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雯娟

共找到 178 筆結果(第 81-90 筆)

南簡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宣示判決筆錄                   113年度南簡字第1857號 原 告 黃妙綺 訴訟代理人 謝依良律師 被 告 明彥廷 上列當事人間113 年度南簡字第1857號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交通 ) 事件,於中華民國114 年1 月7 日下午2 時51分在臺灣臺南地 方法院臺南簡易庭簡易第21法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林雯娟 書記官 朱烈稽 通 譯 李冠廷 朗讀案由。 到場當事人:如報到單所載。 法官依民事訴訟法第434 條第2 項、第1 項宣示判決主文如下, 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新臺幣139,145 元,及自民國113 年 7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 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本件事實要領引用原告歷次書狀及言詞辯論筆錄。 二、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與其所提證據相符,並經本院依職權 調閱本院113 年度交簡字第1878號刑事卷宗及該刑事判決, 核對屬實,且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 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第2 項、第280 條3 項規定視同自認,原告主張事實堪以採信。 三、因此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醫療費新臺幣5,737 元、看護費新臺 幣66,000元要屬有據,惟原告請求之機車修理費用中屬於零 件部分新臺幣10,170元,應扣除折舊,扣除折舊後零件得請 求之金額為新臺幣2,542 元,併計其他工資費用新臺幣4,50 0 元,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機車修復費用新臺幣7,042 元 ,本院並斟酌刑事卷內及本院卷兩造陳報之學經歷、財產所 得情況、系爭車禍發生過程、兩造並未和解,及本院依職權 查調之兩造稅務財產所得資料查詢結果,認原告請求之精神 慰撫金應以新臺幣120,000 元為適當,合計原告得請求之金 額為新臺幣198,779 元。又審酌被告對於系爭車禍之發生有 未注意車前狀況貿然右轉的過失,及原告亦疏未注意車前狀 況而左偏行駛,認應由被告負擔百分之七十之過失責任,由 原告負擔百分之三十之過失責任,原告表明未請領強制責任 險,因此減輕被告的賠償額至百分之七十,原告得請求被告 賠償新臺幣139,145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之法定利息,原告其餘請求則無理由。 四、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書記官 朱烈稽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 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5-01-07

TNEV-113-南簡-1857-20250107-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返還借款

宣示判決筆錄                  113年度南小字第1677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吳政諺 曾玟玟 被 告 陳美鳳 上列當事人間113 年度南小字第1677號返還借款事件,於中華民 國114 年1 月7 日下午2 時31分在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簡易第21法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林雯娟 書記官 朱烈稽 通 譯 李冠廷 朗讀案由。 到場當事人:如報到單所載。 法官依民事訴訟法第434 條第2 項、第1 項宣示判決主文如下, 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 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本件事實要領引用兩造歷次書狀(含附件原告起訴狀)及言 詞辯論筆錄。 二、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與其所提證據相符,雖被告抗辯其申 辦的系爭現金卡是遭其前老闆盜用,並沒有交付給被告使用 ,但被告未提出證據證明,所抗辯不足採信,堪信被告確有 向中華商銀申辦現金卡使用,並積欠原告如其訴之聲明所示 之金額及利息,惟被告提出時效抗辯,經核原告請求的本金 及利息最後得請求日為94年10月17日,距離原告113 年12月 3 日起訴已超過15年及5 年消滅時效,因此被告提出時效抗 辯為有理由,得拒絕給付,所以原告之訴應予駁回。 三、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書記官 朱烈稽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 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5-01-07

TNEV-113-南小-1677-20250107-1

南勞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薪資

宣示判決筆錄                   113年度南勞小字第24號 原 告 王薇鈞 被 告 程龍軒 上列當事人間113 年度南勞小字第24號給付薪資事件,於中華民 國114 年1 月7 日下午2 時11分在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簡易第21法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林雯娟 書記官 朱烈稽 通 譯 李冠廷 朗讀案由。 到場當事人:如報到單所載。 法官依民事訴訟法第434 條第2 項、第1 項宣示判決主文如下, 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2,698元,及自民國113 年12月6 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本件事實要領引用原告歷次書狀及言詞辯論筆錄。 二、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與其所提證據相符,且被告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依民事 訴訟法第436 條第2 項、第280 條3 項規定視同自認,原告 主張事實堪以採信。原告依勞動契約,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 第1 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勞動法庭             書記官 朱烈稽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 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5-01-07

