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呂典樺

共找到 187 筆結果(第 81-90 筆)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407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劉棋譽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126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劉棋譽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肆年陸月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劉棋譽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先後判 決確定如附表,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及刑法第50條 、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 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 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 明文。數罪併罰中之一罪,依刑法第41條規定得易科罰金, 若與不得易科罰金之他罪併合處罰結果不得易科罰金時,原 可易科罰金之刑,即無須為易科罰金之記載(司法院大法官 釋字第144號解釋意旨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法院先後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並於同表所示日期分別確定在案乙節,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判決在卷可稽,其中附 表編號19、20所示之罪為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其餘附表所示 之罪為得易科罰金之罪,乃屬現行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例 外不得併合處罰之情形,惟此業經受刑人聲請定應執行刑, 有受刑人聲請書附卷可考,茲檢察官依受刑人請求聲請定其 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審酌受刑人附表各罪 曾經合併定刑所形成之內部限制為有期徒刑7年8月,及附表 編號1至2、7至9、31所示各罪均為施用毒品罪,其犯罪手法 、侵害法益及罪質均相同,犯罪時間介於民國111年11月至1 12年3月間;附表其餘所示各罪均為侵害財產法益之竊盜罪 ,各罪之罪質相同,併參酌各罪之犯罪時間介於111年8月至 112年3月間,且受刑人於聲請書勾選「希望法院從輕量刑」 之意見,暨各罪所生損害、反應出之人格特性、加重效益及 整體犯罪非難評價等綜合判斷,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刑。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典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瑄萱 附表:   編號 罪 名 宣告刑 犯罪日期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法院、案號 判決日期 法院、案號 確定日期 1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11月1日17時45分為警採尿時回溯72小時內某時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797號 112年4月20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797號 112年5月23日 2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1月2日 3 竊盜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8月26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簡字第1494號 112年5月17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簡字第1494號 112年6月14日 4 竊盜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22日 5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25日 6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25日 7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1月17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1號 112年7月24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1號 112年8月24日 8 施用第一級品罪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9日 9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11日 10 竊盜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12月19日至20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3號 112年7月3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3號 112年8月29日 11 竊盜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1月1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2號 112年7月3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2號 112年8月30日 12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1月28日 13 竊盜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2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5號 112年7月3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5號 112年8月30日 14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21日 15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3月6日 16 竊盜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2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4號 112年7月3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4號 112年8月30日 17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10日 18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1月30日 19 加重竊盜罪 有期徒刑10月 112年2月27日 本院112年度審易字第660、738、739號 112年11月16日 本院112年度審易字第660、738、739號 112年12月20日 20 加重竊盜罪 有期徒刑8月 112年2月23日 21 竊盜罪 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12月20日 22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3月1日 23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3月6日 24 竊盜罪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3月8日 25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11月28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715號 (聲請書誤載為「113」年度,應予更正) 112年8月24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715號 (聲請書誤載為「113」年度,應予更正) 112年9月27日 26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2日 27 竊盜罪 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2月16日 28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3月1日 29 竊盜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3月9日 30 竊盜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3月9日 31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3月7日 本院113年度簡字第83號 113年3月5日 本院113年度簡字第83號 113年4月11日 備註: 1.編號1至2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1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2.編號3至6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3.編號7至9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9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4.編號11至12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5.編號13至15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6.編號16至18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7.編號19至20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2月。 8.編號21至24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9.編號25至30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2025-01-17

CTDM-113-聲-1407-20250117-1

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203號 原 告 李源富 被 告 鄭聖鈞 鄭淳議 上列被告因妨害名譽案件(113年度易字第135號),經原告提起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 二、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其刑事部分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 判決者,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 前段定有明文。經查,被告被訴妨害名譽案件,業經本院於 民國114年1月17日以113年度易字第135號判決無罪在案,依 上開規定,原告對被告所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自應依法以 判決駁回之。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薏伩                   法 官 蔡宜靜                   法 官 呂典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本判決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瑄萱

