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誤算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重簡
三重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簡字第1615號 原 告 張茹茵 訴訟代理人 林聖鈞律師 被 告 陳曄 訴訟代理人 朱奕縈律師 被 告 莊○恩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鍾秀娟 被 告 賴○晨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賴志功 阮氏燕 被 告 林○彤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兼 法定代理人 林蔓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7日所為之判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主文欄共2處;事實及理由欄共8處「莊○慈」 之記載,均應更正為「莊○恩」。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判決之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顯然錯誤,應予 更正。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三重簡易庭 法 官 王凱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楊家蓉

2025-03-13

SJEV-113-重簡-1615-20250313-2

司繼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4226號 聲 請 人 陳淑滋 遺產管理人 王寶明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陳月女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於民 國114年1月14日所為之裁定,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正本理由欄一第二行關於「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號」之記載,應更正為「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 非訟事件法第36條第3項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裁定亦準用 之。 二、查本院前開之裁定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林怡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 記 官 劉筱薇

2025-03-13

TCDV-113-司繼-4226-20250313-2

司他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他字第580號 異 議 人 周永康地政士即郭秀惠之遺產管理人 上列原告即異議人與被告黃振恭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異議人 對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所為113年度司他字第580號依職權 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   效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   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定有明文 。此異議之性質與抗告類似,如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為不合 法者,得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再準用同法第442 條第1項之規定,逕以裁定駁回其異議,如司法事務官送請 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為上開異議為不合法者,亦應依民事訴 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再準用同法第444條第1項本文之規 定,以裁定駁回其異議。 二、經查,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所為113年度司他字第580 號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裁定,已於113年12月26日送 達異議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惟異議人遲至114年3月6 日始陳明訴訟費用額有誤算,觀其實質內容係對本院裁定之 訴訟費用額為異議,顯已逾十日之法定不變期間。是以本件 異議人逾期聲明異議,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3-13

TCDV-113-司他-580-20250313-2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14號 聲 請 人 黃○洲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黃張○英死亡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5 日所為之裁定,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及正本主文欄關於「該失蹤人應於本公示催告最後揭 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貳個月內,向 本院陳報其生存,如不陳報,本院應宣告其為死亡。」更正為「 該失蹤人應於本公示催告最後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 他適當處所之日起陸個月內,向本院陳報其生存,如不陳報,本 院應宣告其為死亡。」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於非訟事件之裁定亦 準用之,非訟事件法第36條第3項亦定有明文。又家事非訟 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家事事 件法第97條復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民事裁定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本院得依 職權更正之,爰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張以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蕭秀蓉

2025-03-13

PTDV-113-亡-14-20250313-2

審原交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審原交易字第6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譽丰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王暐凱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本院於一百一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所 為之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聲請人聲請裁定更正,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應更正如本裁定附表所示。   理  由 一、按裁判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或其正本與原 本不符,而於全案情節與裁判本旨無影響者,法院得依聲請 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前項更正之裁定,附記於裁判原本及 正本;如正本已經送達,不能附記者,應製作該更正裁定之 正本送達,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 二、本件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有如附表所示之誤寫情形,惟不 影響全案情節與判決之本旨,揆諸前揭說明,爰裁定更正如 主文所示。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林慈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劉慈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表: 判決出處 原判決內容 更正後內容 事實及理由欄一部分 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曾志宏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陳譽丰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2025-03-13

TYDM-113-審原交易-60-20250313-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金字第137號 原 告 吳冬蘭 林慧雯 蘇倍以 黃美娟 張旭騰 游婷雅 曾艷 謝雅鈞 張逸群 施茗鈜 蔡金伶 林鈺錦 楊怡萱 柯乃文 謝羽蓁 李洧緹 蘇意婷 莊書綸 曾家楹 吳芝因 送達地址:臺中市○○區○○路○○00號信箱 潘雅惠 徐沁瑈 曾淑靜 黃郁倫 方琬婷 陳惠棣 莊玉琴 葉小萍 謝佩珊 余松青 吳佩芬 林卉蓁 鍾麗梅 吳玲箏 鍾淑惠 林琪恩 許靖婕 上37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施志遠律師 複 代理人 申惟中律師 林郁芸律師 王少輔律師 被 告 陳榆紜 陳曼儒 陳緗綸 陳儀德 蔡睿紜 鄭富陽 上 6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志忠律師 鄭家旻律師 被 告 張閔棨 涂宏弛 張崇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所 為之判決,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附表二編號16「應(連帶)給付之被告」欄所 載「無」應更正為「陳榆紜」。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另按裁判有誤寫、誤算之 情形,如從裁判本身為整體觀察、理解,即可推知裁判之真 意,或從卷內證據資料,有客觀、明確之事證足以證明誤寫 、誤算處,應有唯一、明確之答案時,則該錯誤即屬未影響 全案情節及判決之本旨,而得以裁定更正(最高法院109年 度台抗字第170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 予更正,爰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5-03-13

TCDV-113-金-137-20250313-2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45號 原 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國忠 訴訟代理人 張元馨 被 告 偉丞環保企業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鄭雅芬 被 告 鄭禮郡 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4日所為之判 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附表之借款利息週年利率欄關於「5.69%」之 記載,應更正為「5.96%」。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 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李昆南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吳綵蓁

