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訴訟費用擔保

共找到 23 筆結果(第 1-10 筆)

仲訴更一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撤銷仲裁判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仲訴更一字第1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滙豐(臺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訴訟代理人 林瑤律師 劉祐君律師 相 對 人 即 原 告 泓凱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燦能 訴訟代理人 章文傑律師 李奕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仲裁判斷事件,聲請人聲請命相對人供訴 訟費用之擔保,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原告於中華民國無住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者,法院應依被 告聲請,以裁定命原告供訴訟費用之擔保;訴訟中發生擔保 不足額或不確實之情事時,亦同。前項規定,如原告請求中 ,被告無爭執之部分,或原告在中華民國有資產,足以賠償 訴訟費用時,不適用之。民事訴訟法第96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原告係址設薩摩亞之外國公司 ,於我國境內並無住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而本件經核定訴 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1億4,032萬864元,則第一審 裁判費為120萬2,541元,第二、三審裁判費各為183萬1,561 元,如第三審律師酬金以上限50萬元計算,除已繳納第一審 裁判費外,本件訴訟費用至少應為416萬3,122元,爰依民事 訴訟法第96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命相對人預供訴訟費用 之擔保等語。 三、經查,相對人固為外國公司,然其於玉山銀行新莊分行設有 有OBU帳戶,截至114年3月7日止尚有美金15萬7,468.49元, 有玉山銀行結存餘額證明書在卷可佐(見本案卷第189頁) ,以同日台灣銀行現金賣出匯率33.11元計算,折合新臺幣 為521萬3,782元(計算式:美金15萬7,468.49元×33.11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故相對人在我國資產已逾聲請人前述主 張應繳納之擔保費用416萬3,122元,符合民事訴訟法第96條 第2項後段規定,自無再命相對人供訴訟費用擔保之必要。 從而,聲請人聲請本院裁定命相對人供訴訟費用之擔保,為 無理由,不應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育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林霈恩

2025-03-31

TPDV-113-仲訴更一-1-20250331-1

司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發還擔保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7號 聲 請 人 蘇州允呈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翠紅 相 對 人 恩得利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國勝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發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0年度存字第2217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捌拾陸萬零捌佰捌拾捌元,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 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前段分別定 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 聲請人前依本院110年度重訴字第400號民事裁定,為供相對 人訴訟費用之擔保,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新臺幣(下同)86 0,888 元為擔保金,並以本院110年度存字第2217號提存事 件提存在案,茲因該給付貨款事件業經法院歷審判決確定, 聲請人已於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相對人行使 權利而其未行使,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 項之規定, 聲請返還前開擔保金等語。 三、經調閱本院110年度重訴字第400號、110年度存字第2217號 卷可知,聲請人前向本院起訴請求相對人給付貨款事件,因 聲請人於我國境內無事務所及營業所,經本院以110年度重 訴字第400號民事裁定命聲請人為相對人供訴訟費用擔保金8 60,888元在案,上開訴訟經本院以110年度重訴字第400號判 決訴訟費用由相對人負擔;相對人對該判決不服提起上訴, 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12年度重上字第313號判決第二審訴訟費 用由相對人負擔;相對人不服復提起第三審上訴,經最高法 院以113年度台上字第524號裁定第三審訴訟費用由相對人負 擔,業經確定在案。因本件訴訟費用之擔保,係為擔保相對 人於訴訟程序中依法支出之訴訟費用將來得以求償,則本件 訴訟費用既經判決確定應由相對人負擔,即應認聲請人供擔 保之原因業已消滅。又本件已訴訟終結,聲請人亦於民國11 3年11月21日以國史館郵局第000606號存證信函定20日以上 之期間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而相對人收受後迄未行使權利 ,復有存證信函暨回執正本、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4年1月23 日士院鳴文字第1147005523號函、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4年2 月8日北院縉文查字第1149016163號函及本院民事紀錄科查 詢表附卷足憑,從而,聲請人聲請發還本件擔保金,經核於 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吳嘉雯

