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顏淑惠

共找到 240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667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乙○○ 受安置人 甲322(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法定代理人 甲322M(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甲322F(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322自民國113年12月29日起,延長安置三個   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322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 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詳卷,下稱受安置人 甲322),因法定代理人甲322M、甲322F於兩週內帶甲322轉 換三處住所,且居住條件不佳、環境髒亂且無安全措施,考 量甲322年幼,無自我保護能力,且法定代理人甲322M、甲3 22F無穩定就業及經濟來源,致甲322健康及安全處高度危險 ,另法定代理人甲322M、甲322F經常延誤甲322需求,如尿 布未適時更換,致甲322屁股及外陰部尿布疹及皮膚泛紅脫 皮,衣著破舊潮濕發霉,甚甲322左腳大拇指黴菌感染、紅 腫發炎時未給予醫療,113年3月23日法定代理人甲322F與甲 322M發生爭執後,甲322F將受安置人甲322置於充滿廢棄物 、環境汙穢且無衛浴、安全防護之居家環境,經南投縣政府 於113年3月26日緊急安置,並由臺灣南投地方法院113年度 護字第47號裁定繼續安置,再經本院113年度護字第324號、 第510號延長安置在案。因法定代理人甲322F現無固定住所 及穩定經濟來源,法定代理人甲322M雖有固定住所,但無穩 定經濟來源,雙方對於婚姻存續、受安置人甲322監護權及 照顧計畫不明,安置期間法定代理人甲322F雖曾申請進行親 子會面,但復以工作緣故改期,後再無申請親子會面,法定 代理人甲322F、甲322M無法提供甲322穩定且適齡環境,亦 無相關親屬資源,為提供受安置人甲322必要之保護,爰依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 裁定將受安置人延長安置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 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戶籍資料為證。查受安置人甲322無 自我保護能力,為維護受安置人甲322身心健康及安全,本 件自應延長安置受安置人甲322,妥予保護。依前揭法條規 定,聲請人上開延長安置之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4-12-12

TCDV-113-護-667-2024121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否認子女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親字第74號 原 告 乙○○ 被 告 丙○○ 兼上一人之 法定代理人 丁○○ 上列當事人間否認子女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二、次按親子關係事件,專屬下列法院管轄:㈠、子女或養子女 住所地之法院。㈡、父、母、養父或養母住所地之法院。前 項事件,有未成年子女或養子女為被告時,由其住所地之法 院專屬管轄,家事事件法第61條定有明文;又否認子女之訴 ,應以未起訴之夫、妻及子女為被告。子女否認推定生父之 訴,以法律推定之生父為被告。前二項情形,應為被告中之 一人死亡者,以生存者為被告;應為被告之人均已死亡者, 以檢察官為被告,亦為同法第63條所明定。 三、經查,本件原告主張被告丙○○非原告與被告丁○○之婚生子女 而提起否認子女之訴,查被告丙○○、丁○○之住所均為南投縣 ○○市○○路000巷000號,有渠等之戶籍謄本在卷可稽。準此, 揆諸首揭條文規定,自應專屬被告丙○○、丁○○住所地之臺灣 南投地方法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 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四、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4-12-12

TCDV-113-親-74-2024121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公示催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134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上列聲請人聲請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對失蹤人朱○旺(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 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失蹤前設籍:臺中市○○區○○路0 段000號)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 二、該失蹤人應於本公示催告公告之翌日起七個月內,向本院陳   報現尚生存,如不陳報,本院將宣告其為死亡。 三、無論何人,凡知該失蹤人之生死者,均應於上開期間內,將   其所知之事實,陳報本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4-12-12

