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施淑華

共找到 52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代位清償債務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34號 抗 告 人 財團法人海外信用保證基金 法定代理人 林寶惜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徐顯義間代位清償債務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12月19日臺灣嘉義地方法院裁定(113年度訴字第931號 )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一、本件抗告人以相對人前於日本設立東洋工業有限會社,向中 國國際商業銀行○○分行(後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分行 ,下稱授信銀行)申請貸款,兩造並於民國97年間簽訂承諾 書(下稱系爭承諾書),約定如相對人無法履行債務,由抗 告人代位清償後,相對人應連帶清償抗告人代償之金額,而 抗告人已於98年12月31日代償812萬2,000日圓,乃向臺灣嘉 義地方法院(下稱原法院)起訴請求相對人依系爭承諾書第 4條約定返還400萬日圓(下稱系爭訴訟)。經原法院以相對 人於81年4月15日奉准喪失中華民國國籍,並於81年6月30日 取得日本國籍,其為外國人,且系爭承諾書之簽訂及所擔保 借款等事實,均發生在日本國,應適用之準據法亦為外國法 ,本國就系爭事實之關連性、利害關係之強度均甚為薄弱, 我國法院如欲就此加以調查證據、證明及適用外國法律,除 造成當事人及本國法院訴訟、公共資源之負擔外,亦有礙裁 判之迅速與效率。依不便利法庭原則,認我國法院就此訴訟 並無一般管轄權,且無法移送於其他有管轄權之外國法院, 而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訴(下稱原裁定)。抗告人對之聲明不 服,提起抗告,其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於遷出登記前仍於 我國設有戶籍,乃具我國國民身分,且兩造間自始未合意排 除我國法院之管轄,伊向其住居所之我國法院提起系爭訴訟 ,自屬合法,原法院就相對人是否仍具我國國籍未予調查, 並擴張解讀當事人之真意,自有違誤,爰聲明廢棄原裁定等 語。 二、經查,兩造固於系爭承諾書第6條約定合意以相對人與授信 銀行簽訂之授信合約所載管轄法院為管轄法院(見原法院卷 第18頁),惟並未明示合意選定授信合約所載管轄法院為專 屬、排他之國際管轄法院,無從以此排除我國法院之管轄權 。又抗告人為我國法人,相對人亦具有我國國籍,此有法人 登記證書及內政部114年3月12日台內戶字第0000000000號函 在卷可稽(見原法院卷第13頁、本院卷第43頁),我國法院 對兩造間之民事訴訟事件,本有管轄權。而兩造既未合意排 除我國法院之管轄,抗告人自得向相對人在中華民國最後住 所地之原法院提起系爭訴訟。原法院以我國法院並無一般管 轄權,且無法移送其他有管轄權之外國法院,裁定駁回抗告 人之訴,自有未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 為有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2025-03-25

TNHV-114-抗-34-20250325-1

非抗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本票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非抗字第1號 再 抗告 人 張喬嫣 代 理 人 王有民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林若寒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11月8日臺灣嘉義地方法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21號 )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程序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除以抗告不合法而遭駁回者外,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再為 抗告,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非訟事件法第45 條第3項定有明文。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指確定判決 所適用之法規,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憲法法庭裁判意 旨、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顯然違反,或消極的不適用法規,顯 然影響裁判者而言。至於法院認定事實錯誤,或就當事人提 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僅生調查證據是否妥 適或裁定不備理由之問題,均與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有間。次 按本票既已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 制執行,即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苟發票人抗辯執 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 定,即應由其負舉證之責。而發票人謂本票未經執票人提示 ,乃關係執票人得否行使追索權,係屬實體問題,應由發票 人另行提起訴訟,以資解決(最高法院94年度台抗字第   823號、93年度台抗字第83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相對人以其執有再抗告人所簽發如附表所示本票1紙(下稱 系爭本票),於民國113年2月20日向再抗告人提示未獲付款 ,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向臺灣嘉義地方法院(下稱原法 院)聲請裁定許可強制執行。經原法院司法事務官以113年 度司票字第760號本票裁定,准其強制執行之聲請。再抗告 人不服,提起抗告。原法院以:系爭本票已合於本票形式要 件,並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相對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 定聲請裁定許可強制執行,應予准許。至再抗告人主張系爭 本票未經提示及相對人非依票據法取得等節,核屬實體上之 爭執,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審究,裁定駁回再抗告人之抗告 (下稱原裁定),經核並無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情形。再抗 告人意旨略以:伊於113年1月15日與相對人簽訂不動產買賣 契約(下稱系爭契約),並簽發系爭本票作為買賣價金之擔 保,然系爭本票在相對人解除契約前係由訴外人即代書甲○○ 保管,且依系爭契約第8條約定,相對人於解除系爭契約後 方能行使票據權利,而相對人既未為現實付款之提示,此乃 追索權之形式要件,法院應予調查,惟原法院僅以此提示為 實體上爭執,未就伊提出之系爭契約、對話紀錄及存證信函 等舉證反駁相對人有提示系爭本票之事證加以認定,原裁定 顯有違反票據法第123條、第124條、第95條、違反經驗論理 法則及消極不適用非訟事件法第3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79 條第1項、第277條規定之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瑕疵云云。惟 再抗告人上開所陳,仍係相對人是否有為現實提示付款、可 否執系爭本票行使權利等之實體爭執事項,尚非本件非訟程 序所得審究。再抗告人指摘原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聲明 廢棄,非有理由,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本票附表: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113年1月15日 190萬元 未記載 113年2月20日 000000000

