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凌宇
相關判決書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小字第1130號 原 告 孔令修 被 告 李重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 3年12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8,550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25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800元,並應於裁 判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8,550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7月1日9時34分許,駕駛車牌號 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被告車輛),行經高雄市○○ 區○道○號北向351公里400公尺處內側車道時,因未保持行車 安全距離,而與訴外人陳瑾妍(原名陳秀恩,以下逕稱陳瑾 妍)所有,當時由原告所駕駛,沿同車道行駛在被告車輛前 方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致 系爭車輛車體受損(下稱系爭交通事故),支出必要之維修 費用新臺幣(下同)46,300元(含零件31,000元、工資7,30 0元、烤漆8,000元)並經陳瑾妍債權讓與予原告。爰依侵權 行為及債權讓與等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46,3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經查,被告於113年7月1日9時34分許,駕駛被告車輛,行經 高雄市○○區○道○號北向351公里400公尺處內側車道時,因未 保持行車安全距離,而碰撞系爭車輛,致系爭車輛車體受損 ,支出必要之維修費用46,300元(含零件31,000元、工資7, 300元、烤漆8,000元)並經債權讓與予原告等情,有全都汽 車修配廠估價單1份、國道公路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 登記聯單1份、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1份、道路交通事故調查 報告表㈠、㈡各1份、A3類道路交通事故調查(談話)紀錄表2 份、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1份、現場照片20張、酒 精測定紀錄表2份、系爭車輛之車籍資料1份、債權讓與證明 書1份在卷可稽,堪信為真實(見本院卷第11至13頁、第29 至47頁、第55頁)。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受之損害,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汽車在 同一車道行駛時,除擬超越前車外,後車與前車之間應保持 隨時可以煞停之距離,不得任意以迫近或其他方式,迫使前 車讓道,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 被告駕駛被告車輛,應知悉並注意遵守上開交通安全規則, 竟疏未注意及此,致不慎撞擊系爭車輛,而造成系爭車輛受 損,堪認被告對系爭交通事故之發生有過失,且應負全部過 失之責。又被告之過失行為與系爭車輛所受損害間,有相當 因果關係,被告應對原告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㈢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 少之價額,民法第196條定有明文。並按物被毀損時,被害 人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 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理材料以新 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 議參照)。原告主張系爭車輛之車損維修費用計46,300元( 含零件31,000元、工資7,300元、烤漆8,000元),又其中零 件部分之修復,既以新零件更換被損害之舊零件,揆諸前揭 說明,應將零件折舊部分予以扣除,始屬合理。依行政院所 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非運輸業用 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依平均法計算其折舊結果 (即以固定資產成本減除殘價後之餘額,按固定資產耐用年 數表規定之耐用年數平均分攤,計算折舊額),每年折舊率 為5分之1,並參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 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 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 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月計」,上開【非運輸業用 客車、貨車】自出廠日109年2月,迄系爭交通事故發生時即 113年7月1日,已使用4年6月,則零件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 用估定為7,750元【計算方式:1.殘價=取得成本÷(耐用年數 +1)即31,000÷(5+1)≒5,167(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2.折 舊額=(取得成本-殘價)×1/(耐用年數)×(使用年數)即(3 1,000-5,167)×1/5×(4+6/12)≒23,250(小數點以下四捨五 入);3.扣除折舊後價值=(新品取得成本-折舊額)即31,0 00-23,250=7,750】,加計不必折舊之工資7,300元、烤漆8, 000元,原告得請求之維修費用共計為38,550元(計算式:2 3,250+7,300+8,000=38,550)。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及債權讓與等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38,55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年11月2 5日(見本院卷第23頁之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 ,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法院依小額程序為被告部分敗訴之判決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就原告勝訴部分,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 項,適用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為裁判費1,000元,確定如主文第三項所示 之金額,並加計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訴訟費用計算式: 裁判費(新臺幣) 1,000元 合計 1,000元
