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撤銷假處分裁定

共找到 86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撤銷假處分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字第8號 聲 請 人 呂秀玲 相 對 人 呂秉宇(原名呂浩禾)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假處分事件,聲請人聲請撤銷假處分裁定,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113年5月28日所為113年度全字第10號假處分裁定撤 銷。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假扣押之裁定,債權人得向命假扣押之法院聲請撤銷之; 關於假扣押之規定,於假處分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530條 第3項、第4項、第533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即債權人前向本院聲請對相對人即債務人就附表 所示不動產為假處分,經本院以113年度全字第10號裁定准 許在案,此有該民事裁定(本院卷第5至8頁)可稽。聲請人 以雙方業已和解,假處分之原因消滅為由,聲請撤銷本院上 開准許假處分之裁定,核與前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瑞蘭                     法 官 林孟和                     法 官 鄭舜元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須 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書記官 賴淵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號 不動產坐落 權利範圍 1 臺中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 全部 2 臺中市○○區○○段0000○號建物(即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路00巷00號房屋) 全部

2025-03-31

TCHV-114-全-8-20250331-1

全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聲字第10號 聲 請 人 劉守禮 相 對 人 何彥寬 上列當事人間因假處分事件,債務人即聲請人聲請撤銷假處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前向本院聲請假處分,經本院以 113年度全字第726號裁定在案,並由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13 年度司執全字第717號為假處分之執行,嗣經聲請人聲請命 相對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本院已於民國114年2月18日以11 4年度全聲字第4號裁定:「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 日內,就其依本院113年度全字第726號假處分裁定所欲保全 執行之請求,向管轄法院起訴。」現已逾上開裁定期日,惟 相對人迄今仍尚未提起本案訴訟,爰聲請撤銷假處分云云。 二、按經准為假扣押,而本案尚未繫屬者,命假扣押之法院應依 債務人聲請,命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債權人不於第1 項期間內起訴,債務人得聲請命假扣押之法院撤銷假扣押裁 定;上開規定於假處分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1項、 第4項及第533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法院依民事訴訟法第 529條規定所定之期間,係裁定期間,非不變期間,故債權 人雖未於裁定所定期間內起訴,而於命假扣押之法院為撤銷 假扣押之裁定前起訴者,法院即不得為撤銷假扣押之裁定。 三、經查,兩造間係因新華國泰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新國公司)之 出資額轉讓及董事變更登記與新國公司持有之上櫃公司新華 泰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泰富公司)股份4,242,448股權 利等事項所生糾紛(下稱本案糾紛)之緣故,經相對人對聲 請人聲請假處分,現已為保全程序執行,且本院以114年度 全聲字第4號裁定限期命相對人起訴等情,經調取113年度全 字第726號、113年度司執全字第717號卷宗以及114年度全聲 字第4號裁定核閱後,固屬實在。惟相對人與第三人何佳洲 已於114年3月4日就本案糾紛之請求向聲請人以及第三人郭 明昌、鄭翔仁提起請求回復出資額登記等訴訟,經本院以11 4年度補字第626號受理以處理補正裁判費程序中乙節,有本 院案件索引卡查詢(當事人姓名查詢)表格以及114年度補 字第626號卷宗封面暨其內民事起訴狀節本附卷可參,相對 人早在聲請人114年3月19日提出本件撤銷假處分之聲請之前 即已起訴,揆諸上開民事訴訟法規定,本院無從為撤銷假扣 押之裁定。基上,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石珉千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2025-03-28

TPDV-114-全聲-10-20250328-1

全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聲字第8號 聲 請 人 吳福慶 相 對 人 吳福來 上列當事人間撤銷假處分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撤銷假處分裁定,徵收裁判費新臺幣1,000 元,此觀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9第4 項第9 款自明。又聲請人經法院   限期補繳裁判費,逾期仍未繳納,即屬聲請之必備之程式不   備,難認其聲請為合法,應駁回聲請。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撤銷假處分裁定事件未繳裁判費,本院於民   國114 年3 月7 日北院信民愛114 年度全聲字第8 號函命聲   請人於文到7 日內繳納,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此函已於   同年月13日合法送達予聲請人,詎聲請人迄未繳納裁判費乙   情,有該函暨送達證書、本院答詢表、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   查詢清單、繳費資料明細、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等在卷可   稽,揆諸上開規定,聲請人聲請不合程式,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黃鈺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李心怡

