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桃園地檢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聲更一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更一字第3號 聲 請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嘉維 上列聲請人即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619號),經臺灣高等法院撤銷發回,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嘉維因犯詐欺等案件,先後經判決 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其應執 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定應執行之 刑等語。 二、按定應執行刑之實體裁定,與科刑判決有同一之效力,經裁 判酌定其應執行刑確定時,即生實質確定力,故已經裁判定 應執行刑確定之各罪,如再就其各罪之全部或部分重複定應 執行刑,均屬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不以定刑之各罪範圍全 部相同者為限(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489號刑事裁定意 旨參照)。 三、經查:  ㈠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業經最高法院於民國113 年9月25日以113年度台非字第165號判決撤銷改判不受理, 依法即無從再與其餘各罪合併定應執行刑,檢察官未及審酌 仍將此部分列為聲請定應執行刑範圍,即有未恰,應駁回此 部分聲請。   ㈡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3至7所示各罪,先後經法院判處如 附表編號1、3至7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各罪之犯罪日 期均在編號1所載首先判決確定日即112年1月17日前,又本 件聲請定應執行刑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為本院,有各該 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固符合「裁判確定前犯 數罪」之要件。又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北地檢署) 檢察官雖另聲請將附表編號1、3至6所示各罪所處之刑,與 受刑人另案(即該案附表編號7所示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 稱臺北地院〉112年度審訴字第1406號判決)所犯詐欺罪所處 之刑(即有期徒刑1年2月)合併定應執行刑,並於113年11 月6日繫屬於臺北地院,惟該案嗣經臺灣高等法院於114年2 月25日以114年度抗字第429號撤銷原裁定,就附表編號1、3 至6所示各罪所處之刑(即該案附表編號1、2、4至6所示各 罪所處之刑),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10月,並駁回檢 察官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即該案附表編號3所示 之罪所處之刑)合併定刑之聲請等節,此有臺灣高等法院11 4年度抗字第429號裁定及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按(下稱前 案),因前案目前尚未確定,尚不生實質確定力,故本件檢 察官聲請就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3至6所示各罪所處所 之刑(即前案附表編號1、2、4至6所示各罪所處之刑)與另 案所犯如附表編號7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合併定其應執行之 刑,固無違反一事不再理問題,惟前案既經臺灣高等法院裁 定在案,倘先行確定,即生實質確定力,則本院如再就受刑 人所犯如附表附表編號1、3至6所示各罪所處之刑,與受刑 人另案所犯如附表編號7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合併定其應執 行之刑,揆儲前開最高法院裁定意旨,即屬違反一事不再理 原則。復審酌受刑人於同一時期所犯相類之詐欺犯罪,確實 於同一定刑程序中一併定刑較為妥適,且可避免前揭案件判 決確定後,檢察官勢必又須就該案與本件再次聲請合併定應 執行刑,復觀諸受刑人目前執行中案件指揮書執畢日為129 年12月9日,執畢日期尚遠,此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存卷為憑 ,是本案各罪之定刑尚不具急迫性,倘能待前案定應執行之 裁判確定後,再聲請就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7所示之罪所 處之刑與之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自可減少不必要之重複裁 判,避免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情事之發生,並提升刑罰之可 預測性,故本件聲請爰不予准許,應予以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吳天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憶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附表: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詐欺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1年1月 犯罪日期 110年12月7日 111年2月21日 110年12月14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3249號 彰化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9027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32821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院 桃園地院 彰化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257號 111年度訴字第1314號 111年度審訴字第2875號 判決日期 111年12月15日 112年1月18日 112年1月18日 確 定 判 決 法院 桃園地院 彰化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257號 111年度訴字第1314號 111年度審訴字第2875號 判決日期 112年1月17日 112年3月2日 112年3月2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否 否    備註 桃園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129號(編號1至4所示之罪,經桃園地院以113年度聲字第1051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3年3月,惟尚未確定。) 彰化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622號(編號1至4所示之罪,經桃園地院以113年度聲字第1051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3年3月,惟尚未確定。)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815號(編號1至4所示之罪,經桃園地院以113年度聲字第1051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3年3月,惟尚未確定。) 編號 4 5 6 罪名 詐欺 洗錢防制法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2月 有期徒刑5月(3罪)、有期徒刑3月(11罪)、有期徒刑2月(1罪)、有期徒刑8月(1罪) 有期徒刑3年(1罪)、有期徒刑2年6月(1罪)、有期徒刑1年5月(2罪)、有期徒刑1年4月(1罪)、有期徒刑1年3月(18罪)、有期徒刑1年2月(2罪) 犯罪日期 111年1月18日 110年12月5日至111年6月1日 110年11月22日至111年5月31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15889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1003、18050、25382、29424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1003、18050、25382、29424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院 桃園地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訴字第804號 111年度審訴字第2785號 111年度審訴字第2785號 判決日期 112年9月21日 112年2月20日 112年2月20日 確 定 判 決 法院 桃園地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訴字第804號 111年度審訴字第2785號 111年度審訴字第2785號 確定日期 113年1月17日 112年4月7日 112年4月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890號(編號1至4所示之罪,經桃園地院以113年度聲字第1051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3年3月,惟尚未確定。)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672號(編號5至6所示之罪,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12年度聲字第1621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2年,併科罰金新臺幣30萬元)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671號(編號5至6所示之罪,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12年度聲字第1621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2年,併科罰金新臺幣30萬元) 編號 7 罪名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4月 犯罪日期 111年4月26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12878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院 士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士簡字第671號 判決日期 112年11月24日 確 定 判 決 法院 士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士簡字第671號 確定日期 113年1月2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備註 士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914號

