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拘留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31-240 筆)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北秩字第47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 被移送人 李弘毅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移送機關以民國114 年2月12日北市警中分刑字第1143003482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弘毅不罰。   理 由 一、移送意旨略以:被移送人李弘毅於民國114年2月4日凌晨2時 10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臺北市○○ 區○○○路000號前,因駕駛行為異常為警盤查,經警目視發現 其駕駛座腳踏墊處放有外型與真槍相仿之瓦斯槍1把,而予 扣押,惟經試射認無殺傷力。故認被移送人涉有違反社會秩 序維護法(下稱社維法)第65條第3款所定,無正當理由攜 帶類似真槍之玩具槍,而有危害安全之虞之情形。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刑 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定有明文,且依社維法第92條之規定 ,於違反社維法案件準用之。警察機關移請裁定之案件,該 管簡易庭認為不應處罰者,得逕為不罰之裁定,則為社維法 第45條第2項所明定。另按無正當理由,攜帶類似真槍之玩 具槍,而有危害安全之虞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8,00 0元以下罰鍰,雖為社維法第65條第3款所規定,但上開規定 除須以行為人所攜帶之玩具槍有「類似真槍」之性質為要件 ,尚須以其攜帶之時間、地點、言行舉止等綜合判斷,認有 足以驚擾、危害公共安全之虞之情形,始能以此規定處罰之 。 三、經查,移送機關警員於上開時間、地點對被移送人實施盤查 ,在上開車輛內扣得瓦斯槍1把,惟經試射認無殺傷力等情 ,有扣案瓦斯槍、搜索扣押筆錄及扣押物品目錄表、空氣槍 動能初篩報告表及試射照片等件可證。然依移送意旨及被移 送人警詢時所陳,可知被移送人僅係將扣案瓦斯槍放置在其 所駕車輛之腳踏墊處,經警因故盤查時查獲,並無持以驚擾 不特定人或多數人,以致危害公眾安全秩序之情形。縱該瓦 斯槍外觀與真槍類似,亦與社維法第65條第3款所定「有危 害安全之虞」之要件不符,無從依該規定裁處。依前揭規定 ,自應就此部分為不罰之裁定。 參、依社維法第4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2025-02-19

TPEM-114-北秩-47-20250219-1

橋秩
橋頭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橋頭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橋秩字第3號 移送機關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楠梓分局 被移送人 吳○○ (姓名、年籍均詳卷) 被移送人 洪○○ (姓名、年籍均詳卷)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於中華民 國114年2月3日以高市警楠分偵字第11470182800號移送書移送審 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吳○○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肆仟 元。 二、洪○○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參仟 元。 三、扣案之開山刀壹把、水果刀壹把均沒入。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按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開之文書,除前項第3 款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之情形外,亦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前項 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第69 條定有明文。查被移送人吳○○、洪○○均為14歲以上未滿18歲 之少年,有戶籍資料2份在卷可參,是本裁定不揭露足以識 別少年身分之資訊,先為敘明。 二、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4年1月10日17時45分許。   ㈡地點:高雄市楠梓區德孝街及德維街口。   ㈢行為:吳○○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開山刀1把,洪○○ 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水果刀1把。 三、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 物品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0,000元以下罰鍰,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本條款之構成要件 ,須行為人客觀上有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 他危險物品之行為,且該攜帶係無正當理由,因而有危害於 社會安全之情形,始足當之。亦即,就行為人客觀上攜帶具 有殺傷力器械之行為,依其攜帶行為之目的,考量行為人攜 帶當時時間、地點、身分、舉止等因素,據以認定其是否已 構成本條款之行為。 四、被移送人吳○○、洪○○於上開時、地分別攜帶扣案之開山刀1 把、水果刀1把等情,業據被移送人均於警詢時坦承不諱, 並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楠梓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 、扣押物品收據各2份及扣案開山刀、水果刀照片各1張在卷 可稽,自堪認定。又扣案之開山刀、水果刀各1把,刀身鋒 利,且均為金屬製品,質地堅硬,有上開照片可稽,如持之 朝人揮砍,當有成傷或致死之可能,依一般社會觀念,已足 以對人之生命、身體、安全構成威脅,自屬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63條第1項第1款所定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再者,被移送人 吳○○、洪○○攜帶扣案之開山刀、水果刀之目的,係因於網路 上與人發生糾紛,而攜帶扣案之開山刀、水果刀前往上開地 點會面。被移送人吳○○、洪○○雖辯稱攜帶扣案之開山刀、水 果刀係為自衛、防身等語,惟本件被移送人吳○○、洪○○行為 之地點為高雄市楠梓區德孝街及德維街口,屬不特定人均得 自由經過之公開場域,衡諸社會通念,一般人應無於公共場 合攜帶該等器械之必要,縱欲防身,亦應選擇對人體傷害較 輕微之物,被移送人竟攜帶刀身鋒利、具有殺傷力之刀械, 危險程度非輕,被移送人倘濫用或誤用扣案之上開器械,自 不免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並對社會安寧產生危害之虞,是 被移送人吳○○、洪○○於上開時、地攜帶扣案之開山刀、水果 刀,顯無正當理由至明,被移送人吳○○、洪○○上開所辯,難 謂可採。是以,被移送人吳○○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 開山刀1把之行為,及被移送人洪○○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 傷力之水果刀1把之行為,均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 第1款之構成要件相符,自應依法予以裁罰。 五、又按,14歲以上未滿18歲之人之行為,得減輕處罰,社會秩 序維護法第9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查被移送人吳○○、洪○ ○於行為時均為14歲以上未滿18歲之人,已如前述,本院審 酌被移送人均為未成年人,思緒尚難周延,爰依上開規定, 減輕處罰。 六、核被移送人吳○○、洪○○所為,均係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 條第1項第1款攜帶具有殺傷力器械之違序行為。爰審酌被移 送人吳○○、洪○○違反之手段、違反義務之程度,以及上開違 序行為所生之危害,量處如主文第1項、第2項所示之處罰, 以資懲儆。另扣案之開山刀、水果刀各1把,係分別供被移 送人吳○○、洪○○違反本法行為所用之物,且各為被移送人吳 ○○、洪○○所有,業據被移送人吳○○、洪○○供承在卷,爰均依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22條第3項規定宣告沒入。 七、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63條第1項第1款、第22條第3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 記 官 許雅瑩