2025-03-24

TNHV-114-非抗-1-20250324-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60號 異 議 人 許玉麗 上列異議人因與相對人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聲明異議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23日本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160號 )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程序,除本法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定有明文。又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 院之事件,其第二審法院所為裁定,不得抗告,民事訴訟法 第484條第1項前段亦有規定。另按對不得抗告之裁定,除合 於民事訴訟法第484條第1項但書、第485條第1項但書、第48 6條第2項但書規定,而得向原法院或受訴法院提出異議外, 其異議即非適法。 二、異議人前對臺灣雲林地方法院(下稱原法院)113年度司執 助字第457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 於113年3月28日核發之扣押命令(下稱系爭執行命令)所扣 押之存款新臺幣(下同)749,113元(不含手續費250元)聲 明異議,經原法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6月14日以113年度司 執助字第457號裁定(下稱原處分)相對人就異議人對土地 銀行北港分行之存款債權強制執行之聲請,其中逾740,863 元之部分應予駁回,另駁回異議人其餘聲明異議。異議人不 服,就其不利部分,提出異議,經原法院於113年7月19日以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16號裁定(下稱原裁定)撤銷原處分駁 回異議人聲明異議部分,及原法院就異議人於土地銀行北港 分行帳戶內之款項749,363元所為之扣押及支付轉給執行命 令。相對人不服,對之提起抗告,經本院裁定廢棄原裁定, 駁回異議人在原法院之異議(下稱系爭裁定)。查本事件之 標的為系爭執行命令所扣押之749,113元,屬不得上訴第三 審法院之事件。系爭裁定依民事訴訟法第484條第1項本文規 定自不得抗告,且系爭裁定亦非民事訴訟法第484條第1項但 書、第485條第1項但書及第486條第2項但書所定得向原法院 或受訴法院提出異議之裁定。從而,異議人就系爭裁定提出 異議,聲明求予廢棄系爭裁定,並撤銷相對人之98年度司執 字第2654號債權憑證,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異議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2025-03-21

