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回復原狀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旗補
旗山簡易庭

土地回復原狀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旗補字第159號 聲 請 人 陳玉樹祭祀公業 法定代理人 陳敏生 陳芳龍 陳芳松 相 對 人 張天羽 上列當事人就請求土地回復原狀事件聲請調解,聲請人未繳納足 額聲請費。查原告調解聲明請求相對人應將聲請人所有坐落高雄 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所鋪設之碎石塊、白 色水泥地予以移除回復原狀。又聲請人向本院陳報系爭土地登記 第二類謄本及相對人占用面積約1,500平方公尺。故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950,000元(計算式:土地公告 現值1,300元/㎡占用面積1,500㎡=1,950,000元),依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20第1項規定,應徵聲請調解費2,000元。是以,扣除前 繳聲請費1,000元後,尚應補繳聲請費1,000元,茲限聲請人於收 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正上開聲請費,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調解 之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旗山簡易庭 法 官 盧怡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 記 官 陳秋燕

2025-01-08

CSEV-113-旗補-159-20250108-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回復原狀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9號 原 告 劉家豪 訴訟代理人 鍾堯航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英屬維京群島太古國際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 公司間回復原狀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 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041,27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3, 78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 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民事審查庭法 官 朱玲瑤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陳瑩萍

2025-01-07

CTDV-114-補-9-20250107-1

中簡
臺中簡易庭

回復原狀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簡字第255號 上訴人 即 原 告 林秋妹 被上訴人即 被 告 敦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世裕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敦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回復原狀等 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9日本院第一審民事簡易判決, 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繳納上訴裁判費。本件上訴之訴訟標的金 額為新臺幣(下同)858,807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7,070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2條第 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繳納, 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玟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王素珍

