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藉端滋擾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61-170 筆)

雄秩
高雄簡易庭

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高雄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雄秩字第190號 移送機關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新興分局 被移送人 謝評全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3年 12月17日高市警新分偵字第11374545800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謝評全藉端滋擾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處罰鍰新臺幣壹仟元。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3年11月22日14時15分至17時19分。㈡  ㈡地點:高雄市○○區○○○路000號(立法委員黃捷服務處門口) 。  ㈢行為:被移送人於上述時地,大聲叫囂、謾罵喧鬧,藉端滋 擾公眾得出入之場所。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謝評全於警詢時之供述。  ㈡關係人何翊軒於警詢時之陳述。  ㈢行為現場之截圖畫面。 三、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鍰,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該規定所謂「藉端滋 擾」,係指行為人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 揮,於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 所滋事擾亂,以遂其妨害公共秩序、擾亂社會安寧之目的, 且其言語或行動踰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 合理範圍,及於公共場域中得合理期待不受侵擾之自由,而 擾及該場所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經查, 被移送人於上開公眾得出入之立法委員黃捷服務處門口,藉 陳抗之名義大聲吶喊,並持續叫囂滋擾長達數分鐘,其言語 或行動踰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 ,是核被移送人所為,係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 藉端滋擾公司行號之行為。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 被移送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動機、目的、所受之刺激、 手段、生活狀況、品行、智識程度、違反義務之程度及所生 之危害,量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張茹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黃振祐

2024-12-27

KSEM-113-雄秩-190-20241227-1

雄秩
高雄簡易庭

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高雄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雄秩字第193號 移送機關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新興分局 被移送人 麥克翔 關 係 人 由曜彰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3年12月17日高市警新分偵字第11374375400號移送書移送審 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麥克翔不罰。   理 由 一、移送意旨略以:被移送人麥克翔於民國113年11月16日21時 12分許,因酒醉無故拋擲路旁擺置交通三角錐,藉故滋擾公 眾得出入之場所,因認被移送人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 條第2款之非行等語。 二、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1萬2千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本條款規定保護之目的,在 保護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及公共(眾)場所之安寧秩序不 受侵害。所謂「藉端滋擾」,即應指行為人有滋擾場所之本 意,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 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之 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倘行為人因特定事端在 住戶、工廠、公共場所等處所,其言行並未逾越一般社會大 眾觀念中容許之合理範圍,或者,其言行對場所秩序之影響 未達難以維持或回復者,即難認有所謂「藉端滋擾」之情事 。 三、經查:被移送人於上開時地沿路拾三角錐隨處往地上丟,為 被移送人坦承在卷,並有行為現場畫面截圖照片存卷可佐, 固堪認定。然被移送人之行為然仍應達到足以破壞場所之正 常運作之程度,方得認為該當「藉故滋擾」,而能依上開條 款加以處罰。惟移送事實就被移送人路拾三角錐隨處往地上 丟一節,究有何種已達到使場所之正常運作受到破壞之情形 並未具體舉證,則無論被移送人主觀上是否有滋擾之意,其 客觀上既未有證據證明其作為有何足以達到使上開公共場所 之正常運作遭到破壞之情形,衡諸上開說明,自無從認為係 被移送人作為係不該當上開條款之「滋擾」行為,本件自無 足認被移送人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規定之非 行,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2項之規定,應為被移送人 不罰之諭知。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張茹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黃振祐

