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證據提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27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許香岐 送達代收人 許陳美絲 上列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聲請再審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許香岐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及證據,或 釋明請求本院調取原判決繕本及證據之正當理由。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 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 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 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所稱證據,係指足以證明 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再審事由,而未敘明 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再審事由不相適合, 或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均應認聲請再審之 程序違背規定(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615號裁定意旨參 照)。 二、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許香岐(下稱再審聲請人)因 傷害及毀損案件,於民國114年2月14日(本院收狀日期)具 狀聲請再審,其聲請再審狀並未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又聲請 再審狀雖記載:「證物名稱及件數:⒈偵卷148頁林素珠答應 提供的錄音檔及偵卷157-159頁文字檔。文字檔與事實顯有 出入,請准予閱卷拷貝錄音檔。2.上訴理由狀證物名稱及件 數:⑴雲林長庚醫院驗傷112.6.19當日詳細病歷乙份及病歷 照片7張。⑵影片光碟乙份:影片0000000 IMG_7719。」,惟 並未具體提出上開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復未釋明 有何無法提出原判決繕本、證據之正當理由,並同時請求法 院調取之,有「刑事聲請再審狀」可據。依照上開法律規定 ,本件聲請再審之程序顯然違背規定,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 式可以補正,爰命再審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 原判決之繕本及證據,或釋明請求本院調取原判決繕本及證 據之正當理由,逾期未予補正或釋明,即依法駁回其聲請。 據上論結,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何秀燕                    法 官 吳育霖                    法 官 鄭彩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蘭鈺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2025-02-27

TNHM-114-聲再-27-20250227-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40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裁定人 陳東溢 上列再審聲請人即受裁定人因聲請再審案件,對於本院113年度 聲再字第253號中華民國113年12月24日第二審確定裁定,聲請再 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附件之刑事聲請再審狀所載。 二、按刑事訴訟法第五編「再審」之規定,乃為了排除「確定判 決」認定事實違誤所設之非常救濟途徑,因此再審之對象應 僅限於有罪、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此觀刑事訴 訟法第420條至第422條之規定自明。而「確定之裁定」,並 無準用上開再審之規定,是對於「確定之裁定」,除得依刑 事訴訟法相關程式救濟外,均不得為再審之對象。又得否作 為聲請再審之客體,以及再審之聲請是否具備合法條件,受 理再審聲請之法院,應先加審查,若其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 規定時,即應以其聲請不合法,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規定 裁定駁回之;必再審之客體無誤,並聲請符合法定程式,始 能進而審究其再審有無理由(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942 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證 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本 ,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聲 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 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42 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裁定人陳 東溢(下稱聲請人)雖有未依法提出原確定裁定繕本,惟本 院審酌聲請人聲請再審對象為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253號再 審裁定,揆諸前開規定及說明,該裁定並非再審對象,為節 省司法資源,爰不命其補正原裁定之繕本,先予敘明。  ㈡依聲請人所提出之刑事聲請再審狀所載,係對於本院113年度 聲再字第253號駁回再審聲請之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此由案 號載明:「114年度再字第253號(應係113年度聲再字第253 號之誤繕)」可明,揆諸前開規定及說明,裁定不得作為再 審之客體,故聲請人之聲請再審程序顯屬違背規定,且無從 補正,自應從程序上予以駁回。 四、末按聲請再審之案件,除顯無必要者外,應通知聲請人及其 代理人到場,並聽取檢察官及受判決人之意見。但無正當理 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前項本文所稱「 顯無必要者」,係指聲請顯屬程序上不合法且無可補正或顯 無理由而應逕予駁回,刑事訴訟法第429條之2、法院辦理刑 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第177條之4定有明文。本件再審之 聲請,既有前揭有程序上不合法且無可補正情事,自無通知 聲請人到場聽取意見之必要,併予敘明。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石 馨 文                法 官 陳 茂 榮                法 官 賴 妙 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 湘 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2025-02-26

