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淑瓊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登記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14號 原 告 崇華資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湯崇倫 被 告 姚忠榮 黃桂英 上列當事人間塗銷抵押權登記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原告聲明第1項訴請確認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訴訟標的價額 應依票面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350萬元;聲明第2項請求塗 銷系爭抵押權登記,核屬因債權之擔保涉訟,查系爭抵押權所擔 保債權額為)14,400,000元,而供系爭抵押權擔保之土地價值則 約為6,609,261元,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應依擔保物價額核定為6 ,609,261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合計10,109,261元,應徵第一 審裁判費119,468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2025-03-03

TYDV-114-補-214-20250303-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合資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26號 原 告 張睿嘉 訴訟代理人 韓邦財律師 莊心荷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游盈楹間返還合資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 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140,000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14,838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2025-03-03

TYDV-114-補-126-20250303-1

司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50號 聲 請 人 大龍潭開發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創銘(清算人) 相 對 人 陳誠正 陳淑瓊 陳玉冠 白師源 白師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名登記土地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 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連帶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15萬3,768 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   理 由 一、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 ,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依第1項確定之 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 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返還借名登記土地事件,經本院 112年度重訴字第114號判決確定,並諭知訴訟費用新臺幣( 下同)15萬3,768元由被告即相對人連帶負擔。經本院依職 權調閱上開卷宗審查,本件聲請人預納一審裁判費153,768 元,因此,相對人應連帶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15 3,768元,並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給自裁定確 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5%計算之利息,爰裁 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7

