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過失傷害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71-180 筆)

交易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782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瑞杰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 730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 告知被告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檢察官、被告等之意見後, 本院裁定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過失傷害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甲○○於民國112年10月3日上午7時14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 000號自用小客車,沿新竹縣竹北市隘口六街由西往東方向行 駛,行經該路段與嘉豐十一路2段口時,其本應注意行經上開 設劃停車再開標誌「遵1」及「停」標字之無號誌路口時, 支線道車應暫停讓幹線道車先行,而依當時客觀情況,並無 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未暫停讓幹線道即嘉豐 十一路上之車輛先行,即貿然駛入上開路口;適丙○○駕駛車 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其未成年子女乙○○(姓名 詳卷),沿新竹縣竹北市嘉豐十一路2段由南往北方向行駛至 上開路口時,亦未注意車前路口之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 全措施而同有過失,2車遂於上開路口發生碰撞,致丙○○受 有頭暈疑腦震盪、右側前臂挫傷等傷害;乙○○則受有頭部外 傷併頭暈疑腦震盪之傷害。 二、案經丙○○訴由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竹北分局報告臺灣新竹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事項: 一、本案被告甲○○所犯過失傷害罪,非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 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之案件 ,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進行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 本院認合於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之規定,裁定進行 簡式審判程序,合先敘明。 二、按簡式審判程序之證據調查,不受第159條第1項之限制,刑 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定有明文,是於行簡式審判程序之案件   ,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除有其他不得作為證據之 法定事由外,應認具有證據能力。本判決所援引被告甲○○以 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因本案採行簡式審判程序,復無其 他不得作為證據之法定事由,依上開說明,應認具有證據能 力。 貳、實體事項: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認定之理由:  ㈠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警詢、偵查及本院準備程序 、簡式審判程序中坦承不諱(見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113年 度偵字第3730號卷【下稱偵卷】第5頁至第6頁背面、第43頁 至第45頁、本院卷第37頁至第45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丙 ○○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見偵卷第7頁至第9頁背面、第43 頁至第45頁)大致相符,且有警員曾柏傑於112年12月29日 出具之職務報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 院生醫醫院(下稱新竹臺大生醫醫院)診斷證明書、大同中 醫診所診斷證明書、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 查報告表(一)與(二)、車輛詳細資料報表、行車紀錄器 影像擷圖、監視器影像擷圖、現場暨車損照片、新竹臺大生 醫醫院113年8月29日新竹臺大分院病歷字第1130012042號函 暨所附病歷、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113年10月21日竹 監鑑字第1133139954號函暨所附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 竹苗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竹苗區0000000案鑑定意見書各1 份等附卷可稽(見偵卷第4頁、第10頁至第15頁、第17頁至 第32頁、第48頁至第65頁背面),足認被告上開任意性之自 白核與事實相符。  ㈡按汽車行駛至無號誌或號誌故障而無交通指揮人員指揮之交 岔路口,支線道車應暫停讓幹線道車先行,道路交通安全規 則第102條第1項第2款前段定有明文。次按,停車再開標誌 「遵1」用以告示車輛駕駛人必須停車觀察,認為安全時, 方得再開,設於安全停車視距不足之交岔道路支線道之路口 ;「停」標字用以指示車輛至此必須停車再開,設於停止線 將近之處,且與「停車再開」標誌得同時設置或擇一設置, 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58條第1項、第177條第1 項亦分別有明定。經查,本案車禍發生之路口即新竹縣竹北 市隘口六街與嘉豐十一路2段口,於隘口六街設劃停車再開 標誌「遵1」及「停」標字,而於嘉豐十一路2段則設劃「慢 」字、當心兒童標誌「警35」及學校標誌「指62」,此有前 揭行車紀錄器影像擷圖、現場照片及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監 理所竹苗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竹苗區0000000案鑑定意見 書等在卷可憑(見偵卷第19頁、第27頁、第63頁背面),是 就上開路口而言,隘口六街應屬「支線道」,嘉豐十一路2 段則屬「幹線道」。被告於前揭時間駕駛前揭車輛沿隘口六 街行駛至上開路口時,應注意遵守上開規定,暫停讓幹線道 即嘉豐十一路2段上之車輛先行,而依上開道路交通事故調 查報告表(一)所記載車禍當時天候晴、柏油路面乾燥無缺 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見偵卷第14頁)等客觀情狀觀之 ,被告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然其竟疏未注意及此,未暫停 讓嘉豐十一路2段上之車輛先行,即貿然駛入上開路口,致 與告訴人所駕駛之前揭車輛發生碰撞,是被告就本案車禍之 發生,自屬未盡其注意義務而有過失。據此,本件車禍既係 因被告之過失所致,而告訴人、被害人乙○○亦確因本件車禍 受有前揭傷害,顯然被告之過失與告訴人、被害人之傷害間 具有相當因果關係無訛。  ㈢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罪 科刑。 二、論罪科刑:  ㈠論罪:   核被告甲○○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  ㈡罪數:   被告以一過失行為,同時導致告訴人丙○○、被害人乙○○分別 受有前揭傷害結果,係以一行為觸犯數同種罪名,為想像競 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之過失傷害罪處斷 。  ㈢量刑:   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駕駛前揭車輛,未依前 揭道路交通相關規定行駛,致與告訴人駕駛之前揭車輛發生 碰撞,告訴人、被害人因而分別受傷,是被告之行為確有不 當。又被告之過失行為係本件車禍之肇事主因,而告訴人駕 駛前揭車輛行經前揭無號誌路口,未注意車前路口之狀況並 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係本件車禍之肇事次因,此有前 揭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竹苗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竹 苗區0000000案鑑定意見書1份附卷可佐(見偵卷第62頁至第 65頁背面),故被告就本件車禍之發生仍應負主要責任。惟 念及被告始終坦承犯行,且於偵查及本院準備程序、簡式審 判程序中均表示願意與告訴人和解之意,然因雙方就賠償金 額及告訴人是否提出個人資料憑供辦理保險相關事宜等之意 見有所差距,致未能達成調解,此有偵查中詢問筆錄、本院 準備程序、簡式審判程序筆錄、被告提出之保險公司人員與 告訴人間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擷圖影本等在卷可查(見偵卷第 44頁、本院卷第39頁、第45頁、第47頁至第49頁),堪認被 告犯後態度尚屬良好;又經本院聯繫告訴人詢問其對於本案 之意見,告訴人陳稱略以:無意願再與被告調解,之前開出 的調解條件,被告也不接受,所以我覺得也沒有調解的必要 等語,此有本院刑事紀錄公務電話紀錄表1紙存卷可考(見 本院卷第31頁)。爰綜酌被告本案犯行違反義務之程度、就 本件車禍肇因之責任程度、犯罪所生損害與告訴人、被害人 之傷勢狀況、被告之生活狀況、智識程度、犯後態度、告訴 人表示之意見等;另兼衡被告自述其職業、已婚、有未成年 子女需撫養、小康之家庭經濟狀況暨大學畢業之教育程度( 見本院卷第44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 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王遠志提起公訴,檢察官邱宇謙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陳郁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怡君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84條前段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3

