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俞婷

共找到 206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董事委任關係存在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31號 原 告 陳英玉 訴訟代理人 周進文律師 被 告 林清河 林左偉 林左裕 林左盛 林嫊麗 黃盟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董事委任關係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5100萬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47萬930 0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按訴訟 標的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次按訴訟標的之價 額,由法院核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 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訴訟標的之價額不能核 定者,以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10 分之1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77條之2第1項 、第77條之12定有明文。又董事身分係基於與其所屬法人間 之委任關係而生,而委任關係依其權利義務之內涵,仍屬財 產權之性質,是起訴請求確認董事委任關係不存在,性質上 屬因財產權而起訴(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316號裁定意 旨參照)。而所謂公司與股東間之關係,係股東與公司間是 否有一定之出資,及因出資所生財產上之權利義務關係,當 事人間就股東關係存否爭執而提起訴訟,自屬財產權訴訟, 且不論原告起訴請求確認股東權存在或不存在,均不影響其 為財產權訴訟之性質(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648號裁定 意旨參照)。另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 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 命補正,亦為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所明定。 二、經查,原告起訴聲明:㈠確認原告與中新營造有限公司(即 吉仲營造有限公司(下簡稱中新公司)間之董事之委任關係 存在;㈡確認原告與中新公司之出資額新臺幣(下同)5100 萬元存在。㈢被告林清河應將中新公司出資額2712萬5000元 移轉登記予原告;㈣被告林清河、林左偉、林左裕、林左盛 、林嫊麗應將中新公司出資額2387萬5000元移轉登記予原告 ,核屬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且上開訴訟標的均為財產權之 性質。針對原告求為確認與中新公司間董事委任關係存在部 分,應以原告主張之出資權之價值核定,即應依5100萬元核 定為訴訟標的價額;至原告另請求聲明㈡㈢㈣部分,自經濟上 觀之,此部分與聲明㈠請求訴訟目的一致,乃請求確認原告 與中新公司有董事委任關係存在,同時請求被告辦理變更登 記,因認各項請求間互為競合,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 為5100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47萬9300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2-27

TCDV-114-補-531-202502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排除侵害返還土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556號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張継彰 訴訟代理人 葉耀中律師 複 代理人 林俊甫律師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何菊 訴訟代理人 謝文明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反訴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13萬5423元。 反訴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繳納裁判費新臺幣2020 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第2項定有明文。又地上權價額之計算,以1年租金1 5倍為準;無租金時,以1年所獲可視同租金利益之15倍為準 ;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 年息10%為限;土地法第97條、第99條及第101條之規定,於 租用基地建築房屋均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4、土地 法第97條第1項、第105條亦分別規定甚明。 二、復按本訴與反訴之訴訟標的相同者,反訴不另徵收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5第1項亦有明定。所謂訴訟標的相同 ,係指經原告或反訴原告主張並以原因事實特定後請求法院 審判之實體法上權利同一者而言,凡反訴主張之權利與本訴 不同者,即為不同之訴訟標的,應另徵收裁判費(最高法院9 8年度台抗字第123號裁定意旨參照)。本件反訴原告請求確 認反訴原告就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即臺 中市中興地政事務所113年12月10日興土測字第156900號土 地複丈成果圖)編號A部分之地上權登記請求權存在,及反 訴被告應容忍其向地政機關辦理時效取得地上權登記等語。 揆諸前開規定,本件反訴之訴訟標的為「反訴原告對系爭土 地之地上權」與本訴之訴訟標的係「反訴被告對系爭土地之 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及不當得利給付請求權」,訴訟標的並不 相同,反訴應另徵收裁判費。又本院參酌土地法第105條準 用同法第97條第1項規定,以系爭地上物之面積乘以申報地 價,再乘以百分之10視為其租金利益,而1年所獲可視同租 金利益之15倍數額應為新臺幣(下同)13萬5423元【計算式 :13.83㎡×113年系爭土地申報地價6,528元/平方公尺×10% × 15倍=135,42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其數額顯低於以系爭 地上物之面積乘以土地公告現值計算之地價131萬6575元( 計算式:13.83㎡×113年系爭土地公告現值95,197元=1,316,5 7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1年所 獲可視同租金利益之15倍即13萬5423元核定之,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2020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反訴原告於收 受本件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2-25

TCDV-113-訴-2556-20250225-2

