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緯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405號 抗 告 人 何上奕即何進陞 相 對 人 洪怡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確定執行費用額聲明異議事件,抗告人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9月5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度執事聲字第16號所 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相對人執原法院109年度中簡字第692號判決、110年度簡上 字第35號判決(下合稱系爭確定判決)及確定證明書為執行 名義,向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聲請強制執行 ,主張抗告人應將如系爭確定判決附圖(下稱附圖)編號A 、B地上物(下合稱系爭地上物)拆除,並將該部分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返還相對人,由執行法院以111年度司執字 第73588號拆屋交地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執行終結, 相對人以其於系爭執行事件支出如原法院司法事務官(下稱 司事官)於民國112年5月8日所為112年度司執聲字第9號裁 定(下稱原處分)附表(下稱附表)所示執行費用共新臺幣 (下同)9萬2,280元(下稱系爭費用),向執行法院聲請確 定執行費用額,經司事官以原處分確定抗告人應負擔執行費 用額為系爭費用,並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修正前民 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計自原處分送達抗告人翌日 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抗告人不服,提出異議,經原法院以 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不服,提起抗告。 二、抗告人抗告及異議意旨略以:司事官於111年12月28日到現場執行時,相對人不同意由伊自行拆除系爭地上物,故應由相對人負擔拆除費用。又執行法院將系爭土地點交予相對人後,係相對人自行雇工在系爭土地四周架設圍籬,該圍籬拆除費用亦應由相對人負擔;另保全鎖匙刻印店鎖匠即訴外人王坤達自承並無開鎖,僅收取到場費用600元;且系爭地上物僅為矮牆平房及廁所有用電,伊詢問現場拆除工人工資合計為1萬元,水電工人工資為2,500元。伊應負擔執行費用額僅為執行費1,665元、複丈規費4,015元、鎖匠費用600元、拆除清運工資1萬元及水電工資2,500元等情。爰提起抗告,請求就原裁定及原處分所命伊給付超過1萬6,280元部分廢棄,並駁回相對人此部分之聲請。      三、相對人則以:執行法院多次命抗告人自行拆除系爭地上物, 抗告人仍拒不拆除,伊始付費委由專業廠商拆除系爭地上物 ,伊於系爭執行事件確有支出如附表所示系爭費用等語置辯 。 四、按債權人因強制執行而支出之費用,得求償於債務人者,得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91條之規定,向執行法院聲請確定其數額 ,強制執行法第29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強制執行之費用, 以必要部分為限,由債務人負擔;前項費用,執行法院得命 債權人代為預納,強制執行法第28條定有明文。所謂執行必 要費用,指因實施強制執行所支出之必要費用,如測量費、 鑑定費、拆除費等,此種費用如不支出,強制執行程序即難 進行,且係因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而生,其必要部分自應由債 務人負擔。 五、經查:  ㈠執行法院於111年6月9日以中院平111司執梅第73588號執行命 令命抗告人於收受執行命令後15日內自動履行,抗告人於11 1年6月15日收受執行命令,逾期仍未自動履行,司事官始定 期於111年12月28日執行拆除系爭地上物,並將系爭土地返 還相對人,且因抗告人仍不同意於上開日期拆除,相對人始 未同意由抗告人自行拆除等情,有執行法院執行命令、送達 證書及執行筆錄可稽(見系爭執行事件卷)。抗告人既未於 執行法院所命自動履行期限內自行拆除系爭地上物,且不同 意於司事官所定執行日期拆除系爭地上物,依上開說明,相 對人委請他人拆除系爭地上物所支出之必要費用,自應由抗 人負擔。  ㈡相對人有支出如附表所示系爭費用,抗告人就執行費1,665元 及複丈規費4,015元,已不爭執(見本院卷5頁)。又抗告人 自陳相對人有雇請鎖匠到場、架設圍籬,並有雇請工人執行 拆除工程、水電工程等語(見本院卷9頁)。且相對人因拆 除系爭地上物而給付統式鐵網工程1萬9,000元、保全鎖匙刻 印店王坤達1,100元、萬豐工程行4萬5,000元及信榮水電行2 萬1,500元,有上開廠商開立收據及中國信託銀行存款交易 明細可證(見本院卷31至35、39頁),堪認相對人確有支付 如附表所示系爭費用,且該費用為系爭執行事件之必要費用 。  ㈢抗告人所辯鎖匠王坤達費用僅600元等語,雖提出其與王坤達 之對話錄音譯文為證,然相對人已匯款共1,100元予王坤達 ,有中國信託銀行存款交易明細可證(見本院卷31頁),足 認相對人確有支付王坤達1,100元,實無再通知王坤達到庭 作證之必要。又抗告人所稱圍籬係拆除工程之安全圍籬,自 屬抗告人應負擔之必要費用。而抗告人稱其詢問現場工人工 資為何等情,並無證據足證,難認實在,且承攬拆除系爭地 上物工程者為萬豐工程行及信榮水電行,並非現場工人,抗 告人所辯,顯不足採。至抗告人聲請本院函詢臺中市土木包 工商業同業公會、臺中市水電裝置職業公會拆除系爭地上物 所需費用為何,然此既無從證明相對人所支出系爭費用非屬 系爭執行事件之必要費用,核無必要。 六、綜上所述,抗告人確有支出如附表所示之必要費用,原處分 確定抗告人應負擔之執行費用額為系爭費用,及加計自原處 分送達抗告人翌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核無不合。原裁定 維持原處分而駁回抗告人之異議,並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 原裁定不當,求就原裁定所命給付超過1萬6,280元部分廢棄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秀芬                    法 官 莊宇馨                    法 官 吳國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陳緯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2025-02-20