SCDM-113-交易-782-20250313-1

交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交簡字第571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宥鎧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偵字第264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王宥鎧犯過失傷害罪,處拘役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皆引用檢察官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又被告 於犯罪後,即於該管公務員發覺前,於警前往處理時,被告 在場,並當場承認為肇事人,此有臺南市政府警察局善化分 局警備隊出具之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附卷可 參,應依刑法第62條自首之規定減輕其刑。審酌本件被告駕 車未遵守交通號誌,貿然闖紅燈前行之過失狀況、造成告訴 人受有右手腕挫傷、右手肘擦傷等傷害結果、傷勢尚屬輕微 ,又因告訴代理人表示不欲與被告進行調解,致未能與告訴 人達成民事和解,賠償告訴人之損害及其犯罪後坦承犯行, 態度尚佳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 三、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 易判決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 上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 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李駿逸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二庭  法 官 鄭銘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侯儀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字第2643號   被   告 王宥鎧 男 41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王宥鎧於民國113年6月23日23時13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 0000號營業用小客車,沿臺南市善化區光復路內側車道由西 往東方向行駛,行經該路段與文昌路107巷口時,本應注意 行駛至交岔路口,其行進、轉彎,應遵守燈光號誌,而依當 時晴天、柏油路面、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 ,並無不能注意之情狀,竟於其行向之燈光號誌已轉換為紅 燈,貿然闖紅燈直行,適有何翊禎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 普通重型機車,沿臺南市善化區文昌路107巷由北往南方向 駛至,兩車煞避不及,發生碰撞,致何翊禎人車倒地,受有 右手腕挫傷、右手肘擦傷等傷害。嗣警據報到場處理,始悉 上情。 二、案經何翊禎訴由臺南市政府警察局善化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王宥鎧坦承不諱,核與證人即告訴 人何翊禎於警詢及偵查中證述之情節相符,復有道路交通事 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一)(二)、事故談 話紀錄表2份、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中文診斷證明 書在卷可稽。復按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2條第1項第1款規 定:「汽車行駛至交岔路口,其行進、轉彎,應遵守燈光號 誌」。查本件交通事故發生後,依據警方到場處理查得現場 地面狀況、道路狀況及車損、車輛位置及事故前之行進方向 等情形所製作之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 告表(一)(二)可知,被告係沿臺南市善化區光復路內側 車道由西往東方向行駛,而告訴人係沿臺南市善化區文昌路 107巷由北往南方向行駛,被告自應注意上述規定,且依當 時情況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於其行向之 燈光號誌已轉換為紅燈,貿然闖紅燈直行,以致肇事,足證 被告確有過失,又告訴人因本件交通事故受有前揭傷害,亦 有上開中文診斷證明書在卷可考,足認被告過失行為與告訴 人受有前揭傷害之結果間有相當因果關係。足認被告自白與 事實相符,其犯罪嫌疑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再被 告於肇事後犯罪未經發覺前,向至現場處理交通事故尚不知 肇事者之員警,主動表示其為肇事車輛之駕駛者而自首犯行 ,有臺南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 附卷可參,請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檢 察 官 李 駿 逸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 記 官 許 順 登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0 萬元以下 罰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30 萬元以下 罰金。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3-13

TNDM-114-交簡-571-20250313-1

交易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1157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蘇秀鐘 選任辯護人 陳于晴律師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 4810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蘇秀鐘於民國113年3月6日8時14分許, 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臺南市永康區大灣 路由南往北方向行駛,在行經臺南市○○區○○路000號前時,本 應注意車輛行駛時,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 要之安全措施,且車輛在同一車道行駛時,除擬超越前車外 ,後車與前車之間應保持隨時可以煞停之距離,而當時為日 間有自然光線,天候晴,路面為乾燥無缺陷之柏油路面,無障 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車前狀況 且未保持安全距離,即貿然前行,此時適有案外人張妙華騎 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行駛於同向前方,被告 自後擦撞案外人張妙華之前述車輛,再與行駛於被告後方由 告訴人薛安畯所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發生 碰撞,致告訴人薛安畯受有右側前臂挫傷等傷害,因認被告 涉有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 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 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薛安畯告訴被告蘇秀鐘過失傷害之案件,起訴 書認係觸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罪,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 定,須告訴乃論。查被告與告訴人在本院達成調解,告訴人 具狀撤回告訴,有本院114年度南司刑移調字第366號調解筆 錄、刑事撤回告訴狀各1份在卷可稽,揆諸前揭說明,爰不 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淑妤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碧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詹淳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NDM-113-交易-1157-20250313-1

