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槿慧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簡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簡附民字第191號 原 告 廖儷容 被 告 李玉菁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本院113年度簡字第4039號),經原告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因案情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 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將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潘長生 法 官 王綽光 法 官 吳丁偉 不得抗告。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誤。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3-05

PCDM-113-簡附民-191-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541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余宏亮 籍設新北市○○區○○路0號(新北○○○○○○○○) (現另案在法務部○○○○○○○○羈押中)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153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余宏亮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扣案之鐵鎚壹支、鑿子壹支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5列所載之「現場及查獲照片9張」 ,更正為「現場暨查獲照片2張」。  ㈡補充「告訴人蔡瑞炎傷勢照片2張」、「扣案之鐵鎚、鑿子照 片1張」、「被告余宏亮半身及全身照片4張」為證據。 二、理由補充:   訊據被告固坦承其有持鐵鎚、鑿子,並有朝告訴人揮擊1下 等情,惟否認有何傷害犯行,辯稱:我認為告訴人的傷不是 我造成的等語。經查:  ㈠被告於偵訊時自承:我於民國112年12月5日早上9時有去板信 公園吃早餐,我有在該處跟別人發生爭執,我跟那個人不認 識,我覺得他們講的內容有礙風紀,所以我就去阻止他們; 我手上確實有拿鐵鎚、鑿子跟酒瓶;因為對方先推我,我才 出手反射的揮擊1下;因為我被攻擊所以我就做出攻擊的動 作,我有看到我拿鐵鎚揮的動作,我承認我有跟他推擠等語 (見偵卷第34頁)。告訴人於警詢時指稱:我在公園涼亭裡 面跟朋友吃早餐、聊天,突然就有1個人拿著鐵鎚走進來, 對著我說你在說什麼,然後就拿著鐵鎚對我的頭敲下去;他 有拿鐵鎚跟鑿子,用鐵鎚敲我的頭;被告就是拿著鐵鎚跟鑿 子傷害我等語(見偵卷第12頁)。上開被告之供述與告訴人 之指訴情節互核一致,並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扣押 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見偵卷第13頁右至第15頁)、監視 器錄影擷取畫面照片7張(見偵卷第22頁至第24頁左上)及 監視器錄影檔案(見偵卷附光碟中,名稱「現場監視器」MP 4檔案,播放區間00:00:14至00:00:30)在卷可稽,足見被 告確有於附件犯罪事實欄所載時、地,持鐵鎚及鑿子朝告訴 人頭部揮擊共5次。被告辯稱僅朝告訴人揮擊1下等語,顯與 實情不符,核屬無稽。  ㈡上情佐以警員到場處理後,告訴人頭部包有紗布,並隨即於 同日至亞東紀念醫院經診斷受有頭部創傷併頭皮撕裂傷4公 分,且急診縫合上開撕裂傷等情,有告訴人傷勢照片2張( 見偵卷第24頁右下、第25頁左上)及亞東紀念醫院112年12 月5日診字第1121519814號診斷證明書(見偵卷第21頁)在 卷可考,足見除告訴人受傷部位與被告揮擊部位一致,告訴 人所受傷害為創傷及撕裂傷,與遭鐵鎚等鈍器攻擊所可能導 致之傷勢相符外,尚且告訴人於案發後頭部即有明顯外傷, 並於同日至亞東紀念醫院急診縫合,顯無除被告上揭攻擊行 為以外情事介入之可能,此均足徵告訴人頭部所受之前開傷 害,即為被告傷害行為所致。被告辯稱告訴人之傷害非其所 造成等語,亦與實情不符,不足採信。  ㈢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傷害犯行洵堪認定,應予依 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被告於密接 時間,在同一地點,持鐵鎚及鑿子朝告訴人揮擊5次,各傷 害行為之獨立性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 ,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 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應論以接續犯 ,僅成立一傷害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與告訴人素不相識,竟 因不明原因即持具高度危險性之鐵鎚、鑿子攻擊告訴人之頭 部,顯未能尊重他人身體、健康權益,法治觀念極為薄弱, 犯罪動機、手段及情節均屬惡劣,所為殊值非難;兼衡告訴 人受有頭部創傷併頭皮撕裂傷4公分等傷害,不僅受傷之部 位係人體重要部位,尚且須進行縫合,已非單純之皮肉傷, 犯罪所生之損害甚鉅;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時始終否認 犯行,且於本院審理中仍未與告訴人成立調解並彌補告訴人 (見本院卷第23、25、33、35、45、47頁)之犯後態度;復 斟酌被告前科紀錄所徵之素行(見本院卷第7至13頁),暨 被告為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離婚,從事清潔業,家庭經濟 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7頁,本院卷第53頁)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以資懲儆。 四、關於宣告沒收之說明:   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經查 ,扣案之被告持以攻擊告訴人之鐵鎚及鑿子各1支,屬供被 告本案傷害犯行所用之物,次查,被告於警詢時供稱:鐵鎚 及鑿子各1支均為我個人用來修理隔板的工具等語(見偵卷 第10頁左),足見前開鐵鎚及鑿子均屬被告所有,且衡情有 再度遭被告投入犯罪之用之可能性,而具刑法沒收之重要性 ,爰依上開規定,均予宣告沒收。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雷金書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1539號   被   告 余宏亮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余宏亮與蔡瑞炎互不相識,其於民國112年12月5日上午9時9 分許,在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與公館街口板信公園內,見蔡 瑞炎與他人在涼亭內聊天,竟基於傷害人身體之犯意,無預 警持鐵鎚及鑿子突然朝蔡瑞炎頭部揮擊5次,致蔡瑞炎受有 頭部創傷併頭皮撕裂傷4公分等傷害。 二、案經蔡瑞炎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報告偵辨。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余宏亮於偵查中坦承有持鐵鎚及鑿 子揮擊告訴人蔡瑞炎之事實,核與告訴人於警詢之指訴情節 相符,復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 目錄表、扣案之鐵鎚及鑿子各1支、監視器錄影光碟1片、錄 影畫面截圖7張、現場及查獲照片9張、亞東紀念醫院診斷證 明書1紙等在卷可稽。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余宏亮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12  日                檢 察 官 雷 金 書