TNEV-113-南勞小-24-20250107-1

南勞簡
臺南簡易庭

請求職業災害補償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南勞簡字第58號 原 告 陳宜振 上 訴 人 黃光欣即丹尼披薩美式餐飲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陳宜振間請求職業災害補償等事件,上訴 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3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查本件上訴 標的金額共新台幣(下同)223,480元(220,366元+3,114元=223 ,48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3,645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 日內,逕向本院補繳前開第二審裁判費,逾期不為補正,即以上 訴不合程式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5-01-03

TNEV-113-南勞簡-58-20250103-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298號 原 告 林柏旭 訴訟代理人 沈聖瀚律師 被 告 林明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 益為準。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及77條之11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 起訴請求分割兩造共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 系爭土地),揆諸上開規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原告就系爭 土地於起訴時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經查系爭土地面積48 7.48平方公尺,每平方公告現值新臺幣(下同)3,200元,原告 之應有部分2分之1,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即原告請求分割系爭土 地之應有部分2分之1之公告現值核定為779,968元(487.48平方 公尺×3,200元÷2=779,968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8,480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如對本裁 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 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5-01-03

TNDV-113-補-1298-20250103-1

南簡補
臺南簡易庭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簡補字第4號 原 告 石睿涵 上列原告與被告蔡意呈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新臺幣(下同)41,096元,應繳第 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 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向 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5-01-03