2025-03-04

SLDM-114-聲更一-3-20250304-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06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歐德鎧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330號、113年度執字第16576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歐德鎧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肆年肆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上列受刑人歐德鎧因犯傷害案件,先後經判 決確定如附表,經受刑人聲請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 款及第50條第2項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3條定有明文。又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1 條第5款亦定有明文。次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 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㈠得易科罰金之罪與 不得易科罰金之罪。㈡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之罪。㈢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㈣得易服 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 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 法第50條亦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經本院、臺灣新北地方 法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而本院為犯 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附表編號2至4所示之罪之犯罪日 期均在編號1確定日期之民國113年2月7日前所犯,有如附表 所示之判決及法院前案紀錄表等件在卷可查。又受刑人所犯 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均為不得易科罰金且不 得易服社會勞動,如附表編號4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則得易 科罰金且得易服社會勞動,屬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之情 形,原不得併合處罰。惟聲請人既係依同法第50條第2 項規 定,經受刑人之請求,向本院提出定應執行刑之聲請,有受 刑人簽名並蓋指印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依102年1月23日修 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聲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附卷 足稽,則聲請人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茲檢察官聲請定其 應執行之刑,本院審認核屬正當,並衡酌受刑人所犯各罪之 犯罪類型、行為態樣、手段、動機、侵害法益種類、責任非 難程度,以及經本院函詢受刑人對本件定應執行刑案件之意 見,受刑人回覆無意見等情,有陳述意見狀在卷可稽,而為 整體評價後,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又受刑人所犯附 表編號2所示之罪所處併科罰金新臺幣6萬元部分,因無宣告 多數罰金刑之情形,不在本件定應執行刑之列,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十三庭  法 官 蔡逸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吳秋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槍砲彈號刀械管制條例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3年2月(另併科罰金新臺幣6萬元) 有期徒刑8月 犯罪日期 110年7月20日至110年8月5日 110年初至110年8月5日 111年12月19日 偵 查 機關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 案號 111年度偵字第26178號 110年度偵字第31637號 112年度偵字第68553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2年度訴緝字第84號 112年度訴緝字第79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241號 判決日期 112年12月29日 113年2月6日 113年3月14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2年度訴緝字第84號 112年度訴緝字第79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241號 確定日期 113年2月7日 113年3月21日 113年4月23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之案件 不得易科罰金,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163號(113執緝1932)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5712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6376號(桃檢113執助2475) 編號 4 (以下空白) 罪名 傷害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 犯罪日期 111年11月19日 偵 查 機關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案號 112年度偵字第12041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簡字第435號 判決日期 113年10月11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簡字第435號 確定日期 113年11月13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 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6576號

