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世華

共找到 243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選任清算人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字第38號 聲 請 人 黃堂榮 上列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介琦企業有限公司選派清算人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前經臺南市政府以民國104年5月12日 府經工商字第10401802640號函廢止登記在案,因相對人股 東李世華、黃翠香已失去聯繫數年,股東黃馨嬅(本院按: 聲請人誤載為黃馨驊,應予更正)、黃瓊慧均已死亡,無法 召開股東會選舉清算人,聲請人欲變更其名下要保人為相對 人之保險,需待相對人清算完畢後始得辦理,爰依法聲請為 相對人選派清算人等語。 二、按解散之公司除因合併、分割或破產而解散外,應行清算, 公司法第24條定有明文。次按有限公司之清算,以全體股東 為清算人,但本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經股東決議,另選清算 人者,不在此限;由股東全體清算時,股東中有死亡者,清 算事務由其繼承人行之;繼承人有數人時,應由繼承人互推 1人行之;不能依第79條規定定其清算人時,法院得因利害 關係人之聲請,選派清算人,於公司法第113條第2項準用同 法第79條至第81條規定甚詳。準此,有限公司之清算,除公 司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經股東決議另選清算人以外,應以 全體股東或已死亡股東之繼承人為法定清算人,進行清算程 序,必於不能依此規定定清算人時,法院始得因利害關係人 之聲請選派清算人。 三、經查,相對人已經臺南市政府104年5月12日府經工商字第10 401802640號函廢止登記在案,廢止時之股東登記為聲請人 、李世華、黃翠香、黃馨嬅、黃瓊慧,惟未向法院聲報清算 人等情,有相對人之有限公司變更登記事項卡、臺南市政府 104年5月12日府經工商字第10401802640號函影本各1份、本 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1紙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7頁至第29 頁、第41頁)。其中股東黃馨嬅已於90年11月15日死亡,其 繼承人為洪崇禮、洪鏡堯、洪湘宜,股東黃瓊慧已於99年5 月11日死亡,其繼承人為李文貴、李世華、李欣叡,繼承人 均未拋棄繼承,有繼承系統表2份、除戶謄本2紙、戶籍謄本 5紙、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家事法庭1 14年1月21日彰院毓家康字第1140121002號函各1份在卷可參 (見本院卷第83頁、第85頁、第55頁、第67頁、第57頁至第 61頁、第65頁、第69頁、第71頁、第87頁)。則相對人現為 廢止登記狀態,依法應進行清算程序,依前開說明,應以相 對人廢止時之全體股東及已死亡股東之繼承人即聲請人、李 世華、黃翠香、洪崇禮、洪鏡堯、洪湘宜、李文貴、李欣叡 為法定清算人,自無再依同法第113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81條 規定向聲請法院選派清算人之必要。從而,本件聲請,洵屬 無據,應予駁回。 四、末按對於法院選派或解任公司清算人、檢查人之裁定,不得 聲明不服,非訟事件法第175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所謂對於 法院選派或解任公司清算人、檢查人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除對於法院准許選派或解任公司清算人、檢查人之裁定, 不得聲明不服外,對於法院駁回聲請人聲請選派或解任公司 清算人、檢查人之裁定,亦不得聲明不服(最高法院92年度 台抗字第144號裁定意旨參照),併此敘明。 五、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95 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徐安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顏珊姍