TYDV-114-司聲-50-2025022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519號 原告 張秀珠 被告 宋承勲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辯論終結,本 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8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11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950,000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4月間加入通訊軟體Line暱稱「 罐頭」之人所組成之3人以上詐欺集團,負責對外收集金融 帳戶、收水、交水,與「罐頭」等詐欺集團成員間,共同意 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3人以上為詐欺取財及掩飾、隱 匿詐欺取財犯罪所得去向、所在,意圖使本案詐欺集團成員 逃避刑事追訴而移轉該等犯罪所得之洗錢等犯意聯絡,先由 被告於111年4月19日11時27分許前某時,在不詳地點,約定 提領金額2%作為對價報酬,提供其名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 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中信銀行帳戶)、永豐商 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永豐銀行帳戶 )資料予暱稱「罐頭」之詐欺集團成員,以作為從事財產犯 罪、逃避偵查機關查緝之工具。嗣「罐頭」所屬詐欺集團成 員取得中信、永豐銀行帳戶資料後,旋以附表所示之方式對 伊施詐,致伊陷於錯誤,於附表所示之時間,匯款附表所示 之金錢至如附表所示之第一層帳戶即馬嘯雲之中信銀行帳號 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馬嘯雲之中信帳戶),由不詳之 詐欺集團成員轉匯至如附表所示之第二層帳戶即施昱丞之中 信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施昱丞之中信帳戶) 後,轉匯至如附表所示之中信、永豐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於 附表所示之時間,自中信、永豐銀行帳戶提領附表所示之款 項,並將所提領款項扣除上揭所示之對價報酬後,餘款現金 轉交與詐欺集團成員,以此方式與詐騙集團共同詐欺取財, 並掩飾、隱匿該詐欺取財犯罪所得之去向、所在,致伊受有 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就伊遭詐騙如附表編號1所 示新臺幣(下同)181萬元、編號2所示498,000元及編號3所 示137萬元中之492,000元請求被賠償。訴之聲明:被告應給 付原告2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四、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被告所涉刑事案件 電子卷證核對卷內Line對話紀錄、第一銀行匯款申請書回條 、新光銀行國內匯款申請書、馬嘯雲之中信帳戶開戶資料及 交易明細、施昱丞之中信帳戶開戶資料及交易明細、永豐銀 行帳戶、中信銀行帳戶開戶資料及交易明細無誤。而被告受 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爭執,依 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 堪認原告主張為真實可採。 五、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 行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 又所謂共同侵權行為,係指數人共同不法對於同一之損害, 與以條件或原因之行為,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的範圍 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之一部,而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以 達其目的者,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於全部所發 生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經查,被告加入詐欺集團 ,負責對外收集金融帳戶、收水、交水工作,分工以達詐騙 原告之同一目的,已如前述,自屬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 原告遭詐欺而匯出如附表編號1所示181萬元、編號2所示498 ,000元及編號3所示137萬元負全部損害賠償責任。 六、另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 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對被告之損害賠償債權,係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無確定期限,又未約定利息,則被告應 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是原告併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即113年5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同為有據。 七、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 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 請宣告假執行,經核合於法律規定,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 宣告之。   八、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第78條、第390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附表 編號 詐欺時間、方式 匯款時間、金額及匯入第一層馬嘯雲之中信帳戶 轉匯入至第二層施昱丞之中信銀行帳戶時間、金額 轉匯入至第三層被告帳戶時間、金額 自被告帳戶現金提領 1 詐欺集團成員於111年2月21日起,以訊息與張秀珠聯繫,佯稱加入投資平台可藉此獲利云云,致其陷於錯誤,依指示匯款至右揭第一層馬嘯雲之中信帳戶 111年4月19日11時15分匯款181萬元 ①111年4月19日11時18分匯款68萬元 ②111年4月19日11時19分匯款88萬元 ③111年4月19日11時20分匯款24萬8000元 ④111年4月19日12時57分匯款1000元(起訴書誤載為編號2之匯款)  ①111年4月19日11時27分匯款30萬元至被告中信銀行帳戶 ②111年4月19日11時27分匯款15萬元至被告永豐銀行帳戶 ①111年4月19日11時47分、11時48分、11時50分自被告中信銀行帳戶分別提款10萬元、10萬元、10萬元 ②111年4月19日11時38分自被告永豐銀行帳戶提款10萬元 ③111年4月19日11時40分自被告永豐銀行帳戶提款3萬元、2萬元  2 111年4月19日13時13分匯款49萬8000元 ①111年4月19日13時15分匯款25萬8000元(起訴書誤載為16分) ②111年4月19日13時16分匯款24萬元(起訴書漏載) 111年4月19日13時16分匯款20萬元至被告中信銀行帳戶 ①111年4月19日13時26分自被告中信銀行帳戶提款12萬元 ②111年4月19日13時27分自被告中信銀行帳戶提款8萬元 3 111年4月20日13時16分匯款137萬元 ①111年4月20日13時18分匯款30萬元 ②111年4月20日13時19分匯款50萬元 ③111年4月20日13時20分匯款32萬1852元 ④111年4月20日13時20分匯款24萬9000元 ①111年4月20日13時25分匯款25萬元至被告中信銀行帳戶 ②111年4月20日13時24分匯款37萬元至被告永豐銀行帳戶 ①111年4月20日14時2分、14時3分、14時4分自被告中信銀行帳戶分別提款10萬元、10萬元、5萬元 ②111年4月20日13時46分自被告永豐銀行帳戶提款30萬元 ③111年4月20日13時48分自被告永豐銀行帳戶提款2萬元、2萬元 ③111年4月20日13時49分自被告永豐銀行帳戶提款3萬元(起訴書誤載為計2次) 4 111年4月20日14時15分匯款43萬元 ①111年4月20日14時16分匯款23萬6000元 ②111年4月20日14時17分匯款19萬4000元 111年4月20日14時19分匯款15萬元至被告中信銀行帳戶 ①111年4月20日14時45分自中信銀行帳戶提款10萬元 ②111年4月20日14時47分自中信銀行帳戶提款5萬元

