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鄭佾瑩

共找到 184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保險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保險字第95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HANNOVER RE MALAYSIAN BRANCH Hannover Rück SE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周俞均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吳佳霖律師 劉威德律師 謝佳縈律師 相 對 人 即 原 告 泰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松季 訴訟代理人 林政憲律師 張蕙律師 張育綾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即被告聲請不公開審判 ,並聲請限制相對人即原告閱覽卷內文書,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行不公開審理程序。 聲請人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㈠本件訴訟為涉及防疫險再保險之爭議案件,因再保險契約涉 及商業條件,且訂有嚴格保密條款,屬聲請人之業務秘密, 而聲請人就防疫險再保險同時遭多家臺灣保險公司起訴,開 庭時亦有多家保險公司人員旁聽再保險契約細節,本件倘公 開審判將使聲請人違反保密義務,並有害及聲請人之業務秘 密。再者,聲請人於另案同為防疫險之爭議案件開庭受法院 詢問案件細節,聲請人雖未具體說明相關細節,然聲請人於 庭後隨即收到第三人即某臺灣保險公司(下稱系爭保險公司 )警告,指摘聲請人違反保密協議,要求被告應嚴格遵守保 密義務等語,足見本件倘公開審判亦將害及第三人之業務秘 密。況本件攻擊防禦方法涉及保單持有人之個人隱私,而有 不公開審判之必要,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95條之1規定,聲請 本件不公開審判。  ㈡又聲請人上開主張不公開審判之事由,聲請人並以被告與被 告訴訟代理人間113年6月28日之往來電子郵件及其譯文(下 合稱系爭證據一)、被告與被告訴訟代理人間113年7月2日 之往來電子郵件及其譯文(下合稱系爭證據二)為證。而系 爭證據一、二涉及被告與系爭保險公司之通信,且內容為系 爭保險公司警告被告不得於訴訟上提及系爭保險公司之非公 開資訊,故為免侵害系爭保險公司之業務秘密,爰依民事訴 訟法第242條第3項規定,聲請禁止相對人閱覽、抄錄或攝影 系爭證據一、二等語。 二、按當事人提出之攻擊或防禦方法,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隱私 、業務秘密,經當事人聲請,法院認為適當者,得不公開審 判;其經兩造合意不公開審判者,亦同。民事訴訟法第195 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 錄或攝影卷內文書,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 ;卷內文書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隱私或業務秘密,如准許前 二項之聲請,有致其受重大損害之虞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 職權裁定不予准許,或限制前二項之行為,民事訴訟法第24 2條第1、3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觀諸相對人所提出兩造間再保險契約(下合稱系爭再保險契 約)中譯本(見本院卷一第251至281頁),其保密條款均約 定:「A.本協議及說明書或行銷套裝中的內容,透過任何審 計、爭議及/或原保險人與再保險人之間任何理賠資訊,所 取得之資訊,包含原保險人的機密、專屬資訊。此等內容及 資訊,包括書面與口頭,均僅限本協議雙方(或按情況雙方 的轉再保險人、審計人、法律顧問、仲裁人或其他必要之對 象)用於分析及/或接受參與及處理本協議下的理賠。未經 被再保險人的書面同意,嚴禁影印、複製、揭露或任何超越 上述目的範圍使用此等內容及資訊(除非有法律法規要求, 或作為法規機關對再保險人紀錄或財務狀況進行審計的一部 分)」(見本院卷一第253頁、第259頁、第269頁、第279頁 ,原文見本院卷一第27頁、第39頁、第52頁、第247頁), 足見系爭再保險契約確有針對契約內容為保密之約定。本件 相對人既請求聲請人依法及依系爭再保險契約負再保險之攤 賠責任,並給付遲延利息,兩造爭執之重點即為依系爭再保 險契約約定,聲請人應否給付相對人再保險金,則兩造勢必 將就系爭再保險契約之內容為攻防。而系爭再保險契約既有 上開保密條款之約定,可知兩造於系爭再保險契約簽立時, 均認契約之內容屬兩造業務上所應保密之事項,故本件兩造 所為之攻防將涉及上述業務秘密,不宜呈現在公開法庭,兼 衡本件不公開審判並不影響相對人於本件辯論權之行使,對 相對人之訴訟權利保障並無重大不利益,是聲請人聲請本件 為不公開審判,核無不當,應予准許。  ㈡至聲請人聲請限制相對人閱覽系爭證據一、二部分,聲請人 並未就系爭證據一、二為涉及系爭保險公司業務秘密,且如 准許相對人閱覽,有致系爭保險公司受重大損害之虞,提出 任何證據釋明之,故實難認有何不予准許閱覽或限制閱覽系 爭證據一、二之必要,為保護相對人之訴訟權益,聲請人此 部分之聲請,即無從准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匡 偉                   法 官 鄭佾瑩                   法 官 張庭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蔡庭復

