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臺中地檢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71-18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12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國隆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87號、114年度執字第306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陳國隆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拘役伍拾日,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國隆因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 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定其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併請依刑法第41條 第1項,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宣告多數拘役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 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120日,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 、第53條、第51條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另法律上屬於自由 裁量事項,尚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在法律上有其外部界限 及內部界限。前者法律之具體規定,使法院得以具體選擇為 適當裁判,此為自由裁量之外部界限。後者法院為自由裁量 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此為自由裁 量之內部界限。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越。在數 罪併罰而有二裁判以上,應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法院所為 刑之酌定,固屬自由裁量事項,然對於法律之內、外部界限 ,仍均應受其拘束(最高法院91年度台非字第32號、92年度 台非字第187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查本件受刑人陳國隆因犯竊盜、過失傷害等案件,經法院先 後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判決書 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茲檢察官聲請定 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爰衡酌受 刑人所犯附表所示之罪刑度之外部限制,兼衡受刑人所犯分 別為竊盜、過失傷害等犯罪類型,其犯罪態樣、手段及所侵 害法益不同,犯罪時間均在民國112年6月間等情,以判斷受 刑人所受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又本院已函請受刑人陳述意 見,考量受刑人表示無意見等情,有本院函文、送達證書及 陳述意見表等在卷可參,再斟酌受刑人之年齡、犯數罪所反 應人格特性,暨權衡各罪之法律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而為 整體評價後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陳映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蘇文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竊盜 過失傷害 宣告刑 拘役3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拘役3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2年6月13日   112年6月29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 112年度偵字第35077號等   臺中地檢 112年度偵字第53773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桃園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388、2667號 113年度交簡字第769號 判決日期 113年10月4日 113年10月24日 確定判決 法院 桃園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388、2667號等 113年度交簡字第769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11月13日 113年11月2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 是 是 備註   桃園地檢 113年度執字第16918號   臺中地檢 114年度執字第306號

2025-03-13

TCDM-114-聲-312-202503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0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洪誠陽 上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114年度執聲字第475號、114年度執字第2414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洪誠陽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柒年柒月,併科罰金新臺幣陸萬伍仟元,罰金如易服勞役,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上開受刑人洪誠陽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7款,定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併請依照 刑法第42條第3項,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刑法第53條定有明文。又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 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 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宣告多數罰 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 金額,刑法第51條第5款、第7款亦定有明文。復按裁判確定 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者,不在此限:㈠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又前項但書情形,受 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1項第1款、第2項明揭此旨。另因數 罪併罰中之一罪,依刑法規定得易科罰金,若因與不得易科 之他罪併合處罰結果而不得易科罰金時,原可易科部分所處 之刑,自亦無庸為易科折算標準之記載(司法院釋字第144 號、第679號解釋意旨參照)。復按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之 事項,有其外部性界限及內部性界限,並非概無拘束。依據 法律之具體規定,法院應在其範圍選擇為適當之裁判者,為 外部性界限;而法院為裁判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及法律 秩序之理念所在者,為內部性界限,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 不得有所踰越(最高法院80年度台非字第473號判決意旨參 照)。在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定其應執行之刑時,固 屬於法院自由裁量之事項,然仍應受前揭外部性界限及內部 性界限之拘束(最高法院92年度台非字第227號判決要旨參 照)。再以刑罰之科處,應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考量人 之生命有限,刑罰對被告造成之痛苦程度,係以刑度增加而 生加乘效果,而非等比方式增加,如以實質累加方式執行, 刑責恐將偏重過苛,不符現代刑事政策及刑罰之社會功能, 故透過定應執行刑程序,採限制加重原則,授權法官綜合斟 酌被告犯罪行為之不法與罪責程度、各罪彼此間之關聯性( 例如數罪犯罪時間、空間、各行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 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等)、數罪所反應被告人 格特性與傾向、對被告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妥適裁量最終 具體應實現之刑罰,以符罪責相當之要求。因此,法院於酌 定執行刑時,應體察法律恤刑之目的,為妥適之裁量,俾符 合實質平等原則(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26號裁定意旨 參照)。再於併合處罰酌定執行刑,應視行為人所犯數罪犯 罪類型而定,倘行為人所犯數罪屬相同犯罪類型者(如複數 竊盜、施用或販賣毒品等),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 複程度較高,應酌定較低應執行刑,反之,行為人所犯數罪 各屬不同犯罪類型者,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程度 甚低,當可酌定較高應執行刑(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 025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受刑人洪誠陽因妨害公務、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槍砲彈藥刀 械管制條例等案件(詳如附表所示),經本院、臺灣高等法 院臺中分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 判決書、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茲檢察官以本院為犯罪 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定應執行之刑,依刑法第53條、第 51條第5、7款規定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本件聲 請與首揭法條規定尚無不合,應予准許。又受刑人所犯如附 表編號1所示得易科罰金之罪,與如附表編號2、3、4、5所 示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依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固不 得併合處罰,然本件聲請係應受刑人之請求而提出,有臺灣 臺中地方檢察署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 行刑調查表1份附卷可稽,是依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檢 察官依受刑人之請求就如附表所示各罪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即有所據;此外,本院定應執行刑,除不得逾越刑法第51 條第5款、第7款所定法律之外部界限,即不得重於如附表編 號1、4、5所示宣告刑及編號2、3已定執行刑加計之總和( 有期徒刑8年1月,罰金新臺幣7萬元);亦應受內部界限之 拘束。考量受刑人就附表編號2、4所犯均為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案件,編號3、5所犯均為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其 等之罪名、犯行模式、罪質與保護之法益具一定關連性,揆 諸前開法律見解,倘就其刑度予以實質累加尚與現代刑事政 策及刑罰之社會功能不符,茲審酌上情,兼衡被告所犯各罪 之法律之目的、違反之嚴重性及貫徹刑法量刑公平正義理念 ,並參酌受刑人表達:請本院在法、理、情及符合比例原則 之情況下,彰顯國家教化功能,給受刑人一次徹底悔悟之機 會,准輕裁應執行之刑,以免老死獄中等語(見本院聲卷第 43頁),爰就附表所示各罪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另 揆諸前開說明意旨,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雖得 易科罰金,但因與附表編號2、3、4、5所示不得易科之罪合 併處罰之結果,本院於定執行刑時,自不得諭知易科罰金, 附此敘明。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彭國能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郭淑琪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受刑人洪誠陽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妨害公務 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 槍砲彈藥刀 械管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有期徒刑1年2月 有期徒刑5年6月,併科罰金新臺幣5萬元 犯 罪 日 期 111年9月4日 111年8月8日 111年8月中旬至111年9月25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中地檢111年度偵字第40532號 臺中地檢111年度偵字第41377號 臺中地檢111度偵字第41377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中高分院 案  號 111年度易字第2471號 112年度訴字第103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3057號 判決日期 112年8月22日 112年8月24日 113年1月16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中高分院 案  號 111年度易字第2471號 112年度訴字第103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3057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2年10月11日 112年9月18日 113年2月14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否   否    備   註 臺中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3845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339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338號 編號2、3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2月(113執更891號) 編     號 4 5 罪     名 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 槍砲彈藥刀 械管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9月,併科罰金新臺幣2萬元 犯 罪 日 期 112年5月23日 112年3月至112年5月23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偵字第30757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偵字第18255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3年度訴字第1051號 113年度訴字第796號 判決日期 113年10月2日 113年11月14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3年度訴字第1051號 113年度訴字第796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3年11月5日 113年12月1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備   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5641號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414號