2025-03-05

PCDM-113-簡-541-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378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杜氏朵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3471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杜氏朵犯過失傷害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 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外,另將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㈡所載 之「告訴人侯梅珍於警詢及偵查中之指訴」,更正為「證人 即告訴人侯梅珍於警詢及偵訊時之證述」。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杜氏朵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係從事美容業之人,領 有眉藝絲繡中級證照(見偵卷第22頁右下),具相當之紋繡 專業知識,對於其提供之紋眼線服務所蘊含之風險,本有較 高之注意能力,惟竟疏未注意防護告訴人侯梅珍之眼球,而 因操作不慎傷及告訴人之兩眼角膜,義務違反之程度實非輕 微,所為殊值非難;兼衡告訴人受有兩眼角膜破皮損傷之傷 害(見偵卷第19頁),受傷部位為重要視覺功能之眼部,犯 罪所生之損害亦非輕微;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時均坦承 過失傷害犯行,並私下持續與告訴人嘗試和解,惟終未能與 告訴人成立和解、調解之犯後態度(見偵卷第9、41頁,本 院卷第19頁);復斟酌被告無何前科紀錄(見本院卷第9頁 ),素行尚稱良好,暨被告為小學畢業之智識程度,離婚, 從事美容師,家庭經濟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7頁 ,本院卷第1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 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王涂芝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0 萬元以下 罰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30 萬元以下 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4713號   被   告 杜氏朵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杜氏朵經營位於新北市○○區○○街000巷00號之「雲朵朵」美 容美妝店,營業項目為美甲、紋眼線等,於民國113 年4月3 0日18時許,侯梅珍前往上開美妝店,欲消費紋眼線之服務 ,杜氏朵明知進行紋眼線之服務時,應對眼部採取必要之防 護措施,而依當時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 及此,即貿然對侯梅珍進行紋眼線之服務,而不慎將紋眼線 之染料浸潤進侯梅珍之眼球,致侯梅珍受有兩眼角膜破皮損 傷之傷害。 二、案經侯梅珍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  ⑴被告杜氏朵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自白。  ⑵告訴人侯梅珍於警詢及偵查中之指訴。  ⑶告訴人傷勢照片、染劑及藥品照片。  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診斷證明書。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8  日                檢 察 官 王 涂 芝