2024-12-27

KSEM-113-雄秩-193-20241227-1

板秩
板橋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板秩字第288號 移送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 被移送人 賴昱成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於民國11 3年12月19日以新北警板刑字第1133848304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賴昱成不罰。   理 由 一、移送意旨略以:被移送人賴昱成經報案人王睿逸報案指稱於 民國113年12月16日25時許,前往GOOGLE位於新北市○○區○○ 路0號TPKE研發辦公大樓1樓內,而與安全管制人員發生糾紛 ,已嚴重妨害秩序安寧,因認被移送人涉有違反社會秩序維 護法(下稱社維法)第68條第2款(移送書誤載為第68條第1 項第3款)藉端滋擾之行為,爰依法移請裁處等語。 二、法院受理違反本法案件,除本法有規定者外,準用刑事訴訟 法之規定,社維法第92條定有明文。又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 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 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再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 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 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 成被告有罪之心證者,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 罪判決之諭知(參看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1項、刑事妥速審 判法第6條、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28號前判例意旨), 故警察機關對於移送之違反社維法案件,應負提出證據及說 服之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移送人違 反社維法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 形成被移送人違反社維法之心證者,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 自應為被移送人不罰之諭知。另社維法第68條第2款固規定 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 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萬2千元以下罰鍰,然該 規定之法條文字所謂「藉端滋擾」,應指行為人有滋擾場所 之本意,而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 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 該場所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復參以社維法 第1條規定「維護公共秩序,確保社會安寧」之立法目的, 是被移送人之行為縱有不當,但是否達於藉端滋擾之程度, 仍應察其是否有妨礙公共秩序及社會安寧之虞而定。 三、移送機關認被移送人於前揭時、地前往上址而與安全管制人 員發生糾紛,係違反社維法第68條第2款之藉端滋擾行為, 固以被移送人及報案人詢問筆錄、現場監視器影像畫面等件 為證。經查:  ㈠細繹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供稱:因為我的GOOGLE帳號無法登入 ,客服電話也打不通,我到現場詢問能否解決問題,所以我 在113年12月16日9時許前往GOOGLE大樓詢問1樓服務區有無 客服,櫃台人員就找1位員工來跟我洽詢,但因這位員工無 法解決我的問題,後來有請安全課人員下來,我跟對方說我 的GOOGLE帳號有問題,問對方能否聯繫到GOOGLE的客服人員 ,對方跟我說他是外包的,沒有客服人員資訊,我請對方聯 繫上級,對方說上級今天沒有來,我問對方上級何時會來, 對方說不知道,我就問對方說我隔天再過來問,對方又說隔 天也不確定,我又說那我每天都過來問,看能否遇到上級, 主要是想解決問題,對方又說不能洩露上級的資訊,我請對 方聯絡上級,我並不需要資訊,對方也說不行,之後對方就 報警。我是請求對方,沒有強硬要求,後來對方跟我說他們 沒有辦法解決,所以報警看能不能解決等語。  ㈡另報案人王睿逸於警詢時指稱:113年12月16日9時25分許有1 名陌生男子進入我們公司南側大門,走到1樓大廳客戶等待 區,大門保全就上前確認其不是公司員工,馬上通報我下樓 查看,我下樓時該名陌生男子已經在公司大門外,我詢問對 方有什麼需求,對方說要找GOOGLE客服,說要解決手機的問 題,我告知他這是私人辦公室,不會有客服人員,對方就請 我去找上層主管下來,但我回應對方不方便通報上層主管, 而且這邊也不會提供任何GOOGLE內部相關資訊給外部民眾, 對方表示不能理解,堅持要待在現場等主管下來,並說「你 不能提供主管的資訊沒關係,但你能不能請他下來」,我也 向其表示沒辦法提供這方面的協助,後續我就跟對方說,如 果不願意離開的話,我會聯繫警方,請警方到場處理,對方 仍沒有離開,之後我就報警,在警方在場前,對方還有說「 如果沒有人可以處理問題,我會每天來」,我們公司沒有實 際損失等語。  ㈢再觀現場監視器影像畫面,係被移送人獨自前往上址,而後 報案人要求被移送人至大樓外的廣場談話,被移送人即與報 案人在大樓外的廣場談話,迨警方獲報到場後,將被移送人 帶回派出所製作筆錄。  ㈣綜合以上各項證據內容,可知被移送人係因其手機無法登入G OOGLE帳號而無法從客服電話獲得解決,遂至GOOGLE公司在 臺灣設立的辦公室詢問,以求解決問題,惟因上址僅係內部 辦公地點,未對外開放服務,而無法解決被移送人的問題, 雙方因此意見不一致,觀以被移送人現場與報案人溝通過程 ,係以和平理性方式提出訴求,未採取暴力或不理性的言語 行動,其訴求內容亦僅係要求報案人提供其主管人員資訊或 到場協助處理,經報案人拒絕後,被移送人亦未再進一步提 出不合理之要求或強行進入大樓內的GOOGLE公司辦公室,縱 使被移送人對報案人稱若無人可以處理問題,其會每天來等 語,而稍有不當,亦難認被移送人所為係藉特定事端擴大發 揮而踰越一般社會大眾容許之合理範圍,或有擾及該大樓或 GOOGLE公司辦公室安寧秩序而致難以維持或回復之情形,此 與社維法第68條第2款「藉端滋擾」要件,尚有未符,揆諸 首開說明,自應為被移送人不罰之諭知。   四、依社維法第4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3年12月27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應附繕本)。 中華民國113年12月27日             書記官 林宜宣