TCDV-113-亡-134-20241212-1

家調裁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調裁字第89號 聲 請 人 吳○鳳 相 對 人 吳○榮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確認相對人吳○榮與聲請人之被繼承人吳○爐(國民身分證統 一編號:Z000000000號。業於民國113年8月27日死亡)間之 親子關係不存在。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吳○榮前經戶政機關登記為聲請 人之父吳○爐(於民國113年8月27日歿)與關係人林○美之子 ,但因相對人吳○榮實非由關係人林○美自吳○爐受胎所生, 吳○爐與相對人吳○榮間並無真實親子血緣關係,上開戶籍登 記與實際親子關係不符,為此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規定,提 起本件聲請;另聲請人同意因本案所生之費用均由聲請人負 擔等語。 二、相對人則以:同意聲請人請求之事項。對於相對人吳○榮非 吳○爐之親生子、卷內所附鑑定報告內容均不爭執;並同意 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規定,合意提起本件聲請等語, 三、按當事人就不得處分之事項,其解決事件之意思已甚接近或   對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者,得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法   院為前項裁定前,應參酌調解委員之意見及家事調查官之報 告,依職權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並就調查結果使當事人 或知悉之利害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當事人聲請辯論者   ,應予准許,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 依同法第35條第1項規定,上開裁定確定者,與確定判決有 同一之效力。查本件聲請人主張相對人吳○榮與吳○爐無真實 血緣關係,戶籍資料卻登載相對人吳○榮之父為吳○爐,認有 起訴確認兩造親子關係不存在之必要,本院審酌聲請人主張 上情,與戶籍資料不符,則聲請人因該親子關係有無,所生 之私法上權利義務存否即屬不明確,致聲請人在私法上之地 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之狀態,可藉由法院以確認 判決除去,足認聲請人提起本件訴訟,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 律上利益。再子女身分之確定涉及公益,非當事人所得處分 之事項,惟兩造既對於聲請人提起確認之訴所主張之上開原 因事實並無爭執,且於113年12月2日調解時陳明合意(見該 日訊問筆錄),本院自應依前揭規定為裁定。 四、經查,兩造上開合意聲請意旨,除據聲請人提出戶籍謄本、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親緣鑑定結果、親子鑑定結果及診斷 證明書為證,吳○爐與相對人吳○榮間不具一親等血緣,並為 兩造所自承。準此,聲請人之父吳○爐與相對人吳○榮之戶籍 登記,既實際之親子關係不符合,則兩造合意聲請本院裁定 如主文第一項所示,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五、兩造就本件程序費用部分已合意由聲請人負擔(詳本院113 年12月2日訊問筆錄),爰裁定如主文第二項。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 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81條第2款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4-12-12

TCDV-113-家調裁-89-20241212-1

家親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變更子女姓氏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609號 聲 請 人 丁○○ 相 對 人 乙○○ 上列聲請人聲請變更子女姓氏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丙○○、甲○○之姓氏准予變更為母姓「楊 」。 二、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婚後育有未成年子女丙○○、甲○○( 以下合稱未成年子女),嗣雙方於民國110年3月23日離婚, 惟相對人自離婚後均未盡保護、照顧、扶養未成年子女之義 務,且自112年11月起未給付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為未成 年子女之利益,爰請求變更未成年子女之姓氏為母姓「楊」 等語。 二、按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 。未約定或約定不成者,於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之。子女經 出生登記後,於未成年前,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變更為父姓 或母姓。子女已成年者,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前二項之變 更,各以一次為限。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法院得依父母之 一方或子女之請求,為子女之利益,宣告變更子女之姓氏為 父姓或母姓:一、父母離婚者。二、父母之一方或雙方死亡 者。三、父母之一方或雙方生死不明滿三年者。四、父母之 一方顯有未盡保護或教養義務之情事者,民法第1059條定有 明文。又姓氏屬姓名權而為人格權之一部分,具有社會人格 之可辨識性,與身分安定及交易安全有關外,姓氏尚具有家 族制度之表徵,故賦予父母之選擇權,惟因應情勢變更,倘 有事實足認變更子女姓氏較為符合子女之利益時,父母之一 方或子女自得請求法院宣告變更子女之姓氏為父姓或母姓。 三、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事實,業有戶籍謄本、兩造之LINE通 訊軟體對話內容在卷為證,相對人經本院合法通知未到場, 亦未提出何書狀表示意見,又經本院依職權囑託財團法人臺 中市私立龍眼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進行訪視,訪視結 果略以:「據本會訪視了解,聲請人有提及讓未成年子女們 維持原姓氏不利之理由(擔心相對人債務、犯罪問題會影響 未成年子女們生活穩定性),聲請人亦提到相對人未盡到扶 養之義務及未與未成年子女們維持親子互動關係,惟本會僅 與聲請人進行訪視,無法了解相對人對於本案件之想法及兩 造對於會面聯繫狀況,故本會建請鈞院參閱相關資料及訪視 報告後,自為衡酌有無變更未成年子女們姓氏之必要性。」 等語,有該基金會113年10月30日財龍監字第113100102號函 暨所附訪視報告、訪視回覆單在卷可稽。基此,本院考量相 對人客觀上確已無對未成年子女為何支付扶養費、盡扶養義 務之情;且相對人經本院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到場表示 意見,本院審酌本件未成年子女與相對人及其家族之連結實 已薄弱,依附關係、情感連結程度較低等情,認為將未成年 子女姓氏變更為母姓,可增加未成年子女與其母族家庭之情 感連結及認同感,有助於人格發展,符合未成年子女之利益 ,是聲請人之請求,應予允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0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4-12-11

