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胡力予

共找到 16 筆結果(第 1-10 筆)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638號 聲 請 人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姚淑文 相 對 人 A01 關 係 人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科科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A01(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現為姚淑文)為受監護宣告之 人A01之監護人。 三、指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科科長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 四、聲請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A01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因精神狀況不能處理事務,爰依法聲 請如主文所示等語。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又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精神或心智狀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始得 為監護之宣告。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鑑定應有精神科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醫師參與並出具 書面報告,家事事件法第167條亦定有明文。又所謂有事實 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亦即經醫師診斷或鑑定明顯有精神障 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者,例如:植物人、重度精神障礙或重度 智能障礙者,明顯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意思 表示之效果者為之。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已提出親屬系統表、戶籍謄 本為憑(見本院卷第39至41頁);又相對人無法正常口語溝 通,是本院依前揭規定,囑託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 師胡力予為精神鑑定,其所為之精神鑑定報告書略以:相對 人臥床多年、意識上清楚、注意力欠佳、語言訊息需不斷重 複及精簡才能偶爾得到回應、語言溝通困難、認知功能合併 幻覺並逐漸惡化,因失智症,已不能為意思表示、不能受意 思表示、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需由專人監護為宜等 情。綜上,堪認相對人確因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 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等情為真, 故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依上揭規定,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 宣告之人。 四、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 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 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 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選定 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 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 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 。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 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 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 、第1111條第1項及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五、本件相對人既經為監護之宣告,已如上述,自應依上開規定 ,為其選定監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審酌相對 人未婚無子女,父母已故、手足均居住日本,經聲請人安置 於機構,而臺北市社會局局長有意願擔任受監護之人監護人 ,並推舉臺北市社會局社會工作科科長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有同意書為憑(見本院卷第13頁),又依職權查明相 對人未定有意定監護契約,有司法院意定監護契約管理系統 查詢結果在卷可為佐證,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爰 裁定如主文第2、3項所示,以保障受監護之人之權益。 六、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規定,於 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即相對人之財產,應 會同關係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此之 前僅得對受監護人財產為必要之管理,併此指明。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家事第一庭法 官 王昌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楊哲玄