2025-02-17

CDEM-114-橋秩-3-20250217-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北秩字第31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 被移送人 楊琮年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2月3日北市警中分刑字第1143002038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楊琮年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參仟元 。 扣案之西瓜刀壹把,沒入。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被移送人郭鎧碩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   為: (一)時間:民國114年1月18日5時44分許。 (二)地點:臺北市○○區○○○路000號(首席酒店)前。 (三)行為: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西瓜刀1把。 二、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 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 定有明文。查被移送人於上揭時、地,攜帶具有殺傷力之西 瓜刀1把,經被移送人於警詢時坦承不諱,並有扣押筆錄、 扣押物品目錄表及照片在卷可稽,堪信屬實。被移送人辯稱 攜帶之目的係為防身使用云云,惟扣案刀械殺傷力強,易有 危害社會安全之情形,被移送人前揭所辯,尚難認屬正當理 由,不足採信。是核被移送人所為,係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63條第1項第1款之行為,應依法論處,爰審酌被移送人之 違犯情節、年齡、智識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第1項所示 之罰鍰。又扣案之西瓜刀1把,為被移送人所有,供違反本 法行為所用之物,爰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22條第3項規定, 併予宣告沒入。 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1款、第22 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李宜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沈玟君

2025-02-17

TPEM-114-北秩-31-20250217-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北秩字第12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 被移送人 李唐維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4年1月2日北市警安分刑字第1133083524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唐維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行動相加,尚未 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處罰鍰新臺幣柒佰元。   事實及證據理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113年11月12日8時17分。  ㈡地點: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與敦化南路1段口。  ㈢行為:被移送人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行 動相加,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陳述。  ㈡現場錄影畫面及截圖。 三、按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相加 ,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者,處拘留或新臺幣一萬二 千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1款定有明文。其 保護之法益乃係為保障公務員行使職務,以維護公務運作之 順利進行,若有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 詞或行動相加,即有礙於國家權力之行使,妨害國家法益。 查警員陳嘉弘於上開時地擔服交通整理勤務時,見被移送人 所駕駛之車號0000-00號小客車疑因前方車輛堵塞,致未能 通過該路口並佔用行人穿越道,警員遂上前指揮被移送人將 該車倒退以淨空行人穿越道,被移送人於過程中有些不滿, 嗣前方號誌轉為綠燈開始通行時,竟搖下車窗向警員比出中 指手勢,核係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1款規定。爰審 酌被移送人違犯情節、年齡、智識程度、品行、行為所生之 危害、行為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85條第1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羅富美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五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鳳瀴