2025-03-13

TCDM-114-聲-607-202503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26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紀錫山 (現在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公共危險等罪,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 請定其應執行之刑(114年度執聲字第320號、114年度執字第196 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紀錫山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捌月,如 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紀錫山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 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定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併請依刑法第 41條第1項、第8項,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2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又數罪併 罰,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 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 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受刑人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確定 在案,有該案件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 可稽。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均為得易科罰金之罪 ,依刑法第50條規定,得併合處罰,是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 行之刑,與前揭法條規定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本件經本院函詢受刑人對檢察官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之意見 ,給予陳述意見機會,受刑人表示無意見等語,此有本院陳 述意見表在卷可參。審酌如附表編號1、編號2所示之罪,分 別係於民國113年7月11日、同年9月10日犯不能安全駕駛致 交通危險罪,犯罪時間相近,且犯罪手段均為酒後旋騎車上 路,造成公共危險,參酌此等行為態樣及所展現之人格特質 、整體刑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等情,並衡酌定應執行刑之 限制加重原則,兼顧刑罰衡平之要求及矯正受刑人之目的, 在未逾越內、外部界限之限度內,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 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林皇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江倢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表 受刑人紀錫山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罪名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6月 犯罪日期 113/07/11 113/09/10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速偵字第2762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偵字第48645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3年度沙交簡字第590號 113年度交簡字第969號 判決日期 113/08/16 113/12/13(聲請書附表誤載為113/10/26,應予補充更正) 確定判決 法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3年度沙交簡字第590號 113年度交簡字第969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3/09/18 114/01/14 是否得為易科 罰金、社會勞動 均是 均是 備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3515號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967號