2025-03-19

SLDV-113-監宣-638-20250319-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618號 聲 請 人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姚淑文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張英立(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法定代理人姚淑文)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張英立之監護人。 指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科長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張英立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本件張英立(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因腦中風而有失語症,經 醫師診斷患有失智症且伴有行為障礙,認知功能受損,致不 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 ,爰請求宣告張英立為受監護宣告之人等語,並提出臺北榮 民總醫院神經內科報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診斷證 明書及智能評估報告個案基本資料表、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 人願任職務同意書等件為證。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 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 告之人之精神或心智狀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 ,始得為監護之宣告。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 此限。鑑定應有精神科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醫師參與 並出具書面報告,家事事件法第16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又觀該條修法理由:「所謂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 要者,亦即經醫師診斷或鑑定明顯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 陷者,例如:植物人、重度精神障礙或重度智能障礙者,明 顯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意思表示之效果者為 之。」。本件張英立患有血管性失智症,有上揭診斷證明書 可憑,是本院認本件以囑託精神科醫師進行鑑定即為已足, 核無訊問之必要,合先敘明。 三、本件張英立經鑑定人即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胡力 予鑑定並提出該院精神狀況鑑定書略以:「⑴個人生活史及 病史:據張員友人及本院病歷表示,張員教育程度為研究所 畢業,於國外研究所畢業後返臺於中國商銀規律工作至50餘 歲退休,較早退休原因為疑似與工作壓力相關之高血壓情況 。張員未婚,父、母多年前即已離世,父、母皆有腦中風之 病史,此外張員無兄弟姊妹,目前並無法定之親屬。根據張 員病歷顯示,張員於民國107年4月因出血性腦中風入住本院 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病情趨穩後出院,然而出院後認知功能 顯著下降,經評估後由神經內科診斷為血管性失智症。且張 員之認知功能下降情形,並未有恢復甚至有持續退化之跡象 ,根據神經內科於110年12月21日所安排之簡易智能狀態測 驗檢查與知能篩檢測試,檢查結果分別為6分(滿分30分) 與29分(滿分100分),其檢查結果經張員教育程度校正, 仍顯示張員有顯著認知功能退化。此外,臨床失智評分量表 評估已達2分,亦即張員之失智症嚴重程度已達中度以上。⑵ 目前之社會功能:據張員友人之陳述本日鑑定之評估,張員 自108年12月跌倒並導致顱內出血後,基本生活事項包含預 備餐食及進食、如廁、沐浴清潔等等已無法完全自理,故代 為申請外籍看護照顧迄今。⑶精神狀態檢查:張員由其友人 以及外籍看護協助以乘坐輪椅方式進入本院精神樓四樓辦公 室。張員當下意識狀態清醒,無倦怠感,衣著整齊清潔無異 味,無合宜社交性眼神之接觸,注意力較易受外界環境刺激 影響而移轉,評估過程無異常之行為表現,但疑似因腦中風 病史,其上臂以及手部之精細動作已有顯著障礙。在言語表 達上,根據張員過去病歷顯示於109年6月即開始出現發音不 清之狀況,雖此況尚存,但張員之語言回答尚未達完全無法 辨識之程度,但無自發性之語言表達出現,在鑑定過程中, 張員可針對較單純之問題切題做出回應,但張員顯然對於人 、時、地之定向感欠佳。此外,在較為複雜之指導語之評估 上,張員常無法做出切題回答,且回答甚短呈現思考貧乏情 形。在計算能力部分,張員有可能因具有經濟專業之高學歷 背景,故尚可切題,但卻無法正確記住指導語。整體評估過 程,可簡要歸納張員目前之認知功能已有嚴重缺陷。⑷鑑定 結果:綜上所述,張員目前之精神狀態已達『因精神障礙或 其他心智缺陷,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 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之程度。」,有臺北榮民總醫院函 附之該院精神狀況鑑定書在卷可稽,堪認張英立因精神障礙 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 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 宣告張英立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四、又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 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 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法院為 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 進行訪視 ,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 係人亦得提 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 護人時,應依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 護宣告之人之意 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 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受監護宣告 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 監護人之職業、 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 關係。法人為監 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 代表人與受監護宣 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 111條、第1111條之 1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張英立業 經本院為監護之宣告,已如前述,且本院查詢受監護宣告之 人張英立並未指定意定監護人,有司法院公證業務作業系統 查詢結果1件可憑,自應為其選任監護之人。本院審酌受監 護宣告之人張英立未婚無子女亦無其他親屬,而聲請人即為 其設籍之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為設有職司身心障礙者之權益維 護、福利服務及相關機構之監督與輔導等事項之專責單位, 對身心障礙者提供保護、服務及照顧等事務最為熟悉,本院 因認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擔任張英立之監護人,應符合張英 立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法定代理人姚淑 文)為受監護宣告之人張英立之監護人,並指定臺北市政府 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科長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爰裁定 如主文第2、3項所示。末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 、第1099條之1規定,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臺北市政府社 會局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張英立之財產,應會同臺北市政府 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科長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 院,併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詹朝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謝征旻