TNEV-114-南簡補-4-20250103-1

勞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資遣費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勞訴字第52號 原 告 陳美照 訴訟代理人 向文英律師 被 告 臺南市楠西區公所 法定代理人 何榮長 訴訟代理人 沈聖瀚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言 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一)原告自民國95年3月1日起受僱為被告之臨時技術單工,因 應被告工程業務須求,自111年1月1日起與被告簽訂約用 人員僱用契約書(下稱僱用契約),契約期間1年,每月 薪資新臺幣(下同)32,425元,屆期續簽,除擔任工程會 計協辦人員負責各類工程預算審核及相關工程文書等審查 外,尚兼任行政院主計處專任調查員等工作,期間工作認 真負責,多次受被告、協助服務單位表揚。詎被告竟於11 2年12月16日以防汛經費不足無法從工程管理費中支付薪 資,即以定期契約到期未予續約,未經預告終止僱傭關係 ,原告即因被告違反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而主張終 止兩造間勞動契約,於113年1月3日依法向被告請求資遣 費及預告工資、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然遭被告拒絕,原 告復113年2月2日向臺南市政府勞工局(下稱勞工局)申 請勞資爭議調解,請求被告給予資遣費、預告工資、開立 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兩造於113年2月22日調解不成立。 (二)被告聘僱原告負責之工作內容是臺南市楠西區各類工程預 算審核及相關工程文書等審查,既屬被告經常性經濟活動 之範疇,原告所擔任之工作,就被告之業務性質與營運而 言,具有持續性之需要,非屬勞基法第9條規定之非繼續 性工作,應為不定期契約,且依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 第2066號民事判決、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184號判 決意旨,兩造簽立契約雖為定期契約,性質仍屬不定期繼 續性勞動契約,被告於112年12月中旬以防汛業務減縮經 費不足為由,通知原告終止僱傭關係,然除無被告所言有 業務減縮情形外,被告亦未先為安置即解僱原告,原告自 得依法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預告工資及給與非自願離職 證明書。 (三)原告請求被告給付下列項目:  1、資遣費194,550元:    原告月薪32,425元,月平均工資為32,425元,自95年3月1 日起任職於被告迄至113年1月1日止,工作年資為17年10 月,新制資遣費基數為6,依勞基法第17條、勞工退休金 條例第12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資遣費194,550元( 計算式:32,425元×6=194,550元)。  2、預告工資32,425元:    原告於113年1月1日離職,月平均工資32,425元,工作年 資17年10月,被告並未依法於30日前預告,依勞基法第16 條第3項規定,被告應給付原告30日之預告工資32,425元 (計算式:32,425元÷30日×30日=32,425元)。  3、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    兩造間勞動契約既因原告主張被告違反勞基法第14條規定 而終止,依勞基法第19條、就業保險法第11條第3項規定 ,被告自應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予原告。  (四)112年6月中旬在被告的3樓會議室,被告通知原告因113年 度聯通管的經費大幅縮減,所以隔年將不再續聘原告。被 告復於112年9月間在被告的2樓發包室,告知原告次年因 經費的問題不再續聘,因為原告尚有15天特別休假未休完 ,依體制不給予特別休假未休工資,所以原告才會上人事 網站申請休假去上課,然區長遲遲未簽核,會計主任囑咐 原告上簽給區長核示方可前往上課,並非原告有自請離職 之意思。被告再次於112年12月中旬在被告的2樓區長室告 知原告,因經費不足不再續聘,承諾會有1.5個月年終獎 金,但因是1年一聘,所以不會有資遣費。原告於113年1 月3日向被告提出資遣/退休申請書請領資遣費,被告於同 年月10日函覆亦稱兩造訂定之契約屬定期勞動契約,原告 為期滿離職,而非自請離職。又兩造於113年2月22日勞資 爭議調解時,被告亦主張原告係契約期滿而未續約。被告 一直以來不續聘的理由係因經費不足,不再續聘原告,根 本非原告自請離職等語。 (五)聲明:  1、被告應給付原告226,97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2、被告應開立離職原因為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之非自願 離職證明書予原告。  3、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一)原告前於95年3月1日起受僱於被告,惟於110年12月15日 提出辭職書申請書,其中記載:今因個人私務及生活規劃 等因素,請准予110年12月31日(星期五)辭職等語,嗣 分別於111年1月1日、111年12月28日與被告簽立僱用契約 ,僱用契約第2條約定契約期間:甲方(即被告,下同) 自112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僱用乙方(即原告,下同 );第3條約定工作內容:㈠協助辦理楠西區各類工程案件 。