2025-03-13

TCDM-114-聲-426-202503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25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吳振閤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5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振閤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肆年貳月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吳振閤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 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應執行之刑,爰依 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又按數罪併 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 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 30年,刑法第50條第1 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 定有明文。另按有二裁判以上,經定其執行刑後,又與其他 裁判併合而更定其執行刑者,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應 以原來宣告之數個刑罰計算,而不以當時該數罪所定應執行 刑為計算之基準(最高法院57年度台抗字第198號裁定參照 );而上開更定之應執行刑,不應比前定之應執行刑加計其 他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法律目的 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適法(最高法院93年度台非字第192 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吳振閤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業經本院分 別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刑事判 決及法院前案紀錄表1份附卷可稽,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 行之刑,本院審核認其聲請為正當。本院審酌定應執行刑之 自由裁量事項時,所應受之法律內、外界限之拘束,並綜合 斟酌受刑人犯罪行為之不法與罪責程度、罪名、罪數、各次 犯罪時間之間隔所反應受刑人人格性向,並參酌本院卷附陳 述意見表:請求給予受刑人早日回家照顧祖母,其知道錯了 ,日後絕不敢再做違法之行為,請求從輕定應執行刑等一切 情狀,就各罪定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林忠澤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林政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表: 編     號      1      2 罪     名 加重詐欺 加重詐欺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1年6月(共2罪) 有期徒刑1年5月(共2罪) 有期徒刑1年4月(共4罪) 有期徒刑1年3月(共9罪) 有期徒刑1年2月(共11罪) 有期徒刑2年5月 犯 罪 日 期 112年3月28日至112年4月18日(共28罪) 112年4月14日至27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起訴案號: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20555、22483、31695號 移送併辦案號: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2875號 追加起訴案號: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2875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9786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2年度金訴字第2027、2215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73號 判決日期 112年12月18日 113年7月15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2年度金訴字第2027、2215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73號 判  決確定日期 113年1月29日 113年8月15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之罪 否 否 備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255號(定刑為有期徒刑3年6月)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2123號 編     號      3 罪     名 加重詐欺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1年2月 有期徒刑1年1月 犯 罪 日 期 112年4月13日 112年4月15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5345、45371、50962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600號 判決日期 113年8月19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600號 判  決確定日期 113年9月23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之罪 否 備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3388號(定刑為有期徒刑1年4月)

2025-03-13

TCDM-114-聲-125-202503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89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朋橋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字第2545號、114年度執聲字第456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林朋橋犯附表所示之罪而處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拘役壹佰貳拾 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上開受刑人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   ,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規定,定應執行之刑,爰   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41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 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 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120日;數罪併罰, 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 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條第6款、第53條定有明文。查受刑 人林朋橋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經本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示 之刑,並分別確定在案;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 院審核卷附前揭案件之判決書及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後,認 聲請為正當,爰定其應執行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王振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古紘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表:受刑人林朋橋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竊盜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拘役40日 拘役35日 ①拘役50日 ②拘役55日 犯罪日期 112年8月21日 112年8月21日(聲請書誤載為112年5月21日) ①111年5月22日 ②111年8月5日、111年8月6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0516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0516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6415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 95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 95號 113年度簡字第 2311號 判決日期 113年1月24日 113年1月24日 113年12月18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95 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 95號 113年度簡字第 2311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2月21日 113年2月21日 114年1月1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   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225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225號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545號 (編號1、2定應執行拘役60日),已執畢 (編號3定應執行拘役80日)

2025-03-13

TCDM-114-聲-589-202503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60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吳聰億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聲字第66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聰億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貳罪,所處各如附表所載之刑 ,應執行有期徒刑柒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吳聰億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 件,先後判決確定如附表,並有各該判決附卷可稽,依刑法 第53條、第51條第5款,應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 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併請依刑法第41條第1項 、第8項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 執行刑,刑法第53條定有明文。 三、查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2罪,經本院先後判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且均為得諭知易科罰金之罪,並已分別確 定在案,有上開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等附卷可稽,茲檢 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揆諸首揭規定,本院審核認聲請 為正當,應定其應執行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並審酌卷附所犯本件2罪之判決書及上開前案紀錄表等資料 ,且考量本件附表各罪均為短期自由刑,本院所得量處徒刑 之區間為5月以上,9月以下,裁量之範圍有限,復依新修正 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3項之規定,徵詢受刑人之意見,及審 酌受刑人表示沒有意見乙節,予以定其應執行之刑。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第53 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戰諭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譚系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件:受刑人吳聰億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罪名 施用第二級毒品 施用第二級毒品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4月 犯罪 日期 112年12月9日 113年2月5日7時55分許為警採尿往前回溯96小時內某時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毒偵字第2513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毒偵字第2751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3年度沙簡字第615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2514號 判決日期 113年10月11日 113年11月27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3年度沙簡字第615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2514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11月25日 114年1月8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  件 是 是 備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6462號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330號

2025-03-13

TCDM-114-聲-660-202503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張家銘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0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家銘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伍月,如 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張家銘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 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應執行之刑,爰依 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併請依刑法第41 條第1項、第8項,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又按數罪併 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 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 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 有明文。另按有二裁判以上,經定其執行刑後,又與其他裁 判併合而更定其執行刑者,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應以 原來宣告之數個刑罰計算,而不以當時該數罪所定應執行刑 為計算之基準(最高法院57年度台抗字第198號裁定參照) ;而上開更定之應執行刑,不應比前定之應執行刑加計其他 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法律目的之 內部界限有違,難認適法(最高法院93年度台非字第192號 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業經本院分別判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刑事判決及法 院前案紀錄表1份附卷可稽,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本院審核認其聲請為正當。又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3項 ,本院曾發函給受刑人,告以收受函文後5日內得具狀陳述 意見並提出有利於己之量刑證據,惟迄今未見回覆,附此敘 明。本院審酌定應執行刑之自由裁量事項時,所應受之法律 內、外界限之拘束,並綜合斟酌受刑人犯罪行為之不法與罪 責程度、罪名、罪數、各次犯罪時間之間隔所反應等一切情 狀,就各罪定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 算標準。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林忠澤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林政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表: 編     號      1      2 罪     名 毀棄損壞 家庭暴力防治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2月 有期徒刑2月(共4罪) 犯 罪 日 期 112年8月21日 112年7月11日 112年7月24日 112年8月7日(共2次)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7415號 提起公訴: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1231號 追加起訴: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0556、50589、50605號、112年度偵字第54546號 移送併辦:臺中地檢113年度偵字第5757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2年度中簡字第2993號 112年度易字第2977、3368號、113年度易字第382號 判決日期 113年1月31日 113年9月24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2年度中簡字第2993號 112年度易字第2977、3368號、113年度易字第382號 判  決確定日期 113年3月7日 113年10月24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之罪 是 是 備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4616號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725號(定刑為有期徒刑4月)