2025-03-04

TYDM-114-聲-506-20250304-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01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羅雅暄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373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羅雅暄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壹年拾壹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羅雅暄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先後經法院判決如附表所示之罪、刑確定,爰依刑事訴訟 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又依刑法第53條應 依同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 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 ,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及刑事訴訟 法第477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另按數罪併罰,應依分別宣 告其罪之刑為基礎,定其應執行刑,此觀刑法第51條規定自 明,故一裁判宣告數罪之刑,雖曾經定其執行刑,但如再與 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 仍應以其各罪宣告之刑為基礎,定其執行刑。然上開更定之 應執行刑,不應比前定之應執行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後 為重,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 難認適法(最高法院93年度台非字第192號判決意旨參照) 。 三、經查:  ㈠受刑人羅雅暄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其中編號1至4之「偵查 機關年度案號」欄所載修正為桃園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508 8、5186號;編號5至7之「偵查機關年度案號」欄所載修正 為桃園地檢113年度毒偵字第343、1949號),先後經本院判 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有各該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2至7所示之 罪,係於附表編號1所示之判決確定日期即民國113年5月13 日前為之,且以本院為該案最後事實審法院,核與上開規定 相符,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2至4、6、7所示之罪,為得 易科罰金之罪,附表編號1、5所示之罪,為不得易科罰金之 罪,依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第1款之規定,固不得併合處罰 ,惟本件係檢察官依受刑人請求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此有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依102年1月23日修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 受刑人是否聲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乙份附卷可考,是認聲請 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㈡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4之罪,雖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 第2073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月確定;編號6至7之罪, 經本院以113年度審易字第2340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確 定,然依上開說明,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本院自應以其 各罪宣告刑為基礎,定其執行刑。爰審酌受刑人所犯為施用 第一級、第二級毒品罪,所侵害之法益種類均相同,其責任 非難重複之程度高,又其犯罪時間於112年8月至113年2月間 ,尚稱集中,法敵對意識並非強烈,考量各罪之犯罪情節、 態樣、所反映之受刑人之人格特性、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 要性、犯罪預防等為整體非難評價,及受刑人經本院函知就 本件定應執行刑表示意見,受刑人表示沒有意見等情,定其 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林欣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郭哲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附表:受刑人羅雅暄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2025-03-03