TNHV-113-抗-160-20250321-2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履行契約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字第102號 上 訴 人 甲○○ 訴訟代理人 蔡昀圻律師 被 上訴 人 乙○○ 訴訟代理人 王紹銘律師 複 代理人 林芷而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2月 22日臺灣雲林地方法院第一審判決(112年度訴字第519號)提起 上訴,本院於114年2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民國111年8月4日晚間在○○中 藥行(下稱中藥行)坦承有於108年間對伊為性騷擾及猥褻 行為,並自行書寫如不爭執事實㈠所載內容之字據(下稱系 爭字據),交予伊收受,兩造已成立和解契約。惟被上訴人 迄未依約給付。爰依系爭字據之法律關係,求為命被上訴人 給付新臺幣(下同)2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之判決(原審 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並上 訴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200萬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上訴人則以:上訴人於伊對其提告妨害自由案(下稱另案)之警詢中表示未向伊開口要任何金錢等語,難認兩造間就系爭字據有成立和解之意思表示相互合致。此外,系爭字據亦未完整,上訴人收受系爭字據後,上訴人之父另用手機打字並列印系爭和解書讓伊簽名,益徵系爭字據不生和解效力,兩造間並未成立契約等語,資為抗辯。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事實如下(見本院卷二第105至106頁):  ㈠上訴人有與其父母於111年8月4日晚間至被上訴人中藥行,主 張被上訴人於108年間在中藥行假借幫上訴人拔罐、按摩之 便,伸手至衣服內撫摸上訴人胸部(下稱系爭行為),被上 訴人因此自行書寫「本人乙○○精神補償金200萬、111/8/4立 書、111/8月底100萬、今日生效、剩下分1年清、112/1月5 日每月20萬」之系爭字據(原審卷第15頁)交予上訴人。  ㈡上訴人拿到系爭字據後,上訴人之父即於111年8月4日用手機 打字並列印原審卷第75頁之系爭和解書讓兩造簽名,被上訴 人僅在其上簽「張」字便未繼續簽名,上訴人則未在其上簽 名。  ㈢被上訴人因簽立系爭字據,有於111年8月5日對上訴人提出另 案之妨害自由刑事告訴,並經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下稱雲 林地檢)檢察官以111年度偵字第8573號為不起訴處分。  ㈣兩造於111年8月4日有為本院卷一第24頁之LINE的對話內容, 其中上訴人於同日20時9分傳送其郵局存摺封面後,被上訴 人亦於同日20時9分傳送「OKAY」貼圖。 四、兩造爭執事項如下(見本院卷二第106頁):  ㈠兩造就系爭字據之內容是否有互相意思表示一致?若是,系 爭字據是否業經兩造合意解除或撤銷?  ㈡上訴人依系爭字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20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 息,有無理由? 五、得心證之理由:  ㈠兩造就系爭字據之內容並未互相意思表示一致:  ⒈按法律行為之性質為何,法院應依職權予以認定,不受當事 人主張拘束。又和解契約、債務承認契約之成立,固不以具 備一定形式要件為必要,惟仍須契約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 致,始足當之。  ⒉經查,上訴人於另案警詢中陳稱:(系爭字據)全部都是被 上訴人寫的,伊沒有開口跟被上訴人要任何一毛錢等語(見 111年9月5日調查筆錄第2、4頁);繼其偵查中亦稱:伊當 時只是向被上訴人表示其為何兩年多來就系爭行為不聞不問 ,被上訴人就當場下跪道歉,之後自行書寫賠償200萬元, 此數額是被上訴人自己寫的,伊與伊家人均未說要此金額, 且伊本來就沒有要這筆錢,伊只要一個道歉等語(見另案偵 卷第8頁至反面),核與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製作上訴人 所提錄音光碟之譯文內容(0000000000000),上訴人一再 陳稱:我根本在意的就不是錢、從頭到尾沒有跟你們要一毛 錢、我根本從頭到尾都沒有講話等語相符(見雲林地檢112 偵續5卷第41、43頁),足見上訴人並未與被上訴人就系爭 字據之內容互為約定,尚難以被上訴人自行書立系爭字據交 予上訴人,遽認兩造間就系爭字據內容已互相表示意思一致 。且從上訴人於收受系爭字據後,其父繕打系爭和解書(見 原審卷第75頁),增列「不得再對此事件提出任何法律和影 響名聲的任何敘述」(即系爭和解書第1條),另在系爭和 解書第2條記載醫療費用部分,並交由被上訴人簽名之舉動 以觀,亦可認兩造間就原本系爭字據之內容意思表示尚未合 致。再參以被上訴人自行書寫之系爭字據內容簡略,上訴人 就此未與被上訴人達成意思表示合致,後續方會列印系爭和 解書要求被上訴人簽署,惟兩造均未完成系爭和解書之簽署 (詳不爭執事實㈡),堪認兩造就系爭行為並未達成和解或 債務承認之意思表示合致,系爭字據實屬被上訴人片面初步 提出之和解方案無訛。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將系爭字據交予 上訴人,並在上訴人於同日20時9分傳送其郵局存摺封面後 ,被上訴人亦於同日20時9分傳送「OKAY」貼圖,兩造即成 立和解契約,難認可採。又兩造就系爭字據之內容並未互相 意思表示一致,自毋庸審酌系爭字據是否業經兩造合意解除 或撤銷,附此敘明。  ㈡兩造就系爭字據既未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而合法成立契約,業 經本院認定如前,則上訴人依系爭字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 20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即屬無據。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依系爭字據,請求被上訴人應給付200萬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非屬正當,不應准許。從而原審所為 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無不合。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 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 、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上訴人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出 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 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 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 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詳附註)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被上訴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附註】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 ⑴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 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⑵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 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2第1項: 上訴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第 三審法院為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