TCHV-113-抗-405-2025022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2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浩軒 選任辯護人 閻道至律師 尤文粲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2年度偵字第37350號、112年度偵字第39685號),本院判決如下 :   主 文 王浩軒犯如附表一編號1至7「罪名、宣告刑及沒收」欄所示之罪 ,各宣告如附表一編號1至7「罪名、宣告刑及沒收」欄所示之刑 及沒收。應執行有期徒刑捌年貳月。   事 實 王浩軒明知愷他命、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及4-甲基甲基卡西 酮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3款所規定列管之第三級毒 品,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持有及販賣,亦知悉毒品咖啡包內之第三 級毒品成分多係混合有二種以上之毒品,竟意圖營利,基於販賣 第三級毒品愷他命及摻有第三級毒品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4 -甲基甲基卡西酮成分咖啡包(下稱本案咖啡包)之犯意,自民 國112年8月某時許,向真實姓名、年籍不詳、通訊軟體微信暱稱 「哈利波特」之人購入如附表一「毒品種類」欄及附表二編號5 至6所示毒品後,以微信暱稱「卡拉咪」、「喪標」與如附表一 「對象」欄所示之人聯繫,並於如附表一「地點」、「交易時間 」等欄所示之時間、地點,以如附表一「價格」欄所示之金額, 販賣如附表一「毒品種類」欄所示之毒品及數量,並取得上開金 額而完成各次交易。嗣為警於同年10月5日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核發之搜索票前往王浩軒所使用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 車及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搜索後,扣得如附表二所 示之物,始悉上情。   理 由 壹、證據能力部分   本判決認定事實所引用之供述證據,檢察官、被告王浩軒及 辯護人均未爭執證據能力,本院審酌該等證據資料製作時之 情況,並無違法不當及證明力明顯過低之瑕疵,認作為證據 應屬適當;非供述證據部分,亦無違反法定程序取得之情形 ,且與本件犯罪事實具有關聯性,均認有證據能力。 貳、認定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一、上揭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坦承不諱(見本院卷第60 、128、144頁),核與證人即如附表一各編號所示之購毒者 於偵查時所為證述之情節(見偵37350卷第149至161、173至 178、189至195、353至358、381至386、439至441、465至46 6、471至472、477至478、483至484頁)大致相符,並有本 案監視器畫面擷圖、微信暱稱「卡拉咪」、「喪標」對話紀 錄擷圖及翻拍照片、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信義分局搜索扣押筆 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受搜索人:王浩軒、 張宗皓)、搜索扣押過程及扣案物品照片、內政部警政署刑 事警察局113年4月25日刑理字第1136048487號鑑定書、交通 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2年11月8日航藥鑑字第000000 0、0000000Q號毒品鑑定書在卷(見偵37350卷第37至81、91 至121、163至168、179至182、197至199、201至203、261至 269、279至281、303至306、365至372、387至389、497至49 8頁、偵39685卷第279至281頁)可佐,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 白與證據相符,可以採信。 二、又一般民眾普遍認知買賣毒品是非法的,且政府查禁森嚴,重罰不寬貸。考量常情,倘非有利可圖,絕無甘冒被重罰之理。從而,舉凡有償交易,除非有反證證明確實另基於某種非圖利之本意外,不能因無法查悉販入價額作為是否高價賣出之比較,就認定行為人無營利之意思(參考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651號、87年度台上字第3164號判決意旨)。本院調查結果,被告與如附表一各編號之購毒者非屬至親,苟無利潤可圖,衡情應無甘冒遭查緝法辦而罹於重刑之風險,以相同價格或低價販賣第三級毒品之可能;況被告於本院審理時供稱:本案各次販賣之利潤約以1包新臺幣(下同)100元計算等語(見本院卷第62頁),綜前足見被告本案販賣毒品之行為確有營利意圖。 三、起訴書應補充、更正之說明 (一)如附表一各編號及如附表二編號5至6所示毒品,係被告於11 2年8月某時許,自同一來源即微信暱稱「哈利波特」同時購 入,附表二編號5至6所示毒品係被告販賣所餘(詳後述), 爰補充該部分內容如事實欄所示。 (二)另被告係以微信暱稱「喪標」與如附表一編號5所示之購毒 者即證人陳緯坪聯繫毒品交易事宜,業據證人陳緯坪證述在 案(見偵37350卷第177、483頁),爰補充於事實欄所示之 內容。 參、論罪科刑 一、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9條第3項規定「犯前五條之罪而混合 二種以上之毒品者,適用其中最高級別毒品之法定刑,並加 重其刑至二分之一。」揆諸其立法意旨,乃在依目前毒品查 緝實務,施用混合毒品之型態日益繁多、成分複雜,施用後 所造成之危險性及致死率均高於施用單一種類,為加強遏止 混合毒品之擴散,爰增訂之。且本項係屬分則之加重,為另 一獨立之犯罪型態,如其混合二種以上毒品屬不同級別,應 依最高級別毒品所定之法定刑,並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如 屬同一級別者,因無從比較高低級別,則依各該級別毒品所 定之法定刑,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準此,本罪著重在規定 行為人所販賣之毒品種類是否為混合型毒品(參最高法院11 1年度台上字第2431號刑事判決意旨)。經查: (一)被告經扣案如附表二編號5所示毒品,與如附表一編號6至7 所示購毒者即證人張宗皓證稱係被告販賣予其而為警扣案之 毒品,存有部分外包裝相同(迷彩顏色、AAPE字樣)之情形 (見偵37350卷第120至121、281頁),佐以該等毒品應係被 告自同一來源同時購入(詳後述),可認被告販賣如附表一 編號1、5至7所示之本案咖啡包,與經扣案如附表二編號5所 示毒品成分應屬相同,即均係摻雜調合有二種以上之毒品( 詳參附表二編號5「檢驗結果」欄所示,有該「毒品報告」 欄所示之鑑定書在卷【見偵37350卷第497至498頁】可查) ,自屬上開規定所稱混合二種以上之毒品。 (二)是核被告就附表一編號1、5至7所為,各係犯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9條第3項、第4條第3項之販賣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 以上毒品罪;就附表一編號2至4所為,各係犯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4條第3項之販賣第三級毒品罪。 (三)另按行為人持有毒品之目的,既在於販賣,不論係出於原始 持有之目的,抑或初非以營利之目的而持有,嗣變更犯意, 意圖販賣繼續持有,均與意圖販賣而持有毒品罪之要件該當 ,且與販賣罪有法條競合之適用,並擇販賣罪處罰(最高法 院101年度第10次刑事庭會議(一)決議參照)。又按以營利 為目的販入毒品,經多次販賣後,持有剩餘毒品被查獲,其 各次販賣毒品行為,固應併合處罰。惟該持有剩餘毒品之低 度行為,應僅為最後一次販賣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 論罪。則就該查獲之剩餘毒品,祇能於最後一次之販賣毒品 罪宣告沒收銷燬(參照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3258號、10 3年度台上字第4305號、105年度台上字第2174號判決要旨) 。查公訴意旨認被告就扣案如附表二編號5至6所示毒品部分 另涉犯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以上毒品罪, 與上開販賣第三級毒品應係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分論併 罰等旨,然: 1、被告於警詢供稱:經扣案如附表二編號5至6所示毒品係我於 112年8月間,向微信暱稱「哈利波特」購買等語(見偵3735 0卷第18至19、頁);復於本院審理時亦供稱如前,並補充 略以:本案販賣如附表一所示毒品來源亦為「哈利波特」, 係與如附表二編號5至6所示毒品一起購入,如附表二編號5 至6所示毒品是本案販賣所餘部分等語(見本院卷第61頁) 。衡以被告就扣案如附表二編號5、6所示毒品來源自偵查迄 本院審理中供述一致,甚且被告於偵查及本院審理中為上開 陳述時,對於其所涉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 以上毒品之罪名均坦承不諱,足見被告於斯時尚不知如此陳 述可能導致本案成為同一案件,足見被告並非欲脫免罪責始 為上開陳述。 2、又被告為如附表一各編號所示犯行之犯罪時間與本案查獲扣 案該毒品之時間(即112年10月5日)相距不遠,甚且其中附 表二編號5所示毒品之外包裝與其出售如附表一編號6至7所 示購毒者即證人張宗皓之毒品外包裝相同,業如前述,則扣 案之該等毒品確有可能與如附表一所示毒品係同一來源,經 被告販賣後所剩餘而持有。加以檢察官並未提出相關佐證證 明扣案之該等毒品係被告經由與其本案販賣毒品不同來源取 得,基於有疑惟利被告之精神,自應做對被告有利之認定, 是本院認如附表二編號5至6所示毒品之來源與如附表一所示 毒品應係相同,皆為被告於販賣前同時向「哈利波特」購得 。 3、基前,本案扣案如附表二編號5至6所示之毒品既與被告本案 販賣如附表一所示毒品係同一來源,揆諸前揭說明,被告意 圖販賣而持有該部分第三級毒品之犯行,自應為被告本案所 為最後一次販賣毒品即如附表一編號3之犯行所吸收,不另 論罪。 二、被告各次犯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分論併罰。 三、刑之加重、減輕事由 (一)被告就如附表一編號1、5至7之販賣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 以上之毒品罪,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9條第3項之規定, 加重其刑。 (二)被告前因販賣第三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6年度訴字第671 號判處有期徒刑1年10月,緩刑4年確定,嗣經本院以108年 度撤緩字第107號裁定撤銷緩刑確定,經執行後於111年5月2 4日因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並於111年6月30日假釋期滿未經 撤銷視為執行完畢(因接續執行另案之徒刑,於111年12月8 日出監),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按,其受 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 上之罪,為累犯。而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 事項,均應由檢察官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後,經法院 踐行調查、辯論程序,方得作為論以累犯及是否加重其刑之 裁判基礎(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參見 )。查蒞庭檢察官於本院審理時,已指出上開前案紀錄,主 張被告本案所為構成累犯,依法應加重其刑等語(見本院訴 卷第146頁),合於前揭法定程序。從而,本院審酌被告有 上開前科,竟於出監不久後,再為同樣類型之本案犯罪,依 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本院認適用刑法第47條第1項 累犯加重之規定並無罪刑不相當之情事,爰依刑法第47條第 1項規定,就其本案所犯各罪,均加重其刑。 (三)本案無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適用之說明 1、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 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之規定,係指被告 先有供述毒品來源之正犯或共犯等相關證據資料,使調查或 偵查犯罪之公務員對之發動調查或偵查,並因而確實查獲其 人、其犯行之結果,二者兼備並有因果關係而言。所謂確實 查獲其人、其犯行,須被告供述毒品來源之事證翔實具體且 有充分之說服力,始足語焉,以免因此一損人利己之誘因而 無端嫁禍第三人。是被告所供出毒品來源之人雖被查獲,倘 若與被告供出毒品來源之資訊無關,或無其他相當之證據足 以確認該被查獲者係被告所犯本案毒品之來源,即與上開規 定不符,無其適用之餘地(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5247 號意旨參照)。 2、經本院函詢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信義分 局及士林分局有無因被告供述內容,因而查獲上游、共犯一 節,其等函覆內容略以:未因被告供述而查獲其他上游或共 犯,且將查扣手機進行數位採證,未發現可供溯源之線索等 (見本院卷第75至77、83頁),嗣被告提供情資予臺北市政 府警察局士林分局後,該分局復稱:已查獲涉犯違反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案件犯嫌洪子軒等語,固有本院113年12月30日 公務電話紀錄及該分局同月31日北市警士分刑字第11330653 17號函暨刑事案件報告書(稿)、調查筆錄在卷(見本院卷 第105至124頁)可參。然觀諸上開文件所示內容,無法證明 洪子軒即為「哈利波特」或與本案之關聯性,難認洪子軒為 本案之共同正犯、共犯,是依上說明,被告上開供述並不符 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所定要件,無從據此減輕 其刑。