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遺囑執行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司繼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5805號 聲 請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關 係 人 ○○○即○○○律師之繼承人 黃子芸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被繼承人選任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選任黃子芸律師(地址:高雄市○○區○○○路000號13樓)為被繼承 人甲○○(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民國109年6月7日歿,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籍設:高雄市○○區○○○路0 00號○樓之3)之遺產管理人。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繼承人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第八章之規定,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於遺產管理人、遺囑 執行人及其他法院選任財產管理人準用之。次按不能依前項 規定定財產管理人時,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 ,選任財產管理人。財產管理人之權限,因死亡、受監護、 輔助或破產之宣告或其他原因消滅者,準用前二項之規定, 家事事件法第141條及第143條第2、3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之債權人,惟被繼承 人業於民國109 年6月7日死亡,且其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 前雖經本院以裁定選任○○○律師為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 惟○○○律師已死亡,為保障聲請人之債權,爰聲請本院選任 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上開主張,有○○○律師之死亡戶籍謄本、110年度司繼 字第301號民事裁定在卷可考,並經本院調取本院110年度司 繼字第301號卷宗核閱無訛。又○○○律師已於113年4月11日死 亡,自有必要依聲請人之聲請,再為被繼承人選任遺產管理 人。故聲請人以利害關係人之身分聲請為被繼承人選任遺產 管理人,核與上開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關於選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部份,經本院自高雄律師公 會願意擔任法院遺產管理人名單中徵詢後,黃子芸律師願意 以其專業知識管理及處理被繼承人後續之遺產問題,此有電 話紀錄乙紙附卷可稽,審酌黃子芸律師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及 能力,且與被繼承人所遺遺產間無利害關係,若由其擔任本 事件之遺產管理人,定能秉持其專業倫理擔當此具公益性質 之職務,並順利達成管理保存及清算遺產之任務。執此,本 院認為由黃子芸律師擔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應屬妥適 ,爰裁定如主文。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鍾仕傑

2025-01-20

KSYV-113-司繼-5805-20250120-1

家繼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代筆遺囑無效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家繼訴字第238號 原 告 甲OO 乙OO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郭德進律師 被 告 丙OO 訴訟代理人 曾彥程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遺囑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主張: 一、被繼承人丁OO於民國112年2月10日死亡,其繼承人為兩造( 甲OO為丁OO之配偶,庚OO及被告為被繼承人之子女)。嗣被 告持丁OO生前於110年12月14日所立之代筆遺囑(下稱系爭 遺囑),向地政事務所辦理繼承登記,然系爭遺囑有下列不 符法定方式情形,應屬無效:  1.110年2月14日當時丁OO已臥病在床,家人均不在,代筆人兼 見證人林士煉律師、見證人戊OO、己OO等人顯係違法進入丁 OO之住所。  2.丁OO對上開3位見證人素不相識,如何會指定該3人為見證人 ?  3.丁OO於作系爭遺囑前後,已生病陸續住院(110年9月20日入 院,110年10月1日出院;110年11月13日入院,110年12月6 日出院;111年1月5日入院,111月1月7日出院)意識能力及 口語表達有所欠缺。況其甫於110年12月6日出院,於110年1 2月14日如何能清楚口述遺囑細節?  4.系爭遺囑係以打字為之,丁OO口述遺囑之先後程序及簽名是 否符合法定方式?  5.系爭遺囑上丁OO之簽名與平常之簽名不符。  6.系爭遺囑內容與丁OO生前告知原告對遺產之分配方式有落差 ,顯非丁OO本意。 二、並聲明:確認被繼承人丁OO於110年12月14日所立之系爭遺 囑無效。 貳、被告抗辯: 一、丁OO於110年12月14日簽立系爭遺囑時,其智識、身心、精 神狀況均正常,並無原告所稱無法作成代筆遺囑情形。系爭 遺囑係經丁OO本人在場所作成,並非違法進入丁OO住所。系 爭遺囑之見證人分別為林士煉律師及其事務所同事己OO、戊 OO,由林士煉律師代筆記錄丁OO口述之遺產分配內容,再為 宣讀講解,經丁OO親自認可,且有其他見證人全程在場,既 無違背民法第1198條不得為見證人之消極資格情事,過程亦 符合代筆遺囑之法定要件。又丁OO生前雖曾因肺炎住院,惟 肺炎之症狀並不影響丁OO之精神狀態,亦無失語或失聲等症 狀,丁OO立遺囑時並無欠缺意思能力或無法作成遺囑情形。 又系爭遺囑上之丁OO簽名並未與丁OO平常之簽名不符,退步 言之,縱有不符,然同一人於不同時地簽名時,本可能因簽 名當下之狀態造成差異,不能僅憑系爭遺囑上丁OO之簽名與 原告認知之筆跡不同,即認系爭遺囑之內容不符其真意。系 爭遺囑之作成並無違反代筆遺囑規定,自屬有效等語。並聲 明:原告之訴駁回。 參、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確認證書真偽或為法律關係之基礎事實存 否之訴,亦同。前項確認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存否之訴,以原 告不能提起他訴訟者為限。民事訴訟法第247 條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 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 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最高法院 52年台上字第1240號裁判意旨參照)。本件原告主張丁OO於 110年12月14日所立之系爭遺囑不符法定要件,應屬無效等 情,為被告所否認,且系爭遺囑有效與否,涉及原告繼承遺 產問題,原告私法上之地位確有受侵害之危險,且此不安之 狀態得以確認判決除去之,是以原告提起本件確認系爭遺囑 無效之訴,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合先敘明。 二、按代筆遺囑,由遺囑人指定3人以上之見證人,由遺囑人口 述遺囑意旨,使見證人中之1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 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及代筆人之姓名,由見證人全體 及遺囑人同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應按指印代之,民 法第1194條定有明文。上開條文所定使見證人中之1人筆記 、宣讀、講解,乃在使見證人之1人依遺囑人口述之遺囑內 容加以筆記,並由見證人宣讀,以確定筆記之內容是否與遺 囑人口述之意旨相符,講解之目的則在說明、解釋筆記遺囑 之內容,以使見證人及遺囑人瞭解並確認筆記之內容是否與 遺囑人口述之遺囑相合,最後並須經遺囑人認可及簽名或按 指印後,始完成代筆遺囑之方式。法律規定須由見證人加以 筆記、宣讀、講解,係在確保代筆遺囑確係遺囑人之真意。 查: (一)原告主張丁OO於112年2月10日死亡,其繼承人為配偶甲OO, 子女庚OO、被告,被告持系爭遺囑將坐落臺中市○○區○○○段0 00000地號、同段763-14地號、同段763-38地號土地分配予 被告單獨取得等情,有系爭遺囑、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在 卷可稽,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可採取。 (二)證人林士煉即系爭遺囑之代筆人兼見證人結證稱:系爭遺囑 打字部分係伊所為,系爭遺囑之內容是依丁OO口述而來。伊 去丁OO位於烏日之住家前後共有3次,都是丁OO之太太開門 ,第一次是去是跟丁OO了解並說明狀況,伊說明完後有請丁 OO準備土地地號、建物謄本,第二次去時有聊到遺囑執行人 ,伊請丁OO再思考一下,第三次去即做成系爭遺囑,系爭遺 囑係於110年12月14日在丁OO位於烏日區之透天住處作成, 丁OO當時意識清楚,精神狀況良好,我們做遺囑時會依SPMS SQ失智症的篩檢量表上面的問題提問來判斷,製作過程伊、 戊OO、己OO、丁OO、丁OO的太太即原告甲OO都有在場,印象 中還有被告丙OO,且除了中間有去影印遺囑,都有全程在場 ,伊在宣讀講解時有錄影(庭呈拷貝光碟1片),影片也有拍 到甲OO。系爭遺囑立遺囑人欄「丁OO」之簽名及指印均係丁 OO本人在現場所為,其上「林士煉律師」、「戊OO」、「己 OO」之簽名,各係伊、戊OO、己OO在現場所為。系爭遺囑製 作過程中,丁OO有提供他的資料( 土地建號、謄本、權狀) ,我們有核對權狀,因為丁OO現在住的那間房子有貸款,且 丁OO的身體不太好,希望由被告幫忙付貸款本金跟利息,所 以被告的部分有幾塊土地給被告單獨繼承。印象中有關侵害 特留份的部分( 這塊是他遺囑內容部分) ,伊有提醒丁OO如 有侵害特留份,可能會有扣減,這部分伊有提醒丁OO,所以 才有問丁OO要不要加註在後面,丁OO說好,伊係依照丁OO口 述作成代筆遺囑並給丁OO確認。因為事隔太久,伊只能講當 時大概的情形等語。 (二)證人戊OO結證稱:系爭遺囑打字部分是證人林士煉所為,遺 囑內容係由丁OO口述而來。當時是林士煉找伊去做代筆遺囑 之見證人,地點就是遺囑上面記載的地址,時間是遺囑寫的 那天,是丁OO的太太幫我們開門,伊不記得名字。系爭遺囑 製作過程中,丁OO之意識、精神狀況是正常的,他有跟我們 打招呼也有正常跟我們對話,當時現場有丁OO、伊、林士煉 、己OO、丁OO的太太,丁OO的太太在房間外面,除了伊去列 印時外,其餘時間四人均全程在場,伊有聽到丁OO說地號跟 分配方式,宣讀時有錄影,系爭遺囑立遺囑人欄「丁OO」之 簽名及指印,係丁OO當場為,「林士煉律師」、「戊OO」、 「己OO」之簽名,各係林士煉、伊、己OO當場所簽等語。 (三)證人己OO結證稱:系爭遺囑打字部分是林士煉所為,遺囑內 容係立遺囑人口述而來,是1位老先生。伊當時受僱於林士 煉,是林士煉找伊去的,當場也有跟立遺囑人自我介紹經立 遺囑人同意擔任見證人。系爭遺囑是在丁OO位於臺中市烏日 區的住處為之,當時有家屬一位女生開門,年齡不記得。系 爭遺囑製作過程中,丁OO之意識、精神狀況很清楚,林士煉 有使用失智症量表的問題詢問他,他都可以正常答覆。製作 過程房間內有立遺囑人、林士煉、戊OO及伊、其他家屬是在 房間外。除了去列印以外都在場。印象中有錄影,但誰負責 錄影伊沒印象。系爭遺囑遺囑人欄「丁OO」之簽名及指印均 係丁OO當天在現場所為,其上「林士煉律師」、「戊OO」、 「己OO」之簽名,各係林士煉、戊OO、伊當場所為,系爭遺 囑確實是丁OO自己口述遺產的分配方式,印象中本案有農地 及非農地部分,伊不記得丁OO有無具體指出農地地號還是以 農地代稱等語。 (四)核證人林士煉、戊OO、己OO上開證述情節相符,並有林士煉 提出之空白SPMAQ失智症篩檢量表(卷第263頁)、錄影光碟 (見本院卷證物袋內)可憑。依錄影內容可見丁OO經林士煉告 知今日日期(110年12月14日)後,就林士煉所詢關於其姓 名、年籍、身分證字號、現所在及現任、前任總統為何人等 問題均能正確回覆,另經林士煉詢問、確認系爭代筆遺囑內 容,丁OO能清楚回覆、說明,及於林士煉宣讀遺囑內容並向 丁OO確認時,丁OO有點頭或稱是,復流暢回覆土地使用狀況 ,嗣經林士煉宣讀系爭遺囑內容後,丁OO即親自簽名及蓋指 印,過程中林士煉、丁OO及另二名見證人均在場。且於撥放 時間約12分許時,另有一婦人出現在畫面上,戊OO且對該婦 人稱「阿嬤」,堪認上開3位證人所述情節與錄影內容相符 。參之,該3位證人與兩造並無利害關係或仇恨怨隙之情形 存在,應無為虛偽陳述之必要,益徵渠等所證情節應堪採取 。從而,丁OO於110年12月14日簽立代筆遺囑當時意識清楚 ,立遺囑過程中,丁OO確有口述遺囑意旨,並由林士煉進行 筆記、宣讀、講解,並由丁OO認可後,由丁OO親自於系爭遺 囑上簽名、按捺指印,復由其餘見證人簽名等事實,應堪認 定。原告質疑系爭遺囑上丁OO簽名之真正,要非可採。 (五)原告雖主張被繼承人對於見證人3人不認識,何來指定云云 。然遺囑人同意特定之3人任見證人為代筆遺囑者,與指定 該三人任見證人為代筆遺囑無殊(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 地第2665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本件被繼承人丁OO知悉見 證人林士煉、戊OO、郭元程為其擔任見證人,於代筆遺囑過 程中並未反對,自有同意見證人3人擔任見證人之意,原告 主張見證人並非被繼承人丁OO指定,要非可採。 (六)原告主張被繼承人丁OO作成系爭代筆遺囑前後陸續住院,意 識能力及口語表達欠缺,無從口述遺囑云云,雖提出診斷證 明書、住院醫療費用收據為證。然系爭代筆遺囑製作過程, 業如上述,原告就「系爭遺囑非由被繼承人丁OO口述遺囑意 旨」或「系爭遺囑製作過程被繼承人丁OO有意思不自由」等 有利於己之事實,復未提出證據以實其說,自難採憑。 (七)原告雖質疑林士煉電腦筆記後,戊OO曾外出至超商列印、口 述遺囑前段未錄音等情。惟代筆遺囑僅需合於民法第1194條 之要件即為已足,是原告以此部分質疑主張系爭遺囑無效, 尚非可採。 三、綜上,系爭遺囑係丁OO於意識清楚可溝通情狀下所為,且並 無原告所指不符合代筆遺囑之法定要件情形,足認系爭遺囑 符合民法第1194條法定要件而屬有效。原告訴請確認系爭遺 囑無效,核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於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一一論列,併予敘明。 肆、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78 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家事法庭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黃鈺卉