2025-02-27

TYDV-113-訴-2519-2025022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719號 原告 胡美華 被告 林育陞 雷孟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辯論終結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319,000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17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32%,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100,000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 雷孟勳如以新臺幣319,0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林育陞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林育陞自民國112年2月前不詳時間起,與通訊軟 體TELEGRAM暱稱「皮皮」之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共組三 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性、及結構 性之詐欺犯罪組織集團,以通訊軟體TELEGRAM「皮皮」洗錢 工作群組,負責指揮並招募被告雷孟勳(TELEGRAM暱稱:宇 治波鼬)擔任集團車手即假幣商,同時提供其個人名下之台 北富邦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雷孟勳帳戶 ),供集團作為提領詐欺、洗錢等贓款之第三層帳戶使用。 伊自112年6月12日許起,透過臉書貼文加入LINE暱稱「陳鳳 馨」及其助理LINE暱稱「李嫚青」為LINE好友,各該詐欺集 團成員向伊佯稱至「德億國際投資」網站並依LINE客服「德 億國際投資在線客服」指示儲值操作股票可以獲利,致伊陷 於錯誤,依指示於112年7月6日14時12分許匯款新臺幣(下 同)319,000元至訴外人林瑞彬所申辦之合作金庫商業銀行 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林瑞彬帳戶),該帳戶於11 2年7月6日11時43分許匯出219,100元至訴外人徐羽柔所申辦 之玉山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帳戶(下稱徐羽柔帳戶) ,徐羽柔帳戶再於112年7月6日14時50分許匯出218,592元至 雷孟勳帳戶,雷孟勳依指示於112年7月6日15時27分至台北 富邦銀行東湖分行臨櫃提領22萬元,並前往臺北市○○區○○路 0段000號6樓之鑄源科技有限公司購買等值之虛擬貨幣泰達 幣,製造金流斷點,掩飾及隱匿詐欺所得財物之來源、去向 及所在,伊因此受有100萬元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 提起本訴,訴之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答辯:  ㈠雷孟勳辨以:伊係遭林育陞所騙,伊沒有拿到任何款項,原 告應向林育陞索賠,且原告匯入林瑞彬帳戶之金額為319,00 0元,最終匯入伊帳戶之金額僅有218,592元,縱伊需賠償, 亦僅應賠償218,592元等語。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㈡林育陞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被告所涉刑事案件 電子卷證核對卷內原告警詢筆錄、匯款憑條、林瑞彬帳戶之 交易明細表、徐羽柔帳戶存款交易明細、雷孟勳帳戶之對帳 單明細、交易明細表、通貨交易紀錄簿、雷孟勳至銀行櫃臺 提領之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無誤。而林育陞受合法通知未於 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 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認原告主張 其遭被告所屬詐欺集團詐騙,受有319,000元之損害等情, 為真實可採。至原告雖主張其所受損害共計100萬元,惟其 自承遭詐騙而匯款之金額為319,000元,其餘約70萬元損害 係伊在臺北市忠孝東路5段愛買超市對面之7-11便利商店交 付70萬元現金予投資公司人員等語,可見該70萬元款項並非 刑事案件所認定被告犯罪事實之範圍,且原告迄未證明確有 交付該70萬元現金之事實,亦未說明交付該70萬元現金與被 告侵權行為事實之關聯性,復未證明其遭詐騙之70萬元亦屬 因被告上開侵權行為所生之損害,是原告逾319,000元之請 求,不能准許。 五、雷孟勳雖以前詞置辯,然其於所涉刑事案件法院審理時已坦 承:伊承認有參與犯罪組織、三人以上共同以網際網路犯詐 欺取財、洗錢罪等語(見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401號刑案卷 二第473頁),且其犯行亦經本院刑事庭判處有罪在案,有 本院刑事判決書可考,堪認雷孟勳對原告確有原告所指故意 侵害其權利之侵權行為事實甚明。 六、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 行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 又所謂共同侵權行為,係指數人共同不法對於同一之損害, 與以條件或原因之行為,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的範圍 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之一部,而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以 達其目的者,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於全部所發 生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經查,林育陞與他人共組 三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性、及結 構性之詐欺犯罪組織集團,招募雷孟勳擔任集團車手即假幣 商,同時提供帳戶供集團作為提領詐欺、洗錢等贓款之第三 層帳戶使用,分工以達詐騙原告之同一目的等情,已如前述 ,則被告自屬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原告遭詐欺而匯款至 林瑞彬帳戶之319,000元損害連帶負全部損害賠償責任,是 雷孟勳所辯,不足採信。 七、另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 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對被告之損害賠償債權,係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無確定期限,又未約定利息,則被告應 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是原告併請求自刑事附帶民事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5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5%計算之利息,同為有據。 八、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 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及雷孟勳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 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就原告勝訴部分經核均與規定相符, 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予以宣告。至原告敗訴部分,其 假執行之聲請失其依據,應併予駁回。 九、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 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9條、第85條第2項、第390條第 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2025-02-27