2025-01-07

TCEV-113-中簡-255-20250107-2

雄簡
高雄簡易庭

回復原狀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839號 原 告 達麗東京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楊弘暉 訴訟代理人 陳郁翎律師 被 告 楊林美華 楊世杰 上列當事人間回復原狀等事件,本院民國(下同)113年12月17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市○○區○○段0000○號建物(門牌號碼○○市○○區○○○ 路000號0樓之0)露台、陽台加蓋之如附圖編號A面積12.75 平方公尺平均高度2.8公尺採光罩拆除騰空。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四、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7萬2,736元預供擔保, 得免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2人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 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市○○區○○段0000○號建物(門牌號碼○○市○○區○ ○○路000號0樓之0,下爭系爭建物)為達麗東京大樓(下稱 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建物,並為被告2人共有,應有部分 各1/2,被告2人於111年10月31日假冒欲架設防墜網工程之 名,而於露台、陽台興建如附圖編號A面積12.75平方公尺平 均高度2.8公尺之採光罩(下稱系爭採光罩),違反系爭大 樓110年12月18日召開之第1次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所決議通 過之規約(下稱系爭規約),且經原告達麗東京管理委員會 (下稱原告管委會)於112年12月15日、12月30日、113年1 月3日、1月10日、1月18日張貼違規勸導單,請被告2人立即 改善,被告2人均置之不理,是依民法第767條、821條、公 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第15條、系爭規約第2條第9、10項 規定,請求被告拆除系爭採光罩,另依系爭大樓於111年12 月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增列之規約第24條第37款規定 (下稱系爭規約增列規定),請求被告2人給付違約金1萬5, 000元(每次3,000元,共計5次)。並聲明:㈠被告應將系爭 建物3樓露台之系爭採光罩拆除騰空;㈡被告應給付原告1萬5 ,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2人雖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但依其之前到場、 具狀抗辯:系爭採光罩是經原告管委會同意後興建,並經原 告管委會向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申報,另系爭規約增列規定係 於其等申請核准及興建後才決議通過,依不溯及既往原則, 應不得對其等處以違約金。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本院之判斷:  ㈠被告2人應否將系爭採光罩拆除騰空:  ⒈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對 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者 ,得請求防止之;各共有人對於第三人,得就共有物之全部 為本於所有權之請求,但回復共有物之請求,僅得為共有人 全體之利益為之;公寓大廈周圍上下、外牆面、樓頂平臺及 不屬專有部分之防空避難設備,其變更構造、顏色、設置廣 告物、鐵鋁窗或其他類似之行為,除應依法令規定辦理外, 該公寓大廈規約另有規定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已有決議,經 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完成報備有案者,應受該規約 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限制;住戶違反第1項規定,管 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應予制止,經制止而不遵從者,應報 請主管機關依第49條第1項規定處理,該住戶並應於1個月內 回復原狀,屆期未回復原狀者,得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 會回復原狀,其費用由該住戶負擔;住戶應依使用執照所載 用途及規約使用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不得擅自變更; 住戶違反前項規定,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應予制止,經 制止而不遵從者,報請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理,並 要求其回復原狀,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821條、公寓大廈 管理條例第8條第1、3項、第15條分別定有明文。又專有部 分、共用部分、約定專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⑧本社區之 外牆(包含外牆面及其構造)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 委員會為之;⑨社區周圍上下、外牆面、樓頂平台及不屬專 有部分之防空避難設備,除應符合法令規定外,並依規定向 主管機關完成報備後,限制其變更構造、顏色、設置廣告物 、鐵鋁窗或其他類似之行為,須由管理委員會制定相關規則 或統一規格樣式後,方得依規定進行裝設,系爭規約第2條 第8、9項規定亦有明訂(見本院卷第26頁)。  ⒉系爭建物為被告2人共有,應有部分各1/2,除集合住宅54.26 平方公尺外,另有陽台8.01平方公尺、雨遮1.10平方公尺, 此有建物登記第1類謄本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59頁),而 系爭建物集合住宅外有面積12.75平方公尺,平均高度2.8公 尺之採光罩,業經本院協同、囑託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地政 事務所地政人員繪測在卷(見本院卷第277頁複丈成果圖) ,則系爭建物為被告2人所共有,建物外之陽台、露台興建 有系爭採光罩之事實,應可認定。又系爭採光罩屬上開公寓 大廈管理條例所規定之「在系爭大樓周圍上下『變更構造、 顏色、設置廣告物、鐵鋁窗』之類似行為」所增建之附屬建 物,依上開規定,除應依法令規定辦理外,並應受該系爭大 樓規約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限制,否則原告委員會當 可制止,經制止被告2人仍不遵從,或不於1個月內回復原狀 ,則原告管委會可請求被告2人回復原狀,即依上開民法規 定,請求被告2人予以拆除騰空以回復原狀。  ⒊被告2人雖辯稱系爭採光罩之興建,經原告管委會同意,並經 原告管委會向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申報云云。然依被告2人提 出之申請書所載為「防墜網增設工程申請書」,而系爭採光 罩性質上為「採光罩」,並非「防墜網」,則當難認原告管 委會曾同意系爭採光罩之興建,更難認系爭採光罩之興建業 經原告管委會向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申報。則被告2人上開所 辯自無可採,不得作為系爭採光罩得合法興建之法律依據。 從而,原告管委會當可依上開規定,訴請被告2人拆除騰空 系爭採光罩即回復原狀。   ㈡被告2人應否給付違約金1萬5,000元:  ⒈法規除非有特別例外之規定,否則僅得適用於法規生效後之 行為,不得適用於法規生效前之行為,此即為法規之不溯既 往原則。尤其對行為人加諸直接不利益之法規,更不應溯及 既往,刑法第1條罪刑法定原則之規定即為最佳證明。  ⒉兩造不爭執原告據以請求被告2人給付經勸導逾期未改善違約 金之依據為系爭規約增列規定,而系爭規約增列規定是111 年12月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所修訂(見本院卷第114頁 ),依法規之不溯及既往原則,當不適用於本件在系爭規約 修訂前即已完成之興建行為(111年10月31日,見本院卷第9 頁起訴狀第8行),且系爭規約雖非國家法規,但以公寓大 廈在現今社會自成一體,立法者甚至需設立專法(公寓大廈 管理條例)以規範之情形,再者,系爭規約增列規定又屬可 能直接課予當事人不利益之規定,當應適用上開法規之不溯 及既往原則。從而,本院認原告管委會不得依系爭規約增列 規定請求被告2人給付違約金。 五、綜上所述,原告訴請被告2人應將系爭建物3樓露台之系爭採 光罩拆除騰空部分,於法有據,應予准許;訴請被告2人給 付1萬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部分,於法無據,不應准許。又原告勝 訴部分,應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職權宣 告原告得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 項之規定,依職權 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再者,本件事證已臻明 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舉證據,經審酌認與判決結 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判決如主 文(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 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峻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 記 官 武凱葳

2025-01-07

KSEV-113-雄簡-839-20250107-1

中補
臺中簡易庭

回復原狀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中補字第81號 原 告 陳佑寧 上列原告與被告昇芊行銷有限公司間請求回復原狀等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 )352,8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86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庭 繳納,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張清洲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蕭榮峰

2025-01-06

TCEV-114-中補-81-20250106-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回復原狀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453號 原 告 彭來發 上列原告與被告關山鎮公所間請求回復原狀事件,原告應於本裁 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正下列事項: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定有 明文。原告起訴請求被告將關山鎮月美里中福排水溝暨地下 排水口回復原狀,然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於起訴狀載明訴 訟標的價額,致本院無從核定裁判費。原告應按期查報回復 原狀所需費用(例如回復原狀所應施作工程之估價單),如 逾期未查報,則由本院逕依職權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 二、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 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提出於法院,民事訴訟法 第244條第1項定有明文。再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之情形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 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亦有規定。查原告以關山鎮公所為本件被告,惟未表 明其法定代理人為誰,則本件起訴程式即有欠缺,爰命原告 按期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民事庭 法 官 蔡易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李彥勲