2025-01-17

TCDV-112-家繼訴-238-20250117-1

司繼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181號 聲 請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湯貴珠之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一、指定詹連財律師為被繼承人湯貴珠(女,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民國98年7月29日發現死亡,生前住苗栗縣○ ○鄉○○村0鄰○○000號)之遺產管理人。 二、准對被繼承人湯貴珠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   示催告。 三、被繼承人湯貴珠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應自本公示催告最 後登載新聞紙之日起,1年內承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 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湯貴珠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 交付遺贈物後,如有剩餘即歸屬國庫。 四、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繼承人湯貴珠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因被繼承 人已於98年7月29日發現死亡,惟其繼承人皆已拋棄繼承, 且其親屬會議並未於1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致聲請人無 法對被繼承人遺產行使權利,爰依民法第1178條第2項規定 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等語。 二、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者,由親屬會議於1個月 內選定遺產管理人,並將繼承開始及選定遺產管理人之事由 ,向法院報明。親屬會議依前條規定為報明後,法院應依公 示催告程序,定6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 限內承認繼承。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議未於前條所定期限內 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聲請法院選任 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前項規定為公示催告。又先順序繼 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時,由次順序之繼承人繼承。其次順序 繼承人有無不明或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準 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 1176條第6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選任、改任或另行選 任財產管理人時,應詢問利害關係人及受選任人之意見。又 上開規定,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於遺產管理人、遺囑執行人 及其他法院選任財產管理人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146 條、 第141條亦有明文規定。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信用卡申請資料 、欠款餘額證明、被繼承人之除戶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 土地暨建物登記第二類謄本(以上均影本)等件為證,復經 本院依職權調閱98年度繼字第335號拋棄繼承卷宗,核實無 誤,堪信為真實。從而,兩造間確有債權債務關係存在,聲 請人為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對被繼承人所遺之遺產應為利害 關係人,其聲請本院選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洵屬有據 。茲審酌被繼承人之繼承人均拋棄繼承在案,未必得以善盡 遺產管理人之注意義務,難求積極、有效管理遺產,本院請 聲請人陳報有意願之專業人士擔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 經詹連財律師具狀表示同意,有同意書及律師證書影本在卷 為證;另聲請人之送達代收人陳芷涵亦於電話中表示同意由 詹連財律師擔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有本院公務電話紀 錄在卷可稽。茲審酌關係人詹連財律師學有專精,持有具高 度公信力之專門職業技術執照,對於遺產管理事件應較熟稔 ,應能積極有效地發揮遺產之最大效益,爰指定詹連財律師 為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並依法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4項,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壹仟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潘奕臻