2025-03-21

PCDV-114-司聲-7-20250321-2

重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6號 聲請人 即 被 告 連巍鐘 訴訟代理人 龔新傑律師 黃湘捷律師 相對人 即 原 告 金石信託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少紅 訴訟代理人 葉建偉律師 陳昱帆律師 黃靖雯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聲請人聲請命相對人供訴訟費 用之擔保,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二十日內,為聲請人供訴訟費用之 擔保新臺幣貳佰肆拾壹萬柒仟壹佰柒拾壹元,逾期即駁回其起訴 。 前項供擔保之期間自原告供擔保時起至本件民事事件終局確定時 止。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原告為香港商公司,於我國境內無 事務所或營業所,未免有訴訟費用無法受償之虞,相對人應 提供第二審、第三審之訴訟費用擔保,爰依民事訴訟法第96 條第1項規定,聲請命其供訴訟費用之擔保等語。 二、按原告於中華民國無住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者,法院應依被 告聲請,以裁定命原告供訴訟費用之擔保,並應於裁定中定 擔保額及供擔保之期間,所定擔保額,以被告於各審級應支 出之費用總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96條第1項前段、第99條 分別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法第96條第1項規定之立法意旨 無非係因原告於中華民國無住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者,將來 訴訟終結命其負擔賠償訴訟費用時,難免執行困難,為保全 被告利益,始設此預供訴訟費用擔保之規定;該條所謂在中 華民國境內無住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者,應指在中華民國司 法權所及之轄區無住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而言(最高法院96 年度台抗字第150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所謂被告於各審級 應支出之費用總額,係指法院預計被告於本案第一審至第三 審訴訟程序中,可能支出各項訴訟費用之總額而言。再依民 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及466條之3第1項之規定,對於第 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第三審律 師之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並應限定其最高額。而上開 律師之支給標準依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 標準第4條第1項第1款規定,法院裁定律師酬金,應斟酌案 情之繁簡、訴訟之結果及律師之勤惰,民事財產權之訴訟, 於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百分之三以下為之,但最高不得逾新 臺幣50萬元。但律師與當事人約定之酬金較低者,不得超過 其約定。是被告於第二審及第三審可能支出之裁判費、委任 第三審律師之酬金及其他可能支出之訴訟費用,均應屬上開 擔保額之範疇。 三、經查,本件相對人即原告為設立於香港地區之法人,其事務 所位於香港西營盤,且於臺灣地區並無事務所或營業所及資 產乙節,為相對人所不爭執,並有相對人民事起訴狀、民事 委任狀及公司周年申報表等件附卷可佐。而香港地區非中華 民國司法權所及之轄區,應認相對人於中華民國境內並無事 務所、營業所及資產,則日後訴訟終結,如相對人敗訴,命 相對人負擔賠償訴訟費用時,難免執行困難,為保全聲請人 之利益,有命相對人預供訴訟費用擔保之必要,故聲請人聲 請命相對人供訴訟費用之擔保,依前揭規定,於法有據。至 相對人辯稱:相對人即原告於起訴時即已繳納足額裁判費, 且第一審訴訟結果尚未定論,未能預知後續兩造是否上訴、 由何造負擔訴訟費用,第二、三審之訴訟費用尚未發生,不 應作為訴訟費用之擔保等語。然查,相對人前開所辯均與民 事訴訟法第96條第2項免供訴訟費用之擔保要件不符,尚無 憑採。 四、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8,188萬7,500元,為得上訴三審 之案件,相對人已預繳第一審裁判費73萬2,632元,倘無訴 之追加或變更,本件之第二審、第三審之裁判費均為112萬6 ,698元,又第三審律師之酬金,依前開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 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第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經本院 斟酌本案訴訟標的金額及法律關係複雜之程度,認宜按本件 訴訟標的金額0.2%即16萬3,775元(計算式:8,188萬7,500 元*0.2%=16萬3,77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計算。 五、綜上,本件聲請人可能支出之歷審裁判費及第三審律師酬金 之數額,合計為236萬1,671元(計算式:第一審訴訟費用73 萬2,632元+第二審訴訟費用112萬6,698元+第三審訴訟費用1 12萬6,298元+第三審律師酬金16萬3,775元-已繳納之第一審 裁判費73萬2,632元=241萬7,171元)。茲命相對人於本裁定 送達後20日內提供擔保,逾期未提供者,即駁回相對人之訴 。 六、依民事訴訟法第96條第1項、第99條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彭淑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2025-03-05