2025-01-06

TTDV-113-補-453-20250106-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回復原狀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號 原 告 楊靜蓉 被 告 宇軒展業有限公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回復原狀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 日內補正下列事項: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依原告起訴 狀之聲明為新臺幣(下同)20萬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2, 8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 遵期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二、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 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提出於法院,民事訴訟法 第244條第1項定有明文。再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之情形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 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亦有規定。查原告以宇軒展業有限公司為被告,未於 書狀表明該公司法定代理人為誰,其程式自有欠缺,爰命原 告一併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民事庭 法 官 蔡易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李彥勲

2025-01-06

TTDV-114-補-4-20250106-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回復原狀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1025號 原 告 楊慧真 訴訟代理人 林秉寬 被 告 典藏家大樓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李珮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回復原狀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典藏家大樓於民國一一0年九月十八日召開之區分所有   權人會議,並無成立「將大樓公共基金與車位基金分開,機 械車位與連接一樓出入口之車輛使用升降設備改為由機械車 位使用權人自行修繕管理維護,被告不負修繕維護管理之責 」之決議。 二、確認被告應修繕、管理、維護典藏家大樓地下室之共用部分 :含照明設備、消防設備、監視設備及連接一樓出入口之車 輛使用升降設備。 三、被告應履行修繕、管理、維護典藏家大樓地下室連接一樓出 入口之車輛使用升降設備之義務。 四、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五、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之法定代理人於訴訟繫屬中已由羅月霞變更為李珮 華,有高雄市三民區公所函乙紙附卷可稽〔見112年度訴字第 1025號卷(下稱訴字卷)第73-75頁〕,是原告聲明由新任法 定代理人李珮華聲明承受訴訟(見訴字卷第69頁),核與民 事訴訟法第170 條、第175 條第2 項及第176 條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  ㈠原告自民國103年10月23日起為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 號6樓之2房屋(高雄市○○區○○段000○號,下稱系爭房屋)之 所有權人,為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號、439號之典 藏家大樓(下稱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權人。系爭大樓之地 下一樓設有30個汽車機械停車位(以下合稱系爭機械車位) ,另設有照明、監視、消防設備、連接一樓出入口之車輛使 用升降設備(下稱系爭升降設備)、機械室、發電機室、受 電室。原告購買系爭房屋時,有一併買受3號機械車位之使 用權,故就該機械車位具有約定專用權。系爭大樓有機械車 位使用權之區分所有權人(下稱車位使用權人)於95年5月 前,係按月繳納管理費及車位基金,95年5月後,被告將管 理費與車位基金合併為一筆收取,且將先前累積之車位基金 新臺幣(下同)60萬元併入系爭大樓公共基金,此後系爭機 械車位、系爭升降設備、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皆 是由被告負責管理、維護、修繕,系爭機械車位及系爭升降 設備後續之管理維護修繕費用亦由同一帳戶統一支出。詎被 告竟以110年9月18日曾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下稱系爭區 權會),作成「將大樓公共基金與車位基金分開,系爭機械 車位與系爭升降設備改為由機械車位使用權人自行修繕管理 維護,被告不負修繕維護管理之責」之決議(下稱系爭決議 )為由,於111年9月13日公告:「110年9月18日典藏家大樓 住戶會議,住戶已表決私用機械車位跟大樓公基金分開管理 ......」,復於111年9月26日公告:「典藏家大樓管理委員 會只管理本大樓公共事務.....公共事務不包含地下機械升 降汽車位面積。111年9月18日開始,有地下室機械停車位的 住戶,請自己管理」,而不再對系爭機械車位、系爭升降設 備進行管理與維護、修繕,並認為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 防設備與系爭升降設備均非共用部分,應由系爭機械車位使 用權人共同繳納之車位基金支出,不再由系爭大樓公共基金 支出。