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不動產交易實價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返還房屋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53號 原 告 林靜 被 告 潘澔(原名林澔)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房屋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464萬2,407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第1項確定之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 臺幣5萬5,905元,倘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 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 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原告之訴 ,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此為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所明文規定。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依起訴狀所載及原告 所陳,其訴之聲明為:被告應將門牌號碼新北市○里區○○街0 0號1樓(層次面積39.69平方公尺,平台面積12.51平方公尺 ,總面積52.2平方公尺)、新北市○里區○○街00號2樓(層次 面積39.69平方公尺,陽台面積12.51平方公尺,總面積52.2 平方公尺)、新北市○里區○○街00號3樓之房屋(層次面積39 .69平方公尺,陽台面積12.51平方公尺,總面積52.2平方公 尺,三建物以下合稱系爭不動產)返還予原告。而系爭不動 產之價額,依本院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 網,顯示同街道近1年內之成交價格約為每坪新臺幣(下同 )5萬7,000元至13萬9,000元間,堪認系爭不動產之客觀市 場平均交易價額為每平方公尺2萬9,645元(取上揭最大區間 之平均值為:每坪9萬8,000元×0.3025=每平方公尺2萬9,645 元),據以估定系爭不動產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464萬2,407 元(計算式:建物總面積156.6平方公尺×2萬9,645元=464萬 2,407元),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464萬2,407元。 三、是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464萬2,407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5萬5,905元。故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限原告於前揭核定訴訟標的價額裁定確定之翌日起5日 內補繳裁判費,倘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5-03-19

KLDV-114-補-153-2025031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712號 原 告 劉鍾豪 訴訟代理人 陳丁章律師 被 告 杜元博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12,031,950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36,452元,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 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 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按 訴訟標的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 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 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亦為同法第249條 第1 項第6款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原告起訴聲明:㈠被 告應將附表所示土地及建物(下稱系爭不動產)移轉登記予 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938,496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其中聲明第1項,應以系爭不動產市場交易價值計算之。本 院依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起訴前與 系爭不動產條件相似(即附近街區)之房地交易紀錄,其中 1樓部分,於民國113年11月間之成交單價約為238.3萬元/坪 ;2樓以上至6樓以下,於同年11、12月間成立單價(排除特 別低價即13.9萬元/坪)有約為91.8萬元/坪(3樓)、91.9 萬元/坪(3樓)、109.7萬元/坪(2樓)、102.9萬元/坪(6 樓)等4筆,平均值約為99.075萬元,堪作為核定本件訴訟 標的價額之參考。另地下層並無交易紀錄,茲以市場交易常 情即按一樓單價之1/3(即79.433萬元)至1/4(59.575萬元 )計算,平均值約為69.654萬元,作為計算之基準。又查, 附表375建號建物,1樓面積1,372.74平方公尺(折合約415. 25坪,小數點第三位以下四捨五入,下同)、2至6樓(含陽 台、屋頂突出物)總面積為4,955.5平方公尺(折合約1449. 04坪)、地下室面積為1,673.04平方公尺(折合約506.09坪 );另479建號建物,僅2樓部分,其總面積(含陽台)為1, 281.08平方公尺(折合約387.53坪),有建物登記第一類謄 本可參。基此計算,第1項聲明之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1, 093,454元({(415.25坪×238.3萬元)+(1449.04坪×99.07 5萬元)+(506.09坪×69.654萬元)+(387.53坪×99.075萬 元)}×1/285),與第2項聲明合併計算,故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核定為12,031,950元(11,093,454元+938,496元),核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136,45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如數繳 納,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李桂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翁鏡瑄 附表:

2025-03-19

TPDV-114-補-712-20250319-1

中補
臺中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中補字第659號 原 告 賴佳陽 上列原告與被告賴佳勝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 裁判費。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 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 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路○段 0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遷讓返還原告;第2項請求被告給 付自民國113年9月1日起至交屋日止按月給付賠償金新臺幣(下同 )3萬5000元。又依本院依職權查詢系爭房屋之內政部不動產交易 實價登錄查詢資料,系爭房屋所在之相近路段不動產即12之1號 與12之5號於113年7月13號、5月17日之交易資料,查得其平均買 賣單價為每坪42.6萬元【計算式:(5000萬元÷99.88坪+2110萬元 ÷60.09坪)÷2=42.6萬元】,應可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之參考。經 核原告聲明請求第1項遷讓系爭房屋、第2項請求自113年9月1日 起至起訴前即113年12月22日止以每月3萬5000元計算之相當於租 金之不當得利,以上價額應合併計算。而系爭房屋房屋評定現值 為141萬5900元,土地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5萬6307元,合計土 地公告現值為1610萬3802元,是房屋與土地公告現值比例為8:92 ,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606萬4587元(計算式:42.6萬元×8 %×(579.07平方公尺×0.3025)坪+3萬5000元×(2+22/31)=606萬458 7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6萬1093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 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學德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 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 0元;其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賴恩慧

2025-03-19

TCEV-114-中補-659-20250319-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11號 原 告 沈士閔 被 告 張益勝 張進通 張慶庸 張倉吉 張世正 張世金 張世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917 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因財產權起訴者,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的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得定期間先命補正,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 款規定即明。又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 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 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而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 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 第2項及第77條之11分別定有明文。復所謂交易價額,應以 市場交易價格為準。不動產如無實際交易價額,當事人復未 能釋明市場交易價格,法院得依職權參考客觀之交易價額資 料為核定。不動產實價登錄價格,乃一定期間內,於地政機 關登錄之不動產交易價格。倘與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相當, 可作為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參考(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 第15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本件原告聲明請求:兩造共有如附表所示土地及建物(下 合稱系爭不動產)請求准予變價分割,變價所得由共有人依 應有部分比例分配。經查,依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 務網資料所示,同巷弄45號建物(即臺中市○○區○○路0段000 巷0弄00號,下稱45號不動產)與系爭不動產坐落位置相近 ,建築完成日期同為民國69年12月,建物總樓層相同、建物 總面積僅差距0.01平方公尺【45號不動產總面積為98.36㎡; 系爭不動產為98.37平方公尺(計算式:一層33.30㎡+二層46 .35㎡+騎樓15.30㎡+電梯樓梯間3.42㎡=98.37㎡)】,而45號不 動產於111年11月18日之交易價格為新臺幣(下同)550萬元 ,是以45號不動產為系爭不動產之交易價值標準應屬合理。 原告就系爭不動產之應有部分比例為8分之1,是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核定為68萬7500元(計算式:550萬元×1/8=68萬7500 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917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聖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曾惠雅 附表: 土地部分 土地坐落 土地面積(平方公尺) 原告 權利範圍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地號 臺中市 大肚區 萬陵段 414 84.94 1/8 建物部分 編號 建號 基地坐落 建築式樣主要建築材料及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平方公尺) 原告權利範圍 建物門牌 樓層面積 附屬建物用途 1 472 同土地標示 住商用、加強磚造、2層 第一層:33.30 第二層:46.35 騎樓: 15.30 電梯樓梯間:3.42 1/8 臺中市○○區○○路0段000巷0弄00號 備考