2025-03-05

PCDM-113-簡-3786-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95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朱泰良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2年 度調偵字第279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朱泰良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犯罪事實欄第3列至第4列所載之「向許舒涵及其所騎乘 之普通重型機車傾倒三秒膠」,更正為「朝騎乘車牌號碼00 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本案機車)之許舒涵傾倒三秒 膠」。  ㈡附件犯罪事實欄第4列至第5列所載之「致許舒涵身著之衣服 及其普通重型機車坐墊沾染三秒膠,致令不堪用」,更正為 「使許舒涵穿著之褲子、本案機車坐墊均因沾染三秒膠致變 形而損壞」。  ㈢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2列所載之「告訴人即證人許舒涵於 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證述」,更正為「證人即告訴人許舒涵於 警詢及偵訊時之證述」。  ㈣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3列至第4列所載之「現場照片6張」 ,更正為「現場暨毀損情形照片6張」。  ㈤補充「車輛詳細資料報表」為證據。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朱泰良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第354 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  ㈡被告所為之傷害及毀損他人物品等犯行,其主觀上係基於同 一犯罪決意,且客觀上行為著手階段屬同一,故在刑法評價 上,應認為屬一行為,始不致過度評價,爰依刑法第55條前 段之規定,從一重之傷害罪處斷。  ㈢按被告是否構成累犯,性質上係屬刑罰加重事實(準犯罪構 成事實),除與其被訴之犯罪事實不同,無刑事訴訟法第26 7條規定之適用外,亦與起訴效力及於與該犯罪事實相關之 法律效果(諸如沒收、保安處分等)有別,自應由檢察官於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內加以記載,法院始得就累犯加重事項 予以審究,方符合控訴原則。經查,檢察官於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內,並無記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依上揭說明,被 告可能構成累犯之事實,既未經檢察官控訴,本院自無從審 究是否構成累犯,乃至裁量是否依刑法第47條第1項累犯之 規定加重其刑。至被告可能構成累犯之前科及其餘前科紀錄 等素行資料,仍得列為刑法第57條第5款所定「犯罪行為人 之品行」之科刑審酌事項,以充分評價被告所應負擔之罪責 ,附此敘明。  ㈣至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固認被告之毀損行為,係致告訴人 許舒涵所有之上開物品不堪使用,惟按刑法第354條之毀損 罪,係對於文書、建築物、礦坑或船艦以外之他人之物,有 毀棄、損壞或致令不堪用之任一行為,且足以生損害於公眾 或他人,即足成罪。所謂「毀棄」係指毀滅或拋棄,使物之 本體或其效用全部喪失;「損壞」乃指損害或破壞,使物之 性質、外形及其特定目的之可用性一部喪失之意;「致令不 堪用」則指以毀棄、損壞以外之方法,雖未毀損原物之外形 或物理存在,但使物喪失其特定目的之全部效用者而言(最 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861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告訴人 之褲子已因沾染三秒膠而結塊、變形,本案機車坐墊亦因此 局部變色、變形等情,有毀損情形照片3張(見偵61669號卷 第16頁)在卷可稽,足見上開物品之物理性質已因沾染三秒 膠而遭破壞,且褲子之穿著舒適度、坐墊之乘坐舒適度等可 用性均因而一部喪失,應屬損壞之犯罪形態,是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意旨容有誤會。上開犯罪形態雖有不同,惟因涉犯罪 名並無二致,故尚不生變更起訴法條之問題,無礙被告防禦 權之行使,爰由本院逕予更正。  ㈤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與告訴人素不相識,徒 因不明原因,即朝騎乘本案機車之告訴人傾倒三秒膠,致告 訴人之褲子、本案機車坐墊因沾染三秒膠而質變損壞,告訴 人之臀部亦因緊貼褲子而沾染三秒膠,使告訴人之臀部因化 學灼傷致紅腫受傷,顯然欠缺尊重他人身體健康權及財產權 之觀念,犯罪之動機及手段均屬惡劣,所為殊值非難;兼衡 告訴人上開物品遭毀損之情形,及告訴人所受臀部紅腫之傷 勢等犯罪所生之損害;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時均坦認犯 行,惟於本院審理中仍未能與告訴人成立調解並彌補告訴人 (見本院卷第41、43、51、53頁)之犯後態度;復斟酌被告 前科紀錄所徵之素行(見本院卷第13至28頁),暨被告為小 學畢業之智識程度,未婚,從事家電回收,家庭經濟狀況勉 持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4頁,本院卷第77頁)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 示懲儆。 三、關於不予宣告沒收之說明:   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經查 ,被告於警詢時供稱:強力膠(嗣於偵訊時改稱為三秒膠) 我使用完就丟棄了等語(見偵61669號卷第6頁左、第30頁) ,足見上開供被告為本案傷害及毀損他人物品犯行之物,已 非被告所有,依上開規定,爰不予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秦嘉瑋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 2 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 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5,000 元以 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2年度調偵字第2791號   被   告 朱泰良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朱泰良基於傷害及毀損之犯意,於民國112年5月22日凌晨12 時44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在新北市 三重區仁義街37巷巷口,向許舒涵及其所騎乘之普通重型機 車傾倒三秒膠,致許舒涵身著之衣服及其普通重型機車坐墊 沾染三秒膠,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許舒涵,許舒涵之 臀部亦因之受有紅腫之傷害。 二、案經許舒涵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朱泰良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均坦承不 諱,核與告訴人即證人許舒涵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證述大致 相符,並有監視器畫面截圖16張暨監視錄影器光碟1片、現場 照片6張附卷可稽。足見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罪嫌應堪 認定。 二、核被告朱泰良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及同法第 354條毀損等罪嫌。被告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2罪,為想 像競合犯,請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處斷。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12  日              檢 察 官 秦嘉瑋

2025-03-05

PCDM-113-簡-495-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83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朱祐德 (現在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114年度執聲字第34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朱祐德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罰金新 臺幣肆萬伍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朱祐德(下稱受刑人)因犯竊盜等案 件,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7 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 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七、宣告多數罰金者 ,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 ;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條第7款、第53條分別 定有明文。次按依刑法第53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 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 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備具繕本,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 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受刑人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先後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及本 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又受刑人犯如附表 編號2所示之罪,其犯罪時間係於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於 民國113年7月5日判決確定之前,本院並屬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及如附表所示各該案件之 判決在卷可考,依前揭規定,檢察官向本院聲請對受刑人犯 如附表所示之各罪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核屬有據,應予准 許。  ㈡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各係犯洗錢罪、竊盜罪 ,其所犯洗錢罪、竊盜罪之侵害法益類型、罪質均不相同; 兼衡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間,並非於密接時期,亦 非以相似手法所為,於併合處罰時,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較 低;併考量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並無明顯之法益 侵害加重效應;復斟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反映之 人格及犯罪傾向、受刑人現年33歲之復歸社會可能性,暨刑 罰嚇阻犯罪之一般預防功能、刑罰教化與痛苦之邊際效應、 收矯治教化之效所必要之程度、輕重罪間刑罰體系之平衡及 合併定應執行刑之內、外部界限等一切情狀,爰就受刑人所 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 如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末按法院對於第一項聲請,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者外, 於裁定前應予受刑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刑事訴 訟法第477條第3項定有明文。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 刑,均屬得易服勞役之罰金刑,數額亦非鉅,且本件定應執 行刑所得酌量之因素尚屬單純,所能再寬減之幅度實相當有 限,是本院認受刑人之意見對於定應執行刑之結果,應不生 影響,爰依前開規定之除書,逕為裁定,附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洗錢防制法 竊盜 宣告刑 罰金新臺幣參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罰金新臺幣貳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日期 112年6月5日 112年10月30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22516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3129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審訴字第46號 113年度審簡字第1304號 判決日期 113年2月27日 113年11月6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  號 113年度審訴字第46號 113年度審簡字第1304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3年7月5日 113年12月18日 備註 士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535號 新北地檢114年度罰執字第77號

