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藍予伶

共找到 226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禁止處分公同共有土地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05號 原 告 蕭雪蓮 上列原告與被告張銀森間請求禁止處分公同共有土地等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七日內具狀補正本件「訴訟標的與原 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如逾期未為全部補正,即 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 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起 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逾期仍未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與同項但書 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原告與被告張銀森間請求禁止處分公同共有土地等事 件,原告起訴狀內未記載訴之聲明(需具體明確,亦即具體 說明希望法院如何判決,請原告具體陳明究竟欲提起何種訴 訟?),亦未說明起訴之訴訟標的(即請求依據之法律條文 、法律關係等),亦未表明本件起訴之原因事實(如:為何 可以禁止被告出賣其所有之土地),無從明瞭原告係基於何 等法律關係請求法院為何等內容之判決,自有命原告補正之 必要。茲依上述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具 狀補正主文所示事項,如未依限為全部補正,即駁回原告之 訴。以上補正資料及後附書證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被告 人數提出影本。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陳俐文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2025-01-14

TYDV-114-訴-105-20250114-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202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秀嬌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貝斯特精密化學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羿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上訴人不服民國113年8月23 日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028號第一審民事判決,提起上訴到院, 惟未據繳納上訴費用。經核本件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931, 712元【計算式:(5.39+34.77)平方公尺×每平方公尺23,200元 =931,712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931,712元,未據上訴人繳納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 條第2 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 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張世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有不服,得於收受裁定送 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 1,500元。 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2025-01-14

TYDV-111-訴-2028-20250114-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借名登記物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27號 原 告 連儷軒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麗涵間請求返還借名登記物等事件,原告應於 收受本裁定之日起7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應補正之事項: 一、依民事訴訟法第244 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補正本件「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註:應具體表明請求之內容)。 二、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規定,就原告所請求之「 訴之聲明」,表明「訴訟標的」(註:請說明原告請求所依 據之請求權基礎為何種法律關係、或請求權依據之法條)。 三、具狀陳報門牌號碼桃園市○○區○○路00號4樓之房屋、基地( 下稱系爭房地)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何,並提出系爭房地之 最新土地、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供本院核定訴訟標的價額 及原告應繳納之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張世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2025-01-13