2025-03-13

TCDM-114-聲-213-202503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99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余竑霖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75號、114年度執字第1623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余竑霖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罰金刑部分,應執行罰金新臺 幣玖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余竑霖因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7款,定其應執行之 罰金刑部分,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定其應 執行刑,併請依刑法第42條第3項規定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 標準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2裁判 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罰金 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 額;易服勞役以新臺幣(下同)1仟元、2仟元或3仟元折算1 日。但勞役期限不得逾1年。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 、第51條第7 款、第42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受刑人因犯竊盜、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本院先 後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判決書 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茲檢察官聲請就 罰金部分定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爰衡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類型,分別為竊 盜罪、違反洗錢防制法之犯罪類型,其犯罪態樣、手段及所 侵害法益有所不同,犯罪時間均在民國112年7月間等情,以 判斷受刑人所受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又本院已函請受刑人 陳述意見,考量受刑人表示無意見等情,有本院函文、送達 證書及陳述意見表等在卷可參;再斟酌受刑人之年齡、犯數 罪所反應人格特性,暨權衡各罪之法律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 ,而為整體評價後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之罰金,併諭知易 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另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雖 經執行完畢,惟因定應執行之刑,應由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 法院檢察官聲請該法院依法裁定之,不能因犯罪之一部分所 科之刑業經執行完畢,而認檢察官之聲請為不合法,予以駁 回,至已執行部分,自不能重複執行,應由檢察官於指揮執 行時扣除之,此與定應執行刑之裁定無涉(最高法院86年度 台抗字第488號、88年度台抗字第325號裁定意旨參照),附 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 條、第51條第7款、第42條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陳映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蘇文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表】 編     號 1 2 罪     名 竊盜 違反洗錢防制法 宣  告  刑 罰金新臺幣5000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金新臺幣5000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僅就罰金之部分聲請定應執行刑) 犯 罪 日 期 112年7月15日 112年7月31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8931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8975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140號 113年度金簡字第713號 判決日期 113年2月7日 113年10月28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140號 113年度金簡字第713號 確定日期 113年3月7日 113年11月26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 均是 均是 備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罰執字第218號(已執畢)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623號