2025-03-04

PCDM-114-聲-683-202503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21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洪志朋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偵緝字第4571號),本院認不得以簡易判決處 刑(原受理案號:113年度簡字第4106號),改依通常程序審理 ,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免訴。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甲○○為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第2條第1項、第2項所指之性侵害犯罪加害人,由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31條第1項評估認有繼續追 蹤輔導之必要,並經新北市政府以民國112年12月4日新北府社 家字第1123428914號函,通知其應於112年12月11日起至新北 市板橋區亞東紀念醫院(下稱上址)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 育,詎被告經通知後,無正當理由多次未出席課程,經新北市 政府於113年2月5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63830號函文通知 其陳述意見,惟其未於期限內提出陳述書。後新北市政府以 113年3月19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68069號函對被告裁處新 臺幣1萬元罰鍰,並通知其應於113年4月11日起至指定之處所 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課程,詎被告仍無正當理由,屆期未 履行出席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因認被告涉犯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50條第3項之加害人屆期不履行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罪嫌等 語。 二、按案件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諭知免訴之判決:一、曾經判 決確定者;第161條第4項、第302條至第304條之判決,得不 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2條第1款、第307條分別 定有明文。次按刑事訴訟法第302條第1款規定,案件曾經判 決確定者,應為免訴之判決,係以同一案件已經法院為實體 上之確定判決,該被告應否受刑事制裁,即因前次判決而確 定,不能更為其他有罪或無罪之實體上裁判。此項原則,關 於實質上一罪或裁判上一罪,其一部事實已經判決確定者, 對於構成一罪之其他部分,固亦均應適用;但此種情形,係 因審判不可分之關係,在審理事實之法院就全部犯罪事實, 依刑事訴訟法第267條規定,本應予以審判,故其確定判決 之既判力自應及於全部之犯罪事實(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 字第1936號判決意旨參照)。又裁判如經宣示者,於宣示時 對外發生效力;如未經宣示、公告時,則於該裁判送達於當 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其他受裁判之人時,始對外發生裁 判之效力。而經宣示之判決,於最後審理事實法院宣示判決 後始行發生之事實,既非該法院所得審判,即為該案判決之 既判力所不及,其既判力對於時間效力之範圍,應以最後審 理事實法院之宣示判決日為判斷之標準,因而得上訴於高等 法院之第一審刑事判決經宣示者,如未據上訴,其既判力之 時點,固應至宣判之日;惟若第一審之確定判決,因未經言 詞辯論,而未宣示及對外公告,即應以其正本最先送達於當 事人之時,對外發生效力,而以之為該確定判決既判力範圍 之時點(最高法院95年度台非字第99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另按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規定,係採「先行政後司法」 之原則。亦即,須加害人經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 場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 不足,復經主管機關處以罰鍰並命限期履行,仍屆期未履行 者,始得課以刑罰。然上開規定並未設有得按次連續處罰之 規範,相較於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51條第4項規定 「無正當理由不接受第2項或第39條第3項之輔導教育,或拒 不完成其時數者,處新臺幣(下同)6,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 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賦予主管機關得對加害人違反接受 輔導教育作為義務之不作為,按次裁罰而逐次課予加害人履 行上開作為義務之權限,堪認於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中,立法 者並無意就加害人違反到場或接受評估等作為義務之不作為 ,藉由按次裁罰而逐次課予加害人履行上開作為義務之方式 ,令加害人知悉各次作為義務,而迫使加害人除去前次義務 違反之狀態。此外,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4項之規 定,於行政、刑事處罰執行完畢後,主管機關仍應依同法第 31、32條規定辦理,即再命加害人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 育,並得依同法第50條再課以罰鍰及刑責。是加害人屆期不 履行,經依同法第50條第3項之刑事處罰執行完畢前,主管 機關即無從再以相同事由對加害人課以行政罰鍰及刑事處罰 。易言之,於刑事處罰執行完畢前,主管機關既無從課予加 害人別一作為義務,則在客觀上,仍屬同次違反完成前開性 侵害加害人處遇作為義務狀態之延續,即無別一同法第50條 第1項、第3項等規定之作為義務違反可言,故如未介入其他 情事,已足認加害人另起別一違反作為義務之故意,仍應認 屬同一之不作為行為。 四、經查:  ㈠被告前經新北市政府依修正前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0條第1 項規定,進行評估後認為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命被告接 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惟被告無正當理由,未依規定按時出 席課程,嗣經新北市政府於112年4月21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2 3401702號函,裁處被告1萬元罰鍰,並命被告應於112年5月2 0日至指定之處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惟被告屆 期仍未履行,致未完成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事宜。新北市 政府乃函送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北地檢署)偵查後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由本院於113年2月27日以112年度簡字 第6080號判決判處拘役30日,並於113年4月20日確定(下稱 前案)。嗣被告因上開前案,於114年1月23日入監執行拘役 ,而於同年2月11日執行完畢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法 院在監在押簡列表及上開判決在卷可稽,此部分之事實,首 堪認定。  ㈡被告因同一施以治療、輔導必要之事由,再經新北市政府於11 2年12月4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23428914號函,通知其應於 同年12月11日起至址設新北市板橋區之亞東紀念醫院接受身 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惟被告經通知後,無正當理由未出席上 開課程。嗣經新北市政府於113年2月5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 363830號函文通知其陳述意見,惟其未於期限內提出陳述書 ,新北市政府遂於113年3月19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68069 號函,裁處被告1萬元罰鍰,並通知其應於113年4月11日起至 指定之處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課程,詎被告屆 期仍未履行,致未完成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事宜等節,為 被告於偵訊時坦承不諱,並有前揭函文及送達證書、出席暨 聯繫紀錄在卷可考。嗣新北市政府乃函送新北地檢署偵查後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於113年8月29日繫屬本院(下稱本案) 等情,有本案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及新北地檢署113年8月29 日乙○○貞國113偵緝4571字第1139111209號函上之本院收文 戳章在卷可憑,足見被告本案未履行新北市政府於112年12 月4日所通知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課程,係發生於刑罰執行 完畢前,依上揭說明,因被告在客觀上,仍屬同次違反完成 前開性侵害加害人處遇作為義務狀態之延續,且綜觀卷內檢 察官所舉事證,亦未積極說明、證明被告本案未接受身心治 療、輔導或教育,已介入他項情事而足以中斷、分開被告違 反原作為義務之犯意,自難認被告本案所為係另行起意而違 反數個作為義務之別一不作為行為。 五、綜上所述,被告本案未履行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與其業 經本院為科刑判決確定之前案,核屬同一作為義務違反之一 行為,為實質上一罪;又被告本案未履行新北市政府於112 年12月4日所通知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課程,係於前案經本 院於113年2月27日作成科刑判決(未宣示)並送達當事人前 ,揆諸首揭規定及說明,本案為前案確定判決既判力之客體 及時之效力範圍所及,檢察官對業經判決確定之本案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自應為免訴之諭知,並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2條第1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鄭心慈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潘長生                                          法 官 王綽光                               法 官 吳丁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2025-03-04