2025-01-17

MLDV-113-司繼-1181-20250117-1

家繼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回復特留分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36號 原 告 周O文 訴訟代理人 廖本揚律師 被 告 周O志 周O羚 訴訟代理人 張O薇 上二被告共同 訴訟代理人 陳隆律師 參 加 人 李O霈 訴訟代理人 洪家駿律師 複 代 理人 許立功律師 鄭淄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回復特留分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 之全部或一部,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及第262條第 1項分別定有明文。此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 事訴訟事件亦準用之。查本件原告起訴時原係就被繼承人周 O水所遺如附表所示之遺產聲明請求:⑴被告周O志及被告周O 羚應將坐落彰化市○○段000地號、面積228.79平方公尺、權 利範圍全部之土地所為「登記日期:民國112年2月2日、原 因發生日期:民國111年12月28日、登記原因:遺囑繼承」 之登記塗銷,並回復為被繼承人周O水所有。⑵被告周O昌、 被告李O霈(原名周O宏)及被告周O凱應將坐落彰化市○○○段○ ○○段000○0地號、面積7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全部之土地及 同段****建號、權利範圍全部之建物所為「登記日期:民國 112年4月21日、原因發生日期:民國111年12月28日、登記 原因:遺囑贈與」之登記塗銷,並回復為被繼承人周O水所 有(見本院卷第11至12頁)。嗣於民國113年9月24日以民事追 加暨更正聲明狀並於同年12月6日本院審理時當庭以言詞變 更訴之聲明為:⑴被告周O志、周O羚應將坐落彰化市○○段000 地號、面積228.7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全部之土地所為「登 記日期:民國112年2月2日、原因發生日期:民國111年12月 28日、登記原因:遺囑繼承」之登記塗銷,並應辦理繼承登 記為兩造公同共有。⑵兩造就被繼承人周O水所遺如附表編號 4所示存款新臺幣(下同)299,894元及其利息,應依原告應 繼分1/2、被告周O志、周O羚應繼分1/4予以分割。⑶被告周O 志應給付原告1,141,941元,及自113年6月22日起迄清償日 止按周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⑷被告周O羚應給付原告1,141, 941元,及自113年6月22日起迄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⑸如受有利判決,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見本院卷第321頁至第325頁、第353頁),經核其訴之追加 變更,係本於被繼承人周O水遺產分割之同一基礎事實,依 前揭規定,要無不符,應予准許。又原告起訴請求分割被繼 承人周O水之遺產,原列周O昌、李O霈及周O凱為被告,嗣原 告於113年6月21日言詞辯論時當庭撤回對周O昌、李O霈及周 O凱三人的起訴(見本院卷第269頁),揆諸前揭說明,並無 不合,亦應予准許。 二、次按就兩造之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為輔助一造 起見,於該訴訟繫屬中,得為參加,民事訴訟法第58條第1 項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法第58條第1項所稱有法律上利害 關係之第三人,係指第三人在私法或公法上之法律關係或權 利義務,將因其所輔助之當事人受敗訴判決有致其直接或間 接影響之不利益,倘該當事人獲勝訴判決,即可免受不利益 之情形而言,且不問其敗訴判決之內容為主文之諭示或理由 之判斷,祇須其有致該第三人受不利益之影響者,均應認其 有輔助參加訴訟之利益而涵攝在內,以避免裁判歧異及紛爭 擴大或顯在化。至僅有道義、感情、經濟、名譽或其他事實 上之利害關係者,則不與焉(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414 號裁判意旨參照)。查,本件被繼承人周O水生前以遺囑將 附表編號2所示土地指定由被告周O志、周O羚繼承,將附表 編號1、3所示之房地遺贈與周O昌、周O凱及參加人李O霈, 原告主張侵害其特留分,被告則抗辯原告有喪失繼承權之事 由,則原告是否喪失繼承權、得否行使特留分扣減權,因訴 訟結果對李O霈具有法律上利害關係,李O霈為輔助原告而具 狀陳明參加本件訴訟(本院卷第297頁),並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參加訴訟(本院卷第351頁),核與前開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及對被告周O志、周O羚答辯陳述略以:  (一)被繼承人周O水於111年12月28日死亡,並遺有如財政部中區 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即附表所示財產,其法定繼承人為 原告及被告周O志、被告周O羚(被告周O志、周O羚之父周O戶 業於107年4月17日死亡,故由被告周O志、周O羚代位繼承) 。被告周O志、周O羚於周O水死亡後提出周O水於107年5月23 日所立案號107年彰院民公俊字0621號公證遺囑(下稱系爭10 7年公證遺囑),並以遺囑執行人身分持系爭107年公證遺囑 向彰化地政事務所辦理遺囑繼承登記,且於112年2月2日登 記完畢,然系爭107年公證遺囑指定由被告周O志、周O羚平 均繼承附表編號2所示土地,原告則完全未為繼承,顯已侵 害原告之特留分,參酌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556號、104 年度台上字第521號、1480號、109年度台上字第361號等裁 判意旨,原告爰類推適用民法第1225條規定,行使特留分扣 減權,請求被告周O志、周O羚應將附表編號2所示土地所為 「登記日期:民國112年2月2日、原因發生日期:民國111年 12月28日、登記原因:遺囑繼承」之登記塗銷,並應辦理繼 承登記為兩造公同共有。 (二)原告對被繼承人周O水於102年10月22日所立公證遺囑形式上 不爭執,惟嗣周O水於103年2月27日有另立公證遺囑(下稱系 爭103年公證遺囑)、於107年5月23日另立系爭107年公證遺 囑,則於102年10月22日所立公證遺囑與嗣後遺囑有牴觸之 處,自應以系爭103年、107年公證遺囑為據。參以臺灣高等 法院110年度家上易字第5號民事判決意旨,依系爭103年、1 07年公證遺囑第三條均已明確表示如有繼承人因本遺囑之分 配有侵害其特留分,本遺囑指定取得人應按其分配取得遺產 之比例以現金補足其特留分。準此,周O水死亡時所遺附表 編號1至3所示不動產於111年12月28日經鑑定價格共計14,91 6,365元,其法定繼承人為原告及被告周O志、周O羚,應繼 分各為1/2、1/4、1/4,則原告特留分應為1/4,以此計算, 原告特留分價額應為3,729,091元,自可以此價額作為原告 特留分被侵害之損害額,經計算後,原告自得適用或類推適 用民法第1225條規定請求被告周O志、周O羚各給付原告1,14 1,941元【計算式:3,729,091元×(9,135,585元/14,916,365 元)×1/2=1,141,941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及法定利息。  (三)從系爭107年公證遺囑觀之,被繼承人周O水並未剝奪原告繼 承權,有剝奪繼承權的前提才有代位繼承的問題,而本件從 遺贈來看,是祖父對孫輩的關懷,不論如何,系爭103年公 證遺囑與系爭107年公證遺囑均看不出有剝奪原告繼承權的 事實,故原告並無喪失繼承權之情事,且從該二份遺囑觀之 ,原告明顯未受遺囑分配。另被告主張遺贈應先扣減,不足 之數才依應繼分扣減,惟此部分法律並無明文,故被告就此 抗辯無理由。此外,原告對本件遺產之分割方法,同意以金 錢找補。 (四)並聲明:⑴被告周O志及被告周O羚應將坐落彰化市○○段000地 號、面積228.7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全部之土地所為「登記 日期:民國112年2月2日、原因發生日期:民國111年12月28 日、登記原因:遺囑繼承」之登記塗銷,並應辦理繼承登記 為兩造公同共有。⑵兩造就被繼承人周O水所遺如附表編號4 所示存款299,894元及其利息,應依原告應繼分1/2、被告周 O志及被告周O羚應繼分1/4予以分割。⑶被告周O志應給付原 告1,141,941元,及自113年6月22日起迄清償日止按周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⑷被告周O羚應給付原告1,141,941元,及 自113年6月22日起迄清償日止按周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⑸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⑹如受有利判決,原告願供擔保請准 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周O志、周O羚均辯以: (一)被繼承人周O水生前即多次表明,欲將附表編號1、3所示OOO 段房地留給二房即次子原告周O文房份,附表編號2所示OO段 土地要留給大房即長子周O戶房份,另因原告長期無業,且 有酗酒及賭博惡習,不時會向周O水要錢,倘若周O水不給或 不順周O文之意,周O文就會對周O水辱罵三字經、去死一死 或摔東西,並曾揚言要賣掉房子、把錢花掉等語,被告周O 志、周O羚及母親葉O珍等,之前去探望周O水之時,亦多次 遭原告辱罵穢語,全家人均長期處於原告所為家庭暴力的陰 影下,只能尋求法律保護,經本院核發105年度家護字第** 號民事通常保護令、108年度暫家護字第***號民事暫時保護 令,且原告前遭本院刑事判決酒駕、賭博罪在案。為此,周 O水早於102年間即曾請求本院所屬民間公證人郭俊霖作成公 證遺囑,依系爭103年公證遺囑第肆條第二項記載,周O水「 於民國102年10月22日,曾就身後遺產一部分分配事宜預立 遺囑並且請求公證,案號102年彰院民公俊字第0700號」等 語可稽,嗣因情事有所變更,始改立如系爭103年公證遺囑 ,將「OOO段房地」全部「遺贈」予二房周O文之子女,即周 O昌、周O凱、李O霈三人平均取得。另周O水於107年5月23日 ,亦請求本院所屬民間公證人郭俊霖就附表編號2所示土地 作成系爭107年公證遺囑,將該土地指定由大房子女(即周O 志、周O羚)平均代位繼承,且依原告提出如系爭107年公證 遺囑內容第三條記載「…本人與配偶所出共二子(無女兒) ,長子不幸英年早逝,而次子(周O文)應分配取得之部分 業已另立遺囑指定遺贈予其子女,故次子於本遺囑不再予以 分配」等語明確。 (二)綜上堪認,本件原告之所以未受被繼承人周O水實際分配遺 產,判斷其原因,不外係因原告長期對周O水實施家庭暴力 行為,周O水因此不願將其財產遺留給原告,符合民法第114 5條第1項第5款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或侮辱情事,經 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者規定情形,故將原告原本應分得 之房份,改以遺贈之方式直接分配給原告之子女,目的即不 讓原告取得繼承財產,但二房應得之房份,仍實際分配予二 房孫子。本件原告既已經周O水表示其不得繼承,故將原告 原應分配取得之部分,另立遺囑指定遺贈予其子女即周O昌 、李O霈、周O凱等三人,明確表示原告不再予以分配,原告 自亦無特留分之權利可以主張。且如認周O水上開表示之結 果,仍無法證明原告並非未受遺產分配者,則探求周O水之 真意,亦應有不讓原告直接取得繼承財產,而改由原告之子 女代位繼承的意思,只是為避免喪失繼承權之法律上爭議, 而改以遺贈之方式為之,但實質上與代位繼承具有相同之分 配結果,並無損原告及其子女之應繼權利。 (三)被繼承人周O水於111年12月28日死亡當時,所遺如附表編號 1、3所示房地,依不動產估價報告結論,總價為5,780,780 元,附表編號2所示土地,依不動產估價報告結論,總價為9 ,135,585元,及附表編號4所示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帳戶餘額 ,依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核定價額為299,894元。上開遺產總 額合計為15,216,259元,且依原告之法定應繼分2分之1計算 ,其所享特留分為4分之1,即3,804,065元。故退萬步言, 如認原告係未受分配而侵害其特留分者,則因周O水所為遺 贈,使原告子女三人因遺贈而取得附表編號1、3所示房地財 產價額共計5,780,780元,致原告應得之數不足者,依上規 定,原告自得按其不足之數3,804,065元,由遺贈財產5,780 ,780元扣減之。又本件受遺贈人計有周O昌、李O霈、周O凱 三人,受遺贈比例均為3分之1,故原告依法應按該三人所得 遺贈價額比例即各1,268,022元(計算式:3,804,065元÷3=1 ,268,022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扣減之。則原告依民法1225 條規定,應先就遺贈財產,分別對受遺贈人周O昌、李O霈、 周O凱三人所得遺贈價額比例扣減,即各扣減1,268,022元後 ,即已足原告應得特留分之數,而已無特留分受侵害的情形 存在,自不得再類推適用民法第1225條規定,就其他繼承人 依遺囑受分配之結果行使扣減權,始合於法律規定及繼承人 間之衡平。