2025-03-20

TNHV-113-上-102-20250320-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0號 聲 請 人 黎澤花 上列聲請人因與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間第三人異議之訴事件( 114年度重上字第27號),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對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下稱原法院)113 年度重訴字第156號判決提起上訴,前經原法院裁定命伊於   7日內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23萬5,170元,因伊一時無法 籌措繳納。為此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關於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 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 之,此觀同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條規定自明。又所謂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而無 籌措款項以支出訴訟費用之信用技能者而言(最高法院110 年度台抗字第953號裁定意旨參照)。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 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專就聲請人提出之證據為之,如聲請 人並未提出證據,即應將其聲請駁回,無依職權調查或定期 命補正之必要(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91號裁定參照) 。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提起本件上訴,雖以一時無法籌措繳納第 二審訴訟費用為由,聲請訴訟救助。惟其就有何窘於生活、 缺乏經濟信用,無籌措款項支出訴訟費用之信用技能等項, 並未提出任何能即時調查之證據資料以為釋明,依前揭說明 ,聲請人之聲請於法不合,不應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須附繕本),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2025-03-20

TNHV-114-聲-20-20250320-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187號 上 訴 人 葉舒青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吳承祐等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事 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13日本院第二審判決(113年 度上字第187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正本送達後七日內,補正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 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之委任狀,及補繳上訴第三審裁判費新臺幣 五萬五千七百七十七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第三審上訴。   理 由 一、按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 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上訴人未依 前揭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已委任而法院認為不適當者 ,第二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民事訴 訟法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 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向第三審法 院上訴,應繳納裁判費,並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及第77 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10分之5,及依原定數額再加徵   10分之3,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及臺灣高等法院民事 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第1 項亦定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對本院第二審判決上訴,未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 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亦未繳納第三審裁判費。又本件 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304萬9,585元,應徵第三審裁判 費5萬5,77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前 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正本送達後7日內,如數逕向本 院補繳第三審裁判費5萬5,777元,並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 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逾期不為補正,即駁 回第三審上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就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及命補繳裁判費提起抗告,須 於本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並應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其餘命提出委任狀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2025-03-20