2024-12-26
CDEV-113-橋小-1130-20241226-1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721號 原 告 黃科達 被 告 余品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5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55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50,000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00年間,以向原告佯稱:因替配偶 解決交通事故及得到子宮肌瘤而需要資金等語之方式詐欺原 告,致原告陷於錯誤,而於同年8月16日,透過「委託訴外 人許○○(以下逕稱許○○),將許○○所有之現金新臺幣(下同 )150,000元,以無摺存款方式存入被告左營郵局帳號000-0 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後,再由原告匯 還150,000元給許○○」之方式,交付被告150,000元。惟被告 無法律上原因,受領上開利益,迄今仍未返還。爰依不當得 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 告15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抗辯:這150,000元是我跟許○○之間的事情,跟原告一 點關係都沒有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兩造不爭執之事項(見本院卷第73頁):原告於100年8月16 日委託許○○以無摺存款方式將150,000元存入系爭帳戶。 ㈡按「非給付型之不當得利」中之「權益侵害之不當得利」, 凡因侵害歸屬於他人權益內容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欠 缺正當性;亦即以侵害行為取得應歸屬他人權益內容的利益 ,而不具保有利益之正當性,即應構成無法律上之原因,而 成立不當得利(最高法院99年度台再字第50號判決意旨參照 )。 ㈢經查,原告於100年8月16日,透過「委託訴外人許○○,將許○ ○所有之現金150,000元,以無摺存款方式存入系爭帳戶後, 再由原告匯還150,000元給許○○」之方式,交付被告150,000 元等事實,有上開無摺存款之存款人收執聯(下稱系爭收執 聯)1份在卷可證(見本院卷第9頁),並經原告於本院111 年度橋簡字第30號請求清償借款事件(下稱系爭前案第一審 )111年2月23日言詞辯論時,將系爭收執聯正本庭呈供該案 承審法官檢閱(見系爭前案第一審卷第66頁),核與系爭前 案第一審卷所附,經被告簽名之「借款證明」(下稱系爭借 款證明)所載:被告因替配偶解決交通事故、得子宮肌瘤等 理由,向原告借150,000元(以無摺存款入系爭帳戶)等語 之記載相符(見系爭前案第一審卷第77頁)。衡情,系爭收 執聯乃證明自己與上開無摺存款交易相關之重要證據,倘若 上開150,000元確實如被告所述,為許○○與被告間之事情, 原告全無支出,則許○○自無可能將日後追討上開150,000元 之重要憑證(即系爭收執聯)無故交付給不相干之原告,被 告亦不可能於完全與事實不符之系爭借款證明上簽名。從而 ,堪認被告因上開無摺存款150,000元受有利益,而原告受 有150,000元之損害,兩造間有財產之損益變動無訛。 ㈣參以被告於101年1月11日,在其社群軟體Facebook(下稱臉 書)上張貼:你們自己太笨,還聽我的話跑去臺中貸款,讓 你們2人去平均分攤貸款300,000元及銀行利息,我就看戲讓 你們去爭吵,反正你們常在一起。我討厭原告,我痛恨許○○ !終於讓我(們)設計你們2人成功等語,及電話打不停煩 死人,我只要不承認借款證明300,000元及16%利息,原告你 拿借款證明去彩色影印和有150,000元無摺存款單據~沒用, 好險我沒拿正本給許○○,當場面交現金150,000元有人證~也 沒用!我本來打算詐騙你們不還錢,交通事故和子宮肌瘤你 們也信~笨蛋我那來的膳養費給付你們,早就離婚~哈哈哈… 氣死你們2人((老大教的好...))等語之2篇貼文,此有 被告之臉書頁面擷圖1張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79頁)。又 原告於106年8月7日以通訊軟體Messenger(下稱Messenger )向被告表示,欲以被告無名小站部落格(下稱無名小站) 之證據揭發被告另案詐欺訴外人○○豪(以下逕稱○○豪)時, 經被告向原告表示:我的無名小站……為何你有……你要作甚麼 ……那這樣我給你150,000元,你幫我反指證他,我告他誣告 ,不告你等語,復經原告表示怕遭被告「反咬」,要求被告 出具同意書後,被告繼續向原告表示:那200,000元……幫我 反指證他加同意書,給我不是你的帳號。200,000元含詐騙 你借款150,000元,利息16%另計算,等會你去刷簿子等語, 此有兩造間之Messenger對話紀錄擷圖3張在卷可證(見本院 卷第83至87頁)。綜合上開調查證據之結果,堪認被告確實 於100年間,以向原告佯稱:因替配偶解決交通事故及得到 子宮肌瘤而需要資金等語之方式詐欺原告,致原告誤信其說 詞而交付150,000元款項。被告既係因詐欺原告而受領上開 利益,自屬以侵害行為取得應歸屬原告權益內容的利益,而 不具保有利益之正當性,即應構成無法律上之原因,而成立 不當得利,是原告訴請被告返還不當得利150,000元,為有 理由。 ㈤至被告針對上開臉書貼文及Messenger對話紀錄雖於本院113 年9月3日言詞辯論時另辯稱:如果我設計原告或許○○,我怎 麼可能用公開的狀態去發出這樣的文章,這根本不合常理, 所以這不是我發的文章,而且我的帳號之前有被盜過。我懷 疑我的帳號被盜,被發了這些東西,然後又被截圖,之後這 些文章再被刪掉等語。惟當本院繼續追問被告:你的臉書可 能被誰所盜用?有何人有動機如此陷害你?經被告答稱:我 不知道是誰,我會知道被盜用是因為臉書被我之外的登入, 我的電子信箱會收到通知,我多次收到這樣的通知,我才知 道有人登入我的帳號,但我不知道是誰,我也沒有查證,就 是那一陣子有頻繁收到這樣的通知,我會去找找看臉書遭人 登入之相關佐證等語。本院於113年12月3日言詞辯論時再次 訊問被告:上次開庭被告表示要提出臉書遭人登錄之佐證, 今日可否提出?經被告答稱:我找不到等語(見本院卷第74 至75頁、第132頁)。本院審酌被告雖辯稱其臉書遭他人盜 用,但卻無法明確指出何人有盜用其帳號之動機,且於2次 庭期間之3個月期間,不但無法找出臉書帳號遭人盜用之任 何佐證,亦未聲請本院調查任何證據,實與一般遭人誣陷而 急欲自清之反應不同。又被告臉書之上開發文內容,涉及兩 造間金錢往來之諸多細節,如由他人憑空杜撰,亦無法如此 明確指出被告詐欺原告之手法與金額。又現今之臉書使用者 雖逐漸重視資訊安全,而不願將生活中過於私人之事項於網 路世界大肆張揚,但被告之上開臉書貼文係發表於距今將近 13年前,當時國人之資訊安全意識尚未如今日發達,且兩造 當時年紀尚輕,對於「臉書發文遭擷圖可以當作不利於己之 證據」應尚無明確之意識,故被告於該年代因詐欺款項得手 ,見獵心喜而張貼上開貼文,亦非顯違當年常情之事。況且 ,被告於Messenger對話紀錄中,為求息事寧人,避免原告 將被告詐欺許偉豪之事實公諸於世,乃同意將先前詐欺原告 之150,000元連本帶利還給原告等節,亦與上開臉書貼文之 內容不謀而合。從而,被告之臉書貼文及Messenger對話紀 錄,均應為被告本人所繕打、發布無訛,被告辯稱遭盜用, 顯屬臨訟置辯之詞,不足採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15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年6月20日(見 本院卷第15頁之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應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 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為裁判費1,550元,確定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之金額,並加計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2024-12-26