2025-01-17

CTDM-113-附民-203-20250117-1

訴緝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緝字第19號                    113年度訴緝字第27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承賢 高可薇 上一人 之 選任辯護人 蔡秋聰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 年度調偵緝字第9、1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承賢自民國一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甲○○自民國一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被告吳承賢、甲○○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案件,前經本院訊 問後,認其等涉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廢棄物清理 法第46條第4款非法清理廢棄物等罪,犯罪嫌疑重大。又被 告吳承賢本案業經2次通緝始緝獲歸案,其中第1次緝獲後, 經本院面交傳票予其簽收,仍無正當理由未到庭,足認有逃 亡之事實,而被告甲○○前經通緝到案後,再次經本院合法傳 拘未果始經通緝到案,亦足認有逃亡之虞,均有羈押之原因 。復審酌其等犯罪情節、人權保障、社會秩序、公共利益及 審理進度,為確保後續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尚無從 以具保或其他侵害較小手段替代而俱有羈押必要,乃依刑事 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規定,被告吳承賢自民國113年10 月28日、被告甲○○自113年10月25日起執行羈押在案。 二、茲原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本院訊問並綜核卷證後,認被告 2人涉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 第4款非法清理廢棄物等罪皆成立犯罪,並分別判處有期徒 刑1年8月、1年6月在案,考量行為人經法院判處不得易科罰 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刑度而即將面對入監執行自由刑,以逃 匿方式規避審判程序進行及刑罰執行之可能性更高,此乃趨 吉避凶、脫免刑責、不甘受罰之基本人性。兼以本案自111 年6月29日繫屬迄今,被告吳承賢二度傳拘未到而遭通緝, 且於112年1月9日第1次通緝到案後,經本院書記官當面送達 傳票,竟又無故未到庭,直至113年10月24日始經緝獲歸案 ,規避審判之逃亡情狀相較一般案件更屬嚴重,另被告甲○○ 亦因二度傳拘未到而遭通緝,於通緝到案訊問時,雖一度自 白犯罪,嗣於本院審判程序則矢口否認犯行並多所辯解,顯 見法敵對意識強烈且企圖卸免罪責之逃避心態濃厚,足認被 告2人均有逃亡之事實,且該羈押原因之存在要不因被告吳 承賢於本院審判程序承認犯罪或被告2人在押而有所變動。 復參酌高雄市政府社會局113年12月13日高市○○區○○0000000 0000號函暨附件資料所示被告2人羈押前之家庭生活狀況、 未成年子女現受安置照顧情形,堪認被告2人之家庭支援功 能薄弱,亦難期其等自主遵守替代羈押手段並配合到庭,故 權衡本案犯罪情節、人權保障、社會秩序、公共利益暨比例 原則,為確保後續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尚無從以具 保或其他侵害較小之手段替代,爰認被告2人原受羈押原因 仍然存在而有繼續羈押必要,此外,本件復無刑事訴訟法第 114條各款所列不得駁回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事由,是被告吳 承賢應自114年1月28日、被告甲○○應自114年1月25日起,均 延長羈押2月。 三、至被告2人雖陳述希望返家與小孩過年之意見,然刑事訴訟 程序關於羈押被告,係為確保國家司法權追訴處罰犯罪及保 障社會安寧秩序而採取之必要手段,與受處分人個人自由及 家庭生活機能之圓滿,難免衝突,且被告2人所述事由要與 法院裁量其等犯罪嫌疑是否重大、羈押原因存否、有無羈押 必要或得否以其他手段替代羈押之判斷無涉,自難為採。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2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薏伩                    法 官 呂典樺                    法 官 方佳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毓珊