SCDV-114-重訴-6-20250305-2

臺灣高等法院

確認法律行為無效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298號 抗 告 人 張煥禎 代 理 人 李佳翰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Concorde Healthcare Limited間確認法 律行為無效等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1日臺灣桃園地方法 院113年度國貿字第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於中華民國無住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者,法院應依被 告聲請,以裁定命原告供訴訟費用之擔保;前項規定,如原 告請求中,被告無爭執之部分,或原告在中華民國有資產, 足以賠償訴訟費用時,不適用之,民事訴訟法第96條第1項 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是如原告在我國之資產,足以 賠償訴訟費用時,即無令其供訴訟費用擔保之必要。 二、抗告人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為外國法人,在我國無 事務所及營業所,亦無資產足以賠償訴訟費用。依香港國際 仲裁中心於民國112年3月15日作成HKIAC/A21248號仲裁判斷 (下稱系爭仲裁判斷),伊僅於相對人將Comfort Health   care(Cayman) Limited 65%股權(下稱系爭股權)背書轉 讓予伊同時,始應給付相對人美元8,576萬6,623元,自難認 相對人對伊有新臺幣(以下除有特別指明美元外,均指新臺 幣)27億元債權。故原裁定駁回伊命相對人供訴訟費用擔保 之聲請,容有違誤,爰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經查:  ㈠相對人在原法院以抗告人與立德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立德 新公司)為被告起訴主張:伊與抗告人及第三人Brilliant Apex International Limited(下稱Brilliant Apex公司) 簽署股權認購及購買協議(SHARE SUBSCRIPTION AND PURCH ASE AGREEMENT,下稱系爭協議),約定伊出資取得系爭股 權,嗣因抗告人違約,伊始依系爭協議第7.5條約定行使退 出權,並請求抗告人與該公司買回系爭股權。惟抗告人與該 公司拒絕履行,伊乃將上開爭議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付仲 裁,並經該中心於112年3月15日作成系爭仲裁判斷,命抗告 人與該公司給付伊美元8,576萬6,623元。然抗告人就其所有 之不動產與立德新公司通謀虛偽訂立買賣契約並為所有權登 記之移轉(以下合稱系爭行為),為此先位聲明請求確認抗 告人與立德新公司就系爭行為均無效,並應塗銷所有權移轉 登記(下稱系爭登記),回復登記為抗告人所有;備位聲明 請求撤銷系爭行為,及塗銷系爭登記,回復登記為抗告人所 有(見原法院卷一第7至20頁)。  ㈡查相對人為外國法人,於中華民國無事務所及營業所等情, 有中華民國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驗證文件及所附公證文件可 憑(見原法院卷一第27至31頁),應堪認定。而本件訟標的 價額經原法院核定為8億5,011萬7,000元(見原法院卷三第   173至175頁),為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相對人已預繳第一 審裁判費666萬7,924元,另第二審、第三審裁判費均為   1,000萬1,886元。又第三審律師酬金為訴訟費用一部,依法 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第4條規定,法 院裁定律師酬金,民事財產權之訴訟,於訴訟標的金額或價 額3%以下,最高不得逾50萬元,本件訴訟標的價額3%顯已逾 50萬元,第三審律師酬金應以50萬元計算。故本件訴訟費用 之擔保為2,050萬3,772元(計算式:第二、三審裁判費   1,000萬1,886元×2+第三審律師酬金50萬元=2,050萬3,772元 )。  ㈢次查系爭仲裁判斷作出特定作為命令:「被申請人(即抗告 人與Brilliant Apex公司)應在本命令作成後30日內,根據 系爭協議第7.5(ii)條完成對退出股權的購買,具體內容 如下:(i)命被申請人向申請人支付退出價格,即8,576萬   6,623美元。(ii)命被申請人合作簽署所有必要的法律文件 ……(iii)命被申請人自相關政府機關取得所有必要之同意, 以完成退出股權之轉讓。」等語(見原法院卷一第200頁) ,嗣相對人向原法院聲請承認系爭仲裁判斷,經原法院以11 2年度仲許字第1號裁定准予承認,抗告人提起抗告,並經原 法院以113年度抗字第142號裁定駁回抗告在案(見本院卷第 127至137頁)。準此,依系爭仲裁判斷內容,抗告人與Bril liant Apex公司應給付相對人美元8,576萬6,623元。又抗告 人具中華民國國籍,有身分證影本可稽(見原法院卷二第26 1頁),則相對人得在我國對抗告人主張有美元8,576萬6,62 3元之債權(資產)乙節,應堪認定,自無令相對人供訴訟 費用擔保之必要。抗告人雖辯稱:伊僅於相對人將系爭股權 背書轉讓予伊同時,始應給付相對人美元8,576萬6,623元云 云,經查系爭仲裁判斷雖作成對待給付之判斷,惟據此僅足 以證明抗告人得為同時履行抗辯,但不足以證明相對人對抗 告人之債權不存在,是抗告人之主張,應屬無據,顯無可採 。  四、從而,抗告人聲請命相對人供訴訟費用之擔保,不應准許。 原裁定駁回抗告人命供訴訟費用擔保之聲請,核無違誤。抗 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洵屬無據,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十庭              審判長法 官 邱 琦               法 官 高明德               法 官 張文毓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劉文珠