TYDV-113-訴-2719-2025022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734號 原 告 楊富傑 訴訟代理人 吳啟玄律師 複 代理 人 陳仁鴻 被 告 林育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辯論終結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00,200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17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267,000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自民國112年2月前不詳時間起,與通訊軟體 TELEGRAM暱稱「皮皮」之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共組三人 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性、及結構性 之詐欺犯罪組織集團,以通訊軟體TELEGRAM「皮皮」洗錢工 作群組,負責指揮並招募雷孟勳(TELEGRAM暱稱:宇治波鼬 )擔任集團車手即假幣商,同時提供其個人名下之台北富邦 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雷孟勳帳戶),供 集團作為提領詐欺、洗錢等贓款之第三層帳戶使用。嗣該集 團成員自112年3月27日起,透過LINE暱稱「聚寶客服」、「 林子揚」、「陳珂欣」、群組「財富學堂A104」向伊佯稱可 下載聚寶APP投資股票獲利,致伊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112年 5月29日11時52分許匯款新臺幣(下同)800,200元至訴外人 江佳蓉所申辦之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帳戶 (下稱江佳蓉帳戶),該款項於112年5月29日11時57分許匯 出80萬元至訴外人林麗萍所申辦之臺灣中小企業商業銀行帳 號000000000000帳戶(下稱林麗萍帳戶),林麗萍帳戶再於 112年5月29日12時0分許匯出799,000元、112年5月29日12時 56分許匯出50萬元至雷孟勳帳戶,雷孟勳依指示於112年5月 26日13時31分臨櫃提領1,917,000元,並前往臺北市○○區○○ 路0段000號6樓之鑄源科技有限公司購買等值之虛擬貨幣泰 達幣,製造金流斷點,掩飾及隱匿詐欺所得財物之來源、去 向及所在,伊因此受有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本 訴,訴之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80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被告所涉刑事案件 電子卷證核對卷內原告警詢筆錄、網路轉帳明細表、江佳蓉 帳戶之交易明細表、林麗萍帳戶之交易明細表、雷孟勳帳戶 之對帳單明細、交易明細表、通貨交易紀錄簿、雷孟勳至銀 行櫃臺提領之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無誤。而被告受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爭執,依民事訴訟 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認原告 主張為真實可採。 五、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 行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 又所謂共同侵權行為,係指數人共同不法對於同一之損害, 與以條件或原因之行為,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的範圍 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之一部,而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以 達其目的者,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於全部所發 生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經查,被告與他人共組三 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性、及結構 性之詐欺犯罪組織集團,招募雷孟勳擔任集團車手即假幣商 ,同時提供帳戶供集團作為提領詐欺、洗錢等贓款之第三層 帳戶使用,分工以達詐騙原告之同一目的等情,已如前述, 則被告自屬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原告遭詐欺而匯出之80 0,200元損害負全部損害賠償責任。 六、次按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為清償而債務消滅者,他債務人同 免其責任,此為民法第274條所明定。又依民法第276條第1 項之規定,債權人如向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免除債務,而無 消滅全部債務之意思表示者,除該債務人應分擔之部分外, 他債務人仍不免其責任。此項規定之意旨,在避免當事人間 循環求償,簡化其法律關係,故於債權人向連帶債務人中一 人表示免除該債務人之全部債務時,固有上開規定之適用; 惟於債權人與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和解,同意該債務人為部 分給付時,如和解金額低於該債務人基於民法第280條所定 之「應分擔額」,為避免其他債務人為清償後,向和解債務 人求償之金額高於和解金額,就其差額部分,應認其他債務 人亦同免其責任;反之,如和解金額多於該和解債務人之「 應分擔額」,因不生上述求償問題,該項和解自僅具相對效 力,而無民法第276條第1項之適用。是債務人應分擔部分之 免除,在債權人與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成立和解,如無消滅 其他債務人連帶賠償債務之意思,就債務人應允債權人賠償 金額如低於「依法應分擔額」時,該差額部分,始因債權人 對其應分擔部分之免除而有該條項規定之適用,並對他債務 人發生絕對之效力(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200號裁定、9 8年度台上字第759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原告因被告共同侵 權行為所受800,200元之損害,應由被告與原共同被告雷孟 勳負連帶賠償責任,且其等應平均分擔上開債務,是各人應 分擔額為400,100元。嗣雷孟勳於113年7月31以45萬元為條 件與原告成立調解,有調解筆錄可稽,因成立調解之金額較 雷孟勳應分擔額為高,且原告並未免除被告應負之民事責任 ,該項調解自僅具相對效力,又雷孟勳迄未對原告為任何清 償,則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仍為800,200元。 七、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 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對被告之損害賠償債權,係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無確定期限,又未約定利息,則被告應 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是原告併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即113年5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同為有據。 八、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 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 宣告假執行,經核均與規定相符,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予 以宣告。 九、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第78條、第390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2025-02-27