TCHM-114-聲再-40-20250226-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

傷害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70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陳素幸 上列聲請人因傷害案件,對於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792號,中華 民國113年8月27日第二審確定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 易字第39號,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調院偵字 第3110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素幸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再審之具 體理由及證據,逾期未補正者,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證 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本 ,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聲 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 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42 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敘述理由,係指具體表 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而言;所稱證據,係指足以 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再審事由,而未 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再審事由不相適 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均應認聲請再 審之程序違背規定(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615號裁定意 旨參照)。 二、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陳素幸(下稱聲請人)對於 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792號刑事確定判決聲請再審,並未附 具原判決繕本,且依其聲請再審狀所述,並未具體敘明究竟 有何刑事訴訟法第420條或第421條所列舉之再審原因及具體 事實,亦未附具任何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揆諸上 開說明,本件聲請再審之程序顯然違背規定,但其不合法律 上之程式可以補正,爰命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 正原判決繕本、再審之具體理由及證據,逾期未予補正,即 依法駁回其聲請。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33 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連育群                    法 官 蕭世昌                    法 官 劉為丕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駱麗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2025-02-26

TPHM-114-聲再-70-20250226-1

台上
最高法院

家暴傷害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台上字第293號 上 訴 人 梁瑞娟 選任辯護人 周聖錡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家暴傷害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中華民 國113年9月27日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易字第384號,起訴案號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24703號),提起上訴,本 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 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 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如果上訴理由書狀並未 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適用何種法則或如何 適用不當,或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 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 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二、本件原審審理結果,認定上訴人梁瑞娟有其事實欄所載傷害 、強制、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他人住宅等犯行明確,因而 撤銷第一審諭知無罪之判決,改判依想像競合犯,從一重論 處上訴人犯家暴傷害罪刑,已載敘其調查取捨證據之結果及 憑以認定犯罪事實之心證理由,就上訴人否認犯行之供詞及 所辯各語認非可採,亦依調查所得證據予以論述,有卷存資 料可資覆按。   三、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得告訴人林○○之母林謝○○同意進屋, 未及釐清林○○、林謝○○意見之優先順序,即遭林○○推出屋外 ,無留滯住宅或妨害林○○行動自由之故意,林○○所受傷勢及 眼鏡掉落,非無可能係在推擠過程中,自身施力過大所造成 ,原判決未調查林○○所著白色內衣有否遭撕破、期間得否自 由返回屋內等節,遽為不利上訴人認定,違反經驗、論理及 罪疑惟輕等證據法則,並有理由不備、證據調查未盡之違法 。 四、犯罪事實之認定、證據之取捨及證明力之判斷,俱屬事實審 法院之職權,此項職權之行使,倘不違背客觀存在之經驗 法則或論理法則,即不違法,觀諸刑事訴訟法第155條第1項 規定甚明,自無許當事人任憑主觀妄指為違法而資為合法第 三審上訴理由。   原判決認定上訴人上揭犯行,係綜合上訴人部分供述、林○○ 不利上訴人之證言,卷附康合骨外科診所診斷證明書、原審 勘驗筆錄及截圖,酌以所列其餘證據資料及案內其他證據調 查之結果而為論斷,詳敘憑為判斷林○○指訴上訴人確有所載 傷害、妨害行使權利、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其住宅各犯行 之證詞與事實相符,所為已該當家庭暴力罪之傷害、強制、 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他人住宅等罪構成要件之理由綦詳, 並說明依憑林○○之指證及勘驗所得,勾稽上訴人自承倒地後 以手抱住林○○的腳等旨,認定上訴人經林○○要求退去仍不願 離開,如何推擠拉扯林○○,致林○○穿戴之眼鏡、白色內衣破 損、掉落並受有所載傷勢,確係上訴人出於傷害不確定故意 所造成,及如何妨害林○○行使權利,其審酌之依據及判斷之 理由,另本於證據取捨之職權行使,就林○○與其女兒之通訊 軟體LINE對話紀錄所載「為了讓她出來害我掛彩」等旨內容 ,僅單純告知受有傷害,未明確告知造成之原因,何以無從 為有利上訴人認定之依據,所辯本案係因林○○未予適當退去 住宅之時間,林○○所受傷勢可能是自己施力過大而造成,其 並無傷害、強制或無故滯留他人住宅之故意等說詞,如何委 無足採,亦依調查所得證據予以論駁明白。凡此,概屬原審 採證認事職權之適法行使,所為論斷說明,與經驗法則及論 理法則俱屬無違,既非僅以林○○不利於上訴人之證述為採證 之唯一證據,且綜合調查所得之各直接、間接證據而為合理 之論斷,自非法所不許,無所指理由不備之違法。 五、刑事訴訟法所稱依法應於審判期日調查之證據,係指與待證 事實有重要關係,在客觀上顯有調查必要性之證據而言, 其 範圍並非漫無限制,必其證據與判斷待證事實之有無, 具有關聯性,得據以推翻原判決所確認之事實,而為不同之 認定,若僅枝節性問題,或所證明之事項已臻明確,或就同 一證據再度聲請調查,自均欠缺其調查之必要性,未為無益 之調查,無違法可言。原判決綜合案內證據資料,已載明上 訴人確有所載傷害、強制、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其住宅犯 行之論證,就其否認犯行之辯詞,認非可採,亦指駁甚詳, 依確認之事實並無不明瞭之處,且依原審筆錄記載,上訴人 及其辯護人於辯論終結前,俱未主張就案發現場掉落之白色 內衣破損情形及林○○拿取家用電話之時間尚有如何待調查之 事項(見原審卷第64、101至102頁),審判長於調查證據完 畢時,詢問「尚有何證據提出或請求調查?」時,均稱「無 」(同上卷第106頁),顯認無調查之必要,以事證明確,未 為其他無益之調查,無所指調查職責未盡之違法。上訴人於 上訴本院時,始主張原審就此部分有證據調查未盡之違法, 顯非依據卷內資料而為指摘。  六、綜合前旨及其餘上訴意旨,無非係對原判決已說明之事項及 屬原審採證認事職權之適法行使,徒以自己之說詞,任意指 為違法,且重為事實之爭執,難謂已符合首揭法定上訴要件 ,應認其之上訴為不合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六庭審判長法 官 段景榕 法 官 洪兆隆 法 官 汪梅芬 法 官 高文崇 法 官 何俏美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鄭淑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2025-02-26