2025-03-04

TPHV-113-抗-1298-20250304-1

事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事聲字第65號 異 議 人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 法定代理人 陳奕廷 代 理 人 楊士擎律師 相 對 人 顏正雄 袁佳均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保證書事件,異議人對於本院司法事務官 於民國113年7月16日所為113年度司聲字第447號裁定聲明異議,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裁定廢棄。 二、異議人於本院94年度執全字第4829號假扣押事件所提供之財 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94年9月5日法扶保證字第00 00000號保證書(擔保額度新臺幣34萬元),准予返還。 三、聲請及異議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效 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 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 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一項之異 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 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本 文、第2項、第3項規定甚明。經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 113年7月16日作成113年度司聲字第447號民事裁定(下稱原 裁定),原裁定於113年7月23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收受 該處分送達後10日內具狀聲明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 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合,合先敘明。 二、本件異議意旨略以:  ㈠本件應已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所稱之「訴訟終 結」情形:  ⒈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 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此於因假處分所供之擔保,亦准用 之,民事訴訟法第106條、第104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所 謂訴訟終結係指本案之訴訟已經確定或和解等情形而言。依 此規定聲請返還提存物或保證書者,係以供擔保人於訴訟終 結後,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 以及受擔保利益受催告後,未於催告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為 要件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期間之催告,既屬法定要件之一 ,則催告必須在訴訟終結之後,否則不生催告之效力。不能 謂訴訟終結前之催告,自屬合法(最高法院87年台抗字第45 4號裁定要旨)。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 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 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在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依同法第106條規定,上開有關供 訴訟費用擔保之規定,於因假扣押供擔保之情形准用之。是 其所謂之「訴訟終結」,指依假扣押所保全之請求提起之本 案訴訟終結;如供擔保人未提起本案訴訟時,則指假扣押裁 定及假扣押執行程序均不存在者而言(最高法院92年台抗字 第19號裁定)。  ⒉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而所謂訴訟終結,應從 廣義解釋,除指假扣押或假處分所保全而提起之本案訴訟終 結外,並包括撤銷假扣押或撤銷假處分裁定及執行程序終結 在內(最高法院75年台抗字第261號、88年台抗字第682號、 92年台抗字第19號裁定意旨參照)。  ⒊臺灣高等法院100年抗字第1096號民事裁定:「債權人依准許 假扣押之裁定,供擔保後聲請法院執行假扣押後,如欲聲請 裁定返還提存物,應先撤回假扣押執行之聲請,及聲請撤銷 假扣押裁定,始合於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所謂訴 訟结之要件,係指未提起本案訴訟之情形而言,債權人已提 起本案訴訟並受敗訴確定,即使未撤銷假扣押之裁定及執行 ,仍屬上開條款之所謂「訴訟」終結(最高法院92年度台抗 字第19號裁定參照)。債權人於催告債務人行使權利後,非 不得請求返還提存物,原裁定從廣義解釋謂該款之所謂「訴 訟終結」,不問有無提起本案訴訟均應包括撤銷假扣押裁定 及執行程序,尚有未洽,抗告意旨指原裁定不,求予廢棄, 為有理由,應由本院予以廢棄」。  ⒋原裁定以受扶助人即債權人楊秀雯未撤回假扣押執行為由, 駁回聲明人之請求;惟查,依前揭最高法院裁定意旨,民事 訴訟法第104 條第1項第3款所稱之訴訟終結,係指依假扣押 所保全之請求提起之本案訴訟終結;如供擔保人未提起本案 訴訟時,則指假扣押裁定及假扣押執行程序均不存在者而言 。查,楊秀雯與相對人之本案訴訟業經判決確定,而相對人 未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則供擔保 人即異議人依法聲請鈞院裁定返還保證書,於法有據。  ⒌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第454號裁定肯認本案之訴訟已經確定 ,屬訴訟終結之情形之一,此亦為原裁定第1 頁所援引之最 高法院裁定,則異議人依該裁定聲請鈞院裁定返還保證書, 竟遭原裁定駁回,則原裁定違法之處已灼然至明。   ㈡原裁定違反法律扶助法第67條第2項之增訂理由:  ⒈法律扶助法第67條規定:「分會認為法律扶助事件顯有勝訴 之望,並有聲請實施保全或停止強制執行程序之必要,受扶 助人應向法院繳納之假扣押、假處分、定暫時狀態處分、暫 時處分或停止強制執行擔保金,得由分會出具之保證書代之 。前項出具保證書原因消滅時,分會得以自己名義向法院聲 請返還。」,本條第2項增訂理由為,依民事訴訟法第104條 規定,保證書須由供擔保人聲請返還,惟實務運作上因需受 扶助人配合辦理,造成聲請返還程序過於繁複,致基金會及 分會作業上多所困擾,為簡化作業流程,爰增訂第二項,出 具保證書原因消滅時,可由分會以自己名義向法院聲請返還 之規定。  ⒉異議人因已無法聯繫受扶助人楊秀雯,請求其配合聲請返還 保證書,乃依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及法律扶 助法第67條第2項,聲請返還保證書。原裁定卻以受扶助人 未撤回假扣押執行為由駁回聲請,顯然違反法律扶助法第67 條第2項之增訂理由。  ㈢聲明人於他案持上述理由,聲請臺灣高等法院通知受擔保利 益人行使權利並聲請返還保證書均經准許,並於本案聲請時 檢附該院相關裁定,原裁定未參酌逕予駁回,顯有違誤。  ㈣爰依法提起異議,請求撤銷原裁定,並准予返還臺灣新北地 方法院94年度執全字第4829號假扣押事件,聲請人所提供之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94年9月5日法扶保證字第 0000000號保證書(擔保額度34萬元)等語。 三、本院認定如下:  ㈠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其聲請,以裁定 命返還提存物或保證書;此規定在聲請返還依強制執行法第 18條第2項規定於異議之訴為停止強制執行而提供擔保之提 存物,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定 有明文。次按分會認為法律扶助事件顯有勝訴之望,並有聲 請實施保全或停止強制執行程序之必要,受扶助人應向法院 繳納之假扣押、假處分、定暫時狀態處分、暫時處分或停止 強制執行擔保金,得由分會出具之保證書代之;前項出具保 證書原因消滅時,分會得以自己名義向法院聲請返還,法律 扶助法第67條亦有明文。又因假處分而提供擔保,債權人如 未提起本案訴訟而欲聲請裁定返還提存物,固應先聲請撤回 假處分之執行及撤銷假處分裁定,始合上開條款所謂之「訴 訟終結」要件;惟如債權人已提起本案訴訟並受確定判決, 即使未撤銷假處分裁定及執行,仍屬上開條款之「訴訟終結 」,其於催告債務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後,即得請求返還提 存物,無須先為撤銷假處分裁定之必要。  ㈡債權人楊秀雯與相對人間聲請假扣押事件,聲請人依本院94 年度全字第29號民事裁定,提供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 北分會94年9月5日法扶保證字第0000000號保證書後,經本 院以94年度執全字第4829號執行案件執行在案。異議人主張 相對人與楊秀雯本案之訴訟(93年度訴字第1593號判決)業已 確定,是本案訴訟已終結,異議人並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 間,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業據其提出本院94年 度全字第29號民事裁定、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保證書、 94年度他字第43號民事裁定、新北院楓民事圓113年度司聲 字第105號函為證,堪認已合於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 款所定「訴訟終結」之要件,是異議人依法聲請返還保證書 ,於法有據。從而,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 為有理由,爰將原裁定,改判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四、據上論結,本件異議有理由。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 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2-03