TYDV-114-訴-127-20250113-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給付價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074號 原 告 周耀凡 訴訟代理人 鄭三川律師 被 告 簡駿男 訴訟代理人 李明潔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價金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言詞辯 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原為門牌號碼桃園市○○區○○○街00號9樓房地 (下稱系爭不動產)之登記名義人,於民國109年間經訴外 人王尚豪之介紹,以價金新臺幣(下同)710萬元將系爭不 動產出售予被告,買賣價金扣除當時抵押貸款餘額565,924 元、履約保證費用4,260元,及清償原告對訴外人涂彥翔之 借款1,195,000元後,被告僅將價金200萬元匯款至原告帳戶 。惟系爭不動產之買賣價金710萬元扣除前開貸款餘額、費 用、代償借款及被告已給付之價金,被告尚有3,334,816元 (即7,100,000-565,924-4,260-1,195,000-2,000,000=3,33 4,816)未付,爰依兩造間買賣契約第4條之約定,請求被告 給付積欠價金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3,334,816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被告已依照不動產買賣契約約定如實將價金給付 ,有買賣雙方不動產買賣價金履約保證專戶收支明細表暨點 交確認書(下稱上開確認書)可證,被告已支付全部買賣價 金完畢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 均駁回;㈡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73頁):  ㈠系爭不動產買賣價金之給付,依兩造間「不動產買賣價金履 約保證專戶收支明細表暨點交確認書」(即上開確認書)所 載,分別匯入原告帳戶200萬元及李士恆帳戶4,529,834元。  ㈡系爭不動產所約定買賣價金710萬元,扣除代償金額565,924 元,被告應給付之價金為6,534,076元。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 付價金之契約,民法第345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當事人主張 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 277條定有明文。  ㈡本件兩造所爭執之處,應在於被告是否已付清價款?  1.依本件買賣雙方之上開確認書(見本院卷第27、28、61、63 ),買方部分記載摘要及金額:簽約款500,000元,完稅款1 ,000,000元,代償後餘額5,034,076元,合計6,534,076元; 賣方部分記載摘要及金額:買賣價金總額7,100,000元,利 息18元、代償前順位金額565,924元、履約保證費4,260元( 先由賣方價款中扣除)、出賣人實收金額6,529,834元,另 記載「出賣人指定收售價金之帳戶:解匯行中壢內壢郵局、 帳號00000000000000、戶名周耀凡$200萬元」;及記載「其 他經賣方同意從賣方可收受之價款中代為給付之款項如下: 解款行中信南桃園、帳號00000000000、戶名李士恆、金額4 ,529,834元」等情。又被告所匯入上開履約保證專戶之買賣 價金,業經原告在賣方之上開確認書簽章後,已分別匯入原 告帳戶200萬元及李士恆帳戶4,529,834元等情,乃原告所不 爭執,足認系爭不動產買賣契約書記載之總價710萬元,扣 除房貸餘額,業經被告匯入上開履約保證專戶而清償完畢, 上開履約保證專戶則再扣除履約保證費用等,將原告應實收 之價款6,529,834元,分別匯予原告之指定之原告及李士恆 帳戶。  2.原告雖主張其並未積欠李士恆債務,上開履約保證專戶匯給 李士恆的4,529,834元,原告不用給付云云。惟按依債務本 旨,向債權人或其他有受領權人為清償,經其受領者,債之 關係消滅。民法第309條第1項定有明文。兩造既約定以匯入 上開履約保證專戶之方式給付買賣價金,依前揭規定,被告 將上開確認書上所載買賣價金代償後餘額6,534,076元,如 數匯入上開履約保證專戶,當已依債之本旨提出給付。而上 開履約保證專戶匯予李士恆帳戶之金額,依上開確認書(賣 方)之記載,乃「其他經賣方同意從賣方可收受之價款中代 為給付之款項」,業經原告簽名確認同意其內容,無論原告 與李士恆權利義務關係如何,既為原告所指定,原告嗣後以 其並未積欠李士恆債務、無須給付款項予李士恆為由,爭執 被告積欠買賣價金未付清云云,自非有據。  ㈢據上,被告已付清買賣價金,則原告主張被告尚有3,334,816 元買賣價金未為給付,應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間買賣契約第4條之約定,請求被告 給付3,334,81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 之訴既經駁回,其所為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併予駁回 之。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與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述,併此敘 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張世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2025-01-10

TYDV-113-訴-2074-202501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402號 聲 請 人 尚宸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徐豪霈 代 理 人 林紫誼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於民國11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終 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附表所示之支票無效。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附表所示之支票因不慎遺失,前 經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催字第61號公示催告,並經法院於民 國113年5月7日為網路公告在案,茲因申報權利期間業已屆 滿,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為此聲請宣告附表所示支 票無效等語。 二、按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 聲請為除權判決,民事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三、查附表所示支票,業經本院公示催告在案,所定申報權利期 間業已屆滿,迄今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聲請人之聲 請,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張世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支票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402號 編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支票號碼 受款人 號 (民國) (新臺幣) 1 鏹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武在 合作金庫 東桃園分行 112年3月20日 58,160元 GK0811633 尚宸國際有限公司

2025-01-10

TYDV-113-除-402-202501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419號 聲 請 人 蕭惠美(即王振成之繼承人) 代 理 人 石勝文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股票無效。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如附表所示之股票因不慎遺失, 前經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催字第136號公示催告,並公告於法 院網站在案。茲因申報權利期間業已屆滿,無人申報權利及 提出原股票,原聲請宣告附表所示之股票無效等語。 二、查聲請人所執如附表所示之股票,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催字 第136號裁定准予公示催告在案,並經本院於113年8月9日公 告於法院網站,所定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迄今無人申報權 利及提出原股票等情,有本院113年度催字第136號裁定網站 公告、本院民事科查詢簡答表在卷為憑(見本院卷第11-13 頁、第21頁),且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催字第136 號公示催告事件卷宗核閱無訛。是聲請人聲請宣告如附表所 示之股票無效,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陳俐文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附表:113年度除字第419號 編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號 001 長榮國際儲運股份有限公司 82NX54784 1 500 002 長榮國際儲運股份有限公司 85NX74268 1 25