2025-03-25

TPDV-114-全聲-8-20250325-1

全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聲字第3號 聲 請 人 林盈甄 相 對 人 王冠傑 王鈺雯 上列王冠傑、王鈺雯共同法定代理人 王信淵 上列聲請人聲請撤銷假處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前就聲請人名下不動產向本院聲請假 處分,經本院裁定准許在案。嗣聲請人聲請命相對人限期起 訴,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320號裁定命相對人於裁定送達後 7日內,就其欲保全執行之請求,向管轄法院起訴。惟相對 人迄今仍未起訴,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4項、第533條 之規定,聲請撤銷系爭假處分裁定等語。 二、按本案尚未繫屬者,命假扣押之法院應依債務人聲請,命債 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債權人不於第1項期間內起訴或未 遵守前項規定者,債務人得聲請命假扣押之法院撤銷假扣押 裁定;關於假扣押之規定,於假處分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 529條第1、4項、第533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件相對人 前聲請對聲請人之不動產為假處分,經本院於民國112年8月 17日以112年度全字第136民事裁定准許就聲請人所有之如該 裁定附表一所示之不動產為假處分在案;嗣聲請人於113年9 月27日具狀聲請命相對人於限期內起訴,經本院於113年11 月18日以113年度聲字第320號裁定命相對人應於裁定送達後 7日內,就其欲保全執行之請求向管轄法院起訴,該裁定並 已於113年11月26日以寄存於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長 泰派出所、大有派出所而為送達(113年12月6日發生送達效 力),有送達證書附於113年聲字第320號卷內可稽。經本院 調取113年度聲字第320號案卷查閱結果,相對人於113年12 月5日具狀陳報,已於113年12月5日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該 案被告即本件聲請人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有該案起訴狀第 1頁影本附於前揭聲請案件,並經本院查詢案件索引卡查詢 資料可參(見本院113年度聲字第320號卷第47頁、本院卷第 31至34頁)。可見相對人業已就本案提起訴訟,目前仍繫屬 於本院,無逾期未起訴之情事,聲請人聲請撤銷前揭假處分 裁定,即屬無據,應予駁回。 三、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瑞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林俊宏

2025-03-25

PCDV-114-全聲-3-20250325-1

全聲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裁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建佑藥局 法定代理人 徐守正 相 對 人 慶安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即 清算人 余景登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假處分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一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所為之一一二年度全字第八十 三號假處分裁定撤銷之。 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聲請對相對人為假處分,經本院以 112年度全字第83號假處分裁定(下稱系爭裁定)准許在案 ,惟系爭裁定附表所示之支票均已發行滿一年,依票據法第 136條第2款規定,縱使相對人向付款人提示付款,付款人亦 不得付款,故已無繼續保全執行之必要,爰依民事訴訟法第 533條準用第530條第3項之規定,聲請撤銷系爭裁定等語。 二、按假扣押之裁定,債權人得聲請命假扣押之法院撤銷之。該 規定於假處分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530條第3項、第533條 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本院調 取系爭裁定卷宗核閱無誤,應可信為真實,是依首揭說明, 聲請人聲請撤銷系爭裁定,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2025-03-25

KSDV-114-全聲-1-20250325-1

全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全聲字第24號 聲 請 人 張聰波 相 對 人 陳秀麗 陳臣通 陳臣富 陳臣文 陳臣達 陳子欽 陳啟鴻 陳金環 陳秋香 陳張鳳珠(陳福助之繼承人) 陳宥潔(陳福助之繼承人) 陳木松(陳福助之繼承人) 陳雅虹(陳福助之繼承人) 陳和佑(陳福助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假處分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103年12月12日所為之103年度全字第367號假處分裁 定撤銷之。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就相對人所有之新北市○○區○○○段0 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之所有權應有部分聲請假處分, 經本院以103年度全字第367號裁定(下稱系爭假處分裁定)准 許在案。嗣聲請人與相對人陳秀麗、陳臣通、陳臣富、陳臣 文、陳臣達、陳啟鴻、陳金環、陳福助(已於民國108年5月7 日死亡,而相對人陳張鳳珠、陳宥潔、陳木松、陳雅虹、陳 和佑為其繼承人)等間之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敗訴判 決確定,且聲請人另與相對人陳子欽、陳秋香於本院104年 度重訴字第198號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成立和解,爰依民事 訴訟法第533條準用同法第530條第1項規定,聲請撤銷假處 分裁定等語。 二、按假扣押之原因消滅、債權人受本案敗訴判決確定或其他命 假扣押之情事變更者,債務人得聲請撤銷假扣押裁定;假扣 押之裁定,債權人得聲請撤銷之;關於假扣押之規定,於假 處分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530條第1項、第3項、第533條前 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假處分裁定 、本院104年度重訴字第198號民事判決、臺灣高等法院104 年度重上字第841號民事判決、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4 82號民事判決、本院民事判決確定證明書、本院104年度重 訴字第198號和解筆錄為憑,並經本院調閱本案民事事件卷 宗核閱無訛。另觀諸本院104年度重訴字第198號和解筆錄所 載之和解內容,可知相對人陳子欽、陳秋香已同意將其等所 有系爭土地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聲請人,並將其等繼承自被 繼承人呂草所有系爭土地之所有權於辦理繼承登記後再移轉 登記予聲請人,堪認已無再以系爭假處分禁止相對人陳子欽 、陳秋香為讓與或其他處分行為。準此,系爭假處分之原因 業已消滅,聲請人聲請撤銷該假處分裁定,核與上開規定相 符,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古秋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劉馥瑄

