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聰傑

共找到 44 筆結果(第 1-10 筆)

簡抗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簡抗字第8號 抗 告 人 陳聰傑 指定送達:住高雄○○○0○00○○○ 相 對 人 林俊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高雄簡易庭於 民國114 年2 月5 日所為114 年度雄救字第5 號裁定提起抗告, 未據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而上訴人雖於提起抗告之同時 聲請訴訟救助,然經本院於114 年3 月31日以114 年度救字第27 號裁定駁回其聲請在案,茲命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 起7 日內補繳上開抗告費,逾期未補正,即駁回本件抗告,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秦慧君 法 官 饒志民 法 官 王宗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 記 官 陳仙宜

2025-03-31

KSDV-114-簡抗-8-20250331-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27號 聲 請 人 陳聰傑 指定送達:高雄○○○0○00○○○ 相 對 人 林俊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對於本院高雄簡易庭於 民國114 年2 月5 日所為114 年度雄救字第5 號第一審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114 年度簡抗字第8 號),並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就本院114 年度雄救字第5 號第一審 裁定提起抗告,本應繳納抗告費用,惟聲請人生活困難,目 前無資力支出抗告費用,名下雖有登記民國81年之汽車1 輛   ,惟該車牌照已於95年12月4 日即遭逾檢註銷報廢回收,足 認無財產價值,且該車早已不存在,又因逾檢註銷無法向監 理單位申請報廢,始仍登記在聲請人名下,無法銷案;又依 老人福利法第2 條規定、社會救助法第5 條之3 規定反面解 釋,聲請人為76歲高齡老人,已逾法定退休年齡65歲,符合   社會救助法規定之低收入戶,為該法所稱無資力者,且無工 作,另因車禍事故受傷無法工作,無收入,已窘於生活,實 無資力負擔本件抗告費用,況臺灣高等法院113 年度抗字第 721 號裁定亦准予抗告人之訴訟救助聲請,而本件訴訟證據 確實,非相對人所能否認,聲請人顯有勝訴之望。為此,爰 依民事訴訟法第107 條規定聲請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 條第1 項定有明文。所謂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係指窘 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而無籌措款項以支出訴訟費用之 信用技能者而言(最高法院110 年度台抗字第953 號裁定意 旨參照)。而關於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 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此觀 民事訴訟法第109 條第2 項、第284 條規定甚明,如無法釋 明,法院即得駁回其聲請。另按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無資力 支出訴訟費用,專就聲請人提出之證據為之,如聲請人並未 提出證據,即應將其聲請駁回,無依職權調查或定期命補正 之必要(最高法院111 年度台抗字第91號、101 年台抗字第 323 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其無資力,固提出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 單、112 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高雄市區監理 所苓雅監理站證明書、高雄市三民區低收入戶證明書及高雄 市立大同醫院113 年5 月20日診斷證明書為據。然而,上開 財產查詢清單、所得資料清單,僅能釋明聲請人名下無應繳 納稅捐之資產,且112 年度無應申報課稅之收入,監理站證 明書則僅能釋明該車輛牌照遭逾檢註銷之事實,高雄市三民 區低收入戶證明僅為行政主管機關為提供社會救助所設立核 定標準之證明文件,與法院就有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認定 係屬二事,均不足以認定聲請人無其他收入及財產、窘於生 活,且缺乏經濟信用,無籌措款項以支付本件抗告費用之能 力。  ㈡其次,前揭診斷證明書雖記載聲請人自105 年10月24日起至1 13 年5 月20日因右股骨頸骨折人工髖關節術後、右膝前十 字韌帶部分斷裂、半月板破裂等疾患前去就醫治療,且目前 右下肢無力跛行,活動角度0 至80度,症狀固定,無法工作 ,但由上開證明書所載無法工作,僅可認定係指需藉右下肢 為勞動之工作而不及其他,尚難逕謂聲請人完全喪失工作能 力。  ㈢另社會救助法第5 條之3 規定16歲以上、未滿65歲為有工作 能力,僅係為利於社福機關審核可否提供社會救助之標準, 並不表示超過65歲者即無工作能力,此由政府於108 年制訂 公布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鼓勵雇主晉用中高齡及 高齡勞工、促進高齡者再就業即明。而法律扶助法第5 條雖 規定符合社會救助法規定之低收入戶為無資力者,應准為法 律扶助,然其規範對象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並非民 事訴訟法第107 條第1 項所定有無資力之認定標準,尚難逕 以前開社會救助法、法律扶助法之規定,作為判斷本件得否 准予訴訟救助之依據。  ㈣聲請人固於另案經臺灣高等法院於113 年7 月22日以113 年 度抗字第721 號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在案,惟此僅係個案判斷   ,對本件並無拘束力,非當然得於本件比附援引;況聲請人 於另案與訴外人陳美秀等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訴訟中,   亦以完全相同之證據聲請訴訟救助,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 院於113 年9 月10日以113 年度聲字第64號裁定駁回,再經 最高法院於113 年12月18日以113 年度台抗字第870 號裁定 駁回聲請人之抗告確定,在最高法院業已逐一審究聲請人之 理由與依據後駁回聲請人另案聲請確定之前提下,聲請人再 於本件以相同理由及證據聲請訴訟救助,甚且亦引用曾經准 許訴訟救助之臺灣高等法院113 年度抗字第721 號裁定作為 本件聲請之佐據,本件即難遽為其聲請有理由之認定。  ㈤此外,聲請人復未提出其他能即時調查之證據資料以為釋明   ,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本件聲請難認有據,應予駁回,爰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秦慧君                法   官 饒志民                法   官 王宗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 記 官 陳仙宜