2025-03-19

TCDV-114-補-611-20250319-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請求履行負擔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52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楊張玉梅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被告楊冠璽間請求履行負擔事件,上訴 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4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526號第一審判決 不服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新臺 幣1萬5,12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 明上訴理由,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 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 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上訴狀未具上訴 理由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4 款、第442條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復訴訟標的之價 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 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因定期給付或定期收益涉訟,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 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但其期間超過10 年者,以10年計算。同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 之10分別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提起上訴,未據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本件 上訴利益應為上訴人主張得居住使用被上訴人所有門牌號碼 臺南市○○區○○路000巷0號2樓之1房屋(下稱系爭房屋)如判 決所附附圖所示斜線部分,面積24.3平方公尺(約為7坪) 之房間(下稱系爭房間)至死亡日止客觀上所受之利益,而 上訴人為民國00年0月00日生,依內政部統計處公告之112年 度臺南市簡易生命表,尚有餘命8.99年。參照系爭房屋其中 一間房間(面積為7坪)於112年11月6日出租之租金,每月 為新臺幣(下同)7,000元,有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 服務網網頁列印資料在卷可參,則原告如得居住使用系爭房 間至死亡日止,每月可得之利益應有7,000元,以此為計算 基準,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利益應為75萬5,160元(計算式:7 ,000元×12個月×8.99年=755,16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 萬5,1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 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第二審裁判費,逾期未 補正,即駁回其上訴。又上訴人所提出之上訴狀,未具上訴 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4款規定,一併命其補 正,且應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丁婉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如對本裁定關 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 院之裁判;其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鄭梅君