TYDM-114-聲-101-20250303-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41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許志彬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276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甲○○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陸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甲○○因詐欺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50條第1項前段 (聲請意旨漏未記載,應予補充)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 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 ,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同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 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又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 1項規定,依刑法第48條應更定其刑者,或依刑法第53條及 第54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 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 院裁定之。再按數罪併罰,應依分別宣告其罪之刑為基礎, 定其應執行刑,此觀刑法第51條規定自明,故一裁判宣告數 罪之刑,雖曾經定其執行刑,但如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 其執行刑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應以其各罪宣告之 刑為基礎,定其執行刑,不得以前之執行刑為基礎,以與後 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最高法院99年度台非字第229 號判決意旨參照);惟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項、第3項, 已針對第二審上訴案件之定應執行之刑,明定有不利益變更 禁止原則之適用,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倘一裁判宣告 數罪之刑,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 行刑時,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拘束(最高法院103年 度第14次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亦即另定之執行刑, 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定之執行刑加計後裁判宣 告之刑之總和(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410號裁定意旨參 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於附表所示犯罪時間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 共5罪、均不得易科罰金),經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及本院分 別判處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刑(原聲請書附表編號2、3之宣 告刑、犯罪日期及偵查機關年度案號有誤載之處,均應更正 如本院附表),均確定在案;且附表所示之罪,其犯罪時間 均係在最早判決確定日(民國109年10月7日)之前,而本件 聲請定應執行刑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為本院等情,有各 該刑事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是上開犯罪 乃於裁判確定前所犯之數罪,檢察官基此向本院聲請定其應 執行之刑,經審核認聲請為正當。再查,附表編號2、3所示 之4罪,前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09年度訴字第733、840、 761號、109年度原訴字第48號、110年度訴字第854號、110 年度原金訴字第8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4月,受刑人 不服提起上訴後,迭經本院及最高法院駁回上訴確定,是本 院就附表所示各罪再定其應執行刑時,自應受上開判決所為 定應執行刑之內部界限所拘束。  ㈡綜上,本院參酌上開各罪宣告刑之總和上限、各刑中之最長 期暨定應執行刑之內部界限,且審酌受刑人犯罪之情節、侵 害法益、行為次數等情狀,就其所犯之罪整體評價其應受非 難及矯治之程度,並兼衡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等原則,復 參以受刑人所陳意見即家有老小需照顧、疫情期間因誤信朋 友介紹而被教唆成為詐騙集團車手、又遭高利貸追債,至此 受刑人已有所警惕,亦坦承罪行,態度良好,懇請從輕量刑 等語(卷附本院定應執行刑陳述意見查詢表參照;見本院卷 第299頁),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 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劉嶽承                    法 官 王耀興                    法 官 古瑞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君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附表:受刑人甲○○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以下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簡稱「雲林地檢」、臺灣雲林地方法 院簡稱「雲林地院」;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簡稱「桃園地檢」;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簡稱「新竹地檢」;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簡 稱「嘉義地檢」;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簡稱「基隆地檢」) 編號 1 2 3 罪名 詐欺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8月 有期徒刑1年2月 (3罪) 有期徒刑1年3月 犯罪日期 108年5月24日至同年6月11日 108年5月29至30日 108年6月14日 108年6月4日 108年6月1至2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雲林地檢108年度偵字第4081、4135、4504、4626號;移送併辦案號:桃園地檢108年度偵字第21523、21109號 桃園地檢108年度偵字第32077、29946、27547、32563、22565、24991、24988、32570、17336、31483、30819、27776、31784、32544、32814、21109、18647、27859、30818、23498、26033號、109年度偵字第611、5576、5577、4738、2564、2699、523、173、4732號;追加起訴案號:同署108年度偵字第26038、28605、31899、20221、23069、23655、28517、31893、32030、109年度偵字第11502、12207、12208、17400、18613、20521、27352、33899、7111號、110年度偵字第3224、3080號;移送併辦案號:同署108年度偵字第22950、21441、26038、28605、25707、28936、32030、23655號、109年度偵字第7524、4133、7039、17343、11052、10528、29134、18613、33899、11059號、110年度偵字第3224、10616、10617、11153、6917、10117號、新竹地檢109年度偵字第3609號、嘉義地檢109年度偵字第2169號、109年度少連偵字第73號、110年度偵字第9995號、雲林地檢108年度偵字第5770、6538、5773號、110年度偵字第1544號、基隆地檢110年度偵字第2176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雲林地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8年度原訴字第7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33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33號 判決 日期 109/09/04 113/05/15 113/05/15 確定 判決 法院 雲林地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案號 108年度原訴字第7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4289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4289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09/10/07 113/10/17 113/10/17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雲林地檢109年度執字第3350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5312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5312號 編號2、3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4月