2025-03-31

KSDV-114-救-27-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49號 聲 請 人 陳聰傑 相 對 人 廖頌熙 上列聲請人因與廖頌熙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聲請訴訟 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應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 釋明之,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09條第2項、第284條分別 訂有明文;而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專 就聲請人提出之證據為之,如聲請人並未提出證據,或依其 提出之證據,未能信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真實, 即應將其聲請駁回,並無依職權調查或定期命補正之必要( 台灣高等法院113年度聲字第479號、113年度抗字第1530號 ,最高法院88年度台抗字第161號、108年度台抗字第433號) ;又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申言之 ,若非取給於自己或家族所必需之生活費不能支出訴訟費用 ,且無籌措款項以支出訴訟費用之信用技能,方能謂之為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最高法院43年台抗字第152號)。 二、聲請意旨略以:  ㈠聲請人與相對人廖頌熙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應 於繳納訴訟費用,因聲請人生活困難,目前實無資力支出該 費用,有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財政部高雄市國 稅局112年度綜合所得各類所得資料清單、低收入戶證明書 可稽。而聲請人名下雖有登記81年份32年車齡三陽1493cc汽 車乙輛,惟牌照已於95年12月4日即遭逾檢註銷報廢回收, 足認無財產價值,且該車早已不存在,又因逾檢註銷無法向 監理單位申請報廢,因此仍登記在名下,無法銷案。  ㈡聲請人為高齡76歲老人,因車禍事故罹病無法工作無勞保確 無收入,亦已逾法定退休年齡65歲,符合社會救助法規定之 低收入戶,為無資力者,無工作能力,已窘於生活,實無資 力負擔本件之訴訟費用,有診斷證明書可憑。  ㈢依照台灣高等法院113抗字第721號裁定意旨:「抗告人主張 與訴外人陳聰賢間之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上訴第三審,經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聲字第974號裁定選任相對人為其第三審 訴訟代理人,相對人卻未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怠於閱卷 探究案情、搜求證據及撰狀表明該事件第二審判決違背法令 及具體内容,遭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232號裁定駁回 上訴,其依民法第535條、第544條、第227條、第184條、律 師法第33條規定,提起系爭事件請求相對人賠償416萬2600 元本息,經系爭事件命補繳第一審裁判費4萬2283元,有系 爭事件影卷可稽。查抗告人於112年間無所得,名下僅有1台 81年出產、牌照經註銷之車輛,已無殘值,有抗告人財產所 得歸戶資料(附於本院限閱卷)、高雄市監理所證明書(原裁 定卷第9頁)可參。另抗告人現齡76歲,於105年10月24日至1 13年5月20日因右股骨脛骨折人工髖關節術後、右膝前十字 韌帶部分斷裂、半月板破損持續至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治 療,目前右下肢無力跛行,活動角度0-80度,症狀固定無法 工作等情,有該院113年5月20日診斷證明書為憑(同上卷第1 3頁),並領有高雄市三民區113年低收入戶證明書(同上卷第 11頁),益徵抗告人目前無所得收入與資產,且因高齡、罹 病無法工作之低收入戶。是抗告人主張其無從籌措款項支付 系爭事件第一審訴訟費用之信用及技能,聲請訴訟救助,非 無理由,應予准許。四、綜上所述,抗告人釋明其無籌措系 爭事件第一審訴訟費用之資力及信用技能,聲請訴訟救助, 為有理由。從而,原裁定驳回抗告人訴訟救助之聲請,尚有 未洽。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有理由,爰 由本院廢棄,並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等情。  ㈣本件訴訟證據確實,非相對人即被告所能否認,聲請人顯有 勝訴之望,在卷可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定,請准 裁定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三、經查:  ㈠本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書狀記載:「因車禍事故罹病無法 工作,無勞保,確無收入,亦已逾法定退休年齡65歲,符合 社會救助法規定之低收入戶,為無資力者,無工作能力」等 語,並提出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財政部高雄市 國稅局112年度綜合所得各類所得資料清單、高雄市區監理 所苓雅監理站證明書、低收入戶證明、診斷證明書等文件以 為佐證。  ㈡但是,聲請人前於另案聲請訴訟救助時,其亦提出全國財產 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財政部高雄市國稅局112年度綜合 所得各類所得資料清單、高雄市區監理所苓雅監理站證明書 、低收入戶證明、診斷證明書等文件,作為聲請訴訟救助之 佐據,但是,該聲請經最高法院以113年度台抗字第870號裁 定駁回,其理由記載略以:「…社會救助法相關規定僅為社 福機關審核可否提供社會救助之標準,非謂年逾65歲即當然 無工作能力。另抗告人提出之診斷證明書,僅能得知抗告人 目前右下肢無力跛行,難逕認其完全喪失工作能力。至另案 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抗字第721號裁定縱曾准許抗告人訴訟 救助,亦無拘束本件之效力。此外,抗告人復未提出其他能 即時調查之證據資料以釋明其無資力,其聲請本件訴訟救助 ,不應准許,因以裁定駁回其聲請,經核於法並無違背。」 等情,此有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870號裁定附卷可憑, 則其於本件以照相同理由證據為聲請,甚且亦相同引用曾經 准許訴訟救助之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抗字第721號裁定,作 為本件聲請之佐據,但此部分均經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 第870號裁定逐一審究後均為駁回,已如前述,則聲請人再 以相同事由提出本件聲請,則尚難遽為其聲請有據之認定, 可以確定;(另依裁判書查詢系統,聲請人提出訴訟救助之 聲請,依卷附檢索結果計算共約357件,而最高法院尚未曾 為准許裁定,其中雖最高法院曾經2次將原裁定廢棄並發回 更為裁定(106台抗410、107台抗608),但該事件最終仍經最 高法院駁回聲請人之抗告而未准許(事件流程:最高法院106 台抗410>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6聲更一字第1號>最高法 院107台抗608>台灣高雄法院高雄分院107聲更二字第2號>最 高法院108台抗84),併此敘明)。  ㈢其次,審酌低收入戶標準乃行政主管機關為提供社會救助所 設立之核定標準,與法院就有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認定, 係屬二事,且社會救助法相關規定僅為社福機關審核可否提 供社會救助之標準,非謂年逾65歲即當然無工作能力。聲請 人雖提出另案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抗字第721號准予訴訟救 助之裁定,然縱另案曾准許聲請人訴訟救助,亦無拘束本件 之效力,亦經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870號裁定詳予論述 不受拘束之要旨,已如前述,則此部分均無從採有利於聲請 人主張之認定基礎。  ㈣再者,聲請人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診斷證明書,主張其因右 股骨頸骨折人工髖關節術後、右膝前十字韌帶部分斷裂、半 月板破裂,造成右下肢無力跛行,無法工作。然前開診斷證 明書記載其自105年10月24日起即有該疾患,且該診斷證明 書所載之無法工作,係指需藉右下肢為勞動之工作而言,而 不及其他,難以憑此逕認聲請人已完全喪失工作能力,亦可 確定。  ㈤因此,上開資料均不足以釋明聲請人確係窘於生活,且缺乏 經濟上之信用,致無資力支出本件訴訟費用,聲請人復未提 出其他能即時調查之證據資料以釋明其確實無資力支出本件 訴訟費用,其聲請訴訟救助,即不應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蘇嘉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亭諭