2025-03-13

TCDM-114-聲-399-20250313-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40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林欣憲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不服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之執行指揮(民國113年8月26日中檢 介癸113執聲他3797字第1139104310號函),聲明異議,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民國113年8月26日中檢介癸113執聲他3797 字第1139104310號函撤銷。   理 由 一、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林欣憲(下稱受刑人)聲明異議意旨略 以:受刑人因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經鈞院110年度聲 字第2012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年確定(下稱甲案,詳 如甲案附表所示)。另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臺 中地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105年度訴字第1520號判決定 應執行有期徒刑9年,再經鈞院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判決 及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判決駁回上訴而確定( 下稱乙案,詳如乙案附表所示)。嗣由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 (下稱臺中地檢署)檢察官指揮接續執行甲案及乙案合計有 期徒刑19年。而甲案附表編號8所示之販賣第一級毒品罪, 係受刑人於乙案偵查中自首,其犯罪時間為民國105年9月24 日,與乙案各罪合於數罪併罰之要件,且為乙案各罪之相牽 連案件,僅因檢察官另行分案偵查,致未能與乙案各罪合併 起訴。嗣檢察官就甲案附表編號8所示之罪追加起訴時,因 乙案已辯論終結,臺中地院就追加起訴部分以106年度訴字 第1986號判決公訴不受理,而須另行起訴。是以,甲案附表 編號8所示之罪,因未能與乙案各罪合併起訴、審判,亦未 能合併定應執行刑,導致相牽連之重罪被分拆至不同的定刑 組合而對受刑人有過度之不利評價。然甲案附表編號8所示 之販賣第一級毒品罪,與乙案附表編號1、2之販賣第一級毒 品罪間,犯罪時間緊密、犯罪重複性甚高,卻經分別定應執 行刑,並接續執行有期徒刑19年,屬客觀上有責罰不相當之 特殊情形,應有一事不再理原則之例外適用,而有重新定應 執行刑之必要。受刑人向臺中地檢署檢察官聲請重新定應執 行刑,經臺中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8月26日中檢介癸113執 聲他3797字第1139104310號函否准其聲請,顯然對受刑人不 利,為此提起聲明異議等語。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 定有明文。而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規定:依刑法第53條及 第54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 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 ,備具繕本,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受刑人亦得請求檢察官聲 請之。倘檢察官否准受刑人重定執行刑之請求,固許受刑人 聲明異議,以為救濟,然此必須檢察官已依法為否准請求之 決定者,始得為之(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840號裁定意 旨參照)。又依法有權聲請重定執行刑之檢察官為該等犯罪 事實之最後判決之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是以無聲請權 之檢察署檢察官所為否准之執行指揮行為存在主體不適格之 無效原因,應撤銷該執行指揮,由受刑人向有權聲請重定執 行刑之檢察署為請求(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1573號裁 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受刑人因犯如甲案附表所示之罪,經本院110年度聲字第2012 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年確定。另因犯如乙案附表所示 之罪,經臺中地院105年度訴字第1520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 徒刑9年,再經本院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判決及最高法院1 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判決駁回上訴而確定,並由臺中地檢 署檢察官指揮接續執行甲案及乙案合計有期徒刑19年,此有 各該裁定書、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㈡受刑人固主張臺中地檢署檢察官接續執行甲案及乙案合計有 期徒刑19年之執行指揮,顯然對其不利,認應將甲案附表編 號7、8所示之罪,與乙案附表所示各罪重新組合後,再向法 院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並以此方案請求臺中地檢署檢察官 向法院聲請定應執行刑。然查:受刑人因主張將甲案附表編 號7、8所示之罪,與乙案附表所示各罪合併定應執行刑,雖 已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臺中地檢署檢察 官向法院聲請重新定應執行刑,然受刑人所主張方案之最後 事實審法院為本院,而本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為臺灣高等 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臺中地檢署檢察官並非受刑人 所主張方案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臺中 地檢署檢察官所為否准受刑人請求之執行指揮即存有主體不 適格之無效原因,揆諸前開說明,臺中地檢署檢察官以113 年8月26日中檢介癸113執聲他3797字第1139104310號函所為 否准之決定,為無效之指揮執行,聲明異議意旨雖未指摘及 此,惟臺中地檢署之函文形式上既存在無權否准請求之主體 為拒卻請求定執行刑之指揮執行外觀,受刑人請求予以撤銷 ,尚非全無理由,應由本院將前揭臺中地檢署否准重新定應 執行刑函文所為之執行指揮予以撤銷。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慧珊                   法 官 黃玉齡                   法 官 李進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陳儷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甲案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9月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8月 犯 罪 日 期 105年3月22日 105年3月12日 105年3月22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7989號等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7989號等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7989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05年度訴字第959號 105年度訴字第959號 105年度訴字第959號 判決日期 105年9月29日 105年9月29日 105年9月29日 確 定判決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05年度訴字第959號 105年度訴字第959號 105年度訴字第959號 判決確定日  期 105年10月17日 105年10月17日 105年10月1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    註 臺中地檢110年度執更字第3465號(編號1至8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0年度聲字第2012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年確定) 甲案附表: 編    號 4 5 6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加重竊盜 加重竊盜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10月 犯 罪 日 期 105年3月22日至105年3月23日 105年3月13日 105年3月12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7989號等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8664號等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8664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05年度訴字第959號 105年度易字第916號 105年度易字第916號 判決日期 105年9月29日 106年3月31日 106年3月31日 確 定判決 法  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05年度訴字第959號 105年度易字第916號 105年度易字第916號 判決確定日  期 105年10月17日 106年5月8日 106年5月8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    註 臺中地檢110年度執更字第3465號(編號1至8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0年度聲字第2012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年確定) 編    號 7 8 (以下空白) 罪    名 藥事法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7年7月 犯 罪 日 期 105年10月14日 105年9月24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26775號等 臺中地檢106年度偵字第18472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中高分院 中高分院 案  號 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 107年度上訴字第1144號 判決日期 106年12月27日 107年8月15日 確 定判決 法  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案  號 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 108年度台上字第1448號 判決確定日  期 107年10月4日 108年5月8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不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    註 臺中地檢110年度執更字第3465號(編號1至8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0年度聲字第2012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年確定) 乙案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7年9月 有期徒刑7年9月 有期徒刑3年9月 犯 罪 日 期 105年9月19日 105年10月19日 105年7月底至同年8月初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26775號等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26775號等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26775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中高分院 中高分院 中高分院 案  號 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 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 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 判決日期 106年12月27日 106年12月27日 106年12月27日 確 定判決 法  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案  號 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 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 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 判決確定日  期 107年10月4日 107年10月4日 107年10月4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    註 臺中地檢107年度執字第5074號(編號1至6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5年度訴字第1520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9年,再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判決及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判決駁回上訴而確定) 編    號 4 5 6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9月 有期徒刑8月 犯 罪 日 期 105年10月初 105年10月19日 105年10月19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26775號等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26775號等 臺中地檢105年度偵字第26775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中高分院 中高分院 中高分院 案  號 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 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 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 判決日期 106年12月27日 106年12月27日 106年12月27日 確 定判決 法  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案  號 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 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 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 判決確定日  期 107年10月4日 107年10月4日 107年10月4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    註 臺中地檢107年度執字第5074號(編號1至6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5年度訴字第1520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9年,再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6年度上訴字第727號判決及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3648號判決駁回上訴而確定)