2025-03-05

SLDV-113-監宣-618-20250305-1

監宣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變更為監護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792號 聲 請 人 甲OO 相 對 人 即受輔助人 乙OO 關 係 人 丙OO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變更為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受輔助宣告之人乙OO(女,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 號:Z○○○○○○○○○號)變更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甲OO(女、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丙OO(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乙OO前經本院於民國110年12月9日以 000年度輔宣字第00號裁定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並選定伊為 其輔助人,現因相對人已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無 能力處理自己之事務,為此依法聲請變更宣告相對人為受監 護宣告之人,併選定聲請人為監護人及指定關係人即相對人 次子丙OO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 受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受輔助宣 告之人有受監護之必要者,法院得依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 變更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5條第3項分別定 有明文。又受輔助宣告之人,法院認有受監護宣告之必要者 ,得依聲請以裁定變更為監護宣告,家事事件法第175條第1 項亦有明文。次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 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 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 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 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 意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 狀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 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 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 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項、第1111條之1並有明文 。 三、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診斷證 明書等件為證,而依前揭資料所載相對人障礙等級核屬家事 事件法第167條第1項但書規定之法院無訊問之必要,爰由鑑 定人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精神或心智狀況予以鑑定(司法 院108年5月3日院台廳少家二字第1080012322號函參照)。 又鑑定人即臺北榮民總醫院胡力予醫師鑑定意見略以:相對 人為民國00年0月00日生,曾於110年11月2日接受鑑定,其 結果已達輔助宣告之程度,然而根據本院神經內科所安排持 續之簡易智能狀態測驗檢查結果可知,相對人之認知功能下 降情形於110年後快速加劇,至113年2月26日結果顯示其認 知功能缺損已達極重度之程度,且據聲請人陳述,相對人目 前生活皆需他人協助;鑑定時,相對人意識狀態清醒,態度 可被動配合,但過程中幾乎無表情、情緒變化,無自然的社 交性眼神接觸、自發性之言語,判斷其認知功能缺損已造成 喪失與他人進行具溝通意能力;綜合以上所述,相對人之個 人生活史、疾病史、身體檢查、精神狀態檢查與心理評估結 果,相對人為失智等症患者,並因此導致其認知功能障礙達 重度,目前心神及精神狀態已達「因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 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思表示,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之程 度,需要他人完全協助之狀況判斷,目前已無管理處分自己 財產之能力,回復可能性極低等語,有該醫院113年12月27 日函附之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參。本院綜合聲請人所提之 相關資料,並採用前揭精神鑑定報告書意見,認定相對人因 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爰為相對人監護之宣告。 四、本院依民法第1111條、第1111條之1規定,參酌聲請人所提 出之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同意書及聲請人、關係人分別 有意願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情, 認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為適當,爰選定聲請人擔任 相對人之監護人,另指定關係人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以保障相對人之權益。又監護人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 1099條之規定,於監護開始時,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 應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 院在卷,併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台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尹遜言 附件:監護人對受監護人財產之權利義務 民法第1113條準用第1099條(開具財產清冊) Ⅰ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法院  指定之人,於二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Ⅱ前項期間,法院得依監護人之聲請,於必要時延長之。 第1113條準用第1099條之1(未陳報清冊僅得為管理必要行為) 於前條之財產清冊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 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 民法第1113條準用第1100條(管理權及注意義務) 監護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執行監護職務。 民法第1113條準用第1101條(限制) Ⅰ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非為受監護人之利益,不得使用  、代為或同意處分。 Ⅱ監護人為下列行為,非經法院許可,不生效力:  一、代理受監護人購置或處分不動產。  二、代理受監護人,就供其居住之建築物或其基地出租、供他    人使用或終止租賃。 Ⅲ監護人不得以受監護人之財產為投資。但購買公債、國庫券、  中央銀行儲蓄券、金融債券、可轉讓定期存單、金融機構承兌  匯票或保證商業本票,不在此限。 民法第1113條準用第1102條(受讓之禁止) 監護人不得受讓受監護人之財產。 民法第1113條準用第1103條(財產狀況之報告) Ⅰ受監護人之財產,由監護人管理。執行監護職務之必要費用,  由受監護人之財產負擔。 Ⅱ法院於必要時,得命監護人提出監護事務之報告、財產清冊或  結算書,檢查監護事務或受監護人之財產狀況。