PCDV-113-事聲-65-202502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變換提存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0號 聲 請 人 華南永昌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進明 相 對 人 黃心怡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變換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2年度聲字第152號裁定所命聲請人變換提供之擔保物即價 值新臺幣400萬元之銀行可轉讓定期存單及現金新臺幣2萬8,000 元,准予變換為新臺幣410萬元之中央政府登錄債券。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之提存物或保證書,除得由當事人約定變換外,法 院得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許其變換,民事訴訟法第10 5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上開訴訟費用擔保之規定,於其他依 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此觀同法第106條規定自明 。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聲請假扣押事件,前 經鈞院以111年度全字第89號裁定准予供擔保假扣押,經聲 請人向鈞院提供該項擔保,嗣就相對人名下財產予以假扣押 ,其後聲請人聲請變換提存物,經鈞院以112年度聲字第152 號裁定准予價值新臺幣(下同)400萬元之銀行可轉讓定期 存單及現金新臺幣2萬8,000元,聲請人已辦妥變換提存物在 案。茲因前所提存之可轉讓定期存單於民國113年6月20日到 期,特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5條第1項規定,請鈞院裁定准予 變換以410萬元之中央政府登錄債券提供擔保。經核尚無不 合,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81條第1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陳宏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張韶安

2025-01-15

PCDV-114-聲-10-20250115-1

臺灣高等法院

擔保訴訟費用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415號 抗 告 人 如興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宗明 訴訟代理人 陳錦旋律師 林曉玟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MEKONG RESORT DEVELOPMENT CONSTRUCTI ON CO.,LTD.間請求返還價金事件,對於民國113年10月17日臺灣 臺北地方法院所為裁定(113年度聲字第386號),提起抗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原告於中華民國無住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者,法院應依被告 聲請,以裁定命原告供訴訟費用之擔保;但倘原告在中華民 國有資產,足以賠償訴訟費用時,前項規定不適用之。民事 訴訟法第96條第1項前段、第2項後段定有明文。若原告在我 國之資產,足以賠償訴訟費用時,即無命其供訴訟費用擔保 之必要。 二、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以伊為被告,向原法院起訴請求返還 價金事件(案列原法院113年度重訴字第35號,下稱本案) ,因相對人為外國人,於中華民國並無住所、事務所、營業 所及資產,其於我國新設立之辦事處,同址有99家公司行號 為商業登記,係借址登記;其於兆豐銀行現金存款,流動性 高,可輕易移轉,顯係臨訟刻意存入,不足以認定其在我國 有資產足以賠償訴訟費用。伊聲請命相對人供訴訟費用之擔 保,原法院竟以113年度聲字第386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 回伊之聲請,顯有違誤。爰提起抗告,求為廢棄原裁定,並 命相對人就追加後之訴訟標的金額供訴訟費用之擔保。 三、外國公司在中華民國有無營業所,應依客觀之具體營業事實 探求認定,非以向我國經濟部辦理分公司設立登記為準。公 司法第386條於民國107年8月1日修正後,外國公司之辦事處 所為行為,不必受限於業務上法律行為,縱從事蒐集市場資 訊之事實行為,亦無不可,故刪除舊法「為業務上之法律行 為」之文字。依其修正意旨,足見外國公司依公司法所設置 辦事處,已非外國公司之營業所或事務所。經查,相對人為 柬埔寨公司,並未設立分公司營業,雖已依前開規定,於11 3年8月1日向經濟部報明指派第三人林献智為代表人,設置 臺北市○○區○○○路0段0號11樓為辦事處,並於同年月19日經 准許登記在案,有商工案件進度查詢、經濟部113年8月19日 經授商字第11330140990號函暨所附外國公司辦事處設立登 記表可稽(見原法院卷第31、65至67頁、本院卷第41至42頁 ),惟相對人就該代表人辦事處,並未證明有何營業事實或 為業務上法律行為,應僅係因其無意在我國境內設營業所或 事務所,用以作為聯絡處所而已,與法人營業所、事務所具 有一定之營業事實或為其他業務上法律行為有別,故非民事 訴訟法第96條第1項規定之事務所或營業所,先予陳明。然 查,相對人於113年9月13日在兆豐銀行桃園分行外幣存款帳 戶,有資產美金15萬4963.97元,以同年10月16日臺灣銀行 美金兌換新臺幣匯率32.455計算(見本案訴訟卷一第647至6 49頁、原法院卷第99至103頁該帳戶存摺封面及內頁、臺灣 銀行歷史匯率收盤價表),約折合新臺幣502萬9356元。相 對人於112年11月30日聲請支付命令請求抗告人返還如附表 一編號1、2所示價金計美金100萬元,及自如附表一編號1、 2所示之利息起算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復於113年9月5日 提出民事追加訴之聲明狀,將請求之金額擴張為美金150萬 元,及自如附表一所示之利息起算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 並請求抗告人與追加被告張水江、紀宗明及徐仲榮等人連帶 給付美金294萬1405元,及自各如附表二所示利息起算日起 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有民事聲請支付命令狀、民事追加訴之 聲明狀為證(見原法院司促字卷第7至14頁、本案訴訟卷一 第97至113頁、本院卷第21至24頁),業據本院核閱本案卷 宗無訛。本件訴訟標的金額如附表一、二所示合計美金473 萬0597元,其中如附表一編號1、2部分,依起訴日即支付命 令聲請狀送達原法院而視為起訴之112年11月30日臺灣銀行 美金兌換新臺幣匯率1:31.525計算(見本案訴訟卷一第17 頁臺灣銀行歷史本行營業時間牌告匯率),折合新臺幣3423 萬6371元〈計算式:(美金21萬8685元+美金86萬7322元)×3 1.525〉;如附表一編號3及附表二編號1部分,按相對人提出 民事追加訴之聲明狀之113年9月5日臺灣銀行美金兌換新臺 幣匯率1:32.34計算(見原法院卷第93頁臺灣銀行歷史匯率 收盤價表),折合新臺幣1億1786萬6041元〈計算式:(美金 52萬9521元+美金311萬5069元)×32.34〉,共計新臺幣(下 同)1億5210萬2412元(計算式:3423萬6371元+1億1786萬6 041元),抗告人可能支出訴訟費用損害即應徵收第二、三 審裁判費共387萬9740元(二、三審級均為193萬9870元), 第三審律師酬金以最高之50萬元計算,合計437萬9740元, 堪認相對人之資產並無不足賠償訴訟費用之情形,揆依民事 訴訟法第96條第2項後段規定,即無命其供訴訟費用擔保之 必要。而所謂資產,包含有形、無形財產,現金及銀行存款 之消費寄託債權,亦屬之,抗告人徒以該存款債權具有流動 性,即謂非資產,自不足採。 四、從而,抗告人以相對人為外國人,在我國無事務所或營業所 ,亦無資產足以賠償訴訟費用為由,聲請法院裁定命相對人 供訴訟費用之擔保,自屬無據。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 於法核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非有 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朱耀平               法 官 王唯怡               法 官 湯千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奕伃 附表一 編號 請求項目 金額 (美金) 利息起算日 (民國) 訴訟標的金額 (美金) 1 已付價金 20萬元 111年1月17日 21萬8685元 (20萬元加計自111年1月17日起至112年11月29日法定遲延利息1萬8685元) 2 已付價金 80萬元 111年3月25日 86萬7322元 (80萬元加計自111年3月25日起至112年11月29日法定遲延利息6萬7322元) 3 違約金 50萬元 112年7月1日 52萬9521元 (50萬元加計自112年7月1日起至113年9月4日法定遲延利息2萬9521元) 附表二 編號 被告 利息起算日 (民國) 訴訟標的金額 (美金) 1 如興公司 112年7月1日 311萬5069元 (294萬1405元加計自112年7月1日起至113年9月4日法定遲延利息17萬3664元) 2 張水江 民事追加訴之聲明狀繕本送達翌日 294萬1405元 3 紀宗明 民事追加訴之聲明狀繕本送達翌日 294萬1405元 4 徐仲榮 民事追加訴之聲明狀繕本送達翌日 294萬1405元