TPSM-114-台上-293-20250226-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否認子女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親字第3號 原 告 甲○○(OOOO○O OO○ OO○O) 訴訟代理人 陳清怡律師 複 代理 人 郭哲安律師 被 告 甲○○之女(即原告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六月十五 特別代理人 丙○○ 被 告 乙○○(OOOOO OOOO OOOOO) 訴訟代理人 羅子武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子女事件,本院於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一月 二十三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甲○○之女(即原告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所生 如附件照片所示之女)非原告自被告乙○○(OOOOO OOOO OOOOO) 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  實 甲、原告方面: 一、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陳述略稱:  ㈠按「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所受孕之子女,為夫妻共同子女。 」、「自婚姻終止之日起三百天內出生之子女,為妻子在婚 姻存續期間所受孕之子女。」,越南婚姻及家庭法第八十八 條第一項第一、二款明文規定。次按「兒童出生後應立即登 記,並有自出生起獲得姓名的權利,有獲得國籍的權利,以 及儘可能知道誰是其父母,並受其父母照料的權利」、「公 約所揭示保障及促進兒童及少年權利之規定,具有國內法律 之效力。」,兒童權利公約第七條第一項及兒童權利公約施 行法第二條定有明文。  ㈡原告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一月十六日與被告乙○○於河內市人 民法院離婚,並於同年○月○○日產下被告甲○○之女,是被告 甲○○之女為原告婚姻終止之日後一百六十天內出生之子女, 依○○婚姻及家庭法第八十八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為被告 乙○○之婚生子女,惟原告已長達五年未出境臺灣,自不可能 從被告乙○○受胎而產下被告甲○○之女。  ㈢又訴外人丙○○與被告甲○○之女於一百一十二年七月四日於國 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基因醫學部接受DNA血緣關係鑑 定,並作成之血緣鑑定報告書及診斷證明書,結果顯示丙○○ 與被告甲○○之女之血緣關係其親子機率為99.999998%,可證 被告甲○○之女實為訴外人丙○○之親生子女。  ㈣現被告甲○○之女被推定為被告乙○○之婚生子女,在未有否認 子女之勝訴確定判決前,均無法於法律上推翻其婚生性,戶 政機關亦無從反於法律規定登載被告甲○○之女之出生登記及 初設戶籍,將影響被告甲○○之女後續就醫、就學以及就養權 益甚鉅,故為保障兒童之最佳利益,且為免未成年子女之身 分關係處於不安定狀態,爰依法提起本件訴訟。 三、證據:提出兩造於河內市人民法院離婚判決及中文譯文、被 告甲○○之女之出生證明書、越南婚姻及家庭法、國立臺灣大 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血緣鑑 定報告書(以上均影本)等件為證。 乙、被告方面:   壹、被告乙○○方面: 一、聲明:被告甲○○之女之生父不可能是被告乙○○。 二、陳述略稱:原告與被告乙○○於婚姻存續時,爭執衝突不斷, 自原告於一百零六年至臺灣工作後分居迄今,後於一百一十 二年一月十六日經○○○○人民法院判決離婚,離婚後被告乙○○ 並不知悉原告於何處生活,原告所生之女絕非自被告乙○○受 胎等語置辯。 三、證據:提出被告乙○○簽立委任狀原本及我國認證書影本為證 。   貳、被告甲○○之女方面: 一、聲明:同被告乙○○之聲明。   二、陳述略稱:對於原告之請求沒有意見。 三、證據:無。       理  由 一、程序方面:  ㈠按婚姻事件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由中華民國法院審判管 轄:一、…。四、夫妻之一方於中華民國境內持續一年以上 有經常居所。但中華民國法院之裁判顯不為夫或妻所屬國之 法律承認者,不在此限。」