2025-03-13

KSDV-114-訴-145-20250313-2

台上
最高法院

違反洗錢防制法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台上字第1247號 上 訴 人 黃亮鈞 上列上訴人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 113年11月14日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訴字第2410號,起訴案號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8322、8323號),提起上 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 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 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如果上訴理由書狀並未 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適用何種法則或如何 適用不當,或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 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 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二、本件上訴人黃亮鈞經第一審判決認定犯罪事實明確,從一重 論處共同犯(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6 罪刑,並定應執行刑,及諭知相關之沒收、追徵後,提起第 二審上訴,明示僅就刑及沒收部分上訴,並撤回其他部分之 上訴(見原審卷第74、83、114頁),經原審審理結果,撤 銷第一審判決關於沒收部分之判決,改判沒收未扣案犯罪所 得新臺幣4,291元(含追徵),並維持第一審判決關於刑部 分之判決,駁回其此部分在第二審之上訴,並已載述審酌之 依據及裁量之理由。  三、量刑係法院就繫屬個案犯罪之整體評價,量刑之輕重,屬事 實審之職權,苟於量刑時,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 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範圍,且無濫用 其職權之情形,即無違法。原判決業說明:第一審之量刑, 已依刑法第57條各款事由,審酌上訴人犯罪之動機、目的、 手段、所生損害、犯後態度、家庭生活經濟狀況等各節,復 斟酌上訴人所指其犯後態度、和解狀況等一切情狀,於法定 刑度内,予以量定,客觀上並無明顯濫用自由裁量權限或輕 重失衡之情形;復指明:第一審就上訴人之犯罪所得雖有誤 算之情形,然關於告訴人等所受損害部分之認定並無變動, 以本案犯罪情節整體情狀觀之,就上訴人之犯罪所得此一量 刑因子雖有改變,其對於刑度影響之程度極微,未達因此而 改變原審量刑之空間,因認第一審就上訴人犯行所處之宣告 刑及定應執行之刑,難認有何過重或過輕而應予改判之情事 ,而予維持等旨(見原判決第3頁),自屬事實審量刑職權 之適法行使,不得任意指為違法。上訴意旨猶稱原審既已確 認第一審判決確有誤算上訴人犯罪所得達10倍之情事,卻未 依刑法第58條前段審酌其犯罪所得之利益,酌量調降併科罰 金之部分,而有違誤云云,核係無視於原判決之裁量說明, 仍憑持己意,執詞爭辯,並非適法之第三審上訴理由 。 四、本件上訴人於原審既明示僅就第一審判決之刑及沒收部分提 起上訴,已如前述,對於第一審判決關於犯罪事實、論罪已 無聲明不服,乃上訴人提起本件第三審上訴,卻稱其為被害 人,係誤認為合法投資行為,並無參與詐欺或洗錢之犯意聯 絡云云,就其於原審並無爭執,已不在原審審理範圍之犯罪 事實認定、論罪加以爭辯,無異形同飛躍請求本院就第一審 判決之犯罪事實、論罪採證認事及適用法律等節,進行審判 ,已與上訴人依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自行設定上 訴攻防範圍之旨有違,且使上下審級之救濟機制形同虛設, 此部分上訴意旨,難認係依據卷內訴訟資料而為指摘,自非 適法之第三審上訴理由。   五、綜上,本件上訴人關於洗錢罪部分之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 式,應予駁回。至上訴人想像競合犯不得上訴第三審之刑法 詐欺取財輕罪部分,即無從適用審判不可分之原則,併為實 體上審判,亦應從程序上併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林勤純 法 官 劉興浪 法 官 黃斯偉 法 官 何俏美 法 官 蔡廣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盧翊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3

TPSM-114-台上-1247-20250313-1

重家繼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家繼訴字第19號 原 告 陳秀霞 訴訟代理人 游雅鈴律師 複代理人 蔡旻樺 被 告 紀少群 紀麗君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蔡若彤 被 告 紀麗芳 紀文得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黃庭恩 被 告 紀雅薰 紀秋滿 紀季足 上五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陳俊安律師 參 加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修 訴訟代理人 王敬富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所為之 判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內附表一編號4遺產欄關於「臺中市○○區○○段0 00000地號土地」之記載,應更正為「臺中市○○區○○段0000000地 號土地」。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上 開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規定參照。 二、查本院前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之誤繕,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蔡家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張詠昕

2025-03-12

TCDV-113-重家繼訴-19-20250312-2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上字第107號 上 訴 人 鄭桐貴 吳志祥 林清長(兼林玉婷承當訴訟人) 李承哲即李建明之承當訴訟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宋明政律師 上 訴 人 劉景雲 劉俊材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顏宏斌律師 視同上訴人 郭金旗 蔡良清 郭水寅 蔡清芳 林德生 林再祥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夏碧秀 樓嘉君律師 視同上訴人 林紳福 林顯貴 郭明福 楊金源 郭愛 郭蔡勝裡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郭忠陽 視同上訴人 郭又銘 郭信良 兼上二人 訴訟代理人 郭登木 視同上訴人 郭雅文 郭志宏 郭政峰 林清河 陳紅朱 陳泰仁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陳紅米 視同上訴人 楊惠卿 郭俊明 楊蔡汝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楊麗樺 視同上訴人 林家豪(即何添錦、何添玉之承當訴訟人) 林家宏(即吳林蘭、吳淑鈴之承當訴訟人) 莊只(即郭登金之承受訴訟人)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郭瓊霙 視同上訴人 郭依靜(即郭明益之承受訴訟人) 被上訴人 蔡良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1 日所為之判決,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中關於附表二編號12、29共有狀態欄應有部分 分母「546372」之記載,均應更正為「546369」。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或 依聲請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宏欽                   法 官 楊淑儀                   法 官 楊國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他造當 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楊明靜

2025-03-12

KSHV-112-上-107-20250312-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