交易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259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顏鳳彤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偵字第18644號),本院認不應依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 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顏鳳彤於民國113年2月16 日14時55分許,騎乘車號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臺南 市永康區中華路由北往南行駛,行經中華路429號前時,本 應注意車前狀況、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 全措施,而依當時情狀,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 車前狀況即貿然前行,適同向前方有徐韋凱(未提出告訴)騎 乘車號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因前方車流回堵而減速, 顏鳳彤之車輛剎車不及追撞徐韋凱之車輛,顏鳳彤之車輛再 與同向之告訴人呂清心所騎乘之車號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 車發生擦撞,致告訴人受有左下背鈍傷、右膝右足第5趾挫 傷等傷害。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過失傷害罪嫌等 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 條第1 項、第303 條第3 款、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等語,惟依 刑法第287條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因被告已與告訴人成 立和解,並經告訴人具狀撤回本件告訴,此有車禍和解書及 刑事撤回告訴狀附卷足稽,參照前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 ,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 條、第303 條第3 款、第307 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郭文俐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二庭  法 官 陳嘉臨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楊意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NDM-114-交易-259-20250313-1

台上
最高法院

過失傷害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台上字第1118號 上 訴 人 莊宗憲 上列上訴人因過失傷害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中華民 國113年11月14日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交上易字第131號,起訴 案號: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659號),提起上訴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 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 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如果上訴理由書狀並非 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適用何種法則或如何 適用不當,或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 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背 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本件原判決認定上訴人莊宗憲有 如其犯罪事實欄所載駕車不慎碰撞路旁車輛,導致該車駕駛 即告訴人陳孝怡左側肩膀、左側手肘與手部均受有挫傷之犯 行,因而撤銷第一審諭知上訴人無罪之判決,改判論處過失 傷害罪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已詳述其所憑證據 及得心證之理由。 二、上訴意旨略以:案發當天係告訴人違規停車,碰撞發生時, 其左手並未接觸車體,不可能因此受傷,行車紀錄器影像亦 未顯示告訴人左手關門之畫面,況且其在事故前1日被丈夫 毆打受傷,則卷內其所出示診斷證明書上記載之傷勢,是否 本次車禍事故造成,實屬可議,尚難證明伊有過失傷害犯行 。再者,本次車禍之肇事主因為告訴人,依信賴原則,亦應 諭知伊無罪,原判決論處伊罪刑,顯有不當云云。 三、證據之取捨及事實之認定,為事實審法院之職權,倘其採證 認事並未違反經驗、論理及相關證據法則,並敘明其得心證 之理由者,自不能任意指為違法而執為適法之第三審上訴理 由。原判決依憑上訴人之供述,佐以證人即告訴人之證詞, 及卷附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道 路交通事故談話紀錄表、車損照片、員榮醫院診斷證明書、 該醫院函文及檢送告訴人之病歷資料、原審勘驗行車紀錄器 影像之勘驗筆錄,及案內其他相關證據資料,經勾稽比對之 結果,定其取捨資為論斷,因認上訴人自路邊起步時,僅留 意左方來車,疏未注意其右前方適有告訴人甫開啟車門,不 慎撞擊告訴人車輛之駕駛座車門,導致欲順手以左手關閉車 門之告訴人受有傷害,認定上訴人有前揭過失傷害犯行,對 於上訴人辯稱告訴人非以左手關門、診斷證明書上記載之傷 勢與本次車禍事故無關、告訴人左手並非因該次車禍受傷云 云,何以均不足以採信,已依據卷內資料逐一指駁及說明, 核其論斷,尚與經驗及論理法則無違,自不得任意指為違法 。又所謂信賴原則,係指行為人業已遵守對於防止危險發生 之相關交通法規,並盡相當之注意義務,以防止危險發生者 ,可信賴他人亦能遵守交通規則並盡同等注意義務而言,倘 因此仍發生交通事故,方得以信賴原則為由免除過失責任。 本件原判決已敘明告訴人雖違規停車,然上訴人亦疏未注意 車前狀況及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導致本件車禍之發生 ,難認其已遵守相關交通法規,並未盡相當之注意義務,對 本次車禍事故,自無信賴原則之免責可言。上訴人執以指摘 原判決不當,亦非有據。是上訴意旨所云,無非係就原審適 法職權之行使,及原判決已述明之事項,徒憑己見,為不同 評價,再為事實之爭執,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三審上訴理由 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揆諸首揭規定及說明,其上訴為違背 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七庭審判長法 官 林恆吉 法 官 蔡憲德 法 官 吳冠霆 法 官 許辰舟 法 官 林靜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宜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3