CDEV-113-橋簡-721-20241226-1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112號 原 告 顏頎財 被 告 林東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5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7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22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77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70,000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雖預見將自己名下金融帳戶之帳號及密碼, 任意交付身分不詳之他人,可能幫助他人從事財產犯罪,及 該帳戶可能作為收受及提領特定犯罪所得使用,仍基於幫助 他人對原告詐欺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2年12月12日前某 日,將其申設之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 帳戶(下稱系爭帳戶)之帳號及密碼等相關資料提供予不詳 之詐欺集團成員,容任其等使用系爭帳戶詐欺原告。上開詐 欺集團成員取得系爭帳戶資料後,即於112年12月間,以通訊 軟體LINE(下稱LINE)暱稱「何靜宜」聯繫原告,佯稱:可 至「凱友MAX-加強版」平台投資等語,致原告陷於錯誤,而 依指示於同年月12日10時44至50分許,陸續匯款新臺幣(下 同)合計170,000元至系爭帳戶,旋遭詐欺集團不詳成員轉 匯或提領一空。原告因而受有170,000元之損害,自得請求 被告賠償。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 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7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答辯。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 同行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 。 ㈡經查,原告所主張之上開事實,有原告與「何靜宜」及「凱 友官方客服」之LINE對話紀錄各1份、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 五分局立人派出所受理案件證明單1份及匯款紀錄擷圖3張在 卷足憑(見本院卷第13至115頁),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 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依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第1項前 段規定,視同自認。是本院依上開調查證據之結果,足認被 告可預見其提供系爭帳戶資料供他人使用,可能幫助詐欺集 團遂行詐欺行為,致他人受有財產損失,竟仍將系爭帳戶提 供給詐欺集團,原告亦因遭詐欺而受有匯出170,000元之損 失,與被告行為間顯具相當因果關係。揆諸上開規定,被告 自應視為共同行為人,而與不詳詐欺集團成員,就原告所受 上開損失,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17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年11月22日起 (見本院卷第137頁之送達證書)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 雖聲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然此僅促使本院依職權 發動,無庸為准駁之諭知。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之規定, 依職權酌定相當之金額,宣告被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 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為裁判費1,770元,確定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之金額,並加計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2024-12-26
CDEV-113-橋簡-1112-20241226-1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小字第961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黃淳蘭 被 告 楊理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1,680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10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1,680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訴訟費用計算式: 裁判費(新臺幣) 1,000元 合計 1,000元
2024-12-26
CDEV-113-橋小-961-20241226-1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橋補字第970號 原 告 潘子翔 被 告 李盈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0月29日所為之裁定,其原本暨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暨正本當事人欄關於原告「李盈螢 住○○市○○區○○ 路000號13樓」記載,應更正為「潘子翔 住○○市○○區○○路000 巷000弄0號3樓」;理由欄第4行「被告潘子翔」記載,應更正為 「被告李盈螢」。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於裁定亦準用之,同法 第239條亦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裁定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 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2024-11-07
CDEV-113-橋補-970-20241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