2025-01-14

TPHV-113-抗-1415-20250114-1

家聲抗
臺灣高等法院

假處分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抗字第61號 抗 告 人 黃亞女 相 對 人 王精機 王世駿 上列當事人間假處分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30日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家全字第3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原裁定所命抗告人供擔保金額,變更如附表編號1、2之E欄所示 。   理   由 一、抗告人聲請意旨以:伊與相對人王精機經原法院裁定改用夫 妻分別財產制,伊得向王精機請求分配剩餘財產。惟王精機 將其所有如附表之A欄所示房地(合稱系爭房地)全部或部 分權利以買賣、贈與為原因,移轉登記予兩造次子即相對人 王世駿所有,王世駿並陸續以附表編號1之C欄所示房地設定 抵押權,伊已於原法院訴請分配剩餘財產暨撤銷詐害債權、 塗銷登記、回復原狀等(下稱本案訴訟)。相對人企圖脫產 ,系爭房地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爰依民法 第532條規定聲請假處分(原裁定誤載抗告人併依民事訴訟 法第538條規定聲請),請求相對人就附表編號1、2之C欄所 示房地不得為讓與、抵押及其他一切處分行為(合稱一切處 分行為);本案訴訟撤回、和解或裁判確定前(合稱終結前 ),禁止相對人就附表編號2之C欄所示房地,對伊主張權利 要求遷讓房屋及斷水斷電等行為。原裁定准抗告人分別以新 臺幣(下同)721萬元、89萬元為王世駿供擔保後,禁止王 世駿於本案訴訟終結前,就附表編號1、2之C欄所示房地為 一切處分行為,並駁回抗告人其餘聲請。抗告人提起抗告, 抗告意旨以:伊向王精機請求平均分配剩餘財產,就系爭房 地有直接請求之權利,伊聲請假處分自無不合。又原裁定認 定王世駿受假處分之利息損失為1237萬5000元,則本案訴訟 係請求分配剩餘財產,擔保金應為前開金額之1/10即123萬7 500元,況王世駿陸續以該房地向銀行大量貸款,自無損失 。又相對人倘以附表編號2之C欄所示房地所有人身分要求伊 搬遷,伊將受有損害。抗告聲明:原裁定關於駁回伊後開聲 請及命供擔保部分廢棄;王精機就附表編號2之C欄所示房地 除移轉予伊外,不得為一切處分行為。准伊以123萬7500元 供擔保及准許訴訟救助。本案訴訟終結前,禁止相對人就附 表編號2之C欄所示房地,對抗告人主張權利要求遷讓房屋及 斷水斷電等行為。 二、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以外之請求,欲保全強制執行,如因請 求標的之現狀變更,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 者,得聲請假處分,民事訴訟法第532條定有明文。次按請 求及假處分之原因應釋明之,前項釋明如有不足,而債權人 陳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適當者,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 供擔保後為假處分,民事訴訟法第533條前段準用第526條第 1、2項甚明。是債權人就其請求及假處分之原因,有任何一 項未予釋明,法院即不能為命供擔保後准許假處分之裁定。 又民法第1030條之1規定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 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如有剩餘,其 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所謂差額,係指就雙方 剩餘婚後財產之價值計算金錢數額而言。上開權利之性質, 乃金錢數額之債權請求權,非金錢以外之請求權,無聲請假 處分保全之餘地(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461號裁定參照 )。經查:  ㈠抗告人陳明其係依民法第1030條之1、第244條、第1020條之1 規定提起本案訴訟,請求分配剩餘財產、撤銷相對人間就系 爭房地所為之債權、物權行為、塗銷登記,回復為王精機所 有(原審卷第9至13頁、本院卷第17頁),是抗告人對王精機 行使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即請求給付剩餘財產差額之金錢 債權,除此之外,抗告人並未釋明對王精機有何非金錢之請 求,是其聲請對王精機為假處分,於法不合。  ㈡抗告人係對王世駿行使民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之回復原狀請 求權,有其提出本件聲請狀及本院113年度家聲抗字第33號 裁定可憑(即准抗告人本案訴訟救助,原審卷第11至20頁) ,是抗告人對王世駿聲請假處分,應以保全前開請求之目的 範圍為限。原裁定既已准許抗告人聲請禁止王世駿於本案訴 訟終結前,就附表編號1、2之C欄所示房地為一切處分行為 ,已足保全抗告人之前開請求。此外,抗告人並未釋明其對 王世駿有何占有附表編號2所示房地之非金錢請求,是抗告 人請求本案訴訟終結前,禁止王世駿就附表編號2之C欄所示 房地,對抗告人主張權利要求遷讓房屋及斷水斷電等行為, 核屬無據。 三、抗告人固抗辯本件擔保金應降低為123萬7500元及允准訴訟 救助云云。惟查:  ㈠按假處分擔保金之性質係用以擔保相對人因假處分可能受有 損害之賠償,訴訟救助雖有免供訴訟費用擔保之效力,但其 效力並不及於假處分之擔保金,債權人仍須供擔保以補釋明 之欠缺,始得准予假處分(最高法院90年度台抗字第539號 裁定參照)。是抗告人請求本件假處分之擔保金允准訴訟救 助云云,於法不合。  ㈡次按假處分之擔保金係備供債務人因假處分所受損害之賠償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受假處分後,債務人不能利用或處分該 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因供擔保所受之損害額定之,與標的 物是否設定抵押權,其債權額若干無涉(最高法院102年度 台抗字第115號裁定參照)。又法院就債務人因假處分所受 損害,命債權人預供擔保者,其金額之多寡應如何認為相當 ,原屬於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雖非當事人所可任意指摘; 惟抗告法院仍得依職權認定該擔保金是否相當,予以提高或 降低之(最高法院85年度台抗字第381號裁定參照)。又分 會認為法律扶助事件顯有勝訴之望,並有聲請實施保全或停 止強制執行程序之必要,受扶助人應向法院繳納之假處分擔 保金,得由分會出具之保證書代之,法律扶助法第67條第1 項定有明文。  ㈢查王世駿因本件假處分所受損害,為假處分期間無法處分房 地所受損失,應以其所有附表編號1、2之C欄所示房地換價 所得之利息損失計算。本院審酌附表編號1、2所示建物各為 五層樓公寓之1、2樓,建物面積各約25坪,屋齡約44年,有 建物登記謄本可佐(原審院第27、33頁);及抗告人自陳及 其於訴訟救助案件提出之實價登錄表所載,附表編號1房地 係商業用、編號2房地係抗告人自住,及附近相近屋齡、樓 層房屋之實價登錄價格約在每坪40萬元至50萬元間(原法院 113年度家救字第55號卷第81頁),據此估算附表編號1、2 所示房地每坪價格各為50萬元、40萬元,總價各為1250萬元 、1000萬元。又抗告人本案請求為8100萬元(原法院113年度 家救字第55號卷第3頁),為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依少年 及家事法院審理期限規則、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 ,剩餘財產分配之家事通常程序案件第一、二審辦案期間各 為2年6月,民事第三審案件辦案期間為1年6月,合計6年5月 ,加計送達、上訴期間,估計本件假處分期間為7年,並按 法定利率週年利率5%計算王世駿就附表編號1、2之C欄所示 房地因假處分可能遭受之利息損失各為437萬5000元【1250 萬元×5%×7】、116萬6667元【1000萬元×1/3×5%×7】。爰據 此酌定抗告人應供擔保金額,並依前開法律扶助法規定,酌 定上開擔保金額均得以同額之財團法人法律基金會分會出具 之保證書代之。抗告人固抗辯王世駿向銀行大量借款,無損 失可能云云。惟債務人之不動產縱經設定抵押,亦無礙於其 得處分該不動產而獲取換價利益,例如出售或再次設定抵押 ,借新債還舊債情形即屬之,此觀附表編號1之C欄,王世駿 為玉山銀行設定之②③④最高限額抵押權,於為台北富邦銀行 設定⑤最高限額抵押權後,即因清償而塗銷乙節即明(本院 限閱卷附土地建物查詢資料及異動索引),是抗告人抗辯王 世駿已向銀行貸款,不因假處分而受損害云云,即屬無據。 又本院所命抗告人供擔保金額係備供王世駿受不當假處分所 受損害之賠償,其非抗告人剩餘財產分配請求之當事人,自 無參酌民法第526條第4項規定意旨予以酌減擔保金之餘地, 抗告人抗辯應以王世駿假處分所受利息損失之1/10計算擔保 金云云,洵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裁定准許抗告人供擔保後,禁止王世駿就附表 編號1、2之C欄所示房地為一切處分行為,並駁回抗告人其 餘聲請,並無不合。又假處分事件供擔保金額之多寡,乃法 院依職權審酌之事項,經法院審酌後,認有調整擔保金額之 必要,祇須就原裁定此部分依職權予以變更即足,無庸就此 部分廢棄原裁定(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470號裁定參照 )。原裁定酌定供擔保金額部分未洽,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 此部分不當,為有理由,爰由本院依職權變更如主文第三項 所示。至其餘抗告部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石有爲               法 官 林晏如               法 官 曾明玉 附表: 編號 A;處分標的 B:處分時間、行為 C:聲請假處分範圍 D:原裁定 命抗告人供擔保金額 E:本院變更抗告人供擔保金額 1 新北市○○區○○路000號1樓房地(即同區民權段OOOO建號建物全部、OOO地號土地應有部分1/5) ①王精機於112年3月1日將左列建物全部,以買賣為原因,移轉登記予王世駿,並陸續將左列土地合計應有部分1/5,移轉登記予王世駿。 ②王世駿於112年3月31日設定最高限額1320萬元抵押權予玉山銀行(已塗銷)。 ③王世駿於112年10月13日設定最高限額132萬元抵押權予玉山銀行(已塗銷)。 ④王世駿於113年4月1日設定最高限額324萬元抵押權予玉山銀行(已塗銷)。 ⑤王世駿於113年9月11日設定最高限額2520萬元抵押權予台北富邦銀行。  王世駿所有左列土地應有部分1/5,左列建物全部 721萬元 437萬5000元或同額之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保證書 2 新北市○○區○○路000號2樓房地(即同區○○段OOOO建號建物全部、OOO地號土地應有部分1/5) 王精機於113年1月30日將左列土地應有部分2/25,左列建物應有部分1/3,以贈與為原因,移轉登記予王世駿。 ①王精機所有左列土地應有部分3/25,左列建物應有部分2/3。 ②王世駿所有左列土地應有部分2/25,左列建物應有部分1/3    ①駁回。 ②89萬元 ②116萬6667元或同額之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保證書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陳盈璇