TCDV-113-家親聲-609-202412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親字第64號 原 告 甲○○ 訴訟代理人 劉忠勝律師 被 告 乙○○ 兼 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1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原告與被告乙○○間之親子關係不存在。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12年4月12日與被告丙○○結婚,被告 乙○○於同日經準正取得婚生子女身分。嗣原告發現被告乙○○ 並非係原告自被告丙○○受胎所生,實不應推定為原告之婚生 子女。且被告乙○○與原告間確實不具真實血緣關係,此經原 告於113年7月19日帶同被告乙○○至醫院進行DNA血緣關係鑑 定,並於113月7月30日經開具診斷證明書後,始確知其情。 因被告乙○○戶籍資料上登記原告為其父,其等間之身分關係 處於不明確之狀態,且此不安狀態可由確認判決除去,爰提 起本訴,請求確認被告乙○○與原告間之親子關係不存在。 貳、被告辯稱略以:沒有意見等語。 參、本院之判斷: 一、按就法律所定親子關係有爭執,而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 利益者,得提起確認親子關係存在或不存在之訴,家事事件 法第6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 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 第247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又此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 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 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 去之者而言,故確認法律關係成立或不成立之訴,苟具備前 開要件,即得謂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最高法院42 年度台上字第1031號民事判例意旨參照)。本件原告主張其 與被告間並無血緣關係,然因戶籍登記記載被告為原告之子 ,致雙方間有法律上親子關係,雙方間因該親子關係存在所 生之扶養、繼承等私法上權利存否即不明確,故原告因該親 子關係有無即有不安之狀態,而此不安之狀態得以確認判決 除去,揆諸上開說明,自有訴之利益,合先敘明。 二、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原告提出戶籍謄本、博微生物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微生物科技公司)分子生物實驗室 DNA 基因圖譜型別分析報告書為憑,觀諸前揭博微生物科技 公司DNA基因圖譜型別分析報告書之結果略以:「送檢註明 為甲○○與乙○○之檢體,其DNA STR系統之D16S539、TPOX、D2 S441、TH01、D5S818、D7S820、SE33、D1S1656、D12S391、 D2S1338等10個基因座之基因型別不相符,所以甲○○與乙○○ 間排除一親等直系親緣關係。CPI值=9.0000000000E-021 PP 值=9.0000000000E-021等語,有上開報告在卷可按;本院參 酌現代生物科學發達,醫學技術進步,以DNA 基因圖譜定序 檢驗方法鑑定子女之血統來源之精確度已達99.8%以上,足 認原告與被告乙○○間並不具有真實血緣關係,被告乙○○顯非 原告之子女,原告之主張堪信為真。原告前揭準正行為即因 兩造無真實血緣父子關係而為無效。從而,原告起訴請求確 認兩造間之親子關係不存在,洵屬有據,應予准許,爰判決 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本件原告訴請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雖於法有據,然被告之應 訴乃法律規定所不得不然,則被告所為自屬伸張或防衛權利 所必要,是本院認並本件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並不無當,爰 命本件之訴訟費用全部由原告負擔,爰判決如主文第2項所 示。 肆、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78 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4-12-11