2025-03-03

TPHM-114-聲-441-202503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82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建廷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34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建廷因犯如附表所載之罪,所處如附表所載之刑,應執行拘役 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建廷因犯竊盜案件,先後經判 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6款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 執行刑,刑法第53條定有明文。又犯最重本刑為5 年以下有 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 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 者,得以新臺幣1 千元、2 千元或3 千元折算1 日,易科罰 金,刑法第41條第1 項前段亦規定甚明。再按二裁判以上數 罪,縱其中一部分已執行完畢,如該數罪尚未全部執行完畢 ,因與刑法第54條及司法院院字第1304號解釋所謂僅餘一罪 之情形有別,自仍應依刑法第53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而定應執行之刑,應由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聲請該法院依法裁定之,不能因犯罪之一部分所科之刑 業經執行完畢,而認檢察官之聲請為不合法,予以駁回,至 已執行部分,自不能重複執行,應由檢察官於指揮執行時扣 除之,此與定應執行刑之裁定無涉(最高法院81年度台抗字 第464號、86年度台抗字第472號裁定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陳建廷因犯如附表所示之案件,經法院先後判 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判決書及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其中如附表編號1所 示之罪,雖於民國113年10月1日易科罰金完畢,然揆諸前揭 最高法院裁定意旨,本件檢察官此部分聲請仍屬合法。茲檢 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經本院 檢送聲請書繕本時函知受刑人得就本件聲請定應執行刑案件 及時表示意見,而已適當給予受刑人表示意見之機會,此有 卷附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憑;爰審酌受刑人所犯之各罪類型 、行為期間、所侵害之法益、行為態樣等情,定其應執行之 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胡堅勤 上開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蔚然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表: 編號 1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拘役15日 拘役15日 拘役20日 犯罪日期 112.2.22 112.6.26 112.9.13 偵查(自訴 )機關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調偵緝字第38號 士林地檢113年度偵緝字第1459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73489號 法 院 桃園地院 士林地院 新北地院 最後事實審 案 號 113年度桃簡字第1393號 113年度士簡字第1240號 113年度審簡字第1199號 判決日 期 113.6.27 113.9.27 113.11.7 法 院 桃園地院 士林地院 新北地院 確定 判決 案 號 113年度桃簡字第1393號 113年度士簡字第1240號 113年度審簡字第1199號 判 決 確定日 期 113.8.13 113.11.12 113.12.24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2549號 士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6113號 新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038號

2025-03-03

PCDM-114-聲-482-202503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7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盧嘉惠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51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盧嘉惠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應執行有期徒刑拾月。   理 由 一、受刑人盧嘉惠於如附表所示之日期,犯如附表所示之罪,經 附表所示之法院判決如附表所示,且於附表所示之日期確定 ,有各該刑事判決1份在卷可稽,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2、 3所示之罪係得易科罰金,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係不得易科 罰金,而受刑人就附表所示數罪,已請求檢察官聲請合併定 其應執行刑,有定刑聲請切結書1份在卷可憑,茲檢察官循 受刑人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並審 酌受刑人已於定刑聲請切結書中表明對定刑無意見,及其所 犯洗錢防制法、偽造文書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之犯罪類 型有別,數罪侵害法益不同,對於受刑人所犯數罪為整體非 難評價,並考量法律之目的、受刑人之人格特性、對受刑人 施以矯治之必要性及其前已定應執行刑刑度之內部限制等情 ,定其應執行之刑。至附表編號1之罪經法院宣告併科罰金 新臺幣4萬元部分,因僅該罪宣告併科罰金,尚不生定執行 刑之問題,應依原判決宣告之刑併執行之,無再予宣告之必 要,附此敘明。 二、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項、第51條 第5款、第5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志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鄔琬誼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洗錢防制法 偽造文書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併科罰金新臺幣40000元)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1/04/06~111/05/17 111/08/05 112/04/25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42691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897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毒偵字第1286號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新北地院 桃園地院 新北地院 案  號 112年度審金簡字第39號 112年度簡字第467號 113年度簡字第3560號 判決日期 112/04/21 113/03/27 113/08/12 確定 判決 法院 新北地院 桃園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金簡字第39號 112年度簡字第467號 113年度簡字第3560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2/09/05 113/04/30 113/09/30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否 是 是 備註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0467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7462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3585號 編號1、2經桃園地院113年度聲字第196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