㈡其他臨時交辦事項、第7條約定受僱人應負之責任:在 僱用期間,乙方願接受甲方工作上之指派調遣,並遵守甲 方之規定,如補助經費不足、工作不力或違背有關規定, 甲方得依法終止契約等語,足徵兩造間勞動契約約定期間 為1年,且如補助經費不足時,被告自得依法終止契約。 又被告於開缺前即以「為辦理本所各項水利、道路、農路 等工程需要,擬請准以工程管理費遴聘具工程專長之約用 人員1名,並由本所自行辦理甄選事宜」向上級申請奉核 簽准,遑論僱用契約第11條約定:如契約未盡事宜,宜依 臺南市政府及所屬機關學校約用人員工作規則(下稱系爭 工作規則)辦理,系爭工作規則第8條第2項第2款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各機關學校得依勞基法終止契約:二 、補助經費遭停止或不敷支付。顯見兩造間勞動契約符合 勞基法第9條、勞基法施行細則第6條所規定特定性工作之 定期契約,則於契約期間屆滿時,原告自應離職,何來請 求被告給付資遣費、預告工資、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之權利 。 (二)原告應就其屬非自願離職負舉證責任,原告薪資經費來源 為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下稱南水局)所補助之回 饋金(用於工程費用之工程管理費),南水局於112年10 月間通知被告上開經費於113年間恐有不敷使用之情,原 告知悉此情後即向訴外人即當時單位主管會計室主任葉玉 貞提出離職申請,實際上原告於112年11月2日自行上簽說 明:「職因生涯規劃,需於112年11月13日至11月29日共 計13日,擬參加職業訓練課程;休假期間職務已商請張素 萍同仁代為處理相關業務」等語,並由被告發函臺南市政 府主計處表明:「本所兼任統計調查員陳美照因生涯規劃 離職無法繼續兼任,自113年1月1日起由臨時人員技術單 工張素萍兼任本區統計調查工作」等語,臺南市政府亦於 113年1月3日發函通知原告:「主旨核定陳美照解僱如說 明,請查照。說明:三、動態:解僱。四、異動事由:僱 用期滿。五、生效日期:民國113年1月1日。」等語,且 原告於112年12月25日填寫之被告離職人員交代清單離職 原因欄亦載明為僱用期滿,顯見原告於僱傭期間屆滿前因 「生涯規劃」已向被告提出自願離職,嗣於期間屆滿時離 職,焉有非自願離職之情事。原告既於110年12月31日自 願離職,年資未逾2年,何以資遣費計算之數額為194,550 元等語置辯。 (三)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2、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之事實(見本院113年9月10日言詞辯論筆錄,本 院卷第148頁): (一)原告自95年3月1日起受僱於被告,於111年1月1日與被告 簽訂僱用契約,契約期間自111年1月1日起至111年12月31 日止,每月報酬32,425元;於111年12月28日與被告簽訂 僱用契約,契約期間自112年1月1日起至112年12月31日止 ,每月報酬32,425元。 (二)僱用契約於112年12月31日屆滿後,兩造未再續約。 (三)原告以被告違反勞基法而主張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於11 3年1月3日向被告提出資遣申請書,請求被告發給資遣費 ,被告於同年月10日以被告所人字第1130013899號函回覆 原告其請求資遣費與勞基法規定不符,恕難同意。 四、兩造爭執之事項(見本院113年9月10日言詞辯論筆錄,本院 卷第148頁、第149頁): (一)兩造間僱用契約是否為定期或特定性契約? (二)原告究為自願離職亦或因僱用契約屆期未續約而離職? (三)原告依勞基法第17條、第16條第3項、第19條、勞工退休 金條例第12條、就業保險法第11條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 給付資遣費194,550元、預告工資32,425元及開立非自願 離職證明書,有無理由? 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原告主張其自95年3月1日起受僱為被告之臨時技術單工,每 月薪資32,425元,負責臺南市楠西區各類工程預算審核及相 關工程文書等審查,並兼任行政院主計處專任調查員等工作 ,就被告之業務性質與營運,具有持續性之需要,僱用契約 應屬不定期繼續性勞動契約。被告於112年12月16日以防汛 經費不足為由,以定期契約到期未予續約,未經預告終止僱 傭關係,違反勞基法第9條規定,原告已依勞基法第14條第1 項第6款規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原告得依勞基法第17 條、第16條第3項、第19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就業 保險法第11條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194,550元、 預告工資32,425元及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等情,為被告所 否認,並以前詞置辯。經查: (一)兩造間之僱用契約為定期契約,已於112年12月31日因期 間屆滿而失效,原告係因僱用契約屆期而離職:  1、按除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不適用勞基法之行業或工作 者外,均有該法之適用,此從勞基法第3條第1項、第3項 規定觀之即明。