2025-01-09

TYDV-113-除-419-20250109-1

消債職聲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免責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2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黃筠雅即黃雅蓮 上列當事人間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免責,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黃筠雅即黃雅蓮應予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除別有規定外   ,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   消債條例)第132條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   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   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   而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   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   額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   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   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   者,不在此限:㈠七年內曾依破產法或本條例規定受免責。   ㈡故意隱匿、毀損應屬清算財團之財產,或為其他不利於債   權人之處分。㈢捏造債務或承認不真實之債務。㈣聲請清算   前二年內,因消費奢侈商品或服務、賭博或其他投機行為,   所負債務之總額逾聲請清算時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之半數   ,而生開始清算之原因。㈤於清算聲請前一年內,已有清算   之原因,而隱瞞其事實,使他人與之為交易致生損害。㈥明   知已有清算原因之事實,非基於本人之義務,而以特別利於   債權人中之一人或數人為目的,提供擔保或消滅債務。㈦隱   匿、毀棄、偽造或變造帳簿或其他會計文件之全部或一部,   致其財產之狀況不真確。㈧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   不實之記載,或有其他故意違反本條例所定義務之行為,致   債權人受有損害,或重大延滯程序,消債條例第133條、第1 34條亦分別明定。是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 後,如查明債務人有消債條例第133條或第134條各款所定之 情形者,除債務人能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免責外,應 為不免責之裁定。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即債務人於民國111年5月4日向本院聲請 清算,經本院以111年度消債清字第55號裁定自111年8月29 日上午10時起開始清算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以111年度司 執消債清字第92號進行本件清算程序,嗣於清算程序將聲請 人可供清償債務之清算財團財產合計新臺幣(下同)85,704 元(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單解約金88,230元扣除2 次分配郵務費用2,526元)分配予各債權人後,於113年6月1 8日裁定清算程序終結等情,業經調取本院上開清算執行案 卷確認無誤,堪予認定。是本院所為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既 已確定,依前開消債條例規定,法院即應審酌債務人是否有 消債條例第133條、第134條所定應為不免責裁定之情形。  三、經查:  ㈠債務人無消債條例第133條所規定應不免責之情事存在:  1.聲請人是否有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應不予免責之情形,即 應審認其是否合於「於清算程序開始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 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 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及「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 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 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此兩要件,此觀消 債條例第133條規定自明。  2.查聲請人經本院裁定自111年8月29日上午10時開始清算程序 ,已如前述。而聲請人於清算執行程序中陳報仍從事自由業 臨時工,每月所得約24,000元等語(見清算執行卷一第105 頁),佐以司法事務官依職權調取其111年、112年度稅務電 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及勞保電子閘門資料查詢(見清算 執行卷二第271至281頁),於該2年度所得均為0元,且未再 投保勞工保險,應堪採信。是聲請人於開始清算後每月可支 配處分之收入為24,000元。另聲請人陳報以本院111年度消 債清字第55號裁定認列之每月18,076元為其裁定開始清算後 之必要支出(見清算執行卷一第205頁),審酌消債條例第6 4條之2第1項規定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 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一點二 倍定之。前開數額均未逾桃園市111年、112年、113年最低 生活費之1.2倍即18,337原、19,172元、19,172元,堪認確 為適當。據此,聲請人於開始清算後每月可支配處分之收入 24,000元,扣除每月必要支出18,076元後,尚餘5,294元。    3.聲請人係於111年5月4日向本院聲請清算,其聲請清算前2年 即為109年5月起至111年4月止,依其聲請清算時之陳報,自 109年3月起即從事自由業臨時工,每月所得24,000元等語( 見清算卷第22頁),佐以所提出108與109年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清單,及司法事務官 職權調取110、111年度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勞 保電子閘門資料查詢表(見清算卷第118至120、128頁,清 算執行卷第137至145、377至383頁),其108年至111年期間 所得各為56,598元、0元、780元、0元,及自103年退保後即 未再加保勞工保險,是聲請人前開陳報應堪信為真。則聲請 人聲請清算前2年期間可處分所得合計為633,378元(24,000 元×24月+56,598元+780元)。又聲請人聲請清算前2年之必 要生活費用,經本院111年度消債清字第55號裁定認列為553 ,824元,應屬適當,則聲請人於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分所 得扣除必要生活費用之餘額,即為79,554元(計算式:633, 378元-553,824元=79,554元)。而本件普通債權人於清算程 序中係受償85,704元,顯見並未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2年 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 用之數額,足認債務人並無消債條例第133條規定之不免責 事由。  ㈡債務人無消債條例第134條各款所定應不免責之情形:  1.按消債條例關於清算程序係以免責主義為原則,不免責為例 外,則各相對人如主張聲請人尚有消債條例第134條其餘各 款項所定之行為,自應就聲請人合於上開要件之事實,舉證 以實其說。  2.相對人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雖主張本件公告債權 表後,聲請人竟快速將等值保單價值解約金解繳納入院,有 消債條例第134條第2款不應免責事由云云,惟聲請人得短時 間籌措金錢原因不一而足,尚難僅憑此即謂聲請人隱匿屬清 算財團之財產,且本件聲請人於聲請債務清理程序時,既已 出具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及陳報狀等件,詳實說明其整體 收支狀況及財產情形,而經本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在案,復 依卷內證據資料亦查無有何隱匿財產之跡證,相對人前開主 張,難認可採。  3.至期於相對人主張請法院調查及審酌債務人有無消債條例第 134條各款之情形,惟相對人均迄未具體說明或提出相當事 證證明,復依卷內證據資料亦查無聲請人有消債條例第134 條其餘各款所規定之不免責事由,自難認聲請人有消債條例 第134條各款所定之情事,相對人所為前開主張,係屬無據 。 四、綜上所述,本件債務人既無消債條例第133條及第134條應不 免責事由存在,揆諸前開規定及立法目的,自應為債務人免 責之裁定,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張世聰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2025-01-09