然系爭區權會並未遵守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4條第1 項關於作成會議紀錄、記載開會經過與決議事項、由主席簽 名、會後15日內送各區分所有權人並公告之規定,當天亦無 決議「將大樓公共基金與車位基金分開,系爭機械車位與系 爭升降設備改為由機械車位使用權人自行修繕管理維護,被 告不負修繕維護管理之責」,故系爭決議並無成立。且系爭 升降設備係供車輛出入及維修系爭大樓公共設施使用,與地 下室照明、監視、消防設備均屬系爭大樓之共用部分,依公 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項規定,被告負有管理、維護、 修繕之義務。被告聲稱系爭區權會為系爭決議後,系爭升降 設備為系爭機械停車位使用權人約定專用,並在111年11月3 0日被告與廠商之設備保養契約到期後,執該理由不再續約 或與其他廠商簽訂設備保養契約,顯然就系爭升降設備之管 理有不作為情形,自有確認系爭決議並未成立、被告應修繕 、管理、維護系爭大樓地下室之共用部分:含地下室之照明 、消防、監視設備與系爭升降設備之必要。又系爭決議既未 成立,被告自仍應履行修繕、管理、維護系爭大樓地下室之 照明、監視、消防設備、樓地板、系爭升降設備之義務。  ㈡為此依民法第184 條第1 項前段、第2 項、公寓大廈管理條 例第3 條第9項、第10 條第2 項,提起本訴,請求擇一為原 告勝訴之判決,並聲明︰⒈確認系爭大樓於110 年9 月18日召 開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並無成立「將大樓公共基金與車位 基金分開,機械車位與連接一樓出入口之車輛使用升降設備 改為由機械車位所有人自行修繕管理維護,被告不負修繕維 護管理之責」之決議。⒉確認被告應修繕、管理、維護系爭 大樓地下室之共用部分:含地下室之照明設備、消防設備、 監視設備與系爭升降設備。⒊被告應履行修繕、管理、維護 系爭大樓地下室之照明設備、監視設備、消防設備、樓地板 、系爭升降設備之義務。    三、被告則以︰系爭區權會有召開,但並未製作會議記錄及公告 ,亦無開會通知、簽名簿、委託書,相關資料只有前一屆之 管理委員提供之當天錄音譯文、錄影光碟,時任主任委員陳 立晨表示當天並無成立系爭決議。被告亦認系爭升降設備為 共用部分,應由被告負責管理維護修繕,但目前許多區分所 有權人認為系爭升降設備為車位使用權人約定專用,非共用 部分,不應由被告負修繕維護管理責任,亦不應以公共基金 支付費用。被告前一屆之管理委員確主張系爭區權會已決議 由車位使用權人專用系爭升降設備,由車位使用權人自行管 理、維護、修繕,系爭升降設備之零件過於老舊而欠缺,維 修困難,廠商建議更新,因此111年9月後系爭升降設備都沒 有保養,又因有區分所有權人認為應由車位使用權人自行維 護修繕,故被告亦停止尋找廠商保養。被告目前沒有收取車 位基金,也沒有管理、維護系爭升降設備。另地下室之照明 、監視、消防設備、樓地板,被告亦認屬共用部分,被告至 今亦有持續以公共基金管理、維護、修繕,但被告前一屆之 管理委員及部分區分所有權人認為地下室之照明、消防、監 視設備應由車位使用權人自行管理維護修繕,由車位使用權 人繳納車位基金來支出,而非公共基金支出,如車位使用權 人不繳納車位基金,則被告毋庸管理維護修繕等語,資為抗 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 訴駁回。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  ㈠原告自103年10月23日起為系爭房屋之所有權人,為系爭大樓 之區分所有權人。原告購買系爭房屋時,有一併買受位於該 大樓地下一樓之3號機械車位之使用權。  ㈡被告為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權人選任委員設立之管理委員   會。  ㈢系爭大樓之地下一樓設有系爭機械車位30個,另設有照明、 監視設備、連接一樓出入口之系爭升降設備、消防設備、機 械室、發電機室、受電室。  ㈣系爭機械車位是由車位使用權人專用。  ㈤系爭大樓之共有部分係登記為高雄市○○區○○段000○號,依該 建號之建物測量成果圖(見訴字卷第133頁)及原告提出之 車位配置圖(見訴字卷第118頁),系爭機械車位、系爭升 降設備、地下一層之走道、牆壁、通路均屬於共有部分之範 圍。  ㈥110年9月18日有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但並未製作會議紀 錄。  ㈦被告於111年9月13日在系爭大樓張貼載有「110年9月18日典 藏家大樓住戶會議,住戶已表決私用機械車位跟大樓公基金 分開管理......」之公告〔見本院112年度審訴字第488號卷 (下稱審訴卷)第221頁〕。又於111年9月26日在系爭大樓張 貼載有「典藏家大樓管理委員會只管理本大樓公共事務、本 大樓公共設施、騎樓、包含一樓門廳、樓梯間、電梯、屋頂 突出物、地下室公共設施(消防、機械室、發電機室、受電 室面積)。公共事務不包含地下機械升降汽車位面積。111 年9月18日開始,有地下室機械停車位的住戶,請自己管理 」之公告(見審訴卷221頁)。 五、兩造爭執事項:  ㈠原告有無確認利益?  ㈡原告訴請確認110 年9 月18日召開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並   無成立「將大樓公共基金與車位基金分開,機械車位與系爭 升降設備改為由機械車位所有人自行修繕管理維護,被告不 負修繕維護管理之責」之決議,有無理由?  ㈢原告訴請確認被告應修繕、管理、維護系爭大樓地下室之照 明、監視、消防設備、系爭升降設備,有無理由?  ㈣原告依民法第184 條第1 項前段、第2 項、公寓大廈管理條 例第3 條第9 項、第10條第2 項,請求被告履行修繕、管理 、維護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樓地板、系爭升降 設備之義務,有無理由? 六、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有確認利益:  ⒈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存在與否不 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 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言(最高法院52年 台上字第1240號判例意旨參照)。  ⒉次按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於執行法定職務、規約約定或區分 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事項之範圍內,有依公寓條例第38條第1 項規定及訴訟擔當之法理,就涉及區分所有權人之法律關係 ,以自己名義為區分所有權人實施訴訟之當事人能力及當事 人適格,且各區分所有權人均應受該訴訟確定裁判之拘束, 而為既判力效力所及(最高法院110 年度台上字第 871 號 判決意旨參照)。又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是否合法且有效 、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維護修繕之範圍為何,對於公寓大廈 內部秩序之維持、全體區分所有權人之權益,均有重大影響 。如對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效力,或就涉及區分所有權 人權益之事項發生爭執,並以管理委員會為被告提起訴訟, 此際管理委員會係為其他全體區分所有權人而為訴訟擔當, 惟被擔當者對主任委員在訴訟行為上之信任感,不如典型任 意訴訟擔當,故管理委員會所為自認、認諾行為,有侵害被 擔當者權益之可能,則對於事實及法律上之主張及爭點,基 於公益之考量,自應於當事人處分權主義及辯論主義外,例 外地認為法院得不受管理委員會所為自認或認諾效力之拘束 (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上字第11號判決意旨參照,另參照 學者黃健彰著,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爭訟事件的特殊性— 法院是否受自認、不爭執事項或協議簡化爭點的拘束?,月 旦會計實務研究第70期,112年10月,頁60-65)。  ⒊原告主張系爭區權會並未成立系爭決議,系爭大樓地下室之 照明、監視、消防設備、系爭升降設備應由被告負責管理維 護修繕等情,雖為被告所不爭執(見訴字卷第251-252頁) ,但被告之前任管理委員曾主張並公告存在系爭決議,有11 1年9月13日系爭大樓公告在卷可稽(見審訴卷第221頁), 本院審理中更有多位區分所有權人具狀主張系爭決議存在, 並提出系爭區權會當天錄影光碟、錄音譯文為證(見訴字卷 第283-287、291-301頁),被告亦陳稱前任管理委員及部分 區分所有權人確主張系爭大樓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 備、系爭升降設備並非共用部分,應由車位使用權人自行管 理、維護、修繕,或繳交車位基金支付相關費用,則   關於系爭決議有無成立、被告是否應負維護、管理、修繕之 責之法律關係即有不明確,顯將影響原告及其他區分所有權 人之權益,導致原告認其法律上地位即產生不安狀態,且此 不安之狀態得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其提起本件確認之訴, 自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㈡系爭區權會並無成立「將大樓公共基金與車位基金分開,機 械車位與系爭升降設備改為由機械車位所有人自行修繕管理 維護,被告不負修繕維護管理之責」之決議:  ⒈按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瑕疵,與法律行為之瑕疵相近, 有不成立、無效、得撤銷等態樣。所謂決議不成立,係指自 決議之成立過程觀之,顯然違反法令,在法律上不能認為有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召開或有決議成立之情形而言。因必須先 有符合成立要件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存在,始有探究決 議內容是否有無效或得撤銷事由之必要,故區分所有權人會 議決議不成立應為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瑕疵之獨立類型。 又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為人的組織體,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為 其最高意思機關。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決議乃多數區分所有 權人基於平行與協同之意思表示相互合致而成立之法律行為 ,如法律規定其決議必須有一定數額以上區分所有權人及其 區分所有權比例出席,此一定數額以上之區分所有權人出席 ,為該法律行為成立之要件。欠缺此項要件,區分所有權人 會議決議即屬不成立,尚非單純之決議方法違法問題(最高 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02 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1條明定: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決議 ,除規約另有規定外,應有區分所有權人 2/3以上及其區分 所有權比例合計2/3以上出席,以出席人數3/4以上及其區分 所有權比例占出席人數區分所有權3/4以上之同意行之。同 條例第34條並明定: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應作成會議紀錄,載 明開會經過及決議事項,由主席簽名,於會後15日內送達各 區分所有權人並公告之;前項會議紀錄,應與出席區分所有 權人之簽名簿及代理出席之委託書一併保存。系爭大樓經核 准報備之住戶規約第3條第9項亦明訂:「區分所有權人會議 討論事項,除本條例第30條及第31條規定外,應有區分所有 權人過半數及其區分所有權比例合計過半數之出席,以出席 人數過半數及其區分所有權比例合計占出席人數區分所有權 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同條第11項、第12項另約明區分 所有權人會議之決議事項,應作成會議紀錄,由主席簽名, 於會後15日內送達各區分所有權人並公告之。會議紀錄應包 括開會時間、地點、出席區分所有權人總數、出席區分所有 權人之區分所有權比例總數及所占之比例、討論事項之經過 概要及決議事項內容(見訴字卷第145頁)。   ⒊兩造雖一致陳稱110年9月18日有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但 被告自陳當天未製作會議紀錄,會後亦未公告,且無簽到紀 錄、委託書、開會通知等資料(見訴字卷241、220頁),被 告及系爭大樓之部分住戶於本院審理中固有提出當天會議錄 影、被告前任主任委員自製之譯文(見審訴卷第109、121-1 37頁、訴字卷第291-301頁),惟該錄影光碟內僅有播放程 式,並無影片內容,經本院表明上情而命被告重新提出,被 告仍表示已無法提出(見訴字卷第223頁),則前任主任委 員自製之譯文因無當天之錄影或會議紀錄可核對,自無從確 認其真實性。當天系爭區權會既未依法製作及留存會議紀錄 、簽到紀錄、委託書,則當天出席之區分所有權人總數、出 席區分所有權人之區分所有權比例總數當無從得知。又前揭 譯文雖記載當天實到人數有30位(見審訴卷第121頁),但 其真實性無法確認,縱認為真,此出席之30位是否確為區分 所有權人或有提出委託書之代理人、出席之區分所有權比例 為若干,均乏資料可查對,自不足認系爭區權會出席之區分 所有權人數、區分所有權比例,已達到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 31條或系爭規約第3條第9項所規定成立決議之出席數額、比 例。系爭區權會既欠缺此一定數額以上之區分所有權人出席 ,揆諸前揭說明,自無從成立決議。且觀諸前揭譯文內容( 見審訴卷第121-137頁),及被告所陳報時任主任委員陳立 晨告知之當天開會議案(訴字卷第241頁)、原告向陳立晨 詢問當天開會內容之錄音及譯文內容(見訴字卷第53-55、6 5頁),均可知當天系爭區權會僅有表決同意系爭升降設備 限車位使用權人專用,其他住戶禁止使用,至系爭升降設備 之修繕費用應由車位使用權人負擔或以公共基金負擔、機械 車位使用權人繳納之車位基金是否自系爭大樓公共基金分離 ,當天僅有討論,尚未作成決議。從而原告主張當天系爭區 權會並無成立「將大樓公共基金與車位基金分開,機械車位 與系爭升降設備改為由機械車位所有人自行修繕管理維護, 被告不負修繕維護管理之責」之決議,而訴請確認,為有理 由。   ㈢系爭大樓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系爭升降設備均 為系爭大樓之共用部分:  ⒈按公寓大廈之共用部分,係指公寓大廈專有部分以外之其他 部分及不屬專有之附屬建築物,而供共同使用者;約定專用 部分,則指公寓大廈共用部分經約定供特定區分所有權人使 用者,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條第4款、第5款所明揭。又   公寓大廈共用部分為下列各款者,不得為約定專用部分:一 、公寓大廈本身所占之地面。二、連通數個專有部分之走廊 或樓梯,及其通往室外之通路或門廳;社區內各巷道、防火 巷弄。三、公寓大廈基礎、主要樑柱、承重牆壁、樓地板及 屋頂之構造。四、約定專用有違法令使用限制之規定者。   五、其他有固定使用方法,並屬區分所有權人生活利用上不   可或缺之共用部分。再規約除應載明專有部分及共用部分範   圍外,約定專用部分之範圍及使用主體非經載明於規約者, 不生效力,同條例第7條、第23條第2項第1款亦有明文。  ⒉查系爭大樓之公共設施係登記為高雄市○○區○○段000○號,由 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共有,有建物登記謄本在卷可按(見訴字 卷第129-131頁),而依該建號之建物測量成果圖(見訴字 卷第133頁)及被告提出之使用執照地下層平面圖(見訴字 卷第243頁)、原告提出之車位配置圖(見訴字卷第118頁) 、系爭大樓使用執照其中地下層平面圖(見訴字卷第243頁 ),系爭機械車位、系爭升降設備、受電室、地下一層之走 道、牆壁、通路均屬於共有部分之範圍,此部分先堪認定。  ⒊又原告當初向建商購買機械車位時,係與建商簽訂車位使用 權買賣契約書,其中第1條約明係買賣系爭大樓地下層停車 位之私有汽車停放使用權,有車位使用權買賣契約書在卷可 稽(見審訴卷第38-40頁),系爭大樓之住戶規約第2條第4 項並訂明:「停車空間應依與起造人或建築業者之買賣契約 書或分管契約書使用其約定專用部分......」(見訴字卷第 143頁),足認系爭機械車位應屬系爭大樓共有,但約定供 特定區分所有權人即車位買受人專用,且經載明於規約中而 生效。  ⒋系爭升降設備為地下室連接一樓出入口之車輛使用升降設備 ,固為車位使用權人利用系爭機械車位必需之設備,惟公寓 大廈管理條例第23條第2項第1款明定約定專用部分之範圍及 使用主體非經載明於規約者,不生效力,而遍觀系爭大樓之 住戶規約全文,並無系爭升降設備為約定專用之意旨(見訴 字卷第139-157頁)。又依被告陳述:系爭升降設備是作為 機械車位之車輛出入,及維修系爭大樓公共設施時,如需載 送較重或體積較大之物品、工具,通常都會使用到系爭升降 設備,因為大樓的樓梯轉折較多。從一樓要使用系爭升降設 備到地下室,必須有遙控器才能使用,遙控器只有車位使用 權人才有,管理員沒有遙控器,但從地下室要使用系爭升降 設備到一樓,只要到地下室按鈕就可以,不需要遙控器,所 以也可以人先到地下室按鈕讓系爭升降設備上升到一樓再使 用,這樣就不需要遙控器等語(見訴字卷第109、329頁), 及兩造一致陳稱:系爭大樓一樓電梯到一樓平面還有5個階 梯,反而系爭升降設備到一樓可以直接連接一樓平面,系爭 大樓有兩棟,分別是439 號及441 號,439 號那棟電梯可以 直達地下室,441那棟電梯只能到一樓,439 號那棟如有坐 輪椅的人,會推輪椅坐電梯到地下室,再坐系爭升降設備到 一樓,441 號那棟坐輪椅的人可以從頂樓繞到隔壁439 號那 棟,用相同方式到一樓,所以升降設備實際上也有非機械車 位使用權人在使用等語(見訴字卷第109頁),可知被告為 維修地下室公共設施,亦有使用系爭升降設備載運工具或維 修設備之需要,另車位使用權人以外之住戶,行動不便時亦 會利用系爭升降設備連接一樓平面出入。被告提出之系爭區 權會錄音譯文,亦顯示110年9月18日出席之人討論系爭升降 設備是否限制僅能由車位使用權人使用,禁止其他住戶使用 ,最終表決過半數同意將來非車位使用權人禁止使用(見審 訴卷第121-137頁),尤見系爭大樓實際上並未限制、禁止 非車位權人使用系爭升降設備。且系爭升降設備在111年10 月以前,均係由被告負責管理維護修繕,此經被告自承在卷 (見訴字卷第218頁),並有廠商向被告請款之保養維修請 款單、發票在卷可稽(見審訴卷第139-143頁、訴字卷第203 -205頁),再參以被告稱:至今車位使用權人以外之住戶還 是可以使用系爭升降設備,沒有真正實行禁止其他住戶使用 (見訴字卷第222頁),自不足認全體區分所有權人有約定 系爭升降設備僅供車位使用權人專用,或成立系爭升降設備 僅供車位使用權人使用之分管契約。