小抗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抗字第2號 抗 告 人 紀昀萱 相 對 人 林小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 8日本院沙鹿簡易庭114年度沙小字第2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本件相對人林小惠住所雖在臺南市。但抗告 人受詐欺集團詐騙,於民國111年12月9日間在臺中市○○區○○ 里○○路00號以網路銀行轉帳匯款至相對人申設之郵局帳户而 受有損害。而抗告人遭詐騙係以網路銀行匯入相對人之郵局 帳户,匯款地在臺中市大甲區,且抗告人係透過通訊軟體LI NE遭詐欺集團成員詐騙,亦於臺中市受到詐騙集團所欺騙, 是抗告人遭詐騙及匯款所在地本即為本件侵權行為地,依民 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規定,侵權行為地所在法院有管轄權 ,當無再以民事訴訟法第1條以原就被原則加以限縮民事訴 訟法第15條之理。並聲明:原裁定廢棄。 二、按第二審法院認抗告為無理由者,應為駁回之裁定,此觀諸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同法第449條第1項之規定 可明。又上開規定,於對小額事件之第一審裁定所為之抗告 ,亦準用之,同法第436條之32第3項並有明文。次按訴訟由 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 法院管轄;又被告住所、不動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其他 據以定管轄法院之地,跨連或散在數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 該法院俱有管轄權,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第15條第1項 、第21條分別定有明文。而訴訟之一部或全部,法院認為無 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亦有明文。 三、本件抗告人於113年12月3日向原審起訴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 請求相對人賠償損失,經原審以︰原告之匯款地固為臺中市 ,惟以本院為管轄法院並無利於原告蒐集證據且將使被告受 突襲,本案應限縮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特別審判籍之適 用,回歸民事訴訟法第1條「以原就被」之規定定其管轄, 以被告住所地之臺灣臺南地方法院為管轄法院。而依職權為 移轉管轄之裁定。 四、經查,抗告人係依侵權行為請求相對人為損害賠償,而相對 人之住所地係在臺南市○○區○○里○○00號之1,有戶役政資訊 網站查詢在卷可稽(見沙簡卷第29頁),原審考量相對人之 住所地在臺南市,按以原就被原則,裁定移送有管轄權之臺 南地方法院,並無不當。抗告人雖主張匯款地在臺中市大甲 區,係在臺中被詐騙等語,惟現今網路詐騙之特性為詐欺集 團成員得於任一地點發送詐騙訊息或架設詐騙網站,被害人 可於任何地點收受該詐騙訊息,不受時間、地點之限制,隨 時使用網路銀行匯款,抑或至鄰近之金融機構或自動櫃員機 匯款。本件若需抗告人匯款資料作為證據,由抗告人提出即 可,由臺南地方法院審理要無證據調查困難。從而,抗告人 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文爵                   法 官 陳冠霖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2-25

TCDV-114-小抗-2-20250225-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55號 抗 告 人 賴酉昌 相 對 人 盧英傑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間因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 4年1月10日本院簡易庭司法事務官所為之裁定(114年度司票字 第415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兩造毫不相識,抗告人亦未欠誰一百三十萬 元鉅款,且從未在金融機構設立甲存帳戶使用,百分百確認 沒有簽立系爭本票等語,爰提出抗告等語。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票據 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 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 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 關係存否之效力,法院僅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 審查,即為已足,至於當事人間實體上之爭執,應循訴訟程 序以資解決,要非非訟裁定法院所得審酌。最高法院56年台 抗字第714號及57年台抗字第76號分別著有判例。是以,如 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 訴,以資解決。復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 ,票據法第5條定有明文;又按票據為文義證券,票據上之 權利義務,悉應依票據記載之文字以為決定,最高法院55年 臺上字第1873號著有判例可資參照。 三、經查,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簽發之系爭本票,經其提示 未獲付款,聲請裁定對抗告人為強制執行等情,已提出系爭 本票,有系爭本票影本附卷為證(原本發還,見原審卷第5 頁)。依非訟事件程序為形式審查,系爭本票上之必要記載 事項已具備,原裁定准予強制執行,即無不合。至於抗告人 辯稱系爭本票非其所簽發等語,縱令屬實,此涉及兩造間是 否存在債權債務關係,屬實體上法律關係之爭執,依前揭說 明,並非本件非訟事件程序所得審酌,應由抗告人另行提起 訴訟以資解決,不得於本件本票裁定程序為此爭執。從而, 抗告人執前揭理由提起抗告,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末按非訟事件依法應由關係人負擔費用者,法院裁定命關係 人負擔時,應一併確定其數額,非訟事件法第24條第1項定 有明文。爰依法確定本件抗告程序費用額為1500元,由抗告 人負擔。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2-24

TCDV-114-抗-55-20250224-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分期退股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222號 上 訴 人 張語芯 被上訴人 林宏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退股金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2 月21日本院臺中簡易庭112年度中簡字第2272號第一審簡易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判決書內應記載之事實,得引用第一審判決。當事人提出 新攻擊或防禦方法者,應併記載之。判決書內應記載之理由 ,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與第 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載。關 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之,民事 訴訟法第454條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易程序之第一審裁 判之上訴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亦有明文規定 。本件原審判決所載之事實及兩造之攻擊或防禦方法,除以 下補充外,核與本判決相同,爰依上開規定引用之,不再重 複。  