PCDM-114-易-218-202503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212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志強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緝字第7056號),本院認不得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序 審理(原受理案號:114年度簡字第104號),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陳志強於民國113年3月14 日凌晨2時48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段00巷0弄0號,見告 訴人范薰云保管使用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未 上鎖,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徒手竊取騎乘後棄置於新 北市○○區○○街000號附近。嗣告訴人發現機車遭竊後報警處 理,警方調閱監視器循線於被告棄置處發現該機車,並採取 機車上生物檢體送驗後,始悉上情。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2 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等語。 二、按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一、起訴 之程序違背規定;第161條第4項、第302條至第304條之判決 ,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檢察官偵查時,倘被告已死亡,檢察官 原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6款之規定為不起訴之處分,惟 如檢察官仍向管轄法院起訴,即因於起訴之意思表示到達該 管法院而產生訴訟繫屬時,訴訟主體業因被告死亡而失其存 在,故應認屬起訴程序違背規定之情形,法院應依刑事訴訟 法第303條第1款,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三、經查,本件於114年1月8日繫屬本院時,被告業於113年12月 7日死亡等情,有本件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臺灣新北地方 檢察署114年1月8日新北檢貞景113偵緝7056字第114001502 號函上之本院收文日期章戳印、被告之個人基本資料及法院 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爰依上開規定,不經言詞辯論,逕諭 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潘長生                                法 官 王綽光                                          法 官 吳丁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2025-03-04