TYDV-113-消債職聲免-120-20250109-1

抗更一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更一字第2號 抗 告 人 黃奕瑄 代 理 人 雷皓明律師 複 代理人 李杰峰律師 李家徹律師 相 對 人 郭啓亮 債 務 人 呂諺筑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7日 所為之裁定,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附表「擔保債權金額」欄之記載,應更正為如本裁定附表 「擔保債權金額」欄所示。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隨 時或依聲請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於裁定亦準用之,同法第 239條亦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非訟事件之裁定準用之, 復為非訟事件法第36條第3項之規定。 二、查本院前開之裁定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 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黃漢權                 法 官 周仕弘                 法 官 陳俐文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附表: 編號 不動產地號 權利範圍 所有權人 設定抵押權日期(民國) 擔保債權確定日期(民國) 擔保債權金額(新臺幣) 1 桃園市○○區○○段00000地號 全部 郭啓亮 111年6月10日 120年6月15日 共同擔保1,000萬元 2 桃園市○○區○○段00000地號 全部 郭啓亮 3 桃園市○○區○○段000地號 全部 郭啓亮 ①111年8月15日 ②112年2月17日 120年8月12日 120年8月12日 共同擔保1,000萬元 共同擔保1,200萬元 4 桃園市○○區○○段000地號 全部 郭啓亮