,家事事件法第五十三條第一項 第四款定有明文。前揭規定於親子關係事件準用之(家事事 件法第六十九條第一項參照)。又親子關係事件,專屬下列 法院管轄:一、子女或養子女住所地之法院。二、父、母、 養父或養母住所地之法院,家事事件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定 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甲○○住○○市○○區○○街○○巷○號四樓 ,持續一年以上,依前揭規定,本院就本事件具有審判管轄 權,合先敘明。  ㈡次按子女之身分,依出生時該子女、其母或其母之夫之本國 法為婚生子女者,為婚生子女,但婚姻關係於子女出生前已 消滅者,依出生時該子女之本國法、婚姻關係消滅時其母或 其母之夫之本國法為婚生子女者,為婚生子女。父母與子女 間之法律關係,依子女之本國法。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五 十一條、第五十五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原告與被告乙○○ 均為越南國人,兩造於一百一十二年一月十六日於越南法院 作成離婚判決,後被告甲○○之女於一百○○○年○月○○日出生, 婚姻關係雖於子女出生前即告消滅,然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 ,被告甲○○之女仍屬婚生子女,關於兩造間父母子女身分關 係之認定,應依子女之本國法,即應以○○國法律為準據法。  ㈢再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 其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 受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 條第一項定有明文。前揭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家事 事件法第五十一條參照)。本件被告乙○○擔任被告甲○○之女 之法定代理人有利害衝突,不能行使法定代理權,不能行代 理權,故經原告聲請後,本院於一百一十三年三月十五日裁 定選任原告所主張被告甲○○之女之生父丙○○為特別代理人。   二、按越南國婚姻及家庭法第八十八條第一項規定:「於婚姻關 係中出生之子女,為夫妻之共同子女;於婚姻關係終止後三 百日內出生之子女,應視為妻於婚姻關係存續中受孕;而在 結婚登記日之前出生,並由其父母承認之兒童係夫妻之共同 子女。」,同條第二項規定:「夫妻之一方對於否認子女必 須有證據,且必須經由法院裁判認定。」。經查:  ㈠本件原告與被告乙○○原為夫妻並均為○○國籍,渠等於一百一 十二年一月十六日於○○法院作成離婚判決,被告甲○○之女於 一百○○○年○月○○日出生,有原告所提之河內市人民法院離婚 判決及中文譯文等件為證(參本院卷第十五頁至第二十七頁 ),又被告甲○○之女係於原告與被告乙○○婚姻關係終止後三 百日內出生之子女,依前揭○○國婚姻家庭法規定,被告甲○○ 之女法律上被認為係被告乙○○之婚生子女。  ㈡原告主張被告甲○○之女非自被告乙○○受胎所生,而係自訴外 人丙○○受胎所生之事實,業據提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 醫院診斷證明書、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血緣鑑定報告書等件 為證(參本院卷第五十七頁至第五十八頁),其上記載:「 醫師囑言:丙○○與甲○○之女(出生日期:一百一十二年六月 十五日)於一百一十二年七月四日接受DNA血緣關係鑑定, 結果顯示丙○○與甲○○之女之血緣關係其親子機率為99.99999 8%。」、「結論:本系統所檢驗之DNA點位皆無法排除丙○○ 與甲○○之女之血緣關係,其親子關係指數(CPI)為0000000 0.03;親子關係概率(probability of paternity;PP)值 為99.999998%。」等情,是被告甲○○之女與訴外人丙○○間具 有親子關係,足認被告乙○○確非被告甲○○之女之生父,原告 之主張足堪信為真實。基上,原告本件請求,於法洵屬有據 ,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五十一 條,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第一項前段、第七十八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文衍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張 安