2024-12-27

PCEM-113-板秩-288-20241227-1

花秩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花秩字第39號 移送機關 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 被移送人 林正岳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3年9月29日花市警刑字第1130032106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正岳不罰。   理 由 一、移送意旨略以:被移送人林正岳於民國113年9月6日19時40 分許,前往花蓮縣○○市○○街○○○○號5樓之5(住址詳卷,下稱 本案處所)藉端騷擾李文雄。因認被移送人涉有違反社會秩 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之行為。  二、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能 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 訟法第15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法院受 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除本法有規定者外,準用刑事 訴訟法之規定,亦為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所明定。又社會 秩序維護法之立法目的在於維護公共秩序、確保社會安寧, 是以行為人之行為必須確已達妨害公共秩序、擾亂社會安寧 之程度,方得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罰之;又社會秩序維護 法第68條第2款雖規定: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 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 (下同)12,000元以下之罰鍰。但其法條文字,既將「住戶 、工廠、公司行號、公共(眾)場所」並列為保護對象,當 可知該條文旨在保護多數人聚集之場所,其場域安寧秩序不 受侵害,至於個人而未涉及多數人者,應非屬本條規定保護 範疇。再同法第68條第2款規定所謂藉端滋擾,係指行為人 假藉顯在之事端,於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 眾得出入之場所滋事擾亂,以遂其妨害公共秩序、擾亂社會 安寧之潛在目的,且其言語或行動踰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 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該場所之安寧秩序致難 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 三、被移送人於警詢時固坦承於上揭時間前往本案處所,但否認 有何藉端滋擾住戶之行為,辯稱:我與未婚妻住在該大樓, 李文雄是社區主委,他請我們到5樓之5繳交管理費,我們事 先已跟他約好,但我按門鈴講第一句話就被關門,我想找主 委解決社區管委會事項,但他不願意跟我溝通,我並沒有藉 端滋擾等語。 四、經查:  ㈠被移送人於上揭時間、前往本案處所等情,業經被移送人於 警詢時供承不諱(院卷第5頁),並據證人李文雄於警詢時 證述明確(院卷第17頁),此部分之事實,固堪認定。惟觀 諸被移送人所提出之對話紀錄:暱稱「UUUU」之人傳訊息表 示「主委我要繳管理費唷」,並標註「李文雄」;「李文雄 」則回傳「請繳費給楊太,地點會再跟你說」,嗣再傳送「 請今晚7:30到5F-5繳費給楊太同時取得收據」等語,有對話 紀錄截圖附卷為憑(院卷第15頁),可見被移送人所稱其事 先業與社區主委李文雄約定要繳交管理費事宜,才前往本案 處所等節,尚非虛妄。  ㈡而證人李文雄於警詢時雖證稱:被移送人當時借繳交管理費 為由,要追討其先前墊付的化糞池工程款等語(院卷第17-1 8頁),然縱使被移送人當時亦欲向李文雄討論社區公設墊 付款項之事宜,但李文雄既為社區主委,被移送人出於維護 其自身或其友人之權益,當無不能向李文雄確認上開事宜之 理,尚難逕謂被移送人係以無中生有、恣取生事之藉口,或 雖有事實可為藉口,然欠缺法律上之正當性仍執此妄生事端 。  ㈢此外,經本院勘驗卷附案發時影音檔案,被移送人先表示「 你現在是主委…你是主委嗎?」,嗣被移送人於撥放器時間0 0:15、00:19、00:28時,各按1次門鈴,被移送人復表示「… 在嗎?」,其後又於撥放器時間01:15時,再按1次門鈴,有 本院勘驗結果在卷可佐(院卷第45頁),被移送人雖有4次 按門鈴之行為,惟時間短暫,尚非持續不間斷,且未有因此 擴大發揮而有滋擾現場秩序或安寧等鬧事之情事,亦難認被 移送人有何滋擾住戶之行為。 五、準此,被移送人於上開時間前往本案處所,顯然事出有因, 且被移送人並無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或渲染,踰越該事端在 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以遂其妨害公共秩 序、擾亂社會安寧之潛在目的,核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 第2款之構成要件尚有未合。本件依移送機關所附之卷證資 料,尚難認被移送人確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 之情事,揆諸前揭說明,應為被移送人不罰之諭知。 六、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花蓮簡易庭 法 官 簡廷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判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敍述 理由,向本庭提出抗告(應抄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鄭儒