TCDV-113-親-64-20241211-1

家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家簡字第3號 原 告 翁○謙 訴訟代理人 翁○哲 被 告 王○紋 訴訟代理人 李慶松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起訴主張:兩造原為夫妻關係,於婚姻關係存續期間, 被告於如附表一各編號所示時間,以如附表一各編號所示行 為,侵害原告之名譽權;於如附表二各編號所示時間,以如 附表二各編號所示行為,侵害原告之身體健康權;於如附表 三各編號所示時間,以如附表三各編號所示行為,侵害原告 之工作權。原告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規定 ,請求被告給付精神慰撫金新臺幣(下同)15萬元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損害賠償15萬元等語。 貳、被告則辯稱略以:確實有將與婆婆談話內容予以錄音,當時 是在家裡,把保單的實際情況跟婆婆問清楚後,再把錄音內 容拿去宮廟宮主即媒人那裡給他聽,原告所指為兩造為夫妻 時在生活上的對話、所必要進行的溝通,並無貶損他人人格 在社會上之一般客觀評價,另於民國112年8月9日至原告工 作場所,係因被告幫原告購買襪子等用品,由於被告已被趕 出兩造共同居住地,故僅能將物品拿至原告工作場所交予原 告,並無騷擾之意,被告並無侵權行為等語,並答辯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等語。 參、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 ,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 對個人評價是否貶損作為判斷之依據(最高法院110年度台 上字第2398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又所謂身體權,是以保 持肉體組織完全為內容之權利,包括體外之軀體與四肢,體 內之器官與牙齒,一旦破壞人體之完整性,即構成對身體之 侵害;健康權則是以保持內部機能完全為內容之權利,包括 生理機能與心理機能(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3號判決意 旨可參)。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 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規定,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人因故意過失 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並 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主張侵權行為 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 任(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328號判決要旨參照)。原告 主張被告有其主張之不法侵權行為,既均為被告所否認,揆 諸上開說明,原告即應就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負舉證責任。 二、經查:  ㈠兩造原為夫妻,於113年5月22日經本院以113年度婚字第215 、309號和解離婚成立,於113年5月22日婚姻關係消滅等情 ,業據本院依職權調閱前開案卷核閱無訛,此部分事實,堪 予認定。  ㈡原告主張被告於如附表一各編號所示時間,以如附表一各編 號所示行為,侵害原告之名譽權等節,固據提出錄音譯文為 憑(見本院卷第87至119頁),並以證人即原告母親甲○○到 庭具結所證稱之「(妳有無印象妳曾跟被告討論過保單的事 情?)在家裡。(當時是討論什麼事情?當時討論的內容為 何?)是我兒子乙○○意外險的事情。時間已久,我不記得, 好像是112年的事情,當時我兒子即原告跟我說,被告要他 拿來跟我拿保單(二張意外險的保單),說保單要改伊的名 字,但是他沒有跟我講說伊是誰,後來我就去拿保單放在客 廳的桌上,然後我進去房間睡覺,後來隔天我發現保單還放 在客廳桌上,我才問我兒子說伊(被告)不是說要拿保單去 改名字,怎麼還放在桌上沒有拿走,我問我兒子說保單不是 說要改你們的名字,我兒子跟我說被告看看說這沒有效,就 把保單放在客廳的桌上。