2025-03-21

PCDV-113-全聲-24-2025032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39號 聲 請 人 李國賢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張慧琪間撤銷假處分事件,聲請人聲請未據 繳納聲請費,查本件應徵聲請費新臺幣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19、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裁定 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法 官 莊佩頴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王顥儒

2025-03-20

PCDV-114-補-539-20250320-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15號 聲 請 人 許黃靜姬 相 對 人 蔣永閑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2年度存字第661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557,261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處分事件,聲請人前依鈞院11 2年度裁全字第20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處分,曾提供如主 文所示之擔保金,並以鈞院112年度存字第661號擔保提存事 件提存、112年度司執全字第188號強制執行在案。因聲請人 已撤銷假處分裁定確定在案(113年度裁全聲字第33號), 復已撤回上開假處分強制執行程序,聲請人復已向本院聲請 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經本院113度司聲字 第2105號通知在案,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爰聲請 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相 關卷宗查明屬實。本件聲請人確已聲請撤銷假處分裁定並撤 回假處分執行程序在案,足認符合訴訟終結之要件。又上開 程序終結後,聲請人定21日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 人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 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 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回函在卷可憑。從 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依前開規定,應 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3-17

TCDV-114-司聲-215-20250317-1

全聲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裁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聲字第4號 聲 請 人 李明宗 相 對 人 李宥成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撤銷假處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一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所為一一二年度全字第二四號 假處分裁定撤銷之。 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假扣押之裁定,債權人得聲請撤銷之;撤銷假扣押之聲請 ,向命假扣押之法院為之,如本案已繫屬者,向本案法院為 之,民事訴訟法第530條第3項、第4項定有明文。前開規定 ,依同法第533條之規定,於假處分準用之。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112年度全字第24號假處 分事件,前經本院裁定准許在案。茲因兩造已達成和解,假 處分原因消滅,無繼續假處分之必要,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3 0條第3項、第533條規定,聲請撤銷假處分裁定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對相對人為假處分,經本院於民 國112年4月28日以112年度全字第24號裁定准許在案,經本 院調閱上開案卷核閱無誤。聲請人陳明假處分原因已消滅, 且已撤回假處分執行,經調閱本院112年度執全字第77號卷 宗核閱無誤。是聲請人依前開規定聲請撤銷該假處分裁定, 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30條第3項、第533條、第95條、第83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碩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郭力瑜