2025-03-03

PCDM-114-聲-676-20250303-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85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吳偉丞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374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偉丞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8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仟元折算1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吳偉丞因毒品案件,先後經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確定,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其應 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2 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又數罪併罰,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 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 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 款分別定有明文。又依刑法 第53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亦定有明文。次按縱令所犯數罪中有一罪刑已經執 行完畢,仍應就其所犯各罪宣告刑更定應執行刑,在所裁定 之執行刑尚未執行完畢前,各罪之宣告刑,尚不發生執行完 畢之問題,不能因犯罪之一部分所科之刑業經執行完畢,而 認檢察官之聲請為不合法,予以駁回;至已執行部分,自不 能重複執行,應由檢察官於指揮執行時扣除之,此與定應執 行刑之裁定無涉(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472 號裁定意旨 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吳偉丞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先後經 本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且已確定在案等情,有各該判決 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 份附卷可稽。而如附 表編號1所示之罪,其判決確定日期為民國113年4月18日, 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其犯罪日期則在113年4月18日之前 ,核與上開規定相符。是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於法 並無不合,應予准許。爰依受刑人犯罪行為均為毒品案,責 任非難重複程度較高,兼衡受刑人所犯各罪情節、行為人預 防需求、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及相關刑事政策等一切情狀, 為整體非難評價、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定其應執 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部分,雖已執行完畢, 惟依上揭說明,本院仍應依法就受刑人判決確定前所犯之數 罪定其應執行刑,僅於檢察官指揮執行「應執行刑」時,再 就上開形式上已執行部分予以折抵,併予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十二庭  法 官 鄭朝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淑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表: 編號 1 2 (以下空白)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2年8月11日為警採尿回溯120小時內某時 112年10月5日為警採尿回溯120小時內某時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5689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毒偵字第94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12年度桃簡字第2759號 113年度桃簡字第665號 判決日期 113年3月5日 113年6月27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12年度桃簡字第2759號 113年度桃簡字第665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4月18日 113年11月8日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6511號(已執畢)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7289號

2025-03-03

TYDM-114-聲-85-20250303-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83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曾瑜絨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7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曾瑜絨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曾瑜絨因犯竊盜等案件,先後經判決 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定其應執行 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有期 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 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51條第5 款分別定有明文。又雖曾經定執行刑,但如再與其他裁判宣 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應以其各 罪宣告之刑為基礎,定其執行刑,不得以前之執行刑為基礎 ,以與後裁判宣告之刑,定應執行刑。而更定之應執行刑, 不應比前定之應執行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否則 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適法( 最高法院99年度台非字第229號、93年度台非字第192號裁判 意旨參照)。 三、次按,二裁判以上數罪,縱其中一部分已執行完畢,如該數 罪尚未全部執行完畢,因與刑法第54條及司法院院字第1304 號解釋所謂僅餘一罪之情形有別,自仍應依刑法第53條之規 定,定其應執行刑。而定應執行之刑,應由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檢察官聲請該法院依法裁定,不能因犯罪之一部分 所科之刑業經執行完畢,而認檢察官之聲請為不合法,予以 駁回,至已執行部分,自不能重複執行,應由檢察官於指揮 執行時扣除之,此與定應執行刑之裁定無涉(最高法院81年 度台抗字第464號、86年度台抗字第472號裁判意旨參照)。 四、查受刑人曾瑜絨因犯竊盜等案件,先後經法院判處如附表所 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並審酌受 刑人犯罪之次數、情節、罪質、所犯數罪整體之非難評價及 刑法量刑公平正義理念等情,兼衡受刑人對於聲請人聲請定 應執行刑及對於本院裁量應執行刑之刑度均表示沒有意見( 見本院卷第61頁)後,定其應執行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罪,前經臺灣 桃園地方法院以113年度桃簡字第1272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 刑5月確定;所犯附表編號4所示之罪,前經本院以113年度 竹簡字第1079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確定,則受刑人所 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宣告刑,既應予合併處罰,依上開最高 法院裁判意旨,前定之應執行刑當然失效,自應以其各罪之 宣告刑為基礎,受量處合併宣告刑總和以下刑期之外部限制 ,且不得較上開已定應執行刑與其餘各罪之總和為重之內部 限制。至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依法院前案紀錄表所載,雖 已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執行完畢,仍得由檢察官於換發執 行指揮書時,扣除該部分已執行完畢之刑,並不影響本件應 予定其應執行刑之結果。 五、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三庭法 官 賴淑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劉文倩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 有期徒刑2月 犯罪日期 113年1月30日 113年1月22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及案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速偵字第318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偵字    第21006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桃園地方法院 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桃簡字 第434號 113年度桃簡字 第1232號 判決日期 113年5月22日 113年5月31日 確定判決 法院 桃園地方法院 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桃簡字 第434號 113年度桃簡字 第1232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6月26日 113年10月8日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執字 第9594號 (新竹地檢113年執助字第1225號執行113年10月31日至113年12月30日) 桃園地檢113年執字 第10483號 (新竹地檢113年執助字第1310號執行113年12月31日至114年2月28日) 編號 3 4 罪名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1次、  有期徒刑4月1次 (應執行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2月4次、  有期徒刑3月1次 (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 犯罪日期 113年1月22日、   113年1月30日 112年10月31日至 113年1月4日間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及案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1231、21301號 新竹地檢112年度偵字第21904號、113年度偵字第1188、1802、1810、1818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桃園地方法院 新竹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桃簡字 第1272號 113年度竹簡字 第1079號 判決日期 113年8月23日 113年11月5日 確定判決 法院 桃園地方法院 新竹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桃簡字 第1272號 113年度竹簡字 第1079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10月8日 113年12月25日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執字 第17179號 (新竹地檢114年執助字第34號執行114年4月5日至114年9月4日) 新竹地檢114年執字 第117號 (114年9月5日至115年 3月4日)