二、上訴人意旨略以:兩造間確實有系爭協議,上訴人願意按系 爭協議履行,但上訴人已經付不出來,上訴人主張按照系爭 協議第2段把崇德路1段535號的經營權讓給被上訴人,上訴 人無法依照協議書第1段履行,主張按協議書第2段收回權利 ,其餘均不主張。兩造約定是上訴人給被上訴人120萬元, 被上訴人退出16日公司的經營權及系爭房屋的使用權,上訴 人不能給被上訴人120萬元,上訴人願意把16日公司給被上 訴人經營,約定由上訴人選擇,上訴主張選擇給被上訴人16 日公司經營權及系爭房屋使用權。並聲明:⒈原判決廢棄。⒉ 被上訴人於原審之訴駁回。 三、被上訴人即原審原告於本院主張除與原判決記載相同,茲引 用之外,補稱略以:被上訴人拿120萬元出來開16日公司,1 11年5月簽訂系爭協議,被上訴人同意16日公司給上訴人, 上訴人按系爭協議攤還每月6萬元、還3年,當初16日公司的 營收狀況很好,被上訴人放棄16日公司的經營權,所以上訴 人才要每月給6萬元、給3年,是被上訴人放棄16日公司經營 權的代價。如果上訴人沒有每個月給6萬元,被上訴人就收 回16日公司的經營權,現在16日公司改成866餐酒館,已沒 有湯包店,現在還給被上訴人,被上訴人每月要付4萬5000 元房租,且拿不回原本的店。按照系爭協議第2段履行,要 按照111年5月時還給被上訴人一家每月淨利30萬元的店。系 爭協議第2段約定收回權利,指收回當時正常營運的16日公 司。並聲明:上訴駁回。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  ㈠兩造前在系爭房屋合夥經營16日公司。被上訴人拿120萬元一 起開16日公司,因經營理念不合,111年5月兩造約定:被上 訴人同意16日公司給上訴人,上訴人給付每月6萬元、還3年 給被上訴人,如無法履行,被上訴人收回權利,於111年5月 3日簽訂協議(下稱系爭協議),由被上訴人退出合夥。  ㈡上訴人給付自111年5月至111年12月止,合計8個月之分期退 股金,自112年1月起即未再給付。  ㈢112年3月兩造協議改為每月給付3萬元。 五、爭執事項: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應依系爭協議給付39萬元及 自112年12月至114年4月每月3萬元,有無理由?      六、得心證之理由:  ㈠經查,系爭協議書載明「張語芯(甲方)承諾每月給付新台 幣6萬元整給林宏基(乙方),乙方放棄拾陸日的經營權, 為期3年,自民國111年5月始。乙方不得干預拾陸日的經營 ,並給予承租店面崇德路一段535號的使用權,口說無憑, 特立此據,萬一甲方沒遵守約定,乙方可收回權利」等語, 有系爭協議書附卷可憑(見原審卷第27頁),且兩造嗣於11 2年3月兩造協議改為每月3萬元等情,此為兩造所不爭執。 從而,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應給付自111年5月起至112年2月 止,每月6萬元、112年3月起至114年4月止,每月3萬元之定 期金,扣除被上訴人自承上訴人已給付之111年5月起至111 年12月止,每月6萬元之定期金,上訴人仍積欠被上訴人112 年1月、2月每月6萬元,及112年3月至114年4月止,每月3萬 元之定期金未付,足堪認定。是以被上訴人依系爭協議書及 其後兩造口頭協議改為3萬元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付1 12年1月至112年11月定期金合計39萬元(6×2+3×9=39),及自 112年12月起至114年4月止,按月給付3萬元定期金,自當有 據,應予准許。 ㈡上訴人於本院審理時固主張:上訴人已無法遵守約定,選擇 由被上訴人收回拾陸日公司經營權及系爭房屋使用權云云。 然查:按解釋契約,固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不能拘 泥於契約之文字,但契約文字業已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 事探求者,即不得反捨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由系爭協議書 載明「甲方(即上訴人)沒遵守約定,乙方(即被上訴人)可收 回權利」等語,顯見兩造已約明上訴人違約時,被上訴人可 收回拾陸日公司經營權及系爭房屋使用權,是上訴人主張兩 造約定由其選擇將拾陸日公司經營權及系爭房屋使用權給被 上訴人云云,並不可採;再由兩造於112年3月協議分期退股 金降為3萬元乙節,足見上訴人於112年1月起未依約履行, 經被上訴人向上訴人請求給付分期退股金,並未請求收回拾 陸日公司經營權及系爭房屋使用權,上訴人就此亦未爭執, 而係因其無力負擔,兩造約定將分期退股金降為每月3萬元 ,益徵兩造係約定被上訴人可收回權利。是上訴人因無法繼 續給付分期退股金,主張由被上訴人收回拾陸日公司經營權 及系爭房屋使用權云云,於法要屬不合,應無足採。 七、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系爭協議書及口頭協議之法律關係, 請求上訴人給付39萬元,及自112年12月起至114年4月止, 按月給付3萬元之定期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審據此 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於法並無不合 ,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 駁回其上訴。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陳述與舉證,經審酌後,認於 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無予逐一論述之必要,附此敘明。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文爵                    法 官 陳冠霖                    法 官 陳僑舫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2-21

TCDV-113-簡上-222-20250221-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99號 上 訴 人 謝仁傑 訴訟代理人 林更穎律師 複 代理人 陳紀雅律師 被 上訴人 施純顏 訴訟代理人 熊賢祺律師 複 代理人 呂尚衡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 民國113年1月31日本院臺中簡易庭111年度中簡字第1428號第一 審簡易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114年1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 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判決書內應記載之事實,得引用第一審判決。當事人提出 新攻擊或防禦方法者,應併記載之。判決書內應記載之理由 ,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與第 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載。關 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之。民事 訴訟法第454條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之上訴 ,依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規定亦準用之。本判決應記載之 事實、理由及關於兩造攻擊、防禦方法之意見暨法律上之意 見(除後開補充說明外),均與原判決相同,茲引用原判決 所載之事實及理由。 二、上訴人之上訴意旨略以:  ㈠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37315號檢察官聲請簡易 判決處刑書所載原告所受傷害內容僅「左肩、左胸、雙手肘 、右手、左膝及左踝擦挫傷」,而與國軍臺中總醫院診斷證 明書相符,並未包含「左肩旋轉肌轉肌袖部分破裂」、「左 肩韌帶沾黏」、「左肩旋轉環帶斷裂」等傷害。