2024-12-30

TPDV-112-保險-95-2024123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831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送達代收人 蔡宗穆 住○○市○○區○○○路0段000號0樓 訴訟代理人 林純瀅 被 告 蘇怡賢 居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 弄00號0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伍拾叁萬貳仟伍佰伍拾壹元,及自民國一 一百一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 點八二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起至清 償日止,逾期在六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 過六個月至九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 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伍拾叁萬貳仟伍佰伍拾壹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分別簽訂之貸款契約書( 消費借款專用借據)約定條款第9條約定(本院卷第35頁) ,均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故本院自有管轄權,合 先敘明。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107年11月23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30萬 元,原告於當日將該筆款項撥入被告之指定帳戶,雙方約定 借款期間自107年11月23日起至114年11月23日止,借款利率 按本件違約時之靈活利率指數1.61%加碼年利率4.21%計算, 並約定自實際撥款日起,被告應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以 每個月為1期,於每月6日前還款,如有一期本金或利息未如 期清償,債務即視為全部到期,被告喪失期限之利益,除按 上開約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約 定利率10%計付違約金,逾期在6個月以上者,按約定利率20 %計付違約金,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嗣後被告申請延緩 繳款,約定自112年10月13日起至申請本息償還寬限6期,期 滿後亦未依約於113年5月23日繳款,應自該日起依約計付違 約金。是被告尚積欠原告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 違約金未清償。為此,爰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 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到庭陳述:同意原告的請求,對原告請求之金額沒意見 ,然還款困難,且已申請債務更生等語。    三、經查,原告就其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貸款契約書(消費借 款專用借據)、個人借貸綜合約定書、查詢帳戶主檔資料、 登錄單、放款利率查詢表、貸款變更契約同意書等件為證( 本院卷第33至73、91至92頁),互核相符,被告陳述同意原 告之請求,即為認諾之意思表示,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 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又本件為本於被告認諾所為判決,應依民事訴訟法第389 條第1項第1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職權宣告被告供 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鄭佾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鄭汶晏

2024-12-30

TPDV-113-訴-6831-2024123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981號 聲 請 人 李秀枝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417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1月26日屆滿,迄今無 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鄭佾瑩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鄭汶晏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001981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備考 001 台塑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4NX0001221 4 1 600 002 台塑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5NX0001652 1 1 650

2024-12-30

TPDV-113-除-1981-2024123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無權佔有土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243號 原 告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法定代理人 何淑萍 上列原告與被告樺壹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遠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間請求返還無權佔有土地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查本件 訴訟標的價額依原告113年11月22日民事陳報狀所載,暫核定為 新臺幣307萬7,13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3萬1,492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件裁定後 7日內向本院補繳上述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鄭佾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關於命補繳裁 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鄭汶晏

2024-12-27

TPDV-113-補-2243-20241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330號 抗 告 人 廖體仁 相 對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8月16日 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310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票據 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 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 訟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 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 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院56年度台抗 字第714號、57年度台抗字第76號裁判意旨參照)。再者, 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94條第1項、第95條規定,本票上雖 有免除做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 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者,應負舉證之責。 是本票既經記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票據債務人若抗辯執票 人未經提示付款,即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 第598號、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3年3月26 日簽發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同)10萬元,付款 地在臺北市中山區,利息按年息16%計算,免除作成拒絕證 書,到期日113年6月28日(下稱系爭本票),詎於到期後經 提示均未獲付款,爰聲請裁定就票面金額及自113年6月29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經原審裁定准許就10萬元及自113年6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為強制執行。   三、抗告意旨略以:本件請求金額與真實債務關係有所出入,原 裁定未審究系爭本票到期日、金額真實與否、有無虛偽填載 之情事,且相對人於到期日前,並未向抗告人為現實提示付 款,不符合票據法第69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第95條本文 、第124條規定,應認其行使追索權之形式要件未備,爰依 法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四、經查,相對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本票為證(見原 審卷第9頁),經原審就系爭本票為形式上之審查,認系爭 本票已具備本票之法定記載事項,而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 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經核於法並無不合。抗告人雖以前揭情 詞置辯,然抗告人所辯請求金額與真實債務關係有所出入, 系爭本票到期日、金額真實與否、有無虛偽填載尚有疑義等 情節,核屬實體法上之爭執,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審究,抗 告人應另行提起訴訟以資解決。又系爭本票已記載「此票免 除作成拒絕證書」,且相對人於原審亦敍明於113年6月28日 到期後,經提示付款不獲兌現(見原審卷第7頁),即表明 已遵期提示,依前開說明,相對人即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 之證據,而應由抗告人就其主張相對人未提示系爭本票一節 ,負舉證之責,然抗告人未能提出任何證據加以證明,則其 上開辯稱,自不足採。從而,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 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 21條第2 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 項 、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匡 偉                    法 官 賴淑萍                    法 官 鄭佾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鄭汶晏