2025-02-27

TPDV-113-監宣-792-2025022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變更為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54號 聲 請 人 A01 非訟代理人 林李達律師 複代理人 吳孟玲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變更為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增列受輔助宣告人A02(女、64年12月5日、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應經輔助人同意之法律行為如下:補辦身分證、申 請自然人憑證之相關行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A02負擔。   理 由 一、程序部分:聲請人原請求對受輔助宣告之人A02變更宣告為 受監護宣告之人,嗣於民國113年7月31日具狀變更聲明為請 求增列受輔助宣告之人A02為補辦身分證、健保卡、申請自 然人憑證、印鑑證明及向金融機構申請補發存摺及提款卡等 行為須經輔助人同意,核聲請人所為前開聲明之變更,於法 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A01為受輔助宣告之人A02(女、 64年12月5日、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姊。A02 前經鈞院以108年度監宣字第53號裁定為受輔助宣告人,嗣 又以110年度輔宣字第19號選定聲請人A01為其輔助人。惟A0 2經臺北榮民總醫院鑑定認A02未達「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 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 表示之效果」之程度,然A02雖然具備意思表示能力,然鑑 定結果亦足認A02就使用金錢、向地下錢莊借貸等行為其認 知已與現實脫節,無法控制其反覆補辦身分證、健保卡及申 請自然人憑證、印鑑證明,及向金融機構申請補發存摺及提 款卡。從而,為避免A02因無法正確認知使用金錢、向地下 錢莊借貸等行為風險,而致生損害,爰提起本件聲請等語, 並聲明:⑴受輔助宣告人A02為補辦身分證、健保卡、申請自 然人憑證、印鑑證明及向金融機構申請補發存摺及提款卡等 行為,須經輔助人同意。⑵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人A02 負擔。 三、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 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 限:(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二)為 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三)為訴訟行 為。(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五)為 不動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 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 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 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定有明 文。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上情,業據提出戶籍謄本、本院110年度輔宣字 第19號民事裁定及裁定確定證明書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 19至23頁、第27至29頁),已據本院調取108年度監宣字 第53號、110年度輔宣字第19號案件卷宗核閱無誤。   ㈡聲請人另主張為避免受輔助宣告人A02因無法正確認知使用 金錢、向地下錢莊借貸等行為遭受財產損害之風險,請求 增列限制A02於補辦身分證、健保卡、申請自然人憑證、 印鑑證明及向金融機構申請補發存摺及提款卡等行為,均 須由聲請人同意始能為之,但A02則對反對增列應經輔助 人同意之事項(見本院113年11月21日非訟事件筆錄)。 惟查,A02經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胡力予鑑定 結果略以:「鑑定過程,在金錢購買非法藥物之使用、地 下錢莊借貸之行為、反覆申請身分證或自然人憑證已獲得 金錢之補助等等情事,黃員均大方承認,同時亦表達以她 的角度觀之,上述情事均為無足輕重之小事,雖非典型妄 想症狀,但黃員之認知顯然有與現實脫節之情形。」(見 第65頁),顯見A02現於認知能力及判斷力均有下降之狀 態下,時有違法及對於財物及金錢為有害之管理行為,則 聲請人主張應增列需經輔助人同意事項,即非無據。   ㈢又審酌受輔助宣告之人A02於生活上事務均能自理,並可清 楚表達個人意見,且聲請人陳明A02名下已無財產,其生 活支出均靠家人,即A02亦不爭執現今係依靠姊姊生活( 見同上筆錄),故為保護受輔助宣告之人權益,爰裁定增 列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主文所示之法律行為時,應經輔助人 之同意,其餘聲請增列事項則無必要。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第177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詹朝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謝征旻

2025-02-07

SLDV-113-監宣-154-2025020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42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乙○○(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甲○○之監護人。 指定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係相對人甲○○之長子,相對人因 失智症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 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 事事件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並提出臺北榮民總醫院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身心障礙 證明、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及親屬同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本院依家事事件法第167條第1項規定,於民國113年12月5日 在鑑定人即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醫師胡力予前訊問相對人 時,相對人能回答自身姓名,但對於其餘問題之回答含糊不 清或答非所問(本院卷第35頁)。嗣鑑定人依相對人之個人生 活史、病史、目前社會功能及精神狀態檢查,鑑定結果認為 :相對人自113年5月出現言語模糊、記憶力減退、定向感差 、情緒不穩定之症狀,其整體臨床症狀、病程及簡易智能狀 態測驗、知能篩檢測驗結果,符合失智症之診斷,且病程發 展快速,目前已至生活無法自理程度,行動、進食及大小便 等基本日常活動皆需他人協助,言語表達鬆散,鮮少切題回 答,亦鮮少出現有意義之自發性語言或動作,目前精神狀態 已達「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或 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程度,此有臺 北榮民總醫院113年12月13日北總精字第1132400405號函覆 之精神狀況鑑定書可以參考(本院卷第43至46頁)。  ㈡本院審酌前述鑑定結果,與本院訊問相對人時所見情況相符 ,且相對人於113年9月25日接受簡易智能狀態測驗檢查結果 僅有2分(MMSE=2),對於鑑定人之詢問亦僅對少數簡單問題 在多次重申及給予充足時間思考之情況下,偶可切題回答( 本院卷第46頁),足以佐證相對人確實已有重度認知功能缺 損,應准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 法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之 配偶丁○○已死亡(本院卷第17頁),尚生存之最近親屬即長女 戊○○、次女己○○、長子即聲請人,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 人之監護人及由相對人之配偶丙○○擔任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本院卷第9至11、17至22頁),足認上開人選符合相 對人之最佳利益,爰依前述規定選定之。 四、聲請人於本件監護開始時,應依民法第1099條規定,會同丙 ○○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本院。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5-02-07