2025-03-26

TPDV-114-救-49-20250326-1

臺灣高等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99號 聲 請 人 陳聰傑 上列抗告人因與温大瑋間請求損害賠償訴訟救助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4年2月20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4年度救字第37號裁定, 提起抗告(本院114年度抗字第330號),並聲請訴訟救助,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 之證據,以釋明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 條規定自明。又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 用,並無籌措款項以支出訴訟費用之信用技能者而言。次按 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專就聲請人提出 之證據為之,如聲請人未提出證據,或依其提出之證據,未 能信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真實,即應將其聲請駁 回,並無派員調查之必要。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名下無財產,且已高齡77歲,為老人福利 法規定之老人,伊無工作能力,符合社會救助法規定之低收 入戶,為無資力者,且因車禍罹病無法工作,已窘於生活, 實無資力負擔本件訴訟費用,並經本院113年度抗字第721號 裁定(下稱第721號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又伊所提訴訟證 據確實,顯有勝訴之望,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定聲請 訴訟救助等語,並提出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財 政部高雄國稅局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高 雄市區監理所苓雅監理站證明書、高雄市三民區低收入戶證 明書、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診斷證明書為證。 三、惟查,社會救助法相關規定僅為社福機關審核可否提供社會 救助之標準,非謂年逾65歲即當然無工作能力;中低收入戶 標準則係行政主管機關提供社會救助之核定標準,與法院認 定有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不同;聲請人所提全國財產稅總歸 戶財產查詢清單、財政部高雄國稅局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 類所得資料清單、高雄市區監理所苓雅監理站證明書、高雄 市三民區低收入戶證明書、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診斷證明書, 均不足以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致無資力以支 付本件訴訟費用。又聲請人固於另案經第721號裁定准予訴 訟救助,惟該裁定並無拘束本件之效力。此外,聲請人復未 提出其他證據釋明其係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及技能, 致無法籌措款項支出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依前開說明,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無從准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劉宇霖                法 官 林尚諭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林宗勳