又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已改制為勞動部 )業於96年11月30日以勞動1字第0960130914號公告,指 定公部門各業非依公務人員法制進用之臨時人員適用勞基 法,並自00年0月0日生效。經查本件被告因獲臺南市政府 水利局(下稱水利局)、農業局(下稱農業局)、工務局 (下稱工務局)、民政局(下稱民政局)及南水局補助之 工程經費,而由補助工程經費中之工程管理費項下簽請僱 用具工程專長之約用人員(4等250薪點)1名,經費計需4 97,000元,僱期為自實際到職日起至經費不敷支付時停止 僱用,經被告內部簽呈由被告區長核可後,被告再上簽稿 會核單,會核臺南市政府人事處(下稱人事處)、勞工局 、臺南市政府財政稅務局(下稱稅務局)、臺南市政府主 計處(下稱主計處),擬請各該會核局處同意被告新增1 名4等約用人員,並自行辦理公開徵才,後經被告整理各 該會核局處之意見,再上複閱簽稿,擬辦如奉核可,由被 告自辦甄選事宜,並送人事處辦理後續事宜,另副知勞工 局就業服務系統,經臺南市長決行核示如擬,被告因而自 111年1月1日起至112年12月31日止,先後2年與原告簽訂 定期1年之僱用契約,有原告提出之僱用契約、函各2件、 被告臨時人員年終考核通知書、約用人員考核通知書、被 告農林漁牧業普查所聘函各1件(見本院卷第25頁至第33 頁),及被告提出之簽、簽稿會核單、複閱簽稿各1件在 卷可稽(見本院卷第91頁至第93頁、第133頁、第134頁) ,足見原告並非依公務人員法制所進用之人員,自應有勞 基法之適用,合先敘明。  2、次按勞動契約,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臨時性、短 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得為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 應為不定期契約。派遣事業單位與派遣勞工訂定之勞動契 約,應為不定期契約。定期契約屆滿後,有下列情形之一 ,視為不定期契約:一、勞工繼續工作而雇主不即表示反 對意思者。二、雖經另訂新約,惟其前後勞動契約之工作 期間超過90日,前後契約間斷期間未超過30日者。前項規 定於特定性或季節性之定期工作不適用之。勞基法第9條 定有明文。又本法第9條第1項所稱臨時性、短期性、季節 性及特定性工作,依左列規定認定之:一、臨時性工作: 係指無法預期之非繼續性工作,其工作期間在6個月以內 者。二、短期性工作:係指可預期於6個月內完成之非繼 續性工作。三、季節性工作:係指受季節性原料、材料來 源或市場銷售影響之非繼續性工作,其工作期間在9個月 以內者。四、特定性工作:係指可在特定期間完成之非繼 續性工作。其工作期間超過1年者,應報請主管機關核備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6條亦有明文。勞基法所稱「非繼續 性工作」係指雇主非有意持續維持之經濟活動,而欲達成 此經濟活動所衍生之相關職務工作而言。至「特定性工作 」是指雇主僱用勞工之目的,在於完成特定之事務,當該 事務完成後,即對該勞工之勞務給付欠缺需求者而言。最 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066號民事判決意旨亦認為:「 按不定期勞動契約所需具備之『繼續性工作』,係指勞工所 擔任之工作,就該事業單位之業務性質與營運而言,具有 持續性之需要者,並非只有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之一 時性需要或基於特定目的始有需要而言。換言之,工作是 否具有繼續性,應以勞工實際從事工作之內容及性質,對 於雇主事業單位是否具有持續性之需要而定,亦即與雇主 過去持續不間斷進行之業務有關,且此種人力需求非屬突 發或暫時者,該工作即具有繼續性。」  3、原告主張其負責臺南市楠西區各類工程預算審核及相關工 程文書等審查,並兼任行政院主計處專任調查員等工作, 屬於繼續性工作,僱用契約應屬不定期之勞動契約云云。 惟查:  ⑴、兩造簽訂如前述兩造不爭執之事實(一)所示2件僱用契約 ,除約定契約期間均為1年,及原告每月薪資均為32,425 元外,另均於第2條約定:契約期間為定期契約,僱用期 間如發生系爭工作規則第8條但書、第50條規定之情事時 ,被告得於1個月前通知原告,提前依法終止契約;第3條 約定:原告工作內容(由僱用單位依實際業務需要訂定) 為協助辦理楠西區各類工程案件及其他臨時交辦事項;第 7條約定:受僱人(即原告)應負付之責任:在僱用期間 ,原告接受被告工作上之指派調遣,並遵守被告之規定, 如補助經費不足、工作不力或違背有關規定,被告得依法 終止契約;第11條約定:本契約未盡事宜依系爭工作規則 辦理,有原告提出之僱用契約2件在卷可憑(見本院第25 頁至第28頁),可知兩造簽訂僱用契約時,雙方都知悉被 告僱用原告之期間雖為1年定期契約,但如發生系爭工作 規則第8條但書、第50條規定之情事或補助經費不足時, 被告得終止契約。而對被告而言,楠西區各類工程案件之 進行雖有持續性,但因公家機關預算需要每年編列,因此 每年度新編預算之工程案件可以切割為特定性之工作,並 不能將被告辦理之所有工程案件視為一體而認屬於具有持 續性需要之工作。何況被告乃以水利局、農業局、工務局 、民政局及南水局補助之工程經費中之工程管理費支應僱 用原告之薪資,亦如前述,核屬特定計畫之項目,則原告 依僱用契約第3條約定之工作內容,應指在契約期間之1年 內協助辦理楠西區各類工程案件及其他臨時交辦事項等短 期及特定性之工作,並不包括被告在僱用契約期滿後之各 類工程案件之預算審核及相關工程文書審查或專任調查員 等工作。  ⑵、參以被告係以水利局、農業局、工務局、民政局及南水局 補助工程經費中之工程管理費項下簽請僱用具工程專長之 約用人員(4等250薪點)1名,始僱用原告,被告乃依被 告前開簽呈、簽稿會核單、複閱簽稿之內容及核可事項, 先後2年,而與原告簽訂111年及112年均定期1年之僱用契 約,並依核可內容,於僱用契約約定被告僱用原告之僱期 為自實際到職日起至經費不敷支付時停止僱用,有如前述 ;又上開複閱簽稿各單位表示意見如下:「(一)人事處 :案內簽擬新增4等約用人員1名,並自辦徵才,其經費為 工程管理費,如計畫結束或經費不敷支付時,應立即停止 僱用,是否同意所請,請鈞核。」、「(二)勞工局:本 案楠西區公所簽請新增1名4等約用人員職缺,並自行辦理 公開徵才。是否同意所請,請鈞長核示。」、「(三)財 政稅務局:同人事處簽見1、2。」、「(四)主計處:同 人事處簽見1、2。」、「(五)本所(即被告)綜合意見 :自4月起迄今,本所以原有人力推行工程案件,實感不 堪負荷以致影響業務推動,再考量本年度已獲各局處補助 工程經費達1億7百萬餘、本預算工程經費973萬餘、以及 明年111年度預計受南區水資源局工程經費2千4百萬(108 年度案及110年度案)再加其他局處補助等案件,確有增聘 約用人員1名之必要,請鈞長核示。」等語,經臺南市長 決行核示如擬,亦有被告提出之複閱簽稿1件存卷可查( 見本院卷第133頁、第134頁),可知被告乃就特定期間之 工程案件,欲以特定之工程管理費支應,簽請臺南市政府 同意被告自行徵才僱用1名4等約用人員辦理該特定期間之 工程案件業務,經臺南市長核示如被告所擬及上開局處意 見,故如計畫結束或經費不敷支付時,被告即應停止僱用 該約用人員,自非被告有意持續維持之經濟活動及其因此 衍生之相關職務工作,應屬短期性及特定性之非繼續性工 作。益證被告僱用原告擔任上開複閱簽稿之4等約用人員 ,所從事者乃被告特定性、短期性之工程案件業務工作, 如計畫結束或經費不足,縱使在僱用契約之1年契約期間 ,被告即應停止僱用原告,堪認兩造間之僱用契約為定期 契約,原告主張兩造之僱用契約應屬不定期之勞動契約云 云,並無可取。兩造間之僱用契約既為定期契約,自應於 契約期間屆滿之112年12月31日而失效。是被告抗辯兩造 間之僱用契約為定期契約,已於112年12月31日因期間屆 滿而失效,要屬可採。  4、又查原告於112年11月2日提出便簽(即被證4),表明原告 因生涯規劃,需於112年11月13日至11月29日共計13日, 參加職業訓練課程,休假期間職務已商請張素萍同仁代為 處理相關業務,經被告人員葉玉貞、羅朝勝於同年11月2 日蓋章,嗣經被告法定代理人何榮長於同年月9日決行批 可乙節,有被告提出之原告便簽1件附卷可憑(見本院卷 第95頁),且為原告所不爭執(見本院113年8月1日言詞 辯論筆錄,本院卷第109頁)。又證人即被告前人事主任 黃文貞於本院具結證稱:我在職期間有聽聞原告有離職的 申請,那時候原告說她要去外界就職,因為長照剛好有工 作機會,她覺得可能之後生涯規劃比較好。是原告跟自己 的主管說要離職,主管跟原告說是不是要自己送辭呈出來 ,私下原告問我說為什麼我已經決定要離職,還要寫離職 申請書這個東西,我就跟原告說那就隨便她。我們在112 年間曾經因為要不要續聘原告的事情跟原告會談,那時候 最正式的一次應該是相關人員都有列席,最後是原告說要 離職了,所以當然就不續聘了。會談時,原告有說要離職 。會談是因為原告要離職,我們想說有沒有什麼問題要了 解,原告還有提出她還有什麼福利。我有聽到同仁之間耳 語傳來傳去因為經費不足,所以沒辦法續聘原告等語;證 人即被告區長何榮長於本院證稱:原告於112年12月31日 從被告離職,原告的便簽(被證4)還沒有送來之前,我 有聽人事主任說原告要離職,原告這張便簽送上來時,我 有請原告到區長室來談,原告說想要去社區照顧老人,因 為要參加職業訓練,所以要請13天的長假,我跟原告說妳 要去做社區照顧,上班地點不固定、不方便,請原告考慮 一下繼續做,原告說她受訓完隔年她就有確定要去照護中 心,就在楠西區,但是我還是請原告回去考慮,所以便簽 11月2日上來,我請原告回去考慮幾天,我在11月9日才簽 可,原告說是不是可以做到12月31日可以領1.5個月的年 終獎金,事後我再找人事黃文貞主任跟會計主任問原告做 到12月31日領1.5個月年終獎金有沒有問題,她們說沒有 問題,這個簽我就簽了,當場就告知原告說她可以領1.5 個月年終獎金。當年經費是夠的,我們支用的薪水是到11 2年12月底,加上年終獎金。我沒有跟原告講過因為經費 不足沒有辦法續聘她的事情。原告請這個假是要去參加職 業訓練,原告跟我說她要去接照護員的職缺,她需要去受 訓,她確實13天都去受訓,不是我要原告請假的等語(見 本院113年10月22日言詞辯論筆錄,本院卷第157頁至第16 5頁),可知原告提出上開便簽雖看不出其有要離職之意 ,但何榮長聽到人事主任說原告要離職,後來再看到上開 便簽後,有找被告的人事主任、會計主任與原告會談,何 榮長請原告考慮是否繼續工作,但原告表示她受訓完隔年 確定要去照護中心,何榮長因此於112年11月9日簽可原告 便簽請假去參加職業訓練。  5、原告雖主張被告先後於112年6月中旬、同年9月間、同年12 月中旬,告知原告因經費不足隔年不再續聘,被告於113 年1月10日函覆亦稱兩造訂定之契約屬定期勞動契約,原 告為期滿離職,被告一直以來不續聘原告的理由係因經費 不足,根本非原告自請離職等語。惟查:  ⑴、兩造間之僱用契約既為定期契約,除非原告於期滿前提前 辭職,始有原告自請離職可言,而依證人黃文貞、何榮長 之前開證述,雖可認原告曾向被告之人事主任表達要離職 ,何榮長並請原告考慮是否繼續工作,但原告表示她受訓 完隔年確定要去照護中心,然原告除上開便簽之請假期間 外,其實際上仍繼續工作至契約期間末日112年12月31日 止,原告並於同年月25日填寫被告離職人員交代清單送請 被告有關單位簽註意見及簽章,臺南市政府亦於113年1月 9日以府民人字第1130077890號函通知兩造,表明核定原 告僱用期滿解僱,並自000年0月0日生效乙節,有被告提 出被告離職人員交代清單、臺南市政府函各1件在卷可按 (見本院卷第89頁、第99頁),可知原告向被告人事主任 及何榮長表明之離職,實際上應指下一年度即僱用契約期 滿後之113年起,不繼續在被告任職之意。