2025-02-25

TPDV-113-親-3-20250225-3

毒聲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觀察勒戒處分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毒聲字第578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陸奕學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送觀察、 勒戒(113年度毒偵字第341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如附件聲請書所載。 二、按依行政院衛生署藥物許可證資料,晟德甘草止咳水內有 O pium Tincture 成分含有嗎啡及可待因。依據Liu等人研究 ,4位受試者服用前述廠牌之藥水後,最高單次服用20毫升 藥水或連續二天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5毫升藥水,尿液中嗎啡 在超過300ng/mL(陽性閾值)條件時,其濃度為可待因之三 倍以下,且嗎啡濃度不致超過4,000ng/mL;而「施用海洛因 者,尿液中嗎啡濃度則為可待因之三倍以上」(行政院衛生 署管制藥品管理局96年3月23日管檢字第0960002760號函意 旨參照)。另依劉秀娟等人研究,施用含阿片製劑,當尿液 中嗎啡濃度大於300ng/mL時,其嗎啡/可待因比值小於3.0為 複方甘草合劑溶液(如晟德甘草止咳水)使用者。前述相關 文獻之可待因與嗎啡之比值可作為初判之依據,惟文獻數據 係一般性供參考之原則,施用藥物後可檢出之量與服用劑量 、服用頻率、尿液採集時間點、個人體質與代謝狀況等因素 有關,仍可能存在個案之差異(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 局96年6月4日管檢字第0960005470號函意旨參照)。故施用 晟德甘草止咳水藥品期間,採集尿液檢體檢驗結果倘於嗎啡 檢出濃度高於300ng/mL,且嗎啡濃度為可待因濃度3倍以下 時,實無法排除尿液中之嗎啡代謝來源係服用晟德甘草止咳 水藥品而非施用海洛因所致之可能性,即不能將此有利於被 告之可能性逕予排除。 三、經查:    ㈠被告陸奕學於民國113年11月5日10時6分許為臺灣高雄地方檢 察署(下稱高雄地檢署)觀護人室採尿人員採集尿液送驗, 經欣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驗後,結果呈可待因、嗎啡 陽性反應,其中可待因檢出濃度為3794ng/ml、嗎啡檢出濃 度為10977ng/ml等情,有該公司113年11月19日濫用藥物尿 液檢驗報告(原樣編號:000000000號)及高雄地檢署施用 毒品犯尿液檢體監管紀錄表(尿液檢體編號:000000000號 )在卷可憑。足見被告上開尿液檢驗結果之嗎啡濃度雖高於 4,000ng/mL,然其尿液之嗎啡與可待因濃度比值約為2.89( 計算式:10977/3794=2.89,小數點第三位以下四捨五入) ,顯然「小於3.0」,此與上開函釋結論所歸納之比值「小 於3.0」為複方甘草合劑溶液劑(即甘草止咳水)使用者一 節,適相吻合。被告於偵訊時亦辯稱:我從未施用過海洛因 ,本次尿檢前也沒有施用毒品,我是驗尿前喝咳嗽藥水(即 甘草止咳水),這瓶藥水是之前我父親給我吃的咳嗽水,因 為我吃完了,故這瓶是我新買的等語,並庭呈甘草止咳水為 證;檢察官雖以被告未提出購買證明且庭呈藥水尚未拆封為 由,認被告所辯不可採信,然被告既可提出藥水,已足認其 確有取得上開藥水之管道,自不能排除被告所述採尿前已喝 完該藥水,故另取得未拆封藥水作為證據提出之可能。況被 告於前述日期至觀護人室接受採尿時,亦勾選有服用感冒藥 之情形,此有高雄地檢署施用毒品犯尿液檢體監管紀錄表存 卷可考,是被告並非在尿液檢出可待因、嗎啡陽性反應後始 為此答辯。  ㈡再者,因被告尿液中嗎啡濃度偏高,經本院依職權向法務部 法醫研究所函詢被告服用甘草止咳水後是否可能造成本案尿 液檢驗結果,該研究所函覆略以:經檢視來文附件照片「晟 德甘草止咳水」含鴉片酊,鴉片酊含嗎啡和可待因成分,該 藥品可導致尿液檢驗呈可待因或嗎啡陽性反應,惟本案尿液 嗎啡檢出濃度偏高,對於尿液中毒品成份來源研判,除了依 據尿液中檢出之毒品濃度外,最好能佐以輔助資料,例如毒 品的查獲、尿液中6-乙醯嗎啡或6-乙醯可待因、受檢者身體 上是否有施用毒品之針孔痕跡、是否伴有明顯之戒斷症狀等 臨床表徵,才能客觀的綜合研判等語,此有該研究所114年2 月20日函文附卷可稽。是該研究所雖指出被告尿液中嗎啡檢 出濃度偏高,然亦未明確肯認此檢驗結果必然為施用海洛因 所致,而認仍需輔以其他佐證資料始能客觀判斷被告是否有 施用毒品,且被告若於驗尿前服用所提出之甘草止咳水,確 實可能導致尿液檢驗呈可待因或嗎啡陽性反應。準此,本案 被告尿液中嗎啡濃度雖偏高,但卷內並無事證顯示被告有遭 查獲持有海洛因或有何施用毒品之針孔痕跡、戒斷症狀,更 無證據顯示被告尿液中是否含有6-乙醯嗎啡或6-乙醯可待因 等成分,且被告尿液中嗎啡與可待因比值,又小於以往研究 報告認為施用海洛因者尿液中嗎啡濃度為可待因之3倍以上 之數值,自難排除被告無施用海洛因而僅係服用甘草止咳水 之可能性,無從逕以前述驗尿結果認被告有聲請意旨所稱施 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犯行。綜上,檢察官聲請將被告裁定 送勒戒處所執行觀察、勒戒,自有未洽,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明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李欣妍

2025-02-25

KSDM-113-毒聲-578-20250225-1

聲再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5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邱繼陞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詐欺案件,對於本院中華民國111年10 月26日111年度訴緝字第9號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邱繼陞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或釋明無法 提出之正當理由。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證 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本 ,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聲 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 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42 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即受判決人邱繼陞對於本院111年度訴緝 字第9號確定判決(下稱原判決)具狀聲請再審,惟未依上 開規定附具原判決之繕本,亦未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繕本而 得請求法院調取之正當理由,其聲請再審之程序顯有不備, 爰命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原判決繕本,或釋明無法 提出之正當理由後併請求本院調取之,如逾期未予補正或釋 明,即依法駁回其再審之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 法 官 林書慧                    法 官 丁亦慧                    法 官 何一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沈佳螢