此外,被告對本件遺產之分割方案,同意以金錢 找補之方式補償原告。    (四)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參加人則以:有關遺贈、遺產分割方法如有侵害特留分之情 形,並無所謂先以遺贈扣除,法律對此並無明文規定,此部 分意見同原告。另參以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450號民 事裁定:「…審酌被上訴人之特留分比例,倘就附表所示土 地所有權應有部分與上訴人維持分別共有,所得甚微,不易 利用,系爭遺囑既指定由上訴人分得系爭土地,由其以金錢 補償被上訴人,於被上訴人應無不利,且系爭土地上存有上 訴人楊文玲所有房屋,為增進系爭土地之利用效益,以原物 分配由上訴人分別共有,並以金錢補償被上訴人每人各新臺 幣280萬1,906元。」意旨,就本件有關回復特留分事件以原 物分配予特留分扣減義務人,並以金錢補償予特留分扣減權 利人,此作法可增進土地之利用效益且於實務上亦屬有之, 是就本件得以原物分配予被告二人,而以金錢補償予原告。 準此,本件應就原告所請求之金額,被告二人應分別給付原 告1,141,941元等語。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354頁至第356頁,並依判決論 述方式修正部分文字):    (一)被繼承人周O水於111年12月28日死亡,其繼承人原為長子周 O戶、次子周O文,惟其長子周O戶已先於107年4月17日死亡 ,由周O戶之長子即被告周O志、長女即被告周O羚代位繼承 周O戶之應繼分,故被繼承人周O水之繼承人為被告周O志、 周O羚、及原告周O文,應繼分各為1/4、1/4、1/2,特留分 各為1/8、1/8、1/4。 (二)被繼承人周O水死亡時,遺有如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遺產稅免 稅證明書所載之下列遺產:  1.彰化縣○○市○○○段○○○段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全部)。  2.彰化縣○○市○○段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全部)。  3.門牌號碼彰化縣○○市○○街00巷000弄00號房屋(應有部分全部 )。  4.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存款299,894元,惟截至112年10月25日止 ,存款餘額為300,842元。 (三)被繼承人周O水生前於103年2月27日立有公證遺囑(即系爭10 3年公證遺囑),將其名下門牌號碼彰化縣○○市○○街00巷000 弄00號房屋及其坐落之彰化縣○○市○○○段○○○段000○0地號土 地,遺贈與原告之子周O昌、李O霈(即周O宏)、周O凱三人平 均取得,並由遺囑執行人持系爭103年公證遺囑於112年4月2 7日至彰化地政事務所辦理遺贈登記完畢(已移轉第三人)。 (四)被告周O水於107年5月23日再立公證遺囑(即系爭107年公證 遺囑),將其名下彰化縣○○市○○段000地號土地分歸被告周O 志、被告周O羚平均繼承,並由遺囑執行人持系爭107年公證 遺囑於112年2月8日至彰化地政事務所辦理遺囑繼承登記完 畢。 (五)原告於112年9月15日,以周O志、周O羚、周O昌、李O霈、周 O凱為被告,起訴主張系爭103年公證遺囑、系爭107年公證 遺囑侵害原告特留分,請求回復其特留分並塗銷上開遺贈、 遺囑繼承登記。 (六)被繼承人周O水所遺不動產,經華聲科技不動產估價師事務 所鑑價結果,其中彰化縣○○市○○○段○○○段000○0地號土地於1 11年12月之價格為4,628,250元、門牌號碼彰化縣○○市○○街0 0巷000弄00號房屋於111年12月之價格為1,152,530元、彰化 縣○○市○○段000地號土地於111年12月之價格為9,135,585元 ,兩造同意以此價格計算被繼承人周O水所立遺囑有無侵害 原告特留分,及遺產分割應互為找補之金額。  五、本案爭點(見本院卷第356頁,並依判決論述方式修正部分 文字):  (一)原告有無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所定喪失繼承權之事由? (二)系爭103年公證遺囑、系爭107年公證遺囑有無侵害原告特留 分,而得由原告行使扣減權?如有侵害原告特留分,應如何 扣減?  (三)如原告未喪失繼承權,本件被繼承人周O水所遺遺產應如何 分割?   六、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有無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所定喪失繼承權之事由?  1.按直系血親卑親屬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2分之1,此觀民法 第1223條第1款自明。又按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特留分規定 之範圍內,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又應得特留分之人,如 因被繼承人所為之遺贈,致其應得之數不足者,得按其不足 之數由遺贈財產扣減之,民法第1187條、第1225條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而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之情形,並不限於遺贈, 如被繼承人以遺囑為應繼分之指定、遺產分割方法之指定等 與遺贈同視之死因處分,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時,該繼承人 亦得類推適用民法第1225條之規定行使特留分之扣減權。另 按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或侮辱情事,經被繼承人表示 不得繼承者,喪失其繼承權,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定有 明文;所謂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情事,係指以身體上 或精神上之痛苦加諸於被繼承人而言,凡對於被繼承人施加 毆打,或對之負有扶養義務而惡意不予扶養者,固均屬之, 即被繼承人終年臥病在床,繼承人無不能探視之正當理由, 而至被繼承人死亡為止,始終不予探視者,衡諸我國重視孝 道固有倫理,足致被繼承人感受精神上莫大痛苦之情節,亦 應認有重大虐待之行為。故特留分遭侵害繼承人固得主張扣 減權,然若該繼承人已構成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之要件 並經被繼承人表示不得繼承而喪失繼承權,則無從對扣減義 務人行使扣減權。稽之本件被繼承人以遺囑將所遺如附表編 號1、3所示遺產遺贈與原告子女周O昌、李O霈、周O凱;將 附表編號2所示遺產指定由被告周O志、周O羚繼承,雖已侵 害原告之特留分,惟被告既已辯稱原告依民法第1145條第1 項第5款之規定喪失繼承權,無從行使扣減權等語,則本件 自應先認定原告有無構成前開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之要 件,並經被繼承人周O水表示不得繼承,而喪失對被繼承人 周O水遺產之繼承權利。   2.被告主張原告長期無業,且有酗酒及賭博惡習,經常向被繼 承人索要金錢,被繼承人如有不從,原告即會以三字經辱罵 、要被繼承人去死一死或摔東西等暴力行為施加於被繼承人 等語,業據被告提出本院105年度家護字第**號民事通常保 護令(本院卷第201頁至203頁)、108年度暫家護字第***號民 事暫時保護令(本院卷第205頁至第206頁)、104年度交簡字 第1**8號刑事判決(本院卷第207頁至第209頁)、109年度簡 字第***號刑事判決(卷第211頁至第213頁)在卷可證,原告 亦未爭執上開文書之真實性,堪認原告確有於被繼承人周O 水生前,驅趕被告二人及其等母親,不讓渠等返家探視被繼 承人以盡孝道,及以「垃圾」、「去給人幹」等穢語辱罵被 繼承人等家庭暴力行為而經本院分別核發保護令,且確曾因 酒駕、賭博而遭本院分別判處徒刑、罰金等確定,堪信被告 主張之上開事實為真。又原告曾於111年1月21日以分家產時 沒分到為由與被繼承人爭吵,並將被繼承人鎖在門外不讓其 進屋、111年3月14日因向被繼承人索要金錢未果,而將被繼 承人行走輔助器摔壞、111年8月23日因與被繼承人爭吵後, 將被繼承人房門破壞、111年8月28日因細故與被繼承人發生 爭執後將被繼承人之行走輔助器摔壞、111年9月7日因細故 發生爭執後揚言將被繼承人趕出家門、111年10月31日照服 員至被繼承人家中為被繼承人洗完澡後準備離去,因下雨又 返回被繼承人家中,見被繼承人與原告正在抽菸聊天,原告 無故對被繼承人搧一巴掌並大小聲,照服員遂報警,警察到 場後見原告滿身酒氣,獨自在客廳自言自語大小聲,並經彰 化縣警察局彰化分局為被繼承人聲請保護令,經本院核發11 1年度暫家護字第***號通常保護令,上情有該暫時保護令附 卷(見卷第349頁至第350頁)及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附於卷內 保密袋可證,原告對於上開暫時保護令、成人保護案件通報 表之形式真正均不爭執(見卷第357頁),堪信為真實。亦足 見原告每因向被繼承人索要金錢不成或因其他細故而與被繼 承人爭吵,且於爭吵後以不讓被繼承人進家門、驅趕被繼承 人離家、破壞被繼承人房門、毀損被繼承人行走輔助器、搧 被繼承人巴掌、對被繼承人大小聲等家庭暴力行為加諸被繼 承人,而有對被繼承人重大之虐待、侮辱之情事,均堪認定 。  3.被繼承人曾於102年10月22日在本院民間公證人郭俊麟事務 所作成公證遺囑,將附表編號1、3所示之房地,遺贈給原告 之子周O昌,嗣再以系爭103年公證遺囑撤回前開102年之公 證遺囑,改將附表編號1、3所示房地,遺贈給原告之子周O 昌、周O凱、李O霈平均取得,再以系爭107年公證遺囑將附 表編號2所示土地指定由長子周O戶之子女即被告周O志、周O 羚平均繼承,除有上開遺囑在卷外(見卷第27頁至第38頁、 第237頁至第257頁),且為兩造所不爭執,堪信為真實。觀 諸被繼承人於102年、103年及107年所立之前後3份公證遺囑 ,均係將其所遺遺產分別贈與原告子女及被告2人,原告並 未取得任何遺產。又系爭107年公證遺囑肆、公證人實際驗 證情形第三條記載「本人與配偶所出共二子(無女兒),長子 不幸英年早逝,而次子(周O文)應分配取得之部分業已另 立遺囑指定遺贈予其子女,故次子於本遺囑不再予以分配」 ,參諸前述原告素行及曾有對於被繼承人重大虐待、侮辱情 事,被繼承人以系爭103年、107年公證遺囑所為之財產分配 ,將原告應繼承取得之遺產以遺贈之方式贈與給原告之子女 ,刻意不將財產分配給原告,其真意應係以遺囑剝奪原告之 應繼分,有令原告喪失繼承權之意。被告主張原告已因對於 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情事,並經被繼承人表示不得繼承者 而喪失其繼承權,自屬可採。  4.原告雖主張系爭103年、107年公證遺囑均有記載「如因本遺 囑之分配有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時,本遺囑指定取得人應按 其分配取得遺產之比例以現金補足其特留分」等語,足徵被 繼承人並無以系爭103年、107年公證遺囑剝奪原告繼承權之 意。然查,系爭103年、107年公證遺囑雖均有上開文字記載 ,然該等文字記載僅在強調遺囑內容如有侵害其他法定繼承 人特留分之情形,遺產取得人應依比例以現金補償特留分受 侵害之人,與其他繼承人是否喪失繼承權無涉。亦即,如其 他繼承人有法定喪失繼承權事由,自非系爭103年、107年公 證遺囑所載其他特留分受侵害之繼承人,自亦無權要求遺產 取得人依比例以現金補償其特留分。原告僅以上開文字記載 ,即推論被繼承人無以遺囑剝奪原告繼承權之意,並無可採 。 (二)綜上所述,本件被繼承人周O水雖將附表編號1至編號3所示 大部分遺產指定由被告二人及遺贈與原告之子,而已侵害原 告之特留分,但原告既已因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情事 ,經被繼承人以系爭103年、107年遺囑表示不得繼承而喪失 繼承權,原告自無從行使扣減權。從而,原告依前揭規定, 起訴請求被告應將附表編號2所示不動產所為遺囑繼承之登 記予以塗銷並辦理繼承登記,以及分割被繼承人所遺如附表 所示之遺產,均無理由,應予駁回,本件爭點(二)、(三)即 無庸再予論述,爰判決如主文所示。   七、本件為判決基礎之事證已臻明確,本院經逐一審酌兩造所提 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援用之證據,均認與前開論斷結果無 礙,爰不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沙小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張良煜 附表:被繼承人周O水遺產 編 號 種 類   財產所在 權利範圍、金額(存款部分均含孳息,其金額均以提領時為準。單位:新臺幣) 1 土地 彰化縣○○市○○○段○○○段000○0地號    全部 2 土地 彰化縣○○市○○段000地號    全部 3 建物 彰化縣○○市○○○段○○○段0000○號(門牌號碼為彰化縣○○市○○街00巷000弄00號)    全部 4 存款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大竹分行存款   299,894元 (迄至112年10月25日之存款餘額為300,842元)