2025-02-13

TPEM-114-北秩-12-20250213-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3年度北秩字第291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 被移送人 馮威豪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3年11月26日北市警安分刑字第11330789413號移送書移送審 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馮威豪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相加,尚未 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處罰鍰新臺幣壹仟元。   事實及證據理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113年9月29日5時40分。  ㈡地點:臺北市○○區○○○路0段00號前(錢櫃KTV)。  ㈢行為:被移送人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 詞相加,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陳述。  ㈡現場民眾錄影畫面及截圖。  三、按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相加 ,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者,處拘留或新臺幣一萬二 千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1款定有明文。其 保護之法益乃係為保障公務員行使職務,以維護公務運作之 順利進行,若有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 詞或行動相加,即有礙於國家權力之行使,妨害國家法益。 查被移送人馮威豪與李紳淮在錢櫃KTV消費完畢後,欲離開 上址之際,李紳淮與路旁民眾發生肢體碰撞糾紛,警員接獲 民眾報案後到現場排解過程中,被移送人馮威豪在上揭時、 地,於警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相加,核係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1款規定。爰審酌被移送人馮 威豪違犯情節、年齡、智識程度、品行、行為所生之危害、 行為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85條第1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羅富美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五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鳳瀴

2025-02-13

TPEM-113-北秩-291-20250213-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3年度北秩字第297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 被移送人 吳志航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3年12月6日北市警中正一分刑字第1133017656號移送書移送 審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志航吸食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處罰鍰新臺幣陸仟 元。 扣案之強力膠塑膠袋壹個沒入。   事實及證據理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113年11月28日16時10分許。  ㈡地點:臺北市○○區○○○路00號。  ㈢行為:吸食迷幻物品強力膠。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上揭時、地為警當場查獲。  ㈡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陳述。  ㈢現場蒐證照片。  ㈣強力膠塑膠袋1個扣案可證。 三、按吸食或施打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者,處3日以 下拘留或新臺幣18,000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6條 第1款定有明文。經查,被移送人於上開時地吸食迷幻物品 強力膠之違序行為,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6條第1款規定 論處。爰審酌被移送人前已多次因吸食強力膠之行為經法院 裁罰在案,仍未改正,並考量其違序動機、目的、違序情節 等一切情狀,裁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 四、扣案強力膠塑膠袋1個為被移送人所有,且為供違反社會秩 序維護法行為所用之物,爰併予宣告沒入。 五、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6條第1款、第22條第3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羅富美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五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鳳瀴

2025-02-13

TPEM-113-北秩-297-20250213-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北秩字第1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松山分局 被移送人 鄭炳桂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3年12月26日北市警松分秩字第1133023660號移送書移送審 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鄭炳桂藉端滋擾住戶,處罰鍰新臺幣貳仟伍佰元。   事實及證據理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被移送人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18時54分,在臺北市○○區○○○ 路000巷O號)OOO住家大門前放置臭魚,又於113年12月16日1 9時52分,朝上開地點大門內丟擲內臟、雞骨頭及其他穢物 ,滋擾住戶。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陳述。  ㈡監視器影像截圖及現場照片。 三、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鍰,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本條款立法意旨,在 保護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眾)場所等場所之安寧 秩序不受侵害。所謂「藉端滋擾」,係指行為人有滋擾之本 意,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 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之 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本件被移送人於上揭時 、地所為上述行為,已擾及住戶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 復之情形,被移送人所為核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 規定要件相符,核屬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之非 行,應予依法論處。爰審酌被移送人違犯之情節、所生之危 害及行為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羅富美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五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鳳瀴

2025-02-13

TPEM-114-北秩-1-20250213-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北秩字第26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萬華分局 被移送人 黃偉明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4年1月23日北市警萬分刑字第1143002466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偉明吸食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處拘留參日。 扣案之強力膠壹罐、裝有強力膠之塑膠袋貳個均沒入。   事實及證據理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113年12月31日0時12分。  ㈡地點: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前。  ㈢行為:吸食迷幻物品強力膠。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上揭時、地為警當場查獲。  ㈡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陳述。  ㈢現場蒐證影像及照片。  ㈣強力膠1罐、裝有強力膠之塑膠袋2個扣案可證。 三、按吸食或施打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者,處3日以 下拘留或新臺幣18,000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6條 第1款定有明文。經查,被移送人於上開時地吸食迷幻物品 強力膠之違序行為,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6條第1款規定 論處。爰審酌被移送人前已多次因吸食強力膠之行為經法院 裁罰在案,仍未改正,並考量其違序動機、目的、違序情節 等一切情狀,裁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 四、扣案強力膠1罐、裝有強力膠之塑膠袋2個為被移送人所有, 且為供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所用之物,爰併予宣告沒入 。 五、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6條第1款、第22條第3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羅富美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五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鳳瀴

