 許明石、許常吉、許仁貴、江許妙英、黃許桂英、許敏英、許堯欽、許凱舜、許紋慧、許齡方、江琇瑩、江秀慧、江秀卿、江如圭、江文霞、江文哲、黃靖雯、黃士銘、王為蒨、王為華、許文欽、許惠如、許知亮、許知陽,信託之權利範圍合計160分之138(信託內容詳信託專簿) 陳倫 1,309,275元 (計算式:1,380×1,100×138/160=1,309,275) 3 嘉義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面積1,189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1,100元) 許明石、許常吉、許仁貴、江許妙英、黃許桂英、許敏英、許堯欽、許凱舜、許紋慧、許齡方、江琇瑩、江秀慧、江秀卿、江如圭、江文霞、江文哲、黃靖雯、黃士銘、王為蒨、王為華、許文欽、許惠如、許知亮、許知陽,信託之權利範圍合計160分之138(信託內容詳信託專簿) 陳倫 1,128,064元 (計算式:1,189×1,100×138/160=1,128,064,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4 嘉義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面積200.85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7,700元) 許明石(16分之1)、許常吉(16分之1)、許仁貴(16分之1)、江許妙英(16分之1)、黃許桂英(16分之1)、許敏英(16分之1)、許堯欽(320分之1)、許凱舜(320分之1)、許紋慧(320分之1)、許齡方(320分之1)、江琇瑩(320分之1)、江秀慧(320分之1)、江秀卿(320分之1)、江如圭(320分之1)、江文霞(320分之1)、江文哲(320分之1)、黃靖雯(320分之1)、黃士銘(320分之1)、王為蒨(320分之1)、王為華(320分之1)、許文欽(320分之1)、許惠如(320分之1)、許知亮(320分之1)、許知陽(320分之1),信託之權利範圍合計320分之138 陳倫 666,948元 (計算式:200.85×7,700×138/320=666,948,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5 嘉義縣○○鄉○○段○○○○段000○0地號土地(面積1,142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28,700元) 許明石(16分之1)、許常吉(16分之1)、許仁貴(16分之1)、江許妙英(16分之1)、黃許桂英(16分之1)、許敏英(16分之1)、許堯欽(320分之1)、許凱舜(320分之1)、許紋慧(320分之1)、許齡方(320分之1)、江琇瑩(320分之1)、江秀慧(320分之1)、江秀卿(320分之1)、江如圭(320分之1)、江文霞(320分之1)、江文哲(320分之1)、黃靖雯(320分之1)、黃士銘(320分之1)、王為蒨(320分之1)、王為華(320分之1)、許文欽(320分之1)、許惠如(320分之1)、許知亮(320分之1)、許知陽(320分之1),信託之權利範圍合計320分之138 陳倫 14,134,391元 (計算式:1,142×28,700×138/320=14,134,391,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6 嘉義縣○○鄉○○○段000地號土地(面積158.16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12,000元) 許堯欽(20分之1)、許凱舜(20分之1)、許紋慧(20分之1)、許齡方(20分之1)、江琇瑩(20分之1)、江秀慧(20分之1)、江秀卿(20分之1)、江如圭(20分之1)、江文霞(20分之1)、江文哲(20分之1)、黃靖雯(20分之1)、黃士銘(20分之1)、王為蒨(20分之1)、王為華(20分之1)、許文欽(20分之1)、許惠如(20分之1)、許知亮(20分之1)、許知陽(20分之1),信託之權利範圍合計20分之18 陳倫 1,708,128元 (計算式:158.16×12,000×18/20=1,708,128) 合        計 18,964,832元

2024-12-31

CYDV-113-聲-206-20241231-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646號 原 告 陳少銘 被 告 陳秀容 上列原告請求返還土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453,400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15,454元,逾期駁回其 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2條第1、2項);以一訴主 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 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 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 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2條)。 二、原告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起訴請求「被告應將嘉義縣○路鄉 ○路鄉○○段○○○○○○地號土地移轉登記予原告」。以上有原告 之起訴狀可證。又上開土地之面積、公告現值,均如附表所 示,以上有土地謄本可證,爰以此計算原告請求返還該土地 之現值為1,453,400元(計算詳如附表)。故本件訴訟標的核 定為1,453,4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454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5日內補繳15,454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附表:             編號 地號 面積㎡(A) 公告地價(元/㎡)(B) 應有部分(C) 土地現值(元)(=A×B×C) 分子 分母 1 215-34 630.00 650 1 1   409,500.00 2 215-37 1,071.00 650 1 1 696,150.00 3 215-38 131.00 650 1 1   85,150.00 4 215-39 404.00 650 1 1  262,600.00 合計 1,453,400.00