TPSM-114-台上-1118-20250313-1

苗交簡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苗交簡字第111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衣綸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 211號),嗣因被告自白犯罪(113年度交易字第191號),本院 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邱衣綸犯過失傷害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就犯罪事實部分, 將犯罪事實欄一、第2列所載「西往東」更正為「東往西」 並就證據部分補充「被告邱衣綸於本院訊問時之自白」、「 本院勘驗筆錄」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 二、按刑法第62條之自首,係以行為人對於未發覺之罪,向該管 公務員申告犯罪事實,並接受裁判為其要件(最高法院112 年度台上字第3549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刑法上自首減輕 其刑規定,係以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為要件,故犯 罪行為人應於有偵(調)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未發覺犯罪事 實或犯罪人之前自首犯罪,並接受裁判,兩項要件兼備,始 能邀減輕寬典之適用,若犯罪行為人自首犯罪之後,拒不到 案或逃逸無蹤,顯無悔罪投誠,甘受裁判之情,要與自首規 定要件不符(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777號判決意旨參 照)。查被告在肇事後停留於現場,並在有犯罪偵查權限之 機關或公務員發覺前開犯行前,向前往現場處理之警員承認 肇事等情,有苗栗縣警察局頭份分局警備隊道路交通事故肇 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在卷可考(見偵卷第77頁),固足認被 告有在其本案犯行未被發覺前向警員坦認肇事。然因被告於 審理過程中,經本院當庭告知應於民國113年11月26日到庭 行審理程序,及如不到場得命拘提,並記明筆錄以代傳票送 達後,猶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嗣經拘提無著且下落不明,本 院遂依法於114年1月24日第二度對被告發布通緝(見本院卷 第189頁),並於同年2月27日方緝獲歸案(見本院卷第195 頁),可見被告本案確有因逃匿而遭通緝始緝獲歸案之情事 ,尚難認其有接受裁判之意,而與自首規定之要件未合,尚 無從依刑法第62條規定減輕其刑。 三、爰審酌被告駕車行經路口欲轉彎時未讓直行車輛優先通行, 即貿然左轉彎,因而與告訴人羅文彬所騎乘機車發生碰撞, 致使告訴人受有如附件犯罪事實所示之嚴重傷勢,所為甚屬 不該,並應負擔本件車禍事故之全部肇責。復考量被告曾因 詐欺及施用毒品等案件經法院為科刑判決,可見其素行非佳 。再衡諸被告犯後於本院審理之初否認犯行,嗣於緝獲歸案 後方加以坦承,且經本院當庭告知審理期日後猶未按時到庭 ,並於緝獲歸案時猶謊稱未收受傳票而不曉得要開庭云云, 迄今復未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賠償所受損害,難認其犯後態 度良好。兼衡被告於警詢中自陳高中畢業,現從事服務業, 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語之智識程度、家庭與生活狀況,暨告 訴人於審理過程中向本院表達之刑度意見等一切情狀,量處 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警惕。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管轄   之第二審合議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楊景琇提起公訴,檢察官蔡明峰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朱俊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均須 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 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 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鄭雅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3