又被上訴人 於民國110年4月2日與7日分別至國軍臺中總醫院急診與骨科 就診後,時隔超過三個月方前往康程中醫診所就診,且康程 中醫診所診斷證明書僅記載略以「左側肩膀挫傷之後續照護 ,此病患宜休息治療約30天,於110年7月21日至同年10月15 日止,共就診8次。110年7月21日治療左肩韌帶沾黏,活動 受限,影響生活,建議持續治療8次」,前開內容亦未提及 「左肩旋轉肌轉肌袖部分破裂」或「左肩旋轉環帶斷裂」。 迄至110年11月5日,國軍臺中總醫院始診斷出被上訴人有「 左肩旋轉肌轉肌袖部分破裂」之傷勢。是以,被上訴人於11 0年11月5日以後診斷出之「左肩旋轉肌轉肌袖部」、「左肩 韌帶沾黏」、「左肩旋轉環帶斷裂」是否為系爭車禍所引發 ,非無疑義。至於,林森醫院於112年11月22日以林醫字第3 770號函覆:「患者於110年11月28日因左肩疼痛來本院初診 ,據醫理見解:傷勢是為110年4月受傷所引發。」等語,前 開具體論及認定患者傷勢為系爭車禍所導致,僅概括稱為醫 理見解,尚不得逕認被上訴人「左肩旋轉肌轉肌袖部」、「 左肩韌帶沾黏」、「左肩旋轉環帶斷裂」等傷勢,為110年4 月受傷所引發。  ㈡承上,被上訴人「左肩旋轉肌轉肌袖部」、「左肩韌帶沾黏 」、「左肩旋轉環帶斷裂」等傷勢,尚非無疑,則被上訴人 110年12月17日支出2,500元(原審卷一第53頁、附民卷第175 頁)為肩枕外展固定帶,應非本件事故受傷,支出醫療用品 費用。  ㈢110年4月3日至111年1月27日支出洗髮費用190元及乾洗髮噴 霧共9,430元(原審卷一第63至65、585頁、附民卷第174、37 9至395頁),非增加生活上需要之必要費用。  ㈣精神慰撫金僅願賠償20,000元。   ㈤並聲明:⒈原判決命上訴人給付逾22,364元部分廢棄。⒉上開 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 三、被上訴人即原審原告於本院主張除與原判決記載相同,茲引 用之外,補稱略以:  ㈠國軍臺中總醫院於113年8月28日函覆之內容,與該院112年12 月28日函覆之內容「無法全部排除為110年4月車禍後所造成 之傷勢所引發」,並未矛盾。「左肩旋轉肌轉肌袖部」、「 左肩韌帶沾黏」、「左肩旋轉環帶斷裂」之位置與被上訴人 於系爭事故所受之左肩挫傷之傷勢位置一致,均為左肩,且 嚴重性已達需進行手術治療之程度,而上訴人復無提出其他 證據證明被上訴人於系爭事故發生後有其他外力介入才導致 前揭病症,前揭病症應即屬上開被上訴人於系爭事故中所受 傷勢。  ㈡參以被上訴人於系爭車禍事故發生後持續至其他醫療院所治 療左肩病疾,自此據此記載此傷症與本件事故間有相當因果 關係存在。  ㈢聲明:上訴駁回。  四、本件不爭執之事實:  ㈠上訴人於110年4月2日7時58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 通重型機車,沿臺中市西區民權路往建國路方向行駛,行至 民權路87號前時,為路邊停車,本應注意車前狀況及兩車並 行之間隔,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且前行車減速靠邊 或以手勢或亮右方向燈表示允讓後,後行車始得超越,超越 時應顯示左方向燈並於前車左側保持半公尺以上之間隔超越 ,行至安全距離後,再顯示右方向燈駛入原行路線,而依當 時天候晴、日間自然光線、路面乾燥無缺陷、道路無障礙物 ,視距良好之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適其同向有被上 訴人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在其前方,詎上 訴人竟疏未注意,未保持安全車距及顯示方向燈,貿然自被 上訴人所騎機車左側超越並向右偏行,不慎以其右後側車身 碰撞被上訴人所騎機車之左前側車身,致被上訴人人車倒地 ,並受有左肩、左胸、雙手肘、右手、左膝及左踝擦挫傷等 傷害(下稱本件事故)。上訴人犯過失傷害罪,經本院以111 年度中交簡字第358號判決處拘役50日確定。  ㈡上訴人對賠償被上訴人於110年4月2日至國軍臺中總醫院急診 支出費用1,000元,於同年月7日至骨科就診支出費用340元 ,110年4月14日國軍醫院就診100元,不爭執。  ㈢上訴人對賠償被上訴人支出外傷敷料、透氣膠帶、OK蹦等醫 療用品費用595元,不爭執。110年5月12日大樹藥局329元, 不爭執。  ㈣賠償金額應扣除被上訴人已請領特別補償基金給付補償金74, 468元。  ㈤被上訴人就醫日期、地點、金額、次數及診斷證明書詳如附 表。  ㈥如被上訴人於110年7月21日至112年2月2日間就醫治療左肩病 疾,與本件事故間有相當因果關係,上訴人請求賠償金額為 醫療費用286,475元(000000-000-0000-000)、醫療用品費用 2,500元(329元不再爭執)、看護費用為9,600元、交通費用7 5,664元,增加生活上需要之必要費用9,430元,共381,090 元,對金額不爭執。  ㈦上訴人對賠償被上訴人精神慰撫金20,000元,不爭執。 五、本件爭執之事項:  ㈠被上訴人於110年7月21日至112年2月2日間就醫治療,與本件 事故間有無相當因果關係?  ㈡110年12月17日支出2,500元(原審卷一第53頁、附民卷第175 頁),是否因本件事故受傷,支出醫療用品費用?  ㈢110年4月3日至111年1月27日支出洗髮費用190元及乾洗髮噴 霧共9,430元(原審卷一第63至65、585頁、附民卷第174、37 9至395頁),是否因本件事故受傷,增加生活上需要之必要 費用?  ㈣本件事故精神慰撫金逾20,000元是否過高?如過高,適當金 額為若干? 六、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 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 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再 按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 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 、違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 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 件應負舉證責任。經查,被上訴人主張受有「左肩旋轉肌袖 部分破裂」、「左肩韌帶沾黏」、「左肩旋轉環帶斷裂」等 傷害,為上訴人於本院及原審所否認,自應由被上訴人對上 開事實負舉證責任。  ⒈兩造於110年4月2日7時58分在臺中市○區○○路00號前,發生系 爭車禍,被上訴人於110年4月2日至國軍臺中總醫院急診, 經該院於110年4月2日診斷受有「左肩、左胸、雙手肘、右 手、左膝及左踝擦挫傷」之傷勢(見附民卷第37頁)。其後 於同年月7日至國軍臺中總醫院骨科就診後,安排「X光」檢 查,同年月13日進行「超音波」檢查等節,為兩造所不爭執 。  ⒉被上訴人於系爭車禍後,經國軍臺中總醫院醫師治療後建議 需休養觀察,其接續於110年7月21日前往康程中醫診所就診 ,經前開診所為「左側肩膀挫傷之後續照護,此病患宜休息 治療約30天,於110年7月21日至同年10月15日止,共就診8 次。110年7月21日治療左肩韌帶沾黏,活動受限,影響生活 ,建議持續治療8次」等診斷(見附民卷第43頁),復於於1 10年9月17日、11月5、8日至國軍臺中總醫院就醫,而經診 斷為「左肩部挫傷、左肩旋轉肌袖部分破裂」等傷勢,於11 0年11月9日經蔡依樽骨科診所診斷有「左肩挫傷」等傷勢( 見附民卷第39、41頁),嗣於110年11月28日起至林森醫院 看診,經診斷為「左肩旋轉環斷裂」(見附民卷第45頁), 其後進行關節鏡手術、旋轉肌袖破裂修補手術及肌腱固定手 術等情,顯見被上訴人就系爭車禍而左肩位置受傷,就該位 置之傷勢,均有持續進行檢查及就醫治療,故其主張依醫師 建議持續休養、治療,因左手自然下垂,左肩疼痛不堪,透 尋中西醫久治不癒等情,堪為採信。  ⒊原審就被上訴人於110年11月5日後診斷出之「左肩旋轉肌袖 部分破裂」、「左肩旋轉環帶斷裂」、「左肩二頭肌肌腱部 分斷裂」,是否為110年4月車禍後造成之傷勢所引發為調查 ,經國軍臺中總醫院於112年12月11日函覆:「無法確實判 定」等語、112年12月28日函覆:「施君110年11月5日以後 診斷出之『左肩旋轉肌袖部分破裂』、『左肩旋轉環帶斷裂』、 『左肩二頭肌肌腱部分斷裂』,無法完全排除為110年4月車禍 後造成之傷勢所引發」等語,嗣經本院函請國軍臺中總醫院 確認前開函文答覆內容是否一致,及被上訴人傷勢是否為系 爭車禍造成等節,經該醫院於113年8月23日函覆:「(一)施 員之診斷書為『左肩旋轉肌袖部分破裂』是根據核磁共振影像 檢查及施員之臨床症狀為主,無其他之診斷,回復內容均為 無法判定是否為車禍所導致。