PCDM-114-易-212-202503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3194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琨翔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速偵字第78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琨翔犯竊盜罪,共肆罪,各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均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如附表編號一至三所示之物均沒收,於全部或 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外,另補充「歷次本院公務電話紀錄」、「 本院《刑事》調解事件報告書」為證據。 二、理由補充:   被告林琨翔於檢察事務官詢問時,固坦承其所為4次竊盜犯 行,惟辯稱:炫彩K歌藍芽麥克風音響1支、藍芽喇叭1支是 我要拿取其他物品時不慎掉落;竃門炭治郎公仔1隻是我要 拿去歸還的;我記得只有第一次店內有泡麵,我於附件犯罪 事實欄一、㈡所載時、地只有拿女性角色公仔、飲料幾瓶等 語。經查:  ㈠被告於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㈣所載時、地,自選物販賣機上竊 取告訴人林奕辰所有之商品時,該商品上之炫彩K歌藍芽麥 克風音響1支、藍芽喇叭1支雖一併掉落,惟為被告所接住並 拿走離開監視器錄影畫面等情,有監視器錄影檔案光碟(見 速偵卷附光碟中,名稱「00000000000」資料夾中,名稱「2 」檔案錄影畫面00:00:00至00:00:06)在卷可考,佐以被告 於前開時、地經警方查獲之扣案贓物,亦見有上開商品等情 ,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扣押筆錄(見速偵卷第19頁 至第21頁左)、扣押物品目錄表(見速偵卷第21頁右)及扣 案物照片2張(見速偵卷第30頁右)在卷可稽,顯見上開商 品為被告所竊取,至為明確。被告辯稱上開商品非其所竊取 ,顯與事實不符,核屬無稽。  ㈡被告於檢察事務官詢問時自承:我於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㈠㈡ 、㈢所載時、地,均僅有竊取女性角色公仔等語(見速偵卷 第46至47頁),佐以被告經警方查獲時,扣案贓物亦見有竃 門炭治郎公仔1隻等情,有上開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 及扣案物照片1張(見速偵卷第32頁右上)在卷可稽,顯見 竃門炭治郎公仔1隻,確為被告於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㈣所載 時、地竊取之商品。被告辯稱該商品非其所竊取,亦顯與實 情未合,不足採信。  ㈢被告於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㈡所載時、地,竊取告訴人置於該 處之泡麵若干袋等情,業據告訴人於警詢時指訴綦詳(見速 偵卷第9頁),佐以告訴人係本於監視器錄影畫面影像確認 失竊損害範圍,並已提供監視器錄影檔案、監視器錄影畫面 翻拍照片等情,亦經告訴人指訴明確(見速偵卷第9頁右) ,並有上開錄影檔案光碟及翻拍照片(見速偵卷第24至29頁 )在卷可稽,足見告訴人於上開時間,確有在上開處所放置 泡麵若干袋,並依監視器錄影畫面確認上開泡麵失竊。又被 告於檢察事務官詢問時自承:因為家人沒有準備我的食物, 所以我拿取泡麵跟飲料來吃喝,我想說用零食來撐一陣子; 因為我工作不穩定,所以拿泡麵跟飲料撐一陣子等語(見速 偵卷第47頁),亦足徵被告應係前次竊盜犯行竊得之泡麵、 飲料食用完畢後,食髓知味因而再次於上開時間至同地竊取 告訴人置於該場所之泡麵、飲料,藉以果腹充飢。是被告辯 稱該次竊盜犯行未竊得泡麵等語,亦難採信。  ㈣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所為4次竊盜犯行,均堪認定 ,應予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被告各次 竊盜犯行,均係於密接時間,竊取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商品 ,行為之獨立性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 ,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 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均應論以接續 犯,各僅成立一竊盜罪。又被告分別於如附件犯罪事實欄所 載之時、地,為4次竊盜犯行,其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 予分論併罰。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時值青壯,徒因一時貪 欲,不思循正當途徑獲取財物,各於上開時、地,徒手竊取 告訴人所有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商品,顯見其法治觀念甚為 薄弱,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值非難;兼衡告 訴人遭竊如附表所示商品之價值,犯罪所生之損害均非輕微 ;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檢察事務官詢問時,就所為4次竊盜 犯行均坦認不諱,惟就部分物品否認竊取之犯後態度;復斟 酌被告前科紀錄所徵之素行,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見本院卷第13至18頁),暨被告為大學畢業之智識程 度,未婚,從事工業,家庭經濟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速 偵卷第10頁右,本院卷第21頁)等一切情狀,各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並均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另 綜合評價被告所犯各罪間之關係、時間與空間之密接程度、 法益侵害之專屬性與同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 併考量各罪所反映被告之人格傾向、矯正所需之必要程度, 暨斟酌刑罰之邊際效應、被告復歸社會之可能性,及各罪間 刑罰體系之平衡,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如易 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關於沒收之說明: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項之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第 1項及第2項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物或 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 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第4項 及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前條犯罪所得及追徵之範圍與 價額,認定顯有困難時,得以估算認定之,刑法第38條之2 第1項亦定有明文。