SLDV-113-監宣-542-20250207-1

監宣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910號 聲 請 人 林儀萱 應受監護宣 告 之 人 林偉聖 關 係 人 林禹丞 上開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乙00(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甲00(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三、指定丙00(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乙00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應受監護宣告人乙00之女,關係人 丙00為乙00之子,乙00因外傷性高頸椎脊髓病變合併呼吸衰 竭,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為此聲請對乙00為監 護宣告,並選定聲請人為監護人,指定關係人為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受監護宣告 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 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 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   ,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選定監護人時, 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監護人之職業、經 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第 1項、第1110條、第1111條第1項、第1111條之1第1款至第3 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親屬系統表、戶籍謄 本、臺北榮民總醫院診斷證明書門診紀錄影本等件為證,另 本院囑託臺北榮民總醫院就乙00之精神狀況進行鑑定,經鑑 定人胡力予醫師綜合乙00之個人生活史及病史、精神狀態檢 查結果認為:乙00自民國113年9月27日因左側無力加劇送往 臺北榮民總醫院急診,診斷為急性腦中風,雖經合宜治療處 置後未呈現昏迷狀態,但認知功能顯已受損且無恢復跡象, 部分生理功能亦無好轉,目前仍須仰賴呼吸器,上述情形已 嚴重影響乙00之生活自理功能,目前呈24小時臥床,無法自 行翻身,營養、如廁等基本需求皆需要較進階之醫療輔助為 之,故乙00之心神及精神狀態已達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 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 示之效果之程度,且按其個人基本照護能力均已需要他人, 甚至醫療專業協助之狀況判斷,乙00已無管理處分自己財產 之能力,根據臨床經驗及目前醫學針對腦中風治療之相關文 獻,如乙00之急性腦中風且接受合宜治療3個月以上,但認 知功能障礙仍達重度並無恢復跡象狀態者,回復之可能性極 低等語,有該院函附之精神鑑定報告書存卷可稽,堪認乙00 已達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 效果之程度,符合受監護宣告之要件,爰依法宣告乙00為受 監護宣告之人。 四、本院斟酌聲請人、關係人為乙00之子女,核屬至親,當能盡 力維護其權利,並予以適當之照養療護,且二人均有意願分 別擔任乙00之監護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爰選定聲請 人為乙00之監護人,並指定關係人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以保障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權益。又監護人依民法第1113條 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項、第1099條之1之規定,於監護開始 時,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應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於 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且於財產清冊開具完成 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 必要之行為,附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周玉琦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黃郁庭

2025-01-24

TPDV-113-監宣-910-20250124-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96號 聲 請 人 A01 相 對 人 A02 關 係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A02(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A01(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A02之監護人。 三、指定甲○○(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聲請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A02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子,相對人因中風致不能 處理事務,爰依法聲請如主文所示等語。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又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精神或心智狀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始得 為監護之宣告。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鑑定應有精神科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醫師參與並出具 書面報告,家事事件法第167條亦定有明文。又所謂有事實 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亦即經醫師診斷或鑑定明顯有精神障 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者,例如:植物人、重度精神障礙或重度 智能障礙者,明顯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意思 表示之效果者為之。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已提出親屬系統表、診斷證 明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戶籍謄本為憑(見本院卷第 9至22頁);又相對人經鑑定為第1類別重度障礙之情,是本 院依前揭規定,囑託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胡力予 為精神鑑定,其鑑定報告書略以:相對人無法獨自行走、需 要鼻胃管灌食、注意力不佳、對問題只能以嗯的聲音表達, 在重複嘗試以正反方向問題下所得到回應均相同,判斷該聲 音不具有溝通意涵,影響相對人言語表達,亦對接受外在訊 息有顯著影響,右側肢體癱瘓,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 ,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等情。綜上,堪認相對 人確因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 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等情為真,故本件聲請為有理由 ,爰依上揭規定,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四、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 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 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 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選定 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 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 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 。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 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 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 、第1111條第1項及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五、本件相對人既經為監護之宣告,已如上述,自應依上開規定 ,為其選定監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審酌相對 人現有配偶及子女2人,其等均出具同意書同意由聲請人擔 任監護人、關係人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情,有親屬 會議同意書在卷可證(見本院卷第19至21頁),復依職權查 明相對人未定有意定監護契約,有司法院意定監護契約管理 系統查詢結果在卷可為佐證,併參聲請人與相對人為至親關 係,彼此間應具有一定之信賴感及依附感,章冬萍對相對人 之財產狀況應具一定瞭解程度,堪信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 監護人,及由關係人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符合相 對人之最佳利益,爰裁定如主文第2項及第3項所示。 六、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規定,於 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即相對人之財產,應 會同章冬萍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此之 前僅得對受監護人財產為必要之管理,併此指明。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家事第一庭法 官 王昌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楊哲玄