2024-12-27

TPDV-113-抗-330-20241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租賃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561號 原 告 全球華人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文雄 訴訟代理人 許文彬律師 李儼峰律師 被 告 東南亞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瓊瑱 被 告 東南亞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中一 被 告 東南亞真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中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913萬596元(計 算方式如下:原告請求返還臺北市○○區○○○路○段00號5樓之1、5 樓之2、7樓之3、6樓、9樓房屋,依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建築物價 額試算表計算,上開房屋價額分別為392萬9,078元、438萬5,372 元、287萬6,794元、274萬4,450元、278萬9,902元,合計1,672 萬5,596元,加計原告請求起訴前之租金即166萬5,000元及74萬 元後,共計為1,913萬596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8萬432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 10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鄭佾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鄭汶晏

2024-12-27

TPDV-113-補-2561-20241227-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1123號 原 告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志堅 訴訟代理人 李沐澤 被 告 維多益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張智棠 被 告 楊玉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民國114年1月16日上午10時25分, 在本院第30法庭行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鄭佾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鄭汶晏

2024-12-27

TPDV-113-重訴-1123-20241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625號 原 告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上列原告與被告江育勝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原告陳報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9萬6, 985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7,600元。茲限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 5日內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匡 偉 法 官 鄭佾瑩 法 官 張庭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庭復

2024-12-26

TPDV-113-補-2625-20241226-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買賣價金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767號 原 告 華碩智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明傑 被 告 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俊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買賣價金等事件,原告聲請對被告發支付 命令,經被告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 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663萬3,082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4萬6,432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 ,尚應補繳24萬5,932元,茲限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 上開裁判費,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匡 偉 法 官 鄭佾瑩 法 官 張庭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庭復

2024-12-26

TPDV-113-補-2767-20241226-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272號 原 告 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法定代理人 陳純敬 訴訟代理人 林慶皇律師 被 告 王薏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686萬1,738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5萬490 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 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請求 返還房屋與請求給付租約終止前已發生之欠租,二者訴訟標 的並不相同,且非同時存在,自無主從關係,該租金請求尚 非返還房屋之附帶請求,應與返還房屋之訴訟標的合併計算 其價額(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897號裁定、106年度台 抗字第1221號裁定意旨參照)。復按房屋及土地為各別之不 動產,各得單獨為交易之標的,故房屋所有人對無權占有人 請求遷讓交還房屋之訴,應以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核定 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不得併將房屋座落土地之價額計算在內 ,而房屋所有人倘附帶請求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亦 不得併算其價額(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429號裁定意旨 參照)。末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 間先命補正,此觀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即明。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聲明:㈠被告應將門牌號碼新北市○○區○ ○○路000號16樓之7房屋(下稱系爭房屋)暨編號41號停車位 (下稱系爭停車位)遷讓返還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 幣(下同)8萬1,648元,及其中7萬7,284元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應自民 國113年5月16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及系爭停車位之日止,按 月給付原告3萬1,400元。㈣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上開 聲明第1項之訴訟標的價額,依前揭規定及說明,應以系爭 房屋及系爭停車位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核定之,而系爭房屋 之建築物價額試算為412萬6,350元,系爭停車位鄰近地區之 車位交易實價登錄出售價格平均為252萬5,000萬元【計算式 :(250萬+255萬)÷2=252萬5,000元】,則聲明第1項之訴 訟標的價額為665萬1,350元(計算式:412萬6,350+252萬5, 000=665萬1,350元)。聲明第2項為請求被告給付原告自113 年1月起至兩造間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約)終止時之租金 及滯納金共計8萬1,648元,依前揭說明,要非聲明第1項返 還房屋之附帶請求,應併計其價額,故聲明第2項之訴訟標 的價額為8萬1,648元。至原告訴之聲明第3項請求系爭租約 終止後自113年5月16日起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及系爭租約 所定違約金,核屬聲明第1項之附帶請求,依民事訴訟法第7 7條之2第2項規定,計算至起訴前一日即113年9月19日,為1 2萬8,740元【計算式:3萬1,400×(4+3/30)=12萬8,740元 】,故聲明第3項之訴訟標的價額為12萬8,740元。是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686萬1,738元(計算式:665萬1,350+8 萬1,648+12萬8,740=686萬1,738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6 萬9,013元,原告起訴僅繳納1萬8,523元,尚應補繳5萬490 元。爰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如數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匡 偉                   法 官 鄭佾瑩                   法 官 張庭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庭復

2024-12-26

TPDV-113-補-2272-20241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