2025-03-19

TNDV-113-訴-1526-20250319-2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543號 原 告 劉松倜 訴訟代理人 林瑞陽律師 被 告 劉松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兩造共有如附表所示不動產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由按如 附表應有部分所示比例分配。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零貳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 年四月二十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四月一日起至變價分割完成之 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壹萬柒仟元。 三、本判決第一項訴訟費用由兩造依附表應有部分所示比例負擔 ;本判決第二項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如附表所示不動產(下合稱系爭房地)為兩造所 共有,應有部分詳如附表應有部分所示比例,又系爭房地為 華廈,僅有大門單一出入口,不宜原物分割,故請求以變價 方式分割。又被告未取得其他共有人即原告之同意,單獨居 住在系爭房地,而受有逾越其應有部分之相當租金不當得利 之利益,被告應支付自民國113年3月前5年相當租金不當得 利共新臺幣(下同)102萬元,及自起訴後113年4月起至完 成變價分割之日止之相當租金不當得利每月17,000元。爰依 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2項、第179條規定,提起本 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兩造共有系爭房地應予變價分割, 所得價金由按如附表應有部分所示比例分配。㈡被告應給付 原告10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4月1日起至完成變價分 割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7,000元。 二、被告則以:兩造之母親劉陳秀蘭於過世前均居住在系爭房地 ,並由被告一人照顧,原告均未負擔,且系爭房地為祖產, 兩造之父母均不希望流到外人手中,且原告計算之不動產價 格亦不合理等語,以資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原告主張系爭房地為兩造所共有,應有部分如附表所示,被 告居住系爭房地等情,業據提出系爭房地之第一類謄本為證 (見本院重訴卷第81頁、第83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見 本院重訴卷第97頁),堪信為真實。 四、本院之判斷:  ㈠分割系爭房地部分:  ⒈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又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 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 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 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 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 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 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 有未受分配,或不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 之。以原物為分配時,因共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得 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共有。共有人相同之數不動產,除 法令另有規定外,共有人得請求合併分割。共有人部分相同 之相鄰數不動產,各該不動產均具應有部分之共有人,經各 不動產應有部分過半數共有人之同意,得適用前項規定,請 求合併分割。但法院認合併分割為不適當者,仍分別分割之 ,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2至6項分別定有明文。經 查,兩造為系爭房地之共有人,應有部分比例如附表所示, 兩造就系爭房地並無不得分割之約定,且依使用目的亦非不 能分割等情,依據前開規定,原告請求裁判分割系爭房地, 自無不合,應予准許。  ⒉又按分割共有物究以原物分割或變價分割為適當,法院應斟 酌當事人意願、共有物之使用情形、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 之利益等情形而為適當之分割,不受共有人所主張分割方法 之拘束(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600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經查,系爭房地為集合住宅,主要建材為鋼筋混凝土造 ,總樓層數10層,有系爭房地之土地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在 卷可參(見本院重訴卷第81頁、第83頁),本院審酌建物若 以原物分割成兩造所有,分割後之各部分顯無獨立對外出入 口供各別共有人使用,現實上並無原物分割之實益,且房屋 部分亦不得與其坐落基地分離而為移轉(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第4條第2項規定參照),可見本件不適以原物分割,變價分 割較符經濟效用並兼顧公平補償。  ⒊從而,原告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2項,請求裁判 分割系爭房地,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斟酌系爭房地之上 開情事,認原告所提出之方案即變價分割,並將變價後所得 價金按兩造如附表所示之應有部分比例分配,核屬正當,應 予准許。  ㈡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相當租金不當得利部分:  ⒈按無法律上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 ,民法第179條定有明文。而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可能獲得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利益,同時造成土地所有權人之損害,乃 為社會通常之觀念,因其所受利益為物之使用收益本身,應 以相當之租金計算應償還之價額(最高法院61年度台上字第 1695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又按民法第818條所定各共有 人按其應有部分,對於共有物之全部有使用收益之權。係指 各共有人得就共有物全部,於無害他共有人之權利限度內, 可按其應有部分行使用益權而言。是共有人倘逾越其應有部 分之範圍使用收益,致其所受利益超過其應有部分比例,即 難謂不應對他共有人負返還不當得利之責(最高法院97年度 台上字第1790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自陳:我於我母親過世後,繼 續居住在系爭房地等語(見本院重訴卷第97頁),互核劉陳 秀蘭之診斷證明書(見本院重訴卷第105頁),可知劉陳秀 蘭於106年9月30日死亡,而被告未舉證其占有系爭房地之合 法占有權源,是被告占有系爭房地屬無權占有,故原告主張 被告就占有使用系爭房地超逾其應有部分1/2乃無權占有而 受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並致其受有損害,其依民法第179條 規定請求被告返還不當得利及損害賠償,自屬有據。  ⒊原告主張相當租金不當得利數額之計算,已經提出同棟建物8 樓之租金數額,有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租賃查 詢結果在卷可查(見本院113北司補1943卷第27頁),本院 審酌系爭房地位在臺北市中正區,交通便利,附近兼有住宅 及商業店面,交通便利程度及生活機能屬良好,原告主張系 爭房地之租金為每月34,000元,尚屬合理。是以系爭房地每 月租金34,000元為計算,被告逾越其應有部分之1/2範圍使 用收益即每月17,000元,原告主張113年3月間回溯5年之相 當租金不當得利共計1,020,000元(計算式:17,000元×5年× 12月=1,020,000元),以及自113年4月1日起至完成變價分 割之日止,被告應按月給付17,000元部分,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至被告抗辯原告應負擔照顧兩造母親劉陳秀蘭花費等 語,但此部分被告並未提出任何單據,以及單獨照顧劉陳秀 蘭之證據,上開抗辯,自難可採。  ⒋又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者,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遲延之 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 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 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前段、第233條 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著有明文。本件原告依民法第179 條規定請求相當租金不當得利債權,核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 ,從而原告就上開102萬元部分,併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被告翌日即113年4月27日(見本院113北司補1943卷第33頁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2項規定請 求就系爭房地變價分割,並依兩造應有部分比例分配價金, 暨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0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即113年4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並應自113年4月1日按月給付17,000元,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 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 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姜悌文                              法 官 郭思妤                              法 官 黃靖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芯瑜 附表: 編號 不動產 登記權利範圍 應有部分比例 1 建物: 臺北市○○區○○段○○段000○號(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街000號4樓之1) 劉松倜:1/2 劉松原:1/2 劉松倜:1/2 劉松原:1/2 2 土地: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 劉松倜:32/2000 劉松原:32/2000 劉松倜:1/2 劉松原:1/2