2025-03-05

CTDV-114-全聲-4-20250305-2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367號 抗 告 人 張建智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德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間返還提存物聲明 異議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3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 度事聲字第3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前依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前 段規定,對抗告人聲請返還提存物,經原法院司法事務官以 113年度司聲字第276號裁定(下稱原處分),就原法院112 年度存字第1872號擔保提存事件相對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 幣(下同)243萬3,100元(下稱系爭擔保金),准予返還。 抗告人不服原處分提出異議,經原法院以113年度事聲字第3 1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其異議,抗告人不服,提起抗 告。 二、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先前依法為抗告人之利益提存擔保金 ,相對人固有定期限催告抗告人,惟抗告人已於民國113年5 月8日具狀向原法院對相對人聲請本票裁定及支付命令,經 原法院分別作成113年度司票字第1755號裁定(下稱系爭本 票裁定)、113年度司促字第5385號支付命令(下稱系爭支 付命令)在案,可認抗告人已依相對人之催告行使權利。又 相對人為抗告人提存系爭擔保金,除擔保因不當提出假處分 導致抗告人受損害外,亦在避免因抗告人提示支票而受強制 執行等行為,難謂系爭擔保金無為抗告人債權之擔保。而相 對人既對系爭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此已轉為一般民事訴訟程 序,則訴訟程序尚未終結,法院自不得准予返還系爭擔保金 。爰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發回原法院更為裁定或駁 回相對人之聲請等語。 三、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為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所明定。 此之訴訟終結,於供訴訟費用之擔保而起訴(同法第96條) 之情形,係指該訴訟程序終結,訴訟費用額已能確定者而言 。至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依同法第106條準用上 開規定,則指受擔保利益人因該供擔保之原因所受損害已得 確定,且其對供擔保之提存物行使權利並無障礙而言。故債 權人於提供擔保,對債務人財產實施假扣押或執行假處分後 ,嗣撤銷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同法第530條第3項、第533 條前段、第538條之4)及其執行程序,債務人因假扣押或假 處分執行所受損害已可得確定,並得據以行使權利請求賠償 時,債權人即得依上開規定,以訴訟終結為由,定期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後,聲請法院裁定返還提存物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393號裁定意旨參照)。次按法 院定擔保金額而為准許假扣押或假處分之裁定者,該項擔保 乃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可能因不當假扣押或假處分受有損害 而設;換言之,係備供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受 損害之賠償。是以,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所稱之 「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乃指行使其因不當假扣押或假 處分所受損害之賠償請求權而言(最高法院88年度台抗字第 121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  ㈠相對人前依原法院112年度桃全字第170號裁定(下稱系爭假 處分裁定),提存系爭擔保金後,向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 稱執行法院)聲請就如附表編號1所示支票於本案判決確定 前,異議人不得向付款人請求付款及轉讓第三人之假處分強 制執行程序,經執行法院以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19號假處分 執行事件受理在案(下稱系爭執行程序),嗣相對人於113 年1月30日以無續為強制執行之必要為由,具狀撤回系爭強 制執行程序,執行法院遂於113年2月1日撤銷系爭執行程序 於112年12月22日核發之執行命令;相對人再於113年3月12 日以現無續為假處分之必要為由,聲請撤銷系爭假處分裁定 ,經原法院於113年4月9日以113年度桃全聲字第1號撤銷系 爭假處分裁定(下稱系爭撤銷假處分裁定),並於113年4月 30日確定等情,有相對人提出之系爭假處分裁定、原法院11 2年度存字第1872號提存書、系爭撤銷假處分裁定暨確定證 明書在卷可佐(見原處分卷第5頁至10頁),並經本院依職 權調閱上開卷宗核閱無訛。是依上說明,系爭假處分裁定既 經撤銷,系爭執行程序亦經相對人撤回,並由執行法院撤銷 執行命令而終結,則本件假處分之訴訟程序應已終結。抗告 意旨雖稱:本件因相對人對系爭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業已轉 為一般民事訴訟程序而尚未終結云云,然此係因抗告人另行 以相對人簽發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支票,屆期經提示均遭 退票為由,對相對人聲請支付命令,經相對人於法定期間內 提出異議,而依民事訴訟法第519條規定,以支付命令之聲 請視為起訴(見原處分卷第30頁、本院卷第35頁),乃別一 訴訟程序,且亦不影響抗告人因假處分所受損害之確定與行 使,自不得以此認相對人本件假處分之訴訟程序尚未終結。  ㈡又本件訴訟終結確定後,相對人委請睿昱法律事務所以中壢 青埔郵局存證號碼176號存證信函檢附律師函1份,相對人於 113年5月6日寄發中壢青埔郵局第176號存證信函至相對人位 在桃園市○○區○○路0000號14樓之居所,表明請抗告人於文到 後20日內對系爭擔保金行使權利之意旨,該存證信函已於11 3年5月7日送達相對人,有存證信函及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 件回執存卷可佐(見原處分卷第10頁至13頁、27頁)。另經 原法院向所轄各庭確認有無受理兩造間之民事訴訟(含簡易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支付命令、調解事件,查悉兩造間 之民事事件有112年度桃全字第170號、113年度桃全聲字第1 號(即系爭聲請假處分、撤銷假處分裁定事件)、113年度 司票字第1755號本票裁定事件,及113年度司促字第5385號 支付命令事件(見原處分卷第21頁至22頁)。惟觀諸系爭本 票裁定記載,係抗告人以執有相對人於112年3月27日簽發免 除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500萬元,到期日112年6月 27日,詎於到期日後經提示未獲清償為由,聲請准予強制執 行等語(見本院卷第29頁);另抗告人聲請系爭支付命令之 事由則如前所述,是綜觀抗告人所請求之內容,係分別就其 持有相對人簽發之本票及支票行使債權,均非行使其因不當 假處分所受損害之賠償請求權,揆諸前開判決意旨,核與民 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所稱之「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 利」不符,抗告意旨稱其已依相對人之催告行使權利,洵非 可採。從而,抗告人既未依限於受催告後20日內對相對人提 起損害賠償訴訟以行使權利,則相對人依民事訴訟法第106 條前段準用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聲請返還系爭擔保金 ,要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相對人於訴訟終結後,定期催告抗告人行使權利 而未行使,原處分准予發還相對人系爭擔保金,自無不合。 原裁定維持原處分,駁回抗告人之異議,核無違誤,抗告意 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十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黃雯惠               法 官 戴嘉慧               法 官 宋泓璟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簡素惠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付款人 支票號碼 1 德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112年12月22日 243萬3,1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林口分行 AL0000000 2 德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113年1月22日 380萬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林口分行 AL0000000

2025-02-27

TPHV-113-抗-1367-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