雖臺南市政府 上開函誤用解僱字樣,但原告乃為僱用期滿離職,並非解 僱,因此上開誤用字樣,不影響原告係於僱用契約期滿離 職之事實。  ⑵、又查被告因原告僱用期滿,以工程管理費113年不足支應約 用人員津貼,期滿不續僱,擬減列1名4等約用人員(職務 編號L099003),而檢陳被告113年度擬聘(僱、用)人員 聘(僱)用計畫表(減列計畫)以被告112年12月29日所 人字第1120964030號函請臺南市政府鑒核,經臺南市政府 以113年1月3日府人力字第1121749699號函復同意辦理, 亦有被告提出之被告函、臺南市政府函各1件在卷可查( 見本院卷第137頁至第141頁),原告亦不爭執其形式上之 真正(見本院113年9月10日言詞辯論筆錄,本院卷第147 頁),可知被告確實因經費不足,無法於113年再繼續僱 用1名4等約用人員,則原告雖因任職期間聽聞被告同仁傳 述被告113年度經費縮減不再續聘原告,亦不影響原告於 僱用期滿離職及兩造僱用契約屆期而失效之認定,故不論 原告有無自請離職之意,原告上開便簽、被告離職人員交 代清單,亦僅能認定原告為期滿離職,而非自請離職。是 原告前開主張被告一直以來不續聘原告的理由係因經費不 足,根本非原告自請離職乙節,雖屬可採,亦不影響兩造 之僱用契約已於112年12月31日因期間屆滿而失效。  6、再查原告自95年3月1日起受僱於被告,在兩造簽訂僱用契 約之前,原告係擔任被告之臨時技術單工,原告嗣於110 年12月15日提出辭職書申請書給被告,表明因其個人私務 及生涯規劃等因素,請被告准予其於同年月31日(星期五 )辭職,經被告之人事管理員黃文貞、民政及人文課課長 蘇文本、社行課課長楊惠雯蓋章會辦乙節,有被告提出之 辭職書申請書1件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87頁),雖原告 否認此辭職書申請書之真正(見本院113年8月1日言詞辯 論筆錄,本院卷第109頁)。惟證人黃文貞於本院另證稱 :原告本來是臨時單工,後來要轉換成約用人員,薪水比 較高,也都是在臺南市楠西區公所,所以才寫此辭職書申 請書等語(見本院113年10月22日言詞辯論筆錄,本院卷 第158頁);對照原告隨即於111年1月1日與被告簽訂第一 年之僱用契約,擔任被告之4等約用人員,支給250薪點, 折合月薪32,425元乙節,亦有原告提出之僱用契約、被告 臨時人員年終考核通知書、約用人員考核通知書各1件存 卷可按(見本院卷第25頁、第26頁、第29頁、第30頁), 可知原告係要轉成僱用契約之被告約用人員,始提出辭職 書申請書向被告申請辭職,堪認原告已向被告自請於110 年12月31日從臨時技術單工離職。是被告抗辯原告於110 年12月15日提出辭職書申請書,請被告准其於同年月31日 辭職乙節,要屬可採,原告否認上開辭職書申請書之真正 及其向被告申請辭職云云,均無可取。  7、綜上所陳,原告在110年12月31日前擔任被告之臨時技術單 工,已經原告自請離職,嗣後兩造間之僱用契約為定期契 約,已於112年12月31日因期間屆滿而失效,自無原告之 後再合法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之問題,則原告主張被告以 定期契約到期未予續約,未經預告終止僱傭關係,違反勞 基法第9條不定期契約之規定,原告得依勞基法第14條第1 項第6款規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云云,要屬無據。 (二)兩造間之僱用契約乃因期間屆滿而失效,原告請求被告給 付資遣費194,550元、預告工資32,425元及開立非自願離 職證明書,自屬無據:    經查兩造間之僱用契約已於112年12月31日屆期而失效, 並非不定期勞動契約,原告依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規 定,主張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云云,要屬無據,有如前述 ,則原告依勞基法第17條、第16條第3項、第19條、勞工 退休金條例第12條、就業保險法第11條第3項規定,請求 被告給付資遣費194,550元、預告工資32,425元及開立非 自願離職證明書,自屬無據。 六、綜上所述,兩造間之僱用契約應屬特定性、短期性之定期契 約,已因契約期間於112年12月31日屆期而自113年1月1日起 失效,原告主張兩造之僱用契約應屬不定期契約,被告期滿 不再續聘原告,違反勞基法第9條規定,原告得依勞基法第1 4條第1項第6款規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並請求被告給 付資遣費、預告工資及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等情,要屬無 據,被告之抗辯,則屬可採。從而原告依勞基法第17條、第 16條第3項、第19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就業保險法 第11條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194,550元、預告工 資32,425元及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核與 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 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4-12-26