MLDM-114-苗交簡-111-20250313-1

交易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26號 公 訴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俊瑋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8 65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如附件起訴書所載。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言詞   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 條第1 項、第303 條第3 款及   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被告涉犯   刑法第284 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依同法第287 條前段之   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告訴人業已具狀撤回告訴,此有撤回   告訴狀在卷可參,依前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   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 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藍君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晏甄 附件: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8657號   被   告 黃俊瑋 男 41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里00鄰○○路00             號             居基隆市○○區○○路00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其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敘述如下:    犯 罪 事 實 一、黃俊瑋於民國113年6月25日晚上7時10分許,駕駛車號000-0 000號自小客貨車,沿基隆市暖暖區源遠路,往八堵路方向 行駛,至基隆市暖暖區水源路2巷口前路段,應注意能注意 而未充分注意車前狀況,適黎玉映亦未注意應沿行人穿越道 行走,而貿然在未劃設行人穿越道之路段橫越馬路,黃俊瑋 自小客貨車車頭撞擊黎玉映,致黎玉映受有顱內損傷、頭皮 開放性挫傷、右側手肘挫傷、右側踝部挫傷、左側肩部擦挫 傷、左側鎖骨骨幹位移之傷害。 二、案經黎玉映訴由基隆市警察局第三分局報告偵辦。    證 據 並 所 犯 法 條 一、證據項目及待證事項 編號 證據 待證事項 一 被告黃俊瑋之供述 被告於上揭時地與告訴人發生車禍 二 告訴人黎玉映指訴 全部犯罪事實 三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一)(二)、現場照片、行車紀錄器檔案及擷取畫面 本案車禍現場路況、被告及告訴人行進方向、車禍過程及車禍後停留位置及車損情形 四 診斷證明書 告訴人所受傷害 五 交通部公路局臺北區監理所基宜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意見書(基宜區0000000號) 被告駕駛自小貨車未充分注意車前狀況,採取必要安全措施,為本件車禍肇事次因。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過失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致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檢 察 官 張長樹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 記 官 洪士評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0 萬元以下 罰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30 萬元以下 罰金。