2024-12-26

HLDM-113-花秩-39-20241226-1

鳳秩
鳳山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鳳山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鳳秩字第80號 移送機關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鳳山分局 被移送人 陳韋志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3年12月23日高市警鳳分偵字第11376258100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韋志不罰。   事實及理由 一、移送意指略以:被移送人陳韋志因與曾居住於高雄市○○區○○ 路○巷00弄00號(下稱系爭房屋)之江明山有債務糾紛,遂 於民國113年10月29日14時44分許,在目前由關係人洪啟華 居住之系爭房屋前,以在被害人前開住所前張貼記載有「此 人江×山 欠錢不還 惡意消失 滿嘴謊言 有夠夭壽 欠錢還錢 天經地義」海報於門窗之方式,藉端滋擾住戶即關係人洪 啟華安寧,因認被移送人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 款規定。 二、按違法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其違法事實; 不能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92條準用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第301條 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事實之認定,應憑證據,如未能 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或擬制之 方法,以為裁判基礎(最高法院40年台上字第86號判例要旨 參照)。次按,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立法目的在於維護公共秩 序、確保社會安寧,是以行為人之行為必須確已達妨害公共 秩序、擾亂社會安寧之程度,方得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罰 之。又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 得出入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 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固定有明文。惟此規定所 謂藉端滋擾,即應指行為人有滋擾場所之本意,而以言語、 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 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之安寧秩序致難 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 三、移送意旨認被移送人於上開時、地,涉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 法第68條第2款之行為,無非係以關係人洪啟華於警詢中之 供述及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等為主要論據,然被移送人 於警詢時堅詞主張:因前曾住於系爭房屋之江明山與伊有金 錢糾紛,伊才會去貼討債之海報,但伊不知江明山已不住在 系爭房屋等語,則被移送人前開所為於主觀上是否有滋擾關 係人洪啟華住戶安寧之意圖,已有疑義;另觀諸監視器錄影 畫面擷圖,可見被移送人係於上開時、地將海報張貼於系爭 房屋門窗後即離開現場,手段尚稱平和,期間並無任何以言 語或其他暴力舉動破壞系爭房屋住戶之安寧秩序,難認已逾 越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範圍之程度,自無從評價為 藉端滋擾之非行,故難認被移送人有違反上開移送機關所指 之非行,不能以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規定予以處罰 。此外,移送機關復未再提出證據證明被移送人確有藉端滋 擾之違序行為,則被移送人之違序行為即屬不能證明,不應 予以處罰。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規定,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鳳山簡易庭 法  官 茆怡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 記 官 劉企萍