2025-02-10

TNDV-113-司-38-20250210-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請交保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27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彭郁翰 選任辯護人 何孟樵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殺人未遂等案件(113年度訴字第952號), 聲請交保,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附件所示。 二、按羈押被告之目的,在於確保訴訟程序之進行,確保證據之 存在及真實,暨確保刑罰之執行,而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 及羈押後其原因是否仍然存在,有無繼續延長羈押之必要, 均屬事實認定之問題,法院應就具體個案情節予以斟酌決定 ,如就客觀情事觀察,法院准許羈押之裁定在目的與手段間 並無濫用其權限及違反比例原則之情形,即不得任意指為違 法。又據以判斷羈押之要件,並不以嚴格證明為必要,其以 自由證明,即為充足(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401號、10 1年度台抗字第494號刑事裁定意旨參照)。次按被告有無繼 續羈押之必要,事實審法院本得斟酌訴訟進行程度及其他一 切情形而為認定,故受羈押之被告除確有刑事訴訟法第114 條所列情形之一,經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不得駁回外,如以其 他原因聲請具保停止羈押,其應否准許,事實審法院自有認 定裁量之權(最高法院100年度台抗字第138號刑事裁定意旨 參照)。   三、經查: (一)被告彭郁翰因殺人未遂等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 日訊問後,認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4項之未 經許可寄藏制式手槍、同條例第12條第4項之未經許可寄 藏子彈、刑法第271條第2項、第1項之殺人未遂、違反槍 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9條之1第1項之持槍於公共場所開 槍射擊等罪嫌,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所犯違反槍砲彈藥 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4項之未經許可寄藏制式手槍、同條 例第9條之1第1項之持槍於公共場所開槍射擊、刑法第271 條第2項、第1項之殺人未遂罪均為最輕本刑5年以上有期 徒刑之罪,基於人趨吉避凶之本性,常伴有高度逃亡之風 險,又被告於案發前曾與不明人士接觸,有監視器畫面可 佐,並於偵查中自承已將扣案手機內之對話紀錄全數刪除 、毀損所用之手機,有事實足認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 或勾串共犯、證人之虞,而有羈押之原因,經審酌被告所 為本案犯行對社會治安危害重大,依比例原則審酌國家司 法權之有效行使及被告人身自由之保障,認有羈押之必要 ,自113年11月1日起予以羈押,並禁止接見通信。迄於11 4年1月13日審理程序時,經本院合議庭當庭裁定諭知被告 解除禁止接見通信,並裁定自114年2月1日起裁定延長羈 押2月。 (二)茲被告以前開情詞聲請具保,本院審酌本案雖已定期宣判 ,惟被告上開犯行,有起訴書所載之各項證據可佐,足認 被告犯罪嫌疑重大;參以其部分犯行為最輕本刑5年以上 有期徒刑之重罪,衡諸常情,一般人遇重罪之追訴常伴隨 有高度逃亡可能,有相當理由認為被告有逃亡之虞,羈押 原因仍然存在,經衡量公共秩序之維護、國家刑事司法權 之有效行使與被告人身自由之保障,認有羈押之必要,自 無以具保、責付、限制住居等手段以代羈押之執行,是其 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李世華                   法 官 李容萱                   法 官 黃依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蔡易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2025-02-10

SLDM-114-聲-127-20250210-1

交附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交附民字第16號 原 告 陳志忠 被 告 連志成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本院114年度交簡字第3號),經原告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因其案情繁雜,非經長久時 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 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李世華 法 官 黃依晴 法 官 李嘉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紀光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2025-02-07