2025-03-19

TPDV-113-重訴-543-20250319-2

臺灣高等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字第900號 上 訴 人 康耀銘 訴訟代理人 郭芸言律師 被 上訴人 蘇守品 訴訟代理人 范值誠律師 複 代理人 林桓誼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 月18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1308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於114年2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撤銷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司執助字第3631號清 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於執行債權額本金新臺幣76萬元,及自民 國112年1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範圍之 強制執行程序部分,暨訴訟費用之裁判均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 其餘上訴駁回。 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12分之11,餘由上訴人負擔 。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前於民國103年10月7日交付伊投資款 並約定伊應返還新臺幣(下同)435萬元,嗣伊交付上訴人如 附表所示之支票(下稱系爭支票)均遭退票,其因而對伊提起 給付票款之訴,經原法院以108年度板簡字第219號民事判決 (下稱系爭判決)判命伊如數給付350萬元本息。兩造於109年 1月15日就上開債務進行協商,合意以300萬元為清償總額, 分期還款,並簽立還款協議書(下稱系爭還款協議書)。伊已 於112年1月16日清償300萬元完畢,然上訴人竟持系爭判決 之債權憑證向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聲請強制執行, 經該法院囑託原法院以112年度司執助字第3631號強制執行 事件程序(下稱系爭執行程序)對伊薪資債權予以扣押等情。 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求為命系爭執行程序 應予撤銷之判決(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聲明不 服,提起上訴)。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二、上訴人則以:系爭還款協議書約定被上訴人應於109年1月15 日清償伊50萬元,然被上訴人僅給付30萬元,依該協議書第 3條約定,系爭還款協議書當然失效。縱兩造嗣後約定以系 爭還款協議書之內容成立新協議,因被上訴人仍未遵期還款 ,新協議亦已失效。被上訴人尚積欠伊76萬元本息,伊據此 聲請強制執行,並無違誤等語,資為抗辯。並上訴聲明:㈠ 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 三、上訴人前於103年10月7日交付投資款,嗣被上訴人僅部分清 償,其交付上訴人之系爭支票均遭退票,上訴人訴請被上訴 人給付票款,經系爭判決(判決日期:108年5月31日)判命被 上訴人給付350萬元本息。兩造於109年1月15日就上開債務 進行協商並簽立系爭還款協議書,被上訴人自109年1月15日 起至112年1月16日止,共向上訴人清償300萬元,上訴人以 系爭判決之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請求給付 76萬元及自107年11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之 利息之事實,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23頁至第124頁 、第199頁),堪信為真實。 四、被上訴人主張系爭判決後,其已因和解及清償而消滅上訴人 系爭判決之債權等語,然為上訴人否認。經查:  ㈠系爭還款協議書約定各該還款期日,應為分期還款之清償期 限。  1.按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 辭句。民法第98條定有明文。惟按解釋契約,固須探求當事 人立約時之真意,不能拘泥於契約之文字,但契約文字業已 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者,即不得反捨契約文字而 更為曲解。且解釋契約,應通觀契約全文,並參酌交易習慣 與衡量誠信原則,加以判斷之(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0 70號判決參照)。系爭還款協議書約定:「一、原債款375萬 元,雙方同意以8折新台幣參佰萬元整為清償的債款。二、 還款分期,分期條件如下:2020/1/15還款50萬元、2020/7/ 15還款50萬元、2021/1/15還款50萬元、2021/7/15還款50萬 元、2022/1/15還款50萬元、2022/07/15還款50萬元」(見原 審卷第21頁),被上訴人主張伊僅需在系爭還款協議書記載 之分期清償日後清償,即未遲延,惟上訴人所否認。查依上 開約定文義,被上訴人應於各該日期清償各該款項;且被上 訴人本即積欠上訴人債務,上訴人已對被上訴人取得系爭判 決之執行名義,尚難認兩造有約定被上訴人不得於上開期日 前清償之必要,況被上訴人亦自陳:「嗣原告雖因財務狀況 仍未改善而無法依約定期間還款,然原告皆會將上情事先告 知被告,於得被告同意後,將各期款項返還予被告」(見原 審卷第10頁);「嗣原告雖因財務狀況仍未改善而無法依約 定期日還款,然原告皆會於每期之還款日以前,逐月繳清上 一期所應給付之款項」(見原審卷第295頁)。足見被上訴人 亦認同約定期日應解釋為各期之清償期限,則被上訴人辯稱 系爭還款協議書所載日期,係指該筆還款開始給付之時點云 云,殊無足取。是兩造既約定於109年1月15日還款50萬元, 自係以該日為第一期還款50萬元之期限,被上訴人應於該日 前還款50萬元甚明。  2.證人陳曉倩雖證稱:伊係閤冠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之會計 人員,負責為被上訴人聯繫上訴人還款事宜,被上訴人有錢 就會分批還,被上訴人說第1筆只要在109年7月15日前還50 萬元就可以了,繕打系爭還款協議書當天,伊並沒有聽兩造 討論之細節,伊只是依照被上訴人口述繕打等語(見原審卷 第314至316頁),是證人陳曉倩既未參與、聽聞兩造就系爭 還款協議書協商之過程,且僅片面聽聞被上訴人之說詞,自 尚難據此推認系爭還款協議書所載日期為各該還款期日之始 日。  ㈡被上訴人亦未於111年7月15日清償最後1筆50萬元款項,系爭 還款協議書已失效,且兩造未再另行達成協議。  ⒈系爭還款協議書第3條約定:「三、雙方同意以上協議內容, 共同遵守,不得任何理由延遲還款。因故無法履行協議,此 協議自動失效,並且同意以宜蘭閤冠川賦建案(下稱系爭建 案)一棟房屋作為清償債款(若已完售,則雙方另議)。」(見 原審卷第21頁)被上訴人於簽立系爭還款協議書後,僅於109 年1月15日返還30萬元,且直至112年1月16日止始返還共300 萬元,有被上訴人所不爭執之還款明細可證(見原審卷第17 至19頁、本院卷第124頁),顯見被上訴人確未遵守系爭還款 協議書之清償期限,則依系爭還款協議書第3條之約定,該 協議書已失其效力。參以上訴人於109年4月20日向被上訴人 稱:「請回電,我們簽的還款方式,雙方是否還要繼續遵守 ?你已經違反彼此的簽定,我可以要求以宜蘭礁溪案一棟房 子作為債務還款。你還要繼續走法律程序嗎?」有iMessage 通訊軟體紀錄為證(見本院卷第187頁),可知上訴人於109年 4月已表示系爭還款協議書失效,伊可要求以系爭建案之房 屋清償。  ⒉參酌兩造於110年9月15日之LINE對話紀錄,被上訴人稱:「 康耀銘(即上訴人):依之前我們雙方的協議到這個月為止我 尚欠您116萬元未償還完!您手上有我個人開立支票金額分 別為200萬元及10萬元能於本月底退還給我!謝謝」上訴人 回覆:「總經理(即被上訴人):合約怎麼訂,我就依約辦理 。希望我們都能誠信做事。不用擔心支票。」(見原審卷第1 63頁),上訴人於111年1月15日LINE通訊軟體向被上訴人稱 :「蘇總:今天15號,我真的很需要錢,等著給別人,這一 期50萬,再麻煩盡快匯款給我!我壓力真的很大,快自殺了 !感謝您!救救我!」(見原審卷第181頁),及兩造間於111 年7月8日之LINE對話紀錄,上訴人稱:「(拍照上傳系爭還 款協議書)7/15請一次還款最後50萬,我不同意在(再)分期 了,請依協議書執行!」(見原審卷第183頁)可見上訴人直 至111年7月8日仍要求被上訴人依系爭還款協議書之約定清 償,被上訴人應於系爭還款協議書所列最後一期清償期日11 1年7月15日清償最後一筆款項50萬元,然被上訴人未依該約 定清償,有被上訴人不爭執之還款明細可證(見原審卷第19 頁),是被上訴人既未依系爭還款協議書之約定,於111年7 月15日清償最後一期50萬元,則依系爭還款協議書第3條約 定,系爭還款協議書已失效甚明。  ⒊系爭還款協議書失效後,被上訴人雖陸續於111年8月15日、9 月15日、10月14日、11月16日、112年1月16日匯款共計40萬 元予上訴人(見原審卷第19頁、本院卷第124頁),然參酌陳 曉倩與上訴人於111年11月16日在LINE對話紀錄,陳曉倩: 「下個月15號是最後一期,蘇總說要麻煩你下個月把票據給 他,謝謝。」上訴人則將先前向被上訴人表明「(拍照上傳 系爭款協議書)7/15請一次還款最後50萬,我不同意在(再) 分期了,請依協議書執行!」之對話紀錄截圖傳送予陳曉倩 ,並稱:「請告知未依約定執行的部分怎樣處理?」(見原 審卷第239至241頁),顯見系爭還款協議書失效後,兩造未 再達成新協議。又系爭建案之房屋已全部完售一情,為兩造 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97頁、第202至203頁),並有內政部 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資料可參(見原審卷第309頁)及 系爭建案買賣契約書(見本院卷第213頁)可證。從而,系爭 還款協議書業已失效,且系爭建案之房屋均已售罄,兩造亦 未再達成新協議,應可認定。則本件自應以被上訴人所負原 債務扣除已清償之金額,結算被上訴人尚餘之債務。   ㈢被上訴人尚積欠上訴人76萬元及自112年1月16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未為清償,被上訴人就此部分 請求撤銷系爭執行程序為無理由,逾此部分,則有理由。   按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 ,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 起異議之訴;如以裁判為執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實 發生在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後者,亦得主張之,強制執行法 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系爭還款協議書已失效,被上訴 人所負原債務扣除已清償之300萬,尚餘金額為本金76萬元 ,及自112年1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98頁),則被上訴人 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請求就超過上開範圍之部分,撤銷系 爭執行程序,於法有據。至於就本金76萬元及自112年1月16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之利息部分,被上訴人請求 撤銷系爭執行程序,則無理由。 五、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請求撤銷系爭執行程序中超過本金76萬元及自112年1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之利息部分(即自107年11月21日起至112年1月15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則無理由。原審就上開無理由部分,判准撤銷系爭強制執行程序,即有違誤,上訴意旨指摘此部分判決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廢棄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就應予准許部分,原審判准被上訴人之請求,理由雖有不同,結論並無二致,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劉宇霖                法 官 林尚諭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宗勳 附表 編號 付款銀行 票面金額 票號 1 彰化商業銀行東門分行 10萬元 KN0000000 2 彰化商業銀行東門分行 200萬元 KN0000000 3 彰化商業銀行東門分行 140萬元 KN0000000