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無視政府推動之禁毒政 策及宣導,明知毒品戕害國人身心健康,竟仍將之販賣他人 以牟利,擴大毒品於社會、市場之流通,使他人身心產生、 強化成癮性,同時產生潛在不特定個人生命、身體、健康之 抽象危險,所為應值非難;兼衡本案查獲被告販賣毒品之數 量、金額、種類,及本案經扣案如附表二編號5至6所示之毒 品數量、種類,暨被告犯後終能坦承犯行之態度、前科紀錄 、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之刑。另綜衡卷存事證審酌所犯數罪類型、次數、侵害法益 之性質、非難重複程度等情形,並定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以資懲儆。 肆、沒收 一、被告向如附表一「對象」欄所示之購毒者收取各「價格(新 臺幣)」欄所示之價金,為其各該次犯行之犯罪所得,俱未 扣案,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於被 告各罪刑項下宣告沒收,並諭知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二、被告為警查扣如附表二編號5、6所示毒品,各經內政部警政 署刑事警察局、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鑑定結果, 確含有如該編號「檢驗結果」欄所示之第三級毒品之成分, 有各該編號「毒品報告」欄所示之鑑定書在卷(見偵37350 卷第497至498頁、偵39685卷第279至281頁)可考,俱屬違 禁物,應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及上開說明,不問屬於犯 罪行為人與否,於被告所為最後一次販賣毒品之犯行即如附 表一編號3所示罪刑項下,諭知沒收。至於毒品因鑑驗消耗 部分,業已滅失,爰不另為沒收之諭知,附此敘明。 三、至其餘扣押物品,卷內並無證據證明與本案有關,業據被告 敘明在卷(見本院卷第62頁),爰不予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鋐鎰提起公訴,檢察官許佩霖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廖棣儀                    法 官 賴政豪                    法 官 黃文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楊宇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9條 附表一:                    編號 對 象 交易時間 地點 毒品種類 價格 (新臺幣) 罪名、宣告刑及沒收 1 江文軫 112年9月10日14時3分許 臺北市萬華區東園街73巷口附近 本案咖啡包5包 2,000元 王浩軒犯販賣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以上毒品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柒年參月。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2 邱家成 112年9月8日17時18分許 臺北市○○區○○路000號附近 愷他命1公克 2,500元 王浩軒犯販賣第三級毒品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柒年貳月。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3 邱家成 112年9月18日17時20分許 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對面附近 愷他命1公克 2,500元 王浩軒犯販賣第三級毒品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柒年貳月。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扣案如附表二編號5至6所示之物沒收。 4 華哲甫 112年9月8日20時57分許 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5段389巷6弄附近 愷他命1公克 2,500元 王浩軒犯販賣第三級毒品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柒年貳月。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5 陳緯坪 112年9月7日16時許 臺北市○○區○○○路00巷0號 本案咖啡包5包 2,000元 王浩軒犯販賣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以上毒品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柒年參月。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6 張宗皓 112年9月10日23時43分許 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附近 本案咖啡包10包 4,500元 王浩軒犯販賣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以上毒品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柒年肆月。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肆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7 張宗皓 112年9月18日16時50分許 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附近 本案咖啡包10包 4,000元 王浩軒犯販賣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以上毒品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柒年肆月。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肆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附表二: 編號 扣案物 檢驗結果 毒品報告 1 K盤1組 檢出殘有第三級毒品愷他命之成分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毒品鑑定書(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 2 吸管1支 檢出殘有第三級毒品愷他命之成分 同上 3 手機1支 4 電子磅秤1台 5 本案咖啡包54包(含包裝袋54只) 淨重148.61公克,檢出第三級毒品4-甲基甲基卡西酮成分,純質淨重8.91公克:微量第三級毒品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成分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鑑定書(刑理字第1136048487號) 6 深棕色膏狀物3包(含包裝袋3只) 淨重7.6920公克,檢出第三級毒品4-甲基甲基卡西酮成分,純質淨重0.2615公克。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毒品鑑定書(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