SLDM-114-交附民-16-20250207-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928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彥宇 選任辯護人 謝政翰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 訴(113年度偵字第11202、11204、1261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稱:被告賴彥宇明知未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 得持有可發射子彈且具殺傷力之改造手槍及子彈,竟基於持 有具有殺傷力之槍枝、子彈之犯意,於民國113年4月間某日 ,在臺北市○○區○○路0段00號10樓住處內,受姓名年籍不詳 綽號「阿偉」之友人請託代為保管具有殺傷力之非制式手槍 1枝(含彈匣1個,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號)、具有殺傷 力之口徑9X19mm制式子彈6顆及具有殺傷力之直徑8.9mm非制 式子彈1顆(下稱本案槍彈)並藏放在其住處衣櫃內。嗣於1 13年5月9日凌晨某時,在被告上址住處內,因被告與楊佩婷 間先前存有消費糾紛,被告欲使楊佩婷聯繫友人出面協商, 遂要求楊佩婷撥打電話與其友人,雙方談妥協商之時、地後 ,被告將本案槍彈收至其隨身包內,並攜帶該隨身包駕駛車 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其不知情之友人李宜蓁 及楊佩婷前往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前等待楊佩婷之友人 湯皓倫,湯皓倫則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 蘇偉榮、羅方妤前往前開地點,雙方於同月9日凌晨1時14分 許先後抵達該處,湯皓倫進入被告駕駛之汽車內與其協商, 因協商許久未果,蘇偉榮前往被告所駕駛車輛之副駕駛座窗 邊查看,惟雙方談判破裂,被告伸手欲拿取放置在駕駛座旁 隨身包內之本案槍彈,湯皓倫見其掏槍動作旋即上前壓制並 呼喊蘇偉榮協助,蘇偉榮見狀立即返回湯皓倫所駕駛之汽車 內拿取未開鋒之武士刀至被告所駕駛車輛之駕駛座窗邊,以 武士刀架在被告脖子上,並奪過被告之隨身包將之往後座丟 棄,同時要求同車乘客李宜蓁下車並將被告之隨身包攜出車 外。嗣裝有本案槍彈之隨身包丟置於車外後,湯皓倫、蘇偉 榮竟在不法侵害已結束後,共同基於傷害之犯意聯絡,由湯 皓倫以徒手毆打及蘇偉榮手持武士刀攻擊被告,致被告受有 右側臉部約6公分撕裂傷、左側手肘約4公分撕裂傷、左側小 指及手掌多處開放性傷口、左手多處擦傷及前胸壁擦傷等傷 害,因認被告涉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4項之未經 許可寄藏非制式手槍、同條例第12條第4項之未經許可寄藏 子彈等罪嫌等語。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03條 第5款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被告業於113年12月18日死亡,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 詢-個人戶籍資料附卷可稽。依照上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 論,逕為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八庭審判長法 官 李世華                   法 官 李嘉慧                  法 官 黃依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判決正本送 達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丁梅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2025-02-05

SLDM-113-訴-928-20250205-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請付與卷內筆錄影本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14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丁建民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誣告案件(本院111年度訴字第350號),聲 請付與卷證影本,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請付與本院、臺灣高等法院、最高法院全部 卷證影本及全部證物等語。 二、按被告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但 卷宗及證物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以妨害另案之偵 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者,法院得限 制之,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第28條、第30 條、第32條及第33條第1項之規定,於被告或自訴人之代理 人準用之,同法第38條前段定有明文。故限於案件仍在「審 判中」之「被告」、「被告之辯護人」及「自訴人之代理人 」,於訴訟進行中,有關於訴訟卷宗、證物之檢閱等權利。 次按法院因受理刑事訴訟案件,於職權範圍內作成或取得之 各種存在於文書、照片等媒介內之訊息,屬政府資訊公開法 所指之政府資訊。於訴訟進行中,關於訴訟卷宗、證物等之 檢閱、抄錄或攝影,涉及被告訴訟基本權之保障,被告及其 辯護人之檢閱,應依刑事訴訟法及其相關規定辦理。於訴訟 終結、判決確定後,訴訟關係消滅,相關訴訟卷宗、證物等 政府資訊之檢閱或公開,已與被告訴訟權保障或防禦權之行 使無關,而與被告法律上利益或保障人民知的權利有關。因 現行刑事訴訟法就此無相關規定,關於確定刑事案件卷證資 訊之公開,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如檢察機關律師閱卷要點 第2點及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外,應依檔案法或政府資訊 公開法之規定,向檔案管理機關或政府資訊持有機關申請辦 理(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229號、107年度台抗字第910 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為本院111年度訴字第350號誣告案件之被告, 上開刑事案件,本院於民國112年1月12日判決聲請人有期徒 刑1年在案後,聲請人提起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於112年7 月27日駁回上訴,聲請人再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於112年1 1月23日駁回上訴確定,有前開案號判決、法院前案紀錄表 可參,該案訴訟關係早已消滅,並非本院審理中之案件,本 件聲請於法不合,應予駁回。況且,該案判決確定後,已將 卷宗送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執行,本院即非卷宗檔案之管理 或持有機關,聲請人若有閱覽卷宗或聲請付與卷證之需求, 應向卷證持有機關即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聲請,故聲請人逕 向本院聲請上開卷證資料,於法無據,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李世華                   法 官 李容萱                   法 官 黃依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蔡易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2025-02-05