2025-01-17

CHDV-113-家繼訴-36-20250117-1

司繼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指定遺囑執行人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754號 聲 請 人 崔冠淳 代 理 人 黃秀禎律師 潘玉蘭律師 關 係 人 崔念洽 崔崇剛 崔潔如 崔崇基 曾慶瑜 崔崇道 住○○市○○區○○街000巷000弄00 號0樓 崔崇羔 松田信秋 住日本兵庫縣加古川市野口町北野000 番地00 上列聲請人聲請指定遺囑執行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解任關係人乙○○、辛○○擔任被繼承人己○○(女,民國00年0 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民國113年1月30日 死亡,生前最後住所:臺北市○○區○○路00號)遺囑執行人之職務 。 指定王吳謙地政士(男、年籍詳卷、事務所設臺北市○○區○○街0段 000號5樓之14)擔任被繼承人己○○之遺囑執行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被繼承人己○○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遺囑人得以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或委託他人指定之。次 按遺囑執行人怠於執行職務,或有其他重大事由時,利害關 係人得請求親屬會議改選他人。其由法院指定者,得聲請法 院另行指定。民法第1209條、第1218條分別定有明文。又依 法應經親屬會議處理之事項,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由有 召集權人或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處理之:㈠無前條規定之親 屬或親屬不足法定人數;㈡親屬會議不能或難以召開;㈢親屬 會議經召開而不為或不能決議。民法第1132條亦定有明文。 是舉凡依法應經親屬會議處理之事項,而無民法第1131條規 定之親屬或親屬不足法定人數;或親屬會議不能或難以召開 ;或親屬會議經召開而不為或不能決議者,利害關係人即得 聲請法院處理之。故遺囑雖已指定遺囑執行人,然遺囑執行 人如怠於執行職務,或有其他重大事由時,利害關係人固得 請求親屬會議改選他人,且當有上揭民法第1132條所定情事 ,自應許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解任之。遺囑執行人既經法院 解任,自得聲請本院另行指定遺囑執行人。 二、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己○○生前曾立有遺囑,表示其名下 座落於臺北市○○段0○段000地號及其上建物由二弟戊○○之子 丙○○單獨全部繼承,並指定乙○○、辛○○為遺囑執行人。嗣被 繼承人於民國113年1月30日死亡,惟遺囑執行人乙○○、辛○○ 均於113年6月27日以書面表示辭任遺囑執行人,致雖立有遺 囑,但已無遺囑執行人之情形。聲請人以受遺贈人之利害關 係人身分於113年7月11日寄發存證信函通知召開親屬會議選 任遺囑執行人。查該親屬會議僅戊○○1人出席,未達親屬會 議決議最低出席人數標準,故該次親屬會議無法開會並決議 選任遺囑執行人。又利害關係人丁○○頃於召開親屬會議前夕 中風住院、庚○○已死亡,然庚○○自小經他人收養於美國生活 ,聲請人與伊並無聯繫,無法確知;利害關係人乙○○赴美長 居等,是親屬會議無法召開,爰聲請法院選任王吳謙任遺囑 執行人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被繼承人之除戶謄本、繼承系 統表、戶籍謄本、遺囑、辭任說明書、召開親屬會議之存證 信函、回執及親屬會議簽到表、利害關係人住院照片、遺產 稅財產參考清單等件為證。是聲請人陳報無法召開親屬會議 或召開困難情事,有改由法院予以選任之必要,尚堪採信。 本件聲請人以受遺贈人之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指定被繼承人 之遺囑執行人,核與首揭規定尚無不符。  ㈡本院於113年10月14日依職權函知關係人即繼承人、原遺囑執 具狀就本件選任遺囑執行人之聲請表示意見,關係人戊○○、 甲○○○、乙○○來函表示無異議,其餘關係人迄未表示意見。  ㈢經本院通知關係人等表示意見,關係人戊○○、甲○○○、乙○○均 具狀表示無異議,對聲請狀指定王吳謙擔任被繼承人之遺囑 執行人無意見。聲請人並具狀陳報原遺囑執行人乙○○罹癌已 赴美治療,關係人辛○○為照顧母親及操持自家事務,必須臺 北、新竹兩地來回奔波,身心俱疲,且又有陪同母親乙○○赴 美治療等情事,足認二人無法執行遺囑執行人之責,並提出 乙○○診斷證明書、乙○○、辛○○辭任說明書等為證,堪認關係 人乙○○、辛○○因身體狀況不佳及家中事務、陪同母親治療等 重大事由,致無力執行職務,故聲請人聲請解任原遺囑執行 人乙○○、辛○○之職務,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另聲請人聲請 指定王吳謙地政士為遺囑執行人,陳報已得到王吳謙地政士 同意擔任,並提出王吳謙地政士之同意書、臺北市地政士公 會會員名冊、地政士開業執照、身分證件等件在卷可稽。衡 以王吳謙係專業之地政士,就遺囑人遺囑之執行及遺執行人 職務之遂行有所助益,且聲請人及關係人戊○○、甲○○○、乙○ ○均已同意由王吳謙擔任遺囑執行人,則本院認以選任王吳 謙地政士為被繼承人之遺囑執行人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施婉慧