2025-03-19

TPHV-113-上-900-202503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68號 原 告 劉武松 訴訟代理人 許隨譯律師 被 告 劉淑惠 上列當事人間因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 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 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 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定有明文。次按房屋及土 地為各別之不動產,各得單獨為交易之標的,故房屋所有人對無 權占有人請求遷讓交還房屋之訴,應以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 核定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不得併將房屋坐落土地之價額計算在內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429號裁判意旨參照)。查原告係請 求被告應將坐落新北市○○區○○○路0巷0弄0號4樓房屋(下稱系爭 房屋)騰空返還予原告。次查系爭房屋鄰近房地之實價登錄之平 均交易價格約為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同)121,000元,此有本 院依職權查詢之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最新鄰近房地 交易價值之查詢結果1份在卷可稽。故本件起訴時系爭房屋含土 地之交易價格約為3,872,000元【計算式:(層次面積26㎡+陽台 面積6㎡)×121,000元】。又原告陳報系爭房屋因房屋現值已低於 免稅值111,000元,無法提出房屋現值,爰以111,000元核定為系 爭房屋訴訟標的價額;系爭房屋坐落之土地公告現值總額為2,03 3,040元【計算式:公告土地現值172,000元/㎡×(面積47.28㎡×權 利範圍1/4)】,此有原告提出之民事陳報狀及土地登記第一類 謄本在卷可佐。是以,系爭房屋占其房地總價之比例為5.18%【 計算式:111,000元/(2,033,040元+111,000元),小數點後第3 位四捨五入】,以此計算系爭房屋之客觀市場交易價額應為200, 570元(計算式:3,872,000元×5.18%,元以下四捨五入),因此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200,57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210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5-03-18