2025-02-13

TPEM-114-北秩-26-20250213-1

審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293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一平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偵字第5243號),被告於警、偵訊時自白犯罪,本院認為 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 下:   主 文 張一平持有第二級毒品,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 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沒收銷毀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除補充如下外,餘均引用 檢察官起訴書(如附件)之記載: 二、⑴起訴書犯罪事實欄第9行應補充更正為「…保羅街口依法因 查獲張一平因另案洗錢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以112年 偵緝字第1213號發布通緝而將其逮捕後,…」⑵證據部分補充 :自願受採尿同意書、濫用藥物尿意檢驗檢體真實對照表、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 情形紀錄表、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查獲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毒品」初步鑑驗報告單、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 扣案毒品送驗紀錄表、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2年12 月26日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⑶審酌被告持有之第二級毒 品種類及數量、其持有毒品對個人及社會之危害,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至扣案之如附表 所示之物品,係被告本案持有而為警查獲之毒品,經送鑑定 後,確檢出含有如附表所示之第二級毒品成分,有如附表所 示之鑑驗報告在卷可稽,不問屬於被告與否,應依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又因以現 今所採行之鑑驗方式,包裝袋仍會殘留微量毒品而無法將之 完全析離,應概認屬毒品之部分,一併予以沒收。至採樣化 驗部分,既已驗畢用罄而滅失,自無庸再予宣告沒收,附此 敘明。 三、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 54條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2項、第18條第1項 前段,刑法第11條前段、第41條第1項前段,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楊宇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2項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20萬元 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檢出成分及用途 鑑驗報告 1 大麻 1包(驗前淨重0.123公克,驗餘淨重0.117公克)。 檢出第二級毒品大麻成分,被告持有而為警查獲之毒品。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月24日毒品證物檢驗報告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5243號   被   告 張一平 男 3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0號3 樓             居桃園市○○區○○街00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一平明知大麻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管制之第二級毒品,不 得無故持有,竟基於持有第二級毒品之犯意,於112年6月間 之不詳時間,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0號3樓,以新臺幣 (下同)500元之代價,自真實姓名年籍不詳、暱稱「右講 」之人處,購買第二級毒品大麻1包(淨重0.31公克,驗餘 淨重0.77公克,空包裝重0.37公克,下稱本案毒品),並自 斯時起持有之。嗣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警員於112 年12月19日凌晨0時57分許,在桃園市桃園區介壽路與保羅 街口依法逮捕後,於112年12月19日上午10時50分許,在位 於桃園市○○區○○路000號之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拘留 室內對張一平執行附帶搜索後,於其褲子口袋內查獲本案毒 品,始悉上情。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張一平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自白 坦承其於有於112年6月間,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0號3樓,以500元之代價,自真實姓名年籍不詳、暱稱「右講」之人處,購買本案毒品,並自斯時起持有之事實。 2 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各1份、本案毒品照片1張 證明被告張一平有於112年6月間,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0號3樓,以500元之代價,自真實姓名年籍不詳、暱稱「右講」之人處,購買本案毒品,並自斯時起持有之事實。 3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月24日所出具之毒品證物檢驗報告1份 證明本案毒品含有四氫大麻酚成分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2項之持有第 二級毒品罪嫌。扣案之本案毒品,請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8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諭知沒收銷燬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4   月  30  日                檢 察 官 蕭博騰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13  日                書 記 官 王柏涵