2025-01-16

SLDV-113-司繼-1754-20250116-1

司繼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指定遺囑執行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839號 聲 請 人 000 上列聲請人聲請指定遺囑執行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遺囑人得以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或委託他人指定之。遺 囑未指定遺囑執行人,並未委託他人指定者,得由親屬會議 選定之,不能由親屬會議選定時,得由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 指定之,民法第1209條第1項、第1211條均定有明文。復按 遺囑執行人怠於執行職務,或有其他重大事由時,利害關係 人,得請求親屬會議改選他人;其由法院指定者,得聲請法 院另行指定,民法第1218條亦有規定。另按指定遺囑執行人 事件,為家事事件法第3條所定丁類事件,依同法第74條規 定,為家事非訟事件,法院固無需為實體上之審查,惟仍須 形式上審查是否符合非訟事件程序上之要件,而遺囑執行人 係依遺囑之內容執行交付、分配遺產,該遺囑須形式上有效 或相關利害關係人對之無爭執之情形下,始有指定遺囑執行 人之必要(最高法院109年度台簡抗字第188號裁定意旨參照) 。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吳兆騰於民國109年10月30日 死亡,生前於95年8月3日在鈞院公證處預立遺囑,遺囑中指 定其長女張吳淑琴為遺囑執行人,惟遺囑執行人於99年1月5 日死亡,致所立遺囑無執行人;又被繼承人已無同輩親屬, 致無法召開親屬會議,需要另行指定遺囑執行人,爰聲請另 行指定林金樹地政士為遺囑執行人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固據其提出被繼承人之繼承系統表、 戶籍謄本、印鑑證明、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 、彰化縣鹿港地政事務所土地登記案件補正暨駁回通知書、 本院公證書暨遺囑及推舉書等件為證。本院依職權發函通知 繼承人吳東霖、吳錫洲、吳錫浤表示意見,其中吳錫洲表示 :系爭遺囑第三點「因為大兒子一直以來負擔我的生活開銷 ,而古人有云大孫要多分一份,故多分給長孫一份」,而所 為「一份」遺產,系爭遺囑並無明確指定,且經部分繼承人 於111年3月26日召開家族會議,同意「動產部分,則提出補 償吳錫洲暨吳錫浤照顧父母親的補償分別為新台幣300萬元 及新台幣100萬元,剩餘先扣除祖先後事修墳等費用後,再 依繼承份均分,待下次會議再議」、「遺產分配部分待全體 繼承人一致同意,再採分割協議書方式執行」,足證各繼承 人就系爭遺囑所載之遺產分配方式尚有歧見,況於第一次家 族會議後多次邀約聲請人與其餘繼承人再次召開家族會議以 確認遺產分配,聲請人均未予置理等語,可認本件遺囑之繼 承人,對系爭遺囑仍有所爭執。又繼承人吳錫浤已就被繼承 人吳兆騰之遺產,向本院提起分割遺產訴訟,有民事起訴狀 影本、本院索引卡查詢附卷可稽,而其所提之分割方法與系 爭遺囑記載內容不同,故縱使選任遺囑執行人,亦無從執行 系爭遺囑之內容,需俟分割遺產訴訟之結果,方能判斷有無 選任遺囑執行人之實益,故本件尚無為被繼承人吳兆騰指定 遺囑執行人之必要,是本件聲請人聲請指定遺囑執行人,礙 難准許,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劉怡芳