TNHV-113-上-187-20250320-2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字第269號 上 訴 人 林雨嫺 訴訟代理人 戴雅韻律師 被 上訴 人 陳景和 楊凱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 13日臺灣嘉義地方法院第一審判決(112年度訴字第665號)提起 上訴,本院於114年2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連帶給付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之宣告,暨 命上訴人負擔訴訟費用之裁判均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第一、二審訴訟費用(除確定部分外),由被上訴人陳景和負擔 十分之九、被上訴人楊凱丞負擔十分之一。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債權人以各連帶債務人為共同被告提起給付之訴,以共同 被告中之一人或數人非基於個人關係之抗辯而經法院認為有 理由者為限,始得適用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1項規定(最高 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634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是倘法院 認上訴無理由,或係基於其個人關係之抗辯,提起上訴,即 無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適用,其上訴效力即 不及於未提起上訴之其他共同被告,不併列未提起上訴之其 他共同被告為上訴人。查,本件被上訴人陳景和、楊凱丞於 原審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及原審被告吳信諺、 劉晉(下稱吳信諺等2人)連帶賠償,經原審判命上訴人與 吳信諺等2人連帶給付,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上訴人抗 辯其非共同侵權行為人,以個人關係之抗辯(詳後述)提起 本件上訴,依上說明,其上訴之效力,不及於未提起上訴之 吳信諺等2人,爰不併列吳信諺等2人為上訴人,先予敘明。 二、按當事人於第二審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但如不許其 提出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447條第1項第6 款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之規定 ,係指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 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視同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消極的不 表示意見,法律擬制其為自認而言,此與同法第279條第1項 所定自認,必須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積極的表示承 認之情形有別,兩者在法律上之效果亦不相同。前者本無自 認行為,不生撤銷自認之問題,應許當事人於第二審言詞辯 論終結前,隨時為追復爭執之陳述。查,上訴人於原審未曾 到庭,亦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就被上訴人主張為任何抗辯。 提起上訴後否認被上訴人之主張,固屬新防禦方法之提出, 惟依上開說明,擬制自認本得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追復爭執, 倘不許上訴人於第二審提出此項防禦方法,顯失公平,應許 其提出。 三、被上訴人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上訴人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被上訴人於原審起訴主張:訴外人曾○○、黃○○與吳信諺等2 人因聽聞上訴人遭址設嘉義縣○○鄉○○村○○○街000號「○○○」 (下稱系爭店家)店長陳景和毆打,並受上訴人教唆,竟共 同基於傷害之犯意聯絡,於民國110年10月17日18時7分許, 攜帶球棒前往上址,分別持球棒毆打陳景和,並毆打上前阻 擋之楊凱丞,致陳景和受有右手遠端尺骨及第2、3、5掌骨 骨折、頭部外傷併頭皮撕裂傷3公分之傷勢,楊凱丞受有頭 部外傷、頭皮血腫、右前臂挫傷、下唇輕微擦傷及背挫傷之 傷勢,且在過程中致店內設備毀損(下稱系爭侵權行為)。 伊等分別受有如附表一、二所示之損害。爰依民法第184條 、第185條、第193條第1項及第195條第1項之規定,求為命 上訴人與吳信諺等2人連帶給付陳景和151萬6,655元、楊凱 丞10萬4,490元,及均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之判決(原審判命上訴人與吳 信諺等2人應連帶給付陳景和150萬2,480元本息、楊凱丞10 萬4,490元本息,駁回被上訴人其餘之訴,被上訴人及吳信 諺等2人就所受敗訴部分均未聲明不服,已告確定,不予贅 述)。其等於本院未為任何聲明及陳述。 二、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對伊提告教唆傷害及恐嚇等刑事案件 ,業經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年度偵續字第41   、42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吳信諺等2人亦於原審均稱伊無教唆其等去現場砸店等語,伊並無教唆或對被上訴人傷害恐嚇等行為,自非共同侵權行為人,被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93條第1項及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伊與吳信諺等2人連帶賠償陳景和150萬2,480元本息、楊凱丞10萬4,490元本息,均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上訴聲明:原判決就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 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 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 行為人。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 責任。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民法第184條、第   185條分別定有明文。所謂造意及幫助行為,乃指教唆或幫 助他人使遂行或易於遂行侵權行為(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 字第1146號判決意旨參照)。再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 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亦 有明定。準此,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則上應由主張有 侵權行為事實存在之權利人,就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事實負舉 證責任。 ㈡經查,被上訴人固於原審主張:依時序,上訴人與被上訴人 發生衝突,吳信諺等2人隔2日即到店內砸店,倘非上訴人之 鼓動吳信諺等2人砸店,吳信諺等2人即不會知悉此事,上訴 人有參與本件傷害行為,且具造意人之地位,應連帶負損害 賠償責任云云(見原審卷第121頁)。然觀之吳信諺等2人於 原審均稱:上訴人並未教唆其等前往砸店等語(見原審卷第 121頁),難謂上訴人為系爭侵權行為之造意人。此外,被 上訴人亦未提出上訴人為系爭侵權行為之造意人或有共同參 與系爭侵權行為之證據,尚難單憑吳信諺等2人聽聞上訴人 講述其與系爭店家發生衝突後相隔2日前往系爭店家傷人砸 店,遽認上訴人為系爭侵權行為之共同行為人,自難令上訴 人與吳信諺等2人就系爭侵權行為之損害,負連帶損害賠償 責任。被上訴人前開主張,難認可採。 四、綜上所述,本件依被上訴人所舉事證,未能證明上訴人為系 爭侵權行為之共同行為人,尚難僅憑被上訴人之臆測即認上 訴人就系爭侵權行為有參與或為教唆之造意行為。被上訴人 依民法第184條、第185條、第193條第1項及第195條第1項之 規定,請求上訴人給付陳景和150萬2,480元、楊凱丞10萬   4,490元,及均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不應准許。原審就此 部分為被上訴人勝訴之判決,並為准、免假執行之宣告,自 有未洽。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 為有理由,自應由本院廢棄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63條、第   385條第1項前段、第450條、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被上訴人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 出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 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 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 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詳附註)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上訴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附註】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 ⑴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 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⑵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 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2第1項: 上訴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第 三審法院為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 附表一:陳景和原審請求部分               編號 請求項目 請求金額 1 醫療費用 20萬3,769元 2 未來醫療費用 4,460元 3 醫療器材費用 160元 4 看護費用 4萬3,800元 5 不能工作損失 59萬5,000元 6 減損勞動能力損失 26萬2,982元 7 精神損害 30萬元 8 受讓陳○○即○○小吃店(○○○)被毀損店內設備之債權 ⑴店內點餐及收費電腦損壞之更換設備費用8萬8,410元 ⑵店內冷凍空調設備受損1萬8,074元 ⑶總計10萬6,484元 總計 151萬6,655元 附表二:楊凱丞原審請求部分 編號 請求項目 請求金額 1 醫療費用 740元 2 不能工作損失 3,750元 3 精神損害 10萬元 總計 10萬4,490元