SLDM-114-聲-114-20250205-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橋簡字第67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李世華 張簡緯晨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李騏祐等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上訴 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未據繳納 第二審裁判費。查本件上訴人李世華之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 )89,775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50元;上訴人張簡緯晨之上 訴利益為44,888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50元。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2025-02-04

CDEV-113-橋簡-679-20250204-2

附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176號 原 告 蔡美英 被 告 盧靈葭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843號) ,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 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 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八庭審判長法 官 李世華 法 官 李嘉慧 法 官 李容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郭宜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本件不得抗告。

2025-01-24

SLDM-113-附民-1176-20250124-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833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羅秉皓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14日所為判決 原本及其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主文欄「羅秉皓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 罪」應更正為「羅秉皓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而於全案情 節與裁判本旨無影響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 ,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之事實及理由欄均載明被告羅 秉皓所犯係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主文欄漏載「未 遂」為顯然之錯誤,揆諸首揭規定,爰裁定更正如主文所示 。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李世華                   法 官 黃依晴                   法 官 李嘉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紀光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SLDM-113-訴-833-20250123-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07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柏文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19 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柏文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參萬元併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刑事訴訟法第118 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同法第119條之1 第2項亦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陳柏文因詐欺等案件,於偵查中經臺灣士林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訊問後命以新臺幣3萬元具保,由被告提出現 金繳納指定保證金後,已將被告釋放,有訊問筆錄、臺灣士 林地方檢察署暫收訴訟案款臨時收據等在卷可稽。茲因被告 於本院準備程序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又依法拘 提無著,且被告亦未在監在押致不能到庭之情形,有送達證 書、報到單、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 函文暨所附之拘票、報告書及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等在卷可 憑,顯見被告業已逃匿。揆諸前揭說明,自應將具保人即被 告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刑事第八庭審判長法 官 李世華                   法 官 黃依晴                      法 官 李容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丁梅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2

SLDM-114-訴-107-20250122-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偽造有價證券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17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即 被 告 白俊龍 義務辯護人 高立翰律師 上列具保人即被告因偽造有價證券等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白俊龍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壹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經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又第1 18條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 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及第121條第1項各有明文 。 二、經查,被告即具保人白俊龍(下稱被告)因偽造有價證券等 案件,前於通緝到院後,經本院指定刑事保證金新臺幣(下 同)1萬元,於被告繳納後將被告釋放等節,有本院訊問筆 錄、被告具保責付辦理程序單、國庫存款收款書可稽(見本 院卷第203至206、228-1、228-2頁)。嗣被告經本院合法傳 喚,應於民國113年12月9日16時、114年1月6日15時30分許 準備程序到庭而無正當理由未到庭,經本院囑託臺灣臺北地 方檢察署、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拘提亦拘提無著,而被告無 在監、所執行或羈押等情,有本院送達證書、刑事報到單、 準備程序筆錄、個人戶籍資料、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臺灣 臺北地方檢察署114年1月6日北檢力賢113助2502字第114900 0779號函暨所附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113年12月26日 北市警中分刑字第1133083857號函、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拘票、報告書、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大甲分局114年1月7 日中市警甲分偵字第1130041863號函、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拘票、報告書等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233至236、25 5、257、269至299頁),足認被告已有逃匿之事實,揆諸前 揭規定,自應將被告原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沒入。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刑事第八庭審判長法 官 李世華                   法 官 李嘉慧                   法 官 李容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郭宜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2025-01-22

SLDM-113-訴-617-2025012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