2025-03-13

TCHM-114-聲-240-2025031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82號 原 告 林妙瀅 被 告 黃莉婷 陳建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114年2月27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黃莉婷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65,854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6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原告如對其財產強 制執行無效果時,由被告陳建凱給付之。 原告其餘之訴或假扣押聲請均駁回。 本判決第1項得為假執行。但被告如於假執行程序實施前,以新 臺幣55,285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35%,餘由原告負擔。   事 實 壹、原告主張: 一、原告於民國112年5月28日與被告簽定房屋租賃契約書(原證 1,住宅租賃契約書,本院卷第23至51頁),約定由原告將 所有門牌號碼嘉義市○○路000巷00號房屋1至3樓透天房屋出 租被告黃莉婷,並由被告黃莉婷之配偶即被告陳建凱擔任保 證人,租期自112年6月1日起至113年6月1日止共1年,每月 租金新臺幣(下同)33,000元,水、電、瓦斯、管理等費用 均由被告自行負擔。 二、詎被告僅交付5個月租金及押租金66,000元即未再給付房租   ,112年11、12月與1113年1至5月共7個月租金合計231,000 元迄未給付,扣除前開押租金66,000元後仍積欠5個月租金1 65,000元,另被告給付112年9月之租金則不足854元,共積 欠原告租金165,854元。嗣經原告於113年7月5日函催被告終 止租約並點交房(原證2,臺中樹仔腳郵局190號存證信函, 本院卷第53頁),然未獲被告置理。且被告黃莉婷前向原告 另案提起請求返還押金事件,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 庭(下稱臺中地院)113年度中小字第2012號民事判決本件 被告黃莉婷敗訴,該判決已確認系爭租賃合約至113年6月1 日終止(原證3,臺中地院113年度中小字第2012號小額民事 判決,本院卷第93至99頁)。被告於系爭租約終止後未依約 遷讓返還房屋,自屬無權占有,原告屢請求被告配合點交房 屋並歸還鑰匙,被告陳建凱均以各種理由推遲,爰依民法第 767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遷讓返還前開房屋。原告出租房 屋同時附帶家電等物品(原證1,租賃契約書附件一:租賃 標的現況確認書第12項,本院卷第43頁),前開物品為原告 所有,爰依民法第767條、第442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附帶 家電等物品。 三、被告就前開拖欠之房租165,854元應依約負清償責任。且系 爭租賃契約已於113年6月1日終止,自該日起被告因不給付 租金而繼續使用房屋,每月可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致原 告每月受有相當於租金之損害,爰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自113年6月1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 原告33,000元。 四、原告之配偶為義大利籍,其為陪伴體弱多病年邁父親,夫妻 決定搬遷至義大利,並計劃藉由房屋租金來補貼在義大利生 活開銷及照護費用,然被告無故於112年9月28日單方宣佈提 前解約並拒絕給付租金(原證6,手機簡訊及LINE對話截圖 節影本,本院卷第101至105頁與第113至115頁),打亂原告 計劃,致原告無法依預期租金支付前開費用,對原告及家庭 造成極大困擾與經濟負擔,並迫使原告夫妻於112年10月3日 提前返臺,產生額外費用(原證7,臨時回程機票影本、繳費 明細,本院卷第117至121頁),依民法第227條規定,被告未 盡履行義務應賠償原告因信賴損害所生之損失及利息,原告 爰依民法第216條、第242條、第184條、第195條規定,請求 被告賠償因侵權行為及契約不履行所造成之必要合理支出, 請求賠償項目如下: (一)機票費用111,806元:原告因被告違約,於112年6月6日訂    購2張往返義大利機票(原證5,旅行業代收轉付收據、機    票影本,本院卷第107至111頁)。 (二)律師費60,000元:因被告違約致原告支出60,000元律師費    。 (三)精神賠償80,000元:原告與配偶失去陪伴體弱多病年邁父 親之相處時光,該情感損失極為重大,爰依民法第195條    、第184條規定請求損害賠償80,000元。 五、被告陳建凱為系爭租賃契約之保證人,應與被告黃莉婷同負 連帶賠償責任。 六、對被告抗辯之陳述與各項證據之意見:對被告所提通訊軟體 對話內容截圖節影本、臺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112年10月 水費通知單、繳費憑證、台灣電力公司繳費憑證、社會住宅 包租代管屋況及租屋安全檢核表、通訊軟體對話內容截圖節 影本、房屋租賃契約書終止協議書、網路租屋資訊、臺灣臺 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113年度中小字第2012號小額民事判 決等文書(本院卷第143至186頁)之製作名義人及內容真正不 爭執。 七、並聲明:(一)被告應將門牌號碼嘉義市○○里○○路000巷00 號房屋遷讓返還原告,並將屋內屬原告所有家具、傢飾、電 器等財物返還原告。(二)被告應給付原告165,854元,及 自112年11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應自113年6月1日起至遷讓房屋日止,按月給付原 告33,000元。(四)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五)訴訟費 用由被告負擔。(六)被告應連帶賠償原告機票費用111,80 6元、律師費60,000元、慰撫金80,000元,及均按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 貳、被告則以: 一、被告已於112年9月28日、29日主動通知原告及兆基屋管業務 提前解約事宜(被證1,兩造LINE對話紀錄截圖節影本,本院 卷第143至151頁),被告嗣於同年10月3日、5日分別將當月 租金33,000元匯予原告(被證3,兩造LINE對話紀錄截圖節影 本,本院卷第153至155頁),被告業於同年10月15日完全搬 離系爭房屋未再有居住事實,被告於10月30日亦將水電費結 清(被證4,自來水及台灣電力公司繳費通知單及繳費憑證, 本院卷第157至161頁),兩造並約定於112年10月31日上午10 時進行點交,然原告臨時約定更改時間至當日15時點交。 