2025-02-27

SCDM-114-聲-83-20250227-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65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羅中信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5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羅中信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徒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肆年肆 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羅中信(下稱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數罪中雖有刑 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所列之情形,惟受刑人已請求檢察官聲 請定應執行刑,有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民國114年1月17日刑 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足稽, 應依刑法第50條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又宣告多 數有期徒刑,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 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 、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數罪併罰之定應執行之 刑,係出於刑罰經濟與責罰相當之考量,並非予以犯罪行為 人或受刑人不當之利益,為一種特別的量刑過程,相較於刑 法第57條所定科刑時應審酌之事項係對一般犯罪行為之裁量 ,為定應執行刑之宣告,乃對犯罪行為人本身及所犯各罪之 總檢視,除應考量行為人所犯數罪反應出之人格特性,並應 權衡審酌行為人之責任與整體刑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在 量刑權之法律拘束性原則下,依刑法第51條第5款之規定, 採限制加重原則,以宣告各刑中之最長期為下限,各刑合併 之刑期為上限,但最長不得逾30年,資為量刑自由裁量權之 外部性界限,並應受法秩序理念規範之比例原則、平等原則 、責罰相當原則、重複評價禁止原則等自由裁量權之內部抽 象價值要求界限之支配,以使輕重得宜,罰當其責,俾符合 法律授與裁量權之目的,以區別數罪併罰與單純數罪之不同 ,兼顧刑罰衡平原則(最高法院100年度台抗字第440 號裁 定意旨足資參照)。又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項、第3項, 已針對第二審上訴案件之定應執行之刑,明定有不利益變更 禁止原則之適用,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倘一裁判宣告 數罪之刑,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或執 行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拘束; 亦即另定之執行刑,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定之 執行刑加計後裁判宣告之刑(或執行之刑)之總和(最高法 院104年度台抗字第410號裁定意旨可資參照)。 三、經查:  ㈠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數罪,經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及本院分別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有 各該案件判決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又受刑人所犯如 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乃不得易科罰金、但得易服社會勞動 之罪,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乃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 動之罪,附表編號3、編號4所示之罪,乃不得易科罰金、不 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依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原不得併 合處罰,惟受刑人於114年1月17日向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 ,此有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否 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1份在卷可憑,故本院認檢察官聲請 定其應執行之刑為合法正當,應予准許。  ㈡本院依法以書面通知受刑人於期限內表示意見,而其具狀表 示無意見,有本院114年2月8日114中分慧刑鳳114聲165字第 1193號函、本院陳述意見調查表在卷可憑。  ㈢本院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其中附表編號1所示之 罪,為提供銀行帳戶予施行詐欺犯罪之人使用,而犯幫助洗 錢及幫助詐欺取財罪;附表編號2所示之不能安全駕駛動力 交通工具罪,犯罪情節為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吐氣所含酒精 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至附表編號3、編號4所示 之罪,分別為運輸第二級、第四級毒品罪,其中附表編號3 、編號4所示之罪,犯罪時間及犯罪手法、罪質均相近,責 任非難之重複性高,此2罪與附表編號1、編號2所示之罪的 犯罪類型、行為態樣、手段、動機均不相同,則於併合處罰 時,因3者之責任非難重複程度較低,應獨立評價之程度高 ,不宜過多減讓等情,暨其所犯之罪所反映出之人格特性、 權衡審酌行為人之責任與整體刑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並 佐以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罪曾經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7月 確定,附表編號3至4所示之罪曾經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3 年10月確定,兼衡受刑人表示無意見,暨考量外部界限及前 述比例原則、平等原則、責罰相當原則、重複評價禁止原則 等自由裁量權之內部抽象價值要求之界限,定應執行刑如主 文所示。 四、至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雖有宣告併科罰金之部分,然依檢 察官聲請意旨僅聲請依刑法第51條第5款定其應執行刑,顯 係僅就有期徒刑部分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故而罰金刑即非本 院審理對象,爰不於附表中加以記載,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 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王 鏗 普                 法 官 何 志 通                 法 官 周 淡 怡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劉 美 姿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表:受刑人羅中信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3年 犯罪日期 111年12月29日前某時 112年11月30日 112年11月21日至113年1月17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6894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偵字第11527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偵字第10443號等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灣高院 桃園地院 中高分院 案 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109號 113年度桃原交簡字第189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24號 判決 日期 113年6月19日 113年7月18日 113年11月26日 確定 判決 法 院 最高法院 桃園地院 中高分院 案 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3234號 113年度桃原交簡字第189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24號 確定 日期 113年8月28日 113年9月24日 (撤回上訴) 113年12月26日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社會勞動之案件 不得易科、但得社勞 得易科、得社勞 不得易科、社勞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3423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4445號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929號 編號1至編號2經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 編號3至編號4經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10月 附表:受刑人羅中信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4 以下空白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1年6月 犯罪日期 113年1月10日至113年1月18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偵字第10443號等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中高分院 案 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24號 判決 日期 113年11月26日 確定 判決 法 院 中高分院 案 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24號 確定 日期 113年12月26日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社會勞動之案件 不得易科、社勞 備註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929號 編號3至編號4經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10月