TNDV-113-勞訴-52-20241226-1

南救
臺南簡易庭

訴訟救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南救字第67號 聲 請 人 蔡添全 相 對 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 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對相對人提起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等訴訟(下稱本案訴訟),聲請人本應於起訴時繳交訴訟費 用,但因聲請人生活困難,目前實無資力再支出訴訟費用, 又本件訴訟,人證物證俱在,聲請人必有勝訴之望,為此依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定,聲請本院裁定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且非顯無勝訴之望者,依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法院固應依聲請准予訴訟救助,惟此 項請求救助之事由,依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條 之規定,應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即時調查之證 據以釋明之。是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 專就聲請人提出之證據為之,如聲請人並未提出證據,或依 其提出之證據,未能信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真實 ,即應將其聲請駁回,並無依職權調查或定期命補正之必要 。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者而言 (最高法院43年度台抗字第152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惟 並非當事人全無財產之謂,當事人雖有財產而不能自由處分 者,如無籌措款項以支出訴訟費用之信用技能,即為無資力 支出訴訟費用。因此若非供給於自己或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 活之費用而不能支出訴訟費用,且無籌措款項以支出訴訟費 用之信用技能,即難謂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 三、經查兩造間之本案訴訟,經本院113年度南簡補字第578號確 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事件受理,依聲請人起訴所述原因事實 ,固非顯無勝訴之望,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該事件卷核對無 誤。惟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雖提出他項權利證明書、新光 商業銀行(下稱新光銀行)利息收據影本各1件為證,但依 他項權利證明書記載,可知聲請人尚有2筆土地及1筆建物設 定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下同)3,000萬元之普通抵押權 予第三人;又依新光銀行利息收據,可知聲請人積欠新光銀 行貸款並每月繳交利息,聲請人積欠新光銀行之貸款本金, 自112年12月1日起至113年11月11日止,從1,994,895元至5, 590,000元不等,堪認聲請人有相當之財產及經濟信用足以 籌措款項以支付訴訟費用。是依聲請人所提之前開證據,尚 不足以釋明其係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而無資力支付 訴訟費用。此外聲請人未提出其他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 明其生活困難、缺乏經濟信用,無籌措款項支出訴訟費用之 信用、技能等情事,依前開說明,聲請人就本案訴訟裁定命 補繳第一審裁判費19,117元聲請訴訟救助,於法不合,應予 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4-12-25

TNEV-113-南救-67-20241225-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南簡字第2000號 原 告 石金珠 訴訟代理人 陳青霞 被 告 郭馥甄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起訴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上 開規定,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並適用於簡易訴訟程序 。 二、查本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 日裁定命其於收受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台幣74,755元 ,此項裁定已於同年12月7日送達原告,有本院送達證書1件 在卷可稽,惟原告逾期迄今仍未補正其裁判費,其訴不能認 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4-12-25

TNEV-113-南簡-2000-20241225-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認買賣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256號 原 告 鄭金勝 被 告 李金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買賣關係不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依系爭不動產設定之第一、第二順 位抵押權最高限額新臺幣(下同)252萬元、300萬元,合計552 萬元作為系爭不動產買賣之價金,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55,648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雯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如對本裁 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 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朱烈稽

2024-12-25

TNDV-113-補-1256-202412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