2025-02-19

TPDM-113-訴-629-20250219-1

選上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當選無效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選上字第6號 上 訴 人 賀姿華 被上 訴 人 羅廷瑋 訴訟代理人 楊玉珍律師 複代 理 人 黃文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當選無效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 月18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度選字第1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當選人有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下稱選罷法)第99條第1 項之行為者,同一選舉區之候選人得以當選人為被告,自公 告當選人名單之日起60日內,向該管轄法院提起當選無效之 訴,為選罷法第120條第1項第3款所明定。查被上訴人為民 國113年1月13日舉行之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下稱第11屆立 委)選舉臺中市第6選區(下稱系爭選區)候選人(見原審 卷第43頁),嗣經中央選舉委員會(下稱中選會)於同年月 19日公告當選,有中選會公告選舉結果可稽,且為兩造所不 爭執(見原審卷41、227至229頁),而上訴人為系爭選區之 候選人(見原審卷45頁),其以被上訴人有選罷法第99條第 1項所定對有投票權人交付賄賂之行為為由,於同年月29日 提起本件當選無效之訴(見原審卷11頁),尚未逾60日之法 定期間,自屬合法。   貳、實體事項: 一、上訴人主張:兩造均為第11屆立委選舉系爭選區之候選人, 被上訴人明知臺中市東區合作社區發展協會(下稱合作社區 協會)於112年9月22日所舉辦中秋晚會(下稱系爭晚會), 可參加摸彩者均係設籍於臺中市東區之成年人,且被上訴人 於參選期間,上台致詞時攜帶印有立委候選人字樣之看版, 並身穿競選背心,竟仍提供新臺幣(下同)2,000元為摸彩 獎金,並交付予2位中獎民眾各1,000元,依一般社會生活經 驗,足以動搖或影響具有投票權人之投票意向,已該當於選 罷法第99條第1項所定交付賄賂罪等情,爰依選罷法第120條 第1項第3款規定,請求判決被上訴人於第11屆立委系爭選區 之當選無效(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 上訴)。並上訴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於第11屆立 委系爭選區之當選無效。 二、被上訴人則以:合作社區協會所舉辦系爭晚會並未限制領取 摸彩券及參加人員之身分,且參與系爭晚會民眾亦有甚多未 成年人,伊固有提供現金2,000元作為系爭晚會摸彩獎品, 然於活動前即明確表示此與選舉無關,而獲得該禮金獎品之 人係由摸彩隨機抽出,伊提供獎金時無從知悉何人得獎,亦 不知悉中獎人是否具有系爭選區之投票權,無從與中獎之人 有任何約定,且中獎人僅認此為系爭晚會活動節目之一,並 不會產生與其於第11屆立委選舉投票行為有何對價之認識, 更不會因此而動搖、改變投票意向。況系爭晚會乃臺中市東 區歷年慶祝中秋節之活動,為吸引民眾參與,各單位或其他 民意代表均有提供禮品以供摸彩,伊提供現金2,000元為摸 彩獎品,確符合一般正常社交禮儀,伊主觀上並無賄選意圖 ,客觀上亦無任何約使民眾為投票權之一定行使或不行使之 行為,與選罷法第99條第1項所定賄選要件不符等語,資為 抗辯。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選罷法第99條第1項之賄選罪,係以對於有投票權之人,行求 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而約其不行使投票權或為 一定之行使為構成要件。亦即須視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行 賄之犯意,而約使有投票權人為投票權一定之行使或不行使 ;客觀上行為人所行求期約或交付之賄賂或不正利益,是否 可認係約使投票權人為投票權之一定行使或不行使之對價; 所行求、期約、交付之對象是否為有投票權人而定。上開對 價關係,在於行賄者之一方,係認知其所行求、期約或交付 之意思表示,乃為約使有投票權人為投票權一定之行使或不 行使;在受賄者之一方,亦應認知行賄者對其所行求、期約 或交付之意思表示,乃為約使其為投票權一定之行使或不行 使(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3586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 。  ㈡被上訴人無行賄之主觀犯意:   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合作社區協會舉辦系爭晚會有提供2, 000元現金作為摸彩之用乙節,為被上訴人所不爭執(見本 院卷74頁),堪認實在。惟證人曾建成即東區合作里里長證 稱:合作社區協會自95年開始每年均有舉辦中秋晚會,會請 民意代表、區長、議員贊助摸彩品或晚會經費,對參加晚會 及摸彩民眾沒有任何資格限制,僅於晚會簽名簿上簽名即可 領取摸彩券,兒童也可領取摸彩券等語(見原審卷326頁) ,參以上訴人所提系爭晚會現場參與民眾照片,確實有甚多 兒童、青少年在場(見原審卷362至369頁),足見參與系爭 晚會及領取摸彩券者,並未限制系爭選區選舉權人方可參加 ,甚無選舉權之兒童亦可參與。而被上訴人於系爭晚會提供 摸彩獎金時,既不知事後中獎者是否為系爭選區之選舉權人 ,難認其有對系爭選區投票權人行賄之主觀犯意。  ㈢被上訴人與中獎民眾並無任何約定:    又被上訴人所提供2,000元摸彩獎金,係經系爭晚會摸彩抽 獎,而由2位中獎民眾分別領取1,000元,並非由被上訴人決 定將所提供獎金交付何人,則被上訴人顯無從與中獎民眾為 投票權一定之行使或不行使之約定。