PCDV-114-補-368-202503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24號 原 告 陳信鴻 被 告 簡巧慧 陳郁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 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 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 請求分割共有物之訴,其訴訟標的價額之計算,應以原告在第一 審起訴時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客觀價額為準。經查,原告起訴請求 變價分割兩造共有之坐落新北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 段000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00巷0弄00號房 屋,下稱系爭房屋,與前開土地合稱系爭不動產),是以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應以原告所有之系爭不動產所有權應有部分之價額為 據。復依本院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最新鄰 近房地交易價格約為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同)21萬3,000元, 又系爭房屋面積為50.28平方公尺,有原告所提建物登記第三類 謄本1份附卷可查,循此計算,系爭房屋含土地之交易價額應為1 ,070萬9,640元(計算式:系爭房屋面積50.28平方公尺×21萬3,0 00元=1,070萬9,640元),則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即原告因分割 所受之利益)應為237萬9,920元(計算式:1,070萬9,640元×原 告權利範圍2/9=237萬9,92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萬9,346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趙悅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張又勻

2025-03-18

PCDV-114-補-524-20250318-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196號 原 告 陳蘇雪嬌 訴訟代理人 林健群律師 黃妘晞律師 被 告 陳西庚 陳沛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1264萬2336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2萬5309 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又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 ;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原告之訴,有 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 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 第1項、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及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所謂交易價額,係指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而言。而地政機關 就不動產之交易價格已採實價登錄制度,故鄰近不動產於一 定期間內所登錄之交易價格,應趨近於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 ,可作為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基準(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 字第325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原告起訴請求被告陳西庚、陳沛展就附表所示不動產,於民 國113年4月24日所為贈與之債權行為,及113年5月20日所為 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並請求被告陳西 庚、陳沛展於113年5月20日以贈與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 登記應予塗銷等語。經核原告起訴狀雖提出臺中市大里區好 來一街房地於111年3月至112年10月交易之內政部不動產交 易實價查詢結果影本,並據以計算平均交易價格,惟本件起 訴日為114年3月11日(見本院收發室戳章),是就前揭實價查 詢結果於111年度之資料,尚不足呈現起訴時客觀市場交易 價格。經本院依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 ,認定如附表所示不動產於起訴時交易價格為1264萬2336元 (計算方式詳如附件),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264萬23 36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4萬1820元,扣除前已繳裁判費11 萬6511元,尚應補繳2萬5309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附表: 編號 項目 不動產標示 權利範圍 備註 1 土地 臺中市○里區○○段0000地號 1分之1 2 建物 臺中市○里區○○段000○號(門牌號碼為臺中市○里區○○○街00號) 1分之1 附件: 經本院依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門牌號碼 臺中市○里區○○○街00號、11號建物及土地,於112年10月、4月間 交易價格為新臺幣1500萬元(面積96.56平方公尺)、1268萬元(面 積99.96平方公尺),參考其與附表所示不動產為相同建物型態( 二層樓透天)、相同屋齡(47年)、住商用、建物總面積相近等 情,認足供參考為認定起訴時之交易價格。以前開建物交易之平 均價格,計算附表所示建物總面積89.60平方公尺,認定如附表 所示不動產於起訴時之交易價格為1062萬0429元(計算式:【( 1500萬元÷96.56㎡)+(1268萬元÷99.96)】÷2×89.60㎡≒1264萬23 36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2025-03-18

TCDV-114-重訴-196-202503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