2025-01-15

CHDV-113-司繼-839-20250115-1

重家上
臺灣高等法院

確認繼承權不存在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家上字第36號 上 訴 人 邱瓈寬 訴訟代理人 賴芳玉律師 林玥彣律師 上 訴 人 楊智明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蔡順雄律師 陳怡妃律師 被 上訴 人 裴祥麟(兼裴祥雲之承受訴訟人) 裴祥風(兼裴祥雲之承受訴訟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朱昭勳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2年3月3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8年度重家繼訴字第27號第一審 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113年12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本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後,被上訴人裴祥雲於民國112年7月4 日死亡,被上訴人裴祥風、裴祥麟(下分稱姓名,與裴祥雲 合稱裴祥雲等3人)為其繼承人,有死亡證明書、戶籍謄本 、繼承系統表、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2年10月18日函、同年8 月15日家事庭通知及同年11月5日家事庭通知可稽(見原審卷 一第177至185頁、本院卷一第409、415、417、435、451、4 53頁),茲據其具狀聲明承受訴訟(見本院卷二第107頁) ,核無不合,先予敘明。  貳、實體方面: 一、上訴人主張:裴祥雲等3人為被繼承人裴祥泉(104年5月23 日死亡)之兄、弟、妹,原為裴祥泉死亡後,依民法第1138 條規定法定順序之全體繼承人。裴祥雲等3人與裴祥泉久未 往來,嗣90年間裴祥泉生病後,裴祥麟假借探視索要財物, 經裴祥泉要求離開,仍以探視名義滋擾裴祥泉,甚至於病房 內抽煙、用力關門或以滿是穢物垃圾桶薰擾裴祥泉,對裴祥 泉有重大之精神虐待或侮辱情事。裴祥雲、裴祥風對裴祥泉 消極不為聞問,異常疏離冷漠。經裴祥泉於104年1月21日書 立代筆遺囑(下稱系爭遺囑),明確表示其家人即裴祥雲等 3人不得繼承之意。依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規定,裴祥 雲等3人已喪失繼承權。伊為系爭遺囑之受遺贈人、死因贈 與受贈人,有利害關係,爰提起本件確認之訴,求為確認裴 祥雲等3人對裴祥泉之繼承權不存在之判決。 二、裴祥雲等3人則以:上訴人不得執系爭遺囑主張其為利害關 係人,而提起本件確認之訴。又伊未曾對裴祥泉有重大侮辱 或虐待情事,經裴祥泉表示喪失繼承權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之請求,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其聲 明:㈠原判決廢棄。㈡確認裴祥雲等3人對裴祥泉之繼承權不 存在。被上訴人則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下列事項為兩造所不爭執,堪信為真正(見本院卷一第475 至476頁、卷二第290至291頁、第499至500頁):     ㈠裴祥雲等3人為被繼承人裴祥泉之兄、弟、妹,原為裴祥泉死 亡後,依民法第1138條規定法定順序之全體繼承人。  ㈡上訴人為系爭遺囑之受遺贈人、死因贈與受贈人。裴祥泉於1 04年5月23日死亡後,上訴人邱瓈寬持系爭遺囑向國稅局申 報遺產稅,並為系爭遺囑之遺囑執行人,經裴祥麟以邱瓈寬 就系爭遺囑提起確認無效之訴,經原法院105年度家訴字第8 2號判決確認系爭遺囑無效,邱瓈寬提起上訴,經本院106年 度家上字第234號判決廢棄,駁回裴祥麟之訴,裴祥麟不服 ,提起上訴,業經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884號裁定駁 回確定(下稱另案訴訟)。 五、就本件之爭點論述如下:  ㈠上訴人為系爭遺囑受遺贈人,得提起本件訴訟:  ⒈按確認之訴,若係就為訴訟標的之權利或法律關係之成立或 存在與否不明確而有爭執,認為有求確認判決之必要,亦所 謂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時,即得提起,並以其利害 關係相對立而有爭執該權利或法律關係之人為被告者,其當 事人即為適格,殊不以該權利或法律關係之主體為限。至有 無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則應依現實狀態而為判斷( 最高法院76年度台上字第242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次按應得特留分之人,如因被繼承人所為之遺贈,致其應得 之數不足者,得按其不足之數由遺贈財產扣減之。受遺贈人 有數人時,應按其所得遺贈價額比例扣減,民法第1225條定 有明文。又民法第1187條固規定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特留分 規定之範圍內,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該規定係對於遺囑 人自由處分遺產之限制,以免各繼承人間發生不公平之情事 ,然該條所定,係以繼承人無喪失繼承權之情形為前提,如 繼承人已喪失繼承權,自不得主張其特留分受侵害,而對扣 減義務人行使扣減權(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844號判 決意旨參照)。查系爭遺囑記載:「我孤家寡人、沒家庭、 也沒什麼好留戀的、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我的公司是 我歷年來的心血,在我離開之後,將我所有動產及不動產都 給楊胖(楊智明)跟阿寬(邱瓈寬)…」、「公司的帳處理 完了之後,剩下的分給楊胖(楊智明)百分之30,阿寬(邱 瓈寬)百分之30,漢星公司員工百分之20,剩下的百分之20 ,就給那些要照顧的人…」等語(見原審卷一第57、59頁) 。被繼承人裴祥泉以系爭遺囑將其所有公司所餘資產、動產 、不動產,均指示按比例分配予上訴人及其他人,表明裴祥 雲等3人不得繼承其任何遺產,因兩造對於裴祥雲等3人是否 因此喪失繼承權有爭執,影響裴祥雲等3人得否依民法第122 5條規定對受遺贈之上訴人,按比例行使特留分扣減權,上 訴人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得以本件確認訴訟除去, 而有確認之利益。  ⒊又查,裴祥泉於104年1月21日預立系爭遺囑時,見證人為護 士陳舜芳及受僱於漢星傳播有限公司(下稱漢星公司)之員 工陳羿彣、謝雅玲(下稱謝雅玲等2人)等情,有系爭遺囑 可按,並經證人陳舜芳、謝雅玲等2人於另案訴訟各自證述 :謝雅玲有提醒裴祥泉見證人謝雅玲等2人均為漢星公司員 工,為系爭遺囑上可取得20%的漢星公司之員工,謝雅玲等2 人說渠等不要,裴祥泉就說那謝雅玲等2人就不要拿(見原 審卷三第41、42、46、47頁、卷四第334至336頁、第339至3 43頁、卷五第72、73頁)各等語互核相符,堪認裴祥泉係與 謝雅玲等2人相互討論並決定其2人不受遺贈後,始以系爭遺 囑為其遺贈之意思表示,裴祥泉所為對漢星公司員工為遺贈 意思表示,自始不包含謝雅玲等2人。系爭遺囑由陳羿彣為 見證人兼代筆人、謝雅玲為見證人,並無違反民法第1198條 規定,而屬有效。被上訴人據此抗辯系爭遺囑因見證人兼受 遺贈人而為無效云云,並無理由。揆諸前揭說明,上訴人因 系爭遺囑而為受遺贈人,有提起本件確認訴訟之確認利益。 被上訴人抗辯系爭遺囑無效,上訴人提起本件訴訟當事人不 適格云云,亦屬無據。  ㈡上訴人無法舉證裴祥雲等3人有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對裴 祥泉為重大虐待及侮辱情事,上訴人執系爭遺囑認裴祥雲等 3人喪失對裴祥泉之繼承權,並無理由:  ⒈按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或侮辱情事,經被繼承人表示 其不得繼承者,喪失繼承權,固為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 所明文規定。所謂之虐待,謂與以身體或精神上痛苦之行為 ;所謂之侮辱,謂毀損他方人格價值之行為。至於是否為 重大之虐待或侮辱,須依客觀的社會觀念衡量之,亦即應考 慮當事人之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社會倫理觀念及其他一切 情事,具體決定之,不得僅憑被繼承人之主觀認定,咨意剝 奪繼承人之地位。  ⒉查證人陳舜芳證述:裴祥泉寫系爭遺囑時,並未對家人有何 批判或責難等語(見原審卷三第45頁),核與證人謝雅玲等 2人於另案訴訟證述:只有提到不給家人,沒有說其他的話 ,不知道原因為何(見原審卷四第336、339、340頁)各等 語相符,且依上訴人提出楊明智於104年3月21日、22日探望 裴祥泉時所為之錄音,裴祥泉亦僅抽象表達不要將錢給哥哥 、弟弟、妹妹等情,並未說明原因為何,亦有錄音及譯文在 卷可憑(見原審卷一第33、83頁),是裴祥泉主觀上雖表明 不願家人繼承之意,實際上並未說明裴祥雲等3人有對伊為 重大虐待或侮辱之具體情事,上訴人主張裴祥雲等3人依民 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規定,已喪失對裴祥泉之繼承權云云 ,已非無疑。  ⒊上訴人雖主張裴祥麟與裴祥泉有財務糾紛,裴祥泉生病後, 裴祥麟假借探視索要財物,經裴祥泉要求離開,仍以探視名 義滋擾裴祥泉,甚至於病房抽煙、用力關門或以滿是穢物垃 圾桶薰擾裴祥泉,對裴祥泉有重大之精神虐待或侮辱情事云 云。惟:  ⑴上訴人陳稱:裴祥泉自102年12月間至104年5月23日在○○○○○ 醫院(下稱○○)接受治療,並向財團法人獎卿護理展望基金 會(下稱獎卿基金會)申請聘顧特別護士等語(見原審卷一 第467、469頁),經獎卿基金會以108年11月25日函覆裴祥 泉聘顧特別護士期間為103年5月5日至同年6月24日、同年月 27日至104年5月23日止,並提供該期間護理紀錄在卷為憑( 見原審卷二第9至398頁)。被上訴人依護理報告統計裴祥麟 到訪或致電次數至少39次等情(見原審卷三第399頁),為 上訴人所不爭(見本院卷二第499頁),及證人陳舜芳證述 :如果伊有上班的時候,護理紀錄會有記載,印象中裴祥麟 來3、4次,且來就會住個幾天等語(見原審卷三第47頁), 參互以觀,足見裴祥麟於裴祥泉自102年間至104年5月23日 生病在○○住院期間,曾前往醫院陪伴裴祥泉,並持續致電聯 繫。而證人陳舜芳證述:伊103年5、6月開始照顧裴祥泉, 第一天去上班就看到裴祥麟,伊交接班時,有人介紹裴祥麟 是裴祥泉妹妹,伊工作時間是每天早上7時到下午3時,下班 後會有另一位護士來接伊工作,晚上11點到翌日早上7點沒 有護士,而是請○○看護,可是看護經常換人,因為裴祥泉很 兇,會罵人,看護都做不久;伊沒有看過裴祥麟污辱裴祥泉 ,裴祥泉很兇,不可能讓人污辱,他講的話根本就沒有人違 抗,且裴祥麟對裴祥泉很恭敬等語(見原審卷三第40至42頁 ),足見裴祥泉生病期間脾氣不佳、動輒辱罵他人,而裴祥 麟陳稱其從事房屋仲介工作等語(見原審卷一第389頁), 上訴人就此未有爭執,可知裴祥麟對裴祥泉之照顧自不及專 業之看護或護士,裴祥泉因不滿裴祥麟住院期間種種舉措而 動輒與之爭吵,於爭執時口出惡言,要求裴祥麟離開,或裴 祥麟逕行表示要離開,自屬難免,實難認裴祥麟於裴祥泉生 病期間待在醫院未離去、有發生爭執等行為,即屬孳擾而對 裴祥泉構成重大精神虐待或侮辱情事。  ⑵至證人陳舜芳雖證述:有一次晚上臨時找不到看護,所以由 裴祥麟照顧裴祥泉,隔天伊上班時,看到裴祥泉身上有大便 ,沒有人清理,地上有衛生紙,原來應該放在廁所內有上蓋 的垃圾桶放在床的旁邊,裡面有用過有排泄物的尿布,伊推 測是裴祥麟放的,因為裴祥泉不會下床等語(見原審卷三第 42、43、45頁),然陳舜芳亦證述:但該次伊進去時,沒有 看到他們有爭執,伊進去時裴祥泉在床上安靜的休息等語, 再觀諸護理紀錄僅記載:「(7:00)入內時裴董入睡但不 沈,10'後開始找人,先收垃圾及環境整理」等語(見原審 卷二第218頁),足見裴祥泉並未熟睡,未有因身上、身旁 穢物、垃圾桶而有特別暴怒情形。依其後當日護理紀錄記載 :「…(9:00)裴姐入內與裴董聊了一下…(15:00)楊理 事長離開…(15:55)告知想下床活動,特聘表示我先去泡 牛奶等等再說,後案妹入內說先喝牛奶,護士去泡了,但裴 董開始罵髒話(16:00)拿牛奶入內,裴董表示不想喝他要 出去,告知喝完牛奶再外出,就罵髒話叫我滾出去,案妹進 房與他大吵一架,仍堅持不肯灌牛奶,至外面讓他冷靜一下 (16:15)裴董硬是坐起拿了牛奶,特護趕緊上前制止…並 將牛奶丟到特聘身上(16:30)案妹仍與裴董吵架(16:40 )現特聘將房間打掃乾淨,裴董持續罵人中(17:00)現特 聘外出買衣服(17:15)重泡牛奶…(17:20)說不要再給 我灌牛奶了,罵髒話,手要去移除鼻胃管,特聘只好說好幫 你把牛奶拿起來(17:30)案妹入內吵架,還把房門用力關 起」等情(見原審卷二第218、219頁),堪信裴祥泉當日下 午與裴祥麟吵架主因係對牛奶灌食一事不滿,未見其當日會 客行程或精神狀況有受垃圾桶放置其床頭所影響,難認裴祥 泉精神因此事受有痛苦,或主觀上認其人格價值受到毀損; 被上訴人抗辯係為清理裴祥泉穢物,將有蓋之垃圾桶放置較 近病床位置,以圖方便等語(見原審卷三第79頁),與前情 較為相符,應堪採信。上訴人主張裴祥麟將垃圾桶置放於裴 祥泉床邊,係刻意薰擾、羞辱裴祥泉所為云云,未舉證以實 其說,進而以此認裴祥麟對裴祥泉構成重大精神虐待或侮辱 情事,洵屬無據。  ⑶再者,雖裴祥麟有以照顧裴祥泉期間之大小花費,提供單據 向漢星公司報帳乙節(見原審卷一第113至125頁),僅係其 有貪小便宜之嫌,甚或因習慣不佳,曾在病房抽煙,隨即遭 制止等情(見本院卷二第123頁),仍無礙前述裴祥麟花費 相當勞力、時間在醫院與裴祥泉為伴之事實認定,亦與裴祥 麟有無對裴祥泉為重大精神虐待或侮辱情事無涉。  ⒋又上訴人主張裴祥風入境未到醫院探視裴祥泉云云。惟依被 上訴人提出裴祥風夫妻在○○與裴祥泉病床前之合照(見原審 卷一第517、531頁),上訴人對此亦不否認(見原審卷二第 425、427頁),足見裴祥風於裴祥泉生病期間有前往醫院探 視,並非毫無聞問。復依前所述,證人陳舜芳照顧裴祥泉係 採輪班制等情,是其證述有聽說過裴祥風在美國當牧師,但 未見過裴祥風等語(見原審卷三第43頁),或護理紀錄並未 就裴祥風到訪乙事加以記載,尚難推認裴祥風對裴祥泉住院 一事未為聞問。上訴人復表示裴祥泉生涯末期,因病時常出 入醫院,甚至曾昏迷不醒,但求生意志堅強等語(見原審卷 一第265頁),足見裴祥泉該次住院後往生乙事,乃始料未 及;況裴祥風常年居住國外,從事牧師布道工作,約1、2年 返臺1次,並非頻繁,在臺設籍於高雄等情,有裴祥風戶籍 謄本、入出境資料可憑(見原審卷一第181頁、本院卷二第1 31頁),參以裴祥泉在港臺影視圈具相當名望,有裴祥麟女 兒裴玉樺臉書發表文章資料、新聞剪報可參(見原審卷一第 105至111頁、卷四第437至449頁),裴祥泉香港、臺北各有 相當資產等情,有兩造提出之遺產稅申報書、遺產稅核定通 知書足佐(見原審卷一第187至201頁、本院卷一第167至173 頁),及上訴人表示裴祥泉之追思會係採佛教儀式等情,亦 有追思會委員名單在卷可按(見原審卷一第533、535頁、卷 二第427頁),裴祥風因經常居住區域、工作性質及信仰互 異而與裴祥泉無特別交集,往來並非特別密切,尚無違常情 ,裴祥風與裴祥泉上開互動情形,實與重大精神虐待或侮辱 有間。  ⒌上訴人復主張裴祥雲雖有至醫院探視裴祥泉,惟主要是復健 而順便探視裴祥泉,停留時間短暫,互動冷漠云云。查證人 陳舜芳證述:至少見過裴祥雲2次,裴祥雲會跟裴祥泉打招 呼說他來了,簡單問候,裴祥泉簡單點個頭,裴祥雲就安靜 坐在沙發上,每次大概待10至20分鐘左右,他就會離開去復 健等語(見原審卷三第40頁),參諸裴祥雲00年0月00日生 (見原審卷一第55頁),為裴祥泉之兄長,於裴祥泉102年 間住院時已76歲,並需按時到醫院復健,足見其年邁而身體 狀況不佳;反觀裴祥泉具相當資力,生病期間除由醫院提供 醫療照護,另申請特別護士照看日常起居,並無匱乏。裴祥 雲前往醫院,順便探視裴祥泉,簡單問候點頭,而無過多喧 嘩,亦符合2人之年紀、身體狀況,難認互動冷漠,上訴人 主張裴祥雲對裴祥泉構成重大虐待或侮辱之情事,並無可採 。又裴祥雲對裴祥泉之繼承權並未喪失,其於112年7月4日 死亡後,對裴祥泉之應繼分則由被上訴人再轉繼承(參見前 壹、程序方面之說明)。  ⒍上訴人聲請訊問之證人即與裴祥泉相識甚久之友人楊翌平、 滕強英、陳依玫固均證述:裴祥泉未曾主動提及有兄弟姊妹 ,本來都不知道裴祥泉有兄弟姊妹等語(見本院卷二第294 、297、301頁),僅能證明裴祥泉未曾主動向其親近友人提 及尚有其他兄弟姊妹,無從遽認裴祥雲等3人對裴祥泉有何 重大虐待或侮辱等喪失繼承權之事由。證人楊翌平並證稱: 裴祥泉在○○醫院生病危急時(90年間),楊智明通知其家人 才知道其有兄弟姊妹,裴祥泉不准裴祥麟進公司、家裡,好 像冤家一樣等語;及證人滕強英證述:在○○醫院收到病危通 知,裴祥泉知道楊智明聯絡其哥哥或妹妹後罵了楊翌平、楊 智明,才知道裴祥泉對他家人很反感等語(見本院卷二第29 4、298頁),並參酌楊智明於另案訴訟陳述:裴祥泉說給父 親的零用金父親都沒拿到,可能是寄到高雄被裴祥麟拿走了 ,另外父親一個房子賣掉後,錢也被私吞,還有父親後來送 養老院,養老院的人到漢星公司說很久沒付費等語,有該案 準備程序筆錄可稽(見本院卷一第271頁),可知係裴祥泉 不待見裴祥雲等3人,主動疏離裴祥雲等3人,起因與裴祥雲 等3人對裴祥泉有無虐待或侮辱無關。再觀諸裴祥泉具有相 當資力,住所位在自有之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址房屋,生病 時亦受有適當照顧,且兄弟姊妹4人均已年邁,各自有工作 、家庭,裴祥風居住美國、裴祥麟則設籍高雄,裴祥雲則寄 居臺北市○○區○○○路址等情,有戶籍謄本在卷可按(見原審 卷一第53、177、179頁),彼此均未同住,渠等於裴祥泉事 業有成之時,單純未與裴祥泉積極往來,亦與各自社經地位 、現代社會之生活形態相符,難遽認係對裴祥泉置若罔聞, 未盡扶養義務。況裴祥雲等3人於接獲通知後,均曾前往醫 院探視裴祥泉,並非避而不見,難認裴祥雲等3人於裴祥泉 往生前10餘年間消極與裴祥泉間感情疏離,即構成對裴祥泉 重大虐待或侮辱情事。上訴人所引各裁判,均與本件事實情 節不同,要無比附援引之必要,附此敘明。  ⒎準此,上訴人主張裴祥雲等3人對裴祥泉有重大虐待或侮辱情 事,經裴祥泉以系爭遺囑表明喪失繼承權,請求確認云云, 並無可採。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以裴祥雲等3人依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 款規定喪失繼承權,請求確認裴祥雲等3人對裴祥泉之繼承 權不存在,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 ,並無不合。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 無理由,應駁回上訴。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沈佳宜                法 官 陳 瑜                法 官 陳筱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 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 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 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陳珮茹