2024-12-26

FSEM-113-鳳秩-80-20241226-1

鳳秩
鳳山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鳳山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鳳秩字第68號 移送機關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鳳山分局 被移送人 胡勤諱 胡金象 李瑀翔 葉吉彥 孫冠雲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3年10月24日高市警鳳分偵字第11375193700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胡勤諱藉端滋擾住戶,處罰鍰新臺幣2,000元。 胡金象、李瑀翔藉端滋擾住戶,各處罰鍰新臺幣1,500元。 葉吉彥、孫冠雲藉端滋擾住戶,各處罰鍰新臺幣1,000元。   事實及理由 一、違反社會秩序行為事實:  ㈠時間:民國113年9月4日21時53分至同日22時2分許間。  ㈡地點:高雄市○○區○○街00巷0號前。  ㈢行為:被移送人胡勤諱與前老闆即被害人陳正雄有財務糾紛 ,遂夥同父親即被移送人胡金象、員工即被移送人李瑀翔、 孫冠雲、被移送人葉吉彥於上述時間、地點,以在被害人陳 正雄住所拍門、於住所門外大聲叫嚷被害人陳正雄名字等方 式,藉端滋擾住戶安寧。 二、理由:  ㈠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鍰,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所謂「藉端滋擾」, 係指被移送人有滋擾場所之本意,而以言語、行動等方式, 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 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 者而言。  ㈡經查,被移送人胡勤諱、胡金象、李瑀翔、孫冠雲、葉吉彥 於上述時間、地點,以在被害人陳正雄住所拍門、於住所門 外大聲叫嚷被害人陳正雄名字等方式要被害人陳正雄出面解 決債務糾紛等節,業經證人即被害人陳正雄、證人王彥倫於 警詢時證述明確(本院卷第65至69頁),並有監視錄影畫面 光碟1張暨錄影畫面擷圖13張、於113年9月4日21時53分在員 警通訊軟體LINE群組記載民眾報案之對話紀錄擷圖1份在卷 可稽(本院卷第61至63、71至72、75至79頁暨卷末證物袋) ,是被移送人胡勤諱等5人前開違序之犯行,堪予認定。  ㈢至被移送人胡勤諱雖辯稱僅是去溝通金錢糾紛而已;被移送 人胡金象再辯稱僅喊1分鐘;被移送人李瑀翔、孫冠雲、葉 吉彥另辯稱其等到場時,警察已到場云云。然被移送人胡勤 諱等人陸續於113年9月4日21時53分起,即在被害人陳正雄 住所前大聲叫嚷、拍門,直至同日22時2分許員警到場時方 停止,被移送人胡勤諱等人前後拍門、叫嚷近10分鐘等節, 有員警通訊軟體LINE群組記載民眾報案之對話紀錄擷圖、監 視錄影畫面及錄影畫擷圖在卷可佐(本院卷第71、77頁暨卷 末證物袋),足證被移送人胡金象、李瑀翔、孫冠雲、葉吉 彥前開辯詞均為卸責之詞,要與客觀事實不符。另由前開民 眾報案紀錄可悉,被移送人胡勤諱等5人之叫嚷聲已影響周 遭住戶之居住安寧,進而引起周遭住戶內心之不適與不安並 進而報警,其等所為已逾越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能容許之 合理範圍,要與被移送人胡勤諱辯稱僅係單純前往溝通金錢 糾紛不符,且益徵被移送人胡勤諱等5人確有藉端滋擾住戶 安寧之行為。是被移送人胡勤諱等5人上開所為,核與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所定要件相符,揆諸上述說明,應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規定裁處。 三、量罰輕重之說明:   本院審酌被移送人胡勤諱係主要策劃此次滋擾行為之人,被 移送人胡金象、李瑀翔到場叫囂時間較久,被移送人孫冠雲 、葉吉彥到場時間較短,暨其等違反手段、非行所生危害, 事後仍不思反省之態度,暨其等於警詢時所述學歷、家庭及 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本院卷第2、14、24、38、48頁), 量處如主文所示罰鍰。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規定,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鳳山簡易庭 法  官 茆怡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 記 官 劉企萍