準此,系爭升降設備既 非約定專用,亦不存在分管契約,且實際上未限制系爭大樓 住戶自由使用,復為系爭大樓地下室之公共設施維修時所需 利用之設備,自應屬系爭大樓之共用部分。  ⒌再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應係系爭大樓為整體大 樓建築之安全所必須設置,係地下室建築之必要附屬安全設 施,縱有因應地下室設置系爭機械車位之設計,而必須選擇 泡沫消防設備,或設置較多照明、監視設備,其目的仍係本 於整體大樓建築使用安全所設置,不因其設置在約定專用之 系爭車位上方,即變更其共用部分之本質。至無車位使用權 之住戶對於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使用率縱較車位 使用權人顯然為低,但公寓大廈內之各區分所有權人,對共 用部分之使用程度本難期一致,未必與其共用部分之應有部 分比例或區分所有建物之專有部分權狀坪數比例成正比,舉 例而言居住高樓層之住戶對於樓梯、電梯之使用頻率及依賴 程度顯然高於居住低樓層之住戶,居住一樓之住戶縱極少經 過、利用其他樓層之走廊,仍非可謂系爭大樓一樓以外其他 樓層走廊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並非全體區分所有權人之 共用部分,故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應係系爭大樓 之共用部分,亦堪認定。           ㈣系爭大樓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系爭升降設備應 由被告負責修繕、管理、維護:  ⒈按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 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1項定 有明文。系爭大樓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系爭升 降設備為共用部分,業如前述,系爭區權會亦無成立系爭升 降設備改為約定專用之決議,亦如前述,則依前揭法文,自 應由被告負責修繕、管理、維護。原告訴請確認被告應修繕 、管理、維護系爭大樓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及系 爭升降設備,洵屬有據。    ⒉復按公寓大廈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 費用,原則上由公共基金支付或由區分所有權人按其共有之 應有部分比例分擔之,惟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另有規定 者,從其規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 項規定甚明。   則共用部分之管理維護費用,以按區分所有權人共有之應有 部分比例分擔為原則,惟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得依專有 部分及共用部分坐落之位置關係、使用目的及利用狀況等情 事,就公寓大廈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及維護費用之負擔, 為有別於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之分擔規定。且其訂定分擔之 標準或嗣後為變更時,基於公寓大廈為多數生活方式不同之 住戶群聚經營共同生活環境之團體,住戶間就共用部分之使 用頻率及其相互影響具有複雜多樣且不易量化之特性,難以 具體核算區分所有權人就共用部分之各別使用利益,倘其分 擔標準之設定或變更已具備客觀上合理的理由,且其區別程 度亦不失相當性者,即難認為無效(最高法院109 年度台上 字第1025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故被告及系爭大樓之區分 所有權人倘考量非車位使用權人使用地下室照明、監視、消 防設備之使用率,及其維護修繕費用甚高,由全體區分所有 權人依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分擔有失公平,此部分費用之負 擔,亦非不得透過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而另訂或變更分 擔之標準,附此敘明。  ㈤原告固依民法第184 條第1 項前段、第2 項、公寓大廈管理 條例第3 條第9 項、第10條第2 項,請求被告履行修繕、管 理、維護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防設備、樓地板、系爭升 降設備之義務,惟原告自承:目前只有系爭升降設備被告沒 有管理維護,其他共用部分被告都有管理維護(見訴字卷第 254頁),核與被告陳稱:113年6、7月被告有修繕地下室照 明設備,監視設備一直都是被告在維護修繕,目前被告沒有 不維護照明、監視、消防設備、樓地板,系爭升降設備則是 沒有在管理,因為沒有廠商願意保養,且住戶認為是車位使 用權人要自行管理維護,被告就暫停尋找廠商保養等語相符 (見訴字卷第250、277、275頁),堪認除系爭升降設備之 外,被告並無消極不履行管理、維護、修繕責任之情形,而 系爭升降設備若持續不為管理、維護、修繕,將導致使用上 有安全疑慮,甚至損壞不能使用,而不法侵害全體區分所有 權人對該共有物之使用權益,故原告依民法第184 條第1 項 前段、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 項,請求被告履行修繕 、管理、維護系爭升降設備之義務,為有理由,其訴請被告 履行修繕、管理、維護地下室照明、監視、消防設備、樓地 板部分,則尚無權利保護必要,應予駁回。     七、綜上所述,原告訴請確認系爭區權會並無成立系爭決議,及 被告應修繕、管理、維護系爭大樓地下室之照明、監視、消 防設備及系爭升降設備,暨請求被告履行修繕、管理、維護 系爭升降設備之義務,均有理由,應予准許,其請求被告履 行修繕、管理、維護地下室照明、監視、消防設備、樓地板 義務部分,則無權利保護必要,應予駁回。   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 事訴訟法第79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筱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何秀玲