2025-01-21

SLDV-113-監宣-596-20250121-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369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乙○○(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甲○○之輔助人。 程序費用由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係相對人甲○○之三女,相對人因 第一類輕度障礙暨第四類極重度障礙,致不能為意思表示、 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 1項、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規定,聲請 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提出戶籍謄本、身心障礙 證明、親屬系統表、同意書及願任職務同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對於因精神障 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 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 、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 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助之宣告;此分 別為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5條之1第1項所明定。又法院對 於監護宣告之聲請,認為未達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而有輔 助宣告之原因者,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輔助之宣告, 亦為家事事件法第174條第1項所明定。經查:  ㈠本院依家事事件法第167條第1項規定,於民國113年10月17日 在鑑定人即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醫師胡力予前訊問相對人 時,相對人能回答自身姓名及辨識陪同到場之長女及聲請人 身分,但無法記憶身份證字號及不知悉到場之原因,其陳述 目前居住在「忠孝東路」亦與現實不符(本院卷第47至49頁) 。嗣鑑定人依相對人之個人生活史、病史、社會功能及精神 狀態檢查,鑑定結果認為:相對人自100年出現記憶力減退 、定向感不佳之症狀,並自110年起因上述病症在臺北榮民 總醫院神經內科門診規則追蹤迄今,整體臨床症狀、病程及 於110年至113年所做4次簡易智能狀態測驗檢查結果,符合 失智症之診斷,惟未達重度認知功能障礙程度,其在語言溝 通、短期記憶及定向感等領域皆有明顯功能減損,而在數理 、圖像等領域之功能尚可,目前日常生活事務尚未達無法完 全自理之程度,其目前精神狀態應未達「因精神障礙或其他 心智缺陷,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 其意思表示之效果」,但已達「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 ,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 能力,顯有不足」之程度等語,此有臺北榮民總醫院113年1 0月25日北總精字第1132400346號函覆之精神狀況鑑定書可 以參考(本院卷第59至63頁)。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於本件鑑定時,雖無思考障礙情形,且能以 較快速度正確回答簡單數學計算問題及即時照做簡單口語動 作指定,然對於涉及定向感及短期記憶等問題,常於沉默思 索許久後給予錯誤回答,整體回話速度亦偏慢、內容簡短, 呈現心智運動遲緩之態樣,簡易智能狀態檢測結果亦經醫師 判定認知功能缺損已達中重度之程度(本院卷第62頁),與本 院訊問相對人時所見情況並無不符,足認相對人應已因罹患 失智症,致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及辨識其意思表示效 果之能力顯有不足,但尚未達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茲因聲 請人已具狀改為聲請輔助宣告(本院卷第69頁),本院爰依聲 請宣告相對人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三、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輔助人;此觀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第2項及第111 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考量相對人之配偶庚○○已死亡(本 院卷第17頁),最近親屬為長女丙○○、次女丁○○、三女即聲 請人、四女戊○○及長子己,○○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 輔助人(本院卷第11至19、29、69至73頁),足認由聲請人擔 任相對人之輔助人,符合相對人之利益,爰依前述規定選定 之。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5-01-13