(二)無法判定施員110年9月17 日後就醫之傷勢與110年4月2日車禍是否有因果關係。(三) 無法斷定施員之傷勢與110年4月2日車禍是否有因果關係」 等語(見原審卷二第301、303頁,本院卷第121頁),綜合 前開函文意旨可知,國軍臺中總醫院係以被上訴人相關影像 檢查及臨床症狀為主而函覆,而該醫院既於被上訴人受傷當 下即為其急診治療,進行X光、超音波檢查,確認被上訴人 有左肩傷勢,其後再針對左肩進行核磁共振檢查,而診斷為 左肩旋轉肌袖部分破裂,參以被上訴人嗣後持續至醫院及診 所治療左肩病疾,業如前述,可認國軍臺中總醫院檢查結果 可採,被上訴人確實因系爭車禍導致左肩傷勢,持續治療後 ,經核磁共振影像檢查及臨床症狀,診斷為左肩旋轉肌袖部 分破裂。復觀諸林森醫院於112年11月22日函覆:「患者於1 10年11月28日因左肩疼痛來本院初診,據醫理見解:傷勢是 為110年4月受傷所引發。」等語(見原審卷二第289頁), 可知被上訴人左肩傷症與本件事故間有相當因果關係存在。 被上訴人於系爭車禍後均持續治療,其就醫之醫院、診所復 與兩造無利害關係,自無迴護偏頗之理,應認附表所示醫院 函覆意見及診斷證明書可採,被上訴人於110年7月21日至11 2年2月2日間治療左肩傷症,與系爭車禍間有相當因果關係 存在,上訴人空言否認,無可憑採。  ⒋綜上,被上訴人於110年7月21日至112年2月2日間就「左肩旋 轉肌袖部分破裂」、「左肩韌帶沾黏」、「左肩旋轉環帶斷 裂」等病症就醫治療,與本件事故間有相當因果關係,足堪 認定。基此,本件被上訴人請求醫療費用288,065元、看護 費用9,600元、交通費75,664元,應屬有據。     ㈡承上,被上訴人因系爭車禍致生「左肩旋轉肌袖部分破裂」 、「左肩韌帶沾黏」、「左肩旋轉環帶斷裂」等傷勢,則被 上訴人就前開傷勢於110年12月17日支出2,500元購買肩枕外 展固定帶(原審卷一第53頁、附民卷第175頁),足徵應為治 療本件事故所受傷勢,所支出必要醫療用品費用。  ㈢被上訴人於110年4月3日至111年1月27日支出洗髮費用190元 及乾洗髮噴霧共9,430元(原審卷一第63至65、585頁、附民 卷第174、379至395頁),既係因被上訴人受有左肩旋轉肌袖 部分破裂、左肩旋轉環帶斷裂、左肩二頭肌肌腱部分斷裂等 傷勢並進行手術,而難以自行洗頭,並具備不讓水碰及受傷 部位之能力,是其確有請專人代為洗頭或使用乾洗頭用品之 必要,此部分支出,應屬增加生活上需要之必要費用,故認 被上訴人此部分請求,核屬有據,原審此部分認定,並無違 誤。  ㈣精神慰撫金部分: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被害人雖非財產 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95條第1項定 有明文。次按慰撫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 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 ,然非不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 核定相當之數額。審酌兩造身分、地位、經濟狀況、資力等 情,並考量被上訴人傷勢,並參照兩造稅務電子閘門資料查 詢表之財產、所得(見本院卷證物袋內,為維護兩造之隱私 、個資,爰不詳予敘述),與上訴人疏未保持安全車距及顯 示方向燈,致使被上訴人受有上開傷害,其所受身體上痛苦 及生活上不便之程度等一切情況,認精神慰撫金以200,000 元為適當,觀諸原審已綜合各情,而判命給付精神慰撫金20 0,000元屬合宜適法。從而,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得請求之 精神慰撫金應酌減為20,000元,容無可採。  七、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 付511,715元,及自111年3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被上訴人逾 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就上開應准許部 分,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核無違誤。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 判命給付逾22,364元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文爵                    法 官 陳冠霖                    法 官 陳僑舫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附表 編號 項目 頁數 1 被上訴人就醫日期、地點、金額及次數 110年4月2日至111年6月1日(如卷一第49至53頁) 111年6月1日至111年8月9日 (如卷二第27至31頁) 111年8月10日至111年9月27日(如卷二第89至91頁) 111年9月28日至111年11月10日(如卷二第121頁) 111年11月9日至112年2月2日(如卷二第157至159頁) 2 林森醫院 110.12.14林森醫院診斷書如附民卷P45 110.12.23林森醫院診斷書如附民卷P47 111.2.10林森醫院診斷書如附民卷P49 111.3.1醫院診斷書如卷一P603 111.5.26林森醫院診斷書如卷一P605 111.9.27林森醫院診斷書如卷二P93 111.11.10林森醫院診斷書如卷二P123 111.11.7林森醫院診斷書如卷二P137 112.2.2林森醫院診斷書如卷二P161 112.11.22回函如卷二P289 3 國軍台中醫院 110.4.2國軍台中醫院診斷書如附民卷P37、急診病歷如卷二P259-266、檢查報告如卷二P000-000 000.4.7國軍台中醫院檢查報告如卷二P000-000 000.4.13國軍台中醫院檢查報告如卷二P000-000 000.10.15國軍台中醫院檢查報告如卷二P000-000 000.11.5國軍台中醫院診斷書如卷二P39 112.12.11回函如卷二P301 112.12.28回函如卷二P303 4 蔡依樽診所 110年11月9日蔡依樽診所診斷書如附民卷第41頁 5 康程診所 110年11月26日康程診所診斷書如附民卷第43頁

2025-02-21

TCDV-113-簡上-199-202502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不當得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491號 原 告 亨泰數位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姿蓉 被 告 杜彥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 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及第1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又按管轄權之有無,應依原告主張之事實,按諸法律 關係關於管轄之規定而為認定。 二、本件原告主張誤將台幣金額輸入成遊戲金額,導致多匯款新 臺幣149萬3962元給被告,惟被告經聯繫後卻不願返還,故 依民法第179條規定,提起返還不當得利訴訟。經查,本院 依職權查詢戶役政資訊網站,被告之住所地係在「臺南市○○ 區○○街○段000巷0號」,是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規定, 本件應由臺灣臺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從而,本院 審酌證據調查及當事人應訴便利性,認應以移轉臺灣臺南地 方法院為妥適。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2-21