(妳還記得被告後來跟妳討論保單 的事情?)隔天晚上,我跟被告說『妳們如果要把保單改你 們的名字,要用舊的保單去改福利比較好』,結果被告偷錄 音我不知道,我是後來去山上宮廟那裡才知道說被告把我跟 她講的這段對話拿去偷錄音去讓大家知道,把我們家的面子 掃地,我跟她講的話就是我剛才跟法官講的這些內容,而且 被告還把這些話跟別人講,沒有其他的話了。(被告那天除 了跟妳講保單的事情,除了偷錄音還有講什麼事情,因為後 來有把錄音拿給住持聽?)她沒有放出來給我聽,她是放在 山上宮主還有她的表姐、還有宮廟主持聽,信徒也都知道, 信徒去宮廟的話是宮主講出去的」等語為憑,被告固不爭執 前開錄音為真,惟仍辯稱並無任何侵權行為等語在卷(見本 院113年11月13日言詞辯論筆錄)。經觀諸證人甲○○所證述 其與被告討論保單的過程,證人甲○○所言「妳們如果要把保 單改你們的名字,要用舊的保單去改福利比較好」等節,僅 係證人甲○○的個人建議保單處理方式供兩造參考,依一般社 會常情,尚難認會讓他人對於原告投以異樣眼光,認原告係 凡事以母親為中心,聽從母親的意見之成年人,並因此嘲弄 原告欠缺獨立思考能力,無主見、無責任感,被告縱以錄音 方式使他人知悉上開內容,客觀上難認有貶損原告之社會評 價,另綜觀除附表一(除編號1號外)其餘所示被告之行為 ,依原告所提出之錄音譯文內容,雖可見兩造就斯時兩造婚 姻現況互有爭執,但未見被告使用貶抑字眼詆毀原告,難認 有何侵害原告之名譽權,原告前開主張,尚難憑採。  ㈢又原告主張被告於如附表二各編號所示時間,以如附表二各 編號所示行為,侵害原告之身體、健康權等節,固據提出訊 息截圖(見本院卷第73至75頁)、錄音譯文(見本院卷第87 至90頁、第96至101頁、第110至114頁)為憑,惟前開證據 顯無法證明原告身體內何種組織遭受破壞,即原告之身體完 整性如何受到侵害,另:⑴112年6月18日零時許之譯文(見 本院卷第87、88頁)僅能證明兩造發生爭吵;⑵112年6月18 日之譯文(見本院卷第89、90頁)雖顯示被告於該日上午7 點49分至7點56分連續以line撥打8通電話予原告,惟被告撥 打時間已是白日,且依之後8點10分兩造的對話內容,顯見 被告與原告聯繫係為了釐清原告行蹤等,因原告未接電話, 因此縱為較為密集之致電,並非無故聯繫,尚難認具不法性 ;⑶被告於112年8月9日,雖分別於上午7點59分、9點15分、 9點32分、11點50分撥打電話予原告(見本院卷第96至100頁 ),惟頻率並非密集,且被告撥打電話的時間均為白日上午 ,難認影響原告之日常生活及作息;⑷被告雖於112年8月15 日零時40分至1時左右,於原告多次表示要睡了之後,仍傳 送多則簡訊(見本院卷第73至75頁),並於112年8月21日晚 間10點47分致電原告(共22分14秒),於原告表示剛吃完藥 ,要去睡了之後,仍不願掛掉電話,堅持繼續與原告通話( 見本院卷第110至114頁),惟傳送訊息、通話時間僅各約20 分鐘左右,且觀諸其內容多為被告就兩造斯時婚姻現況向被 告表達想法、抒發感受,衡其情節,尚難認已超出一般夫妻 相處所可忍受之程度,此外,原告亦未能證明其因此有健康 受損之情事,原告此部分之主張,亦難採信。  ㈣再原告主張被告於如附表三各編號所示時間,以如附表三各 編號所示行為,侵害原告之工作權等節,固據提出訊息截圖 (見本院113年度婚字第309卷第23頁、本院卷第77頁)、錄 音譯文(見本院卷第96至101頁、第102至109頁、第149頁) 為憑,惟原告所提訊息截圖、錄音譯文僅能證明被告有傳送 訊息、於原告工作時間致電原告、至原告工作場所等事實, 無從認定原告有何工作權益受損,原告就其有工作權受損有 利於己之事實,未舉證證明以實其說,原告主張工作權受損 云云,即無可採;況工作權非屬法定得請求非財產上損害賠 償之人格、身分法益,縱有受損,亦無從請求精神慰撫金。 原告此部分主張,亦無理由。 三、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之規定 ,請求被告給付非財產上損害賠償15萬元,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無庸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肆、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書狀(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 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附表一 