2025-01-08

TYDV-113-抗更一-2-20250108-2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411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陳儀彤 代 理 人 林文凱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算14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到 院;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尚應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爰定期命 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張世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附件: 一、請繳納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 二、請聲請人說明目前任職何處?每月薪資所得為何?並請聲請   人提出最近6 個月期間,每月收入所得之相關證明文件(如 薪資袋、薪資單、薪資轉帳存摺封面及內頁等)。如有打零 工或現金領取方式者,亦應提出證明(如雇主出具之員工在 職暨薪資證明書等)。 三、請說明聲請人有無領取社福補助津貼,如租屋津貼補助、低 收入戶補助、老年津貼、國民年金等?如有,請說明領取之 期間為何?每月可請領之金額為何?並提出相關釋明文件( 例如存摺內頁明細等),據實向法院陳報。 四、聲請人有無投保商業保險或人壽保險?如有,請陳報所有以 聲請人為「要保人」之保險保單(須包括保險公司名稱、保 單名稱及編號),每期各應繳納之保險費用若干?各該保險 契約迄今之保單價值或解約金若干?(請向中華民國人壽保 險商業同業公會申請「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 果表」,如查有投保紀錄,請逕向表內之保險公司申請保單 價值準備金或保單帳戶價值證明)。 五、請提出聲請人本人使用各金融機構、郵局之存摺及證券存摺   (集保存摺)完整影本(需附完整之存摺封面及內頁資料,   並補登存摺至本裁定送達日之後)。 六、聲請人主張扶養祖母劉美蘭,請提出受扶養人之戶籍謄本、 111年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並陳報受扶養人有無另外領取給付、 年金、津貼、社會補助或其他收入款項等?如有領取,請說 明其數額、原因及種類,並提出領取款項證明文件。另說明 受扶養人有無其他應分擔扶養義務之人?如有,請一併陳報 其姓名,並說明扶養費用,分擔方式及數額為何?分擔理由 為何?及提出相關文件證明。

2025-01-08

TYDV-113-消債更-411-20250108-1

消債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42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莊雅涵 代 理 人 陳靜娟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清算之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債務人聲請清算時,應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及其債 權人、債務人清冊;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前,得依職權訊 問債務人、債權人及其他關係人,並得定期命債務人據實報 告清算聲請前2年內財產變動之狀況。債務人違反前項報告 義務者,法院得駁回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1 條第1項及第82條分別定有明文。此乃因消費者債務清理程 序係為保護有誠意之債務人而設,債務人自應提出完足事證 ,以釋明其財產及收入狀況及有何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債 務人如不配合法院而為協力行為等,即足認其欠缺清理債務 之誠意,自無加以保護之必要。次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同條例第8條亦有明文 。 二、經查,聲請人聲請清算,因未據提出完足事證以釋明其財產 及收入狀況及有何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本院無從加以斟酌 認定是否具備清算之要件,並於民國113年11月19日以裁定 命聲請人於送達後7日內補正如該裁定之附件所示事項,該 裁定並已於同年月26日送達予聲請人之代理人,有本院送達 證書附卷可參(見本院卷第21頁),惟聲請人逾期迄未補正 ,是本院無從審查其收入及支出狀況是否確實,以及是否符 合清算要件,其聲請清算自屬要件不備,應駁回其聲請。 三、至消債條例第11條之1雖規定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駁 回裁定前,應使債務人有到場陳述意見之機會,依該條之立 法理由為:「為保障更生或清算聲請程序債務人之聽審請求 權,法院於裁定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前,應使債務人有到 場陳述意見之機會,爰設本條」,然此所謂「聽審請求權」 ,乃法院就聲請人於充分提出聲請所據之主張及事證,經審 核後,就該聲請人是否有無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債務 之虞等情事,或有無除外事項等實體事由有所不足,而認應 予駁回時,始應依法通知其到場陳述意見,此觀消債條例第 8條、第9條第2項、第43條第1項、第6項、第7項及第44條等 規定自明。而本件係經本院定期命聲請人補正,且經過相當 時日仍全未補正,其程式不合法,是依法自無通知聲請人到 場陳述意見之必要,併此敘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張世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藍予伶

2025-01-08

TYDV-113-消債清-142-20250108-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