2025-03-13

KLDM-114-交易-26-20250313-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864號 公 訴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秋蓮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9 53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秋蓮無罪。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林秋蓮為其所飼養中型黑土狗、大型黃 土狗2犬隻(下稱本案犬隻)之飼主,本應對本案犬隻善加 看管,隨時注意其動態,採取適當防護措施,避免本案犬隻 自行在道路上任意奔跑,造成其他用路人之危險,而依當時 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未將本案犬隻 以牽繩綁妥而放任其自由活動,於民國112年6月4日12時30 分許,在新北市瑞芳區三貂嶺幼坑步道內(座標位址:25°03 '24.6"N 121°48'58.7"E),適告訴人許麗嬌登山行經該路段 ,突遭本案犬隻咬傷並拖行,致告訴人受有左側小腿撕裂傷 、右側大腿表淺性撕裂傷等傷害。因認被告涉有刑法第284 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 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事實之認定,應 憑證據,如未能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 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為裁判基礎;且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 證據,雖不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據亦包括在內,然而無 論直接證據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證明,須於通常一般 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 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尚未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之懷 疑存在而無從使事實審法院得有罪之確信時,即應由法院為 諭知被告無罪之判決(最高法院40年台上字第86號判決、76 年台上字第4986號判決意旨參照)。再按檢察官對於起訴之 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提 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 法,無從說服法院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 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12 8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刑法上之過失犯,以行為人對於犯 罪結果之發生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始 克相當;若事出突然,依當時情形,不能注意時,縱有結果 發生,仍不得令負過失責任。 三、公訴意旨認被告涉犯前揭罪嫌,無非係以:被告於偵查中之 供述、告訴人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證人陳威勲於偵查中 之證述、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112年6月4日 診斷證明書1紙及告訴人傷勢照片8張、現場蒐證照片9張為 其主要依據。 四、訊據被告否認過失傷害犯行,辯稱:我是私人土地,外面有 圍起來並擋住,我不知道告訴人被什麼咬到等語。 五、經查:  ㈠告訴人於112年6月4日12時30分許,至新北市瑞芳區三貂嶺幼 坑步道時,遭告訴人所飼養之犬隻咬傷等事實,業據告訴人 於警詢、偵查中均證述明確,核與證人陳威勲於偵查中之證 述大致相符,並有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112 年6月4日診斷證明書1紙及告訴人傷勢照片8張、現場蒐證照 片9張等件在卷可稽,此部分之事實堪以認定。  ㈡按動物保護法第20條規定: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應由7歲以上之人伴同。具攻擊性之寵物出入公共 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成年人伴同,並採取適當防 護措施,前項具攻擊性之寵物及其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 由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另按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依照上 開條文第3項於104年9月23日農牧字第1040043358號公告修 正「具攻擊性寵物及其出入公共場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第 1條規定:具攻擊性之寵物指危險性犬隻及無正當理由曾有 攻擊人或動物行為紀錄之犬隻。