SLDV-113-監宣-369-20250113-1

輔宣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125號 聲 請 人 鄧立夫 非訟代理人 蘇燕貞律師 葉慶元律師 謝時峰律師 劉秉森律師 應 受 輔 助宣告之人 陳碧娟 關 係 人 鄧德若 非訟代理人 賴佩霞律師 複 代理人 蔡瀞萱律師 上列聲請人為應受輔助宣告之人陳碧娟聲請輔助宣告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 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 助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 第1 項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應受輔助宣告之人陳碧娟(下稱其名)於民國 107年經診斷患○○症,而聲請人為陳碧娟之次子,於109年與 關係人張文心結婚後,聲請人夫婦與陳碧娟同住於臺北市○○ 區○○○路0段000巷00號9樓(下稱○○○路址),負責照顧陳碧娟 之生活起居。然陳碧娟之長子鄧德諾以○○○路址所有權人名 義,要求聲請人夫妻搬離,甚至禁止聲請人探視陳碧娟。日 前,聲請人探視陳碧娟時發現,陳碧娟因○○症日趨嚴重,致 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 ,顯有不足,爰依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聲請輔助宣告,選定 聲請人為輔助人等語。 三、鄧德諾意見略以:聲請人夫婦與陳碧娟同住期間,因生活作 息齟齬,無法配合照護陳碧娟,鄧德諾為妥善照護陳碧娟病 情,始請求聲請人與其配偶搬離○○○路址,陳碧娟於109年1 月初經臺北榮民總醫院診斷罹患○○症後,鄧德諾即於   109年8月18日向臺北榮民總醫院申請診斷證明書,鄧德諾花 費一年期間陪伴、照料陳碧娟,為確認陳碧娟退化情形是否 延緩,於110年10月21日再請臺北榮民總醫院開立診斷證明 書,故聲請人所稱陳碧娟於107年診斷罹患○○症並非事實。 嗣陳碧娟長期就診之醫院均因110年5月適逢新冠疫情三級管 制政策,實行降載或暫停治療,陳碧娟病況因而急遽惡化, 致無法僅依靠鄧德諾每日通勤照顧之程度,且鄧德諾亦主動 向親友表示,希望聲請人夫妻遷出○○○路址。是鄧德諾於110 年6月請求聲請人夫妻遷出○○○路址,詎聲請人夫妻一再拖延 遷出期程,鄧德諾不得不於110年7月提出另案遷讓房屋訴訟 (下稱另案訴訟),然聲請人明知陳碧娟前述病情,數度執意 告知陳碧娟另案訴訟相關事宜,致陳碧娟聽聞後,旋即情緒 不穩定,發生○○○○○○、使用○○○○之○○行為,病情惡化不得不 急診就醫。又鄧德諾並無禁止聲請人探視陳碧娟,且鄧德諾 長期主責陳碧娟日常起居及○○症照護安排,就陳碧娟之身體 狀況及日常作息知之甚詳,由鄧德諾擔任陳碧娟之輔助人, 始符合陳碧娟之最佳利益等語。 四、經查:   聲請人與鄧德諾主張陳碧娟因○○症,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之事實, 固有臺北榮民總醫院診斷證明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 區診斷證明書為憑(見本院卷第141-143、149頁)。惟經本院 於民國113年11月12日在鑑定人即臺北榮民總醫院胡力予醫 師前訊問陳碧娟之筆錄顯示(見本院卷第249-257頁),陳碧 娟談吐正常無礙,對於本院訊問均能充分理解並適切回答, 詳細闡述自身財產現況,理解子女間衝突情形並發表自身意 見,併參臺北榮民總醫院對陳碧娟進行精神鑑定結果略以: 據陳碧娟、鄧德諾及聲請人之陳述、臺北榮民總醫院病歷與 本日鑑定之評估,陳碧娟自106年出現○○○○○、○○○○之症狀, 並於106年起因上述症狀於本院神經內科門診追蹤迄今。其 整體臨床症狀、病程、於106至113年及本次鑑定中所做共九 次簡易智能狀態測驗檢查(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 n,MMSE)之結果(分別為00分、00分、00分、00分、00分、00 分、00分、00分、00分),符合○○症之診斷,屬○○○○○○○○之 程度。然而,陳碧娟雖因○○症症狀影響,在○○○○、○○○○、○○ ○○及○○○○等事務上確實須他人協助,雖然鑑定過程中陳碧娟 似乎拒絕接受○○○○已有○○○○之事實,但實際上並未拒絕兒子 們所提供之協助及照顧,反之陳碧娟在鑑定過程中不斷強調 希望由兩位兒子共同承擔照顧陳碧娟的責任,顯示陳碧娟疾 病照護之需求上,仍能清楚表達其意思並且其意思表示之效 果可達到滿足陳員照護需求之最大利益,而事實上陳碧娟在 目前由家屬所提供的協助下,也仍然能維持其主要的生活型 態。綜上所述,陳碧娟目前之精神狀態未達「因精神障礙或 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 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之程度。鑑定過程中,陳碧 娟可明確說出每個月生活費之來源、名下財產之名目及期望 的處理方式,惟在實際執行層面上,因其○○○○○○○○之影響, 難以獨立處理○○、與○○○○○○、○○等實際作為(仍須他人協助 ○○○○、協助○○○○○○。陳碧娟臨床診斷為屬於○○型疾病之○○症 ,就目前醫學實證研究及臨床經驗而言,其疾病嚴重程度雖 不可逆,但若接受合宜之治療應可有效減緩其○○○○之○○○○; 有臺北榮民總醫院113年12月11日北總精字第1132400392號 函暨精神狀況鑑定書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267-275頁)。是 可見陳碧娟雖經診斷患有○○症,且因○○○○○○○○影響,須他人 協助○○○○,然病症目前未達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之程度,聲請人依 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為陳碧娟聲請輔助宣告,於法無據,應 予駁回。至聲請人與鄧德諾間因照顧陳碧娟所生衝突,參以 兩人均為陳碧娟之子,且均高度表現出照顧陳碧娟之意願, 並給予陳碧娟生活上之實際照顧,陳碧娟對此亦未曾拒絕子 女協助,是聲請人與鄧德諾間應另行協議照護陳碧娟之方式 ,並尊重陳碧娟之意願,以維陳碧娟之最佳利益,始為妥適 ,併此敘明。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蔡寶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張妤瑄