另中獎民眾既認其係因 摸彩中獎始可領取獎品,亦難認其有領取該1,000元獎金即 須為投票權一定之行使或不行使之認知,更不會因而動搖、 改變投票意向。被上訴人與中獎民眾既無任何約定,則被上 訴人於系爭晚會提供2,000元獎金以供摸彩,難認已構成選 罷法第99條第1項所定賄選罪。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已該當 選罷法第99條第1項所定交付賄賂罪,依選罷法第120條第1 項第3款規定,其當選第11屆立委應屬無效云云,核屬無據 。另被上訴人未構成選罷法第99條第1項所定賄選罪,已如 前述,則上訴人聲請調閱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選他 字第46號、第66號卷,核無必要,應予駁回。至上訴人以被 上訴人不提出系爭晚會中獎里民個人資料,係故意妨礙其使 用該證據,依民事訴訟法第282條之1規定,應認其主張參與 摸彩者均為系爭選區之選舉權人為真實云云,然並無證據證 明被上訴人持有該中獎里民個人資料,則上訴人此部分主張 ,亦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上訴人依選罷法第120條第1項第3款規定,請求 判決被上訴人於第11屆立委選舉系爭選區之當選無效,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原審為上訴人敗訴判決,並無不合。上訴 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 附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選舉法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秀芬                    法 官 莊宇馨                    法 官 吳國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及聲請再審。                                書記官 陳緯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9

TCHV-113-選上-6-20250219-1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81號 聲 請 人 丁肇珍 王閩翔 何幸玟 吳佳穗 吳美蓉 呂文君 呂美玲 李美美 林美玲 洪登枝 凌瓊華 孫敏華 張芙蓉 張瑀恩 梁立勛 梁施麗 梁淑美 梁寶珠 郭凡瑋 郭昭宏 郭宸瑄 郭培中 郭逸帆 陳秀聿 陳映瑄 陳愛芬 陳緯箴 黃國明 葉星廷 葉英明 葉鎧誠 謝宜蓁 鍾淑如 吳文娜 張宜鈞 張莉 李銀濤 周素梅 共同代理人 楊金順律師 相 對 人 展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婉萍 相 對 人 福座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邵明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展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 壹拾捌萬零參佰伍拾肆元整,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111年度重訴   字第618號判決『訴訟費用由被告展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百分之八十二,餘由附表四所示之原告依附表四「應負擔訴 訟費用比例」欄所示之比例負擔』;相對人不服提起上訴, 經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重上字第359號裁定駁回   上訴,全案確定,合先敘明。 二、查聲請人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21萬9,944元。 是相對人展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應賠償聲請人18萬0,354元 (計算式:21萬9,944元×82%=18萬0,354元,元以下四捨   五入),並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給自裁定確 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 息。至相對人福座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部分,毋庸負擔訴訟費 用,聲請人以之為相對人,所請不應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司法事務官 林政宏

2025-02-19

TPDV-114-司聲-81-20250219-1

南小補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小補字第47號 原 告 泰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松季 訴訟代理人 陳緯雄 上列原告與被告施銘和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 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新臺幣(下同)4, 39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 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5-02-18