2025-03-20

TNHV-113-上-269-20250320-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86號 上 訴 人 黃金鏞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宏展瀝青有限公司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 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6日本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 上字第86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正本送達後七日內,補正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 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之委任狀,及補繳上訴第三審裁判費新臺幣 五萬零六百八十八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第三審上訴。   理 由 一、按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 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上訴人未依 前揭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已委任而法院認為不適當者 ,第二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民事訴 訟法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 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向第三審法 院上訴,應繳納裁判費,並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及第77 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10分之5,及依原定數額再加徵   10分之3,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及臺灣高等法院民事 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第1 項亦定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對本院第二審判決上訴,未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 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亦未繳納第三審裁判費。又本件 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275萬0,488元,應徵第三審裁判 費5萬0,688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前 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正本送達後7日內,如數逕向本 院補繳第三審裁判費5萬0,688元,並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 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逾期不為補正,即駁 回第三審上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就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及命補繳裁判費提起抗告,須 於本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並應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其餘命提出委任狀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2025-03-20

TNHV-113-上-86-20250320-2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8號 聲 請 人 郭碧蘭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陳世明等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113 年度上易字第14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於聲請人繳納費用後,交付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4號損害賠 償事件於民國114年3月5日準備程序期日之法庭數位錄音光碟。 聲請人就第一項所示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 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為期明瞭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4號損害賠 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於民國114年3月5日之開庭內容 ,爰聲請准予自費交付上開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1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 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 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前項聲請 經法院裁定許可者,每張光碟應繳納費用新臺幣(下同)50 元。持有第1項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就所取得之錄音 、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亦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系爭事件之當事人,且合於開庭翌日起6個 月內提出之期限規定,並已敘明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所欲主張 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理由,本件復無得依法限制交付法庭 錄音之情形,是其聲請尚無不合,應予准許。又持有法庭錄 音內容之人,就取得內容為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 的使用者,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4第1項、第2項規定,得 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附此敘明。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2025-03-19

TNHV-114-聲-18-20250319-1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撤銷股份轉讓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重上字第106號 上 訴 人 圓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原哲 訴訟代理人 王展星律師 上 訴 人 圓和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嘉吟 被 上訴 人 鄭憲松 上列當事人間撤銷股份轉讓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16 日本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重上字第106號)提起上訴,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第二審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 ,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 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上開規 定依同法第481條規定,於第三審程序準用之。 二、本件上訴人對本院第二審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未據委任律 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及繳納第三審裁判 費新臺幣33萬6,150元,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4日裁定命 上訴人於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同年月27日寄 存送達上訴人,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憑。而上訴人固分別 提出王展星律師及謝依良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惟其 中謝依良律師已於同年3月13日遞狀解除委任,且上訴人逾 期仍未補繳第三審裁判費,亦有民事解除委任陳報狀、本院 裁判費或訴狀查詢表可參。從而,本件上訴自非合法,應予 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須附繕本),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2025-03-19

TNHV-111-重上-106-20250319-5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