2025-01-15

TPHV-112-重家上-36-20250115-1

司繼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另行指定遺囑執行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645號 聲 請 人 鄭國宏 關 係 人 鄭建宏 鄭國權 鄭柯秀梅 鄭真真 鄭淑眞 上列聲請人聲請另行指定遺囑執行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改任鄭建宏(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被繼承人鄭文龍(男,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 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民國112年12月25日死亡)之遺囑執 行人。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繼承人鄭文龍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鄭文龍於民國112年12月25日 死亡,其生前於92年10月7日立有經認證之代筆遺囑,並指 定關係人鄭真真為遺囑執行人,然關係人鄭真真經多次要求 迄今仍未執行遺囑,又聲請人於113年10月15日召開家族會 議時,被繼承人四親等同輩血親均未到場,實難召開親屬會 議改選遺囑執行人,爰聲請本院依民法第1218條之規定,改 定被繼承人之遺囑執行人等語。 二、按遺囑執行人怠於執行職務,或有其他重大事由時,利害關 係人得請求親屬會議改選他人。其由法院指定者,得聲請法 院另行指定。而依法應經親屬會議處理之事項,而有下列情 形之一者,得由有召集權人或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處理之: ㈠無前條規定之親屬或親屬不足法定人數;㈡親屬會議不能或 難以召開;㈢親屬會議經召開而不為或不能決議。民法第121 8條、第1132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被繼承人及繼承人之除戶 、戶籍謄本、親屬及繼承系統表、遺產稅免稅證明書、本院 公證處之認證書及代筆遺囑影本等件為證,堪信為真實。又 依聲請人陳報被繼承人親屬資料,被繼承人尚有四親等內同 輩之血親梁鄭月霜等7人,屬法定親屬會議成員而有組成並 召開親屬會議之可能,惟經聲請人以存證信函通知渠召開親 屬會議,亦迄無回應,有家事陳報狀、存證信函及回執在卷 可考。是聲請人所陳,尚非無由,堪認本件確有不能或難以 召開之情事,從而,本件遺囑執行人之指定自有依上開規定 而由法院予以處理之必要。又聲請人既為被繼承人鄭文龍之 繼承人,自屬利害關係人,依前開規定,聲請人聲請本院指 定遺囑執行人,尚無不合。本院審酌被繼承人之上開遺囑, 係對其遺產之分配予繼承人所有,而關係人鄭建宏係被繼承 人之三子,彼此關係密切,對被繼承人之遺產概況應有相當 之了解,俾助本件遺囑內容之遂行,並已徵得聲請人鄭國宏 、關係人即繼承人鄭建宏、鄭柯秀梅、鄭淑眞同意,有同意 書2紙及印鑑證明4紙在卷可憑,復經本院通知關係人鄭真真 、鄭國權就聲請人之聲請表示意見,前開通知經合法送達, 並未表示意見,有送達證書、收狀查詢附卷可稽。是本件聲 請人聲請本院指定由關係人鄭建宏作為被繼承人鄭文龍之遺 囑執行人,並無不當之處,應予准許。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4項、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4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劉怡芳

2025-01-15

CHDV-113-司繼-1645-20250115-1

家補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遺囑無效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15號 原 告 乙○○ 訴訟代理人 李臻雅律師 鄭皓軒律師 上 一 人 複代理人 曾耀德律師 被 告 甲○○ 訴訟代理人 謝崇浯律師 上列原告乙○○與被告甲○○間請求確認遺囑無效等事件,原告起訴 未據繳納裁判費。按確認遺囑無效(或不生效力)之訴,究屬因 財產權或非因財產權涉訟,端視遺囑之內容而定。如遺囑內容係 有關非財產上之權利義務關係者(如指定遺囑執行人、指定未成 年子女之監護人等是),核屬非因財產權訴訟;至遺囑內容為關 於財產上權利義務關係者,則為因財產權涉訟。故立遺囑人倘於 遺囑中限制或剝奪繼承人關於財產權(遺產)之繼承權,該繼承 人請求確認此部分遺囑無效之訴時,因遺囑人僅於不違反關於特 留分規定之範圍內,始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民法第1187條規 定),該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自應以其對該遺產應繼分與特留 分之差額作為計算之標準(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184號民事 裁定意旨參照)。查本件原告請求確認被繼承人郭勝宏於民國11 3年2月17日所立之代筆遺囑無效,且該遺囑將全部遺產均遺贈予 被告甲○○,而依原告所提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所 示,被繼承人郭勝宏遺產總價值為新臺幣(下同)653萬8,982元 ,原告主張其為唯一繼承人,據此核算原告之應繼分與其特留分 之差額為326萬9,491元(計算式:6,538,982-【6,538,982×1/2 】=3,269,491),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萬3,373元。茲依家事事件 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 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詹朝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謝征旻

2025-01-15

SLDV-114-家補-15-20250115-1

司繼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指定遺囑執行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682號 聲 請 人 沈杏兒 沈姿菁 沈學濃 沈姿綺 沈秉逸 上列聲請人聲請指定遺囑執行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一千元。對於   該費用關係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   納者,應駁回其聲請。此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家事事件 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第26條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 二、經查,聲請人聲請指定被繼承人蔡秀華之遺囑執行人而未繳 納聲請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3日以裁定命其於收受 裁定之日起7日內補正,並已於同年月29日合法送達,有送 達證書可稽,聲請人迄今並未補正,有本院答詢表可佐。揆 諸首開規定,聲請人聲請指定遺囑執行人,於法未合,應予 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劉怡芳

2025-01-15

CHDV-113-司繼-1682-2025011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