2025-03-24

TPHV-114-聲-99-20250324-1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73號 抗 告 人 陳聰傑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陳美秀間聲請訴訟救助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12月24日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救字第112號所為裁 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生活困難,目前無資力支出第一審裁 判費,其名下雖有車齡32年之汽車乙輛,惟牌照已於民國95 年12月4日遭逾檢註銷報廢回收,無財產價值,且該車早已 不存在,僅因逾檢註銷而無法申請報廢,因此仍登記在抗告 人名下。又抗告人高齡76歲,依老人福利法第2條規定及社 會救助法第5條之3規定反面解釋,屬無工作能力之老人,符 合社會救助法規定之低收入戶,為法律扶助法第5條所定之 無資力者,且抗告人因車禍罹病無法工作,無勞保、無工作 ,確無收入,無財產,缺乏經濟信用,窘於生活,無資力負 擔本件高額訴訟費用。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抗字第721號裁 定已認定抗告人無資力及信用技能,准予抗告人訴訟救助之 聲請,且抗告人所提本案訴訟證據確實,顯有勝訴之望,依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定應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原裁定駁回 抗告人之聲請,認事用法違誤,爰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 定,准予訴訟救助。 二、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 並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09條 第2項、第284條規定自明。所謂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係指 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並無籌措款項以支出訴訟費用 之信用技能者而言。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 用,專就聲請人所提出之證據為之,如聲請人並未提出證據 ,或依其提出之證據,未能信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 為真實,即應將其聲請駁回(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819 號、第267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抗告人主張其生活困難,目前無資力支出第一審裁判費,且 高齡76歲,為低收入戶,及法律扶助法第5條所定無資力者 ,復因車禍罹病無工作能力,無財產、無工作及收入,缺經 濟信用,無資力應准予訴訟救助等情,固經其提出全國財產 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高雄市區監理所苓雅監理站證明書、高雄市三民區低 收入戶證明書、高雄市立大同醫院113年5月20日診斷證明書 為據(見原審卷第11至19頁)。然社會救助法僅係為利於社 福機關審核可否提供社會救助之標準,非謂年逾65歲者即當 然無工作能力,法律扶助法第5條規範對象為財團法人法律 扶助基金會,並非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所定有無資力之 認定標準,尚難逕以前開社會救助法、法律扶助法之規定, 作為判斷本件得否准予訴訟救助之依據。抗告人所提全國財 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高雄市區監理所苓雅監理站證明書、低收入戶證明 書,僅能釋明聲請人名下無應繳納稅捐之資產、112年度無 應申報課稅之收入、車輛牌照遭逾檢註銷之事實,低收入戶 證明為行政主管機關提供社會救助設立之核定標準,與有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認定非必相關,上開資料均不足以認定抗 告人無資力支出裁判費。至抗告人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診斷 證明書,主張其因右股骨頸骨折人工髖關節術後、右膝前十 字韌帶部分斷裂、半月板破裂,造成右下肢無力跛行,無法 工作。然前開診斷證明書記載其自105年10月24日起即有該 疾患,且該診斷證明書所載之無法工作,係指需藉右下肢為 勞動之工作而言,而不及其他,難以憑此逕認抗告人已完全 喪失工作能力,抗告人所提上該證明書並不能認抗告人無其 他收入及財產、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等能力,致無資 力支付裁判費。依前揭說明,本件不能認定抗告人已無支出 訴訟費用之資力,其聲請本件訴訟救助,不應准許。至抗告 人另援引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抗字第721號裁定為應准其訴 訟救助之依據,惟然此僅係個案判斷,對本件並無拘束力, 附此敘明。 四、綜上所述,抗告人所提上開資料,並未能使本院信其無資力 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真實,其復未提出其他能即時調查之 證據以為釋明,原審駁回抗告人訴訟救助之聲請,核無不合 。抗告意旨猶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許明進                    法 官 蔣志宗                    法 官 周佳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按他造 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再為 抗告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並應委任律師為代理人。 如委任律師提起再抗告者,應一併繳納再抗告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蔡佳君 附註: 再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再抗告 人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代理人。 再抗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及前項情形,應於提起再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

2025-03-18

KSHV-114-抗-73-20250318-1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聲請訴訟救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47號 再 抗告 人 陳聰傑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謝以涵間請求損害賠償聲請訴訟救助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30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裁定(11 3年度抗字第260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對於抗告法院所為之裁定再為抗告,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第4 66條之1第1項前段之規定自明。本件再抗告人對於原法院113年 度抗字第260號裁定提起再抗告,未委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 雖據其聲請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惟該聲請業經本院於民國11 4年1月3日另以114年度台聲字第31號裁定駁回,且於同年月20日 送達再抗告人,有卷附送達證書足憑。茲已逾相當期間,再抗告 人仍未委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參照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9條 規定,可認其明知再抗告要件有欠缺,自得不定期間命補正,逕 以裁定駁回之。 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 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怡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2-27