2025-01-15

CTDM-113-訴緝-19-20250115-2

訴緝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緝字第19號                    113年度訴緝字第27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承賢 高可薇 上一人 之 選任辯護人 蔡秋聰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 年度調偵緝字第9、1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自民國一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高可薇自民國一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被告甲○○、高可薇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案件,前經本院訊 問後,認其等涉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廢棄物清理 法第46條第4款非法清理廢棄物等罪,犯罪嫌疑重大。又被 告甲○○本案業經2次通緝始緝獲歸案,其中第1次緝獲後,經 本院面交傳票予其簽收,仍無正當理由未到庭,足認有逃亡 之事實,而被告高可薇前經通緝到案後,再次經本院合法傳 拘未果始經通緝到案,亦足認有逃亡之虞,均有羈押之原因 。復審酌其等犯罪情節、人權保障、社會秩序、公共利益及 審理進度,為確保後續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尚無從 以具保或其他侵害較小手段替代而俱有羈押必要,乃依刑事 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規定,被告甲○○自民國113年10月 28日、被告高可薇自113年10月25日起執行羈押在案。 二、茲原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本院訊問並綜核卷證後,認被告 2人涉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 第4款非法清理廢棄物等罪皆成立犯罪,並分別判處有期徒 刑1年8月、1年6月在案,考量行為人經法院判處不得易科罰 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刑度而即將面對入監執行自由刑,以逃 匿方式規避審判程序進行及刑罰執行之可能性更高,此乃趨 吉避凶、脫免刑責、不甘受罰之基本人性。兼以本案自111 年6月29日繫屬迄今,被告甲○○二度傳拘未到而遭通緝,且 於112年1月9日第1次通緝到案後,經本院書記官當面送達傳 票,竟又無故未到庭,直至113年10月24日始經緝獲歸案, 規避審判之逃亡情狀相較一般案件更屬嚴重,另被告高可薇 亦因二度傳拘未到而遭通緝,於通緝到案訊問時,雖一度自 白犯罪,嗣於本院審判程序則矢口否認犯行並多所辯解,顯 見法敵對意識強烈且企圖卸免罪責之逃避心態濃厚,足認被 告2人均有逃亡之事實,且該羈押原因之存在要不因被告甲○ ○於本院審判程序承認犯罪或被告2人在押而有所變動。復參 酌高雄市政府社會局113年12月13日高市○○區○○00000000000 號函暨附件資料所示被告2人羈押前之家庭生活狀況、未成 年子女現受安置照顧情形,堪認被告2人之家庭支援功能薄 弱,亦難期其等自主遵守替代羈押手段並配合到庭,故權衡 本案犯罪情節、人權保障、社會秩序、公共利益暨比例原則 ,為確保後續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尚無從以具保或 其他侵害較小之手段替代,爰認被告2人原受羈押原因仍然 存在而有繼續羈押必要,此外,本件復無刑事訴訟法第114 條各款所列不得駁回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事由,是被告甲○○應 自114年1月28日、被告高可薇應自114年1月25日起,均延長 羈押2月。 三、至被告2人雖陳述希望返家與小孩過年之意見,然刑事訴訟 程序關於羈押被告,係為確保國家司法權追訴處罰犯罪及保 障社會安寧秩序而採取之必要手段,與受處分人個人自由及 家庭生活機能之圓滿,難免衝突,且被告2人所述事由要與 法院裁量其等犯罪嫌疑是否重大、羈押原因存否、有無羈押 必要或得否以其他手段替代羈押之判斷無涉,自難為採。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2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薏伩                    法 官 呂典樺                    法 官 方佳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毓珊

2025-01-15

CTDM-113-訴緝-27-20250115-2

附民緝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12號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20號 原 告 黃綉英 被 告 吳承賢 高可薇 上列被告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 之附帶民事訴訟,又刑事部分業經本院113年度訴緝字第19、27 號判決有罪在案。惟因本件民事請求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 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薏伩 法 官 呂典樺 法 官 方佳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林品宗

2025-01-14

CTDM-113-附民緝-20-20250114-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537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政龍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141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政龍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如 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政龍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先後判 決確定如附表,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及刑法第50條 、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 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 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 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本院先後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並於同表所示日期分別確定在案乙節,有法院 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判決在卷可稽,茲檢察官向最後事實 審之本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其聲請為正當。 審酌受刑人附表所示各罪均為施用第二級毒品罪,其罪質、 侵害法益及犯罪手法均相同,並考量各罪之犯罪時間及曾經 定執行刑所形成之內部限制(有期徒刑1年1月),暨本院前 已給予受刑人就本件定應執行刑陳述意見之機會,然其未陳 述意見到院,有本院送達證書附卷足憑等情,為整體非難評 價後,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 標準。至於受刑人附表編號1至7所示之罪雖已執行完畢,然 仍應先定其應執行刑,再於檢察官執行時扣除已執行之部分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406號裁定要旨參照),併此敘 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典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瑄萱 附表:    編號 罪 名 宣告刑 犯罪日期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法院、案號 判決日期 法院、案號 確定日期 1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11月19日 本院113年度簡字第1382號 113年6月24日 本院113年度簡字第1382號 113年7月24日 2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1月26日 3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4月7日 4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7月3日或112年7月4日 5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9月27日10時21分許為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觀護人採尿前回溯72小時內某時 6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2年12月27日15時27分許為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觀護人採尿前回溯72小時內某時 7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3年1月25日 8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3年5月5日8時45分許為警採尿時間回溯72小時內某時 本院113年度簡字第2147號 113年9月18日 本院113年度簡字第2147號 113年11月2日 備註:編號1至7所示之罪,經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業已執行完畢。

2025-01-14

CTDM-113-聲-1537-20250114-1

附民緝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12號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20號 原 告 黃綉英 被 告 吳承賢 高可薇 上列被告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 之附帶民事訴訟,又刑事部分業經本院113年度訴緝字第19、27 號判決有罪在案。惟因本件民事請求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 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薏伩 法 官 呂典樺 法 官 方佳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林品宗