二、系爭房屋未依內政部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屋況及租屋安全檢核 表內記載具備消防滅火器,而原告在租賃開始後4個月均未 改善,亦未作好防患未然之積極作為,嚴重影響被告及同居 人之居住安全,則依系爭租賃合約第17條、第20條規定,被 告得提出終止合約之主張。然兩造在112年10月31日點交當 日,被告已將水電結算費用單及鑰匙2副皆擺放於桌上,原 告竟當場提出房屋租賃契約書終止協議書(被證5,協議書, 本院卷第169至171頁)作為點交條件,因原告反悔行為致兩 造點交作業破局,則原告應承擔其阻擾點交程序後續衍生之 責任及費用。再參原告於12年10月17日已授權兆基在591租 屋網刊登租賃資訊(被證6,租屋網頁,本院卷第173至181頁   ),足證被告無侵占系爭房屋之情況。 三、原告委任律師之自行選擇,應由原告自行承擔。 四、對原告所提嘉義市政府財政稅務局113年全期房屋稅繳納證 明書、租賃契約書暨附件租賃標的現況確認書等、房屋付收 款明細欄、臺中樹仔腳郵局190號存證信函等文書(本院卷第 21至53頁),其中本院卷第53頁之存證信函內容不實,對其 餘文書之製作名義人及內容真正均不爭執。對原告所提臺灣 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113年度中小字第2012號小額民事 判決、通訊軟體對話內容截圖節影本、旅行業代收轉付收據   、機票、繳費明細、本院113年度補字第437號民事裁定等文 書(本院卷第93至124頁),對前開臺中地院小額民事判決僅 就提前解約部分做認定,其餘部分未認定;對其餘前開文書 之製作名義人及內容真正則不爭執,然與本件無涉,係原告 本身之選擇。對原告所提刑事陳報狀(本院卷第205至207頁) 之製作名義人真正不爭執,但內容不實在,且臺中地檢並未 開庭。 五、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參、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 者,得請求防止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固有規定。然請求返 還所有物之訴,應以現在占有該物之人為被告,如非現在占 有該物之人,縱令所有人之占有係因其人之行為而喪失,所 有人亦僅於此項行為具備侵權行為之要件時,得向其人請求 賠償損害,要不得本於物上請求權對之請求返還所有物(最 高法院29年度渝上字第1061號、94年度台上字第499號裁判 要旨均同此見解)。查: (一)原告所主張其於112年5月28日與被告簽定房屋租賃契約書    ,約定由原告將系爭房屋出租被告黃莉婷,並由被告陳建 凱擔任保證人,租期自112年6月1日起至113年6月1日止共 1年,每月租金33,000元,水、電、瓦斯、管理等費用均 由被告自行負擔等事實,有原告所提住宅租賃契約書在卷 可證(見本院卷第23至51頁),固堪信為真實。 (二)然依原告所提民事陳報狀與刑事陳報狀之記載,原告亦主    張本件被告於刑事案件偵查中之庭期即113年12月24日已    返還原告系爭房屋鑰匙等語,有原告所提民事陳報狀、刑    事陳報狀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201、205頁)。且系爭住 宅租賃契約書第14條約定,承租人未會同點交,經他方定 相當期限催告仍不會同者,視為完成點交;第18條約定, 完成點交或視為點交手續後,承租人有遺留物者,經出租 人定相當期限向承租人催告,屆期仍不取回時,視為拋棄 所有權,有前開住宅租賃契約書可憑。而原告於113年7月 5日通知被告點交並返還房屋鑰匙,若被告置之不理將視 為完成點交,亦有原告所提前開臺中樹仔腳郵局190號存 證信函在卷可憑。是自前開事證相互參酌以觀,被告至少 於系爭租約期限即113年6月1日屆期後,即未占有系爭房 屋與原告所有屋內屋品均可認定,則依前開說明,被告已 非前開不動產或動產之占有人,是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 項規定,請求被告應將門牌號碼嘉義市○○里○○路000巷00 號房屋遷讓返還原告,並將屋內屬原告所有家具、傢飾、 電器等財物返還原告,均屬無據。又原告就此部分請求所 援引之民法第442條規定,則非前開請求之請求權基礎, 附此敘明。 二、次按承租人應依約定日期,支付租金,民法第439條著有規   定。第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   還其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   民法第179條亦有規定。而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求返還不 當得利,以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有損害為其 要件,故其得請求返還之範圍,應以對方所受之利益為度, 非以請求人所受損害若干為準。查: (一)學說上所謂之爭點效,係指法院於確定判決理由中,就訴 訟標的以外當事人所主張之重要爭點,本於當事人辯論之 結果已為判斷時,除有顯然違背法令,或當事人已提出新 訴訟資料足以推翻原判斷之情形外,於同一當事人就與該 重要爭點有關所提起之他訴訟,不得再為相反之主張,法 院亦不得作相反之判斷,以符民事訴訟法上之誠信原則而 言。是爭點效之適用,必須前後兩訴訟當事人同一,且前 案就重要爭點之判斷非顯然違背法令,及當事人未提出新 訴訟資料足以推翻原判斷等情形始足當之(最高法院99年 度台上字第781號裁判要旨同此見解)。而本件兩造因請 求返還系爭押租金事件經兩造攻防後,臺中地院113年度 中小字第2012號民事判決本件被告黃莉婷敗訴,且前開確 定判決理由中已認定系爭租賃合約至113年6月1日屆滿終 止,有前開臺中地院113年度中小字第2012號小額民事判 決在卷可證(見本院卷第93至99頁),亦堪信為真實。是 系爭租賃合約至113年6月1日屆滿終止之事實,依前開說 明,本院自應受前開臺中地院確定判決爭點效之拘束,而 不得作相反之判斷,以符民事訴訟法上之誠信原則。則被 告於租期屆滿前仍有給付系爭租金之義務,應可認定。