第2條規定:危險性犬隻指 以下品種及與其混血之犬隻:⑴比特犬(Pit Bull Terrier ):美國比特鬥牛犬(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 or Ame rican Pit Bull) 、史大佛夏牛頭犬(Staffordshire Bul l Terrier)、美國史大佛夏牛頭犬(American Staffordsh ire Terrier)。⑵日本土佐犬(Japanese Tosa)。⑶紐波利 頓犬(Neapolitan Mastiff)。⑷阿根廷杜告犬(Dogo Arge ntino)。⑸巴西菲勒犬(Fila Braziliero)。⑹獒犬(Mast iff) :西藏獒犬(Tibetan Mastiff) 、鬥牛獒犬(Bull Mastiff)、義大利獒犬(Cane Corso)、波爾多獒犬(Do gue de Bordeaux)。有上開公告在卷可按(審易卷第40之2 1頁)。查被告飼養之本案犬隻均非上開具攻擊性寵物及其 出入公共場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第2條所定之危險性犬隻品 種,亦無證據足以證明被告飼養之犬隻於本案發生之前,有 攻擊其他犬隻或民眾之紀錄,被告亦無違反動物保護法之紀 錄。  ㈢再者,被告遭到告訴人飼養之犬隻追咬地點亦有可疑之處。 被告於警詢中稱:「我於112年6月4日12時30分許在新北市 瑞芳區三貂嶺幼坑步道(座標IP:25.056827、121.816314 ),經過上述地點時,兩隻狗突然衝出來,遭兩隻狗咬傷, 中型黑土狗先咬左腳,大型黃土狗再咬我的右腳,咬著不放 ,兩隻狗沒有被項圈鍊住,我的左腳及右腳都被咬傷,我們 就持續後退,他們就沒有繼續靠近」、「我認為是有人飼養 ,旁邊我有看到狗喝水的碗及飼料,我有在網路上到,應該 會有項圈鍊住」、「我也不確定我被兩隻惡犬咬傷的地方是 否為私有地」(見112年度偵字第9536號卷第9、12頁)。惟 經比對被告上開所述之座標IP,定位點係一建築物,有Goog le地圖在卷可稽;被告亦提出權利人歸戶清冊,證明該處土 地為其私人所有(新北市○○區○○○○段○路○○段地號126-2、13 0、130-1、130-2、130-3、130-4、130-5、130-6、130-7、 130-8、130-10、212-2、215-1、215-3、216、217、217-2 、218、218-2、219、220、221均為被告之祖父林山姜所有 ,見本院卷第27-70、127頁);證人陳威勲亦於偵查中稱: 「我們兩個人去爬山,我朋友腳程比較快她走在前面,但她 走錯路,走到三清宮裡的民宅內,但是入口沒有圍柵欄,看 起來像一般的登山步道,後來我看到我朋友跑出來,被兩隻 狗追著跑,然後就被狗撲倒,那兩隻狗咬著她的腿,後來我 朋友受傷,我就陪他到附近的登山步道先做簡單包紮……我事 後有從另一條步道看到三清宮的民宅,所以可以認得出來地 點」等語(見112年度偵字第9536號卷第139、140頁),是 依被告所自述之座標IP位置、有看到狗喝水的碗及飼料及證 人陳威勳所述,本件應係被告誤入告訴人所居住之民宅範圍 內始遭其犬隻追趕並咬傷,故案發地點為被告「住家」之「 私人領域」,亦不符動物保護法第20條及上開公告規定之「 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從而,被告飼養之本案犬 隻並非動物保護法第20條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依照上開條文 第3項於104年9月23日農牧字第1040043358號公告修正「具 攻擊性寵物及其出入公共場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所定之「 具攻擊性之寵物」或「有攻擊紀錄之犬隻」,且其非出入「 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自無從要求被告於住處對 本案犬隻採取上開規定及措施所訂之牽繩、戴口罩等防護措 施。  ㈣再按動物保護法第7條規定,飼主固負有防止其所飼養動物無 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之義務,然本件係告 訴人自行走入告訴人私人土地範圍而遭本案犬隻咬傷,核與 「無故」侵害他人等情不合,被告亦無故意指示本案犬隻咬 傷告訴人之情形,難謂被告對本案犬隻突發攻擊事件,有何 違反注意義務情形存在。是縱使告訴人為被告所飼養本案犬 隻咬傷而受有前揭傷勢,仍不得令被告負過失責任甚明。 六、綜上所述,被告住家非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且本 案犬隻並非公告具攻擊性犬隻,亦並無「無故」攻擊他人紀 錄,無以鍊繩、口罩管束必要,難認被告有何違反注意義務 之情節,公訴意旨所指事證,不足以使本院形成被告有何過 失之確切心證,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此外,復查無其他積 極證據足資證明被告有過失傷害犯行,尚不能證明被告犯罪 ,依法即應就此部分為無罪之諭知。 本案經檢察官陳宜愔提起公訴,檢察官吳欣恩到庭執行職務。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1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李 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曾禹晴