TCDV-114-訴-491-20250221-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09號 原 告 曾博威 被 告 王康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264萬5959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3萬2505 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 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有明文。 二、原告訴之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50萬元 ,及自民國98年11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而原告係於114年2月19日提起本件訴訟,揆諸前揭 規定及說明,就起訴「前」利息請求部分應併算價額,即計 算至起訴前一日即114年2月18日之利息請求【計算式如附表 ,元以下四捨五入】,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264萬595 9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萬2505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請求金額150萬元) 1 利息 150萬元 98年11月9日 114年2月18日 (15+102/365) 5% 114萬5958.9元 小計 114萬5958.9元 合計 264萬5959元

2025-02-21

TCDV-114-補-509-202502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3155號 原 告 劉志龍 訴訟代理人 廖于禎律師 被 告 張琬琪 訴訟代理人 黃鉦哲律師 複 代理人 洪任鋒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聲明請求:㈠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80萬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給付之日止,按年息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㈡被告應將原告之黃金項鍊及黃金戒指返還 予原告,如被告不能返還前開物品,被告應給付原告15萬84 5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給付之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11頁),嗣於民國113年3月4 日以民事準備(一)狀減縮如後開原告聲明所示(見本院卷第 93、97頁),依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予 准許。 二、原告起訴主張:  ㈠兩造於107年12月27日登記結婚,婚後與原告父母共同居住於 南投縣○○市○○路000號,原告將以其名下合作金庫南投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帳戶(下稱系爭帳戶)之存摺、印章存 放於住所3樓房間抽屜內。詎被告竟分別於109年11月13日上 午12點30分許、110年3月9日下午2點50分許,意圖以自己不 法之所有,明知未取得告知授權或同意,自系爭帳戶分別轉 帳匯款50萬元(下稱系爭50萬元匯款)、30萬元(下稱系爭30 萬元匯款)至被告所有合作金庫松竹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 帳戶(合稱系爭匯款)。原告於111年8月中旬查看存摺始發現 ,於111年8月13日詢問被告後,始知遭被告盜領轉匯前開款 項,並於111年8月18日辦理留存印鑑採簽名式,確保僅得原 告親自臨櫃始可辦理提、匯款。原告於111年8月15日詢問被 告,被告承認盜領並認錯。  ㈡原告已負擔被告、家庭、婚紗等花費,並無須另外贈與被告 生活保障金。原告未授權或同意系爭匯款,未提供被告密碼 ,被告系爭匯款行為,屬故意侵害原告財產權之不法行為。 被告盜領取得款項係無法律上原因而受利益,與原告所受遭 提領上開款項之損害間,存有相當之因果關係,是原告依民 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79條規定,擇一請求被告給付80 萬元。並聲明:⒈被告應給付原告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給付之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⒉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⒊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答辯:  ㈠被告經原告授權辦理系爭匯款。系爭帳戶於年末或年初時, 均將由原告父母劉秀清或陳美足取回存簿、印鑑等,以便存 入或匯入年終獎金,系爭帳戶存摺會登入交易明細,原告或 其父母知悉系爭匯款。原告於系爭存摺內頁手寫記載支出原 因,原告管理款項進出之情形,顯知悉系爭匯款。原告告知 被告系爭帳戶4位數密碼後,被告方得辦理匯款事務。原告 於111年8月13日詢問系爭匯款支出去項,並未追究。原告於 112年10月17日始提出本件訴訟,與事理常情有悖。  ㈡縱認原告非事先授權,則當時兩造為夫妻,原告知悉後長達 一年期間均相安無事,112年6月間仍感情良好,原告亦有事 後同意之情。嗣因兩造感情生變,原告方提起本件訴訟。  ㈢原告希望被告婚後不要工作,被告無個人收入,原告於109年 11月間表示願將50萬元交予被告,以使被告安心,並得依其 意思支用,而110年3月間則係兩造為補拍婚紗,故原告先將 30萬元交予被告支配使用,無論如何支用,亦無需再另外返 還原告。系爭匯款用於長子衣物25萬元、婚紗5萬元、保健 食品10萬元、外出遊玩、日常吃喝、購買生活必需品等雜支 。  ㈣被告無承認盜領並認錯。被告因不願受原告侮辱,始向其表 示要匯還80萬元。並聲明:⒈原告之訴駁回。⒉訴訟費用由原 告負擔。⒊若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予假執行。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  ㈠被告分別於109年11月13日、110年3月9日,自系爭帳戶分別 轉帳匯款50萬元、30萬元至被告合作金庫松竹分行帳號0000 000000000號帳戶。  ㈡原告於111年8月13日以LINE詢問被告系爭匯款花費去向,兩 造訊息內容詳如原證7(見本院卷第105至109頁)。  ㈢原告於111年8月18日辦理留存印鑑採簽名式,確保僅得原告 親自臨櫃始可辦理提、匯款。  ㈣原告母親為存入款項會查看系爭帳戶存摺內頁,而知悉有系 爭匯款。  ㈤被告婚後未工作,無個人收入,原告負擔兩造及家庭生活費 用。  ㈥兩造112年6月間有原證13之對話,於112年7月間有慶生之家 庭出遊活動(見本院卷第141至145頁),兩造仍維繫感情。  ㈦原告父親因涉嫌於112年6月1日對被告有傷害罪嫌,經臺灣臺 中地方檢察署(下稱臺中地檢) 檢察官於112年12月21日以11 2年度偵字第52037號案件提起公訴,經本院以113年易字第9 47號判決無罪。  ㈧原告就系爭匯款於112年10月18日對被告提出偽造文書及詐欺 告訴,經臺中地檢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25665號號案件為 不起訴處分,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以113年上聲 議字第1955號駁回再議。  ㈨原告郵局帳戶之臨櫃提款密碼及金融卡密碼分別為其身分證 字號末4碼及末6碼,系爭帳戶之臨櫃提款密碼為身分證末4 碼,無提款卡。  ㈩原告有告知被告其郵局帳戶之金融卡密碼。  原告於111年7月8日以LINE告知被告:其郵局帳戶新提款卡密 碼為身分證後6碼,兩造LINE對話如原證16。  