TNEV-114-南小補-47-20250218-1

南小補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小補字第38號 原 告 泰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美雯 訴訟代理人 陳緯雄 上列原告與被告胡祐嘉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五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 壹仟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 編第3 章第2 節相關 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原告之訴,有起訴 不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上開規定於小額訴訟程序 亦有適用,同法第249 條第1 項第6 款、第436 條第2 項、 第436 條之23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依原告民事起訴狀之記載(見調字卷第9頁),訴訟 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 萬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 000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 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5日 內補繳,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臺南簡易庭 法 官 陳世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 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怡芳

2025-02-18

TNEV-114-南小補-38-20250218-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1號 聲 請 人 蔡宜廷 相 對 人 李德茂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112年度簡易字第31號) ,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220元,及自本 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 ,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上開確定之訴訟 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 息。又當事人分擔訴訟費用者,法院應於裁判前命他造於一 定期間內,提出費用計算書、交付聲請人之計算書繕本或影 本及釋明費用額之證書。他造遲誤前項期間者,法院得僅就 聲請人一造之費用裁判之。但他造嗣後仍得聲請確定其訴訟 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第92條分別定有 明文。 二、查兩造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業經本院11 2年度簡易字第31號判決,並諭知訴訟費用由相對人負擔5分 之2,餘由聲請人負擔,上開判決業於民國112年12月27日確 定(見本院簡易字卷159至161、187頁)。又聲請人於系爭 事件所支出之訴訟費用為複製電子卷證費共新臺幣(下同) 550元,有本院自行收納款項收據、聲請人提出訴訟費用計 算書及收據可憑(見本院簡易字卷116、118、182頁、聲字 卷第5至11頁)。是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 為220元(計算式:550元×5分之2=220元),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給自裁定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又相對人經本院依民事訴訟法第92條 規定,於裁判前命其於文到7日內提出費用計算書等,惟相 對人迄未表明其於系爭事件有支出訴訟費用,有本院送達證 書、收文資料查詢清單及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可稽(見本院卷 27至31頁),爰僅先就聲請人一造之費用額確定之,但相對 人如曾於系爭事件支出訴訟費用,嗣後仍得另聲請確定其訴 訟費用額,併此敘明。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秀芬                    法 官 莊宇馨                    法 官 吳國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緯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2025-02-13

TCHV-114-聲-11-20250213-1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2號 聲 請 人 陳緯濠 相 對 人 楊明學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其金額及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人其餘之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所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 ,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於屆期提示後,未獲付款。為此 提出該本票原本2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情。 二、經查,本件聲請利息部分,聲請人聲請分別自民國112年3月 29日與同年6月3日起計算利息,惟未載到期日之本票,視為 見票即付,應以其提示日為到期日,依票據法第97條第1項 規定,自發票日起至提示日前1日止之利息,聲請人無請求 權,應予駁回外,其餘部分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 符,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收到本裁定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發票人 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 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蔡佳吟                                                                       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六計算 114年度司票字第000002號 編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號 (新臺幣)     ( 提 示 日 ) 1 112年3月28日 160,000元 未記載 112年4月28日 CH988108 2 112年6月2日 60,000元 未記載 112年7月2日 TH0000000

2025-02-12

SLDV-114-司票-2-20250212-1

金簡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金簡易字第108號 原 告 江心怡 被 告 黃琦勝 上列當事人間因被告違反加重詐欺等刑事案件(本院113年度金 上訴字第529號),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 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附民字第154號),本院於 民國114年1月1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給付新臺幣2萬9,987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1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10月間加入由通訊軟體TELEGRAM暱稱「大谷」與他人所組成之詐欺集團(下稱系爭詐欺集團),其負責前往便利超商櫃檯領取內含金融卡之包裹,再將包裹轉交詐欺集團成員作為人頭帳戶及提領贓款。系爭詐欺集團成員先於111年2月28日前某時,向訴外人駱紫嫻騙取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之金融卡(下稱系爭金融卡),並由被告於111年3月2日15時許至統一超商尚仁門市領取系爭金融卡,再轉交與系爭詐欺集團不詳成員。系爭詐欺集團成員取得系爭金融卡後,即於111年3月2日19時10分許致電予伊,並謊稱係垂坤食品網路平台店員,因系統操作錯誤設定為批發商,需伊協助取消交易云云,續有自稱郵局客服人員指示伊操作ATM,致伊陷於錯誤,轉帳新臺幣(下同)2萬9,987元至系爭帳戶,隨即遭系爭詐欺集團成員提領一空,致伊受有2萬9,987元之損害。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規定,求為命被告給付2萬9,987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對原告訴之聲明之請求為認諾。 三、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查原告請求被告給付2萬9,987元,及自刑事附帶 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 息,業經被告於言詞辯論時表示同意原告訴之聲明之請求等 語(見本院卷76頁),即係就該訴訟標的為認諾,依上開規 定自應本於被告之認諾而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2 萬9,987元,及自113年6月1日即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秀芬                    法 官 莊宇馨                    法 官 吳國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書記官 陳緯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2025-02-12