2025-01-03

KSDV-112-訴-1025-2025010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回復原狀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簡字第12737號 原 告 盧是堯 被 告 陳炫谷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回復原狀等事件,查原告訴之聲明第一項請求 被告應將水管移除回復原狀,訴之聲明第二項請求被告給付新臺 幣10萬元等語,然關於回復原狀部分,原告並未提出相關費用單 據,致本院無法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以裁定命原告補繳裁判費,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 7日內,提出前揭所需費用之估價單,以查報本件訴訟標的價額 ,倘逾期未補正提供相關資料,致本院無從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訴之聲明第一項訴訟標的價 額應核定為165萬元,訴之聲明第二項10萬元,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核定為175萬元,第一審裁判費1萬8325元,扣除原告繳納1000 元,補繳裁判費1萬7325元,逾期不補正或補繳裁判費,即駁回 起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趙子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金額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 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 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陳怡安

2025-01-02

TPEV-113-北簡-12737-20250102-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聲請回復原狀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511號 聲 請 人 即 告訴人 林佳諠 上列聲請人即告訴人因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案件,對於本院中華民 國113年11月27日113年度聲自字第31號駁回其聲請之裁定,聲請 回復原狀,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告訴人林佳諠(下稱聲請人)非因 過失,遲誤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之期間,爰類推適用刑事訴訟 法第68條規定,聲請回復原狀等語。 二、按非因過失,遲誤上訴、抗告或聲請再審之期間者,於其原 因消滅後5日內,得聲請回復原狀,刑事訴訟法第67條第1項 前段定有明文。準此,聲請回復原狀,係以非因過失,而遲 誤上訴、抗告或聲請再審之期間者為限。 三、經查,聲請人即告訴人林佳諠告訴被告柯羽芳詐欺等案件, 經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於民國113年10月6日以113年 度偵字第9652號為不起訴處分後,聲請人聲請再議,復經臺 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長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以1 13年度上聲議字第3346號認無理由而駁回再議,聲請人嗣於 113年11月25日具狀向本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然斯時並未 委任律師,其聲請屬違背法律上之程式,而經本院以113年 度聲自字第31號裁定,認聲請不合法,而駁回聲請等情,有 上開裁定在卷可參。而刑事訴訟法未就遲誤聲請准許提起自 訴期間定有准許聲請回復原狀之明文,且本院上開裁定亦非 認聲請人有何遲誤期間,而與聲請回復原狀之要件不符。是 聲請人聲請回復原狀,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官 梁義順                   法 官 宋庭華                   法 官 陳建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 記 官 林明俊

2025-01-02

CHDM-113-聲-1511-2025010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