2025-03-13

KLDM-113-易-864-20250313-1

交易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83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挺敬 選任辯護人 宋正一律師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9 99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林梃敬於民國112年12月30日晚間10時2 5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新竹縣竹 東鎮北興路1段由東南往西北方向行駛於內側車道,行經北 興路1段658號「九如大賣場」前欲迴轉至對向加油站旁洗車 場時,本應注意在設有劃有分向限制線之路段,不得迴車, 且應讓行進中之車輛優先通行,而依當時天候晴、日間自然 光線、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又無不 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貿然跨越分向限制線向左 迴轉,適有告訴人魏紳鵬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 機車,沿同路段由西北往東南方向直行駛至該處,見狀反應 不及,雙方車輛遂發生碰撞,致魏紳鵬人車倒地,並受有右 側手腕及膝部鈍挫傷之傷害。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 段之過失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又不受理判   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 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其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 之過失傷害罪,依同法第287條規定,須告訴乃論。茲被告 與告訴人達成和解,告訴人並具狀撤回告訴,有和解筆錄及 刑事撤回告訴狀各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47-48頁、第49 頁),揆諸上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之判決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怡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蘇鈺婷

2025-03-13

SCDM-114-交易-83-20250313-1

交易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279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蔡明達 被 告 錢彥衞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偵字第30349號),本院審理後,認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 第4項但書之情形,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序審理, 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錢彥衞於民國113年4月14 日19時59分許,駕駛車牌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臺南市 永康區大灣路北往南方向行駛,行經大灣路與大同街交岔路 口而欲左轉大同街時,本應注意轉彎車應讓直行車,而依當 時天候晴,道路照明設備有照明且開啟,柏油路面乾燥,無缺 陷,無障礙物且視距良好情況,又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 注意及此,貿然左轉,適有王駿霆騎乘車牌00-00號大型重 型機車沿大灣路南往北方向行駛至此,閃避不及,雙方發生 碰撞,王駿霆因而人車倒地,受有頭部外傷併蜘蛛膜下腔出 血、右側第一至第九胸椎橫突骨折、右側顴上顎骨骨折、第 五頸椎至第一胸椎骨折、雙側肺挫傷之傷害。案經王駿霆於 113年10月4日提出告訴,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 過失傷害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王駿霆對被告提告過失傷害案件,起訴書認被 告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依同法第287條前段 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告訴人與被告業於114年2月5日調 解成立,並於114年3月6日具狀撤回告訴,有調解筆錄、刑 事撤回告訴狀各1件在卷可稽(見交簡卷第41至42、45頁) ,依照首開說明,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 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林欣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徐毓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2

TNDM-114-交易-279-202503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