編號 時間    原告主張侵害名譽權具體事由 1 被告給甲○○偷錄音,且拿去宮廟散布,導致原告在那裡抬不起頭,讓那些人在背後對原告指指點點,說原告是媽寶,讓原告沒有辦法在那裡擔任職務,無法抬起頭(本院卷第139、140、143頁) 2 112年6月18日約零時許 被告言語與行為上挑釁、情緒反覆無常、行為無理取鬧、影響全家人作息與睡眠品質,摔原告東西 3 112年6月18日上午約8時10分 當日早上被告於7點49分至7點56分以LINE連續撥打8通電話給原告,將原告吵醒後,於8點10分以電話再次與原告通話,被告打斷原告睡眠時間與影響睡眠品質、情緒反覆無常、持續對原告無理取鬧、言語上挑釁、以死威脅的情緒勒索 4 112年7月27日下午10時18分 被告承認有離婚意思,已陸續搬走東西,無意與原告同住,亦有丟掉原告給予之金錢等不尊重行為,將兩造吵架時原告母親出面相勸之過程錄音,並將錄音檔到處散播給不相干人士聽取,影響原告及其家人聲譽 5 112年8月9日上午7時59分 被告不斷多次於原告上班工作時打電話騷擾、情緒說話反覆無常,與7月27日表明確實要離婚大相逕庭,已嚴重影響原告工作及身心靈 6 112年8月9日上午9時15分 被告於原告工作時,不斷多次打電話騷擾,原告於先前電話中已告知被告,工作很忙,但被告仍不斷騷擾,已嚴重影響原告工作及身心靈狀態 7 112年8月9日上午9時32分 被告於原告工作時,不斷多次打電話騷擾,枉顧原告於前幾次通話中告知被告,工作相當忙碌,被告已嚴重騷擾原告工作 8 112年8月9日上午11時50分 被告於原告工作時,持續性多次打電話騷擾正於繁忙工作中的原告 9 112年8月9日下午4時20分 被告於上午至少4通電話騷擾原告後,不顧原告電話中已表明工作非常忙碌,仍以皮夾不見為由,直接衝至原告工作場合騷擾,現場10分多鐘,原告至少10次告知被告工作非常忙碌,希望被告不要亂了,以及多次欲打斷被告騷擾之實情,惟被告仍不斷干擾原告工作,甚有大聲批判原告家人之情事。此舉,已嚴重造成原告困擾。被告另有分化原告與其家人之情感習慣 10 112年8月11日下午2時42分 被告於原告工作時間再次騷擾,胡亂說話,不斷扭曲事實,並挑撥分化原告及其家人之情感。原告也再次聲明授權弟弟代為處理被告欲離婚乙事,且前經兩造同意 11 112年8月21日下午10時47分 夜間原告不舒服休息中,被告仍不斷打電話騷擾,並有情緒勒索、貶低原告等情事。原告也表明,被告不斷提起離婚,對於婚姻及其原告實有威脅之意 12 112年10月28日下午1時46分 原告弟弟丙○○回電給被告,因原告授權弟弟處理與被告離婚事,爰原告弟弟向被告說明本身扮演的角色、辦理離婚需要準備的相關資料,及約定之後雙方要協商內容等。弟弟並於對話中,多次指正被告之不實陳述及行為    附表二 編號 時間    原告主張侵害身體、健康權具體事由 1 112年8月15日晚上12點42分 被告一直騷擾原告的休息時間,原告表示要睡覺,被告還不讓原告睡覺 2 112年6月18日約零時許 被告言語與行為上挑釁、情緒反覆無常、行為無理取鬧、影響全家人作息與睡眠品質,摔原告東西 3 112年6月18日上午約8時10分 當日早上被告於7點49分至7點56分以LINE連續撥打8通電話給原告,將原告吵醒後,於8點10分以電話再次與原告通話,被告打斷原告睡眠時間與影響睡眠品質、情緒反覆無常、持續對原告無理取鬧、言語上挑釁、以死威脅的情緒勒索 4 112年8月9日上午7時59分 被告不斷多次於原告上班工作時打電話騷擾、情緒說話反覆無常,與7月27日表明確實要離婚大相逕庭,已嚴重影響原告工作及身心靈 5 112年8月9日上午9時15分 被告於原告工作時,不斷多次打電話騷擾,原告於先前電話中已告知被告,工作很忙,但被告仍不斷騷擾,已嚴重影響原告工作及身心靈狀態 6 112年8月9日上午9時32分 被告於原告工作時,不斷多次打電話騷擾,枉顧原告於前幾次通話中告知被告,工作相當忙碌,被告已嚴重騷擾原告工作 7 112年8月9日上午11時50分 被告於原告工作時,持續性多次打電話騷擾正於繁忙工作中的原告 8 112年8月21日下午10時47分 夜間原告不舒服休息中,被告仍不斷打電話騷擾,並有情緒勒索、貶低原告等情事。原告也表明,被告不斷提起離婚,對於婚姻及其原告實有威脅之意                              附表三 編號 時間    原告主張侵害工作權具體事由 1 112年10月9日 傳送訊息 2 112年8月31日 傳送訊息 3 112年8月9日 在原告上班的時候打電話騷擾 4 112年8月9日 至原告工作場所騷擾 5 112年8月11日 於原告工作時間再次騷擾 6 112年9月4日 以訊息一直追問原告新的工作地點