2024-12-26

FSEM-113-鳳秩-68-20241226-1

秩抗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秩抗字第10號 抗 告 人 即被移送人 田山盛國 上列抗告人即被移送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不服本院於民 國112年7月12日所為113年北秩字第130號第一審裁定(移送案號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112年6月30日北市警中正一分 刑字第1123029227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撤銷。 田山盛國不罰。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即被移送人田山盛國於民國112年5月3日警詢時,已承諾不會再犯,承辦警官有表示這次不移送等語,然警方失信。蔡英文總統曾在演說中提到「我相信未來政府也會有這樣的雅量。如果第一次聽不見,大聲一點;如果第二次再聽不見,你可以更大聲一點;如果第三次再聽不見的時候,你可以拍桌子。」抗告人係因對斯時總統府用人表達異議,經詢問卻無可至總統府拍桌子的陳情管道,總統失信應向人民道歉。抗告人視總統府為垃圾場,有貶低之意,出於批判總統府用人不當之目的,喻為垃圾場任用垃圾官員而丟鞋抗議,係民主國家言論自由之表達方式,並非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藉端滋擾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之行為。且原裁定指稱抗告人前已有至北檢升民進黨旗之行為經另案審理等情,然此尚未經審判證明有罪,不宜作為裁定參考之依據。爰依法提起抗告,請求撤銷原裁定,另為適法裁定等語。 二、原裁定意旨略以:抗告人於112年5月3日15時57分,在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總統府西大門前),以其認為總統府為垃圾場,要找垃圾場丟棄運動鞋為由,朝總統府投擲運動鞋一隻,藉端滋擾公共場所,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之規定,裁處罰鍰新臺幣(下同)3000元,扣案之運動鞋1隻沒入。 三、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法院受 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案件,除社會秩序維護法有規定者外, 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第301 條第1項、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藉端 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 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萬2000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8條第2款亦定有明文。惟該規定所謂「藉端滋擾 」,即應指行為人有滋擾之本意,而以言語、行動等方式, 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 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 。倘行為人因特定事端所為言行並未逾越一般社會大眾觀念 中容許之合理範圍,即難認有所謂「藉端滋擾」之情事。 四、經查:  ㈠抗告人確有於112年5月3日15時57分,在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 ,以其認為總統府為垃圾場,要找垃圾場丟棄運動鞋為由, 朝總統府投擲運動鞋一隻之事實,業據其於警詢時坦承不諱 ,並有現場監視器畫面截圖在卷可稽,及運動鞋1隻扣案可 證,是此部分事實,固堪認定。  ㈡然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規定所處罰者,係「藉端滋擾 」,而擾及場所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之行為,已如前 述。然本案抗告人騎乘機車行經案發地點,在總統府後西大 門處,隔著圍牆朝內投擲運動鞋1隻後,即沿博愛路往北離 去,此參抗告人於警詢時所述及卷附監視器畫面截圖可明( 見北秩卷第6至7、21、23頁),顯見其行為之時間甚為短暫 ,且亦無遭制止後,仍強留該處滋生事端、擴大紛爭或與特 勤人員、員警發生爭執之情事。從而,抗告人雖內心有特定 訴求,然其客觀行為除丟擲運動鞋外,並無其他接續之滋擾 言論或行動。前開丟擲行為固有不當,然並未造成實際人員 或財物損害,時間亦甚短暫,復無擴大發揮爭執之舉,客觀 上仍難僅因該處為總統府,特勤人員或警察須隨時待命維安 ,即認抗告人之行為已擾及「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 之安寧秩序」而達到「難以維持或回復」之程度。  ㈢是以,本案情形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所欲處罰禁止 「藉端滋擾」之要件尚屬有間。  五、綜上所述,抗告人前揭行為,尚未達有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之情事。本件移送機關所提事證,尚不能證明抗告人有上開移送處罰之行為,自不得逕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 款之規定予以處罰。本件抗告人之抗告為有理由,自應將原處分撤銷,並由本院逕為不罰之諭知。 六、據上論斷,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58條、第92條,刑事訴訟 法第41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解怡蕙                   法 官 林奕宏                   法 官 林思婷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育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2024-12-26

TPDM-112-秩抗-10-20241226-1

重秩
三重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重秩字第148號 移送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 被移送人 張登發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於民國11 3年12月5日以新北警莊刑字第1134012047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登發無正當理由,藉端滋擾公共場所,處罰鍰新臺幣(下同) 3,000元。     事 實 理 由 及 證 據 一、被移送人張登發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㈠時間:民國113年11月3日00時40分許。  ㈡地點:新北市○○區○○路000號前。  ㈢行為:藉端滋擾公共場所。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之供述;  ㈡證人於警詢之證述。  ㈢員警密錄器截圖照片2張。  ㈣新北市新莊區公所道路改善工程施工許可通知書。 三、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鍰,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又所謂「藉端滋擾」 ,係指行為人有滋擾場所之本意,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 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 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 而言。被移送人雖辯稱:伊喝完酒後去睡覺時,因聽到附近 有施工,伊就覺得很吵,所以去現場表達不滿,但伊沒有朝 樓下丟擲東西,也沒有肢體阻擋他們等語。惟查,依   證人之指述及員警到場處理情形與密錄器影像截圖所示,被 移送人確有在其住處窗台往工地場域丟擲物品之行為,且經 員警到場後,多次勸離仍不願離去持續在現場爭執,被移送 人主觀上顯有藉此特定事端擴大發揮,顯然已干擾公共安寧 秩序而超越一般人所能容許之合理範圍,縱其不滿施工人員 於凌晨進行道路刨鋪等工程,仍應循其他合法、妥適、平和 之方式解決糾紛,其卻以丟擲物品及身體阻擋施工人員,已 達妨害公共秩序之程度。核被移送人所為,係違反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藉端滋擾公共場所之規定,應依法論處 。爰審酌被移送人違反之手段、違反義務之程度及上開非行 所生之危害,量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以資懲儆。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46條第1項、第68條第2 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三重簡易庭 法 官 王凱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王春森