經查:  ㈠被告竊得如附表編號4所示之商品,固屬被告之違法行為所得 ,惟業經扣案而為告訴人具領取回等情,有贓物領據(見速 偵卷第23頁)在卷可憑,是前開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 害人,依上揭規定,應生排除沒收之效力,爰不予宣告沒收 。  ㈡被告竊得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商品,均未據扣案,亦未經 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固應依前揭規定宣告沒收,然告訴人 於警詢時之指訴,並未特定遭竊之上開商品數量及特徵,僅 指陳:附表編號1所示商品約價值新臺幣(下同)5、6,000 元;附表編號2所示商品約價值5、6,000元;附表編號3所示 商品約價值8、9,000元等語(見速偵卷第9頁),復於本院 審理時,亦始終未陳報遭竊之上開商品數量及特徵等情,有 本院公務電話紀錄(見本院卷第29、39頁)在卷可佐,足見 被告應予沒收之犯罪所得範圍與價額,認定顯有困難,依上 開規定,僅能據告訴人前開指訴及被告於警詢時坦承(見速 偵卷第11頁、第12頁左)所合致之損失範圍,並本於有疑惟 利被告之原則,於原客體執行沒收時,如因原客體標的未能 特定,而有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之情形,估算其應予追 徵之犯罪所得各為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追徵價額,併此敘 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許智鈞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對應之犯罪事實 商品及數量 是否宣告沒收 追徵之價額 (新臺幣) 1 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㈠ ⑴女性角色公仔若干隻 ⑵泡麵若干袋 ⑶飲料若干瓶 是 5,000元 2 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㈡ ⑴女性角色公仔若干隻 ⑵泡麵若干袋 ⑶飲料若干瓶 是 5,000元 3 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㈢ 女性角色公仔若干隻 是 8,000元 4 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㈣ 炫彩K歌藍芽麥克風音響1支、藍芽喇叭1支、櫻花桂冠公仔1隻、安妮雅公仔1隻、明日香公仔1隻、娜美公仔1隻、中野五月公仔1隻、摩卡醬公仔1隻、竃門炭治郎公仔1隻、索隆公仔1隻 否 (均已發還) 未宣告沒收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789號   被   告 林琨翔                              選任辯護人 蔡睿元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琨翔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分別為以 下犯行:  ㈠於民國113年1月2日8時50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 神乎其技選物販賣機店內,見林奕辰所有放置在選物販賣機 上之女生公仔、泡麵、飲料(數量不詳、價值共計新臺幣【 下同】5、6000元)無人看管,徒手竊取得逞後逃逸。  ㈡於113年2月1日17時5分許,在上址選物販賣機店內,見林奕 辰所有放置在選物販賣機上之女生公仔、泡麵、飲料(數量 不詳、價值共計新臺幣5、6,000元)無人看管,徒手竊取得 逞後逃逸。  ㈢於113年3月7日9時15分許,在上址選物販賣機店內,見林奕 辰所有放置在選物販賣機上之女生公仔(數量不詳、價值共 計8、9,000元)無人看管,徒手竊取得逞後逃逸。  ㈣於113年6月8日21時31分許,在上址選物販賣機店內,見林奕 辰所有放置在選物販賣機上之炫彩K歌藍芽麥克風音響、藍 芽喇叭、櫻花桂冠公仔、安妮雅公仔、明日香公仔、娜美公 仔、中野五月公仔、摩卡醬公仔、竃門炭治郎公仔、索隆公 仔等物(價值共計5、6,000元)無人看管,徒手將前開物品 置於塑膠袋內得手後欲攜離現場,適林奕辰透過現場監視器 影像觀看,察覺上開玩具公仔遭竊並即時通報警方到場處理 ,而當場扣得上開物品(均已發還林奕辰),始查悉上情。 二、案經林奕辰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詢據被告林琨翔固坦認有於上開犯罪事實所載時、地行竊之 事實,惟就上開犯罪事實㈣部分辯稱:K歌炫彩藍芽麥克風音 響、藍芽喇叭是我要拿取其他物品時不慎掉落,而竃門炭治 郎公仔是我要拿去歸還的云云。然而,被告所為上開犯罪事 實,業據告訴人林奕辰於警詢指訴明確,且竃門炭治郎公仔 係男生公仔,而被告於偵查中既自承上開犯罪事實㈠㈡㈢均僅 竊取女生公仔等語,則竃門炭治郎公仔顯係該次竊取無誤; 另觀之卷內監視器影像檔案,可見被告自選物販賣機上拿取 其他物品時,該物品上之K歌炫彩藍芽麥克風音響、藍芽喇 叭亦一併掉落,惟被告亦將上開物品接住後一併拿走之情況 ,可見被告辯稱無竊取上開物品之意云云,顯係卸責之詞, 並不可採。此外,本案復有現場及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 24張、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 表、贓物領據各1份、贓物相片10張、監視器影像光碟等附 卷可資佐證,本件事證明確,其犯嫌已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所 犯上開各罪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至被 告上開犯罪事實㈠至㈢所竊得之物,並未扣案,請依刑法第38 條之1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 行沒收時,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0  日                檢 察 官 許智鈞