2024-12-31

TPHV-113-家聲抗-61-20241231-1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塗銷最高限額抵押權登記聲請命供訴訟費用之擔保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920號 再 抗告 人 鄭蓉蔚 胡琬妮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楊佳勲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Smart Play Limited間請求塗銷最高限 額抵押權登記事件,聲請命供訴訟費用之擔保,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9月26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299號) ,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 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4項規定 甚明。是當事人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 抗告,就該裁定如何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應有具體之指摘, 否則,其再抗告自難認為合法。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原法院本其取捨證據之職權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不當之情形在內。 二、本件再抗告人再為抗告,係以:相對人之瑞士商瑞士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OBU帳戶結清關戶後,另於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開立OBU帳戶,惟其美金存款減少美金26萬8395. 65元,僅餘美金8萬2302.35元,原法院未查明其緣由,逕以 相對人之資產足供清償本案可能之全部訴訟費用,無令提供 訴訟費用擔保之必要,自有未當云云,為其論據。惟查再抗 告人所陳上述理由,均屬原法院取捨證據,認定相對人在我 國有無資產足以賠償訴訟費用之事實當否問題,與適用法規 是否顯有錯誤無涉。依上說明,其再為抗告,自非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 第2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4-12-18

TPSV-113-台抗-920-20241218-1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088號 聲 請 人 LIM JOURNO MARIE MAY(林珂) 相 對 人 林南星 林德玄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七年度存字第二八七六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壹佰伍拾參萬柒仟貳佰伍拾陸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 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 文。次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 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同法法第104條 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 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又所謂應供擔保 原因消滅,依最高法院53年度台抗字第279號裁判之意旨, 應係指受擔保利益人並無損害發生,或供擔保人本案勝訴確 定,或就所生之損害已經賠償時,始得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 。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 件,聲請人前遵鈞院107年度重訴字第809號民事裁定,為供 訴訟費用之擔保,曾提供擔保金新臺幣1,537,256元,並以 鈞院107年度存字第2876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兩造間 之訴訟業已終結,聲請人本案業經勝訴判決確定,聲請返還 本件提存物。 三、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07年度存字第2876號、107年度重訴 字第809號(含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重上字第925號、最高 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75號)卷宗審核,本件命供訴訟費用 擔保之本案訴訟,係以聲請人為原告,相對人林南星及林德 玄為被告提起訴訟,第一審訴訟費用經諭知由被告負擔;相 對人林南星及林德玄不服提起上訴,就相對人林南星部分駁 回其上訴,並諭知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林南星負擔,就 相對人林德玄部分成立訴訟上和解(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 重上字第925號),諭知第一、二審訴訟費用各自負擔;相 對人林南星不服再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 75號裁定駁回上訴確定,諭知第三審訴訟費用上訴人林南星 負擔,是以聲請人之本案判決勝訴確定,歷審訴訟費用由相 對人林南星負擔。次因聲請人與相對人林德玄於111年7月20 日於臺灣高等法院民事第十九庭成立訴訟上和解,相對人林 德玄同意聲請人領回本件提存物,此有和解筆錄附於臺灣高 等法院109年度重上字第925號卷內可稽(參臺灣高等法院10 9年度重上字第925號卷二第469頁)。本件相對人林南星於 訴訟程序進行支出訴訟費用均應由其自行負擔,聲請人無賠 償相對人所支出訴訟費用之義務,復以相對人林德玄同意返 還提存物,是以按諸上開最高法院裁判意旨,應認供訴訟費 用擔保之原因消滅。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經 核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用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萬蓓娣

2024-12-09

TPDV-113-司聲-1088-2024120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