被告於109年11月13日自系爭帳戶轉出50萬元後,原告之母於 109年12月4日、109年12月11日、109年12月25日、110年1月 7日、110年1月14日各存入20萬元至系爭帳戶,贈與原告。  被告於110年3月9日自系爭帳戶轉帳30萬元後,原告之父母於 111年1月6日、111年2月18日存入50萬元、70萬元,贈與原 告。  系爭帳戶109年8月7日、11月5日現金支出9萬、11萬、12萬是 原告提領,提領當日系爭存摺在原告手中。  系爭帳戶111年10月25日、11月2日、11月18日支出2萬、2萬 、17萬3030元,是原告提領,提領當日系爭存摺在原告手中 。  系爭帳戶112年3月9日、4月11日、4月17日是原告提領,提領 當日系爭存摺在原告手中。 五、爭執事項:  ㈠被告於109年11月13日為系爭50萬元匯款,是否取得原告授權 或同意?  ㈡被告於110年3月9日為系爭30萬元匯款,是否取得原告授權或 同意?   六、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 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 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 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再者, 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人 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 違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主 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 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0年台上字第328號判決意旨參照 )。次按不當得利依其類型,固可區分為「給付型之不當得 利」與「非給付型不當得利」,前者係基於受損人之給付而 發生之不當得利,後者乃由於給付以外之行為(受損人、受 益人、第三人之行為)或法律規定或事件所成立之不當得利 。在「給付型之不當得利」,應由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人(受損人),就不當得利成立要件中之「無法律上之原因 」負舉證責任;而在「非給付型不當得利」中之「權益侵害 型不當得利」,受損人雖不必再就不當得利之「無法律上之 原因」負舉證責任,然其仍應率先說明並舉證「侵害事實存 在」此一前提,倘若受益人確實有侵害之事實存在(亦即, 受損人已經證明「侵害事實存在」之前提),受損人即不必 再就不當得利之「無法律上之原因」負舉證責任(蓋倘受益 人主張其有受益之「法律上原因」,應由受益人就此利己事 實負舉證責任)。原告以被告盜領系爭帳戶內存款,作為「 侵權行為之責任原因」或「權益侵害不當得利之侵害事實」 ,依上說明,提出此項利己主張之原告(即侵權行為之權利 受侵害人或不當得利之權益受損人),自應先就「被告盜領 行為即被告不法侵害原告之金錢財產權」之成立要件事實, 負擔舉證責任。  ㈡依原告所提出其與被告間之LINE對話紀錄,原告於111年8月1 3日詢問被告「老婆,因為要整理舊家,有可能會花一些費 用,所以我先把合庫簿子拿回來,我看了簿子,之前妳領出 來,我想了解妳那時後花去哪裡了」等語。而被告回稱:「 總共80萬,那時候爸身體不好所以我就買葡眾給爸喝」、「 有一陣子我不知道你還記得嗎」、「我就說,你不會生氣因 為是你答應我這樣做的,叫我把爸的身體顧好,…」、「然 後還有有時候我去匯款比如我買衣服,弟的衣服,你的衣服 ,哩哩摳摳的東西我之前都會跟你說我自己去匯款就是用這 些錢匯款,…」、「我收入是零」、「我也沒跟你固定拿一 個月多少錢因為我覺得沒必要做到這樣」、「雖然很多朋友 都說我全職在家帶小孩就要跟老公開口,一個月老公就要給 我多少錢」、「但是我覺得我們不需要這樣分那麼清楚」等 語(見本院卷第107至109頁),可知原告有將系爭帳戶交給 被告使用,而被告在領取系爭帳戶內存款前,亦曾告知欲支 應生活必需之花用,或購買直銷產品給被告之父調理身體, 而原告亦有支持被告作法等情。參以原告於113年度偵字第2 5665號偵查中自陳,婚後的開銷都是原告支出,被告要網購 會直接拿原告的郵局金融卡去直接扣款,原告有時候也會拿 金融卡讓被告提領現金花用等語,亦與兩造前開LINE對話相 符,被告於結婚後無收入,家庭需要之開支皆使用系爭帳戶 款項,此與一般夫妻間互相使用金融帳户之情無違,可認被 告系爭匯款有經原告同意。  ㈢另原告父母每年年初或年終均會贈與其一筆年終獎金,由原 告交付或由其母自行拿取系爭帳戶辦理存款事宜。依原告前 開所述及系爭帳戶交易明細所示,被告於109年11月13日為 系爭50萬元匯款後,原告之母隨即於109年12月4日、109年1 2月11日、109年12月25日、110年1月7日、110年1月14日各 存入20萬元至系爭帳戶;另被告於110年3月9日為系爭30萬 元匯款後,原告之母隨即於111年1月6日、111年2月18日存 入50萬元、70萬元。原告既知悉父母會將贈與款項存入系爭 帳戶,或直接拿取系爭帳戶辦理,衡情原告於父母贈與款項 匯入後,應會確認帳戶內款項及使用情況,且其父母拿取帳 戶辦理後,就帳戶存入、支出情形理應會向原告詢問、關切 ,是原告主張其至111年8月間始知款項遭被告盗領之事云云 ,顯不合常情,無從採信。再者,被告於109年11月13日、1 10年3月9日為系爭匯款期間,系爭帳戶於109年8月7日、109 年11月5日現金支出9萬元、11萬元、12萬元,係原告提領, 提領當日系爭帳戶存摺在原告手中(見兩造不爭執事項) ,顯見原告於109年8月、11月均有使用系爭帳戶時,原告已 可知悉被告轉出50萬元之款項,原告並未向被告表示爭執, 仍將系爭帳戶交由被告繼續使用。足徵原告主張系爭匯款未 得其同意或授權,顯與常理不符,難以憑採。  ㈣況夫妻互負扶養之義務,其負扶養義務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卑 親屬同,其受扶養權利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尊親屬同,亦為民 法第1116條之1所明定。而被告婚後未工作,無個人收入, 原告負擔兩造及家庭生活費用,由原告扶養被告,被告負責 處理日常家庭事務,由原告分擔家庭生活費用,而將系爭帳 戶交由被告使用,揆之上開規定,即非無據,則原告就此主 張被告亦有不當得利云云,亦難採信。  ㈤參以原告對被告上開盜領存款行為所提出之刑事偽造文書等 告訴,業經臺中地檢署檢察官以以113年度偵字第25665號案 件為不起訴處分,並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以113 年上聲議字第1955號案件為駁回再議之處分等情,有上開不 起訴處分書、再議處分書等件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63至2 69頁、第275至289頁),亦徵被告並無盜領系爭款項之事實 。  ㈥從而,被告為系爭匯款既為原告知悉、同意,已如前述,被 告自無何侵權行為之可言。又原告對於其主張之非給付型之 不當得利即盜領之事實,未能舉證以實其說,依舉證責任分 配之結果,原告主張之不當得利法律關係即不能成立,據此 所為之請求,亦無理由。 七、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依民法第179條、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 定,請求被告給付8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均無理由,應予 駁回,又原告之訴已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依據,應 併駁回。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料, 經本院審酌後,認均不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一一論述, 附此敘明。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2-21