TYDV-113-訴-2734-2025022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718號 原 告 吳欣醍 訴訟代理人 林子超 被 告 林育陞 雷孟勳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辯論終結,本 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17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300,000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 雷孟勳如以新臺幣450,0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林育陞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林育陞自民國112年2月前不詳時間起,與通訊軟 體TELEGRAM暱稱「皮皮」之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共組三 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性、及結構 性之詐欺犯罪組織集團,以通訊軟體TELEGRAM「皮皮」洗錢 工作群組,負責指揮並招募被告雷孟勳(TELEGRAM暱稱:宇 治波鼬)擔任集團車手即假幣商,同時提供其個人名下之台 北富邦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雷孟勳帳戶 ),供集團作為提領詐欺、洗錢等贓款之第三層帳戶使用。 嗣該詐欺集團成員在FACEBOOK刊登投資廣告,伊於112年4月 16日透過該廣告與LINE暱稱「張淑芬」、「王雅君」聯繫, 各該詐欺集團成員向伊佯稱可透過「鼎成投資」網站投資獲 利,致伊陷於錯誤,於112年5月25日11時52分依指示匯款新 臺幣(下同)90萬至訴外人江佳蓉所申辦之合作金庫商業銀 行帳號0000000000000帳戶(下稱江佳蓉帳戶),該款項於1 12年5月25日11時57分許匯入訴外人林麗萍所申辦之臺灣中 小企業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帳戶(下稱林麗萍帳戶) ,再於112年5月25日13時56分匯入雷孟勳帳戶,雷孟勳依指 示臨櫃提領895,000元,並前往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6樓 之鑄源科技有限公司購買等值之虛擬貨幣泰達幣,製造金流 斷點,掩飾及隱匿詐欺所得財物之來源、去向及所在,伊因 此受有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訴之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90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假執行。 三、被告答辯:  ㈠雷孟勳辨以:伊係遭林育陞所騙,伊沒有拿到任何款項,原 告應向林育陞索賠等語。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㈡林育陞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被告所涉刑事案件 電子卷證核對卷內原告警詢筆錄、匯款申請書回條、江佳蓉 帳戶之交易明細表、林麗萍帳戶之交易明細表、雷孟勳帳戶 之對帳單明細、交易明細表、通貨交易紀錄簿、雷孟勳至銀 行櫃臺提領之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無誤。而林育陞受合法通 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爭執,依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認原 告主張為真實可採。 五、雷孟勳雖以前詞置辯,然其於所涉刑事案件法院審理時已坦 承:伊承認有參與犯罪組織、三人以上共同以網際網路犯詐 欺取財、洗錢罪等語(見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401號刑案卷 二第473頁),且其犯行亦經本院刑事庭判處有罪在案,有 本院刑事判決書可考,堪認雷孟勳對原告確有故意侵害其權 利之侵權行為事實甚明。 六、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 行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 又所謂共同侵權行為,係指數人共同不法對於同一之損害, 與以條件或原因之行為,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的範圍 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之一部,而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以 達其目的者,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於全部所發 生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經查,林育陞與他人共組 三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性、及結 構性之詐欺犯罪組織集團,招募雷孟勳擔任集團車手即假幣 商,同時提供帳戶供集團作為提領詐欺、洗錢等贓款之第三 層帳戶使用,分工以達詐騙原告之同一目的等情,已如前述 ,則被告自屬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原告遭詐欺而匯出之 90萬元損害負全部損害賠償責任,是雷孟勳辯稱其未取得詐 騙款項,無需負賠償責任云云,不足採信。 七、另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 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對被告之損害賠償債權,係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無確定期限,又未約定利息,則被告應 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是原告併請求自刑事附帶民事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5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5%計算之利息,同為有據。 八、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 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及雷孟勳陳明願供 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經核均與規定相符, 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予以宣告。 九、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第78條、第85條第1項前段、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 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2025-02-27

TYDV-113-訴-2718-2025022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認通行權存在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03號 原 告 皇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弘書 上列原告與被告桃園市政府地政局間確認通行權存在等事件,原 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 面,為其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 限制,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5規定,鄰地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 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 為準;如否認通行權之人為原告,則以其土地因被通行所減價額 為準(最高法院78年台抗字第355號判決意旨參照)。另於確認 通行權存在之訴訟中,原告以一訴主張依民法第787條第1項確認 對被告之土地同部分有通行權存在;並依民法第786條第1項對被 告之土地同部分主張管線安設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 項本文,分別計算原告之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及其利用土地 設置管線通行鄰地所增之價值,再將二者合併計算。茲限原告於 本裁定送達後30日內,提出其土地因通行被告之土地所增之價額 ,以及其土地利用被告土地設置管線所增之價值(例如:提出專 業鑑價機構之鑑定報告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2025-02-26

TYDV-114-補-103-2025022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給付保險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4號 原 告 陳昱睿 訴訟代理人 康皓智律師 高文洋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凱基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間給付保險金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 )100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3,2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2025-02-26

TYDV-114-補-44-2025022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529號 原告 李瑩秋 上列原告與被告李友仁間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00萬元,應徵第一 審裁判費10,9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2025-02-24

TYDV-113-補-1529-202502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