TCHV-113-金簡易-108-20250212-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號 原 告 陳永俊 被 告 吳裕煥 黃新翔 上列當事人間因被告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刑事案件(本院11 3年度上訴字第554號),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 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附民字第237號),本 院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71萬6,000元,及被告吳裕煥自民國113 年8月9日起,被告黃新翔自民國113年10月16日起,均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所命給付,於原告以新臺幣57萬2,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有明文。該條項所稱請求回復其 損害者,除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範圍外,其附帶民 事訴訟之對象,更不以刑事訴訟之被告為限,即依民法負賠 償責任之人,亦包括在內(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861 號裁定意旨參照)。被告共犯3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案件( 下稱系爭刑事案件),均經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庭111年 度訴字第87號(下稱系爭刑事案件第一審)判決有罪(見本 院卷5至56頁),被告黃新翔雖非本院刑事庭113年度上訴字 第554號案件(下稱系爭刑事案件第二審)之被告,惟系爭 刑事案件第二審判決亦認定黃新翔係對原告犯3人以上共同 詐欺取財罪之共犯(見本院卷207頁),依上說明,原告就 其因被告犯罪所受之損害,於系爭刑事案件第二審訴訟程序 依共同侵權行為法律關係即民法第184條、第185條規定,對 共同侵權行為人黃新翔一併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即 為合法。 二、次按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 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又當事人就其是否於審理期日到場,有程 序上處分權,是在監所之當事人已表明於審理期日不願到場 ,法院自不必於期日借提該當事人。查黃新翔現在法務部○○ ○○○○○執行中,有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可稽( 見本院限制閱覽卷36頁),且其陳明不願意被提解到庭,亦 不委任訴訟代理人到庭,有陳報狀可憑(見本院卷303頁) ,依前揭說明,應認其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另被告吳裕煥經合法通知,亦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 被告均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 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明知靈骨塔塔位並非社會通念上具有一定經濟 價值之不動產或股權憑證,而係殯葬管理條例第2條第6款所稱 之骨灰(骸)存放設施,依同條例第42條規定,應向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經營許可後,依法辦理公司 或商業登記,並加入殯葬設施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殯 葬服務業公會,始得以買賣、仲介或經營靈骨塔塔位為業, 且明知公司未取得合法殯葬服務業資格及代銷靈骨塔位資格 ,依法不得買賣、仲介或經營靈骨塔塔位,竟為實施靈(納) 骨塔「假代銷真詐財」之詐騙行為。由吳裕煥擔任納骨塔詐 欺集團(下稱詐欺集團)首腦而綜理集團業務,並招募黃新 翔加入詐欺集團。嗣吳裕煥於民國109年間某日先撥打電話 與伊聯繫,再指示黃新翔與伊見面,向伊謊稱有買家高價購 買塔位,但須收取保證金、發票金、證明費及手續費等,致 伊陷於錯誤,而自109年某日起迄110年10月29日共交付新臺 幣(下同)171萬6,000元予被告,致伊受有損害等情。爰依 共同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求為命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71萬6, 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於本院言詞辯論期日均未到場,黃新翔以陳報狀稱伊就 有書面證據部分,均願意賠償等語;吳裕煥則未提出任何書 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三、又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 視同自認。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 執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前段、 第3項前段定有明文。原告主張其於前揭時間,受被告以上 開方式詐騙,致伊陷於錯誤,而交付共171萬6,000元予被告 之事實,吳裕煥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 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爭執,依上開規定,視同自認;   另黃新翔於系爭刑事案件第一審審理時就該案起訴書所載上 開犯罪事實,已坦承犯行,並自陳:伊有推銷塔位,伊都是 聽吳裕煥的,伊會拿3成的錢,剩下的錢交給公司,吳裕煥 是伊上面的主導人等語(見系爭刑事案件第一審卷一142頁 ),堪認被告確有共同對原告施行詐欺犯行,並致原告受有 171萬6,000元之損失。另被告上開行為,業經系爭刑事案件 第一審判處被告犯3人以上詐欺取財罪刑,吳裕煥提起上訴 ,亦經系爭刑事案件第二審判決駁回上訴在案等情,有上開 刑事判決在卷可稽(見本院卷56、207至208頁),原告主張 堪信實在。 四、復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又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 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 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是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的範 圍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之一部,而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 以達其目的者,即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於全部所發生 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查被告共同對原告施行詐術 ,致原告受有171萬6,000元之損害,則原告依共同侵權行為 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賠償171萬6,000元,核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共同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171萬6,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吳裕煥自113年8 月9日起,黃新翔自113年10月16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原告陳明願供擔 保請准為假執行之宣告,經核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 金額准許之。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據 ,經本院斟酌後,認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 ,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秀芬                    法 官 莊宇馨                    法 官 吳國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被告於合併上訴利益逾新臺幣150萬元始得上訴。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 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 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裁判費。                    書記官 陳緯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2025-02-12

TCHV-113-訴-7-202502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