2025-02-27

TCHM-114-聲-165-202502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64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周美君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43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周美君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拾月,如 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周美君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併請依照刑 法第41條第1項、第8項,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等語。 二、查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經法院分別判處如附表所示 之刑,均已確定在案,有各該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等在卷可稽。又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刑 ,前經本院113年度易字第3369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 確定在案。是以,本院定應執行刑,除不得逾越法律之外部 性界限,即不得重於附表所示各罪之總和;亦應受內部性界 限之拘束,即不重於附表編號2所定之執行刑加計附表編號1 所定之執行刑之總和。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 審核認聲請為正當,審酌受刑人就附表所犯均為違反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案件及各罪之犯罪情節、侵害之法益、法律目的 、受刑人違反之嚴重性及行為態樣等情狀,定其應執行之刑 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陳怡珊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舒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表:受刑人周美君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5月 犯罪日期 113年6月21日 113年2月2日19時許為警採尿時起回溯96小時內某時、113年5月22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毒偵字第3587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毒偵字第1376、2490號 最 後事實審 法院 桃園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3年度壢簡字 第1683號 113年度易字 第3369號 判決日期 113年9月23日 113年11月18日 確 定 判 決 法院 桃園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3年度壢簡字 第1683號 113年度易字 第3369號 判決日期 113年10月25日 113年12月12日 得否易科罰金 是 是   備   註 桃園地檢113年執字第 17041號(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助字第3716號)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425號 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

2025-02-27

TCDM-114-聲-564-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