2025-01-07

TPDV-113-輔宣-125-2025010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362號 聲 請 人 A01 相 對 人 A02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A02(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A01(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A02之監護人。 指定A03(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A02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 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 護受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 14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係相對人之長子,相對人因失智症, 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 效果,為此依法聲請准予裁定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等語,並提出戶口名簿、戶籍謄本、同意書、親屬系統表及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影本等件為證。 三、本件經本院在鑑定人即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醫師胡力予前 訊問相對人,以審驗相對人之心神狀況,其對本院訊問內容 無法正確回應,並審酌該院函覆之精神狀況鑑定書略以:「 據王員兒子之陳述、本院病歷與本日鑑定之評估,王員自1 10年出現記憶力減退、定向感差、偶發性混亂行為之症狀, 其整體臨床症狀、病程及於111至113年所做3 次簡易智能狀 態測驗檢查之結果,符合失智症之診斷。王員之失智症病程 進展快速,目前已至生活無法自理的程度,行動、進食及大 小便等基本日常生活活動皆需他人協助,且言語表達大多為 複述問話者之問句,幾乎無切題回應之能力,亦鮮少出現有 意義之自發性語言或動作。綜上所述,王員目前之精神狀態 已達『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或 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之程度。」等 語,有本院113年11月27日非訟事件筆錄(見本卷第37頁至 第43頁)及臺北榮民總醫院113年12月11日北總精字第11324 00391號函暨檢附之精神狀況鑑定書(見本卷第45頁至第49 頁)在卷可稽,堪認相對人因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 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本件聲請,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四、次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 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 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 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 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 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 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 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 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監護人之職業 、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 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 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 之1 分別定有明文。經查:相對人既經監護宣告,已如前述 ,自應為其選定監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 院審酌相對人之配偶已歿,由相對人之長子即聲請人A01及 長女A03等最近親屬商議後,同意由聲請人A01擔任監護人, 並由相對人之長女A03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有同 意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7頁至第18頁),而聲請人、A0 3分別為相對人之長子、長女,彼此關係密切,具有相當之 信賴關係存在,適於執行上述職務,因認由聲請人擔任監護 人,並指定A03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符合相對人 之最佳利益,爰裁定如主文第2 項、第3 項所示。又依民法 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 規定,於監護開 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應會同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於2 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開具 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僅得 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併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 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高雅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陳威全

2025-01-06

SLDV-113-監宣-362-2025010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