TPSV-114-台抗-147-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205號 原 告 陳聰傑 上列原告與被告温大瑋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00,000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8,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 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蔡政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鈞婷

2025-02-20

TPDV-114-訴-1205-20250220-1

臺灣高等法院

損害賠償再審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再字第58號 再審原告 陳聰傑 上列再審原告因與再審被告温大瑋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2年10月17日本院112年度重上字第699號確定判決,提 起再審之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訴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再審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再審之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7第1項規定預 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再審原告未繳納裁判費, 法院定期間命補正後,逾期仍未補正者,其再審之訴即屬不 合法,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 規定即明。又民事訴訟法第505條準用之第109條之1之規定 ,僅限制第一審法院,第二審法院不待駁回訴訟救助聲請之 裁定確定,即得駁回再審之訴。 二、本件再審原告對本院112年度重上字第699號確定判決,提起 再審之訴,未據預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20日裁 定命其於收受該裁定正本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2萬6,745 元,該裁定已於同年月27日送達再審原告(見本院卷第71至 75頁)。再審原告雖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但其聲請業經本 院於114年2月5日以113年度聲字第363號裁定駁回,此項裁 定已於同年月10日送達再審原告(見前開聲字卷第71至73頁 )。茲已逾相當期間,再審原告仍未補正,有本院裁判費或 訴狀查詢表可稽(見本院卷第173頁),其再審之訴自非合 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訴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蒨儀                法 官 羅惠雯                法 官 宋家瑋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何敏華

2025-02-20

TPHV-113-再-58-20250220-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37號 聲 請 人 陳聰傑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温大瑋間114年度訴字第1205號請求損害 賠償事件,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 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 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此 觀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條之規定自明。所謂無 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用者而言(最高法院 43年台抗字第152號裁判意旨參照)。又法院調查聲請人是 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專就聲請人提出之證據為之,如聲 請人並未提出證據,或依其提出之證據,未能信其無資力支 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真實,即應將其聲請駁回,並無依職權 調查或定期命補正之必要。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77歲之老人,已逾法定退休年 齡65歲,且曾發生車禍致無法工作,而其為符合社會救助法 規定之低收入戶,名下雖登記有一輛汽車,惟該車早已不存 在,牌照亦於民國95年12月4日遭逾檢註銷,已無財產價值 ,足見其無資力負擔本件訴訟費用。又聲請人所提訴訟證據 確實,非相對人所能否認,顯有勝訴之望,爰依民事訴訟法 第107條規定聲請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三、經查,社會救助法相關規定僅為社福機關審核可否提供社會 救助之標準,非謂年逾65歲即當然無工作能力,中低收入戶 標準則係行政主管機關提供社會救助之核定標準,與法院認 定有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不同,聲請人所提全國財產稅總歸 戶財產查詢清單、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高雄市區監理所苓雅監理站證明書、高雄市三民區低收入戶 證明書、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診斷證明書等件影本,均不足以 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致無資力以支付本件訴 訟費用。至聲請人另提之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抗字第721號 裁定,縱曾准許聲請人訴訟救助,亦無拘束本件之效力。此 外,聲請人復未提出其他證據釋明其係窘於生活,且缺乏經 濟信用及技能,致無法籌措款項支出本件裁判費新臺幣8,00 0元,依前開說明,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無從准許,應予 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蔡政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鈞婷

2025-02-20

TPDV-114-救-37-20250220-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66號 原 告 陳聰傑 上列原告與被告龍姵潔等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 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60 0,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20,220元。另原告具狀聲請訴訟 救助(本院114年度救字第9號),如經本院裁定准予訴訟救助確 定,則於訴訟終結前,原告得暫免繳納裁判費及其他應預納之訴 訟費用,惟如該訴訟救助之聲請嗣經駁回確定,則原告應於裁定 駁回確定之翌日起5日內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2-19

TNDV-114-補-166-202502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