2024-12-27

CYDV-113-補-646-20241227-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618號 原 告 趙晏汝 被 告 蕭盛隆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33,800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1,440元,逾期駁回其訴 。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2條第1、2項);以一訴主 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 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 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 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2條)。 二、原告於113年12月10日起訴請求「被告應將嘉義市○○○路000 巷00號1樓店面騰空返還原告。被告應自113年10月10日起至 遷讓上開房屋止按月給付原告6千元」。以上有原告起訴狀 可證。經查,原告請求之系爭房屋,其課稅現值為121,800 元,有嘉義市政府財政稅務局房屋稅籍繳納證明書可證。故 原告請求返還之房屋現值為121,800元,加計原告請求2個月 之租金合計12,000元。爰以此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133, 8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44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1, 440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4-12-26

CYDV-113-補-618-20241226-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23號 原 告 范綱有 被 告 范紀鴻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1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原告與被告之祖父范綱填為同胞兄弟,原告父親范振恭協議 范綱填、范綱財及原告等三個兒子分配父親所有田產,范綱 填分得嘉義縣○○鄉○○段○○○○段00000○00000地號土地(110年1 1月3日重測後變更為嘉義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下稱 系爭土地)。原告分得中埔鄉三界埔農地其中200坪,讓受范 綱填。原告與范綱填協議,以該讓售范綱填之三界埔農地與 范綱填分得之系爭土地其中100坪互為交換,原告再補貼新 台幣(下同)5萬元與范綱填。故原告與范綱填於81年12月13 日簽立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契約書雖載明原告以每坪4, 500元,總計45萬元向范綱填購買系爭土地其中100坪,但事 實上是協議交換土地,並非買賣。 (二)系爭土地於范綱填死亡後,由被告之父親范植汴繼承取得, 范植汴於110年8月18日贈與被告,被告自應繼受該契約之效 力,履行移轉登記系爭土地100坪之持分予原告之義務,系 爭土地為農牧用地,現已可移轉登記為共有,並無農地細分 之問題,因被告不願移轉登記該筆土地100坪之持分(2000/1 8067)予原告,原告本於契約關係,訴請被告履行契約。 (三)訴之聲明: 1、被告應將嘉義縣○○鄉○○段0000地號應有部分2000/18067移轉 登記予原告。 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二、被告則以: (一)系爭契約並無明文約定范綱填負有履行移轉登記系爭土地10 0坪之義務。倘認范綱填依約負有上述義務,然被告並非范 綱填之繼承人,被告無從依照民法第1148條第1項之規定, 繼受系爭契約之效力,原告依系爭契約請求被告應將系爭土 地移轉登記100坪,洵屬無據。 (二)縱認被告應受系爭契約拘束,然依民法第125條、第128條之 規定,原告自89年土地法修正解除農地過戶之限制後,即可 依系爭契約請求移轉系爭土地之100坪,然原告遲至113年11 月15日始提起本件訴訟,已逾15年之請求權時效,原告之請 求權已因時效完成而消滅,被告自得拒絕履行。 (三)訴之聲明: 1、原告之訴駁回。 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三、爭點事項: (一)不爭執事項: 1、被告之父親為范值汴,祖父為范綱填。 2、原告與范綱填於81年12月13日簽立契約書,契約書載明原告 以每坪4,500元,總計45萬元向范綱填購買系爭土地其中100 坪。   3、系爭土地目前登記在被告名下。 (二)爭執事項: 1、被告是否受系爭契約之拘束? 2、原告之請求權時效是否已完成? 三、本院判斷: (一)原告與范綱填於81年12月13日簽立系爭契約,系爭土地目前 登記在被告名下,此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系爭契約、土地 謄本可證(本院卷第11-15、62頁)。故上述事實,堪信為真 正。 (二)按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一、直系血親 卑親屬(民法第1138條第項第1款);繼承,因被繼承人死亡 而開始(民法第1147條)。經查,范綱填於110年5月24日死亡 ,范值汴目前健在,以上有除戶戶籍謄本、戶籍謄本可證( 本院卷第89、91頁)。范綱填死亡後,應由其子女繼承,但 范綱填之子即被告之父范值汴目前健在,故被告並非范綱填 之繼承人,被告並不繼承系爭契約之效力,而本於契約之相 對性,故系爭契約並未對被告發生效力,被告並不受系爭契 約之拘束。從而原告本於系爭契約為請求,為無理由,應駁 回其訴訟。 (三)被告並不受系爭契約之拘束,則系爭契約究係買賣或係土地 交換、原告之請求權時效是否已完成,及兩造其餘主張陳述 及所提之證據,均不影響本案判決,毋庸再予審酌,附此敘 明。 五、訴訟費用裁判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對 造人數提出繕本)及表明上訴理由,並依上訴利益繳交第二審裁 判費。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4-12-25

CYDV-113-訴-823-202412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