而    原告主張被告僅交付5個月租金及押租金66,000元即未再 給付房租,112年11、12月與113年1至5月共7個月租金合 計231,000元迄未給付,扣除前開押租金66,000元後仍積 欠5個月租金165,000元,另被告給付112年9月之租金則不 足854元,共積欠原告租金165,854元等事實,被告既未積 極提出爭執(除前開租約是否提前終止之抗辯外),依法 視為自認,則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租金165,854元,自屬有 據。至原告請求前開租金之法定遲延利息部分,因原告於 前開存證信函並未催告給付系爭租金,自應以被告於113 年9月26日經寄存送達收受民事起訴狀繕本生效後之113年 年10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逾此 部分之其餘法定利息則屬無據。 (二)被告於系爭租約期限即113年6月1日屆期後,即未占有系 爭房屋與原告所有屋內屋品,業如前述;則依前開說明, 被告自未獲有相當租金之利益,亦可認定。是不論原告是 否受有損害,原告依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請求被告應自 113年6月1日起至遷讓房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33,000元    ,亦屬無據。 三、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為不完全給付者,債權人得依   關於給付遲延或給付不能之規定行使其權利。因不完全給付   而生前項以外之損害者,債權人並得請求賠償,民法第227   條著有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   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   亦同。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   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4條亦   有規定。至依民法第195條規定請求賠償者,須加害人不法   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   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或於不法侵害他人   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者,   始有其適用。查: (一)兩造本於法律規定之程序而為系爭訴訟或其他訴訟,均無 不法之可言。此外,原告所提證據亦不足證明被告因故意 或過失不法侵害原告之權利或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 加損害於原告或被告違反保護原告之法律致生損害於原告 等事實,原告依民法第184條規定請求被告損害賠償,自 無依據。 (二)民法第227條所謂之不完全給付,係指債務人向債權人或 其他有受領權人提出之給付,不符合債務本旨而言,其型 態有瑕疵給付及加害給付兩種。原告既主張被告不為給付    ,顯非所提出給付不符合債務本旨,是原告依前開規定請 求被告賠償亦屬無據。 (三)況原告所提前開證據亦不足證明加害人不法侵害其身體、    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    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或不法侵害原告基於父、母、子、    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等事實,其請求被告    賠償系爭非財產上損害部分更屬無據。 四、再按稱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   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責任之契約。保證人於債權人未就主   債務人之財產強制執行而無效果前,對於債權人得拒絕清償   ,民法第739條、第745條分別著有規定。查被告陳建凱為系 爭租賃契約之保證人,與原告得請求被告黃莉婷給付系爭租 金165,854元,及自113年10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均如前述。是依前開說明,被告陳建凱自 應依前開規定負保證責任。 五、原告所主張聲請假扣押部分,原告所主張被告拒付租金為假 扣押之原因事實,然尚難據此即認日後有不能強制執行之虞 或甚難強制執行之虞;且前開本訴部分為無理由,有理由部 分亦經本院為前開假執行宣告,原告前開假扣押聲請自不應 准許,而應併予駁回。 六、綜上所述,被告黃莉婷應給付原告租金165,854元,及自113 年10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原告 如對其財產強制執行無效果時,由被告陳建凱給付之。原告 其餘請求或聲請則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復按所命給付之金額或價額未逾50萬元之判決,法院應依職 權宣告假執行;又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宣告被告預供擔 保,或將請求標的物提存而免為假執行,民事訴訟法第389 條第1項第5款、第392條第2項分別著有規定。查本院前開命 被告給付原告之判決,所命給付之金額未逾50萬元,依前開 規定,本院自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而被告聲請預供擔保而 免為假執行,經核亦無不合,爰併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之   。至原告前開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因訴之駁回而失 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95條、第85條第 1項。 九、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所為之其他主張,陳述並所提之證 據,經審酌後,認均與本件之結論無礙,不再一一論述,併 予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陳卿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慶昀

2025-03-13

CYDV-113-訴-782-20250313-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