2024-12-26

SJEM-113-重秩-148-20241226-1

秩抗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秩抗字第13號 抗 告 人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分局 被移送 人 黃士鈞 上列抗告人因被移送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不服本院於民 國113年9月9日所為113年度中秩字第139號第一審裁定(移送案 號: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分局違反中市警四分偵字第11300369 23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被移送人黃士鈞於民國113年9月19日,在多 數人聚集場所之臺中監獄(按:臺中市○○區○○路0號)前土 地,藉友人出監之事端,而以僱請舞獅、鋼管女郎、打鼓等 方式,滋擾監所公務執行以及監所內受刑人之囚情,且已逾 越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容許之合理範圍。況縱認被移送人無 明顯意圖妨害公共秩序,其所為活動、地點等也已明顯超出 社會對監獄外公共空間安全之合理期待,對周邊環境以及公 眾造成實質干擾,若允許此類高調慶祝活動,可能鼓勵更多 人效仿等語。因認被移送人該當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 款之規定,原裁定認為被移送人未該當「藉端滋擾」之要件 ,於法應屬有違,爰依法提起抗告,請求撤銷原裁定而另為 適當之裁定等語。 二、原裁定意旨略以:被移送人陳稱其係為迎接友人吳明毅出監 始為聘請舞獅、鋼管女郎之行為,是被移送人並未有何假借 事端滋事擾亂而妨害公共秩序或社會安寧之行為,尚難認被 移送人已該當「藉端滋擾」之要件等語。 三、按法院受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除社會秩序維護法有 規定外,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定 有明文。另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 罪事實,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亦有明定。再按藉端滋擾 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 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鍰,為社會秩序維 護法第68條第2款所規定。又所謂「藉端滋擾」,應係指行 為人有滋擾場所之本意,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 擴大發揮,逾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 範圍,而擾及場所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前 開要件,除考量客觀上場所安寧秩序有無遭到一定程度以上 之破壞外,亦應綜合一切情事,判斷行為人舉止之意圖。不 能僅以行為人所為粗暴、逾矩,便遽謂行為人該當「滋擾」 。 四、經查: (一)被移送人於113年9月19日,在臺中監獄前聘請舞獅、鋼管女 郎等迎接其友人吳明毅出監等情,經被移送人於警詢中供述 明確,並經證人周昇樺於警詢中證述明確,另有新聞影片截 圖在卷可證,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二)被移送人所為客觀上難認使監所之安寧秩序難以維護或維持  1.證人即法務部○○○○○○○戒護科之內勤科員李仁傑之證詞略以 :本案舞龍、舞獅、花車女郎熱舞的持續時間從吳明毅離開 監所大門開始到接風結束止約5分鐘;當下並沒有接獲受刑 人情緒遭此事影響之相關反應,在後續新聞報導後,受刑人 之間則有相互討論,以戒護管理的立場,會擔心掀起比照效 應;因表演的位置位於出入要道上,往來的人車需要特別注 意該表演等語。  2.證人即舞獅業者周昇樺之證詞略以:當天表演大約從15時10 分開始,持續約3分鐘就結束了等語。  3.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規定所處罰者,係「藉端滋擾 」,而擾及場所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之行為,已如前 述。參諸上開證人證詞,本案舞獅、鋼管女郎表演持續的時 間至多僅3至5分鐘,為時甚短,縱其表演之位置係監所外圍 之道路,亦難認會影響監所公務執行或導致監所內之受刑人 情緒擾動,並進而使監所之秩序難以維持或回復;再證人李 仁傑亦明確證稱本案事發時未見受刑人之情緒有遭此事影響 ,益徵上開表演並未實際造成監所秩序擾動。是以,被移送 人聘請鋼管女郎、舞獅表演之行為,客觀上難認使監所之安 寧秩序難以維護或維持。 (三)被移送人主觀上難認有藉端滋擾之意圖  1.被移送人之辯詞略以:其係因知悉吳明毅將出監,要給吳明 毅驚喜,才聘請舞獅、鋼管女郎等語。  2.證人周昇樺之證詞略以:被移送人告知伊,因被移送人的朋 友出監,因此聘請伊公司表演,要幫被移送人的朋友熱鬧一 下等語。  3.再本案新聞畫面截圖中,舞獅表演人員確實有懸掛「恭喜返 鄉」之紅色布條,有該截圖在卷可證。  4.則參諸被移送人之辯詞、證人證詞、現場照片等,以及本案 表演時間持續3到5分鐘等情,實難認被移送人主觀上有何「 藉端滋擾」之意圖,申言之,本案表演時間為時尚屬短暫, 又未見有何特別針對監獄所為之行為,被移送人、證人亦供 稱係為迎接吳明毅而為本案行為,則以上開證據相互勾稽, 實難認為被移送人有滋擾之意圖。 (四)抗告意旨雖認被移送人之行為有使受刑人情緒、監所公務執 行受到影響,且逾越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容許之合理範圍等 語,然而本案表演為時尚短,且監獄內部秩序、監獄公務之 執行於本案事發時並未受到何種擾動,已如上述,尚難認抗 告意旨可採。抗告意旨雖另提出「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 之聲明做為證據,然而該聲明顯然與本案構成要件無涉,自 難以此憑此認定受移送人行為該當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2條第 2款之要件;進言之,「違反社會秩序行為之處罰,以行為 時本法有明文規定者為限」,社會秩序維護法第2條定有明 文,是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罰則與刑法相同,均有罪刑法定原 則之適用,縱抗告人認為受移送人之行為如何逾矩、或者可 能造成何等不利之社會影響(例如引起效仿),只要未該當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2條之客觀、主觀構成要件,即難以此規 定對被移送人相繩。 五、綜上所述,抗告人所提事證,尚不能證明被移送人之行為已 達「藉端滋擾」之程度,原審因認不能證明被移送人確有違 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之行為,裁定被移送人不罰 ,核其認事用法尚無不合,抗告人以上詞指摘原裁定不當而 提起抗告,即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58條、第92條,刑事訴訟法第 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刑事第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陳韋仁                    法 官 王宥棠                    法 官 陳嘉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洪筱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2024-12-26