2024-12-11

TCDV-113-家簡-3-20241211-1

家親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酌減扶養費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921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代 理 人 莊婷聿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酌減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   定,家事事件法第97條定有明文。又本件依家事事件法第97   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3條之規定,本件應徵收費用新臺幣(   下同)2,000 元;另關係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   ,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請。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3   款、第26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酌減扶養費事件,未據繳納程序費用,經本   院於民國113年8月28日通知其應補繳裁判費而仍未補繳,經   本院再於113年11月15日以113年度家親聲字第921號民事裁 定命聲請人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繳費用2,000元,上開裁定 已於113年11月21日送達聲請人,惟聲請人迄今仍未繳費, 有上開民事裁定、送達證書、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及本院多元 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繳費資料明細、答詢表附卷可稽 ,依上開規定,聲請人之聲請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4-12-11

TCDV-113-家親聲-921-20241211-2

輔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173號 聲 請 人 王○仁 相 對 人 王○可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輔助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家事非訟事件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裁判費新臺   幣(下同)1,000元。聲請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   納,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請。此參家事事件法第97   條、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第26條第1項規定自明。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並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 月15日裁定命聲請人於5日內補繳裁判費1000元,該裁定已 於113年12月1日送達聲請人(寄存送達,加計10日),有送 達證書在卷可證。聲請人逾期迄未補正,有繳費資料明細、 本院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繳費資料明細及答詢表 附卷可稽,揆諸首揭說明,本件即應駁回其聲請。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6條第1 項,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4-12-11

TCDV-113-輔宣-173-20241211-2

輔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134號 聲 請 人 余○紜 相 對 人 陳○勳 上列聲請人聲請輔助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陳○勳(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 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余○紜(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 護宣告人陳○勳之監護人。 三、指定陳○誠(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 財產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選   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   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   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   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   第1 項、第1110條、第1111條第1 項、第1111條之1 分別定   有明文。又法院對於輔助宣告之聲請,認有監護宣告之必要   者,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監護之宣告,家事事件法第   179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配偶,相對人因失智症罹 病,經家人送醫,均不見起色,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為此聲請對其為 輔助之宣告,並請選定聲請人為輔助人;如鑑定結果符合監 護宣告,則指定聲請人為監護人,而相對人之子陳○誠為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之前揭主張,有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親屬 團體會議說明書、同意書在卷可稽,復經澄清綜合醫院(平 等)院區身心內科劉金明醫師出具之鑑定書,認受鑑定人有 精神上之障礙(即因失智症引起的認精神障礙症),其精神障 礙程度中度,已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 其意思表示效果,可為監護宣告等情,是法院應依職權對相 對人為監護宣告,並經聲請人同意,依相對人之最佳利益選 擇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並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 四、末按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109條之規定,監   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法院   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於2 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   陳報法院;監護人於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   損害於受監護人者,應負賠償之責。基上,監護人於本裁定   確定後,應會同法院指定如主文第3項之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4-12-09

TCDV-113-輔宣-134-2024120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