2025-01-14

CTDM-113-附民緝-12-20250114-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404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劉棋譽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罰執聲字第4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劉棋譽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新臺 幣參萬伍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劉棋譽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先後判 決確定如附表,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及刑法第50條 、第53條、第51條第7款規定,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罰金者 ,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 ,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7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法院先後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並於同表所示日期分別確定在案乙節,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判決在卷可稽,茲檢察 官向最後事實審之本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 請為正當。審酌受刑人附表各罪所示刑度之外部限制、侵害 法益、罪質、手法、犯罪時間,並參酌受刑人就本件應如何 定刑於查詢表勾選「無意見」等情,為整體非難評價後,定 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又 附表編號2、3所示之罪有期徒刑部分,非本件聲請範圍,附 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典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瑄萱 附表:    編號 罪 名 宣告刑 犯罪日期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法院、案號 判決日期 法院、案號 確定日期 1 侵占遺失物罪 罰金1萬元,如易服勞役,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6月1日 本院111年度簡字第1723號 111年10月19日 本院111年度簡字第1723號 112年1月10日 2 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洗錢罪 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金3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3月1日、同年月3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金簡字第281號 112年7月10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金簡字第281號 112年8月16日 3 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洗錢罪 有期徒刑4月,併科罰金1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3月19日 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96號 113年6月3日 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96號 113年7月10日

2025-01-13

CTDM-113-聲-1404-20250113-1

簡上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毀棄損壞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13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漢堂 上列上訴人因毀棄損壞案件,不服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5日 所為113年度簡上字第138號第二審判決(原審案號:本院113年 度簡字第1353號;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號:113年度偵字第5710 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對於簡易判決有不服者,得上訴於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 議庭,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從而對於簡 易判決不服,上訴於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後,除管 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認為有同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 書之情形,依同法第452條規定,適用通常程序審判,自為 「第一審判決」者外,該項判決即告確定,不得上訴於第二 審之高等法院(最高法院98年度台非字第217號判決意旨參 照)。又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規定,簡易案件之 上訴並未準用刑事訴訟法第三編第三章上訴第三審之規定, 因而簡易案件經第二審判決者,除有前揭例外情形外,即不 得再提起上訴。再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 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上訴,此規定於簡易 程序亦有適用,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準用同法第362 條前段規定甚明。 二、經查,上訴人即被告陳漢堂因毀棄損壞案件,前經本院以11 3年度簡字第135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經被告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 審合議庭於民國113年11月5日以113年度簡上字第138號駁回 上訴在案,依前開說明,本案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宣示判決 時,即對外發生效力並告確定,故被告猶對前揭已確定之第 二審判決提起上訴,屬法律上不應准許,且無從補正,應予 駁回。另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5項準用同法第405條規 定,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案件,其第二審法院所為裁定 ,不得抗告,是被告亦不得就本裁定提起抗告,附予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第362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薏伩                    法 官 呂典樺                    法 官 方佳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品宗

2025-01-13

CTDM-113-簡上-138-20250113-2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405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劉棋譽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126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劉棋譽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拘役壹佰貳拾日, 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劉棋譽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先後判 決確定如附表,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及刑法第50條 、第53條、第51條第6款規定,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 ,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 ,但不得逾120日,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 三、經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本院先後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並於同表所示日期分別確定在案乙節,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判決在卷可稽,茲檢察 官向最後事實審之本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其 聲請為正當。審酌受刑人附表各罪所示刑度之內、外部限制 (分別為拘役230日、拘役245日,依法不得逾120日,均以1 20日為其上限),且附表所示各罪均為竊盜罪,其犯罪類型 、罪質相同,責任非難重複程度較高,並參酌受刑人就本件 應如何定刑於查詢表勾選「無意見」等情,為整體非難評價 後,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典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瑄萱 附表:    編號 罪 名 宣告刑 犯罪日期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法院、案號 判決日期 法院、案號 確定日期 1 竊盜罪 拘役40日,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4月4日 本院111年度簡字第1577號 111年9月1日 本院111年度簡字第1577號 111年12月15日 2 竊盜罪 拘役50日,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6月19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508號 112年3月14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508號 112年4月13日 3 竊盜罪 拘役25日,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9月17日 4 竊盜罪 拘役30日,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10月20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3號 112年7月3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173號 112年8月29日 5 竊盜罪 拘役35日,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6月2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851號 112年6月15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851號 112年7月20日 6 竊盜罪 拘役10日,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9月27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816號 112年5月3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816號 112年6月28日 7 竊盜罪 拘役55日,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111年12月5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817號 112年5月3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817號 112年6月28日 備註:編號2、3所示之罪,業經合併定應執行拘役60日,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

2025-01-13

CTDM-113-聲-1405-202501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