TCDV-112-訴-3155-202502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服務報酬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656號 原 告 駿通地產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蘇妙穎 訴訟代理人 陳偉展律師 被 告 何云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服務報酬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3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何云妟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經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  ㈠原告前於民國113年1月11日受訴外人廖志明委託,銷售其所 有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及同段106建號建物(門牌: 臺中市○○區○○○路000號,下稱系爭房地),期間自113年1月1 1日起至113年7月31日止,如買方出價達新臺幣(下同)200 0萬元,即同意出售,簽立不動產委託銷售契約書(下稱系 爭銷售契約書)及契約變更附表(原證2)。嗣被告經原告之 仲介為欲買之意思表示,並於113年4月25日10時簽立不動產 買賣意願書(原證3)及權益確認書(原證4),委託原告以20 80萬元總價款代為斡旋,有效期間至113年5 月1日24時止, 並支付5萬元斡旋金,後廖志明於113年4月25日14時同意依 前述不動產買賣意願書之條件出售;廖志明與被告間之買賣 關係已成立,由被告以總價2080萬向廖志明購買系爭房地。 被告受原告通知系爭房地買賣成立後,遲不出面簽立不動產 買賣契約,經原告以臺中英才郵局第1097號存證信函(原證 5)催告,亦遭置之不理。  ㈡原告依約促成被告與廖志明成立買賣契約,依民法第565條及 第568條第1項,得請求被告及廖志明各給付居間報酬。被告 於買賣契約成立後,應按系爭權益確認書第3條第1項,給付 原告成交總價款百分之貳之服務報酬41萬6000元(00000000 x2%=416000)。  ㈢原告依委託銷售契約書第5條,得請求廖志明給付實際成交價 百分之肆之服務報酬83萬2000元(00000000x4%=832000) ,系爭房地買賣契約之解除或無法履行,係可歸責於被告, 廖志明無可歸責性,被告以遲不出面簽立不動產買賣契約等 不正當之方法阻止成就,違反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報酬計收標 準第1項等保護原告之法律,並致生損害於原告,依民法第1 84條第2項前段向被告請求83萬2000元。  ㈣聲明:⒈被告應給付原告124萬8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⒉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服務報酬41萬6000元,無理由:  ⒈原告主張受訴外人廖志明委託,銷售系爭房地,嗣被告經原 告之仲介為應買之意思表示,與原告於113年4月25日簽立不 動產買賣意願書及權益確認書,委託原告以2080萬元總價款 代為斡旋,有效期間至113年5月1日24時止,並支付5萬元斡 旋金,後廖志明於113年4月25日14時同意依前述不動產買賣 意願書之條件出售。被告受原告通知系爭房地買賣成立後, 遲不出面簽立不動產買賣契約,經原告以臺中英才郵局第10 97號存證信函催告等情,業據原告提出不動產一般委託銷售 契約書、契約變更附表、不動產買賣意願書、權益確認書、 存證信函及回執等件等為證(見本院卷第25至39、55、57頁 ),又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 同法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應認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  ⒉按稱買賣者,為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 付價金之契約。當事人就標的物及其價金互相同意時,買賣 契約即為成立,民法第345條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主張有 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 7條前段定有明文。再按解釋意思表示,固須探求當事人之 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辭句,但所用之辭句業已表示當事 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者,即不得反捨所用之辭句而更為曲 解。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042號判決意旨參照。  ⒊查系爭不動產買賣意願書第3條第1項約定:「買方(即被告) 承諾應於買賣契約成立時,給付成交總價款百分之二之服務 報酬予本公司(即原告)」、第4條第1項約定:「賣方(即廖 志明)於期間內接受買方之承購總價款及付款條件時,買賣 契約即成立生效」(見本院卷第35頁),是被告於買賣契約 成立時,即廖志明接受其所提出之承購總價及付款條件,方 有給付服務報酬之義務。觀之系爭不動產買賣意願書,被告 提出承購總價2080萬元,付款條件依代書作業等條件,復參 廖志明簽屬之委託銷售契約書,委託銷售價格為2228萬元, 價款支付方式為簽約款、用印款、完稅款均為10%,尾款70% ,買方辦理貸款時,賣方同意配合以銀行核准可貸之最高金 額為尾款(見本院卷第25頁),另以契約變更附表變更委託 銷售價格為2228萬元,買方出價達2000萬元時同意出售(見 本院卷第31頁),其後雖經廖志明於系爭不動產買賣意願書 之賣方欄簽章表示同意,然本件就買賣價金如何支付、貸款 等條件均未經過買賣雙方磋商,是原告主張買賣契約已成立 ,委無足採。原告請求居間報酬云云,自無所據。    ㈡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2項前段請求83萬2000元,無理由:  ⒈本件買賣雙方就付款條件,尚未磋商而達成意思表示合致, 而未能成立系爭房地買賣契約,業據前述,則原告即無由要 求被告應簽立買賣契約,難認被告有何違約或債務不履行之 情,原告亦無從依委託銷售契約書第5條,請求廖志明給付 實際成交價百分之肆之服務報酬。是原告主張被告以遲不出 面簽立不動產買賣契約等不正當之方法阻止成就,違反不動 產仲介經紀業報酬計收標準第1項等保護原告之法律,並致 生損害於原告云云,並不可採。  ⒉原告未舉證證明被告有何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之侵權行為, 原告亦未受有何損害,則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84條第2項規定 請求被告賠償83萬2000元,並非有據,應予駁回。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居間契約及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向被告 請求給付41萬6000元居間報酬及賠償損害83萬2000元,暨法 定遲延利息,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所為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附,一併 駁回之。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對於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故不再逐一論列,併此 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2-21

TCDV-113-訴-2656-202502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