TCDM-113-秩抗-13-20241226-1

板秩
板橋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板秩字第234號 移送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 被移送人 連政興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3年10月9日新北警板刑字第1133833010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連政興藉端滋擾公司行號,處罰鍰新臺幣參仟元。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3年9月1日下午8時44分許。  ㈡地點:新北市○○區○○路0段000巷000弄0號1樓。  ㈢行為:以腳踹第三人孟俊祥在上址經營之檳榔攤,藉端滋擾 公司行號。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事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供述。  ㈡證人即被移送人友人吳證憶於警詢時之陳述。  ㈢現場監視器擷圖照片4張。 三、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台幣(下同)1萬2,000元以 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而該規定 所謂「藉端滋擾」,即應指行為人有滋擾場所之本意,而以 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端在一 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之安寧秩 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 三、經查,本件被移送人藉端滋擾住戶之事實,業據被移送人於 警詢時陳述明確,並有現場監視器擷圖照片4張在卷可稽, 足認被移送人之行為,破壞住戶安寧秩序,被移送人之違序 行為,洵堪認定。核被移送人所為,係該當違反社會秩序維 護法第68條第2款之違序行為。爰審酌被移送人違反之手段 、情節、期間、違反義務之程度、上開違序行為所生之危害 及事後態度等一切情狀,裁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陳彥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 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林宜宣

2024-12-26

PCEM-113-板秩-234-20241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