2025-02-25

KSDM-114-聲再-5-20250225-1

聲再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2號 聲 請 人 即受判決人 鄭玉昭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傷害案件,對於本院112年度簡上字第2 3號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鄭玉昭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正聲請再審之理由及證據。   理 由 一、有罪之判決確定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 ,得聲請再審:一、原判決所憑之證物已證明其為偽造或變 造者。二、原判決所憑之證言、鑑定或通譯已證明其為虛偽 者。三、受有罪判決之人,已證明其係被誣告者。四、原判 決所憑之通常法院或特別法院之裁判已經確定裁判變更者。 五、參與原判決或前審判決或判決前所行調查之法官,或參 與偵查或起訴之檢察官,或參與調查犯罪之檢察事務官、司 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該案件犯職務上之罪已經證明者, 或因該案件違法失職已受懲戒處分,足以影響原判決者。六 、因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 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 認罪名之判決者,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聲 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證據 ,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法院認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 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 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429條前段、第433條分別 定有明文。而此所謂「敘述理由」,係指表明再審之法律上 理由,亦即具體敘述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而言;而 所稱證據,係指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而言,倘僅泛 言有法定再審事由,而未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 顯與法定再審事由不相適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 在之證據,均應認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最高法院110 年度台抗字第1087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聲請人即受判決人鄭玉昭(下稱聲請人)對於本院11 2年度簡上字第23號確定判決聲請再審,然未具體敘明係符 合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何款之法定再審事由,亦未附具 任何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有刑事聲請再審狀在卷 可稽,揆諸上開說明,本件聲請再審之程序顯然違背規定, 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爰命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 達後7日內補正聲請再審之證據,逾期未予補正,即依法駁 回其聲請。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魏正杰                   法 官 顏碩瑋                   法 官 劉冠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惠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2025-02-25

MLDM-114-聲再-2-20250225-1

營簡
柳營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營簡字第139號 原 告 羅雅琪 上列原告與被告卓育詩等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 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本件已調解不成立,原告應於7日內補正下 列事項: 一、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300,000元,應繳第一審裁判 費新臺幣3,2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向本院( 臺南市○○區○○里○○路○段000號)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 正,即駁回其訴。 二、原告起訴內容已經被告卓育詩提出答辯狀,答辯狀已於113 年12月24日送達原告,就被告否認部分,應由原告就原告所 主張之事實先負舉證責任,原告應於7日內就被告爭執部分 聲明所用之證據內容,如係書證指明何書證得證明原告主張 之內容,如係人證,應載明證人姓名、地址及與待證事實之 關連性,逾期未提出即視為無其他證據提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童來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吳昕儒

2025-02-25

SYEV-114-營簡-139-20250225-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24號 聲 請 人 即受判決人 賴心宥 上列聲請人因竊盜案件,對於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498號中華民 國114年1月23日第二審確定判決(原審案號: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112年度易字第756號,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號:臺灣雲林地方檢 察署112年度偵字第6723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賴心宥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聲請再審 之具體理由及證據。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又法院認 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 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 第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即受判決人賴心宥不服本院113年度上易 字第498號確定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於民國114年2月1 1日具狀聲請再審,然所提之「再審」聲請狀並未敘明聲請 再審之具體理由,復未附具原判決之繕本,或釋明無法提出 原判決繕本之正當理由及聲請再審之證據,有其「聲請狀」 1份可查。依照上開法律規定,本件聲請再審之程序顯然違 背規定,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爰命再審聲請人 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未予補正或釋明,即依 法駁回其聲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瑛宗                    法 官 張 震                    法 官 黃裕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翁倩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24

TNHM-114-聲再-24-202502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