2025-03-03

PCDM-113-簡-3194-202503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家暴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3915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峻岳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之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113年度偵字第3214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乙○○犯傷害罪,處拘役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犯罪事實欄第2列至第3列所載之「乙○○因不滿甲○○與乙○ ○配偶起口角衝突,竟基於傷害之犯意」,更正為「乙○○於 民國113年5月1日15時許,因不滿甲○○與其配偶起口角衝突 ,竟基於傷害之犯意」。  ㈡附件犯罪事實欄第5列所載之「受有右臉紅腫、下嘴唇挫傷之 傷害」,更正為「受有右臉紅腫、下嘴唇紅腫等傷害」。 二、論罪科刑:  ㈠按家庭暴力防治法所稱之家庭暴力,係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 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 為;而該法所稱之家庭暴力罪,則係指家庭成員間故意實施 家庭暴力行為而成立其他法律所規定之犯罪,家庭暴力防治 法第2條第1款、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本法所定家庭成 員,包括下列各員及其未成年子女:四、現為或曾為四親等 以內之旁系血親,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第4款定有明文。經 查,被告乙○○與告訴人甲○○為三親等之旁系血親等情,為本 院依職權調閱查詢無訛,依上開規定,被告與告訴人即具家 庭暴力防治法所定之家庭成員關係。故核被告乙○○所為,係 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2款之家庭暴力罪,惟該法所定之 家庭暴力罪無科處刑罰之規定,應按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 害罪論處。至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雖漏未援引家庭暴力防 治法第2條第2款之規定,惟因前開規定之家庭暴力罪,仍係 依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論處,無涉論罪科刑法條之適 用,尚不生變更起訴法條之問題,無礙被告防禦權行使,爰 由本院逕予補充,併此敘明。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徒因告訴人與其配偶發 生爭執,即徒手毆打告訴人發洩不滿,不思理性解決家庭成 員間之糾紛,顯未能尊重其家庭成員之身體、健康權益,情 緒管理及自我克制能力均有所不足,輕易訴諸暴力,所為實 不足取;兼衡被告係朝告訴人面部甩巴掌之犯罪手段,及告 訴人因此受有右臉紅腫、下嘴唇紅腫等傷害(見偵卷第7至8 頁)之犯罪所生損害;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時均坦承犯 行之犯後態度;復斟酌被告無何前科紀錄,此有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見本院卷第11頁)在卷可考,素行尚稱 良好,暨被告為五專畢業之智識程度,離婚,從事運輸業, 家庭經濟狀況小康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3頁,本院卷第15 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許智鈞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2143號   被   告 乙○○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之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 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為甲○○之叔叔,二人間具有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第4款 所定之家庭成員關係。乙○○因不滿甲○○與乙○○配偶起口角衝 突,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在新北市○○區○○路000巷0號2樓甲○ ○住處,徒手朝甲○○右臉打一巴掌,甲○○因此受有右臉紅腫 、下嘴唇挫傷之傷害。 二、案經甲○○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一)被告乙○○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二)告訴人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指訴。 (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受理家庭暴力事件驗傷診斷書1份。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1  日                檢 察 官 許智鈞

2025-03-03

PCDM-113-簡-3915-202503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3943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莊啓賓 (現另案在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1996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莊啓賓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手機殼壹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外,另將附件犯罪事實欄第3列至第6列所載 之「見林孟琪將其車牌號碼0000-00號自小客車停臨時停放 該處而未熄火及上鎖有機可乘,竟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打 開上開車輛車門竊取林孟琪放置車內之IPhone 12 Pro Max 手機1支」,更正為「因見林孟琪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號 自小客車臨時停放該處,惟未熄火及上鎖,竟趁無人注意之 際,徒手打開上開車輛車門,竊取林孟琪所有而放置該車內 之iPhone 12 Pro Max手機1支(下稱蘋果手機,並與該機所 裝手機殼合稱本案手機)」。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莊啓賓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時值青壯,不思循正當 途徑獲取財物,徒因一時貪欲,任意竊取告訴人林孟琪所有 之本案手機,顯然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值非 難;兼衡告訴人遭竊之本案手機,價值新臺幣39,000元(見 偵卷第8頁左),實具相當之財產價值,且車內空間常為車 輛駕駛人或乘客暫放個人財物之場所,亦具相當程度之私密 性,是被告任意侵入具私密性之車內空間竊取本案手機,其 犯罪情節及所生之損害均非輕微;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 時均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復斟酌被告前科紀錄所徵之素行 非佳,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見本院卷第17至 90頁)在卷可考,暨被告為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已婚,家 庭經濟狀況勉持,現因另案在監執行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 4頁,本院卷第89、9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關於沒收之說明: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項之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第 1項及第2項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物或 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 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第4項 及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被告竊得之本案手機,固為 被告本案竊盜犯行之違法行為所得,惟告訴人已具領取回上 開蘋果手機1支等情,有贓物認領保管單(見偵卷第14頁) 在卷可憑,足見此部分之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 依上開規定,應生排除犯罪所得沒收之效力,爰不予宣告沒 收。至上開蘋果手機所裝之手機殼,因被告於警詢時自承: 當時竊取後有不慎損壞手機殼,所以交付予警方查扣時,該 手機殼已被我丟棄等語(見偵卷第6頁左),顯見前開蘋果 手機所裝之手機殼,仍未據扣案,告訴人並未具領取回該手 機殼;又綜觀全卷,亦未見被告已賠償告訴人,是此部分之 犯罪所得,仍未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依前揭規定,應宣告 沒收之,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 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孫兆佑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19962號   被   告 莊啓賓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莊啓賓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2月14日18時50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段0號前,見林 孟琪將其車牌號碼0000-00號自小客車停臨時停放該處而未 熄火及上鎖有機可乘,竟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打開上開車 輛車門竊取林孟琪放置車內之IPhone 12 Pro Max手機1支, 得手後旋即離去。 二、案經林孟琪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莊啓賓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核與告訴人林孟琪於警詢時之指訴相符,並有新北市政府 警察局三重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贓物認領保管 單各1份、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扣案物照片及被告遭 查獲之全身照片數張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 實相符,其上開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至被告竊 得之手機1支,業已發還,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不 另聲請沒收或追徵。惟就被告本案竊得手機之手機殼1個, 為被告所不慎損壞而丟棄,為被告於警詢時所自承,是仍屬 本案之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 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23  日              檢 察 官 孫兆佑

2025-03-03

PCDM-113-簡-3943-202503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