2025-02-12

TYDM-113-審簡-1293-20250212-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北秩字第40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 被移送人 楊立興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114年1 月20日北市警中分刑字第1143001607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一、楊立興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伍 仟元。 二、扣案折疊刀1把沒入。 三、其餘移送駁回,並由移送機關依規定自為處分。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被移送人楊立興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 第1項第1款行為部分:  ㈠時間:民國113年12月24日17時11分許。  ㈡地點:臺北市○○區○○○路000巷0○0號店內。  ㈢行為: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折疊刀1把,並揮舞致同 案被移送人戴局衡之臉、嘴受傷。 二、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 物品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下同)3萬元以下罰鍰,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本條款之構成要 件,須行為人客觀上有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 其他危險物品之行為,且該攜帶係無正當理由,因而有危害 於行為人攜帶所處時空之安全情形,始足當之。依上開要件 ,判定行為人有無違反本條款非行,首須行為人有攜帶行為 ,次審酌該攜帶行為是否係無正當理由,再衡量行為人攜帶 行為所處時空,因行為人於該時空有攜帶該類器械,而使該 時空產生安全上危害;亦即,就行為人客觀上之攜帶行為, 依其攜帶行為之目的,考量行為人攜帶當時言詞舉動、時間 、地點、身分等因素,暨其攜帶具有殺傷力物品之種類、數 量、攜帶時從事之活動等客觀情狀,據以認定其是否已構成 本條款之非行。 三、查:被移送人楊立興於上開時、地,隨身攜帶有彈簧之折疊 刀1把並揮舞已致人劃傷等情,業據被移送人楊立興於警詢 時坦承不諱,並有同案被移送人戴局衡於警詢調查時陳述明 確,有調查筆錄可按,並有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 、監視器照片、扣案物之照片在卷可稽。而該折疊刀依照片 可見為金屬材質,質地堅硬且已開鋒,如持之朝人揮砍,足 以傷人性命,並致人受傷,顯屬具殺傷力之器械。被移送人 辯稱攜帶折疊刀係為防身,已經交給警方云云,然被移送人 為警查獲地點係公共場所,衡諸社會通念,一般人在公共場 合應無攜帶該等器械必要,縱有防身需求,亦應選擇對人體 傷害較輕微之物,被移送人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並且揮舞 之行為,對於社會大眾之生命安全及社會安寧產生危害,是 被移送人前揭所辯,難認有理。核被移送人所為,係違反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規定。審酌被移送人之教育 程度、家庭經濟狀況、違犯情節及年齡智識等一切情狀,量 處如主文所示之罰鍰。至折疊刀1把既經交警方扣案,且為 被移送人所有,供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所用之物,爰依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22條第3項規定沒入。 四、又被處罰人或原移送之警察機關,得捨棄其抗告權;前項捨 棄,應以書狀向原裁定機關為之;捨棄抗告權、撤回聲明異 議或抗告者,喪失其聲明異議或抗告權,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60條、第62條分別定有明文。查被移送人業以書狀向本院聲 明捨棄其抗告權,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移送書1份及 捨棄抗告聲請狀1份附卷可稽,參諸前揭規定,被移送人即 喪失其抗告權,不得對本裁定主文所示提起抗告,附此說明 。  五、至於,移送意旨另略以:被移送人楊立興於113年12月24日1 7時11分,在上址即臺北市○○區○○○路000巷0○0號店內,與另 同案被移送人戴局衡在公共場合互相鬥毆行為,因其有違反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7條第2款之情事,爰依法移送請為裁處 等語。然按下列各款案件,警察機關於訊問後,除有繼續調 查必要者外,應即作成處分書:一、違反本法行為專處罰鍰 或申誡之案件;第43條第1項所列各款以外之案件,警察機 關於訊問後,應即移送該管簡易庭裁定;法院受理違反本法 案件,除本法有規定者外,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社會秩 序維護法第43條第1項第1款、第45條第1項及第92條分別定 有明文。又按本法第92條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除本法及 其處理辦法另有規定外,凡性質上與本法規定不違背者,均 在準用之範圍,法院辦理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應行注意事項 第21條亦有明文規定。依上開規定,警察機關移送地方法院 簡易庭之案件,如屬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3條第1項所定之違 反本法行為專處罰鍰或申誡案件,即應由警察機關自行作成 處分書,毋庸移送法院裁罰,依上開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事 務管轄之規定,簡易庭應就該等移送案件,應為移送(聲請 )駁回之裁定(或為不受理裁定),退由警察機關依本法規 定自為處分。而按互相鬥毆者,處18,000元以下罰鍰。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87條第2款定有明文。則依前開說明,就違反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7條第2款之案件,應屬由警察機關裁處 之案件。本件移送機關既認被移送人戴局衡部分係所涉違反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7條第2款之非行,移送機關應自行作成 處分書,而不得移送該管簡易庭即本庭裁定,故本院就本件 即無事務管轄權,揆諸前揭說明,是此部分移送不合法,應 予駁回。  六、爰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1款、第2 2條第3項、第43條第1項第1款、第92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等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臺北簡易庭法 官 徐千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 向本庭(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玉瓊

2025-02-12

TPEM-114-北秩-40-202502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